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奖目录(精品)
- 格式:pdf
- 大小:370.71 KB
- 文档页数:4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中国政府设立的最高科技奖项,旨在表彰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团队和单位。
根据你的要求,我将从多个角度回答你关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问题。
首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四个级别,每个级别又分为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两个类别。
每年的奖项评选都会公布一批获奖项目和获奖人。
从历年来看,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名单非常庞大,涵盖了各个科学技术领域的突出成果和贡献。
以下是一些历年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名单:2019年度:特等奖,无。
一等奖,《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其应用》等项目。
二等奖,《高速铁路技术与系统集成》等项目。
三等奖,《新一代高效绿色制浆造纸技术与装备》等项目。
2018年度:特等奖,《高效节能先进冶金与连铸技术》等项目。
一等奖,《高速铁路技术与系统集成》等项目。
二等奖,《高性能大型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等项目。
三等奖,《高效绿色制浆造纸技术与装备》等项目。
以上只是一小部分的名单,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每年都会有新的获奖项目和获奖人。
这些项目涵盖了从基础科学研究到应用技术开发的广泛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工程技术、农业科技等。
除了具体的获奖项目和获奖人名单,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选过程也非常严谨和公正。
评选工作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组织,经过专家评审、初评、复评等环节,最终确定获奖名单。
总结起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中国政府设立的最高科技奖项,每年会公布一批获奖项目和获奖人名单。
这些项目涵盖了各个科学技术领域的突出成果和贡献。
评选过程严谨公正,经过多个环节的专家评审和筛选。
以上是部分历年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具体的名单可以通过相关渠道查询得到。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项目名称:牡丹新品种培育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创建及应用二、推荐单位意见该项目围绕培育牡丹自主知识产权品种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系统整理了牡丹品种资源,完善牡丹花型与品种群分类理论,收集全部8个牡丹野生种以及国内外主要品种群的品种1185个,建成世界上保存牡丹资源最多的基因库;攻克远缘杂交不亲和与杂种败育的技术关键,培育出牡丹亚组间、牡丹与芍药组间远缘杂交新品种29个、切花品种10个、花油兼用品种6个;揭示了花色、花型与花香等重要性状的遗传基础与形成机制,挖掘出调控牡丹花发育、花期、花型、花色、切花衰老等性状的基因17个;开发了SSR、SRAP等分子标记,结合形态性状,成功应用于牡丹品种分类、起源、鉴定、筛选与遗传多样性研究,以及牡丹资源保护与利用、杂交亲本选择、杂种鉴定与筛选;建立了牡丹离体芽增殖、体细胞胚培养、胚培养、分生结节培养等技术,为牡丹高效微繁与育种提供了新途径;研发牡丹促成栽培与抑制栽培技术,形成完整的花期调控技术体系,实现牡丹四季开花;建立并应用以单芽嫁接为核心、多圃配套的种苗商品化生产技术,使中原牡丹种苗优质率显著提高,首次实现紫斑牡丹品种商品化生产。
项目共获国家发明专利21项,植物新品种权38项,审定良种13项,发表SCI论文43篇,出版专著6部,制定国家标准1项,国际标准1项,标准化技术示范近3000亩,近三年新增效益3.7亿元以上。
该项目提交的材料齐全、符合要求,同意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
三、项目简介本项目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促进我国牡丹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先后依托国家“863”计划与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林业局重点研发项目等20余项国家与省部级课题的实施,主要在新品种培育以及产业化关键技术创建与应用领域,通过科技创新、取得了重大突破与进展。
1. 以种质资源发掘为基础,新花色、长花期与长花枝新品种培育取得重大突破建立以品种群与花型分类为主的牡丹品种分类应用理论、以及农艺性状指标体系和UPOV新品种测试指南为基础的品种描述、鉴定与测试技术体系,收集全部8个牡丹野生种与国内外1185个品种,建立世界上保存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基因库,为育种奠定了物质基础;利用分子生物学等先进技术,深入研究牡丹遗传多样性以及品种分类、起源与亲缘关系,揭示花色代谢途径、花青苷组成、切花衰老机理,克隆17个控制花发育、花色、花型、花期、切花衰老等性状的基因,为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1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名单近日,上海市科技进步奖评审结果揭晓,共有一二等奖141项,三等奖268项。
这些获奖项目涉及生物医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示了上海市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优势和成就。
以下是2021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的名单。
一等奖: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该项目通过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对上海市未来产业升级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 生物医药领域新药研发该项目团队在抗肿瘤新药研发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功研发出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抗癌药物,为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 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该项目团队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电池技术和充电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上海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二等奖:1. 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应用研究该项目团队通过对人工智能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研究,成功推动了上海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的进程,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新型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该项目团队开发出了一种新型轻质高强材料,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为上海市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生态环境改善技术研究该项目团队通过对生态环境改善技术的研究,成功开发出一系列环境治理技术,为上海市的环保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三等奖:1. 工程机械智能化升级该项目团队在工程机械智能化升级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成功研发出一批智能化设备,提高了建筑施工效率,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率。
2. 精准医疗技术在临床应用该项目团队将精准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上海市医疗健康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3. 智慧城市建设技术应用该项目团队在智慧城市建设技术应用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成功打造了一批智慧城市示范项目,在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此次获奖项目涵盖了众多领域,反映了上海市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全面实力和成就。
西南财经大学1986—2005年荣获部委级、省科技进步奖成果目录:1990年:评当代西方学者对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专著)中国经济出版社90.7 主编之一:刘诗白参编:易敏利孙冶方经济科学1990年度著作奖1991年:论劳务总值(论文)《财经科学》88.8 庞皓国家统计局1991年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资金论(专著)中国金融出版社86.8 曾康霖1991年“光明杯”全国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二等奖1992年:评当代西方学者对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专著)中国经济出版社90.7 主编之一:刘诗白参编:易敏利1992年第二届吴玉章奖金一等奖武陵山区农机科技投入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研究报告)1992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深化税制改革与优化资源配置(论文)陈显昭国家税务总局1993年全国税收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武陵山区农机扶贫规划及项目可行性研究(研究报告)谢逢春中国农业部1993年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994年:重庆市社会科技投入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研究报告) 负责人:黎实主研人员:贾栩重庆市政府1994年重庆市科技三等奖(省级)重庆市社会科技投入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专著) 四川科技出版社1994年负责人:黎实主研人员:贾栩四川省政府1994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储备存款大幅增加条件下金融市场的分流作用(论文)殷孟波中国社科院1994年第一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优秀奖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对策思考(论文)周君玉国家计生委1994年首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大熊猫繁殖期性激素变化规律及人工繁殖的研究(研究报告)彭世媛成都市政府1994年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级)1995年:江油市城区土地定级估价研究(研究报告) 白云升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年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双流市城区土地定级估价研究(研究报告) 白云升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年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96年:金库消毒系统中国人民银行1996年度金融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年:现代企业制度论(专著)中国金融出版社96年赵国良1997年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经济卷》第十分支(工具书)王叔云郑景骥1997年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最高奖荣誉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经济卷》第十分支(工具书)王叔云郑景骥1997年国家新闻出版署第八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998年:西藏藏族人口(专著)李永胜周君玉刘家强国家计生委1998年第二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四川藏族人口(专著)李永胜刘家强周君玉国家计生委1998年第二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市场经济与人口流动(论文)周君玉国家计生委1998年第二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人口城市化------ 道路、模式与战略选择(专著)刘家强国家计主委1998年第二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论生命表的统计性质与统计检验(论文)李永胜国家统计局1998年第四届全国统计科学技术三等奖中国国内批发物价指数调查统计系统(研究报告)王芸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度金融科技进步二等奖对“国有独资、授权经营”现象的反思及改进建议(论文)周殿昆(2)中国社科院1998年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首届优秀论文奖论男女平等的宪法原则在民事领域内的直接致力(论文)《现代法学》95.6 喻敏中国社科院、共青团中央1998年第二届全国青年优秀社科成果最高奖全闭环矢量控制变频高压调速技术在电梯改造中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报告)易良德1998年中国核工业总公司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四川省扶贫投资对策研究(研究报告) 赵曦四川省政府1998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四川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专著)四川人民出版社98年7月主研人员:过杰1998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四川省扶贫对策研究(研究报告)主研人员:赵曦1998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评当代西方学者对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专著)中国经济出版社90.7 主编:胡代光刘诗白参编:李达昌易敏利全国社科规划办199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二滩经验:我国大型投资项目建设的新路子(研究报告)《经济学家》97年5期刘灿胡小平刘家强中宣部1999年第七届全国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二滩经验:我国大型投资项目建设的新路子(研究报告)《经济学家》97年5期刘灿胡小平刘家强四川省1999年第七届“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资本经营(专著)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97.12 郭元唏四川省1999年第七届“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长江流域的环境灾害与经济发展(论文)《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99.4 丁任重中国青年科技论坛一等奖西藏泽当镇、八一镇城区土地定级估价(研究报告)白云升(合作)西藏自治区1999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双流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报告)白云升(合作)四川省国土资源厅1999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年:社会资金总量分析(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99.12 庞皓黎实周光大马骁陈斌国家统计局2000年第五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21世纪发展与生育政策研究-----四川省(研究报告)刘家强李永胜国家计生委2000年科技进步二等奖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林芝地区土地定级估价(研究报告)白云升西藏自治区2000年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中小城市土地定级估价模式研究(研究报告)白云升2001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四川省双流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报告)白云升2001年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规划优秀成果二等奖西南财经大学1986—2005荣获四川省社科奖成果目录:西南财经大学荣获1986年四川省第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目录共11项,其中1项为参研成果一等奖(1项)1、社会主义所有制研究(专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85年刘诗白二等奖(5项)2、金融理论问题探索(专著) 中国金融出版社85.10 曾康霖3、论社会主义国家与国营企业关系的二重性(论文)《中国社会科学》85.1 赵国良郭元唏4、攀西地区近斯规划方案(内部建议)省攀西国土规划课题组 85年初通过鉴定报省政府和国家计委启用甘永沛周世廉(参研) 何传贵王槐洲王建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85.8 李善明周成启6、英汉经济词汇(工具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84年赖敏贞扬祈熙李森贻谢敏邓本中董庸三等奖(4项)7、论农产品统派购制位的改革(论文) 《财经科学》85.4 王叔云8、关于指导性计划的几个问题(论文) 《财经科学》85.4 雷起荃9、人口经济学概说(专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85.9 吴忠观10、《资本论》难句解(专著) 四川大学出版社85.10主编:刘诗白副主编:林圃杨克强游联璞海宇东荣获1988年四川省第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目录(1986—1987)共12项一等奖(1项):1、资产阶级古典党派货币银行学说(专著) 中国金融出版社86年曾康霖二等奖(1项):2、中国工业经济结构研究(专著) 四川大学出版社87年吴歧山赵国良三等奖(10项,其中3项为参与)3、对进一步改革的几个问题的思考(论文) 《经济体制改革》86.4郑大平李建勇(参与)张大明张煜任栋(参与)4、中国发展阶段若干问题的研究(系列论文)《中青年经济论坛》86.5 刘军曾巩张大明竺国平5、社会消费经济学(专著)四川科技出版社87年冯天才郑邦才黄理益黄宗捷6、责任会计与财务会计单轨核算法(专著)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87年四川省轻工厅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轻工业会计学会主研:税显光(参与)赵邦森张劼许必建李国俊7、货币本质新探(论文) 《南开学报》86.2 曹廷贵8、论《剩余价值理论》的研究起点(系列论文)《经济科学》87.3 《马克思主义研究》87.4 李善明杨致恒9、唐诗论文集续集(专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87年刘开扬10、人口学100题(工具书) 四川科技出版社87年杨成钢张俊良11、消费经济学(译著)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86年邓本中李兆国李大成12、波浪式发展规律研究(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彭泽农林圃(参与)荣获1990年四川省第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目录(1988—1989)共9项,其中1项为参与成果一等奖(1项):1、中国人口.四川分册(专著)中国财经出版社88年刘洪康赵世利吴忠观马延华二等奖(3项):2、马克思货币金融学说原理(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89年何高著曾康霖曹廷贵喻大康3、财政信贷与宏观经济调节(专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89年许廷星张合金朱明熙4、广元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综合报告(研究报告)《广元建设方略》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89年过杰龙光俊崔新桓杨超群丁家学三等奖(5项,其中1项参与):5、《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提要(编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89年柴詠6、财务调节与控制(专著)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88年郭复初7、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财政经济战略措施研究(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88年刘秋篁崔国华刘方健袁运福蒋德辉8、关于缓解当前大中型企业资金紧缺困难的对策建议(内部调研报告)朱凤纪马青青曾康霖(参与)屈信濂舒伯鸾9、建立稳定的粮食供给机制及实现途径(论文)《经济研究》89.4 雷起荃胡小平徐芳葛云伦陈健生荣获1992年四川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目录(1990—1991)共12项,其中4项为参与成果一等奖(1项):1、人口理论(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91年刘洪康吴忠观周君玉王茂修二等奖(2项):2、资金论(专著) 中国金融出版社90年曾康霖3、投资膨胀论(专著)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91年张合金三等奖(9项,其中4项为参与):4、城市土地制度改革研究(专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90年赵怀顺黄荣武冯忠容杨灿智(参著) 廖显赤5、在国有企业内部先搞活一块——通过新质扩张最终搞活国有企业(论文)《中国企业报》91.9 朱芬吉赵国良(参与)6、中国会计管理模式研究(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90年毛伯林赵德武7、对成本基本理论若干问题的研究(论文)《90年成本管理论文集》北京经济研究出版社91年林万祥干胜道8、地方财政学(专著)中国经济出版社90年杨学义汪叔九(参与)程谦(参与)9、深化税制改革与优化资源配置(论文) 《财经科学》90.3 陈显昭10、人——企业之本(专著)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91年熊振邦李诗勇左强(参与)郭传贵包庆云11、四川人口地理(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90年张芳笠曾祥益张炜刘家强潘林12、学校党的工作(专著) 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年王永锡李春富荣获1994年四川省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目录(1992—1993)共15项,其中3项为参与成果荣誉奖(1顶):1、中国控海关税收和分配统计(1861—1910)(编著)中华书局92年汤象龙一等奖(1项):2、产权新论(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93年刘诗白二等奖(1项,为参与):3、中心城市综合改革论(专著)经济科学出版社92年林凌赵国良(参著)郭元唏杨钢周殿昆三等奖(12项,其中2项参与):4、经济体制改革新思路(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92年丁任重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专著)四川人民出版社92年陶武先李健勇(参著)毛志雄6、国家财务论(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93年郭复初7、财政效益论(专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93年汤保全梁宝柱张合金8、工业经济结构学概论(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93年李永禄赵国良马明宗龙茂发何永芳9、当代中国经济大辞库(经济卷)(工具书)中国经济出版社93年王永锡甘本佑过杰涂文涛赵磊10、对当前经济增长的若干看法(论文)《经济研究》93.1 赵磊11、不确定性.代理问题和国家资产产权结构选择(论文)《经济研究》92.12杨晓维12、我国市领导问题研究(专著) 成都出版社92年过杰傅定国李劲13、世界政治经济问题研究(专著)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张运城张选智马学元侯德芳(参与)乔哲青14、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事纪年本末(工具书)四川辞书出版社93年周华虎蒋辅义15、我国人口控制综合效果核算(论文) 《统计研究》93.3 肖立见西南财经大学荣获1996年四川省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目录(1994—1995)共19项,其中4项为参与成果荣誉奖(1项):1、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古籍整理) 巴蜀书社95年刘开扬一等奖(1项,为参与):2、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研究(专著)四川大学出版社95年辛文袁文平(参著)二等奖(2项,其中1项为参与):3、攀钢:中国钢铁工业的骄傲-----攀枝花钢铁公司发展史论(专著)重庆出版社94年刘茂才郭元唏(参著) 杨钢田焱杨静仪4、我国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研究(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95年庞皓张新琴胡小平陈健生徐芳三等奖(15项,其中2项为参与):5、主体经济论(专著) 人民出版社95年涂文涛张智勇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析----理论政策运用(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94年袁文平杨伯华刘灿程民选杨晓维7、剩余价值理论研究(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94年李善明柴詠吴忠观杨致恒8、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财政金融政策(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95年崔国华江林旭缪明扬9、市场经济与农业发展(专著) 中国农业出版社95年吕火明10、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企业分析(专著) 四川科技出版社94年丁任重11、不平衡发展规律在当代(论文) 《世界经济》95.4 刘崇仪12、商品生产分析(专著) 四川科技出版社95年明安联13、审计理论结构研究(专著)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94年蔡春14、国有经营性资产的经营方式和管理体制(专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94年主编:刘诗白副主编:袁文平参编:丁任重易敏利刘灿程民选15、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与战略(专著) 中国发展出版社95年段云程16、国家财务独立与财政理论更新(论文) 《经济学家》95.4 郭复初17、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审计基本理论的研究(论文)《现代审计》95.5 彭政张齐新蔡春张仆刘跃明18、锦秀巴蜀向未来(通俗读物)四川人民出版社95年鲁满保张介寿赵国良(参编) 19、行为科学辞典(工具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年甘本佑冯家禄王金顺萧述祖马渝根西南财经大学荣获1998年四川省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目录(1996—1997)共24项,其中4项为参与成果一等奖(1项):1、《资本经营》(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郭元唏二等奖(3项):2、《中国东西部市场关系与协调发展》(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周殿昆3、《论企业资本及资本经营》、《论企业负债经营》、《论企业融资选择》、《论企业固定资产、流动资金转化为消费基金》(系列论文)《金融理论与实际问题探索》论文集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曾康霖曾立向静岚曾立新4、《现代公司制的产权关系和治理结构研究》(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刘灿三等奖(20项,其中4项为参与):5、《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运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专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姜凌(党校)傅泽平龙德灿穆良平(参与) 6、《当代资本主义结构性经济危机》(专著)商务印书馆1997年李达昌刘崇仪(参与) 王小琪陈为汉7、《财务通论》(专著)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年郭复初冯建赵德武干胜道伍中信8、《产权与市场》(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程民选9、《集约化与经济增长》(论文)《管理世界》1996年第3期王永锡丁任重10、《面向市场转换经营机制-----对长虹、嘉陵等5户股份公司的考察报告》(研究报告)四川证券年鉴(1996年)》人民出版社1996年蒋少龙陈永忠刘顺治11、《我国投资基金发展战略研究》(论文)《金融与经济》1997年第8期纪尽善12、《行政费增长预测模型研究》(论文)内部调研报告1997年印周维莲王一宏郭苏娅滕采模刘家新(参与)13、《财会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论文)《现代审计》1996年第4期吴长林陈贵华李力(参与)纳鹏杰(参与)林俐14、《关于我国粮食供给保障战略的理论思考》(论文)《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胡小平15、《构建成都“中国西部商贸中心”战略研究》(论文)《经济学家》1997年第3期张剑渝许德昌刘灿16、《资阳市城区土地定级估价》(调研报告)内部调研报告1997年6月印白云升朱晓文朱明仓吕月初李世荣17、《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企业会计若干问题的研究》(论文)《会计研究》1996年第4期毛伯林何世君唐焕道王吾蔡春18、《人民币国际化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论文)《世界经济》1997年第4期姜凌19、《现代企业制度与现代会计和现代审计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经济学家》1996年第4期蔡春20、《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财税政策调整》(论文)《财经论丛》1997年第2期刘蓉21、《经济信息利用学》(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董健民邓慧智周刊文舒滔蒋敏22、《人口科学辞典》(工具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吴忠观周君玉封希德方英仁李永胜23、《国有企业工资分配研究》(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甘本佑唐小丁胡小平申晓梅李萍24、《我国中小城市发展模式研究》(论文)《经济体制改革》1996年第2期过杰陈永生吴火星西南财经大学荣获2000年四川省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目录(1998—1999)共23项,其中1项为参与成果一等奖(1项):1.国有资产流失研究(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99.12 赵一锦刘军张宁俊吕先锫罗济沙二等奖(5项)2.社会资金总量分析(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99.12 庞皓黎实周光大马骁陈斌3.中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99.12 刘锡良曾康霖陈斌4.投资区位论(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99.12 武一5.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南北经济关系(专著)四川人民出版社99.10 姜凌6.中国金融风险研究(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99.12 殷孟波三等奖(17项,其中1项为参与):7.当代跨国公司论(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99.7 尹忠明8.语意、辨明与实用主义——普特南哲学研究(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98.12 幸强国9.营销决策——企业家的市场思辨与经营方向(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98.8 曾国安10.论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99.9 刘成玉11.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专著)四川人民出版社99.8 赵曦12.财务专论(专著)立信会计出版社98.8 郭复初冯建伍中信何家明彭韶兵13.中国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研究(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99.8 戴歌新14.荥经经济跨世纪发展战略研究(研究报告)荥经县政府98.12 许德昌等15.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问题研究(研究报告)四川省体改委《研究报告》98.7 过杰吴火星王波16.理顺个人收入分配关系的对策研究——一个以公平取向的政策周期的到来(论文)《财经科学》99.5 尹庆双17.实证会计研究方法——评价及其在中国运用前景的展望(论文)《中国会计与财务发展回顾与前瞻》牛津大学出版社99年蔡春18.四川当前经济形势分析及全年经济发展预测(论文)四川省委、省政府采用1999年8月印赵国良等19.优化增值税制度的构想(论文)《中央财经大学学报》99.3 刘蓉20.消费需求制约经济增长的机理及影响(论文)《经济学家》99.5 王裕国21.对侵权行为法中过错问题的再思考(论文)《民商法论丛》第九卷法律出版社98年喻敏22.《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保障问题研究(论文)《西南民族学院学报》98.5岳彩申23.论我国西部市场体系的培育(论文)《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98.4 张克俊陈健生(参与)。
关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推荐工作的补充说明一、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同意,科技部批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自2013 年起增设创新团队奖励,每年奖励数量不超过3 个。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授予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团队协作为基础,依托一定的科研平台,围绕一个学科、领域或某个研究方向,进行长期合作研究与开发,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并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得到同行公认的科研群体。
创新团队奖励不分等级,严格按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标准评审、授奖。
二、创新团队应是经有关部门确认的且在行业或学科领域内得到公认的优秀研究团队,团队的研究方向属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重点领域或国际重大科技前沿热点问题,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国际领先,拥有经授权并有效的发明专利或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已取得多项惠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国防建设和基础研究的重大原创性成果。
三、创新团队应实现人才聚集、资源整合度以及开放度高,队伍结构合理,组织管理先进,机制运行良好,支持单位能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平台,团队持续研发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强,具有能够长期保持国家科技创新团队荣誉的实力和条件。
四、创新团队带头人应为业界公认的国家级学术带头人,或担任过本创新团队主要研究领域方面的重大科技项目首席科学家或核心技术负责人,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
五、创新团队应在本团队研究方向、领域内取得持续突破和长期累积成就;团队成果曾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的,不应仅以单个获奖项目成果作为主要支撑;团队成员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不应仅以最高奖获得者获奖时所依托的成果作为主要支撑;应重点说明团队在曾获奖励之后的后续成就。
六、创新团队的推荐不受“同一人同一年度只能作为一个推荐项目的完成人参加国家科技奖励评审” 、“曾经推荐但未获奖的项目再次推荐需隔一年以上” 、“作为项目完成人获奖后再次作为项目完成人报奖被推荐需隔两年以上” 等规定的限制。
科研奖励目录及标准
备注:1.以浙大城市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的成果获奖、标准,按上表给予对应奖励;学校作为参与单位的1.1-1.10所列成果获奖、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根据学校在完成单位中的排序(N)计算,该成果按相应奖励标准的1/N 予以计算,将奖励金额核算到学校排名最靠前人员,再由其根据参与成员的实际贡献进行二次分配。
2.科研成果获奖以获奖证书时间为准。
其他中央部委设立的成果奖的
判定以获奖证书盖章为依据,未盖国徽章的不予奖励。
国务院有关
部门根据国家安全的特殊情况设立的报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备
案的部级科学技术奖,参照L6省科学技术奖执行。
3.科研平台和团队必须以浙大城市学院为第一单位获得,对应
奖励在被认定后给予一次性发放。
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目录
2006年
2007年
08年
项目名称:青藏铁路工程
项目编号:J-221-0-01
主要完成人:
孙永福,李金城,程国栋,何华武,冉理,张鲁新,郑健,张曙光,黄弟福,吴克俭,杨忠民,韩树荣,徐啸明,周孝文,覃武凌,安国栋,马巍,李宁,赵世运,张梅,邵丕彦,答治华,张俊兵,彭江鸿,
牛怀俊,林兰生,余绍水,杨安杰,钱征宇,王军,马福林,尹社联,方金根,牛道安,王小军,王云波,王引生,王争鸣,王志坚,王忠文,王晓黎,王祯,王起才,王崇新,王惟,包黎明,田红旗,任少强,
刘文,刘争平,刘应书,刘志远,刘保明,刘辉,刘新科,吕很厚,孙士云,孙树礼,朱永全,朱明瑞,朱振升,朱桐春,许兰民,许景林,吴云生,吴少海,吴亚平,吴克非,吴波,吴青柏,吴晓民,吴维洲,
宋冶,张丕界,张玉林,张海军,李寿福,李肖伦,李学伟,李法昶,李晋,李渤生,杨奇森,杨建兴,苏庆国,苏谦,陆鸣,陈方荣,陈桂琛,和民锁,岳祖润,拉有玉,罗育桂,施红生,柳学发,段东明,
胡书凯,赵存,徐小明,徐本美,秦顺全,夏霖,郭秀春,郭法生,高玉功,高波,曹元平,梁渤洲,黄双林,曾凤柳,葛建军,蒋勇,谢友均,谢永江,韩利民,解方亮,赖远明,臧守杰,戴瑞臣,魏庆朝
主要完成单位:
铁道部,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青藏铁路公司,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10年
11年
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