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03射流诱导通风系统的发展及其设计计算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234.96 KB
- 文档页数:5
诱导式射流风机工作原理
诱导式射流风机是一种常见的风机类型,其工作原理基于贝努利定律和连续性方程。
当风机工作时,高速气流通过风机的喷嘴,喷嘴的形状和尺寸设计使得气流在喷嘴出口处产生低压。
这种低压区域会吸引周围空气被迫进入喷嘴,形成射流。
这个射流在与环境空气混合后,产生了高速的排气流,从而产生了推力。
从贝努利定律的角度来看,射流风机的工作原理可以解释为气流在喷嘴出口处速度增加,压力降低。
根据贝努利定律,气流速度增加时,其静压就会下降。
因此,喷嘴出口处的气流静压较低,周围空气被吸入形成射流,从而产生推力。
此外,连续性方程也解释了射流风机的工作原理。
根据连续性方程,当气流通过喷嘴时,气流速度增加,密度减小。
这导致了喷嘴出口处气流的密度较低,从而产生了负压,吸引周围空气形成射流。
总的来说,诱导式射流风机通过喷嘴设计产生低压,吸引周围空气形成射流,进而产生推力。
这种工作原理基于贝努利定律和连续性方程,是一种高效的风机设计。
射流诱导通风系统设计要点一、系统组成射流诱导通风系统一般由送、排风机、若干射流诱导风机和控制系统组成。
●当车库面积小,自然通风条件好时,可省去送风机●当车库需要设置消防排烟系统时,排风风机可与排烟风机共用。
●按一定规则排列布置射流诱导风机。
●整个车库可统一控制,也可按区域分别控制,以便分区运行。
分区运行时,每个区域形成独立的进风、排风和气流运动路线。
二、通风换气量的确定和送、排风机的选型●通风换气量仍参照现行的管道式通风规范,地下停车场一般取每小时6次的排风量,每小时5次的送风量。
周转率较低的住宅类地下车库,换气次数可适当降低。
其它需要通风换气的场所,根据现场情况确定送、排风量。
●送、排风机由于不接风管,只要满足风量要求即可,对风压没有具体要求,因此可选用低压风机。
三、确定气流走向●主气流通道一般设置在车库的通道上,此处设备和隔墙少,有利于射流运动和诱导卷吸周围空气。
●主气流方向尽量与车行方向一致。
●通风空间内有多个进风口或排风口时,尽量使各风口均衡发挥作用,并使进风口到排风口的每一条气流路径尽量缩短。
●进风口和排风口最好不在同一侧,若在同一侧时,二者距离宜大于20m,以避免相反方向的气流互相影响,造成气流短路。
四、估算射流诱导风机数量N一所需要的射流诱导风机数量(台);A一通风面积Ae一每台射流诱导风机的有效作用面积(m²)对YDF-A型,推荐Ae =300 m²对YDF-B型,推荐Ae =165 m²五.射流诱导风机的平面排列◇前后间距(接力距离)La对YDF-A型,La=30m对YDF-B型,La=22m在上述范围内,根据通风空间的结构尺寸和前后障碍物(如梁)的位置具体确定La值。
为不影响气流运行,射流诱导风机喷口到前梁的距离不宜小于2m,射流诱导风机尾部到后梁的距离不宜小于0.6m。
◇相临间距(列间距)Lb对YDF-A型,推荐Lb=l0m对YDF-B型,Lb=7.5m在上述范围内,根据通风空间的具本结构尺寸及相临设施(如喷洒器)的位置具体确定Lb.为不影响喷洒器的运行,射流诱导风机与相临喷洒器距离不宜小于0.5m。
诱导通风系统排风设计探讨摘要:诱导通风系统排风设计对于系统整体通风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不同设计形式下运行的可控性及能耗也不同。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阐述了诱导通风系统排风设计思路,指出应根据汽车出入频率确定系统通风量,同时给出系统运行模式及控制方式,以达到系统运行时节能的目的,为诱导通风系统排风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诱导通风系统通风量换气次数能耗0. 引言诱导通风系统由于其系统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少、泄露可能性小等优点,现今大量运用于地下汽车库通风。
诱导通风采用的是确保空气气流传输、扩散、稀释的一种手段,其室内污染物的平均浓度关键还是总通风量的大小。
根据《机动车停车库(场)环境保护设计规程》[1](以下简称《规程》)第5.2.1条,除封闭式机械停车库外的机动车停车库,其通风系统风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 计算。
诱导通风系统一般以每个防火分区为一个系统进行设计,地下汽车库防火分区面积最大可达4000m2,故防火分区面积较大时,系统排风量是很大的。
地下汽车库CO的排放量与车库内的停车数量、出入频度、汽车在停车库内平均运行时间、汽车的排放标准等因素有关,其有害物产生量是不均匀的,因此所需要的排风量也相应有所变化。
低峰时段在满足车库内有害物质浓度的前提下,通风量可适当减小。
为降低风机运行能耗,系统通风量应根据不同时段进行调整,以达到既满足停车库内环境空气质量要求又节约能耗的目的。
现今诱导系统排风多采用排风、排烟各设一台风机的形式,由于排风量较大,排风机两端消声器及百叶风口尺寸都较大,造成排风机房的布置困难。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提出根据汽车出、入车库频率来确定诱导通风系统排风量的设计思路,对设计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系统不同工况下的控制方式。
1.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上海市某居住小区地下停车库,建筑面积为3955m2,战时为人员掩蔽所,设一个防火分区,三个防烟分区,车库内净高 2.9m。
通风采用诱导通风系统,平时通风采用车道进风,经智能型诱导风机组织气流至排风口,由排风机排出室外,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2]第8.2.1条规定,车库内须设机械排烟系统。
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设计分析【摘要】本文对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进行了设计分析。
引言部分介绍了背景、研究目的和方法;正文部分分析了该系统的设计原理、要素、模型建立、参数选择和优化方案;结论部分评估了设计效果、应用价值,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该系统通过引导气流实现通风,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度。
设计要素包括风机、导流设备和通风口等。
模型建立需考虑系统动态特性和环境条件。
参数选择应综合考虑通风效果和能耗。
优化方案可通过风机调速、导流设备布置等措施实现。
设计应用于建筑物通风系统,具有节能环保、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价值。
未来可进一步研究设计效果优化和系统智能控制方面。
【关键词】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设计分析、原理、要素、模型、参数选择、优化方案、效果分析、应用价值、未来研究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工程设计中,通风系统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风系统在工程中起到了排除有害气体、保持空气清新、控制温度和湿度等重要作用,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工作环境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是一种利用自然风力或机械设备进行通风的系统,其设计能够有效提高通风效果,并减少能源消耗。
诱导通风系统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参数选择,可以实现对空气流动的控制,达到对室内空气环境进行调节的效果。
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工作环境舒适度要求的提高,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越来越受到重视。
对于工程设计者来说,了解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设计的原理和要素,建立相应的设计模型并选择合适的参数,优化通风系统设计方案,将对工程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设计的相关内容,为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某工程中的诱导通风系统设计,通过分析其设计原理、要素、模型建立、参数选择和优化方案,从而实现系统设计的有效性和性能提升。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诱导通风系统设计原理,揭示其通风效果和作用机制,为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2. 分析诱导通风系统设计要素,确定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为设计提供关键参考;3. 建立诱导通风系统设计模型,实现系统设计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4. 选择合适的设计参数,以优化系统设计,提升通风效果和能效;5. 提出诱导通风系统设计的优化方案,为工程实践提供可行性建议和推荐。
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设计分析
关键词:诱导通风系统,室内空气质量,能耗,适用性,性能
2. 工程背景
某工程是一个办公楼,每天有多名员工在室内工作。
工程的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共有5个楼层。
由于楼层高度较低,传统空调系统不能满足通风需求,因此决定采用诱导通风系统。
3. 诱导通风系统设计
3.1 通风需求分析
根据室内工作人员的数量和建筑面积,计算了每小时的人气产生量。
结合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确定了每小时的通风换气量。
在此基础上,计算了诱导通风系统的风扇数量和风扇功率。
3.2 系统设计方案
根据建筑的布局和通风需求,设计了诱导通风系统的布置方案。
系统主要由风扇、管道和通风口组成。
风扇和通风口的位置和数量经过优化,能够实现室内空气的均匀流通和更新。
3.3 系统的适用性分析
通过模拟计算和实地测试,验证了诱导通风系统在某工程中的适用性。
结果表明,诱导通风系统能够满足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并能够有效降低能耗。
4. 系统的性能分析
通过对诱导通风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4.1 通风效果:诱导通风系统能够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
4.2 能耗:相比传统的空调系统,诱导通风系统的能耗更低,运行成本更低。
4.3 维护成本:诱导通风系统的维护成本相对较低,维修和清洁较为简单。
通风网络解算方法综述
田卫东
【期刊名称】《矿业安全与环保》
【年(卷),期】2016(043)003
【摘要】通风网络解算的核心是通风网络解算方法.重点介绍了计算机技术普及前后通风网络解算方法的研究状况及通风网络解算软件的发展情况,通过对比发现:无论采用何种矿井通风网络解算模型,通风网络解算都是大型非线性方程组的解算.在没有计算机的辅助下,通风网络解算只能使用图解法和物理模型方法,只有简单的通风网络可以采用Scott-Hinsley法进行手工解算.通风网络的不同矩阵形式与矿井空气流动规律相结合,形成不同的通风网络解算模型:回路法、节点法和割集法模型.解算非线性方程组的所有方法都可以用于解算这些数学模型.
【总页数】4页(P96-99)
【作者】田卫东
【作者单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22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725
【相关文献】
1.通风网络解算方法研究现状和展望 [J], 宫良伟;田卫东;邹德军
2.存在固定风量分支的通风网络解算新方法 [J], 黄光球;陆秋琴;郑彦全
3.矿井通风网络解算软件综述 [J], 宫良伟;邹德均
4.矿井通风网络解算软件研究综述 [J], 华宁;陈喜山;曹娥;赵成龙
5.基于MATLAB的两种通风网络解算方法的编程及实现 [J], 陈梅芳;丁德馨;莫勇刚;张传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设计分析1. 引言1.1 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设计分析的背景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设计分析是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各种建筑工程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也在不断增加。
而在这些建筑工程中,通风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人们对通风系统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只是简单地通过开窗或者设置空调来进行通风。
然而随着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度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通风系统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设计分析应运而生,以满足现代建筑的通风需求。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对通风系统的能耗和环保性能要求也在不断增加。
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设计分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旨在提高通风系统的效率和环保性能,同时降低能耗和碳排放。
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设计分析的背景是建立在当前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的基础之上的。
通过对通风系统的设计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建筑的通风需求,同时保护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2 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设计分析的意义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设计分析的意义在于提高建筑物内空气质量和舒适度,保障人们的健康与生活质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筑规模的扩大,建筑物密集度增加导致建筑物之间的通风条件变差。
这将导致建筑物内部空气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品质。
通过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设计分析,可以有效改善建筑物内部通风条件,增加新鲜空气的供给,减少有害气体的积聚,从而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另外,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设计分析也有利于节约能源和降低能耗。
传统的通风方式往往需要大量的电力支持,而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设计可以利用风力或气流的自然力量进行通风,减少对人工能源的依赖,降低能耗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设计分析的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改善建筑物内部环境,提升空气质量和舒适度,还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相关工程实践,促进城市建设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诱导风机计算0 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中、小型汽车数量正在迅速增长,特别是近年来家用轿车逐步普及,使停车难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作为缓解这一矛盾的手段之一,地下汽车库以其面积大、节约建筑用地、管理集中等优势而越来越受到业主的青睐。
如何改善地下汽车库的空气品质,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并有效降低工程成本,是进行通风与排烟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1 诱导通风系统概述1.1 传统通风方式的弊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成分主要是CO、NOx和CmHn。
通过对有关资料及实测数据分析得知,只要将CO稀释到容许浓度,其它有害成分就可达到充分安全的程度。
另外,地下汽车库如通风不畅,油蒸汽积聚会引发火灾或爆炸。
因此,保持良好的机械通风是预防火灾和人员中毒的一个重要条件。
传统通风方式下,风管复杂庞大,不仅占用有效空间,还大大增加了土建投资和安装费用,而且难以避免风管与其他管线(电缆桥架、消防喷淋管道等)的交叉问题。
在地下车库的设计中一般考虑到CO比空气轻,加上引擎发热,气流易停滞在上部,而汽车引擎空转时在下部排气,且油蒸汽比空气重,所以地下汽车库的排风一般按室内空间上、下两部分设置,上排1/3~1/2,下排1/2~2/3,多个风口均匀分布。
一旦气流组织欠佳,容易产生CO滞留的现象。
诱导通风系统的出现有效解决了上述这些问题,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该系统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地下汽车库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日本的应用率更是高达80%。
1995年该系统开始在我国推广,正逐渐为广大业主和设计单位所接受,如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在《建筑设备专业设计技术措施》中提出,停车库机械通风系统宜采用喷射导流通风方式,以保证车库良好换气,并减小通风管道占用车库的有效层高。
1.2 诱导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当空气从直径D0的喷口以速度V0射入一个不受周围界面表面限制的空间内扩散时,形成自由射流。
诱导通风系统的喷嘴射出的气流可视为等温自由射流,由于射流边界与周围介质间的紊流动量交换,周围空气不断被卷入,射流范围不断扩大,射流断面的速度场从射流中心开始逐渐向边界衰减,并沿射程不断减小,同时流量沿射程方向不断增加,射流直径不断增大,而各断面总动量保持不变。
某工程诱导通风系统设计分析某工程需要设计一套诱导通风系统。
诱导通风是通过室内外空气压差差异达到室内自然通风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没有自然通风条件的建筑物。
本文将对该工程的诱导通风系统进行设计分析。
设计目标该工程是一座大型商业综合体,包括购物中心、办公楼、酒店、公寓等多个功能区域,总建筑面积为10万平方米。
设计目标是在不影响建筑外观和使用的前提下,实现室内空气质量的保证和节能降耗。
系统结构诱导通风系统分为天窗组、防火组和排气组三个部分。
天窗组用于进风,防火组用于隔离不同区域,排气组用于排出废气。
天窗组安装在建筑的北面和南面,天窗面积占建筑总面积的1%。
防火组安装在建筑物中心位置,包括两台防火可控门,用于根据温度和烟雾控制室内外通风和隔离不同区域。
排气组安装在建筑的屋顶,通过管道将废气排至室外。
设计原理诱导通风系统利用室内外温度差异产生自然对流,通过天窗组和排气组实现空气对流,实现室内空气的自然通风。
防火组主要是为了保证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控制烟雾,避免不同区域之间的烟雾相互渗透。
设计过程1. 计算室内外气温差异首先需要测量出建筑内部各个区域的室内温度和建筑外部的气温,计算室内外气温差异。
温度差异越大,诱导通风效果越好。
2. 计算诱导通风风量根据岛津式公式(q=CV√HΔT),计算出诱导通风需要的风量。
其中q表示通风风量,C为岛津系数,V为天窗面积,H为天窗高度,ΔT为室内外温度差异。
3. 计算天窗面积计算出诱导通风所需要的风量后,再根据天窗组件的风量系数计算出需要的天窗面积。
天窗组件的风量系数一般为0.02~0.05。
4. 设计防火组根据建筑的布局和消防要求,设计防火组,包括防火可控门的位置和控制系统。
根据建筑的废气产生量和建筑结构,设计排气组的数量和管道排布,确保废气排出量符合排放标准。
6. 安装运行完成设计后,进行安装和调试,并进行空气质量监测和效果评估。
总结诱导通风是一种适用于没有自然通风条件的建筑物的通风方法,通过合理设计和布局,可以实现室内空气质量的保证和节能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