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动物福利的主要因素
- 格式:docx
- 大小:29.38 KB
- 文档页数:6
第一章思考题名词解释:动物保护:为了挽救濒危灭绝的物种或使动物个体免受伤害,有人类社会采取各种保护措施和手段,从而使动物得以安全地生活或繁衍后代。
包括保育与康乐。
生态入侵:所谓&态入侵,是指非土箸的物种,在新领地扩大种群并威胁土著物种生存的现象。
1.动物保护的有哪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为了保存物种资源或保育主物的多样性,人类社会所应提供的各种有效的保护措施,如各国颁布的各种动物保护法律法规,以保护濒危的野生动物;建立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动物的生活环境;对具有特色的畜禽地方品种实施保种计划,以丰富可利用的遗传资源等。
第二层含义是,保护动物免受身体损伤、疾病折磨和精神痛苦等,减少人为的活动对动物造成的直接伤害。
也可以认为是动物的康乐,包括动物保健和动物福利2.你认为什么样的动物应予保护?动物保护的对象可分为两大类:(1)以保种为目的的动物保护,其保护对象包括濒危的野生动物、种群大幅度下降的家养动物地方品种等。
(2)以动物康乐为目的的动物保护,其保护对象包括那些受人们日常控制的动物,如家养动物、家庭动物、实验动物、关养的野牛动物及其他受人类的活动影响的动物。
3.举例说明动物保护的意义。
(1)经济效益对家畜的保护可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
在市场上,苍白无血色的猪肉不受欢迎,价格也因此下调。
动物保护的状况冃前C经影响到国际动物产品的贸易,动物保护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壁垒之一。
(2)社会效益动物保护的社会效益一般远远大于它的经济效益,动物保护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助于建立文明的法制社会。
(3)生态效益动物保护的任务之一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在遗传学家看来,大自然是丰富的基因库,保护各种动物就是保护各种基因。
了解各种基因的组成和功能有助于人类从更深层次认识自然、认识自身。
4.你认为动物保护最重要的措施和手段是什么?(1)加强动物保护的宣传和立法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对宣传动物保护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一、名词解释1. 动物福利:是指动物的状态,即动物适应其所处环境的状态。
良好的动物福利,就是要让动物生活健康、舒适、安全、得到良好饲喂、能表达天生的行为,免受痛苦和恐惧,并能得到兽医治疗、疾病预防和适当的兽医处理、庇护、管理、营养、人道处置以及人道屠宰。
2. OIE:世界动物卫生组织3. 动物权利论:是指现代西方环境伦理学理论。
认为人类应当把道德应用的范围扩展到所有的动物,尊重动物的生存与发展权利。
1975年,澳大利亚辛格(PeterSinger)出版了《动物解放》一书,在西方掀起了动物权利运动。
动物权利论分为功利主义和义务论两种类型。
辛格是功利主义的动物权利论的代表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平等原则认为人的利益和动物的利益同等重要,遵循边沁的功利主义论断,认为人类道德思考的对象是感觉而不是理性,具有感觉的动物同样具有感受痛苦的能力,因而也具有利益,这些利益的受损导致痛苦。
二、简答题1. 动物福利的核心理念是什么?答:要从满足动物的基本生理、心里需要的角度,科学合理地饲养动物和对待动物,保障动物的健康和快乐,减少动物的痛苦,使动物和人类和谐共处。
2. 动物福利的五项基本原则是什么?答:①Freedom from hunger or thirst by ready access to fresh water and a diet to maintain full health and vigour②Freedom from discomfort by providing an appropriate environment including shelter and a comfortable resting area③Freedom from pain, injury or disease by prevention or rapi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④Freedom to express (most) normal behaviour by providing sufficient space, proper facilities and company of the animal's own kind⑤Freedom from fear and distress by ensuring conditions and treatment which avoid mental suffering①享受不受饥渴的自由,保证提供动物保持良好健康和精力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水;②享有生活舒适的自由,提供适当的房舍或栖息场所,让动物能够得到舒适的睡眠和休息;③享有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保证动物不受额外的疼痛,预防疾病并对患病动物进行及时的治疗;④享有生活无恐惧和无悲伤的自由,保证避免动物遭受精神痛苦的各种条件和处置;⑤享有表达天性的自由,被提供足够的空间、适当的设施以及与同类伙伴在一起。
动物饲养学中的环境控制与动物福利动物饲养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合理饲养动物的学科。
在实际的饲养过程中,环境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关系到动物的福利和生产效益。
本文将从调控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的角度,探讨环境控制在动物饲养中的重要性。
一、温度的调控温度是影响动物生理状况和生产性能的重要环境因素。
不同动物的适宜饲养温度各不相同,因此在动物饲养中,需要根据不同动物的需求进行温度调控。
1.1 畜禽饲养温度调控在畜禽饲养中,温度的调控对于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以鸡类为例,可根据鸡的生长阶段来调整温度,初生雏鸡适宜的饲养温度是32℃,生长后期可逐渐降至23-25℃。
而对于猪、牛等畜类也需根据其生理特点,提供适宜的饲养温度。
1.2 实现温度调控的方式为了实现温度的调控,常见的措施包括明火取暖、地热、电热、空调等。
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室内的温度,提供舒适的饲养环境,促进动物的生长和繁殖。
二、湿度的调控除了温度之外,湿度也是动物饲养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环境因素之一。
不同种类的动物对湿度有不同的适应能力,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应根据动物的特点进行湿度调控。
2.1 动物对湿度的适应能力对于家畜来说,湿度的合理范围在50% - 60%左右。
因为湿度过高容易引起畜禽的厌食、消化不良等问题,湿度过低则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等问题。
2.2 实现湿度调控的方法为了实现湿度的调控,可以采取增湿或降湿的方式。
适当的增湿可以通过喷雾、蒸汽等方式,而降湿可以通过通风换气等方式来实现。
三、空气质量的控制良好的空气质量对于动物的健康至关重要。
环境中的氧气含量、二氧化碳浓度、空气流通等都将直接影响动物的生产能力和福利水平。
3.1 确保空气中的氧气充足在动物饲养中,要确保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充足,保持空气的流通。
这可以通过加强通风换气、定时开窗等方式来实现。
3.2 控制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的二氧化碳浓度会影响动物的呼吸和代谢,使其产生厌食、生长缓慢等问题。
标准和方法对动物、动物产品进行检查、定性和处理的一项带有强制性的技术行1946年12月2日签署,并于1948年11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的拉姆萨尔(Ramsar)诞生,并于1975年12月21日年3月6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制定并签署,并于1975年7月1日开始生效。
年6月23日在联邦德国波恩签署,并于1983年11月1日开始生效。
1992年6月1日由联合国环境规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
月20日签署,1982年4月7日开始生效,总部设在澳大利亚的霍巴特市。
1948年10月。
并确保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处于平衡状态以: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创立于1969年, 是全球最大的动物福利组织之一。
宗旨:是在全球范保护动物栖息地及救助陷于危机和苦难中的动物来:世界动物保护协会,总部设于伦敦,由成立于1953年的动物保护联盟(WFPA)与成立于19591981年合并而成。
主要任务:是在全球提高动物的福利标准,致力于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1983年12月成立于北京,是中国科协所属全国性社会团体,常设办填空:意识的要素:感觉、记忆、联想、理解、反应和注意。
感觉和记忆为基本要素。
动物保护最重要的措施是:疫病控制。
生境的三要素:食物水分隐蔽自然保护区三部分: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1、影响动物福利的因素主要有思想观念、文化习俗、偏差认识和直接和间接因素。
2、动物福利是畜牧生产中的动物保护,基本原则是既保证动物福利,又保证动物生产。
3、发展畜牧经济,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降低畜禽发病率和死亡率;其次改善养殖环境;再次提高动物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4、动物福利措施对畜牧业经济有三方面的益处:即提高管理水平、改进局部生产工艺、采用生态养殖模式。
5、动物福利与贸易壁垒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合法性、歧视性、隐蔽性、低成本和易操作性、复杂性和争议性。
6、为了克服现代蛋鸡生产中存在的福利问题,最早在英国开始了替代蛋鸡笼养的生产系统的研究,包括从集约化到散养化生产的各种形式,主要有:自由散养、富集型和装备型鸡笼、厚褥草和半厚褥草养鸡。
综述与专论1232023.10·0 引言动物福利是在满足动物生存需求的基础上,关注关怀动物的心理健康与精神健康,采用积极的手段和方法促进动物健康生长。
动物福利研究的本质目的是探寻如何保障动物的健康生长,需要关怀动物正常生长过程,在各种环境因素、畜禽圈舍面积及活动范围、设施设备等方面给予关注,通过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提高动物对所处环境的适应性,使动物的基本自然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大量科学实验研究证明,在满足动物自然生存条件的基础上,为动物创造一个能够自由表达天性,不存在胁迫、恐惧、压力、痛苦的生活环境,即为满足动物福利要求。
但高水平动物福利需要医疗服务介入、舒适的居住场所、科学的生活管理,以及人道的照顾、运输、屠宰,旨在让动物在高质量的环境中生存,在发生各种疾病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治。
本文认为动物福利的实质为良好的生存生活状况,动物在不同生活环境中遭受的对待可通过其他专用术语进行描述,如动物疾病治疗、动物饲养管理、动物人道处置等[1]。
1 动物福利重要性动物福利没有保障,不仅生产力下降,生产成本增加,而且饲养方式不当、长途运输、粗暴屠宰等造成动物严重的恐惧和应激反应的出现,动物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引起肉质下降,对食用者造成健康损害,并直接影响畜禽产品的出口创汇。
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推动动物健康福利,利于人类福祉、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畜牧生产中必须高度重视动物福利,为动物提供舒适的环境,保证畜禽健康,改善设施条件,缓解动物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动物天性,促进人和动物友好共处,和谐发展,减少畜产公害,动物才能为人类提供优质、有机、环保、绿色无公害的畜禽产品[2]。
2 动物福利基本要素2.1 生理福利饲料和饮水非常充足,动物具有温饱自由,不存在饥渴问题,而且动物的生存空间干净卫生,饲料营养均收稿日期:2023-06-29基金项目:湖羊无抗养殖与疫病防控技术研究(YF-2021-30)作者简介:曹婧(1969-),女,陕西横山人,本科,高级讲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专业教学工作。
动物保护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动物保护:就是保护动物、保存动物种群和保障个体福利。
2动物康乐:是指动物自身感受的状态,也就是“心理愉快”的感受状态,包括无任何疾病,无行为异常,无心理的紧张、压抑和痛苦等。
3动物福利:是指动物尽可能适应其环境的状态.福利是动物个体的特征,也包括对环境中各要素的有适应范畴。
4动物健康:1身体健康,没有疾病。
动物能正常发挥各种生理功能,正常地生长和繁殖,行为表现无异常.2心理健康,通过行为学的观察,判断动物是否精神愉快及正常地嬉戏玩耍。
5动物园:是展示、保存、繁育动植物的场所。
既是物种迁地保护的地方,又是对公众进行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教育的基地.是搜集饲养各种动物,进行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并供群众观赏游览的场所.6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
由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部分组成。
7物种多样性:是指不同物种的出现频率与多样性。
即指地球表面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数量。
8遗传多样性:是指不同基因组的变异性。
即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携带的遗传基因的总和。
9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生物圈的各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使整个自然界保持着一定程度的稳定。
10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不同生态系统的变化与频率.即指生物圈内生活环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生活环境的差异、生态变化的多样性.11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其非生物环境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而相互作用,形成的一复杂的系统。
12动物行为:指动物的动作,包括动物的运动方式、取食、繁殖、攻击和防御等动作。
13行为的动机:是动物表现某一行为的内部状态或驱动力,有目的及方向性,既是行为的动力,也是行为目标的决定因素。
14反应性行为:动物在日常生活中对外界刺激或对其他动物所作出的反应,包括动物的姿势、姿态、反射及呼唤等。
15社会行为:是群居动物常见的行为现象,其作用在于有效地辨认同种个体、家庭成员、信息传递以及维系社会结构的稳定。
国畜禽业中种2019.02作者简介:初殿霞(1978.12-),女,山东省诸城市人,大学本科,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科技推广与动物疫病的防治。
动物福利的影响因素初殿霞安伯玉陈明生(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262200)摘要:对动物健康行为和舒适行为即动物福利的影响因素需要综合评价,动物生命质量不仅要看个体行为表象是否异常,还要看有机体的生命力,畜牧业生产中动物的福利受到社会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动物福利要求生产的合理性,提高动物福利对生产有益,对保护人身健康和提高生产力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动物;福利;影响;因素分布地区进行详细的研究和预测,并根据结果制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3.4加强技术研究,提高技术支持各级兽医部门应充分建立一个技术专家组,不仅负责相关病情的研究,还要在此基础上对防御技术进行研究,不断提升疫情的监测、检测和诊断技术,以有效防止非洲猪瘟传入我国[3]。
4结束语综上所述,非洲猪瘟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蔓延,我国也面临着被传入的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要了解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还要明确其传播和扩散途径,并据此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有效防止其传入我国。
参考文献:[1]陈腾,张守峰,周鑫韬,等.我国首次非洲猪瘟疫情的发现和流行分析[J].中国兽医学报,2018,38(9):1831-1832.[2]卢劲晔,顾蓓蓓,卢炜,等.浅析非洲猪瘟疫情分布、传播及防控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10):123,109.[3]翁善钢,Vosloo Mary-Louise Penrith,Wilna Vosloo.非洲猪瘟的传播、扩散和控制[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5,35(3):11-15.重视动物福利不仅显示有人道理念,更重要的是正确保障动物福利,对国民经济、人身健康、消费者权益、环境保护都有极大影响,被人类控制的动物都有基本生命要求即动物福利,树立正确的动物福利观念,在畜禽生产的各个环节确立适宜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措施,改善动物福利。
⽔产养殖动物福利概述⽔产养殖动物福利概述王亚军,吴⽴⼭,刘必谦宁波⼤学海洋⽣物⼯程省重点实验室,浙江宁波(315211)E-mail:wangyajun@/doc/91e7c11ea300a6c30c229f97.html摘要:伴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性和道德防卫要求的⽇益⾼涨,⽔产养殖动物福利正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除了为⽔产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活环境、充⾜的饵料、⽆胁迫的外界条件外,同时,也要为养殖动物提供⾼效的动物福利。
本⽂阐述了⽔产养殖动物福利概念、影响因素,⽔产养殖与动物福利的关系,如何评价养殖动物福利及我国的⽔产养殖动物福利现状等相关问题。
关键词:⽔产养殖;动物福利;评价指标;我国现状1.引⾔动物福利包涵动物的个体感觉和它们对于快乐、痛楚、挫折、饥饿、以及其它的⼀些⽣理状态,很难有确切的定义和衡量的⽅法[1]。
D.M. Broom在《动物福利差的指标》中给出了以下定义:动物福利是指动物试图适应环境⽽表现出的状态[2]。
动物福利因此反映了它们的⽣理、⼼理健康状况。
福利状况较差的动物可能会感到疼痛、不适或忧虑,进⽽损害其⽣存和繁衍的能⼒。
F.A.Huntingford等认为动物福利为动物在没有痛苦的状态下的⽣活[3]。
在当今所谓动物福利(animal welfare),就是让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存,其标准是对动物维持⽣命、健康、舒适三⽅⾯需求的满⾜。
英国农业动物福利协会Farm Animal Welfare Council (FAWC,1996),认为动物有五⼤⾃由:享有不受饥渴的⾃由——动物随时可获得清洁饮⽔以及维持健康和精⼒所需的⾷物,享有⽣活舒适的⾃由——为动物提供适当的环境,包括畜舍和栖息场所,享有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威胁的⾃由——提供预防或快速诊治措施,享有⽣活⽆恐惧感和悲伤感的⾃由——避免在动物的⽣活和管理当中出现引起动物⼼理恐慌的因素,享有表达天性的⾃由——为动物提供⾜够的空间、适当的设施和同伴。
实验动物福利的影响因素及研究进展摘要国际上公认的实验动物福利是指动物应享有五大自由: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威胁的自由;生活无恐惧的自由;表达天性的自由。
而其影响因素有许多方面,笔者主要从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和动物实验两方面出发,对实验动物福利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实验动物福利;饲养管理;动物实验;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实验动物被应用到药物研究中。
为了保障实验动物的身心健康,使其不影响药物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实验动物应受到相应的保护,而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即所谓的动物福利保护。
国际上公认的动物福利主要是指动物应享有五大自由: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威胁的自由;生活无恐惧的自由;表达天性的自由。
早在18世纪初,欧洲一些学者就提出,动物和人一样有感情、有痛苦,只是它们无法用人类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可以说是动物福利思想的起源。
1822年爱尔兰政治家马丁说服英国议院通过了禁止虐待家畜的“马丁法案”,这是世界上第1部与动物福利有关的法律[1]。
2001年11月,我国在《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中新增加了动物福利的章节,动物福利首次写入国家法规:“实验人员要爱护动物,不得虐待、伤害动物;在符合科学原则的情况下,开展动物替代方法研究;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的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给动物造成不必要的不安、痛苦和伤害;实验后采取最少痛苦的方法处置动物”。
动物福利问题逐渐开始受到重视,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经有100多个国家或地区制定了虐待动物法或者动物福利法。
动物福利法规定了动物的生存环境、动物实验不影响或尽可能少的影响动物生理身心健康,本文主要从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和动物实验两方面对实验动物福利的影响因素进行讨论。
1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对实验动物福利的影响1.1实验动物饲养设备的影响良好的居住环境使得实验动物有安全、舒适和自然的感觉,主要的饲养设备有动物笼架、笼具等,而饲养设备的材质、结构、大小、颜色都会影响到动物福利。
一、名词解释:1、动物保护:是研究动物濒危或灭绝,避免或减轻动物因患病、损伤等原因所致的痛苦以及相关福利的一门科学。
它既有自然科学内容,又涉及到社会科学领域。
2、动物康乐:是指动物自身感受的状态,也就是“心里愉快”的感受状态,包括无任何疾病,无行为异常,无心理的紧张、压抑和痛苦等。
3、动物福利:就是让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基本原则包括:让动物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不受痛苦伤害的自由、生活无恐惧感和悲伤感的自由以及表达天性的自由。
4、动物保健:就是保护动物的健康,指人类为确保动物健康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包括机构设施、法律法规、行政管理、科学研究及与动物保健有关的日常事务。
5、行为需要:是动物为了生存或适应生存所必须采取的行为方式。
6、行为缺失:是动物在现代管理条件下被约束而无法表现的那些行为。
7、生态入侵:是指非土著的物种在新领地扩大种群并威胁土著物种生存的现象。
8、PV A:用来估计野生动物种群能以多大的概率存活多长的时间,从而得知最小可存活种群大小的一种手段。
9、MVP:是指以99%的概率能存活1000年的最小隔离种群的大小。
10、环境容纳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环境所能够维持的野生动物最大饱和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
11、蓝鲸单位:指控制每年捕鲸限额的指标。
一个“蓝鲸单位”等于一只蓝鲺鲸、或两只长须鲸、或2.5只座头鲸、或6只鲺鲸相应的数额。
12、三浴:是指沙浴、水浴和日光浴。
13、家庭动物:家庭动物是指那些适应于家庭饲养、用于丰富人类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动物,又称伴侣动物或宠物。
14、野生动物:通常指陆生的脊椎动物,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
15、异常行为:是指那些适应失调或因身体损害而导致的行为现象,不属于物种或品种规范行为之列的行为成分,但这类行为却与动物的精神状态有关。
16、生态旅游: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美学价值的一项综合性活动,是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环境教育为核心内容的高层次旅游,它涉及到狩猎、垂钓、动物纪念品、餐饮业、旅馆、交通等诸多领域。
影响动物福利的主要因素刘广博摘要:国际上公认的动物福利主要是动物享受五大自由: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不受痛苦危害和疾病威胁的自由,生活无恐惧的自由,表达天性的自由。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动物福利的关注日渐增强。
关键词:动物福利、饲养管理、屠宰加工动物福利是指动物所处的环境满足其基本自然需求的适应程度。
业已证明,如果动物健康、感觉舒适、营养充足、安全、能够自由表达天性并且不受痛苦、恐惧和压力威胁,则满足动物福利的要求。
早在18世纪初,欧洲就有学者提出,动物和人一样有感情,有痛苦,只是他们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本文就饲养管理、运输、屠宰加工等方面影响动物福利的主要因素进行阐述。
1饲养方面1.1微生物由于目前养殖业逐步趋向集约化养殖,规模化养殖使得养殖密度过大,畜舍内的微生物成为了主要的污染源,主要包括致病性以及非致病性微生物。
这就造成了传播途径缩短,人工环境使疾病流行出现了一定的规律。
了解微生物含量以及不同的种类将会加大对环境质量的监控(表1,表2),在规模化养殖场中对微生物的研究将有助于很好的预防疾病,指导环境卫生管理,在保证动物健康和提高动物生产了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许多家畜疾病均是由气体传播,如结核、哮喘、繁殖综合症等均是通过空气传播造成的。
疾病发生促使了抗生素以及兽药的加大使用,进而导致了畜产品质量下降,同时对食品安全和消费者造成危害。
非病原性微生物也会加重动物免疫器官的负担,也可能抑制免疫功能发挥,使得动物经常会处于亚健康状态,如精神欠佳,运动减少,食欲不振,分泌物增加等,同时生产性能下降,患病率和淘汰率增加。
目前养殖模式使得饲养密度过大,空气质量差,为微生物传播提供了便利。
畜舍内致病菌以及非致病菌数量过多,对动物以及人体构成了威胁,从而使得畜产品质量下降。
研究发现距畜舍5米处需氧菌含量可达舍内23.6%,厌氧菌53.1%。
舍内的微生物向舍外的传播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污染,对家畜和人体造成了伤害。
微生物引起的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远远高于传统疾病导致的损失[1]。
表1 畜禽舍环境气载需氧菌总数浓度[58]动物牛猪育肥猪圈蛋鸡平养蛋鸡笼养肉鸡CFU/L0.3-4.3 567-6231 238-607 185-3595 50-200 342-2003 2-61 2-250空气表2 动物畜舍常见的微生物菌种牛舍葡萄球菌链球菌需氧芽孢菌棒状杆菌属肠菌假单胞菌属厌氧芽孢菌猪舍霉菌葡萄球菌溶血链球菌需氧芽孢菌大肠杆菌蛋鸡舍葡萄球菌链球菌需氧芽孢菌肠杆菌假单胞菌属厌氧芽孢菌肉鸡舍葡萄球菌链球菌需氧芽孢菌肠杆菌酵母菌1.2光照光照对动物影响很大,如猪的活动主要在白天几个小时之间,光照会影响其进食,一般高峰期在光照打开后一小时和光照关闭前的一小时。
研究发现连续的光照和黑暗对猪的影响不大,光照强度对猪福利也没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强光还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光照影响实验发现在连续光照中大部分时间猪的活动是在101ux之内,因此为了保持动物安静,降低打斗,较暗的光照较理想[59]。
光照对鸡的影响也很大,有研究发现在不同光照情况下鸡的生长状况出现了差异。
适宜的光照能够增加动物的福利,进而提高生产性能(表3)[1]。
表3 不同光照对鸡生长的影响[58]光照强度鸡的生长状况5-6lux以下活动减少,死亡增加20lux以下易受惊吓50lux以下活动减少有抓伤50lux以上活动良好精神状态好1.3温度温度作为一个重要的动物福利影响因素,在动物福利评价中至关重要。
家畜对周围环境的温度很是敏感。
如当周围温度降低时,猪会在畜舍内用鼻子打开红外开关来获得温度。
温度过低时,畜禽会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体温,同时会对畜禽的行动以及健康带来影响。
温度较低时,易发生咳嗽、腹泻以及互相咬尾等行为,同时温度过高的时候,散热不能降低体表温度,猪会在泥浆中降温,或者活动减少,同时饲料消耗率降低。
因此适宜的温度对畜禽的生产能力以及健康至关重要,随着家畜的生长,最适温度也逐渐发生变化,如猪在生长过程中,最适温度呈下降趋势。
表4 不同周龄猪的最适生长温度生长周龄仔猪4-6 8-14 >14 最适温度(℃)34 25-30 25 201.4密度目前集约化养殖为了更好的利用空间,增加饲养密度成了通用的手段。
然而动物的正常行为表达则需要更大的空间来实现。
因此过高的饲养密度大大的影响了动物福利。
因此在饲养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个体的生存空间。
通常个体有效的空间缩小之后身体接触造成一定伤害,进食受到影响,个体之间为食物进行竞争,加大了疾病的传播等。
而且有些空间的减少也会影响生长速度,影响产品质量。
研究发现动物生存空间缩小,会导致动物竞争加剧,为了避免这一影响,围栏饲养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如猪的饲养面积要大于0.5 m2/头[2]。
不同的密度对鸡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低密度的情况下,肉鸡站立、休息、运动、采食和觅食行为均良好,随着饲养密度的加大,肉鸡这些行为开始下降,同时热喘的比例提高,说明饲养密度越大,对肉鸡生产中福利就越低,显著的影响了肉鸡的正常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性。
同时鸡采食量、体重和日增重开始下降,同时随着密度的增加,关节损伤程度出现显著的升高,死淘率和料肉比也出现了升高趋势,随着密度的增大,料肉比开始上升,这就导致了生产成本的加大,而且高密度饲养情况下,对肉仔鸡造成了一定的伤害,进而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同时动物享有的应有福利没有得到保证。
2 运输方面福利运输过程中车辆的选择和运输计划对动物的福利非常重要。
对于猪的运输,车辆则需要以下要求:地板要防滑,没有太大的噪音,车厢大小要合适,动物数量不能太密集;为了更好的保证动物舒适度,车辆缓冲装置必须理想,还要光滑。
同时车厢地板以及车顶要隔热,保证夏天以及冬天不会因太热以及太冷产生应激。
同时对于幼龄家畜,在运输时要有必要的加热措施。
通风在运输过程中也很重要,如果通风效果差,则会导致家畜的死亡。
运输计划要详细,包括路线,时间,休息,补食和饮水等等。
同时根据不同的品种、年龄以及数量采取合适的措施。
在运输过程中为了减少晕车、打斗产生,一般在运输前要进行禁食以及适当的围栏处理。
运输前的禁食是保证动物良好福利表现,能够减少死亡率,减少应激,进而减少了成本的投入。
研究认为一般在运输前4-12小时进行禁食,但是不能过长的禁食,时间加长,减低了动物体重。
运输前进行临时围栏,有助于将低动物间打斗造成的伤害。
围栏适应一段时间,则能够是动物之间相互适应,有助于运输。
但是围栏要考虑动物福利要求,要有良好的通风[3]。
运输时的空间对动物的福利影响是很严重的。
通常所指的空间是合适的密度以及一定的高度,动物能够自由站立活动。
运输空间的最低要求要满足家畜能够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同时也高根据动物自身温度的调节能力,环境的温度以及运输时间的长短,上时间运输要考虑动物躺下休息。
同时还要考虑运输过程中路面的质量等。
长时间运输还要考虑满足动物进食和饮水的空间。
动物运输时地面面积A与动物体重W的关系满足A=KW0.67[1](表5)。
表5 不同动物所需的运输面积[58]家畜运输状况系数K 面积猪运输不需要休息/饮水进食0.0129 100kg需要0.42m2猪长途运输0.027 100kg需要0.60m2绵羊运输小于4h 0.02140 kg需要0.24 m230kg需要0.21 m2绵羊运输大于4h 0.026 40 kg需要0.31 m2 30kg需要0.25 m2绵羊运输大于12h 0.037 空间相应的提高20%同时在运输时还要考虑运输时间的长短,如果时间过长,则要在中途给予一定的休息,同时提供饮水和食物,运输过程中还要考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要采适当的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3 屠宰加工方面福利运输结束后,动物卸车后要采取一定的休息以使得动物从运输应激中恢复,因此认为卸车后的休息是保证动物福利的很好的方法。
目前为了提高动物福利,减少在屠宰过程中动物痛苦,通常采用电击的方式将动物击晕后再进行屠宰。
电击晕是利用强电流在短时间内将动物击晕致使昏迷。
但是不同的动物采用的电流强度和时间不尽相同(表6)。
[4]表6 不同动物电击晕是的电流强度和时间种类安培安培电压时间猪≥125 ≥1.25 ≤125 ≤10绵羊100-125 1.0-1.25 75-125 ≤10鸡200 2.0 90 10 动物击晕后要在很短时间间隔内进行放血,较长时间会使得动物从击晕中恢复过来,这样就达不到击晕的效果,家禽在击晕后的15秒内放血较为合适,同时放血时刀要锋利,尽量缩短放血的时间,减少动物的痛苦,在击晕后放血时要确定动物是否处于昏迷的状态。
牛、羊击晕后会瘫倒,呼吸停止,触摸其眼睛时没有眨眼或者其他反应,如果有反应,应该重新击晕,避免其疼痛感[5]。
当动物有疾病发生或者在运输过程中因踩踏或者其他原因受伤要采取紧急屠宰,减少动物不必要的痛苦。
发生传染病时,为控制其传播采取紧急屠宰销毁。
紧急屠宰目的是发生一些额外情况时,为了减少动物痛苦,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屠宰。
4小结我国目前养殖业还有许多设施不够完善,条件简陋,夏季没有降温设施,冬天没有增温设备,家畜生活环境条件没有达到最适。
同时还存在粗暴装卸运输、野蛮宰杀等现象,使肉的品质严重下降。
因此要立足我国国情,积极推动我国动物福利立法工作。
同时与国际先进的机构展开合作很有必要,了解国际在动物福利方面开展的最新研究以及采取的有效措施,与一些组织建立一种长期合作关系,使得我国动物福利者增加交流机会,为我国的动物福利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与帮助。
加强全社会人们的福利意识,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广泛宣传,增强人们的动物福利意识,并在生产加工工人以及畜牧兽医专业人员中推广和学习动物福利知识,使其在动物福利开展过程中能够起到带头作用,进而加大了宣传力度,使得动物福利理念进入人们日常生活。
参考文献[1]李桂芹. 集约化畜禽养殖动物福利的研究与探讨[D]. 山东农业大学, 2009.[2]郭爱伟, 熊春梅, 周杰珑, 等. 集约化畜牧生产对动物福利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15): 6350-6351.[3]Fraser D. Science, values and animal welfare: exploring the'inextricableconnection'[J]. Animal welfare, 1995, 4(2): 103-117.[4]陈冬梅, 周材权, 苏学辉.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用土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5, 26(4): 377-380.[5]陈国宏, 侯水生, 吴常信, 等. 中国部分地方鸡肌肉肌苷酸含量研究[J]. 畜牧兽医学报, 2000, 31(3): 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