XX中考历史知识点:英国史复习
- 格式:docx
- 大小:20.01 KB
- 文档页数:8
英国简史一个西方文明的源头,一个西方议会民主制的策源地,一个现代化的先驱,一个“日不落”殖民帝国、一个贵族绅士的国度,一个西方文学的宝库,她的历史,值得你反复研究。
一.大事记1.古文明发端2.混合民族形成时期(凯尔特人时期)3.罗马帝国时代(部分领土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行省制度)4.盎格罗—萨克森时代5.诺曼王朝(1066——1154年)6.安茹王朝(金雀花王朝1154—1399年)(百年战争、民族国家、大宪章、1265年议会产生、等级君主制形成)7.兰开斯特王朝(1399—1464年)和约克王朝(1461—1485年)8.都铎王朝(1485—1603年)(工场手工业掀起、君主专制、伊丽莎白一世时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活动)9.斯图亚特王朝(1603—1649年,1660—1714年,英国革命时期)(启蒙运动(霍布斯、洛克《政府论》)、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君主立宪制)10.汉诺威王朝(1714—1901年)(工业革命(原因、成果、影响)、现代化发端、日不落帝国、亚当•斯密《国富论》、入侵中国(1840——1901年))11.温莎王朝(1910年至今)(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威斯敏斯特法》与英联邦形成、绥靖主义、二战、雅尔塔体制、铁幕演说与冷战、加入欧共体)二.英国概况南部为肥沃的平原,北部为贫瘠的山区。
今天的英有四部分组成:英格兰、苏格兰、北爱尔兰、威尔士。
国名: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the U. K.人口:6500万在世界各民族中,英国算得上是一个典型,它体现着一种独特的发展方式——英国发展方式。
这种方式以和缓、平稳、渐进为主要特色,即使对世界事务不甚了解的人,也会有一种模糊的印象,即英国是一个稳重的民族,它注重实际而不耽于空想,长于宽容而不爱走极端,在世界历史的长剧中,属于英国的惊心动魄的场面着实不多见。
三.古文明的发端英国索尔兹伯里以北的古代巨石建筑遗迹。
备战中考:历史知识点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下面是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复习提纲的学习,同学们认真看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开始的标志:1640年,国王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希望能够筹集军费,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控制下的议会要求限制国王的
权利,掀起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17世纪时,英国国王竭力推行封建专制,鼓吹“君权神授”,认为国王的权力是神授的,不可违抗。
资产阶级和新
贵族的权力受到严重损害,他们利用议会同国王展开斗争。
(斯图亚特王朝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3)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英国成立了共和国,克伦威尔掌握
了政权,担任“护国主”驱散了议会。
克伦威尔去世后,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
。
专题十二国别史之二——英国史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梳理英国历史,了解英国发展的基本状况,学会整理知识。
(重点、难点)2、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能从英国的发展史中悟出发展的道理及对我国建设的启示。
(难点)【梳理主要知识点】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爆发原因:①海外殖民掠夺和“圈地运动”使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不断壮大,但在政治上它们处于无权地位。
②(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2、经过:导火线:17世纪30年代末的人民起义。
革命开始:1640年英国共和国建立: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议会废除君主制。
克伦威尔军事独裁、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詹姆士一世)革命完成:1688年“光荣革命”(宫廷政变)君主立宪制建立: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
3、意义:①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制度。
②为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③开辟了世界革命的时代。
二、工业革命及政治、经济发展1、新航路的开辟和疯狂地海外殖民掠夺,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
(1)17世纪初,英国经济开展殖民扩张活动。
17世纪中期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帝国。
(2)英国对印度进行赤裸裸的殖民抢劫。
(3)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在中国攫取巨大利益。
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使英国率先进入大机器时代和蒸汽时代,成为“世界工厂”;成为“日不落”帝国的主要原因。
3、一战后,随之殖民地独立运动高涨,英国国际地位下降。
4、20世纪50—70年代英国经济迅速发展,加入欧共体。
5、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国际地位的变化(1)19世纪末,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为了维护殖民利益,英国调整了对外政策,协调与法国、俄国的矛盾,先后在1904年、1907年签订了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三国协约形成。
中考历史精点复习(三)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君权神授”下的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间:1640年—1688年)1、根本原因:英国实行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3、开始的标志:议会重新召开(或议会同国王的斗争)4、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新贵族;领导人物:【克伦威尔】二、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英国成立共和国。
三、《权利法案》的颁布1、查理二世复辟,进行了疯狂的反攻倒算。
2、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新的国王3、颁布时间、目的及其意义①时间:1689年;②目的: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③意义:⑴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⑵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王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第12课美国的诞生一、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发展1、北美13个殖民地的居民:美洲土著印第安人、英国及欧洲的移民、非洲黑人。
2、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压迫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二、美国独立战争(时间:1775年—1783年)1、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2、开始:1775年4月,莱克星顿枪声;3、建军:1775年5月,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4、建国: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5、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6、胜利:1781年,约克镇英军投降;7、和约:1783年,(英、美《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三、《独立宣言》的发表及美国1787年宪法1、独立宣言的发表(时间:1776年7月4日)意义:①表达了资产阶级追求民族独立、民族自由的要求;②宣言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了。
2、1787年宪法的制定——联邦政府成立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
2018中考历史知识点:英国史复习2018中考历史知识点:英国史复习一、英国史包括英国自身发展史和与英国有关的国际关系史。
在近代历史上(主要是在十八九世纪),英国的经济发展曾经长期居于欧洲和世界的领先地位,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经济上工业革命,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
殖民地方面通过殖民扩张,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它是工业革命的发地,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尤其是在19世纪上半叶,英国的工业在世界上几乎居于垄断地位,主要工业品的产量遥遥领先于其它国家,号称“世界工厂”。
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海外贸易、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等因素,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迅速发展。
英国重大历史的发展线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日不落帝国——-参加一战——参加二战——加入欧盟——目前,一超多强中的一强二、知识梳理1、17世纪走上殖民扩张道路。
相继打败荷兰和法国,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从殖民地获得的大量财富,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1640年——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
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3、竭力压制北美经济发展,镇压北美人民的反抗导致爆发美国独立战争1783年承认美国独立。
4、在法国大革命中,参与组织“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
5、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6、1836 -- 1848年,英国发生宪运动,工人为争取普选权而展开大规模的斗争。
7、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经济状况:经济发展缓慢工业产值由世界第一位退居第三位。
原因:过分依赖殖民地和资本大量输出,技术装备落后。
对外政策:组成三国协约,对抗三国同盟。
8、一战中联合法国在西线同德国交战,并成为战胜国。
9、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英国都是主宰国之一。
参与签订了相关的各个条约。
10、二战前采取纵容德、意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
初中英国历史知识点总结初中英国历史是一个涵盖广泛主题和时期的学科,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知识点总结:1. 罗马时期(公元43年-410年):- 罗马征服不列颠岛,建立罗马道路和城镇。
- 哈德良长城的建造,用以防御北方的皮克特人。
2. 中世纪早期(5世纪-1066年):- 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入侵和定居。
- 七国时代的形成,包括肯特、诺森布里亚、东盎格利亚、麦西亚、埃塞克斯、苏塞克斯和威塞克斯。
3. 诺曼征服(1066年):- 威廉征服者在黑斯廷斯战役中击败哈罗德二世,标志着诺曼征服的开始。
- 诺曼王朝的建立和封建制度的引入。
4. 中世纪晚期(12世纪-15世纪):- 英格兰的法律和行政体系的发展,包括《大宪章》的签署。
- 百年战争与法国的冲突。
5. 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17世纪初):- 文化和艺术的复兴,包括莎士比亚的作品。
- 科学革命的开端,如哥白尼和伽利略的贡献。
6. 宗教改革(16世纪):- 亨利八世与罗马天主教会的决裂,建立英格兰教会。
- 玛丽一世和伊丽莎白一世的宗教政策。
7. 英国内战和共和国(1642年-1660年):- 查理一世与议会的冲突,导致内战爆发。
- 奥利弗·克伦威尔的统治和共和国的建立。
8. 光荣革命(1688年):- 詹姆斯二世的退位和威廉三世与玛丽二世的登基,确立君主立宪制。
9. 工业革命(18世纪末-19世纪):- 技术和工业的快速发展,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和社会结构。
- 城市化和工人阶级的兴起。
10. 帝国主义和殖民扩张(19世纪-20世纪初):- 大英帝国的扩张,包括在印度、非洲和远东的殖民地。
- 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期的“帝国的黄昏”。
11. 两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1939年-1945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壕战和凡尔赛和约。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不列颠之战和盟军的胜利。
12. 20世纪后期(1945年至今):- 战后的福利国家建设和社会改革。
大国崛起风起云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史考点1 英国1.近代崛起的英国阶段特征具体事件过程结果与影响政治近代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领导下,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颁布了《权利法案》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经济近代化对外殖民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活动开始于17世纪。
从18世纪中期开始,英国开始对印度发动侵略战争,其代表人物是克莱武。
掠夺了无数的财富,用于发展国内的工业生产;同时,这些殖民地也为英国国内的工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市场,进一步刺激了工业的发展,促使英国迅速成长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工业革命开始1765年,珍妮机的发明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积极开拓世界市场,在亚非拉地区进行殖民掠夺,导致这些地区也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市场标志1785年这种蒸汽机投入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交通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近代科技文化牛顿英国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系统阐述了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起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牛顿力学达尔文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从而完整的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在科学和社会领域引起了一场革命,同时也为生物学家和其他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崛起启示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前提;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定要走科教兴国道路。
2.两次世界大战前后的英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一战前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国工业产量被美、德相继赶上和超过,退居第三位,丧失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英、德为争夺殖民地形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调整同法国、俄国的关系,成立三国协约军事集团一战中打败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取得一战胜利一战后1919—1922年,参加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参与对世界的重新瓜分,与法、美、日等大国共同确立了新的世界格局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学习过程一、英国发展线索:(一)思想近代化:时间:15、16世纪代表:莎士比亚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密雷特》。
影响:推动了思想领域的繁荣,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二)政治近代化: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开始时间及标志:1640年,召开议会,议会斗争高潮: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克伦威尔任护国主低谷:封建王朝复辟结束: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巩固: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影响:①英国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②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三)经济近代化——工业革命的完成:时间:18世纪60年代——1840年前后开始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成为机器的主要动力代表及发明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此后,铁路交通迅速发展,带来极大便利完成标志: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影响:①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②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四)一战后的英国:1919—1922年,参加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参与对世界的重新瓜分,与法、美、日等大国共同确立了新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战后,英国实力被严重削弱、但综合国力仍居世界第一位,控制着国际联盟。
(五)二战后的英国:(西欧经济的发展)①20世纪50—70年代,经济迅速恢复,出现持续繁荣。
②发展原因:美国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启示:课本56页。
(六)近代自然科学的成就牛顿——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在天文学(万有引力定律)、数学(微积分的创建)、力学(牛顿三定律)达尔文——《物种起源》,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
英国史复习(一)复习目标:1、复习梳理英国发展历程,归纳英国崛起2、培养学生对英国历史重大事件的分析、归纳能力;3、认识英国等大国崛起对中国的借鉴、启示。
学习重点:掌握英国崛起的过程以及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学习难点:掌握英国崛起的过程以及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导学流程:一、【导入】1851年伦敦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
(1)英国是在什么背景下举办世博会的?(2)假如你是英国代表,你会展览什么?(3)假如你是中国代表,你会在展台上摆放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英国史的复习(3分钟)二、【思】角度:思想、科学、政治、经济、军事、殖民扩张、对外关系(15分钟)英国崛起1、思想:文艺复兴16世纪传播到英国-代表人物莎士比亚2、科学:17世纪牛顿创建力学理论体系,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确立。
1859年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学说。
3、政治:1640-1688爆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其历史意义: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加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诞生。
4、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①开始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②主要标志:瓦特改进蒸汽机,③交通: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④影响:A:英国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
B:给人类带来进步和幸福,也面临挑战和矛盾。
5、殖民扩张和掠夺(对外关系):18世纪后半期成为“日不落帝国”非洲:16-19世纪成为罪恶的“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进行血腥的资本积累。
美洲:17世纪初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13个殖民地,对北美人民采取高压政策。
亚洲:①对印度:A.机构:东印度公司B:反抗:1857—1859年,章西女王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
②对中国(英中关系):A.1840—1842年发动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B.1856—1860年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北京条约》,割九龙司给英国C.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D.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三、【议】借助提纲基础知识,解决下列问题(5分钟)1、材料:伴随着英国成长的历史,我们看到:17世纪资产阶级政体的建立令她引领潮流;18世纪经济的突飞猛进让她独占鳌头;18世纪后半期殖民的历史令她无比辉煌;而20世纪战争的创伤让她胜利的脸上带着无限的忧伤;如今于经济伙伴的合作使她从忧伤到增强……请你结合这段话回答问题:(1)材料中涉及到了英国历史上哪五件重大事件?(5分)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英国工业革命3、英国的殖民扩张4、参加一战、二战5、加入欧盟(2)根据英国的发展历程,你能简述一下资本主义大国崛起的一般途径吗?(8分)思想科学:思想解放、思想先进、科学进步政治: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经济:进行工业革命发展本国经济;殖民扩张:对外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资金;(3)为什么“她胜利的脸上带着无限的忧伤”?(2分)虽然在两次大战中是战胜国,但遭到削弱。
国别史专题复习:英国史一、发展线索:多极化趋势中的一个强国二、考点梳理: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1688年)(1)原因: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2)结果1689年颁布_____ ____,意义:确立了_____ ______的资产阶级统治(320周年)(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政治上:推翻了,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经济上:为发展_____ 扫清了道路;国际上:推动了_________ 的发展进程,是世界_________ 的开端。
2、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840年前后)(1)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___ ________。
(2)主要标志: _____ ____改进蒸汽机,将人类带入了“__ _________时代”。
(3)英国工程师____ _____发明了火车机车。
(4)工业革命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社会______ _____水平。
18世纪后期起,等国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5) 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日不落帝国”(18世纪后半期)美洲: 1775年爆发,1783年英国承认独立。
非洲:成为罪恶的“”的主要经营者。
进行血腥的资本积累。
亚洲:(1)印度:①领导了 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
②一战后, _ _______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中国:1840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先后发动两次_ ___ _ ___。
4、参加一战(1914-1918)(1)两大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_ 、法国、俄国_)。
(2)结果:协约国取胜,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新的世界政治格局:_____ 这一体系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各方矛盾,所以不能维持长久的和平。
5、参加二战(1939-1945)绥靖政策1938年《》的签订,将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使法西斯国家侵略野心日益膨胀。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主要国家:美、_ ___、苏、中等26个国家。
XX中考历史知识点:英国史复习
一、英国史包括英国自身发展史和与英国有关的国际关系史。
在近代历史上,英国的经济发展曾经长期居于欧洲和世界的领先地位,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经济上工业革命,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
殖民地方面通过殖民扩张,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它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是世界上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尤其是在19世纪上半叶,英国的工业在世界上几乎居于垄断地位,主要工业品的产量遥遥领先于其它国家,号称“世界工厂”。
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海外贸易、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等因素,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迅速发展。
英国重大历史的发展线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日不落帝国——-参加一战——参加二战——加入欧盟——目前,一超多强中的一强
二、知识梳理
17世纪走上殖民扩张道路。
相继打败荷兰和法国,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从殖民地获得的大量财富,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640年——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
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竭力压制北美经济发展,镇压北美人民的反抗导致爆发美国独立战争1783年承认美国独立。
在法国大革命中,参与组织“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1836--1848年,英国发生宪章运动,工人为争取普选权而展开大规模的斗争。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经济状况:经济发展缓慢工业产值由世界位退居第三位。
原因:过分依赖殖民地和资本大量输出,技术装备落后。
对外政策:组成三国协约,对抗三国同盟。
一战中联合法国在西线同德国交战,并成为战胜国。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英国都是主宰国之一。
参与签订了相关的各个条约。
0、二战前采取纵容德、意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
1、二战开始后对德宣战。
1940年7--10月遭到德国的轰炸。
1942年参与组织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在阿拉曼战役中击溃德意联军。
1944年参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参与了二战中的重要会议:雅尔塔会议等。
二战后,接受美国经济援助恢复经济,加入北约和欧共体组织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开始的标志:1840年长期会议的召开
结果: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政治上: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的统治,
经济上: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
国际上: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开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工业革命
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启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日不落帝国”
美洲:17世纪初,英国开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13个殖民地,对北美人民采取高压政策。
激起人民的反抗,掀起了独立战争。
领导人:华盛顿
重要文件:1776年7月4日,发表的《独立宣言》。
内容:宣言谴责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罪亚;指出人人生而平等,都享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言同时宣告
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作用或意义:它标志着美国的独立,国家的诞生,反映了广大人民要求,是世界上个资产阶级人权宣言。
非洲:成为罪恶的“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进行血腥的资本积累。
亚洲:
印度:殖民活动开始于17世纪,工业革命后英国加紧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激起人民反抗。
西女王领导了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是杰出的民族英雄
中国:1840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先后发动两次鸦片战争。
①虎门销烟:时间:1839;地点:虎门海滩;③领导人:林则徐
②中英《南京条约》:a时间1842年8月;b主要内容:a割香港岛给英国;b赔款2100万元;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c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使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参加一战
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导火索:萨拉热窝事
著名战役:凡尔登战役
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结果:三国同盟失败,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体系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各方矛盾,所以不能维持长久的和平。
启示:战争是残酷的,我们应该珍爱和平,
反对战争,远离战争。
参加二战
慕尼黑阴谋:时间:1938年9月底
内容:关于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强行割让给德国
实质:大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牺牲弱小国家利益。
影响:①英法的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②刺激法西斯国家侵略野心③削弱反法西斯力量。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时间:1942年1月1日
主要国家:美、英、苏、中等26个标志: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打败法西斯的最重要的保证。
诺曼底登陆:时间:1944年6月6日
作战双方: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德国
意义: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快了德国法西斯灭亡的进程。
雅尔塔会议:时间:1945年2月
参加国首脑:罗斯福、邱吉尔、斯大林
地点:苏联的雅尔塔
内容:会议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后,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加入欧盟
时间:1973年
使用单一货币:英镑
作用:欧盟成员国间,有利于经济发展。
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的政治经济组织。
目前英国仍然是“一超多强”中的一强。
其中“一超”是:美国
练习: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说:“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
成了现代化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迟缓的发展进程变成了生产中真正的狂飙时期。
”
材料二:19世纪前期,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把中国作为主要的侵略目标。
1840年6月,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
战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遭到破坏,开始成为一个受西方列强奴役的半殖民地国家。
战前,中国以自然经济为主体,自给自足;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将商品倾销到中国市场……
材料三:奕訢提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曾国藩强调,购买外洋船炮并进行仿造,是“今日救时之要务”。
李鸿幸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显明……实非中国所能及”……如果不“求富强”,中国将不能自立。
材料四: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在交接仪式上,江泽民主席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工业革命完成的的标志。
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业生产。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什么?(1分)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1分)
中国为什么必须收回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