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籽油(山茶油)加工工艺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2
茶油古法压榨工艺流程茶油是一种传统的食用油,具有浓郁的茶香和独特的口感。
茶油的制作工艺主要分为采摘、晒青、炒制、压榨等几个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茶油古法压榨工艺流程。
一、采摘茶油的原料是茶籽,采摘时需要选择成熟度适中的茶果,以确保茶籽的品质。
一般来说,采摘时间为每年10月至次年3月间。
二、晒青采摘回来的茶果需要晾晒一段时间,使其变成深棕色。
这个过程称为“晒青”。
晾晒时间视气温而定,通常需要2-3天。
三、炒制晾干后的茶籽需要进行炒制处理。
将干净的铁锅加热至适当温度(约150℃),然后将茶籽倒入锅中,不断搅拌直到出现微黄色并散发出浓郁香味即可。
四、压榨经过炒制后,茶籽需要进行压榨处理。
这个过程是整个工艺流程中最关键的一步,也是制作出高质量茶油的关键所在。
1.选榨油机首先需要选择一台合适的榨油机。
传统的压榨工艺使用的是石磨压榨,现代化的压榨工艺则使用液压压榨等设备。
无论使用哪种设备,都需要保证其卫生、安全、稳定。
2.清洗将选好的茶籽清洗干净,并去除杂质和残留物。
3.加热将清洗干净的茶籽放入锅中加热至适当温度(约100℃),以便更好地释放出油脂。
4.进料将加热后的茶籽放入榨油机中进行压榨。
注意控制进料速度和量,以免过快或过多导致设备故障或品质下降。
5.收集经过压榨后,茶籽会分离出茶油和固体残渣。
需要将茶油收集起来,并进行过滤处理,去除杂质和不纯物质。
6.储存最后将处理好的茶油储存在密封的容器中,避免受到阳光和空气的影响,以保证其品质和口感。
五、包装茶油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包装和标识。
一般来说,茶油可以使用玻璃瓶、塑料瓶等容器进行包装,并在外部标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总之,茶油的制作工艺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处理和控制,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产品。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并注意卫生、安全等问题。
茶籽油(山茶油)加工工艺茶籽油又名山茶油,野山茶油,油茶籽油,茶油树籽油。
山茶是中国大别山地区、福建中部(闽中)、江西上饶等地区的特产,从它的果实中可以提取优质的山茶油,即茶籽油。
方法一:压榨。
取自油茶树的种子。
茶籽油的制作过程可分为:榨油,过滤。
方法二:亚临界萃取。
亚临界低温萃取技术是低水份茶籽去壳,粉碎,扎胚,亚临界低温萃取,精炼。
成分构成茶叶籽油脂肪酸组成比较合理,饱和脂肪酸≤16%,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2%以上,组成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烯酸(ω6/ω3 3.5-4:1),尤其优于油茶籽油、橄榄油(油茶籽油、橄榄油的多烯酸中亚油酸成分比茶叶籽油含量低),这也说明茶叶籽油中所含脂肪酸成分含量最符合人体所需脂肪酸比例的要求。
营养与健康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试验(心血管病及抑郁症)研究得知,ω6/ω3酸平衡摄入对人体非常重要。
大多数国家及有关国际组织推出相似的指南,对总脂肪、饱和酸/单不饱和酸/多不饱和酸的比例提出了推荐值。
ω6/ω3PUFA摄入比率,以成人而言,最好在4:1~6:1之间,加拿大建议ω6/ω3PUFA 为4:1,WHO 要求二者比率为6:1。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 脂肪所供能量应不超过总供能量的30% , 其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所供能量各占10% 左右。
高脂血症患者、心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 其膳食中饱和脂肪酸要小于7%, 并可适当提高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
因此,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茶叶籽油,不但脂肪酸组成比较合理,而且所含的各不饱和脂肪酸均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长期食用茶叶籽油对满足人体营养的需求将十分有益。
加工工艺我国《本草纲目》记载“茶有野生种生,种者用其籽、而闽人以榨油食用”,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油类作物全书》以及《茶叶全书》中都有利用茶叶籽榨油食用的记载。
目前我国茶叶籽油的提取一般与山茶油的提取类似,采用压榨法和浸出法。
目前上市的高级茶叶籽油大部分采用压榨法(又分为低温冷榨和高温压榨)。
茶油制取工艺油茶,别名茶子树、茶油树,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各省区,我国以湖南、江西、广西等地产量最多。
茶籽油理化性质与橄榄油相似,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80%,尤其是亚油酸含量高达20.6%。
茶油的主要成分为三油酸甘油酯,含有甾醇,三萜类,生育酚等,有益于防治心脑血管、肥胖等诸多富贵病,提高人体免疫力及增进胃肠道的功能,有益智力发育,几乎适用所有人群。
茶油脂肪酸组成与橄榄油相似,被称为“东方橄榄油”,是一种天然、安全、保健的食品。
此外,茶油中还含有橄榄油中所没有的生物活性物质——茶多酚,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肿瘤等多种功能。
油茶籽由种皮(即茶籽壳)和种仁(即茶籽仁)组成,茶籽壳占茶果重的30%~34%,茶籽须去壳后再制油。
油茶籽整籽含油30%~40%,油茶籽的含仁率为66%~72%,仁为淡黄色,仁中含油40%~60%,粗蛋白9%,粗纤维 3.3%~4.9%,皂素8%~16%,无氮浸出物22.8%~24.6%。
除油茶树外,茶叶树种子也含油脂,其仁的含油率约16%,其毛油经精炼后可以食用。
油茶籽制油在我国以预榨浸出法为主。
1.预处理1.1筛选山茶籽筛选一般包括三个方面:①根据季节将寒露籽和霜降籽分开;②根据花色把红花籽和白花籽分开;③根据体形将大茶籽和小茶籽分开。
1.2烘干山茶籽含水分过高,籽壳疲软不易破碎,塑性大,压榨容易泻料。
为了便于剥壳和轧坯,对含水量过高的山茶籽要进行烘干,使山茶籽达到利于剥壳的水分(9%以下)。
茶籽烘干在榨油加工中很重要,茶籽烘干的好坏,对出油率有直接影响。
1.2剥壳荼籽的剥壳与破碎茶籽的剥壳可采用离心剥壳与筛分机进行。
经过破碎后,采用油料破碎机使其粒度变小,以便于后续轧胚工序的进行。
剥壳设备应根据山茶籽的品种而确定,主要有离心撞击式和锤片式两种,目前使用较广的是锤片式剥壳机。
1.3壳仁分离仁壳分离仁壳分离是通过风选使仁与壳分开。
壳中含仁的高低与剥壳设备有着密切关系。
为了使物料在榨膛内的阻抗性和可塑性达到平衡,仁中含壳应控制在12%一15%之间。
榨茶籽油工艺流程根据不同等级山茶油的生产需要,山茶油工业提取制备方法主要有生产上较成熟的机械压榨法、溶剂浸提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我国山茶油的制取一般采取机械压榨法和溶剂浸提法。
机械压榨法机械压榨法是提取山茶油的基本方式,山茶油压榨经历了土法压榨(主要是楔榨)、液压榨油和螺旋榨油等几个阶段。
根据压榨工作过程中茶籽在榨膛内的温度不同,通常前两种称为低温压榨工艺,后一种称为高温压榨工艺。
低温压榨法目前,在油茶产区的农村常采用液压榨油工艺提取山茶油,该工艺所获得的毛茶油杂质少、色泽浅,是现今山茶油提取制备的主流工艺。
液压榨油机有立式和卧式两种结构,实际生产中以卧式液压榨油机居多。
常用山茶油低温压榨法的工艺流程:油茶籽→低温贮存→清理分级→磁选一脱壳→轧坯→冷榨→油渣分离→毛茶油→低温结晶养晶→低温过滤→茶籽饼→浸出成品冷榨油低温冷榨法的关键工艺质量控制点为低温贮存、清理分级、冷榨、油渣分离。
在低温贮存工序中,温度控制在0~7°C,有利于油茶籽的后熟;在清理分级工序中,根据颗粒大小不同进行分级处理,然后将颗粒比较均匀的原料进行脱粒处理,能够保证脱壳效率;在冷榨工序中,采用专用冷榨机,冷榨温度在70-80°C,专用冷榨机可以避免高温引起的山茶油颜色变深、有效成分损失等;在油渣分离工序中,应控制好分离时间、保留时间,过滤时毛油不需经过沉淀池。
高温压榨法高温压榨法主要采用螺旋榨油机进行动态压榨。
油料在榨膛内的瞬间压榨温度较高,对油脂和榨饼均有影响,比如毛茶油的杂质多、色泽深,降低了山茶油精炼率。
因此,螺旋榨油在工艺上要求对茶籽进行剥壳处理。
高温压榨法的关键工艺质量控制点为剥壳、蒸炒、压榨。
在剥壳工序中,经烘干后的茶籽(含水率在12%-14%),进入茶籽剥壳机内破壳,随即进行风力分选,仁壳分离;在蒸炒工序中,茶籽仁要进行水分和温度调节,控制入榨茶籽水分在3%左右,入榨温度达到110-120°C;在压榨工序中,经连续动态压榨,毛茶油从压榨机内不间断地释放出来。
山茶油制作工艺山茶油是一种优质的食用油,也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
山茶油制作工艺是将山茶籽经过一系列的加工过程,提取出纯净的山茶油。
本文将介绍山茶油制作的工艺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山茶油的原料准备山茶油的原料是山茶籽,采摘时要选择成熟的山茶果实,将果实剥开取出果肉中的山茶籽。
取出的山茶籽要清洗干净,并晾晒至水分含量适当。
二、山茶油的烘炒将清洗干净的山茶籽放入烘炒锅中,进行烘炒处理。
烘炒的目的是去除山茶籽中的杂质和水分,并提高山茶籽的油脂含量。
烘炒时要控制火候,避免山茶籽烤焦。
三、山茶油的榨取烘炒后的山茶籽要经过榨油机的榨取。
榨取过程中要控制温度和压力,以保证山茶油的质量。
榨取过程中产生的渣滓称为山茶油渣,可以作为饲料或肥料使用。
四、山茶油的过滤榨取出的山茶油含有一定的杂质,需要通过过滤来提高纯度。
一般采用纱布或纸滤纸来过滤山茶油,去除杂质和悬浮物。
五、山茶油的炼制过滤后的山茶油要进行炼制,以去除残留的杂质和水分。
炼制过程中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使山茶油达到最佳的口感和质量。
六、山茶油的贮存炼制后的山茶油要进行贮存,以保持其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山茶油应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氧气接触。
贮存容器要选择密封性好的玻璃瓶或不锈钢容器。
七、山茶油的品质检测山茶油的品质检测是保证山茶油质量的重要环节。
常用的品质检测指标包括酸价、过氧化值、色泽和气味等。
通过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评估山茶油的品质。
八、山茶油的应用山茶油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香味,广泛应用于烹饪、调味和保健等领域。
山茶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有助于降低血脂、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九、山茶油的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山茶油作为一种传统的健康食用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近年来,山茶油的产量和销售量都在逐步增加。
山茶油制作工艺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和严格的品质检测,可以生产出高品质的山茶油,满足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茶油的制作方法茶油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植物油,常用于烹饪、护肤和医药等领域。
它具有独特的香味和营养价值,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
本文将介绍茶油的制作方法,供您参考。
准备工作在开始制作茶油之前,您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工具:1.茶籽:新鲜、优质的茶籽是制作高质量茶油的关键。
2.琵琶罐:一种特殊的油脂提取器具,通常由陶瓷或不锈钢制成。
3.破碎机:用于将茶籽破碎成小颗粒。
4.烘烤机:用于干燥和烘烤茶籽。
5.榨油机:可以使用电动榨油机或手动榨油机。
制作步骤下面是茶油的制作步骤:步骤1:茶籽处理首先,将新鲜的茶籽清洗干净,去除杂质。
然后,将茶籽放入破碎机中,破碎成小颗粒。
这样可以增加茶籽的表面积,有利于油脂的提取。
步骤2:茶籽烘烤接下来,将茶籽均匀地铺在烘烤机的烤盘上,以适当的温度进行烘烤。
烘烤的目的是除去茶籽中的水分,增加油脂的含量。
一般来说,烤制温度为120-150摄氏度,时间为20-30分钟。
步骤3:冷却茶籽将烘烤好的茶籽取出,待其冷却到室温。
步骤4:榨油在榨油机中加入破碎好的茶籽,按照榨油机的使用说明操作。
电动榨油机通常设置好温度、时间和压力,只需按下启动按钮即可。
手动榨油机需手动旋转榨杆,将茶籽中的油脂逐渐挤出。
步骤5:沉淀和过滤榨油后,将获得的茶油放置一段时间,让沉淀物沉到底部。
然后,倾倒出清澈的茶油,使用滤纸或细筛过滤掉残留物。
步骤6:储存茶油最后,将茶油倒入干净、密封的容器中,并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茶油应尽快食用,以保持其新鲜度和风味。
注意事项在制作茶油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选择新鲜、优质的茶籽,以获得高质量的茶油。
2.确保烘烤的温度和时间控制合理,避免过热导致茶籽和茶油品质下降。
3.榨油时,按照榨油机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避免操作不当导致事故发生。
4.储存茶油时,选择合适的容器和保存环境,避免茶油受潮或暴露在阳光下。
结论通过以上简单的步骤,您可以轻松制作出美味的茶油。
制作茶油不仅可以满足日常烹饪的需要,还可以享受到茶油带来的各种好处。
茶油制备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茶油的制备过程,包括植物采集、处理、压榨或浸提、粗炼、精炼、过滤和灌装以及品质控制等方面。
1.植物采集茶油的主要原料来源于山茶树和油茶树。
在采集茶油原料时,应选择生长环境良好、无病虫害的成年树木。
一般而言,春季和秋季是采集茶油原料的最佳时期。
此时,油茶树上的果实已经成熟,但尚未开裂,内部的种子尚未发芽。
2.植物处理采集到的茶油原料需要经过筛选、去杂、破碎、浸泡、发酵和过滤等一系列处理步骤。
处理过程中需注意保持原料的新鲜度和纯度,避免污染和变质。
3.压榨或浸提提取茶油可采用压榨或浸提两种方法。
压榨法是通过物理压力将果实压榨出油脂;浸提法则是以有机溶剂将油脂溶解后进行萃取。
两种方法均可得到纯度较高的茶油。
4.粗炼提取到的茶油需要进行粗炼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和杂质。
粗炼过程包括加热、沉淀、去除杂质和有害物质等步骤。
通过粗炼,茶油的品质得到了初步提升,为其进一步精炼奠定了基础。
5.精炼粗炼后的茶油仍含有部分杂质和有害物质,需要进行精炼处理以提高其品质。
精炼过程包括再次过滤、脱色、去味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茶油的品质得到了进一步提纯和优化。
6.过滤和灌装精炼后的茶油需要进行过滤,以去除其中的细小杂质。
随后,将茶油灌装到密封容器中,进行密封和质检。
灌装过程中需注意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免茶油受到二次污染。
7.品质控制为确保茶油的品质,需对其进行严格的品质控制。
品质控制主要包括感官评定、化学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等方面的检测。
感官评定主要考察茶油的色泽、气味、口感等;化学指标包括酸价、过氧化值、碘值等;微生物指标则关注茶油中的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等。
在品质控制过程中,需对各项指标进行严格检测,确保茶油的品质达到标准。
对于不达标的茶油,需返回相应工序进行再次处理,以保障最终产品的质量。
总之,制备茶油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精细操作和处理。
从植物采集到灌装和品质控制,每个步骤都对最终产品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山茶油山茶油(又名野山茶油,茶籽油,油茶籽油)取自油茶树的种籽。
山茶油的制作过程可分为:去壳,晒干,粉碎,榨油,过滤,全过程均为物理方法,因此它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用油。
茶油中不含芥酸,胆固醇、黄曲霉素和其它添加剂。
经测试:茶油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油酸达到80-83%,亚油酸达到7-13%,并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A、B、D、E等,尤其是它所含的丰富的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而又不能合成的。
经科学鉴定,山茶油的油酸及亚油酸含量均高于橄榄油。
简介山茶油是从山茶科(kamellia)油茶(kamellia oleifela abel)树种子中获得的,是我国最古老的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中国是世界上山茶科植物分布最广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茶油生产基地,除此之外只有东南亚、日本等国有极少量的分布。
油茶的中心产地则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及湘、赣南部,其栽培历史有2300年以上,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中国是油茶的原产地。
油茶树生长在没有污染的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整个生长过程中不施农药、化肥等。
永州蓝其山经纬度及土质气候适宜营养成分高。
不含芥酸、胆固醇、黄曲霉素等对人体有害物质。
色泽金黄或浅黄,品质纯净,澄清透明,气味清香,味道纯正。
为中国政府提倡推广的纯天然木本食用植物油,以及国际粮农组织首推的卫生保健植物食用油。
茶油是我国特有的传统的食用植物油,其生产和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
据公元前三世纪的《山海经》绪书记载:“员木,南方油食也”。
这里所说的“员木”即油茶,可见我国民间当时就开始取油茶果榨油以供食用。
历史上,茶油曾经是“皇封御膳”用油,据史料记载,用小米面为原料,配以杏仁、花生米、海带丝、豆腐丁和调味品、茶油,是宫廷的御膳食谱,足可显示享用茶油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油茶,早在公元前100多年汉武帝时,就开始栽种油茶。
世界上除日本和东南亚极少数国家有零星分布外,唯有中国大面积栽培。
野山茶油,因其稀有的资源和对人体健康的特殊功效,历来为皇家指定进贡品,野山茶油在全世界唯中国独有,野茶油是大自然赋予华夏大地的瑰宝。
茶籽油的加工技术茶籽油是我国特有的重要木本油料之一,是用油茶树的籽进行加工的,油茶树是茶科茶属常绿小乔木,果实多为球形,直径在3-4厘米左右,内含种子,也就是油茶籽。
油茶籽为茶褐色或黑色,三角状,有光泽。
而用这种油茶籽加工的茶籽油是一种优质耐储藏的食用油。
在储藏过程中不易酸败变质,用来煎炸食物颜色鲜黄;用来炒菜、拌饭,味道可口。
茶籽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食用茶籽油不会使血清中的胆固醇增高,因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饮食备受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食用茶籽油。
不过,在茶籽油的加工过程中,如果加工技术不够精细、准确,往往会直接影响到茶籽油的出油率和茶籽油的质量。
因此,要认真掌握茶籽油加工的每一个细节,采用适当的榨油方法,才能生产出高产、优质的茶籽油。
本期节目,我们就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茶籽油的加工技术。
茶籽油的生产流程主要包括:选择原料——破碎——蒸炒——压榨——脱磷——脱水——脱蜡、脱脂——脱色——脱酸、脱臭——冷却——精滤——充氮保存等等。
在整个加工过程中,茶籽油直接通过管道运输到达下一个环节进行加工,各个环节没有停歇,这样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加工体系。
一、原料的选择首先,我们要选择好原料。
加工茶籽油选用的是优质的油茶籽。
选购来的油茶籽,多是干籽。
一般,我们不需要进行处理,直接进行加工就可以了。
二、破碎首先,我们需要对油茶籽进行破碎。
利用提升机将油茶籽输送到破碎机内,一般,需要将油茶籽破碎到4—8瓣,这样有利于下一步骤也就是蒸炒时能够蒸炒均匀。
破碎机内安有两对齿辊,通过齿辊的挤压,就能够直接将油茶籽破碎。
我们可以通过调整齿辊之间的距离,来控制破碎的程度。
如果破碎程度较小,破碎后茶籽偏大,我们需要将双辊之间的距离调小一点;反之,要将双辊之间的距离调大一些。
一定要反复调试到合适的程度。
三、蒸炒油茶籽经过破碎之后,就该进行蒸炒了。
蒸炒是在蒸炒锅内完成的。
一般,将蒸炒锅的温度调整在105℃左右,锅内会产生大量的蒸气。
茶油生产工艺流程图
茶油是一种具有浓郁茶叶香气和独特风味的食用油,因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而备受青睐。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茶油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茶油的生产过程通常从采摘鲜叶开始。
优质的茶叶经过几轮筛选,手工采摘下来,并且在采摘后的24小时内进行处理。
其次,采摘下来的茶叶经过烘青处理。
这个过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加热茶叶来促使其发生异丙基化学反应,进而形成鲜花香、果香等茶香。
一般而言,茶叶在140℃-160℃的温度下处理,
处理的时间在1小时左右。
然后,经过烘青处理的茶叶需要进行压油。
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机械压榨的方式来提取茶油。
茶叶经过破碎、蒸煮、压榨等多道工序,可以将茶叶中的油脂提取出来,并且保留茶叶原有的香气和风味。
接下来,提取出的茶油需要进行澄清和过滤。
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添加沉淀剂和过滤器等设备来去除茶油中的杂质,使其达到标准的食用油的要求。
澄清和过滤的过程通常需要通过多次过滤和沉淀来完成。
最后,澄清和过滤后的茶油需要进行包装。
新鲜的茶油通常会放置一段时间以去除残留的澄清剂和杂质,然后进行杀菌和灌装。
茶油一般灌装在无菌瓶中,以确保其质量和食用安全。
总结起来,茶油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采摘鲜叶、烘青处理、压油、澄清和过滤以及包装等多个步骤。
这些步骤的顺序和每个步骤的细节可能会因为生产工艺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总体上都是为了提取优质茶油并确保其质量和食用安全。
茶油的生产是一个需要精心操作和经验积累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口味独特的茶油。
茶油生产工艺茶油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健康食用油,它具有浓郁的香气和独特的口感。
茶油的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才能获得高质量的茶油。
下面将详细介绍茶油的生产工艺。
茶油的生产始于茶叶的采摘。
优质的茶油需要选用新鲜、嫩绿的茶叶作为原料。
一般来说,茶油生产选用的茶树品种主要有油茶和山茶两种。
油茶是一种特殊的茶树品种,其茶叶含油量较高,适合制作茶油。
而山茶则是一种常见的茶树品种,它的茶叶也可以用来生产茶油。
采摘好的茶叶之后,需要进行烘焙处理。
烘焙是茶油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能够使茶叶的水分蒸发,使茶叶变得干燥。
同时,烘焙还能够激发茶叶中的香气物质,增加茶油的香气。
烘焙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不同的茶叶品种和油质要求进行调整,以确保茶叶的质量。
烘焙完成后,茶叶需要进行压榨。
压榨是将茶叶中的油分提取出来的过程。
一般来说,茶叶的压榨方式有物理压榨和化学压榨两种。
物理压榨是通过机械设备对茶叶进行压榨,将茶叶中的油分挤出来。
而化学压榨则是在茶叶中加入化学溶剂,使茶叶中的油分溶解在溶剂中,然后通过蒸馏等方式将溶剂蒸发,得到茶油。
物理压榨相对较为简单,但茶油的质量较低;化学压榨可以得到较高质量的茶油,但需要注意溶剂的选择和处理,以免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茶油的压榨完成后,还需要进行过滤和提纯。
过滤是将压榨得到的茶油中的杂质和固体颗粒过滤掉,得到清澈透明的茶油。
提纯是对茶油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去除其中的不纯物质,提高茶油的纯度和品质。
过滤和提纯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
茶油经过以上的处理步骤后,就可以进行包装和销售了。
茶油的包装一般采用密封的玻璃瓶或塑料瓶,以保证茶油的新鲜度和品质。
茶油的销售渠道很广,可以在超市、网店等地方购买到。
茶油的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经过茶叶的采摘、烘焙、压榨、过滤和提纯等多个步骤才能获得高质量的茶油。
茶油的生产工艺对于茶叶的品质和茶油的口感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2、茶多酚又称茶鞣,茶多酚等活性物质具解毒和抗辐射作用,能有效地阻止放射性物质侵入骨髓,并可使锶90和钴60迅速排出体外,被健康及医学界誉为“辐射克星”。
其具体作用:抗衰老、抗辐射、对癌细胞的抑制、抗菌、杀菌、对艾滋病病毒的抑制作用,对重金属盐和生物碱中毒的抗解作用;护齿明目和清除口臭的作用;助消化作用;增强微血管强韧性、降血脂,预防肝脏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降血压,降血糖、防止脑中风、抗血栓、抗变态反应和皮肤过敏反应、舒缓肠胃紧张、防炎止泻和利尿作用、促进Vc的吸收,防治坏血病;改进人体对铁的吸收,有效防止贫血。
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美容护肤、醒脑提神、利尿解乏、降脂助消化、降低胆固醇,预防肿瘤。
3、皂甙双向调节免疫、抗缺氧和抗疲劳、抗低温应激、抗脂质氧化、抗致突变、对肾有调节、补肾溶血栓等作用。
4、鞣质具较强的还原性,可清除生物体内的超氧自由基,延缓衰老。
有抗炎、驱虫、降血压等作用。
提高血液含氧量,改善由于长期疲劳、工作学习压力大、经常性体力透支、空调环境中缺少氧气造成的精神萎靡,记忆力衰退,身体疲乏等症状,降低血脂及血液中的胆固醇,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预防肝炎和肝硬化病变、改善气喘、慢性咳嗽和易过敏症状,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加快机体组织修复,改善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心脏病等一系列慢性病症状及病发症状,用于改善皮肤干燥粗糙,促进皮肤伤口、烫伤、晒伤的愈合,可令肌肤散发健康美丽的自然光泽。
5、角鲨烯有助于保持皮肤的柔软健康。
它是一种抗氧化剂, 可有效改善皮肤色泽, 缓解牛皮癣和皮炎这类皮肤疾患,对人类免疫系统有神奇疗效。
有助于治疗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糖尿病,胃病,肾病,结膜炎,脓胸,妇女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助于吃大量油腻食品的人士恢复血液中胆固醇的正常水平。
有助于保持皮肤的柔软健康。
其抗氧化作用可以在恶劣环境下,有效保护皮肤。
提高免疫功能,对各种缺氧性疾病、心脏病、肝炎和癌症的防治有很好的作用。
茶籽油加工设备在进行加工的时候其加工工艺大体是:筛选→清理杂质→脱壳→破碎→蒸炒→压榨→压榨毛油→粗过滤→精过滤→低温结晶养晶→低温过滤→茶籽油。
这种加工工艺的优点是:保留了茶籽油几乎所有的营养成分,口感清爽不油腻,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含量丰富;缺点是:出油率较低,成本相对较高。
在这里面,茶籽油设备具体的加工工艺又分为冷榨和热榨两种压榨方式。
(1)茶籽仁冷榨压榨制油技术
油茶科→脱壳及青仁分离→清理→调质→冷榨→毛油过滤→毛油精炼→催装→成品。
(2)茶籽仁热榨制油技术
油茶杆+悦壳及壳仁分离+清理→蒸炒→压榨→油过滤→+毛油精炼→催装→成品。
这种方式通过蒸炒改变茶籽的入榨水分和温度,可大大增加茶籽的出油率,
降低饼中含油,可明显增加油脂的风味,增加企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具体可咨询新乡市红阳机械有限公司。
我们多年来公司团队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产品的研发不断升级改进,多项产品获得国家专利。
旗下"红阳"牌机械产品被授予:"河南省著名商标"、"节能环保推广产品"。
我们有信心不断创造新的荣誉,为中国油脂机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开创真正的中国制造。
茶油工艺流程
《茶油工艺流程》
茶油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和独特风味的食用油,其制作工艺流程经过多个步骤,需要精细的操作和专业的设备。
首先,要选择优质的茶籽作为原料。
茶籽的选取对茶油的品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只有选取新鲜、无霉变、无虫蛀的茶籽,才能保证茶油的质量。
接下来,进行烘烤。
将茶籽放入特制的烤箱中进行烘烤,这一步骤既可以使茶籽的水分蒸发掉,又可以使其表面焦香。
然后是研磨。
烘烤后的茶籽要经过研磨机研磨,把熟透的茶籽破碎成小麦粒大小的颗粒。
接下来是蒸煮。
把研磨后的茶籽用蒸锅加热蒸煮,这样可以促使油脂充分释放出来。
随后是压榨。
把蒸煮后的茶籽放入压榨机中,进行压榨,从中分离出茶籽和茶油。
最后是过滤。
把压榨得到的茶油经过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使之更加纯净。
经过以上一系列的工艺流程,茶籽就变成了香气浓郁、口感细腻的茶油。
这种工艺流程不仅保留了茶籽的天然滋味和丰富营
养成分,同时也让茶油具有了独特的风味和色泽。
茶油工艺流程的科学合理,使得茶油成为了一种备受推崇的健康食用油,广受消费者的喜爱。
.油茶籽油生产工艺流程一、采收—贮藏—清理除杂1采收2贮藏油茶果采收回来后,需要堆放5-6天,以促进油茶果熟后果壳开裂,能提高油茶果的含油率。
然后把油茶果摊到晒坪上,经常翻动再将油茶籽晒到种仁和种壳分离后,油茶籽晒后,用手抓起来摇晃,能发出清脆的响声,说明油茶籽基本晒干,可以收藏室内,以备榨油。
油茶籽的贮藏特性:1、容易发热生霉,脂肪易氧化发热,蛋白质易吸湿发霉变质。
2、不耐高温,易发生油料出现走油现象。
3、安全水分低,油料的安全水分=油料中非脂肪部分*15% ,油茶籽的安全水分为8%.4、组织柔软容易破损,脂肪密度小,占据面积大。
5、吸湿性强,容易软化。
6 孔隙度小,堆内湿热,不易散发。
油茶籽的贮藏方法: 1、干燥降水,含水量为8%及以下的油茶籽可贮藏60-90 天,含水量为10%的油茶籽可存放 40 天,含水量在12%以上的,必须干燥后贮存。
2、低温入库,堆垛内温度控制在25 度以下。
3、合理堆放,散装不超过 1 米高,袋装不超过 6 包高度,且堆成通风垛。
4、及时通风,经常翻动垛表面,以散发湿热。
5、加强巡查。
3清理除杂清理除杂的目的:提高出油率;提高茶油质量和饼粕的利用价值;提高设备处理能力;减少设备磨损程度;增大设备处理量。
方法有:风选,筛选等方法。
油料的清理工艺要求:净油茶籽最大含杂量小于0.2%,使用 26-28 孔 /25.4 毫米筛检验(孔径为0.7mm 左右);边角料含油茶籽量小于0.5%。
二、压榨工艺流程:剥壳—蒸炒—压榨制油—毛油除杂过滤该工艺的关键技术为:A、剥壳的水分,壳仁的比例。
B、蒸炒的温度、投籽量、炒籽的时间。
C、入榨的温度,籽的生熟度,茶饼的厚度。
1剥壳剥壳及仁壳分离的要求是:破壳率高,不漏籽,粉末度小;仁中含壳率在5%-10% 之间,使用10 目 /英寸检验筛检验(孔径为2mm);壳中含仁率不超过0.5%(手捡法检查),如有整籽,按剥壳后计入。
剥壳方法:撞击法(撞击式剥壳机)。
茶籽油怎么榨?油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还是非常强大的,比如汽油,主要就是汽车来使用,如果没有了汽油,车子就无法发动。
比如柴油,它其实与汽油一样都是用于机动车使用,不过柴油的组成成分与汽油不同。
当然了,还有一些食用油,包括色拉油、茶油等等。
那么,茶籽油怎么榨?茶油是用山茶的籽实榨制而成的油,含油率一般为25~30%。
制作方法1.将采收后的茶籽进行曝晒,或用小火慢烘,待其壳脱落后,取圆形或扁圆形的茶籽用石碾研碎。
因茶籽粉粘性小,要注意磨得越细越好。
2.用蒸笼隔水蒸熟,取热的碾粒(蒸坯料),趁热快速踩饼,如果冷了,搞不成饼,降低出油率,甚至不出油。
3.将饼放入土榨中压榨,压榨时,猛打快榨,中途不能退榨。
4.精炼:榨出的油经经过精炼,以除去杂质。
可用20%的稀硫酸与油混合,在45℃温度下静放一昼夜,使褐色的杂物沉积下来。
或者每100千克油用酸性白矾土粉2千克,混合拌匀,静放一昼夜,也可将杂质分离出来,使油色澄清。
茶油加工是在油坊内完成的,其工艺流程繁杂,纯手工压榨。
把油茶籽压榨成茶油大约可以分为五个步骤:首先要把采摘下来的油茶籽晒干,等壳和果肉分离后再放到蒸床上把油茶籽中残余的水分烘干。
经过烘干完全没有水分,就是100%干度才可榨出油来,湿度大些的要烤十多个小时,如果湿度在二十以下的油茶籽烘四五个小时就可以榨出油了。
第二步就要把烘干的茶油籽放在碾盘上碾磨加工。
碾盘是整个油坊中最有特色的,与碾盘相连的是一个很大的转轮,运用水流的冲击力使转轮转动后来带动碾盘的运行,碾盘也是传统的石磨形,师傅将油茶籽倒入槽中,在碾盘上放置一定重量的石块,在石块的压力下,来回滚动的轮子把槽中的油茶籽碾成粉末。
接着,油茶籽碾成粉末后,再把它倒进蒸笼上蒸。
制油师傅们说油茶籽一定要蒸熟了才可榨出油来,同时这个过程也起到一个加热的作用,加热后的油茶粉会特别松软,便于榨出油来。
第四步,山茶籽约蒸一个小时,待蒸熟后用稻草垫底将它填入圆形的竹篾做成的油圈之中,做成茶油饼。
茶籽油(山茶油)加工工艺
茶籽油又名山茶油,野山茶油,油茶籽油,茶油树籽油。
山茶是中国大别山地区、福建中部(闽中)、江西上饶等地区的特产,从它的果实中可以提取优质的山茶油,即茶籽油。
方法一:压榨。
取自油茶树的种子。
茶籽油的制作过程可分为:榨油,过滤。
方法二:亚临界萃取。
亚临界低温萃取技术是低水份茶籽去壳,粉碎,扎胚,亚临界低温萃取,精炼。
成分构成
茶叶籽油脂肪酸组成比较合理,饱和脂肪酸≤16%,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2%以上,组成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烯酸(ω6/ω3 3.5-4:1),尤其优于油茶籽油、橄榄油(油茶籽油、橄榄油的多烯酸中亚油酸成分比茶叶籽油含量低),这也说明茶叶籽油中所含脂肪酸成分含量最符合人体所需脂肪酸比例的要求。
营养与健康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试验(心血管病及抑郁症)研究得知,ω6/ω3酸平衡摄入对人体非常重要。
大多数国家及有关国际组织推出相似的指南,对总脂肪、饱和酸/单不饱和酸/多不饱和酸的比例提出了推荐值。
ω6/ω3PUFA摄入比率,以成人而言,最好在4:1~6:1之间,加拿大建议ω6/ω3PUFA 为4:1,WHO 要求二者比率为6:1。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 脂肪所供能量应不超过总供能量的30% , 其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所供能量各占10% 左右。
高脂血症患者、心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 其膳食中饱和脂肪酸要小于7%, 并可适当提高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
因此,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茶叶籽油,不但脂肪酸组成比较合理,而且所含的各不饱和脂肪酸均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长期食用茶叶籽油对满足人体营养的需求将十分有益。
加工工艺
我国《本草纲目》记载“茶有野生种生,种者用其籽、而闽人以榨油食用”,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油类作物全书》以及《茶叶全书》中都有利用茶叶籽榨油食用的记载。
目前我国茶叶籽油的提取一般与山茶油的提取类似,采用压榨法和浸出法。
目前上市的高级茶叶籽油大部分采用压榨法(又分为低温冷榨和高温压榨)。
广东穗华机械是中国名优榨油机厂家,穗华榨油机系列设备,涵盖:全自动榨油机、多功能榨油机、螺旋榨油机、液压榨油机、小型榨油机、新型榨油机等,其中包含花生榨油机、茶籽榨油机、芝麻香油机、菜籽榨油机和家用榨油机等。
常规的压榨法的工艺流程为:
茶叶籽—除杂—烘干—破碎脱壳与衣—轧坯—蒸炒—预榨—压榨—(残渣饼粕继续浸出)。
与压榨法相比,浸出法的出油效率和出油率明显要高,但是浸出法所制取的毛油酸价高、色泽较深,色泽和香气都不及压榨油,并且浸出油的使用的各种化学物质都可能存在残留,同时在长时间的高温加工过程中所产生苯并芘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
功能特性
茶叶籽油具有抗氧化能力,能降低血压、降血脂和抑制动脉硬化。
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茶叶籽油除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外,还含丰富茶多酚、维生素E、甾醇等多种微量生理活性成分。
这些物质能够调节免疫活性细胞,增强免疫功能,消除人体自由基,促进新陈代谢,对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延缓人体衰老有重要作用,是一种具营养功能特性的油脂,可作为老年人或心血管病人的保健用油。
茶叶籽油的营养价值能和橄榄油媲美,而且多项指标超越橄榄油。
茶叶籽油的组成与油茶籽油相似,但是茶叶籽油天然富含茶多酚,这是油茶籽油和橄榄油所没有的成分,茶叶籽油性能稳定,密封储藏2年后理化性质变化很小,比其他植物油容易储存,更可以像其他食用植物油一样炒菜、凉拌菜等,独有独特的茶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