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常考概念及公式总结-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2
六安中公教育,皖西地区公考权威机构!六安中公教育地址:白云商厦2单元6楼 2015年国考行测备考:必考概念真题讲解一年一度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又到来了,广大考生们也在积极备考,在这段珍贵的备考时间里,为了使考生们的力气都使在刀刃上,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将2007到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部分每年都考的概念进行整理,并给大家做出详细介绍。
主要有以下增长、比重、倍数、百分点以及平均数等,本文重点讲解增长和比重。
一、增长增长是资料分析的基础概念,关于增长常考的有增长率,增长量,上期量,每年必定会考,2015也极有可能。
1.概念(1)增长量=本期量-上期量 = 本期量×增长率/(1+增长率)(2)增长率=增长量/上期量=(本期量-上期量)/上期量 = 本期量/上期量 - 1(3)上期量= 本期量/(1+增长率)(4)本期量=上期量(1+增长率)2.真题再现例1.全年旅游总收入168.15亿元,同比增长27.20亿元。
其中国际旅游创汇2.44亿美元,同比增长10.9%。
2011年,该市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 )。
A.16.2%B.17.8%C.18.0%D.19.3%【答案】D 。
【中公解析】2011年全年旅游总收入为168.15亿元,同比增长27.20亿元,则所求为,选择D 。
【题目类型及规律】求增长率。
例2. 在教育科技人才方面,2003年中国科技人员总数达320多万人,比1993年增长近 。
我国1993年科技人员总数约为:A.185万人B.218万人C.232万人D.240万人【答案】D 。
更多信息查看:安徽人事考试网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2015河北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备考;相关常识词汇解析在表述两个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状况时,有时用增减百分比,有时用提高或下降几个百分点,它们在计算方法和意义上有何不同?增减百分比,是表述某一指标报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增加或减少的相对程度,是以百分比(%)表示的,其计算公式为:增(减)速度(%)= (某指标报告期数值-该指标基期数值)/该指标基期数值×100%或=某指标报告期数值/该指标基期数值×100%-100%上式表明,当报告期水平高于基期水平,比较后所得结果为增长百分比,就是增长速度;当报告期水平低于基期水平,比较后所得结果为减少百分比,就是下降速度。
百分点则是百分比中相当于1%的单位,它是一个量词。
它是分析百分比增减变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当两个百分数比较时,如果是用“和”或“差”表示的,称为百分点。
例如,工业总产值今年的增长速度为19%,去年的增长速度为16%,今年比去年的增长幅度提高了3个百分点(19%-16%);再如,今年物价上升了8%,去年物价上升了10%,今年比去年物价上升幅度下降了2个百分点(8%-10%)。
百分点应用比较广泛,在特定场合中表示着特定的含义,如作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储蓄利率的标准单位等。
在统计分析中经常使用的“贡献率”是什么含义?它是怎样计算的?贡献率是分析经济效益的一个指标。
它是指有效或有用成果数量与资源消耗及占用量之比,即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或所得量与所费量之比。
计算公式:贡献率(%)=贡献量(产出量,所得量)/投入量(消耗量,占用量)×100%贡献率也用于分析经济增长中各因素作用大小的程度。
计算方法是:贡献率(%)=某因素贡献量(增量或增长程度)/总贡献量(总增量或增长程度)×100%上式实际上是指某因素的增长量(程度)占总增长量(程度)的比重。
举例说明如下: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1)总资产贡献率:反映企业资金占用的经济效益,说明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收益能力。
资料分析给广大考生的印象是列式繁,计算烦,以至于很多考生在备考和考试时选择了放弃。
但其实相对于数量关系来说,资料分析实在是我们广大考生的拿分项,它的技巧性和难度都要比数量关系低一些。
所以作为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考生来说,资料分析绝对是“兵家必争之地”。
那么在备考过程中应该怎样提高自己解资料分析题的能力呢?中公教育专家认为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熟练掌握资料分析当中的常用公式,做到公式在心中,临时不推导。
很多考生,尤其是男生,不愿意去记忆公式,而是习惯于在考场现场推导。
这种习惯在应对中高考的时候比较有效,但在行测考试中,时间紧,题目多,推导公式必然要浪费答题时间,导致答题量缩水。
所以功夫要平时下,公式要平时记,本文中公教育专家就给大家盘点一下资料分析当中的常用公式,供大家参考。
[page]。
(1)隔年增长率例1: 2010年为20万元, 2009年同比增长25.2%, 2008年同比增加12.2%, 则2010年比2008年增加了多少?25.2%+12.2%+25.2%*12.2%(2)倍数=m/n(m,n是两个单位相同的量) 多几倍=倍数-1例子1: 我有300元, 你有100元, 我是你的几倍?多几倍?我是你的300/100=3倍, 多几倍=3-1, 所以多1倍(3)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比重上升, 反之减少(4)年均增长量=(b-a)/n (b为增长后的量, a为增长前的量, n为增长次数)例子1:2010年的粮食产量为200万屯, 2014年为1000万屯, 求年均增长量?(1000-200)/4=200(5)年均增长率a*(1-x%)^n=b (a是增长前的量, b是增长后的量, n是增长次数, x%是增长率)(6)去年比重=今年比重*(1+整体增长率)/(1+部分增长率)例子1:2009年, 苹果产量为20万, 同比增长12%, 水果产量为100万, 同比增长20%, 求2008年苹果占水果的比重?20/100*(1+20%)/(1+12)(7)上期产量=本期产量/(1+增长率)例子1: 2002年苹果产量为20万屯, 增长率为20%, 求2001年产量?2001年产量=20/(1+20%)(8)同比: 与过去的大数比, 环比是与过去的小数比例子1:2001年7月苹果产量为100万屯, 同比增长20%, 环比增长12%, 求2000年7月苹果产量?2001年6月产量2000年7月苹果产量=100/(1+20%)2001年6月产量=100/(1+12%)(9)增长量=本期增长量*增长率/(1+增长率)例子1:2001年苹果产量为20万屯, 增长率为20%,比2000增长量?20*(1+20%)*20%(10)增长量=增长后的量-增长前的量例子1:2002年苹果产量为100万屯, 2001年为80万屯, 求增长量?100-80=80(11)增长率=增长量/增长前的量*100%例子1:2003年苹果产量为100万屯,2004年比2003年增长了20万屯, 求增长率?20/100*100%注: “比”字后面的量做分母(12)增长率(多几倍)=倍数-1(增长率=多几倍)。
1、治理环境确为政府职责,环境出现问题,其监管_________,执法不严难逃其责,但是,当大家不断_________政府不作为时,是不是也应该_________一下自己:我们有没有污染环境?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周斥责检查 B.不力指责检讨C.不善苛责检点 D.不当谴责检察2、在房地产投资项目盈亏平衡分析中,用( )表示的盈亏平衡点越高,说明风险越小。
A.销售量B.销售单价C.销售额D.单位产品变动成本标准答案: D解析:考察盈亏平衡的评价原则。
盈亏平衡点的值不论用产量表示,还是用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不论是用产品单价表示,还是用销售额表示,都是越低越好[BEP(V)除外]。
即BEP(V)越高越好。
3、目前,社会上对种种迷信现象,笃信、盲从者不在少数,根源就在于思辩和理性的_____。
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科学精神是消除各种______、破除种种迷信的利器。
科学精神的核心,就是不盲从,不迷信。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缺失愚昧B.匮乏罪恶C.苍白无知D.失效误解4、对因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造成的闲置土地,处置方式是( )。
A.自动延长动工开发期限2年B.办理有关手续后再开发建设C.为土地使用者置换其他等价土地D.确定新的土地使用者且不给予原土地使用者补偿标准答案: C解析:考察因政府或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造成闲置土地的处置方式。
因政府或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造成闲置土地的处置方式:延长动工开发期限,单最长不得超过一年;调整土地用途、规划条件;由政府安排临时使用;协议有偿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置换土地;其他处置方式。
本题中,C说法正确。
5、国际电信世界大会上,审议具有24年历史的《国际电信规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要确保它能______,适应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用户的需求和全球化、激烈竞争和创新不断加深的技术环境。
A.与时俱进 B.推陈出新C.破旧立新 D.精益求精6、治理环境确为政府职责,环境出现问题,其监管_________,执法不严难逃其责,但是,当大家不断_________政府不作为时,是不是也应该_________一下自己:我们有没有污染环境?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周斥责检查 B.不力指责检讨C.不善苛责检点 D.不当谴责检察7、2亿个气味受体细胞,而人类只有2000万个,但我们的嗅觉系统也是相当复杂而专业的,气味分子随气流进入鼻子,通过鼻腔顶端上皮和它的气味受体细胞,这些细胞表面覆盖着能捕捉气味分子的蛋白。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需要背诵的全部公式汇总1单一数据一、求基期值1.已知现期值和增长量:基期值=现期值一增长量2.已知现期值和增长率:基期值=现期值÷(1+增长率)3.已知增长量和增长率:基期值=增长量÷增长率二、求现期值1.已知基期值和增长量:现期值=基期值+增长量2.已知基期值和增长率:现期值=基期值x(1+增长率)3.已知增长量和增长率:现期值=增长量÷增长率x(1+增长率)三、求增长率1.已知基期值和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量÷基期值2.已知基期值和现期值:增长率=(现期值-基期值)÷基期值3.已知增长量和现期值:增长率=增长量÷(现期值-增长量)四、求增长量1.已知现期值和基期值:增长量=现期值-基期值2.已知现期值和增长率:增长量=现期值÷(1+增长率)x增长率3.已知基期值和增长率:增长量=基期值x增长率五、年均公式1.已知初期值和末期值,求年均增长量:年均增长量=(末期值-初期值)÷年份差2.已知初期值和末期值,求年均增长率:六、隔年公式1.已知现期值、现期增长率、基期增长率,求隔年基期值:隔年基期值=现期值÷(1+现期增长率)÷(1+基期增长率)2.已知现期增长率、基期增长率,求隔年增长率:隔年增长率=(1+现期增长率)x(1+基期增长率)-12两数之比一、比重为了简化记忆,我们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不同的量:现期部分(用a表示),现期整体(用b表示),现期部分的增长率(用qa表示),现期整体的增长率(用qb表示)。
1.已知a、b,求现期比重:2.已知a、b、qa、qb,求基期比重:3.已知a、b、qa、qb,求比重的变化量:二、平均数为了简化记忆,我们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不同的量:现期总量(用a表示),现期份数(用b表示),现期总量的增长率(用qa表示),现期份数的增长率(用qb表示)。
1.已知a、b,求现期平均数:2.已知a、b、qa、qb,求基期平均数:3.已知a、b、qa、qb,求平均数的变化量:4.已知a、b、qa、qb,求平均数的变化率:三、倍数为了简化记忆,我们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不同的量:现期A(用a表示),现期B(用b表示),现期A的增长率(用qa表示),现期B的增长率(用qb表示)。
科信教育公考研究院201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资料分析五技巧一、尾数法尾数法在数学运算中有所提及,主要指通过运算结果的末位数字来确定选项,常用于和、差的计算,在资料分析中偶尔用于乘积的计算。
尾数可以指结果的最末一位或者几位数字。
尾数位数规则:加法--两个数相加,和的尾数是由一个加数的尾数加上另一个加数的尾数得到的。
减法--两个数相减,差的尾数是由被减数的尾数减去减数的尾数得到的,当不够减时,要先借位,再相减。
乘法--两个整数相乘,如果积所有有效数字都保留,那么积的尾数是由一个乘数的尾数乘以另一个乘数的尾数得到的。
尾数法应用条件:尾数法一般应用于计算某一具体数值的题目。
当题干中所给的选项尾数各不相同时,可以使用尾数法快速选出正确选项。
二、分子分母比较法分子分母比较法是指通过比较两个分式的分子、分母,判断两个分数大小的方法。
分子分母比较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基本比较两个分数比较大小,如果它们的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
同理,两个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大。
(二)化成分子相同比较两个分数,如果它们的分子存在倍数关系,可以将分子较小的分数乘以一个适当的整数,将两个分数的分子化成相同或相近的数字,再比较两个分数分母的大小,此时分母小的分数大;同理,分母大的分数小。
科信教育公考研究院(三)化成分母相同比较(通分)两个分数,如果它们的分母存在倍数关系,可以将分母较小的分数乘以一个适当的整数,将两个分数的分母化成相同或相近的数字,再比较分子的大小,此时分子大的分数大;同理,分子小的分数小。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通分”。
(四)分子分母反向变化比较两个分数,如果前者的分子大于后者且分母小于后者,那么前者大;同理,如果前者分子小于后者且分母大于后者,那么前者小。
分子分母比较法应用条件:一般只应用于对若干个数据大小进行比较或进行排序的题型中,通常按照题干中数据的排列顺序依次进行大小的比较。
三、分子分母差额法分子分母差额法是指通过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作差之后的值与原来分数对比来判断分数大小的方法。
资料分析计算公式整理比重比较(27)某部分现期量为A ,整体现期量为BBA =现期比重 相当于分数大小比较,同上述做法 (28)基期比重与现期比重比较:某部分现期量为A ,增长率a%,整体现期量为B ,增长率b%)a%1()b%1(+⨯+⨯=B A 基期比重当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则现期比重大于基期比重。
(方法为“看”增长率) 平均数计算 (29)已知N 个量的值,求平均数 Nn n n N++=21平均数凑整法 直接读数类(30)方法:读题做标记,辅助工具(直尺)综合分析题 (31)四项基本原则:题干短原则,不计算原则(时间与材料时间一致),信息易得原则,简单计算原则平均量增长率:,约等于总增长率-份数增长率。
总量增长率>份数增长率,平均量增加; 总量增长率<份数增长率,平均量减少; 总量增长率=份数增长率,平均量不变。
答题注意事项:常识题没开考心里就开始默选1. 言语理解与表达:根据最有把握的空来确定选项,或者肯定能排除的词来排除某选项;还要看词性:动词、褒贬等;注意词语等搭配用法。
2. 判断推理:图形推理:根据题干,在脑中把规律过一遍;逻辑推理:代入法、直推法,必要时打草稿。
类比推理要搞清组成关系和种属关系;还要看词性:动词、褒贬等3. 数学题:做前面五道,其他选C4. 资料分析:资料分析不要用算的思维方式认真读题,确定在题目中的位置;观察题干,节省时间;熟记公式,巧用估算;比重公式和平均数增长率公式很重要综合分析题C选项往里带一下,如果不对,就选D。
5. 稿纸工整,编写题号6. 不确定的画圈,来不及写划勾。
2015国考行测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主要分为文字材料、表格材料和图形材料三大类,重要概念比如增长率、比重、倍数、百分点、平均数考察的频率较高。
对于5道小题,前4题属于计算、查找类的题目,对于计算类的题目往往数据较大,直接硬算势必浪费大量时间,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注意掌握常考概念和计算技巧,以提高解题速度。
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将为大家介绍两种计算技巧。
1. 乘除转化法
当x%<5%,则有a÷(1+x%)≈a×(1-x%)或 a÷(1-x%)≈a×(1+x%)
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除变乘,减(加)变加(减),逆向思维来解它。
例1:09年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29.95平方米,农民人均居住面积31.9平方米,分别增长1.5%和4.0%。
2008年H省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约比农民人均居住面积()
A.少1.62平方米B.少1.17平方米
C.多0.23平方米D.多0.85平方米
【答案】 B。
中公解析:根据题干,我们可得到算式,31.9 /(1+4.0%)- 29.95 /(1+1.5%),因为4.0%、1.5%都小于5%,可考虑用乘除转化法。
原式≈32×(1-4.0%)-30×(1-1.5%)=30×0.96-30×0.985=30×(0.96-0.985)+2×0.96=1.17。
故答案为B。
2. 数字转化法
在有的计算中,将小数化成分数会更方便计算。
这就需要将常见的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了然于胸。
中公教育专家总结如下:。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必会常用公式一公式: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或者:总份数=平均数总数量例.A,B,C,D,E五个人在一次满分为100分的考试中,得分都是大于91的互不相同的整数。
如果A,B,C的平均分为95分,B,C,D的平均分为94分,A是第一名,E是第三名得96分。
则D的得分是多少?A.96分B.98分C.97分D.99分【答案】C。
中公解析:由于几个人得分不同,所以D得分不可能为96分,排除A。
A+B+C=95 3,B+C+D=94 3,联立两式得:A-D=3,由于A≤100,故D≤97,排除B、D,选择C。
二、质合数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
如:2、3、5、7、都是质数,质数有无限多个,最小的质数是2。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如: 4、6、15、49都是合数,合数也有无限多个,最小的合数是4。
例.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母亲对孩子们说:“你们是否发现在你们中间,大哥的年龄等于两个弟弟年龄之和?”儿子们齐声回答说:“是的,我们的年龄和您年龄的乘积,等于您儿子人数的立方乘以1000加上您儿子人数的平方乘以10。
”从这次谈话中,你能否确定母亲在多大时,才生下第二个儿子?【答案】34。
中公解析:由题意可知,母亲有三个儿子。
母亲的年龄与三个儿子年龄的乘积等于:3 3×1000+32 ×10=27090把27090分解质因数:27090=43×7×5×32 ×2根据“大哥的年龄等于两个弟弟年龄之和”,重新组合上面的质因式得:43×14×9×5这个质因式中14就是9与5之和。
所以母亲43岁,大儿子14岁,二儿子9岁,小儿子5岁。
43-9=34(岁)三、奇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
例.一次数学考试共有50道题,规定答对一题得2分,答错一题扣1分,未答的题不计分。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16大核心公式进入题海战术前,方法很关键,关键的公式背熟有以一当百的作用,华图教育专家汇总了数量关系问题的常用核心公式,供广大考生参考。
数学运算核心公式汇总1、弃9验算法利用被9除所得余数的性质,对四则运算的结果进行检验的一种方法,叫“弃9验算法”。
用此方法验算,首先要找出一个数的“弃9数”,即把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如果和大于9或等于9都要减去9,直至剩下的一个小于9的数,我们把这个数称为原数的“弃9数”。
对于加减乘运算,可利用原数的弃九数替代进行运算,结果弃九数与原数运算后的弃九数相等注:1.弃九法不适合除法2.当一个数的几个数码相同,但0的个数不同,或数字顺序颠倒,或小数点的位置不同时,它的弃9数却是相等的。
这样就导致弃9数虽相同,而数的实际大小却不相同的情况,这一点要特别注意2、传球问题核心公式N个人传M次球,记X=(N-1)^M/N,则与X最接近的整数为传给“非自己的某人”的方法数,与X第二接近的整数便是传给自己的方法数3、整体消去法在较复杂的计算中,可以将近似的数化为相同,从而作为一个整体消去4、裂项公式1/n(n-k) =1/k (1/(n-k)-1/n)5、平方数列求和公式1^2+2^2+3^2…+n^2=1/6 n(n+1)(2n+1)辽宁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政法干警 | 公安招警 | 村官三支一扶 | 党政公选 |6、立方数列求和公式1^3+2^3+3^3…+n^3=[1/2 n(n+1) ]^27、行程问题(1)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的多次相遇问题中,第N次相遇时,每人走过的路程等于他们第一次相遇时各自所走路程的(2n-1)倍(2)A.B距离为S,从A到B速度为V_1,从B回到A速度为V_2,则全程平均速度V= (〖2V〗_1 V_2)/(V_1+V_2 ),(3)沿途数车问题:(同方向)相邻两车的发车时间间隔×车速=(同方向)相邻两车的间隔(4)环形运动问题:异向而行,则相邻两次相遇间所走的路程和为周长同向而行,则相邻两次相遇间所走的路程差为周长(5)自动扶梯问题能看到的级数=(人速+扶梯速)×顺行运动所需时间能看到的级数=(人速-扶梯速)×逆行运动所需时间(6)错车问题对方车长为路程和,是相遇问题路程和=速度和×时间(7)队伍行走问题V_1为传令兵速度,V_2为队伍速度,L为队伍长度,则从队尾到队首的时间为:L/(V_1-V_2 )辽宁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政法干警 | 公安招警 | 村官三支一扶 | 党政公选 |从队首到队尾的时间为:L/(V_1+V_2 )辽宁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政法干警 | 公安招警 | 村官三支一扶 | 党政公选 |。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地市级行测真题:资料分析(含答案)试卷说明:题量:130答题时间:120分总分:100资料分析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资料题】2013年,某省工业企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864亿元、税金1680亿元、利润2080亿元,分别增长19.1%、19.4%、26.4%,分别高出全国7.9、8.4、14.2个百分点。
该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工业的3.7%,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百户重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税金、利润分别增长10.2%、11.1%、20.8%,分别占全省工业的29.5%、51%、27.6%。
2013年,汽车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38亿元,增长23.1%;实现利润416.6亿元,增长19.9%;税金225.3亿元,增长50%。
销售利润率(利润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攀升至9.2%。
食品(含烟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59亿元,增长20.8%,增速同比放缓9.2个百分点。
实现利润398亿元,增长34.5%;工业税金506.2亿元,增长11.4%。
钢铁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10亿元,增长1.8%,利润总额34.6亿元,增长18.8%。
行业销售利润率仅1%。
石化行业主营业务收入5138亿元,增长18.8%;实现利润204.2亿元,增长38.1%。
子行业中,石油加工业净亏损0.2亿元,同比减亏13.6亿元;化工行业全年利润增长31.6%,扭转上半年利润下降局面;石油开采业净亏损8.6亿元,橡胶塑料行业利润增长29.1%。
建材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12亿元,增长27.1%;实现利润167.2亿元,增长51.6%。
机械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86亿元,增长26.6%;实现利润191.6亿元,增长23.8%。
其中,电气机械(家电)利润增长38.5%,专用设备利润增长22.1%,船舶行业利润增长18.9%。
111.2013年全国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约为多少万亿元?A.84B.90C.97D.102112.2013年全国工业企业的税金增速比利润增速:A.低1.2个百分点B.低5.8个百分点C.高7.0个百分点D.高8.4个百分点113.2013年该省以下行业利润增速从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A.石化行业,建材行业,机械行业B.建材行业,石化行业,机械行业C.汽车行业,食品(含烟草)行业,钢铁行业D.食品(含烟草)行业,钢铁行业,汽车行业114.2013年该省工业企业的哪项信息,能够从上述资料中直接推出?A.工业企业利润占全国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比重B.船舶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机械行业的比重C.橡胶塑料行业工业企业实现利润额D.百户重点企业的总体销售利润率115.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A.2012年该省食品(含烟草)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速为11.6%B.2012年该省工业企业税金总额中,汽车行业所占比重超过15%C.2013年该省建材行业的销售利润率高于2012年水平D.2012年该省石油加工业净亏损13.4亿元【资料题】116.与2011年同期相比,2014年1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约增长了:A.25.9%B.36.8%C.47.4%D.52.5%117.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加了:A.4千多元B.3千多元C.2千多元D.1千多元118.综合2011~2013年的数据,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季度分别是:A.1季度和1季度B.1季度和4季度C.4季度和4季度D.4季度和1季度119.2011~2013年,农村居民年人均现金收入超过1万元的年份有几个?A.0B.1C.2D.3120.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A.2013年各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均同比增加B.2013年4季度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低于环比增速C.2014年1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环比增长了三成多D.2013年下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比上半年多约2000元【资料题】2014年1~5月,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约13254亿元,同比增长20.9%,比去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5题。
2013年1-9月,全国造船完工5101万载重吨,则比增长18.3%,9月当月完工786万载重吨,环比增长67.2%。
新承接船舶订单规模290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2.8%。
手持船舶订单16886万载重吨,比上年同期下降13.8%,比2012年底下降14.5%。
1-9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1526家,完成工业总产值5734亿元,同比增长2 4.6%。
1-8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83亿元,同比增长27.1%。
受成本上涨、低价船交付比例增大等因素影响,船舶工业实现利润增幅出现回落。
1-8月,船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28亿元,同比增长24.5%,增幅下降8.2个百分点。
1-8月,船舶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7.5 %,同比下降2.1%。
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增幅分别低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4.6和3.7个百分点。
1-9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2394亿元,同比增长16%,增幅下降1.9个百分点。
全国完工出口船舶规模4305万载重吨,占全国造船总量的84.4%;新承接出口船订单2162万载重吨,占新接订单的74.5%;手持出口船舶订单13863万载重吨,占全部手持订单的82.1%。
9月当月,我国船舶行业仅承接船舶订单规模94万载重吨,是2011年6月以来月度成交的最低值。
截至9月底,全国约有30%的船厂没有接到订单,部分企业2012年上半年可能陷入开工任务不足的困境,一些中小船厂已开始停产、转产。
1.2013年1-7月,全国造船完工总量为多少万载重吨?( )A.4315B.3845C.4312D.38552.2013年1-9月,新承接出口船舶订单在全国造船完工总量中的比重约为多少?( )A.50.2%B.15.5%C.74.5%D.42.4%3.2013年1-9月,全国手持出口船舶订单约为新承接出口船舶单的多少倍?( )A.4.78B.6.41C.3.22D.5.824.2013年1-9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占全国规模以上船舶企业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与2012年该比重相比,下降了约几个百分点?( )A.3B.4C.5D.6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手持船舶订单相比,2013年1-9月新承接船舶订单规模比去年同期下降更多B.2013年1-8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船舶工业总产值的76.4%C.2011年1-8月,船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约为199亿元D.2013年1-9月,我国船舶行业月平均承接船舶订单规模低于94万吨1.【解析】 B。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常考概念及公式总结资料分析常考概念及公式总结201320122011增长 6 6 9比重 4 4 4倍数 1 2 1平均值 1 1 2常考概念之增长:201320122011增长求基期量现-增长量现/1+率 1 1 2 求增长量现×率/1+率 2 4隔年增长量增长率百分点 2 1 1现/基-1 2 2 1量/(现-上) 1量/上 1 1隔年增长率合计 6 6 9真题:增长: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2013年真题)2011其他创收收入50.42亿元,占总创收比重达26.13%,同比增速51.12%。
102.2010年广电产业其他创收收入约为多少亿元?A.17B.33C.50D.68,答案为B。
增长量:现×率/1+率(2012年)2010年,我国黄金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92.88亿元,同比增长66.72%;实现利润248.74亿元,同比增长78.19%。
103、2010年,我国黄金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了约多少亿元?A、918B、920C、922D、924解析:,答案为A。
常考概念之比重:201320122011比重部分量/总体量 2 5 3 判断比重变化 1上期比重两年比重差合计 3 5 3比重:部分量/整体量(2012年)2010年,我国黄金产量340.88吨,同比增长8.57%。
其中矿产金280.04吨,同比增长7.2 7%;有色副产业60.84吨,同比增长14.95%。
101、2010年,我国矿金产量占黄金产量的比重约为:A、80%B、82%C、84%D、86%解析:直接求比重的题目,答案为B。
根据上面表格可以知道,增长和比重是每年考试的重点,其中求增长量,增长率和比较增长量及比较增长率的题目考的比较多,大家复习的时候可以当成重点来复习。
另外倍数这个概念,经常考到的是直接求倍数,或者会考察到“是几倍”和“多几倍”两个概念的区别。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全攻略2015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马上就要到来了,为了有一个优异的考试成绩,在此,编辑整理了最新的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供学子们参考,会对你的考试有所帮助。
目录:一、资料分析答题技巧二、资料分析计数题答题技巧三、排列组合快速解题方法四、常识判断的三种快捷方法五、常识判断:政治基础知识答题技巧一、资料分析答题技巧资料分析主要考查应试者准确理解、综合分析文字资料、图表资料和统计资料的能力。
这部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某项工作或任务的进展和完成情况作出评价;二是对被研究的统计规律、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加以阐述;三是对被研究现象的未来趋势及其变化特征进行预测。
我们在阅读资料的时候只要抓住和理解一些关键词后很多问题就会一目了然,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多掌握一些关键词语,下面我向大家列出一些平时出现的、不好理解的、容易出错的关键词。
1.增幅与同比增幅增幅:量和比列的增加幅度,在当前的资料分析考试中,一般等同于增长;同比增副:量和比列的增加幅度,往往和某一相同的时期(比如去年同一时期)想比较,在当前资料分析的考试中,一般等同于同比增长。
2.翻番翻番:指数量加倍,翻番的量是以倍变化。
例:今年的产量为b,计划明年比今年翻1番,明年计划产量为多少?如果后年比今年翻3番,则后年的产量为多少?明年的产量=b× =2b后年的产量=b× =8b3.基尼系数和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用来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指标,介于0-1之间的数值。
基尼系数越大,表示贫富差距越大;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支出或者个人支出的比例,用来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贫困程度。
通常情况下恩格尔系数越低,表示该国家或者该地区越富裕。
4.平均数平均数:数的总和与总个数之比,这主要是算术平均数,至于几何平均数则不怎么出现。
5.总产值和增加值总产值: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现的企业表现的企业生产的产品总量,也就是全部产品价值的总和。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全面分析历年行测资料分析题资料分析是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的重要一环,其题目数量和占比在近几年来发生了显著变化。
资料分析部分的题目类型也各不相同,其中计算型题目是考查的重点。
虽然计算并不是重点,但是只要能够根据材料中各指标之间的关系列出正确的算式,经过简单的分析,运用一些计算技巧,可以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
综合材料是主要的考查方式,材料与经济、科技和民生紧密相关,紧扣时事。
资料分析作为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五大专项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资料分析“耗时长、得分难”的特点让很多考生望而生畏。
为帮助考生了解资料分析考查特点,专家在历年考试资料分析的基本情况、特点、变化趋势等方面入手,细致分析,归纳总结。
近几年来,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资料分析部分题量变化显著,2010年题量达到近年来题量顶峰,2011年骤减,2012、2013、2014年均为20道,预计2015年题量基本上稳定在20道左右。
资料分析部分的材料类型也各不相同,考生在复时需掌握各类材料类型的特点,有助于快速理解材料含义,从而快速列式计算。
通过仔细研究2012-2014年国家行测考试资料分析部分的真题,专家总结出资料分析有以上特点。
近年来,综合材料已成为高考主要的考查方式。
据统计,2014年,综合型材料题在资料分析题中的占比达到了75%。
文字材料、表格材料等也成为了近几年的选考题型。
这种趋势说明了高考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另外,综合材料的特点之一是与经济、科技和民生紧密相关,紧扣时事。
这也意味着学生需要时刻关注社会热点和最新动态,才能更好地应对高考中的综合材料题。
因此,学生在备考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积累,还要注重对时事的了解和分析能力的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在解答综合材料题时,学生要注重材料的细节和逻辑关系。
只有充分理解材料的内容和含义,才能准确地回答问题。
此外,学生还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能够将不同材料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可能性推理在设问上的基本要求是找出能够对文中论点起到支持或反驳作用的选项。
我们通过学习具体的推理方式,掌握了不同的推理方式下有哪些漏洞可以用来进行支持或反驳,继而进行相应的选择即可。
然而,在这个基本作答思路基础上,不同的问法仍就需要具体分析,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对选项的要求。
把握这些特点,将有助于甄别选项,提高正确率。
下面,就分析一下具体都有哪些特点:
首先,如果我们将选项对题干观点的作用分成以下五种情况的话,即:“最能削弱、一般削弱、无关项、一般加强、最能加强”这五种情况,那么,若问“能够加强”,则需要把从一般加强往左的选项排除掉;若问“能够削弱”则要把从一般削弱往右的选项排除。
若问“不能加强”则选择一般加强往左的选项;若问“不能削弱”则选择一般削弱往右的选项。
此时,答题者只需要能够分辨选项的作用做出选择即可。
这是一种十分常规的问法形式
值得关注的是“最能够加强(或削弱)”的问法,这类问法,需要比较几个选项的具体叙述情况,看一看它们是否符合从近原则,是否在表述程度上最强等,切不可轻率作答,一定要仔细比较,选择一个最切题目程度最强的选项。
例如:
挪威研究人员分析了该国过去几十年里230 万份出生记录,以及相应孕妇的健康数据,结果发现,如果母亲怀孕期间出现妊娠剧吐症状,女儿后来怀孕时也出现该症状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3 倍。
研究还表明,孕妇妊娠剧吐与腹中胎儿是否含有来自丈夫一方的相关基因没有关系,导致这一症状的基因只可能来自母亲。
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妊娠剧吐与父亲的基因无关,而是由母亲遗传给女儿。
【2013-山东】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女儿和母亲生活的自然和家庭环境(气候、饮食习惯等)比较类似;
B.一项亚洲研究表明,母亲有妊娠剧吐,女儿出现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1.5 倍;
C.研究表明,外婆怀孕时有妊娠剧吐,外孙女出现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3 倍;
D.在过去几十年中,挪威妇女吸烟的比例逐年上升,而吸烟与妊娠剧吐有关。
本题正确答案是A项,然而绝大多数人会选择D项。
之所以选错是因为多数人都没有仔细分析A、D两项在叙述上的细微区别,草率选择。
题干分析的问题是“母亲的妊娠呕吐遗传给女儿”,要求对这种遗传作用进行削弱。
D项给人一种“另有他因”的作用效果,迷惑性极强。
但仔细分析便知,“挪威妇女”与“母亲”之间,存在着概念上的混淆偷换,妇女的概念大于母亲,而且妇女将来不一定生育女儿。
因此D项的削弱力量有限。
而A项说的是“女儿和母亲”的生活环境类似,在概念上与题干契合,且也隐含着“另有他因”的作用,即女儿的呕吐可能是因为生活环境相似而产生的,从而削弱了遗传的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最能加强(或削弱)的问法中,陷阱在于选项之间的细微区
别,务必要仔细分析,切勿草率。
问法中还有一种问“最不能够加强(或削弱)”的,这种问法之所以让人感到费解,是因为它预设了一种情形,即四个选项都可能具有“不能够加强(或削弱)”的作用,要从中比较,选出一个程度最强的。
例如:
据史料记载,唐贞观十九年,玄奘从印度取经归来后,亲自设计建造了大雁塔,用以供奉带回的佛经、金银佛像、舍利等宝物。
但直到现在,玄奘所带回的珍宝到底藏在哪里,却无人知晓。
考古专家认为,就像法门寺古塔下面存在千年地宫一样,大雁塔地下肯定也藏有地宫,只是尚未发掘而已,并由此推测,大雁塔下的地宫里极有可能藏有玄奘当初带回的珍宝。
【2010-山东】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能质疑上述推测?
A.玄奘所画的大雁塔图纸上没有地宫
B.已发掘的其他几座古塔下的地宫里并没有发现宝物
C.考古学家已经在其他地点发现了玄奘带回的佛经
D.根据史籍记载,玄奘带回的宝物已全部进献到皇宫
本题答案为B项。
比较四个选项,A、C、D三个选项的均具有一定的质疑作用,但是其质疑的程度都有限,不能够完全反驳论点。
B项也有一定的质疑作用,用了类比推理的方式说明地宫里可能没有佛经。
但是,类比的作用在几个选项中是最弱的,漏洞是最明显的(可参照类比推理的特点去理解),因而比较而言B项当选。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问“最不能加强(或削弱)”时,其陷阱在于如何理解这种问法,去寻找最符合这种特点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