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 植物的生殖生理1
- 格式:ppt
- 大小:1.55 MB
- 文档页数:49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题)之迟辟智美创作1.某年夜豆品种的临界日长为15小时, 以下( B )方法经周期性诱导后可使其开花. 毛病正确谜底:AA.14h光照+10h黑暗AB.16h光照+8h黑暗BC.13h光照+11黑暗并在暗期开始后3小时处用红光中断15分钟CD.8h光照+16h黑暗并在暗期中间用白光中断15分钟D2.不存在临界日长, 可在任何日照条件下开花的植物,称为( C )植物. 正确3.短日植物在春末夏初收获,其生育期与在夏末秋初收获比力( A ). 正确4.一植物只有在日长短于16小时的情况下开花,该植物是( A ). 正确5.下列植物中哪些是( C )长日植物. 正确6.已知某一短日植物的临界日长为14小时,而某一长日植物的临界日长为12小时,生长在( B )的日照长度下,二者才城市开花. 正确7.要让菊花提早开花,可进行( C )处置. 毛病正确谜底:A8.感受光周期安慰的植物器官是( C ). 正确9.大都植物受高温诱导后发生的春化效应,可通过( A )传递下去. 正确10.植物感受春化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A ). 正确11.下列哪种植物开花不需经历高温春化作用( D ). 正确12.萌动的种子就可接受高温,通过春化的称( B ). 正确13.植株只有在苗长到一定年夜小后,才可接受高温,通过春化的称( C ). 正确14.南方小麦在南方种植不能抽穗,主要是( B )不能满足其要求. 毛病正确谜底:D15.一般来说,果树的幼年期与农作物比力,相对( A ). 正确16.一般来说,草本植物的幼年期与木本植物比力,相对( B ). 正确17.从花器发育的ABC模式看,只有花萼和花瓣的花,是因为没有( C )类基因表达. 正确A.A AB.B BC.BC CD.C D18.从花器发育的ABC模式看,没有花萼、花瓣和雄蕊,只有雌蕊的花,是因为没有( D )类基因表达. 正确A.A AB.BC BC.AC CD.AB D19.由花器发育的4轮模式可知,如B类基因缺失,花器只有( C )的发育. 正确20.发育的解剖学、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提出了花器发育的4轮模式:萼片、花瓣、雄蕊、心皮,由ABC等类基因控制,其中C类基因控制( D )的发育. 正确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题)1.已知某一短日植物的临界日长为14小时,而某一长日植物的临界日长为12小时,生长在( B )的日照长度下,二者才城市开花. 正确2.植物自交不亲和的物质基础是( D ). 毛病正确谜底:C3.为使营养体生长良好,提高产量,江浙一带常向广东省和福建省引种( B )等植物. 正确4.大都植物受高温诱导后发生的春化效应,可通过( B )传递下去. 毛病正确谜底:A5.萌动的种子就可接受高温,通过春化的称( D ). 毛病正确谜底:B6.以下关于光周期诱导开花的论述中,( C )是毛病的. 正确C.茎尖在正确的光周期下,接受光周期诱导,形成成花素增进开花.CD.植物的叶片只要经过一定次数的光周期诱导后,就可以开花.D7.一般来说,果树的幼年期与农作物比力,相对( A ). 正确8.由花器发育的4轮模式可知,如B类基因缺失,花器只有( C )的发育. 正确9.不存在临界日长, 可在任何日照条件下开花的植物,称为( C )植物. 正确10.桃子等核果的生长曲线是一( C ). 正确11.油菜、向日葵等植物种子成熟后期,种子内主要积累( A ). 正确12.下列植物中哪些是( B )长日植物. 毛病正确谜底:C13.油料种子成熟过程中,种子内首先积累游离( B ). 毛病正确谜底:D14.人工辅助受粉增产的生理基础是( B ). 毛病正确谜底:C15.感受光周期安慰的植物器官是( C ). 正确16.感光性强的植物开花的最主要的影响因子是( B ). 正确17.下列哪种植物开花不需经历高温春化作用( D ). 正确18.一植物只有在日长长于10小时的情况下开花,该植物是( A ). 正确19.南方小麦在南方种植不能抽穗,主要是( B )不能满足其要求. 毛病正确谜底:D20.从花器发育的ABC模式看,只有花萼和花瓣的花,是因为没有( B )类基因表达. 毛病正确谜底:CA.A AB.B BC.BC CD.C D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题)1.短日植物在春末夏初收获,其生育期与在夏末秋初收获比力( A ). 正确2.发育的解剖学、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提出了花器发育的4轮模式:萼片、花瓣、雄蕊、心皮,由ABC等类基因控制,其中C类基因控制( D )的发育. 正确3.不存在临界日长, 可在任何日照条件下开花的植物,称为( C )植物. 正确4.由花器发育的4轮模式可知,如B类基因缺失,花器只有( C )的发育. 正确5.某年夜豆品种的临界日长为15小时, 以下( A )方法经周期性诱导后可使其开花. 正确A.14h光照+10h黑暗AB.16h光照+8h黑暗BC.13h光照+11黑暗并在暗期开始后3小时处用红光中断15分钟CD.8h光照+16h黑暗并在暗期中间用白光中断15分钟D6.从花器发育的ABC模式看,没有花萼、花瓣和雄蕊,只有雌蕊的花,是因为没有( D )类基因表达. 正确A.A AB.BC BC.AC CD.AB D7.天仙子的临界日长为11.5小时, 以下( D )的周期性处置经一定次数后可招致开花. 正确A.11h光照+13h连续黑暗AC.10h光照+14h黑黑暗间先用红光再立即用远红光处置5分钟CD.9h光照+15h黑暗并在暗期中间用红光处置5分钟D8.从花器发育的ABC模式看,只有花萼和花瓣的花,是因为没有( C )类基因表达. 正确A.A AB.B BC.BC CD.C D9.以下关于光周期诱导开花的论述中,( C )是毛病的. 正确C.茎尖在正确的光周期下,接受光周期诱导,形成成花素增进开花.CD.植物的叶片只要经过一定次数的光周期诱导后,就可以开花.D10.一植物只有在日长长于10小时的情况下开花,该植物是( A ). 正确11.温带地域,秋季开花的植物一般是( B ). 正确12.感光性强的植物开花的最主要的影响因子是( B ). 正确13.一般来说,草本植物的幼年期与木本植物比力,相对( B ). 正确14.为使营养体生长良好,提高产量,江浙一带常向广东省和福建省引种( B )等植物. 正确15.一般来说,果树的幼年期与农作物比力,相对( A ). 正确16.花粉中有多种氨基酸,其中( B )的含量与花粉的育性有关. 正确17.南方小麦在南方种植不能抽穗,主要是( B )不能满足其要求. 毛病正确谜底:D18.人工辅助受粉增产的生理基础是( C ). 正确19.植株只有在苗长到一定年夜小后,才可接受高温,通过春化的称( D ). 毛病正确谜底:C20.植物自交不亲和的物质基础是( C ). 正确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题)1.某年夜豆品种的临界日长为15小时, 以下( A )方法经周期性诱导后可使其开花. 正确A.14h光照+10h黑暗AB.16h光照+8h黑暗BC.13h光照+11黑暗并在暗期开始后3小时处用红光中断15分钟CD.8h光照+16h黑暗并在暗期中间用白光中断15分钟D2.以下关于光周期诱导开花的论述中,( C )是毛病的. 正确C.茎尖在正确的光周期下,接受光周期诱导,形成成花素增进开花.CD.植物的叶片只要经过一定次数的光周期诱导后,就可以开花.D3.温带地域,秋季开花的植物一般是( B ). 正确4.为使营养体生长良好,提高产量,江浙一带常向广东省和福建省引种( B )等植物. 正确5.人工辅助受粉增产的生理基础是( C ). 正确6.花粉与柱头相互识另外物质基础是( A ). 正确7.油料种子成熟后期,种子内主要积累( A ). 毛病正确谜底:B8.一般来说,草本植物的幼年期与木本植物比力,相对( B ). 正确9.油菜、向日葵等植物种子成熟后期,种子内主要积累( A ). 正确10.南方小麦在南方种植不能抽穗,主要是( D )不能满足其要求. 正确11.下列( A )果实的生长曲线为双S曲线. 正确12.萌动的种子就可接受高温,通过春化的称( B ). 正确13.下列( A )果实具呼吸跃变现象,且其生长曲线为单S 曲线. 正确14.植物感受春化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A ). 正确15.由花器发育的4轮模式可知,如B类基因缺失,花器只有( C )的发育. 正确16.感受光周期安慰的植物器官是( C ). 正确17.从花器发育的ABC模式看,只有花萼和花瓣的花,是因为没有( C )类基因表达. 正确A.A AB.B BC.BC CD.C D18.已知某一短日植物的临界日长为14小时,而某一长日植物的临界日长为12小时,生长在( B )的日照长度下,二者才城市开花. 正确19.一植物只有在日长短于16小时的情况下开花,该植物是( A ). 正确20.不存在临界日长, 可在任何日照条件下开花的植物,称为( C )植物. 正确19.水稻、小麦等种子成熟后期,种子内主要积累( A ). 毛病正确谜底:B。
一、名词解释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1.水势:每偏摩尔体积的水的化学势称为水势。
2.渗透作用:溶液中的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扩散的现象。
对于水溶液而言,是指水分子从水势高处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处扩散的现象。
3.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态从植物体表散失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4.蒸腾速率:又称蒸腾强度或蒸腾率,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上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1.溶液培养:在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溶液中培养植物的方法2.载体运输学说:质膜上的载体蛋白属于内在蛋白,它有选择地与质膜一侧的分子或离子结合,形成载体-物质复合物,通过载体蛋白构象的变化,透过质膜,把分子或离子释放到质膜的另一侧。
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5.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细胞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从广义上讲,光合作用是光养生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的过程。
6.双光增益效应或爱默生增益效应:在用远红光照射时补红光(例如650nm的光),则量子产额大增,比用这两种波长的光单独照射时的总和还要高。
这种在长波红光之外再加上较短波长的光促进光合效率的现象被称为双光增益效应,因这一现象最初由爱默生(Emerson)发现的,故又叫爱默生效应。
7.光合磷酸化:光下在叶绿体把ADP与无机磷合成ATP,并形成高能磷酸键的过程。
8.光补偿点:同一叶片在同一时间内,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2和呼吸过程释放的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
9.光呼吸:植物的绿色细胞在光照下吸收氧气释放CO2的过程,由于这种反应仅在光下发生,需叶绿体参与,并与光合作用同时发生,故称作为光呼吸。
因为光呼吸的底物乙醇酸和其氧化产物乙醛酸,以及后者经转氨作用形成的甘氨酸皆为C2化合物,因此光呼吸途径又称为C2循环。
第四章植物的呼吸作用1.呼吸商:简称RQ,指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呼吸作用所释放的CO2的量与吸收的O2的量的比值。
2.温度系数:是指在生理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0 ℃所引起呼吸速率增加的倍数。
《植物生理学》第九章植物的生殖与衰老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授粉:指发育成熟的花粉落在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2. 授精作用(fertilization):开花后,经花粉在柱头上萌发、花粉管伸长进入胚囊,完成雄性生殖细胞与雌性生殖细胞融合的过程。
3.识别反应(recognition response):识别(recognition)是细胞分辨"自己"与"异己"的一种能力,表现在细胞表面分子水平上的化学反应和信号传递。
本文中的识别反应是指花粉粒与柱头间的相互作用,即花粉壁蛋白和柱头乳突细胞壁表层蛋白薄膜之间的辨认反应,其结果表现为"亲和"或"不亲和"。
亲和时花粉粒能在柱头上萌发,花粉管能伸入并穿过柱头进入胚囊受精;不亲和时,花粉则不能在柱头上萌发与伸长,或不能进入胚囊发生受精作用。
4.双受精作用:指精核与卵相互融合成合子的同时,另-精核与极核细胞融合形成有3n的胚乳核。
5.单性结实(parthenocarpy):不经过受精作用,子房直接发育成果实的现象。
单性结实一般都形成无籽果实,故又称"无籽结实"。
6. 假单性结实指植物受精后,由于种种原因使胚停止发育,但由子房或花托继续发育成的无籽果实。
7.休眠(dormancy):植物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生长暂时停顿的现象。
它是植物抵制不良自然环境的一种自身保护性的生物学特性。
一、二年生植物大多以种子为休眠器官;多年生落叶树以休眠芽过冬;多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则以休眠的根系、鳞茎、球茎、块根、块茎等渡过不良环境。
8.生理休眠(physiological dormancy):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因为植物本身内部的原因而造成的休眠。
如刚收获的小麦种子的休眠。
9.强迫休眠(epistotic dormancy):指由于不利于生长的环境条件引起的植物休眠。
如秋天树木落叶后芽的休眠。
第八章植物的生殖生理本章内容提要:完成幼年期生长的植株的开花,还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其中低温和光周期是成花诱导的主要外界条件。
一些二年生植物和冬性一年生植物的成花需要低温的诱导,即春化作用。
光周期对植物成花同样具有重要影响,植物对光周期的反应类型主要分为三类:短日植物、长日植物和日中性植物。
光敏色素参与了植物的开花过程,P fr/p r的相对比值影响植物的成花过程,短日植物的成花在暗期前期要求“高P fr反应”,在暗期后期要求“低P fr反应”,长日植物与此相反。
春化处理和光周期的人工控制,可调节植物的开花时期,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农业生产中有重要利用价值。
植物花器官的形成和性别分化受环境影响较大。
花粉能否正常萌发和受精取决于花粉和柱头之间的亲和性,人为干预可打破不亲和性。
外施生长素类调节剂可诱导单性结实。
第一节春化作用大多数植物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开花之前要达到一定年龄或是达到一定的生理状态,然后才能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开花。
植物开花之前必须达到的生理状态称为花熟状态(ripeness to flower state)。
植物在达到花熟状态之前的生长阶段称为幼年期(juvenile phase)。
处于幼年期的植物,即使满足其成花所需的外界条件也不能成花。
已经完成幼年期生长的植物,也只有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才能开花。
外界条件主要特征表现为温度高低和日照长短。
1、春化作用及植物对低温反应的类型早在19世纪人们就注意到低温对作物成花的影响。
如小麦和黑麦的有些品种需要秋播-“冬性”品种;有些则适应春播--“春性”品种。
如果将冬性品种改为春播,则只长茎叶,不能顺利开花结实;而春性品种不需要经过低温过程就可开花结实。
在一些高寒地区,因严冬温度太低,无法种植冬小麦。
前苏联的李森科(Lysenko) 将将吸涨萌动的冬小麦种子经低温处理后春播,可在当年夏季抽穗开花,遂将这种方法称为春化,意指冬小麦春麦化了。
低温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春化作用(vernalization)。
植物生理学植物的生殖生理
植物的生殖生理是植物生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植物的生殖过程和与之相关的生理机制。
以下是植物生殖生理的一些关键方面:
1. 花的发育和开花:植物的生殖过程始于花的发育。
植物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分子事件,包括花芽的分化、花器官的形成和发育等,最终形成花。
2. 授粉和受精:在花开后,植物通过授粉过程将花粉从雄蕊传递到雌蕊上。
受精是指花粉与雌蕊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3. 种子和果实的发育:受精后,受精卵会发育成胚胎,同时子房会发育成果实,包裹并保护种子。
植物的生殖生理还涉及种子的成熟、休眠和萌发等过程。
4. 性别决定和性别表达:植物的性别可以是雌雄同体或雌雄异体。
性别决定的机制可以涉及遗传因素、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等。
性别表达涉及花的形态、雄蕊和雌蕊的发育以及花粉和柱头的特征。
5. 自交不亲和和杂交优势:一些植物具有自交不亲和的机制,即同一植株的花粉在自花授粉时无法受精。
而杂交优势是指杂交后代在生长、发育和适应性方面表现出优于亲本的现象。
6. 植物繁殖策略:不同植物种类采取不同的繁殖策略,如有性生殖、无性生殖(如营养繁殖)或二者的结合。
植物的生殖生理与它们的生活史和环境适应性密切相关。
植物的生殖生理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领域,涉及许多不同的过程和机制。
对植物生殖生理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植物的繁殖、遗传多样性和进化,并为农业和园艺等领域提供实际应用。
1。
第一章植物水分代谢1.植物细胞吸水主要有三种方式:扩散集流渗透作用2. 水势——水溶液的化学势与纯水的化学势之差,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所得的商。
3. 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4. 水势的组分:渗透势、压力势、中丽势、衬质势5. 细胞吸水与水势的关系:细胞吸水情况决定于细胞水势。
当细胞吸水,体积增大时,细胞液稀释,渗透势增大,压力势增大,水势也增大;当细胞吸水达饱和时,渗透势与压力势的绝对值相等,但符号相反,水势便为零,不吸水。
6.根系吸水的动力:根压和蒸腾拉力7.蒸腾作用——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表面(主要为叶子),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植物蒸腾作用的部位:叶片(主要)-角质蒸腾、气孔蒸腾植物蒸腾作用的指标:(1)蒸腾速率;(2)蒸腾比率;(3)水分利用效率8.气孔蒸腾机理:(三个学说)1)淀粉-糖互变学说;2)钾离子吸收学说;3)苹果酸生成学说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1. 植物必须矿质营养必须符合的标准:1)完成植物整个生长周期不可缺少;2)在植物体内的功能是不能被其他元素代替的;3)直接参与植物的代谢作用的。
2 . 植物必须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1)细胞结构物质的组成成分2)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者,参与酶的活动3)起电化学作用4)作为细胞信号转导的第二信使3. 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中有通道蛋白构成的孔道,控制离子通过细胞膜。
通道蛋白——横跨膜两侧的内在蛋白。
载体蛋白三种类型:单向运输载体;同向运输器和反向运输器。
离子li(ATP酶)三种类型:H+-ATP酶;Ca+-ATP酶;H+-焦磷酸4. 胞饮作用——细胞通过膜的内陷从外界直接捏去物质进入细胞的过程。
5. 植物对矿质元素吸收过程或步骤:1)离子吸附在根部细胞表面2)离子进入根的内部3)离子进入导管或管胞6.矿质元素运输的形式:氮——氨基酸、酰胺或少量硝态氮;磷酸——正磷酸硫——硫酸根离子;金属离子——离子状态7.矿质元素运输途径:1)木质部运输——由下而上运输(2)韧皮部运输——双向运输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阳光的能量,同化CO2和H2O,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1 绪论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植物生命活动包括:物质与能量转化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动力运输:1.水分压力蒸腾 2.根压根压的存在可以通过下面两种现象证明:伤流与吐水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中溢出液体的现象,叫做伤流没有受伤的植物如处在土壤水分充足,气温适宜,天气潮湿的环境中,叶片的尖端或边缘也有液体外泌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吐水导管中水柱如何保持不断?答:由于水分子蒸腾作用与分子间内聚力大于张力,使水分在导管内连续不断上升。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植物对矿质盐的吸收、运转和同化(以及矿质元素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叫做矿质营养(mineral nutrition)。
生物膜的功能:1.分室作用 2.代谢反应的场所 3.物质交换 4.识别功能根据跨膜离子运输蛋白的结构及离子运输的方式:1.离子通道(ion channel)2.离子载体(ion carrier)3.离子泵(ion pump)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膜蛋白复合体:光系统I(PSI)光系统II(PSII)Cytb6/f复合体ATP酶复合体(ATPase)NADPH脱氢酶电子链:还原型辅酶上的氢原子以质子的形式脱下,其电子沿一系列按一定顺序排列的电子传递体转移,最后转移给分子氧并生成水,这个电子传递体系称为电子传递链光合作用,从能量转化角度,整个光合作用可大致分为三个步骤:A)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为电能的过程(通过原初反应完成);B)电能转变为活跃化学能的过程(通过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完成);C)活跃化学能转变为稳定化学能的过程(通过碳同化完成)。
第四章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呼吸主要途径有:1.糖酵解(EMP)-酒精或乳酸发酵2. 糖酵解-三羧酸循环(TCA)3. 磷酸戊糖途径(PPP)。
质子--------ATP电子--------NADPH第五章植物的生长物质植物激素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乙烯脱落酸(油菜素内酯为第六类)生长素的生理效应A)促进伸长生长:与顶端生长有关(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较高时则会转化为抑制作用)器官敏感性:根>芽>茎B)促进器官与组织分化:促进根的分化。
基本内容第十一章植物的生殖生理(Reproductive of plant)当植物生长到一定年龄后,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营养枝的顶端分生组织就分化出生殖器官(花),最后结出果实。
植物的个体生长过程中,存在一个内在的计时机制,即生长到一定时间才具有接受外界环境诱导开花的能力,人们把这种能力称为“感受”(competent)能力。
植物要在适宜季节才能诱导开花,而季节变化的主要特征是温度高低和日照长短,植物开花就与温度高低和日照长短有密切关系。
当顶端分生组织进入新的花发育过程(分化)后,如将植株转放到不适宜的外界条件下(例如把已通过长日处理的长日植物放到短日条件),植株仍然继续花芽分化,因为这时的花发育就已进入“决定”(determined)阶段了。
然而,花原基要接受刺激表达的发育信号后,才能“表达”(expressed)开花。
例如,长日植物毒麦长日处理28 h后,切下枝条顶端分生组织进行组织培养,培养基中有GA才能正常开花;而短日条件下生长的切段,即使培养基中有GA,也不会开花。
因此,毒麦开花的“决定”是长日条件,而决定状态的“表达”需要GA(图11-1)。
第一节幼年期(juvenility)幼年期(juvenility)是植物早期生长的阶段。
在此期间,任何处理都不能诱导开花。
一、幼年期的特征幼年期和成年期的区别,除了能开花与否外,它们的形态和生理特征也不同,其特征比较见表11-1。
至于生理特征,则是幼年期生长快,呼吸强,核酸代谢和蛋白质合成都快。
当转入成年期后,组织成熟,代谢和生理活动较慢,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都下降。
幼年期茎的切段易发根,而成年期的切段不易发根,这可能与幼年期切条内含较多生长素有关。
表11-1 常春藤的幼年期和成年期的特征比较由于植株从幼年期转变为成年期是由茎基向顶端转变,所以植株不同部位的成熟度不一样。
树木的基部通常是幼年期,顶端是成年期,中部则是中间型(图11-2)。
从常春藤茎基取材插植,繁殖出的植株呈幼年期特征;如从顶端取材插植,则长出的植株呈成年期特征;如从中部取材,长出的植株呈成年期和幼年期混合特征。
植物生理学习题绪论1.植物生理学的定义是什么?根据你所知的事实,举例分析讨论之。
2.为什么说“植物生理学是农业的基础学科”?3.有些学生反映:“植物生理学是一门引人人胜但不易学好的课程”,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1.将植物细胞分别放在纯水和l mol.L-1蔗糖溶液中,它们的渗透势、压力势、水势及细胞体积各会发生什么变化?2.从植物生命活动的角度分析水分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3.水分如何跨膜运输到细胞内以满足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的?4.水分如何进入根部导管?水分又如何运输到叶片?5.植物叶片的气孔为什么在光照条件下会张开,在黑暗条件下会关闭?6.节水农业工程对我国的农业生产有什么意义?7.在栽培作物时,如何才能做到合理灌溉?8.设计一个证明植物具有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
9.设计一个测定水分运输速率的实验。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1.植物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哪些矿质元素?如何用实验方法证明植物生长需要这些元素?2.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如何鉴别植物发生了缺氮、缺磷和缺钾现象?若发生了上述缺乏的元素,可采用哪些补救措施?3.生物膜有哪些结构特点?4.植物细胞通过哪些方式来吸收溶质以满足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5.植物细胞吸收的N03-是如何同化为谷氨酰胺、谷氨酸、天冬氨酸和天冬酰胺的?6.植物细胞吸收的SO42-是如何同化为半胱氨酸的?7.植物细胞是通过哪些方式来控制胞质中的K+浓度的?8.无土栽培技术在农业生产上有哪些应用?9.根部细胞吸收的矿质元素通过什么途径和动力运输到叶片?10.在作物栽培时怎样才能做到合理施肥?11.植物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有什么关系?是否完全一致?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1.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是在细胞的哪些位置进行的?为什么?2.在光合作用过程中,ATP和NADPH+H+是如何形成的?ATP和NADPH+H+又是怎样被利用的?3.试比较PS I的PsⅡ的结构及功能特点。
植物生理知识点总结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涵盖了从植物的细胞、组织到整个植株的生长、发育、代谢、繁殖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植物生理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植物细胞生理植物细胞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壁为细胞提供了支持和保护,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中包含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进行有氧呼吸产生能量;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液泡储存着细胞液,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细胞的水分关系也很重要。
细胞吸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渗透性吸水,依靠细胞液和外界溶液之间的渗透压差异;另一种是吸胀吸水,由亲水性物质引起。
水势是衡量水分运动趋势的指标,包括渗透势、压力势和重力势等。
二、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合成有机物的过程。
光合色素主要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它们吸收不同波长的光。
光反应在类囊体膜上进行,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形成ATP 和 NADPH。
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 和 NADPH,将二氧化碳固定并还原为有机物。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众多,包括光照强度、光质、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水分和矿质元素等。
在农业生产中,合理密植、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调节温度等措施都可以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
三、植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植物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有氧呼吸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等阶段,产生大量的 ATP。
无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产生的能量较少,还会产生酒精或乳酸等物质。
呼吸作用的速率受温度、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储存粮食和水果时,常通过降低温度、减少氧气含量等方法来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四、植物的水分和矿质营养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
根系的结构和功能适应了吸收的需求,根毛区是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主要部位。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依靠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通过导管向上运输。
1.简述光周期反应类型与植物原产地的关系。
①一般起源于低纬度地区的植物多属于短日植物,因为这些地区终年的日照长度都接近12小时,没有更长的日照条件;②起源于高纬度地区的植物多属于长日植物,因为这些地区的生长季节正好处于较长日照的时期;③中纬度地区则长日植物短日植物都有,长日植物在日照较长的春末和夏季开花,如小麦、油菜等;而短日植物在日照较短的秋季开花,如晚稻、大豆、菊花等。
2.举例说明光周期理论在品种引种中的应用,并解释原因。
短日植物引种:南种北引,生育期延长,宜引早熟品种;北种南引,生育期缩短,宜引中迟熟品种。
长日植物引种:南种北引,生育期缩短,宜引中迟熟品种。
北种南引,生育期延长,宜引早熟品种。
原因:对于短日植物来说,要将南方的品种引入北方,由于北方的日长相较南方更长,但对于短日植物来说,需要足够的夜长才能正常生长。
因此短日植物在北方需要更长的成长期,即更迟成熟,若要与北方该物种的成熟期相同,则应该要引进早熟品种。
同理可知,北种南引,由于生育期缩短,所以应引中迟熟品种。
对于长日植物来说,要将南方的品种引入北方,由于北方的日长相较南方更长,且对于长日植物来说,需要足够长的日长才能正常生长,因此长日植物在北方只需更短的成长期,即会提早成熟,若要与北方该物种的成熟期相同,则应该要引进中迟熟品种。
同理可知,北种南引,生育期延长,宜引早熟品种。
3.举例说明花卉的花期调节可从哪些方面入手?①栽培措施:对某些一年生花卉或,可采用分期或的方法,使花期有早有晚。
采取修剪、摘心等措施也能控制花期。
如经常剪去多余的残花枝,可使其在枝条更新后再次开花;开花前摘心,则可使开花延迟。
②温度调节:多数花卉在冬季通过加温都能提前开花。
对夏季连续开花的花木如茉莉等,在春季常采用加温催芽的方法使其提前开花;在秋末降温前及时加温可延长花期。
对早春气温回升前仍处于休眠状态的花木,采用人为低温(1~4℃),可延长植株的休眠期,从而延迟开花。
绪论•名词解释:植物生理学•问答题:1、植物生理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是什么?2、植物生理学是如何诞生和发展的?从中得到那些启示?3、植物生理学的发展趋势如何?4、植物生理学所研究的对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命体系,若所得的结果不是您原来所设想的,您将如何对待?(00中科院水生所)5、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请具体谈一谈生命活动应包括那些方面的内容?(03河北农大)6、简述植物代谢生理的研究特点与进展,试举例加以说明。
(02北林大)第一章水分代谢•名词解释自由水和束缚水伤流和吐水根压和蒸腾拉力质外体途径和细胞途径蒸腾比率与蒸腾系数渗透作用水通道蛋白水分临界期内聚力学说等渗溶液蒸腾系数•问答题:1、简述气孔开闭的主要机理。
2、光是怎样引起植物的气孔开放的?3、什么叫质壁分离现象?研究质壁分离有什么意义?4、什么是水孔蛋白?简述其调控及其生理意义。
5、如把某细胞放入高渗溶液中,植物细胞的水势、渗透势和压力势是如何变化的?6、简述影响植物根系吸水的外界因素。
7、为什么在植物移栽时要剪掉一部分叶,根部还要带土?8、为什么质壁分离法测得的是植物细胞的渗透势而小液流法测得的是组织的水势?这两种方法哪种更能反映植物本身客观水分状况?9、甲、乙两细胞,甲放在0.4mol.L-1的蔗糖溶液中,充分平衡后,测得其渗透势为-0.8RT;乙放在0.3 4mol.L-1的NaCl溶液中,充分平衡后,测得其渗透势为-0.7RT,假定i蔗糖=1,i NaCl=1.8,问甲乙两细胞水的压力势大?取出两细胞后紧密接触,水分如何流动?如破坏细胞膜,水分又如何流动?10、将正常供水盆栽苗木的部分根系暴露在空气中,苗木地上部分水分状况没有明显改变,但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如切除这部分暴露于空气中的根系,则苗木的生长又得到恢复,如何解释?(南林大)11、简述蒸腾作用的利与弊。
(北林大)12、根系对水分及盐分的吸收是相互依赖的还是相互独立的?简述其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