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堂吉诃德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5
名著导读《堂吉诃德》说课稿及反思一.说理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规定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二.说教材:《堂吉诃德》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的名著导读部分,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的作品。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塞万提斯及作品《堂吉诃德》的游侠经历。
(2)学习通过小说三要素来反映生活现实的方法,提高小说的鉴赏能力、语言欣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1)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手段,自读与导读相结合,揣摩文本语言,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2)通过个性化的解读,培养学生审辨式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和领悟正确的理想价值观,明确堂吉诃德精神在现实中的意义。
四.说教学重难点:通过个性化的解读,培养学生审辨式思维的能力。
五.说教学策略及设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阅读鉴赏的目标是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培养个性化的阅读,注重合作学习,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因此,本课我以教师主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作品赏析,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培养其审辨式思维能力。
由于作品内容庞杂,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不喜欢本书,只看到其荒诞可笑的行为及情节,忽略或者未能领略作者的创作意图及作品的现实意义,再加上只有一课时的时间来进行导读。
因此,我考虑设计两个环节:一个是从学生喜欢的人物堂吉诃德入手,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点拨赏析人物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会赏析方法,进而了解人物形象的意义即作者的创作意图。
第二个环节是思考交流作品的现实意义。
通过别林斯基的评价,由滑稽和崇高入手,让学生思考作品人物身上体现的矛盾性,进而进行个性化解读,培养其审辨式思维能力。
《堂吉诃德》名著导读及课后练习答案作品导读作品导读一、作品简介一、作品简介《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于1605年和1615年分两部分岀版的反骑士小说。
故事发生时,骑士早已绝迹一个多世纪,但主角阿隆索·吉哈诺却因为沉迷于骑士小说,时常幻想自己是个中世纪骑士,进而自封为“唐·吉诃德·德·拉曼恰”,拉着邻居桑丘·潘沙做自己的仆人,“行侠仗义”、游走天下,作出了种种与时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径,结果四处碰壁。
但最终从梦幻中苏醒过来。
回到家乡后死去。
文学评论家都称《堂吉诃德》是西方文学史上的部现代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
的部现代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
二、《堂吉诃德》的作者二、《堂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人,15471547年9月29日出生,日出生,16161616年4月23日在马德里逝世。
他被誉为是西班牙文学世界里最伟大的作家。
评论家们称他的小说《堂吉诃德》是文学史上的部现代小说,同时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
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
三、内容简介三、内容简介《堂吉诃德》《堂吉诃德》一书全名是一书全名是一书全名是《拉曼却的机敏堂吉诃德传》《拉曼却的机敏堂吉诃德传》《拉曼却的机敏堂吉诃德传》,,共两部,部出版于1605年,第二部出版于1615年。
年。
小说的情节非常奇持:拉曼却地方一个乡村的小绅士叫吉桑诺,将近五十岁,身段颀长,面孔瘦削,有一匹瘦马,还有—支长矛.一面旧盾,家中有—个四十来岁的女管家,一个二十来岁的外甥女,还有一个帮工,一般生活可以维持,但并不大富裕。
他有—个嗜好是喜读骑士小说,读得入迷了,不打猎,不管家事,后来竟然把土地卖了去买这类书,并见人就与人议论书中的义理。
从黑夜到白天,从白天到黑夜,他每天这样谈,以致脑汁渐渐枯竭下去,终于失掉了理性。
他脑子里满是魔法、战车、决斗、挑战、受伤、漫游、恋爱、风波以及书中种种荒唐无理的事,凡是书中所写的他都信以为真。
《堂吉诃德》名著导读塞万提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家。
《堂吉诃德》是他最具国际影响的杰作,书名全称为《匪夷所思的拉曼查绅士堂吉诃德》堂吉诃德是西班牙拉·曼却地方的一个穷绅士。
他五十来岁,“身材瘦削,面貌清癯”,爱读骑士小说,满脑子尽是些魔术呀、比武呀、打仗呀、恋爱呀、痛苦呀等荒诞无稽的故事。
他又十分迂腐,认为书上所写的都是千真万确的。
于是,他想入非非,要去做个游侠骑士,“消灭一切暴行,承担种种艰险,将来功成业就,就可以名传千古”。
他把祖传下来的一套破盔甲找出来,擦拭了又擦,面甲坏了,他便用硬纸补上一个。
他家有一匹瘦得皮包骨的马,他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驽骏难得”,意思是“原来是一匹驽马,现在是马中”。
按照骑士的习惯,除了名马,还要选个意中人。
他选中了邻村的一位农家姑娘阿尔东沙·罗任索。
他给她起名为杜尔西内妮,意思是“甜蜜温柔”。
他又做了把长枪,臂上挎着盾牌,俨然象个骑士了。
他先后三次出门去打抱不平。
有过种种遭遇,闹了不少笑话。
堂吉诃德次出门是单枪匹马,为时两天。
头一天,他在大路上看到一家客店,把它当作了堡垒。
店门中站着两个妓女,他把她们当成名门闺秀;他又把店主当成了堡垒长官。
他想起自己是个未受封的骑士,便要求“堡垒长官”给他封赠。
这位店主是个爱开玩笑的人。
他看出堂吉诃德有点疯傻,入店后又打了骡夫,怕再出乱子,便赶快满足了堂吉诃德的要求。
店主叫一男孩子点了蜡烛,又叫两个妓女跟着。
他自己则拿了一本帐簿,要堂吉诃德跪在他的面前。
然后,他对着帐簿念念有词,在堂吉诃德颈窝上狠狠打了一掌,又用剑在他肩膀上使劲地拍了一下,便由一个妓女给他挂上剑,另一个妓女给他套上马刺。
封赠仪式便算完成了。
堂吉诃德爬起来,谢了“长官”,满心喜悦。
第二天,他听从“长官”的劝告,决计回家一趟,因为他必须置办行装,还要找个仆从。
在一座林子里,他看到一个十五岁左右的牧童被绑在树上,主人一面骂他丢了羊,一面用皮带狠命地抽打他。
名著导读《堂吉诃德》(人教版高二必修)一、作者塞万提斯和《堂吉诃德》《堂吉诃德》是西方文学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之一。
其作者米盖尔德塞万提斯萨阿维德拉(1547-1616)一生艰辛,经历奇特。
塞万提斯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
他21岁时因卷入萨拉曼卡城皇家院内的一次争斗,被判以砍去右手的刑罚。
塞万提斯为了躲避判刑,逃离家乡前往意大利。
在那里他先参加了罗马军队,后又为西班牙神圣兵团作战。
在与土尔其人的多次战斗中,他冲锋陷阵,多次受伤,左手致残。
七年之后,他带着奖章及推荐信准备回国,途中不幸被阿尔及尔人捕获,判作劳役。
几次越狱都不成功,直至五年后由家人和朋友交付巨额赎金,才得以返回家乡。
此时他已经33岁,左手残废,但他面临的是家庭的债务和失业。
他两次结婚都不幸福,为了养家糊口,他找到一份纳税员的工作。
但是又因他税收工作不力,账目混乱被关进监狱。
《堂吉诃德》就是在他经历坎坷穷困潦倒的境遇下孕育出的作品,其中自然映照出作者自我的体验和情感。
塞万提斯在谋求生存之余,潜心创作。
他用了8年时间完成了《堂吉诃德》的第一部,小说于1605年发表,受到人们的喜爱,书中的两个形象堂吉诃德和桑丘潘沙几乎家喻户晓。
然而这并未能改变塞万提斯经济上的窘境。
1605年后,塞万提斯着手写小说的第二部。
1614年在他即将完成之时,听到有人出版了《堂吉诃德》的续集,十分气愤,因此他在书中揭露了伪作,并结束了堂吉诃德的故事。
1615年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的第二部出版,人们的热情和喜爱不减,然而次年穷困交加的塞万提斯在马德里逝世。
《堂吉河德》是一部讽刺骑士小说的小说。
主人公堂吉诃德因沉迷于骑士小说,决定外出历险,做一名行侠仗义的骑士。
他找来同村的农民桑丘潘沙作他的侍从,把邻村的一位农家女儿杜尔希尼亚作为他的意中人。
他三次外出历险,作了许多可笑之事。
最后他被化装成白月骑士的朋友打败,放弃行侠游历,回家不久后病倒。
临死前,他醒悟到自己迷信骑士小说之过。
名著导读《堂吉诃德》《堂吉诃德》简答题:1.简述一个关于堂吉诃德的故事。
他们来到郊野,远远望见三四十架风车,堂吉诃德对邻居说:“那边出现了30多个大得出奇的巨人。
我打算去跟他们交手,把他们打死咱们得了战利品,可以发财。
”邻居反复说明那是风车,而不是巨人。
他不但不听,反而责备邻居胆小,他横托着长枪就向风车冲杀上去,可风车把他连人带马都甩出去,堂吉诃德翻滚在地,狼狈不堪。
2.堂吉诃德曾经那样热烈地投入到行侠仗义的行动中,梦醒后发觉一切都是空,对骑士文学深恶痛绝。
那么,他以前的种种行为还有没有价值?有价值。
虽然堂吉诃德做了许多荒唐可笑的蠢事,但大都出自他善良的动机——为了解救人类的苦难。
他是一个为了维护正义,拯救世人,甘愿牺牲自身生命的无畏勇士,是理想主义的化身。
只不过他选错了方式,他以为骑士道最能替人消灾解难,不知道这个年代骑士道太过时了,借它根本不能实现理想。
3.简述一个关于侍从桑丘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受到了堂吉诃德的美好品德的影响。
他在当总督时,发财欲望已经改变为改革现状的民主要求。
他观察敏锐,一旦察觉公爵夫妇设下的陷阱,就毫不贪恋权位,立即辞职。
他决绝地说:“请告诉公爵大人:我光着身子出师,如今还是个光身,我没吃亏也没占便宜,换句话说,我上任没带来一文钱,卸任也没带走一文钱,这就和别处岛上的卸任总督远不相同了。
”4.简述《堂吉诃德》中一个令你难忘的情景。
答①:堂吉诃德第一次远出游的第一天将一家客店当作城堡。
要求“城堡主人”给他举行骑士受封仪式。
店主是个爱开玩笑的人,他看堂吉诃德有点疯傻,入店后又打了骡夫,怕再出乱子,便赶快满足了堂吉诃德的要求。
店主叫一男孩子点了蜡烛,又叫两个妓女跟着。
他自己则拿了一本帐簿要堂吉诃德跪在他的面前。
然后,他对着帐簿念念有词,在堂吉诃德的颈窝上狠狠打了一掌,又用剑在他的肩膀上使劲地拍了一下,便由一个妓女给他挂上剑,另一个妓女给他套上马刺,封赐仪式便算完成了。
堂吉诃德终于盼到了骑士封号,满心喜悦。
答②:堂吉诃德的第一次冒险是解救被地主绑在树上痛打的放羊孩子。
他命令地主给孩子松绑,并如数付给孩子工钱,地主被吓得一一照办。
堂吉诃德离开之后,地主把小孩重新绑在树上,这回打得更狠,把小孩打得死去活来。
答③:一天夜里,堂吉诃德带着待从悄悄地离开村子,来到郊野,远远看见几架高高耸立的风车,堂吉诃德认定他们是凶恶的巨人,便挺着长予冲上前去,桑丘哪里拦得住他。
转动的风车把堂吉诃德连人带马掀翻在地,堂吉诃德鼻青脸肿地在地上滚翻,长枪也迸作了几段。
事后,堂吉诃德始终不信他刺的风车,硬说是魔法师与他作对,把巨人变成了风车。
答④:一天,主仆二人路见两队羊群在远处扬起尘土。
堂吉诃德认为那是两支交战的大军,便冲上去攻打邪恶的一方,桑丘阻拦不住,主人已杀入羊群。
牧羊人拿起石块,雨点般地向他打来,砸破了他的头皮,打掉了他几颗牙齿,牧羊人见自己闯了祸,便集合羊群,把七八只死羊扛在肩上,急忙跑了。
一、导课:在一部书中有这样一人物,有人说他是疯子,也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懦夫,也有人说他是勇士;有人说他是武士,也有人说他是诗人。
他就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
二、导读1.作者及其生活背景介绍塞万提斯(1547~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伟大的作家。
塞万提斯出身贫寒,只念了中学就踏入社会。
他热衷于建功立业以创造辉煌的人生,曾作过红衣主教的随从,后来参军,征战四方,在战斗中他勇往直前,以致身负重伤,失去左臂。
归国途中,又被海盗抓去当了5年奴隶。
当他被亲友赎回国时,已是贫困潦倒,衰弱不堪。
他又因无力赔偿税款而不止一次被捕下狱。
但他并不消沉,他毅然拿起笔来,转入文学创作。
《堂吉诃德》这部撼世巨作在他不屈的残臂下终于创作了出来。
《堂吉诃德》为作家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但并未改变他的贫困状况。
1616年4月23日,他在贫病交加中去世。
塞万提斯写《堂吉诃德》的宗旨是要“把骑士小说的那一套扫除干净”,但是,这部作品的社会意义却远远超出了对骑士小说的嘲讽和抨击,它真实而全面的反映了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西班牙的封建社会现实,揭露了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国的各种矛盾,谴责了贵族阶级的荒淫无耻,对人民的疾苦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2、小说情节复述《堂•吉诃德》小说全名为《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台•拉•曼却》共两卷,主要描写一个瘦弱的没落贵族堂吉诃德因迷恋古代骑士小说,竟像古代骑士那样用破甲驽马装扮起来,以丑陋的村姑作美赛天仙的贵妇,再以矮胖的农民桑丘•潘沙作侍从,三次出发周游全国,去创建扶弱锄强的骑士业绩。
反而闹出不少笑话,到处碰壁受辱,被打成重伤或被当作疯子遣送回家。
三、阅读名著阅读小说精彩章节,进行交流。
主要片段1(大战风车)他们来到郊野,远远望见三四十架风车,堂吉诃德说:“那边出现了三十多个大得出奇的巨人。
我打算去跟他们交手,把他们打死咱们得了战利品,可以发财。
”他横托着长枪就向风车冲杀上去,可风车把他连人带马都甩出去,堂吉诃德翻滚在地,狼狈不堪。
2(大战羊群)离开客栈后,主仆二人路见两队羊群在远处扬起尘土。
堂吉诃德认为那是两支交战的大军,便冲上去攻打他认为邪恶的一方,对羊群举枪乱刺。
牧羊人大惊,解下弹弓,将拳头大小的石头向他弹去,砸破了他的头皮,打掉了他几颗牙齿,堂吉诃德从马上倒栽下来。
3(自封“狮子骑士”)堂吉诃德路遇一辆运载狮子的车辆,他用长枪逼着押送人打开了狮笼,准备与狮子决一雌雄。
谁知狮子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掉转身子又躺下了。
堂吉诃德又要押送人激怒狮子,好跟它决斗。
押送人见状假意地夸奖了堂吉诃德一番。
堂吉诃德自以为得胜,就自封“狮子骑士”。
4(授封仪式)第一次,他单枪匹马,来到一座他认作城堡的客店,把妓女当成贵妇人,又把店主当成城堡长官。
他想起自己是个未受封的骑士,便要求店主给他封授。
店主见他疯疯癫癫,怕他再胡闹,便在马房为他举行受封仪式,店主拿记账簿当《圣经》,口中念念有词,让两个妓女给堂吉诃德挂剑。
5(拜访意中人)堂吉诃德第三次出游,要到托波索拜访意中人杜尔西内娅公主,因为“世上唯有意中人的青眼,最能激发游侠骑士的勇气”,可是这镇上并没有什么公主,桑丘想了个馊主意,把路上遇到的骑驴的乡下女人说成是杜尔西内娅。
堂吉诃德始疑后信,竟认为是魔法师把大美人变成粗蠢村姑。
(二)堂吉诃德荒唐可笑的闹剧还有很多,你能不能再举一些例子呢?他把旅店当做城堡,把妓女当成贵妇;把理发师的铜盆当做魔法师的头盔;把苦役犯当做受迫害的骑士;把赶路的贵妇人当做落难的公主;把皮酒囊当做巨人的头颅;“人猫大战”。
(三)、简述一个公爵夫人作弄堂吉诃德主仆的故事。
公爵派桑丘到一个小镇当总督。
他布置了几件疑案来捉弄桑丘,但桑丘断事英明,秉公执法,一一解决。
众人觉得新总督明鉴万里,非常钦佩他。
桑丘在“海岛”上政绩卓著,又制定了许多对老百姓有益的法律。
一天,公爵派手下人装作敌人进攻“海岛”,在混乱中把桑丘打倒在地。
桑丘辞去总督职务,两袖清风,回去找堂吉诃德。
(四)、简述堂吉诃德游侠准备,结果又怎么样?1自己起名为堂吉诃德•德•拉•曼却,选个村姑作意中人,起名“杜尔西内娅”年龄外貌:年近50岁,身材瘦削,面貌清癯,体格还算强健。
装束:祖传下来的一套已生锈发霉的破盔甲,拼揍了一只用硬纸做成面甲的头盔。
坐骑:牵出家中一匹瘦得皮包骨头的马,却给它取了个高贵的名字叫“驽骍难得”。
武器:拿着长枪,挎着盾牌2.堂吉诃德曾经那样热烈地投入到行侠仗义的行动中,梦醒后发觉一切都是空,对骑士文学伸恶痛绝。
那么,他以前的种种行为还有没有价值?有价值。
虽然堂吉诃德做了许多荒唐可笑的蠢事,但大都出自他善良的动机——为了解救人类的苦难。
他是一个为了维护正义,拯救世人,甘愿牺牲自身生命的无畏勇士,是理想主义的化身。
只不过他选错了方式,他以为骑士道最能替人消灾解难,不知道这个年代骑士道太过时了,借它根本不能实现理想。
(五)、怎样理解堂吉诃德这一人物形象明确:这个人物的性格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他是神志不清的,疯狂而可笑的;另一方面他代表了最高的道德原则.无畏的精神.英雄的行为.对正义的坚信以及对爱情的忠贞,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化身。
品德也越鲜明.他对于被压迫者和弱小者寄予无限的同情。
?从许多章节中,我们都可以找到他以热情的语言歌颂自由,反对人压迫人,人奴隶人。
他发表的关于自由、美德、人的意志的言论是那么有条有理,铿锵有力,他对人类美好未来具有那么坚定不移的信念。
他的身上体现人类最普遍,最美好,最崇高的思想感情,但同时又在游侠中处处碰壁。
尽管堂吉诃德模仿骑士行侠冒险是荒唐可笑的,然而,他同情弱者、嫉恶如仇、维护正义、不畏艰难的品格却是十分崇高伟大的。
作者塑造了一个可笑而又可敬的人物形象。
(六)、如何理解桑丘这一人物形象桑丘•潘沙是个朴实善良、机灵乐观、目光短浅、爱沾点小便宜的普通农民。
桑丘性格开朗,看问题很实际,与耽于幻想的堂吉诃德形成鲜明的对照。
他抱着当一个海岛总督的梦想,陪主人四处游侠,心胸逐渐开阔起来。
桑丘任海岛总督期间,断案公正,光明磊落,体现了西班牙农民的智慧和正直。
(七)、怎样用简练的语言描述堂吉诃德主仆二人一高一矮、一瘦一胖的内在气质?一个重理想,一个讲实际;一个沉溺主观,耽于幻想,一个头脑清醒,冷静理智;一个讲究献身,一个看重实利;一个行动鲁莽,急公好义,一个谨慎小心,胆小怕事……这两个人物既陪衬也对照,堂吉诃德的理想主义和桑丘的务实精神相映成趣。
四:思考探究:堂吉诃德身上有些什么品质是我们现在所应该尊敬和继承的?堂•吉诃德坚信骑士道,全身心浸透着对理想的忠诚,为理想而承受种种艰难困苦。
他具有渊博的学识,对社会的批评,对战争、法律、道德文学艺术的看法都具有远见卓识,他身上闪耀着人文主义的理想之光。
堂•吉诃德讨厌邪恶,不满人间苦难,憎恨奴役和压迫,崇尚自由平等,是非常崇高而伟大的,令人尊敬。
五、小结小说不仅塑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经典形象,还真实而全面的反映了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西班牙的封建社会现实,揭露了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国的各种矛盾,谴责了贵族阶级的荒淫无耻,对人民的疾苦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六、拓展1、课外再仔细完整研读小说原著,提高语言的敏感性,增强对作品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增强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
2、教师将自己或班级的网页、电子邮件或电话号码公布给学生,开展多种形式延续互动教学活动,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及时为学生答疑解难,让学生通过课后的再度反思、对比、剖析进行纵深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