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参差
两眼的屈光状态在性质上(或)程度上有显著差异( 超过2.5D以上)时称为屈光参差(anisometropia )
临床表现
双眼单视问题 视疲劳 交替视力 弱视
眶架眼镜 接触镜 手术
矫正
老视
随年龄的增长,晶状体硬化、弹性减低,眼睫状 肌的调节力逐渐减退,以致近距离工作和阅读发 生困难,成为老视(presbyopia)
调节的伴随改变
瞳孔缩小 瞳孔边缘及晶状体前囊表面前移 晶状体前囊表面的弯曲度增加 晶状体后表面轻度变弯 晶状体轻度下移 脉络膜前移
远点: 静态屈光(static refraction): 近点: 动态屈光(dynamic refraction): 调节范围: 调节幅度:
调节与集合
集合:产生调节的同时引起双眼内转的现象。 集合程度:棱镜度或米角 近反射:视近时,双眼内转,调节增加, 瞳孔缩小
按屈光度数分为: 低度(+3.00D), 中度(+3.00D~+5.00D),
高度(>+6.00D)
临床表现
1. 视力: 轻度远视 远、近视力均可正常 中、高度远视 远视力可正常,近视力 差,也可远近视力均差。 与年龄关系密切
2. 眼疲劳:频繁使用调节所致 3. 内斜视:过强的调节引起过度的集合 ,导致内斜。 4. 眼底:视乳头小、色红、稍隆起、边 缘较模糊(假性视乳头炎)
屈光不正
在调节静止的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不 能聚焦于视网膜上。 屈光不正包括:
近视、远视、散光
近 视 眼(myopia )
在调节静止(松驰)状态下,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 后,在视网膜前形成焦点,称为近视眼。
近视 眼屈光状态
>5米 近视 眼成像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