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策分析角度谈图书馆占位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5
图书馆“占座”现象之法理分析摘要:生活处处皆法理,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亦不例外。
笔者从以下几点做简要探析,其一;从占座现象的出现到不断受到规制的动态过程来分析习惯到法律、法规的形成与完善的进程。
其二;占座现象的直接表现就是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集体利益)的冲突与调整。
其三;占座现象的本质——自由与秩序的两种价值之间平衡的博弈。
关键词:占座习惯个人利益整体利益秩序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的影响,图书馆等公共资源相对紧张,图书馆座位遭遇“空前热捧”,占座行为时有发生、屡禁不止。
占座现象作为高校独有的一道风景线,引起了很多法律问题,如有偿占座、财物丢失、学生冲突等等。
笔者认为有必要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一下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特在此以法理学为基础切入点对此现象做初步的探析。
1、占座现象发展的动态过程分析首先,占座体现了一种习惯效力。
鲁迅先生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习惯就是人们在不断的生活实践中慢慢形成的自觉遵守的内心行为准则。
在学校,只要你去图书馆或者自习室,看到座位上放着一个水杯或者一本书,你就会明白这个位置已经有人占了,那么这个时候,一般性的选择是另外找位置自习,而不会轻易打破占座的习惯。
因为你一旦轻易打破了这个习惯,下次你去占座的时候,别人也可以轻易打破你的占座,而尊重这个习惯,以后你也会得到相应的尊重。
当然习惯的实施还是靠同学们的自觉遵守,除了一定的舆论影响之外没有丝毫的强制力保证,这也不可避免的在占座过程中会时常出现这样那样的冲突与矛盾。
图书馆或者自习室为了治理这种占座现象,出台规则说占座要强制收走课本或者不允许占座,我们可以把这条规则看成为第一条规则。
这个时候,习惯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成文法的力量,很显然,习惯抵挡不过有强大的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成文法,只好让位,于是乎,占座在一定时期内,经过图书馆或者自习室“严格执法”后,慢慢地暂时性消亡了。
紧接着,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对同学们的占座行为的调整却又产生了另一深层次问题。
浅谈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高校图书馆是学生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场所,是校园内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地方。
随着高校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图书馆占座现象也随之出现。
这一现象不仅影响了图书馆的正常秩序,还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就浅谈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进行探讨和分析。
就“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这一话题进行深入讨论。
随着高校学生的增加,图书馆的座位资源明显不够,特别是在期末复习和考试备考阶段,图书馆内的座位更加紧张。
一些学生会为了保证有座位学习而提前占座,甚至有些学生甚至通过搁置书籍、水杯、外套等方式“固定”座位,以确保自己有一个座位。
这就是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的雏形。
进一步地,就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的成因做出分析和探讨。
这与高校学生的学习压力大有直接关系。
在当今社会,高校学生的学习压力日益增大,期末考试、论文、实习等一系列学业压力使得许多学生希望能够提前获取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以便全身心投入学习中。
为了能够保证自己有一个学习的环境,一些学生选择提前占座。
这也与学生对座位资源的认识不到位有关。
一些学生对座位资源的认识不准确,认为占用一个座位不会给他人带来太大的影响,甚至认为这是为了自己好。
也与学校图书馆的座位管理不到位有关。
由于图书馆座位的预约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一些学生认为只要留下自己的物品,就可以稳固座位,而图书馆工作人员也无法有效制止这种行为。
就如何解决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问题提出建议。
学校图书馆可以加强座位的管理与预约制度,引入先到先得的座位预订系统,通过预约座位来优化座位资源的利用,确保学生能够公平获得学习座位。
可以通过图书馆工作人员加强巡查,发现有占座现象就及时进行劝阻和清理,避免占座行为的出现。
也可以通过加强学生的座位资源意识培养,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图书馆的秩序,珍惜座位资源,以此降低占座现象的出现。
学生自身也应该提高座位资源的利用效率,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过早占座而浪费资源。
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并且严重影响到图书馆的正常秩序。
图书馆占座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方案图书馆的占座问题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馆员不停的收书,学生不停的占座,下面的方案是一个学生提出来的,请同学们看看是否可行,如果这样做是否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关键点就两个:一个是馆员加强管理,二是同学们要积极配合,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者缺一不可。
希望听到您的宝贵意见以改进图书馆的工作!一、问题成因:图书馆定位有问题,“学习型图书馆”,不等同于将图书馆定位于自习室功能(这是对图书馆资源的浪费);自习室较远,冬天冷,夏天热,多数同学比较倾向于到图书馆自习。
二、具体分析:从大的时间轴来看,图书馆的人流应该分为两个阶段。
1、在学期初学期中,应该是比较平稳的人流,占座现象存在,但是并不严重,能较为轻松的找到空位。
2、在学期中后期、四六级考试前是人流高峰,占座现象普遍、严重,去晚了几乎都没有地方坐。
(持续时间不长,不超过一个月)三、存在问题:资源利用率低,因为占座,大多是想在自己既定的时间内自习(大多数为晚上,这也就是为什么三层回廊、四层回廊、一楼和二楼会在开馆很短时间内被占满的原因),但是其他时间被占的座位一直处于闲置,对于白天时段内有自习需求的同学,找个座位都是难题,由此形成关于占座的各种不满。
四、解决方案:发放预约卡对于上述问题,关键在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闲置;占座可以,但是需确定占座时间,在预约时段内充分使用资源,预约时间之外,资源可为其他同学利用。
根据这一原则发放预约卡。
五、实施细则:预约卡每个座位一张,分正反两面,正面为表格,包括预约时间、姓名。
预约时间:占座同学选定的自习时间,填写即生效,既这个座位在这一时段内的使用权归这位同学所有,先到先得;在预约时间之外的任何时段,其他同学可以继续使用;超过预约时间20分钟仍未到,即视为放弃,可由其他同学重新占有使用权。
注:(1)预约卡是为提高图书馆白天利用率,而同学们早上占座大多为占晚上时间,所以本卡片大多数情况下只用填写晚上预约时间,白天的时间大家可以随意坐。
浅谈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1. 引言1.1 高校学生为什么喜欢占座?高校学生为什么喜欢占座?有多种原因。
高校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和竞争压力,他们需要利用图书馆这样的学习场所来提高学习效率。
为了保证有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他们会提前占座,以确保自己有一个稳定的学习位置。
一些学生可能认为在图书馆占座可以展示自己的学习态度和绩点,以获得同学和老师的认可和肯定。
还有一些学生可能出于社交目的占座,希望能够邀约朋友一起学习或者聊天交流。
一些学生可能出于懒惰或者不负责任的心态,对于占座行为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甚至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
他们可能觉得只要占座不耽误别人使用,就没有什么大问题。
高校图书馆是一个公共资源,应该给更多的学生提供学习和阅读的机会,而不是被少数学生独占。
学生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占座行为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同学,应该更有责任心和公共意识。
1.2 占座现象对图书馆管理的影响占座现象会导致图书馆座位资源的浪费。
由于学生长时间占座而不使用,导致其他有需要的学生无法及时找到位置学习,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不公平分配。
占座现象会影响图书馆的秩序和管理效率。
大量学生长时间占座不使用,会导致图书馆内空座位难以觅觅,给图书馆管理者带来布局和监管的困难,也会降低管理效率。
占座现象会降低图书馆的学习氛围和服务质量。
长时间占座不使用的学生容易造成噪音和混乱,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效率,同时也给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学习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占座现象对图书馆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和挑战,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
通过加强管理力度、优化座位分配机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图书馆资源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占座现象,提升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1.3 为什么需要关注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高校图书馆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然而占座现象却时常出现。
为什么需要关注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呢?首先,占座现象严重影响了图书馆资源的有效利用。
很多学生为了保持自己的位置,在早晨就抢占座位,导致未来几个小时内这些位置却空座,这样一来,其他有真正学习需求的同学无法找到位置,浪费了宝贵的学习资源。
关于“图书馆占座”现象的调研报告关于“图书馆占座”现象的调研报告关于图书馆占座现象的调研报告图书馆占座现象存在的原因 1.学校原因学校座位有限是导致学生占座的客观原因。
就江财蛟桥园图书馆来说,其阅览座位仅1108个,加上江财连年扩招,图书馆为师生提供的学习科研场所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读者需求。
僧多粥少,占座现象必然发生。
图书馆原因(1)图书馆管理力度不够使占座行为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2)图书馆内部对学生的占座现象呈默许状态。
并没有真正做到《江西财经大学图书馆占座管理办法》里所说,工作人员分时间段清理占座物品。
当然,图书馆处理占座物品需要花费一定人力物力,执行时也需要讲究方法,这也无可厚非。
但针对这个问题,图书馆的暧昧态度也使读者对占座习以为常。
3.读者自身的原因首先相当一部分读者由于各种原因叫别人占好了座,却迟迟不用,导致资源浪费。
其次读者具有从众心理,看到别人占座自己也跟着占座。
最后是大多数读者对占座行为的默认,我们的问卷表明,很多同学都反对占座,但是往往自己也会去占座。
读者对占座所持的态度为避而不让而不是据理力争,以免影响自己的学习,占座者往往因此而心安理得。
解决措施我们小组通过咨询图书馆馆长蒋岩波教授,得知蛟桥新图书馆将于三年后建成,届时会有5000个座位,约为现在的5倍,硬件上去了,占座问题将不再困扰江财学子。
虽然如此,在新图书馆尚未建成之前,这些问题还是有必要解决的。
在这三年中,我们学校可以根据经济状况和方案效果,选择一种适合的防占座方案。
我们小组推出了5个方案,(1)对同学进行观念教育;(2)收书制度;(3)采取刷一卡通换通行证措施;(4)人体红外感应系统;( 5)图书馆座位管理系统。
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的经济学分析摘要:高校中图书馆自习室是一种十分普遍现象,它是指以放在座位位置的物品作为标识而取得座位资源的优先使用权的行为。
“占座”行为虽然是学生为了更好地学习而不得不采取的利己措施,但是,它也给学校和图书馆带来了许多管理难题,更对学生自身产生不利。
近几年,“占座”现象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不同学者都有各自不同的观点和见解。
童心成在《对高校图书馆占座问题的思考》一文中认为:学生“占座”要从学校图书馆自身找原因,那么,解决占座问题的办法也就是要从这三个方面采取不同的措施来解决。
孙英隽、于晓曦的《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的博弈分析与对策》中认为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占座实际上是读者之间的博弈行为,即“占座博弈”。
“占座博弈”具有(占座,占座)和(不占座,不占座)两个纯策略纳什均衡,这是个人理解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导致了稀缺资源的非有效配置。
在解决占座问题的措施中,他们提出来了“对号入座法”者这一新的解决方法。
虽然这一方法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同样会带来问题,例如:对学生离开座位时间的长短不能确定,以及会耗费更多的成本。
学者张毅红在《高校图书馆读者“占座”现象原因、危害及对策——以湖北经济学院为例》中,提出了解决“占座”现象的措施有:加强大学生自身素质教育,和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这些措施对解决“占座”现象有很好的作用,以上学者的观点都对“占座”现象进行了充分的分析,他们提出的观点对解决“占座”现象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综合分析以上观点,针对“占座”现象,本文也提出了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本文从“占座”现象的定义、“占座”产生的危害、原因、“占座”现象的纳什均衡分析和帕累托最优策略,最后,提出解决“占座”现象的可能性措施等各个方面对“占座”现象进行了全面分析,希望对个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的解决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从而,提高高校图书馆座位的使用率,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占座”现象一直是当今个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问题。
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在高校图书馆中,占座现象一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不仅导致了资源的浪费,也给学生的学习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参考。
资源有限:高校图书馆的座位数量往往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导致学生为了获取一个座位而提前占座。
学习和考试压力:高校学生面临的学习和考试压力较大,占座可以确保他们有一个稳定的学习空间,避免因寻找座位而浪费时间。
习惯和行为方式:有些学生习惯了占座,认为这样可以确保他们的学习空间,而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学生。
管理问题: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可能存在不足,例如对于占座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或者对于座位的分配方式不合理。
增加资源:高校可以增加图书馆的座位数量,扩大图书馆的面积,以满足更多学生的需求。
引导和教育:学校可以加强对于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让学生认识到占座行为的负面影响,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改进管理:图书馆应该完善管理制度,对于占座行为进行严格的惩罚,同时优化座位的分配方式,确保公平公正。
技术手段:通过引入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座位预订系统、移动应用程序等,可以让学生更加方便地获取座位,减少占座现象的发生。
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决。
通过深入分析占座现象的原因,我们可以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包括增加资源、引导和教育、改进管理和引入技术手段等。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占座现象的发生,提高图书馆的利用效率和学习环境的质量。
在酒店行业中,员工流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它会影响到酒店的运营和服务质量。
因此,对酒店员工流失现象进行原因和对策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工作压力大:酒店行业是一个服务性行业,员工需要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如客人的不满、投诉、突发事件等,这些都会增加员工的工作压力,导致员工流失。
薪酬福利低:在酒店行业中,员工的薪酬福利普遍较低,很难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这也是员工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的分析与对策【摘要】高校图书馆的“占座”现象是指部分学生为了保护自己的学习空间,将座位空间占据而不实际利用。
这一现象已经在各大高校图书馆中普遍存在。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学生对学习空间的争夺、学习压力大等因素。
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正常运作,也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学习秩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议通过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设置规定的占座时间、加强巡查等方式,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才能有效地改善高校图书馆的环境,为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问题意识,管理,学习秩序,原因分析,危害,对策建议,监督,执法力度,总结分析,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图书馆是学生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场所,然而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日益严重。
学生常常在没有真正使用图书馆资源的情况下占据位置,导致他人难以找到座位进行学习。
这一现象不仅影响了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秩序,也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效率。
如何有效解决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背景介绍部分将从宏观角度对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学生学习和图书馆管理秩序的影响。
通过对该现象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制定针对性的对策,从而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部分将在接下来的内容中详细展开讨论。
1.2 问题意识高校图书馆是学生学习和阅读的重要场所,然而近年来却频繁出现了“占座”现象,也就是有些学生为了保护自己的学习位置,不顾他人的需求而大量占据座位。
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问题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由于“占座”行为导致了座位资源的浪费和不公平分配,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权利。
许多学生在图书馆找不到座位,只能选择借助其他渠道或在不舒适的环境下学习,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心理健康。
“占座”现象也暴露出学生缺乏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问题,他们只顾自己利益,而忽略了他人的权益和利益。
21世纪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的分析与思考作为学习和阅读的场所,高校图书馆一直是学生们所关注的重点。
然而,随着高校人口规模的扩大和学生阅读需求的增长,图书馆的座位数量已经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于是占座现象就出现了。
这一现象不仅给其他学生带来了不便,影响了图书馆的使用效率,还引发了一系列与座位问题相关的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解决呢?占座现象不仅是高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也是社会道德观念的一个缩影。
一方面,一些学生缺乏对他人权益的尊重和耐心,抢占座位是一种不负责任、不公平和不道德的行为,严重违背了诚信和公正的精神。
另一方面,座位数量不足、学生需求不符等外部因素也是影响占座现象的因素。
因此,对待占座现象应该坚持对个人的道德教育和对现有座位数量和分配方式等外部问题的改进。
解决占座现象问题,要从根本上理解学生对图书馆的需求。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推广自习室预约制度。
在预约制度下,学生可以提前几天或几周预约自习室座位,确保自己有固定的学习空间。
全日制学生每学期的自习室座位预约次数一般在4次以内,这种方式既方便了学生学习,又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占座的问题。
二是优化图书馆座位设计。
研究座位的利用率和分配方式,尽可能扩大座位容量,并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和分配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座位,例如靠窗、靠近电源和讲解区域、阅读区域和休息区域等不同的座位,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阅读需求。
三是改进学生的道德意识。
开展座位使用常识培训,宣传信息化时代的公平、诚信和合理使用座位知识,增强学生对共有资源的重视和珍惜,同时强调座位使用的限制,例如不得长时间占据、不得早退等限制,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使用座位的习惯。
在解决占座现象的同时,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也应该成为一个关键点。
增加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增设空间和服务设施,提供更多和更好的文献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和学术活动,这些改进都将有助于吸引和留住学生,减少占座现象,提高图书馆的效率。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科学与信息化2023年3月上 25浅析高校图书馆的占位问题及解决措施 ——以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朱旭芳 龚健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 安徽 合肥 230036摘 要 罗列了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占位的形式,简单分析了大学生占位的原因及危害,以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提出了从教育、管理、制度、设施、技术5个层面来解决占位问题。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通过多途径增加自习阅览席位,缓解占位压力,结合入馆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政德育教育,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以投放自助存包柜设备,引入第三方参与建设管理,让“占位”变“选座”,引入座位预约管理系统,通过以上一系列举措,占位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图书馆变得更加整洁温馨,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借阅和学习环境。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存包;座位预约管理系统引言“占位”现象是高校图书馆的普遍现象,也是高校图书馆管理的一大难题。
占位问题影响了图书馆的和谐环境,影响到图书馆的管理工作,破坏了图书馆在学生心中的美好形象[1]。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安农大图书馆”)有阅览座位3000余席,而目前安徽农业大学全日制普通在校生却有25898人,学生座位比超过8:1。
考研季与期末考试撞在一起时,图书馆的座位更是“一位难求”,“占位”让学生、图书馆和学校三方都感到非常“伤脑筋”。
“占位”严重扰乱了图书馆的正常秩序,影响到图书馆的正常开放。
1 占位的形式及危害1.1 直接占位学生利用书、笔、水杯、衣物、书包,甚至手机电脑等物品直接占位,作为“此位已有人”的标志。
“占位”行为直接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间接诱发了学生之间、学生与馆员之间的矛盾,破坏了图书馆的和谐氛围。
清理占位物品耗费大量人力,甚至于发生学生因为占位发生口角或肢体冲突,增加了图书馆管理的难度。
1.2 占用书架当“无位可占”或因为图书馆加大了管理占位的工作力度,很多同学则退而求其次转战书架。
从政策分析角度谈对课室及图书馆座位的有效管理
[摘要]校园课室及图书馆座位的缺乏影响了学习质量,但又长期得不到解决,从政策的角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进行管理,同时对政策本身进行成本收益的分析,总结其可能产生的结果及影响。
[关键词]政策分析; 课室座位; 有效管理
EFFICIENT MANAGEMENT OF SITS IN CLASSROOMS AND LIBRARIES FROM THE VIEW OF POLICY ANALYSIS
Chen Zhijun
[ABSTRACT] The problem affects the quality of study but can’t be well settled,which is due to the shortage of sits in classrooms and libraries.We analysis the reasons from the view of policy and raise the responding policies for management.At the same time the policies are analysised from a cost-income method.We summarized the results and effects which may be brought by the policies.
[KEYWORDS]policy analysis; sits in classrooms and libraries; efficient management
1、背景介绍
由于招生人数及范围的连年扩张,校园内有限的课室座位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所以校园内经常见到以下情景:
( 1 ) 某教室由于下午课极受欢迎,上午课未结束所有座位就全部被书本占满,下午来上课的同学如果没占位只有四处寻找凳子或是站着听课,严重影响听课效率。
( 2 ) 自习教室内黑板上写着大大的“下午有课”, 教室内空无一人又一直不见有课,隔壁自习教室倒是坐满了人。
( 3 ) 每到期末考试临近,图书馆自修教室门前很早就挤满一大堆等着占位的同学,门一开,个个蜂拥而入,然后便将手里的书一本本扔到桌上,所有位置顷刻之间全部被占满了。
2、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私人用品的排他性导致座位虽然是公共物品,却容易成为个人的特定时间所有
课室座位也是一种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即某位同学坐过之后其他同学仍然可以坐,同学们并不具有所有权,所有权为学校掌握,但座位在被占之后,因为面积有限,具有了私人物品的排他性,即一个座位被某人坐的同时不会提供给其他人,在这段特定时间内占座同学也就具有了所谓的使用权,这恰恰是排他性的。
2.2 对座位在同一时间的过多需求导致拥挤性的产生
本来大部分课室座位当初设计时是足够的,例如学院108教室可坐100-120来人,听一般课程不会有任何问题,但当高峰期譬如老师特别受欢迎而没有其他类似科目调剂情况下,过多的人(最多时可达到120-150人)由于听课的需要明显会造成课室的拥挤,此时座位的需求明显满足不了需求,也即消费(座位)的边际社会成本大于消费(座位)的边际个人成本,导致拥挤性的产生,为避免站着听课,很早就占位成为很多同学为了下午能正常听课的无奈选择。
2.3 设施的缺乏使得冬季有空调课室座位格外紧张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上海冬季几乎不采用暖气供暖,绝大多数采用空调,近年气温下降,过去的暖冬成为名副其实的寒冬,宿舍里没供暖设施,而且除图书馆及其内部自习室、学院阅览室之外其他教室极少有供暖设施,冬季由于各种考试临近,自习时间较长同学不得不争抢有空调教室,座位更成为首要哄抢目标。
2.4 管理的缺失和行政不作为导致不合理现象长期存在得不到重视
很多座位在被占之后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无人状态,或从头到尾根本没人坐过,造成公共资源的严重浪费,其他无座同学出于对这种占位态度的默认和面子上的不好意思,一般也不会对这种情况产生异议,但如果是图书馆管理人员,认为这不属于份内的事情,或不想引起过多的争执,行政的不作为助长了这种占位行为,更多同学也自觉不自觉的认同了这种不合理现象。
3 占位问题的影响
3.1 公共资源的浪费削弱同学学习的积极性
能在窗明几净的课室里学习是每个学子的心愿,本应享受的权利被占位问题所困扰,只凭几本书就剥夺其他人在此学习的权利显然没有道理,公共资源的充分利用才能体现其价
值,这种浪费也挫伤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冬季学习的动力往往受到外部环境影响,降低学习效率。
3.2 不合理现象的认同对学生素质的影响
大学校园作为相对公平,较少受到社会不良思想影响的所谓“象牙塔”,对各种行为应有相对完整公平的价值评判标准,占位本身是种不合理现象,并不符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现代价值评判标准,对不合理现象的纵容会导致少部分同学“霸权意识”的产生,甚至会影响其今后工作就业。
3.3 对学习态度和教学产生的不利因素
临时抱佛脚是很多同学面对考试的学习态度,考试前在图书馆看上那么一两天往往说不定考试就过了,所以课室座位那几天会特别紧张,这种态度不仅会影响周边的同学,而且使得对知识的掌握只是停留在很表面的程度,更深层次的影响在于由于通过率较高(及格就行),授课老师了解错误的信息,认为授课不需要更多深入,不能起到真正授业解惑的作用。
4、政策的提出
4.1 授权图书馆或自习楼管理员协调管理课室座位
图书馆管理员参与协管内部自习室座位完全有可能,但需要学校给予一定权利,例如先说服劝阻同学别占座位,必要时对个别不听劝阻同学可将其赶出自习室外,极个别情况时可考虑与保安人员配合。
引入座位协管员身份,对其他每座自习大楼每层配置一个座位协管或巡查员,也可授权原来管理人员,但需素质较高,能在大多数情况下说服教育同学。
4.2 建立课程评分制,刺激授课积极性,调整课程时间和地点
建立课程评分制,由学生为授课老师打分,分数较低者给予通报批评,校园内往往平庸老师太多而受先进老师太少,对授课过于平庸老师应在职称评级、收入上给予一定压力,促使其作出必要的改进。
而对授课极受欢迎老师给予尽量的精神及物质奖励,调整课程地点,例如若有过多听课同学可放到大阶梯教室授课,调整课程时间,与其他有关课程的时间重合,增加在时间上的选择成本,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听课人数。
4.3 利用IC卡,提高自习室准入门槛,减少不必要人群
这点目前多数学校图书馆已经做到,即进入学校图书馆或阅览室均需刷卡进入,防止外校或社会上不必要人群进入,抬高了准入门槛,图书馆座位容量有限,大约也只能容纳2-3000人左右,采取刷卡进入同时也进行身分验证,有助于校园内安全保卫。
4.4 制定一定硬性制度,禁止占位
出台一条硬性制度,即课室内不准用书占位,位上没人的书一律收走,这只能在自习高峰期采用,并且同样需要座位协管员进行有效地监督管理,对违反规则的一律先没收书,然后批评教育,实在不听教育者可在校报和校内广播点名批评。
4.5 增加必要设施,分散高峰期人流
冬季往往是因为缺少取暖设施而使过多同学涌向图书馆自习,学校应增加一定量备有空调取暖设施的自习课室,分散过于集中的人流,另外可考虑在有条件的女生宿舍增加取暖设施,冬季收取一定费用即可,这样也可不必一定去课室自习,减少了集中人流量。
4.6 提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公益精神,掀起反对课室占位运动
以学校共青团名义发出倡议书,提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公益精神,指出课室占位的不利因素及对个人品格上的危害,号召同学们做积极向上的时代青年,反对以应试为目的的课室占位。
5、政策成本收益分析
因为增加了一定的劳动量,需要对管理人员增加一定的补贴费用,以50名管理员每月增加200元计,年增加补贴费用120000元。
增加IC卡验证功能,以每张卡增加1元计,年增维护费用4-5万元,新增取暖设施以20台5000元左右空调计,设施费100000元,以上共计增加费用约30万元。
政策带来的收益可能无法量化,在一方面提高同学的学习质量,增加课室座位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增强广大同学的自律性,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6、政策可能产生结果及影响
6.1 初期可能会受到较多同学抵制和不配合
由于大多同学已经习惯被人占位或替人占位,禁止占位政策的出台必然引起他们的不理解甚至反对,特别是考试之前几星期的自习高峰期,在“一位难求”时,政策的执行必然会影响少数同学的利益,但这是建立在多数同学的利益上的,而且硬性与软性政策相结合,必要时可进行变通,例如实在出去有事又需回来自习同学可许可一定时间为其留位,这样政策也带上人性化的色彩。
6.2 当产生一定效果时政策会逐渐为同学们所肯定
政策执行到一定时期,座位紧缺的现象会得到缓解,绝大多数人都保证有够好条件的座
位,这种政策得到认同,大多数同学会自觉的遵造规则办事,同时也尊重座位协管员的劳动。
6.3 政策的执行需要坚持并在时间上加以延续
时间的连续性和执行的坚决性保证了政策的前后统一,不能因为所谓过多的特殊情况而违反政策,座位协管员的管理尺度在必要情况下可增大。
总之,课室占座是当今大学校园内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制定一些必要的政策控制引导这种不良现象的发展,有助于校园的管理,也有助于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更为高效。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戴维.L. 韦默, 艾丹. R. 维宁《政策分析——理论与实践》上海译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