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冲量与动量知识点总结
- 格式:pdf
- 大小:146.10 KB
- 文档页数:2
冲量与动量高中物理知识点冲量与动量高中物理知识点1.动量:p=mv {p:动量(kg/s),m:质量(kg),v:速度(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2.冲量:I=Ft {I:冲量(N?s),F:恒力(N),t:力的作用时间(s),方向由F决定}3.动量定理:I=Δp或Ft=mvt–mvo {Δp:动量变化Δp=mvt–mvo,是矢量式}4.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p’?也可以是m1v1+m2v2=m1v1?+m2v物理科目复习技巧要学会梳理自身学习情况,以课本为基础,结合自己做的笔记、试卷、掌握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等,合理的分配时间,有针对性、具体的去一点一点的去攻克、落实。
哪块内容掌握的不好就多花点时间,复习的时候要系统化,不要东一下西一下,最后啥都没复习好。
要学会整合知识点。
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
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
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高考物理答题技巧一、必要的文字说明必要的文字说明的目的是说明物理过程和答题依据,答题时应该说些什么呢?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考虑:1.说明研究对象(个体或系统,尤其是要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相结合求解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研究对象的转移和转化问题);2.画出受力分析图、电路图、光路图或运动过程的示意图;3.说明所设字母的物理意义;4.说明规定的正方向、零势点(面);5.说明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临界条件;6.说明所列方程的依据、名称及对应的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7.说明所求结果的物理意义(有时需要讨论分析)。
二、要有必要的方程式1.写出的方程式(这是评分依据)必须是原型公式,不能以变形的结果式代替方程式,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应有qvB=m,而不是其变形结果式R=;2.要用字母表达方程,不要用掺有数字的方程,不要方程套方程;3.要用原始方程组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不断地“续”进一些内容;4.方程式有多个的,应分式布列(分步得分),不要合写一式,对各方程式最好能编号。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
动量与动量守恒
一、、动量与冲量的区别:
二、动量定理: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的变化。
I合=ΔP 或F合t = mv t—mv0(冲量方向与物体动量变化量方向一致)
公式一般用于冲击、碰撞中的单个物体,解题时要先确定正方向。
三、动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受外力矢量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P总= P总’或m1v1+m2v2 = m1v1'+m2v2'
公式一般用于冲击、碰撞、爆炸中的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解题时要先确定正方向。
系统在某方向上外力矢量和为零时,某方向上动量守恒。
四、完全弹性碰撞:在弹性力作用下,动量守恒,动能守恒。
非弹性碰撞:在非弹性力作用下,动量守恒,动能不守恒。
完全非弹性碰撞:在完全非弹性力作用下,碰撞后物体结合在一起运动,动
k
mE P 2=m P E k 22
=量守恒,动
能不守恒。
系统机械能损失最大。
五、动量与动能的关系:。
复习高考物理《冲量与动量》知识点
复习高考物理知识点《冲量与动量》
1.动量:p=mv {p:动量(kg/s),m:质量(kg),v3360速度(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3.冲量:I=Ft {I:冲量(n?s)、F:恒力(n)、T 3360力。
动作时间、方向由F 决定
4.动量定理:I=p或FT=MVTMVO {p :动量变化p=MVTMVO,为矢量型}
5.动量守恒定律:总前p=总后p或p=p ' '也可以是m1v1 m2v2=m1v1' m2v2 '
6.弹性碰撞:p=0;Ek=0 {即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守恒}
7.非弹性碰撞p=0;0EKEKm {EK:失去动能,EKm:失去最大动能}
8.完全非弹性碰撞p=0;EK=EKm {接触后连为一体}
9.物体m1和静止物体m2之间的弹性正面碰撞,初始速度为v1 :
v1=(m1-m2)v1/(m1 m2)v2=2m 1 v1/(m1 m2)
10.由9推论——等质量弹性直接碰撞时,它们之间的交换速度(动能守恒和动量守恒)。
1.子弹m的水平速度vo被注射到仍然放置在水平光滑地面上的长木块m中,当它嵌入其中并一起移动时,机械能损失。
e损失=mvo2/2-(M m)vt2/2=fs相对{vt3360普通速度,f:阻力,s子弹相对于长木块的相对位移}
1。
动量冲量有关知识点总结一、动量的概念和性质动量是物体运动的特征之一,它是动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
动量的数值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成正比,即动量p等于物体的质量m乘以其速度v,即p=mv。
动量是一个矢量量,具有方向。
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米/秒,简称牛顿秒(N·s)。
在运动的过程中,物体的动量可能会发生改变,这是因为力的作用使物体的速度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了动量的改变。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即F=ma。
结合动量的定义公式可以得出物体的动量变化率等于作用在它上面的合外力,即dp/dt=F,这就是动量定理,它表示了物体的动量变化率与作用力的关系。
根据动量定理,如果合外力为零,则物体的动量保持不变,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是描述封闭系统中动量守恒的基本原理。
封闭系统是指没有外力作用的系统,在这种系统中,各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只能通过内力来实现。
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封闭系统中,各个物体的动量之和保持不变,即Σpi=Σpi',其中pi和pi'分别表示系统中各个物体在某一时刻和另一时刻的动量。
动量守恒定律在各种物理现象和过程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爆炸等。
二、冲量的概念和性质冲量是力在时间上的积累,它是物体受到外力作用的效果。
冲量的数值等于力在时间上的变化率,即J=FΔt。
冲量是矢量量,具有方向。
冲量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秒(N·s)。
冲量也可以用动量的变化来表示,即J=Δp。
冲量定理指出,一个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在一定时间内对其动量的改变等于冲量,即J=Δp。
根据这个定理可以得出,如果一个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在一定时间内为常数,则它的动量的改变量等于力的大小乘以时间,即Δp=J=FΔt。
冲量还可以表示成力对时间的积分,即J=∫Fdt。
在有些情况下,合外力可能是变化的,这时要用力对时间的积分来计算冲量。
第1讲动量、冲量、动量定理学问巩固练1.玻璃杯从同一高度落下,掉在水泥地面上比掉在草地上简单碎,这是由于玻璃杯与水泥地面撞击过程中( )A.动能改变较大B.动量改变较大C.受到的冲量较大D.动量改变较快【答案】D2.(2024年重庆模拟)气垫鞋通过气垫的缓冲减小地面对脚的冲击力,如图所示.某同学的体重为G,穿着平底布鞋时双脚竖直着地过程中与地面的作用时间为t0,受到地面的平均冲击力大小为3G.若脚着地前的速度保持不变,该同学穿上某型号的气垫鞋时,双脚竖直着地过程中与地面的作用时间变为2.5t0,则该同学受到地面的平均冲击力大小变为 ( )A.1.8GB.1.6GC.1.2GD.0.9G【答案】A【解析】设脚着地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取竖直向上为正,穿着平底布鞋时双脚竖直着地过程中,依据动量定理(F-G)·t0=0-(-mv),解得F=3G,穿上气垫鞋时双脚竖直着地过程中,依据动量定理有(F'-G)·2.5t0=0-(-mv),解得F=1.8G,A正确.3.(2024年佛山模拟)(多选)将质量为m的物体A以速率v0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后,物体下落了一段距离,速率仍为v0,方向却与初速度相反,如图所示.在这一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风对物体做功为零B.风对物体做负功C.物体机械能削减D.风对物体的冲量大小大于 2mv0【答案】BD【解析】物体被抛出后,重力对其做正功,但是其动能没有增加,说明风对物体做负功,A 错误,B正确;由于不知道风的方向,所以无法计算物体下落的高度,也就无法计算重力和风对物体所做的功,C错误;重力的冲量竖直向下,大小为mgt,合力的冲量为2mv0,依据矢量的合成可知,风对物体的冲量大小大于2mv0,D正确.综合提升练4.(2024年柳州模拟)一质量为2 kg的物块在合外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起先沿直线运动.F随时间t改变的图像如图,则( )A.0~2 s内合外力F的冲量为4 N·sB.t=2 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2 kg·m/sC.0~4 s内合外力F的冲量为0D.t=4 s时物块的速度为零【答案】A【解析】依据冲量的定义有I=Ft,结合图像可知,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合外力的冲量,上侧的面积表示冲量方向为正,下侧的面积表示冲量方向为负,则0~2s内合外力F的冲量I1=2×2N·s=4N·s,0~4s内合外力F的冲量I2=(2×2-1×2)N·s=2N·s,A 正确,C错误;0~2s内依据动量定理有I1=mv1-0,解得p1=mv1=4kg·m/s,0~4s内依据动量定理有I2=mv2-0,解得v2=1m/s,B、D错误.5.(2024年安阳模拟)丝网版画有其独特的绘画语言,其艺术水准可与其他艺术作品相媲美.丝网版画在显影时须要用高压水枪冲洗,直至美丽画面显出,若高压水枪喷口的出水速度为20 m/s,水的密度ρ=1.0×103 kg/m3,水与版画接触后沿版画平面散开,则版画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冲击力约为( )A.2×105 NB.4×105 NC.6×105 ND.8×105 N【答案】B【解析】设出水时间为t,水枪的喷口的横截面积为S,对画表面的冲击力为F,水枪喷出水的速度为v,则在t时间内喷出水的质量为m=ρV=ρSvt,以这部分水为探讨对象,以水喷出的方向为正方向,则由动量定理可得-Ft=0-mv,所以F==ρSv2,由水枪喷嘴的横截面积很小,可忽视不计,则单位面积所受到水的冲击力约为F=103kg/m3×(20m/s)2=4×105N,B正确.6.如图甲所示,粗糙固定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质量为1.2 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在沿斜面对上的恒定推力F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起先向上运动,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推力F,小物块能达到的最高位置为C点,小物块从A到C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1)撤去F后小物块运动的加速度;(2)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0~1.2 s内推力F的冲量.解:(1)由图像可以知道撤去F后物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10m/s2.(2)在匀减速直线运动过程中由牛顿其次定律知mg sin37°+μmg cos37°=ma2,解得μ=0.5.(3)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a1=m/s2,沿斜面方向依据牛顿其次定律可得F-mg sin37°-μmg cos37°=ma1,得F=16N.I=Ft,其中t=0.9s,解得I=14.4N·s.。
动量冲量知识点总结一、动量的定义和性质1. 动量的定义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它是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和速度。
通常用符号p表示,动量的定义可以用公式表示为:p=mv,其中p为动量,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2. 动量的性质(1)动量是矢量量,具有大小和方向,与物体的速度和运动方向密切相关。
(2)动量的大小与速度成正比,与质量成正比,当速度或质量增大时,动量也相应增大。
(3)动量是守恒的,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当物体之间没有外力作用时,动量守恒。
(4)动量是相对量,即动量的大小和方向都是相对于一个参考系而言的,不同参考系下动量的数值可能不同。
二、冲量的定义和性质1. 冲量的定义冲量是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它是力和时间的乘积,可以表示物体在一定时间内受到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通常用符号J表示,冲量的定义可以用公式表示为:J=Δp,其中J为冲量,Δp为物体在一定时间内动量的变化量。
2. 冲量的性质(1)冲量是矢量量,具有大小和方向,与作用力的方向和时间密切相关。
(2)冲量是动量的变化量,当外力作用时间越长,冲量和动量的变化量就越大,物体的速度变化也就越大。
(3)冲量的方向决定了动量的变化方向,当冲量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方向一致时,动量增加;当冲量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方向相反时,动量减小。
(4)冲量是守恒的,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当物体之间没有外力作用时,冲量守恒。
三、动量和冲量的计算方法1. 动量的计算方法计算动量可以使用动量的定义公式p=mv,根据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直接计算出物体的动量。
在实际计算中,通常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千克和米每秒来表示质量和速度,动量的单位为千克·米每秒。
2. 冲量的计算方法计算冲量可以使用冲量的定义公式J=Δp,根据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动量变化量和作用力的方向来计算出冲量的大小和方向。
在实际计算中,通常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牛顿和秒来表示力和时间,冲量的单位为牛顿·秒。
冲量动量知识点总结冲量是指物体受到外力作用的时间积累,它是一个矢量,大小等于外力对物体作用的时间积累。
动量是物体运动的属性,它是物体质量和速度的乘积,也是一个矢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冲量和动量的概念,它们的计算方法以及它们在物理学中的重要应用。
一、冲量的定义和计算1. 冲量的定义冲量指的是物体受到外力作用的时间积累,它是一个矢量,大小等于外力对物体作用的时间积累。
冲量的物理量纲是N·s,表示牛顿秒。
2. 冲量的计算冲量的计算公式为:J = FΔt其中,J表示冲量,F表示外力的大小,Δt表示外力作用的时间。
如果外力随时间变化,则需要用积分来计算冲量:J = ∫Fdt二、动量的定义和计算1. 动量的定义动量指的是物体运动的属性,它是物体质量和速度的乘积,也是一个矢量。
动量的物理量纲是kg·m/s,表示千克米每秒。
动量的大小和方向均由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决定。
2. 动量的计算动量的计算公式为:p = mv其中,p表示动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三、冲量动量定理冲量动量定理是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定律之一。
它表明,当外力作用于物体时,物体的动量会发生变化,这个变化等于物体受到的冲量。
冲量动量定理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为:J = Δp其中,J表示物体受到的冲量,Δp表示物体动量的变化。
四、冲量和动量的应用1.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冲量和动量的概念在解释碰撞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弹性碰撞中,碰撞前后物体的总动量守恒,即Σp₁ = Σp₂。
而在非弹性碰撞中,碰撞前后物体的总动量不守恒,但是碰撞前后物体受到的总冲量相等。
2. 牛顿运动定律冲量和动量的概念也是牛顿运动定律的重要基础。
牛顿第二定律F = ma可以写成Δp = FΔt,即物体受到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
3. 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是动量的一个重要性质,在某些情况下,物体的总动量是守恒的。
例如,如果系统受到外力的合力为零,那么系统的总动量就是守恒的。
高考物理2025年动量定理知识点与难点解析在高考物理中,动量定理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知识点,对于学生理解物理现象和解决相关问题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 2025 年高考物理中动量定理的知识点以及可能遇到的难点,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重要内容。
一、动量定理的基本知识点1、动量的定义动量(p)是物体的质量(m)和速度(v)的乘积,即 p = mv。
动量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2、冲量的定义冲量(I)是力(F)在时间(t)上的积累,即 I = F×t。
冲量也是矢量,其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
3、动量定理的表达式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量,即 I =Δp 。
理解动量定理的关键在于明确冲量是导致动量变化的原因。
例如,一个质量为 2kg 的物体,原来的速度为 3m/s,受到一个恒力作用 2s 后,速度变为 7m/s。
首先计算物体初动量 p1 = 2×3 = 6 kg·m/s,末动量 p2 = 2×7 = 14 kg·m/s,动量的变化量Δp = p2 p1 = 14 6 = 8 kg·m/s。
如果这个力是恒定的,那么冲量 I = F×2 = 8 N·s,就可以求出这个力的大小。
二、动量定理的应用场景1、碰撞问题在碰撞过程中,由于作用时间极短,往往内力远大于外力,可以忽略外力的作用,应用动量守恒定律。
但对于单个物体,动量定理则可以用来分析其在碰撞前后动量的变化。
比如,两个质量分别为 m1 和 m2 的物体发生正碰,碰撞前的速度分别为 v1 和 v2 ,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 v1' 和 v2' 。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1v1 + m2v2 = m1v1' + m2v2' 。
但对于其中一个物体,比如 m1 ,其动量的变化可以用动量定理来分析,即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其动量的变化,F1×t = m1(v1' v1) 。
高三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归纳高三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动量1.动量和冲量(1)动量: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即p=mv.是矢量,方向与v 的方向相同.两个动量相同必须是大小相等,方向一致.(2)冲量: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该力的冲量,即I=Ft.冲量也是矢量,它的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2.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表达式:Ft=p′-p或Ft=mv′-mv(1)上述公式是一矢量式,运用它分析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冲量、动量及动量变化量的方向.(2)公式中的F是研究对象所受的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3)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物体系统.对物体系统,只需分析系统受的外力,不必考虑系统内力.系统内力的作用不改变整个系统的总动量.(4)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恒定的力,也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力.对于变力,动量定理中的力F应当理解为变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3.动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1)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①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②系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系统外力比内力小得多,如碰撞问题中的摩擦力,爆炸过程中的重力等外力比起相互作用的内力来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③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在某个方向上的分量为零,则在该方向上系统的总动量的分量保持不变.(2)动量守恒的速度具有“四性”:①矢量性;②瞬时性;③相对性;④普适性.4.爆炸与碰撞(1)爆炸、碰撞类问题的共同特点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突然发生,作用时间很短,作用力很大,且远大于系统受的外力,故可用动量守恒定律来处理.(2)在爆炸过程中,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动能,系统的动能爆炸后会增加,在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总动能不可能增加,一般有所减少而转化为内能.(3)由于爆炸、碰撞类问题作用时间很短,作用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很小,一般可忽略不计,可以把作用过程作为一个理想化过程简化处理.即作用后还从作用前瞬间的位置以新的动量开始运动.5.反冲现象:反冲现象是指在系统内力作用下,系统内一部分物体向某方向发生动量变化时,系统内其余部分物体向相反的方向发生动量变化的现象.喷气式飞机、火箭等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实例.显然,在反冲现象里,系统的动量是守恒的.高三物理知识点归纳一、三种产生电荷的方式:1、摩擦起电:(1)正点荷: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3)实质:电子从一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2、接触起电:(1)实质:电荷从一物体移到另一物体;(2)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电荷平分;(3)、电荷的中和:等量的异种电荷相互接触,电荷相合抵消而对外不显电性,这种现象叫电荷的中和;3、感应起电: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1)电荷的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实质:使导体的电荷从一部分移到另一部分;(3)感应起电时,导体离电荷近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端带同种电荷;4、电荷的基本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二、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被创生,亦不能被消失,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冲量与动量知识点总结
冲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牛秒(Ns)。
通常用I(大写的i)表示。
查字典物理网整理了冲量与动量知识点,请考生学习。
1.动量:p=mv {p:动量(kg/s),m:质量(kg),v:速度(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外语学习网
3.冲量:I=Ft {I:冲量(N??s),F:恒力(N),t:力的作用时
间(s),方向由F决定}
4.动量定理:I=p或Ft=mvtmvo {p:动量变化p=mvtmvo,是矢量式}
5.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p??也可以是
m1v1+m2v2=m1v1??+m2v2??
6.弹性碰撞:Ek=0 {即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
7.非弹性碰撞0EKEKm {EK:损失的动能,EKm:损失的最大
动能}
8.完全非弹性碰撞EK=EKm {碰后连在一起成一整体}
9.物体m1以v1初速度与静止的物体m2发生弹性正碰:
v1??=(m1-m2)v1/(m1+m2) v2??=2m1v1/(m1+m2)
10.由9得的推论-----等质量弹性正碰时二者交换速度(动能守恒、动量守恒)
11.子弹m水平速度vo射入静止置于水平光滑地面的长木块
M,并嵌入其中一起运动时的机械能损失
E损=mvo2/2-(M+m)vt2/2=fs相对 {vt:共同速度,f:阻力,s相对子弹相对长木块的位移}
注:
(1)正碰又叫对心碰撞,速度方向在它们中心的连线上;
(2)以上表达式除动能外均为矢量运算,在一维情况下可取
正方向化为代数运算;
(3)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合外力为零或系统不受外力,则系
统动量守恒(碰撞问题、爆炸问题、反冲问题等);
(4)碰撞过程(时间极短,发生碰撞的物体构成的系统)视为动量守恒,原子核衰变时动量守恒;
(5)爆炸过程视为动量守恒,这时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动能
增加;(6)其它相关内容:反冲运动、火箭、航天技术的发展
和宇宙航行〔见第一册P128〕。
冲量与动量知识点的内容就是这些,查字典物理网希望可以
帮助考生更顺利的进行复习。
2019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备考专题已经新鲜出炉了,专题包含高考各科第一轮复习要点、复习方法、复习计划、复习试题,大家来一起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