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电路概念
- 格式:rtf
- 大小:35.81 KB
- 文档页数:2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电路(反馈)基本概念及判断
输出量影响输入量
正,负反馈
负反馈
交,直流反馈
交流反馈在交流通路直流反馈在直流通路
反馈的判断
一。
反馈的判断
二。
反馈的存在与否
结构上
是因为负反馈而始终虚地,而不是虚地所以有无负反馈
二。
反馈的极性
1.
负反馈不是绝对负信号的反馈,而是减弱了原参考点信号的相对变化趋势,正反馈反之
因为开环增益趋于无穷,净输入量只要有微小差值就会使输出趋向饱和
Aod越大误差越小
判断
相异是串联相同是并联
有电阻的时候,电阻左右会有压降,电位不一样,反馈电路会影响这点电位,纯电压源,这点电位和电压源直接相连,不会改变
R3本级中存在负反馈
交直流反馈
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电压负反馈
相同的端子是并联反馈(只能kcl比电流)相异是串联
输出置零,回流不存在=》电压反馈
输出置零,回流存在=》电流反馈
前面加电流源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
近似值其实是忽略了输入量
在运放里面净输入量是:ud=up-un;up=un就对应ud=0;所以忽略净输入量就是up=un
虚短必须在引入深度负反馈的条件下
在反相放大电路中,信号电压通过反馈电阻Rf反馈到运放的反相
输入端,构成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运放的同相端接地=0V,反相端和同相端虚短,所以也是0V,反相输入端输入电阻很高,虚断,几乎没有电流注
电压串联负反馈
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的关系
闭环放大倍数(深度负反馈下)
电流串联负反馈
电压放大为电流
电压并联负反馈。
什么是反馈电路?反馈电路是电子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电路形式,是通过将电路的输出信号再次引入到电路的输入端,从而对电路性能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种技术手段。
反馈电路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引入反馈信号,使得电路能够对输入信号进行补偿和调整,从而实现电路增益的稳定性、频率响应的扁平性、输出波形的线性度等性能指标的优化。
反馈电路被广泛应用于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电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反馈电路的基本原理反馈电路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引入反馈信号可以改善电路的稳定性和线性度。
通过反馈电阻或者电容等元件,将电路的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可以使得电路的增益和频率响应等性能指标得到精确的控制。
这种正反馈或负反馈的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电路对元器件参数变化的敏感度,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线性度。
2. 检测电路的输出信号是反馈电路设计的核心。
反馈电路通常包括一个电路块用于检测电路的输出信号,这个电路块被称为比较器或检波器。
比较器可以根据输出信号与设定的参考信号之间的差异,来产生控制信号对输入信号进行补偿。
3. 反馈电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形式。
正反馈是指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同相,通过增强原有信号来引起电路的非线性失真,常用于振荡器等电路中。
负反馈是指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反相,通过减小输入信号来降低电路的增益,使得电路稳定性更好、线性度更高。
4. 反馈电路的类型多种多样。
根据反馈路径不同,反馈电路可以分为串联反馈、并联反馈和混合反馈等多种类型。
每种类型的反馈电路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反馈电路类型。
反馈电路的应用反馈电路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电子器件和系统的各个方面。
以下是反馈电路常见的一些应用:1. 放大器:反馈电路在放大器设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反馈电路可以实现放大器的增益稳定性、频率响应扁平以及非线性失真的控制,使得放大器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2. 滤波器:反馈电路广泛应用于滤波器设计中。
什么是反馈电路反馈电路是指将电路的一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以实现对电路性能的调节和控制的一种电路结构。
它在现代电子技术中起着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反馈电路以其独特的特性和功能,在信号处理、放大、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反馈电路的基本原理反馈电路的基本原理是将电路的输出信号再次输入到电路中,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后,形成新的输出信号。
通过反馈电路,可以使电路的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特性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电路性能的调节和控制。
在反馈电路中,输出信号经过一个反馈网络,与输入信号相加后再输入到放大器的输入端。
根据反馈电路的不同结构,可以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类型。
二、正反馈电路正反馈电路是指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相加后,放大器输出的信号继续增大的一种反馈方式。
正反馈电路在某些特定应用中起到重要作用,如振荡电路、计数器等。
例如,正反馈电路中的振荡器利用输出信号经过反馈后不断增大,最终达到稳定的振荡状态。
这种正反馈将输出信号放大,形成连续的振荡输出。
三、负反馈电路负反馈电路是指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相加后,放大器输出的信号减小的一种反馈方式。
负反馈电路在大多数电子设备中应用较为广泛,它可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线性度和带宽。
负反馈电路通过降低放大器的增益,使得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差异减小。
这样可以减少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线性度。
四、反馈电路的应用1. 放大器:反馈电路在放大器中可以提高放大器的线性度和稳定性。
通过选择合适的反馈方式和网络,可以实现不同的放大器特性和性能。
2. 振荡器:反馈电路在振荡器中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正反馈,将一部分输出信号再次输入到振荡器中,可以实现稳定的振荡输出。
3. 稳压器:反馈电路在稳压器中被广泛应用。
通过反馈电路,可以实现对电压的稳定控制,保证输出电压的恒定性。
4. 滤波器:反馈电路在滤波器中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反馈电路的调节和控制,可以实现对输入信号频率的选择和调整。
反馈电路,是控制论的基本概念,它是指将系统输出返回给输入并以某种方式更改输入从而影响系统功能的过程。
反馈可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
前者使输出与输入起相反的作用,减少了系统输出与系统目标之间的误差,并且系统趋于稳定。
后者使输出起到与输入相似的作用,使系统偏差连续增加,使系统振荡,并可以放大控制功能。
负面反馈的研究是控制论的核心问题。
此外,还有当前的负反馈理论。
系统的部分或全部输出信号以某种方式和路径作为输入信号的一部分发送回系统的输入端。
此过程称为反馈。
根据反馈信号的极性,反馈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如果反馈信号的极性与输入信号的极性相同或变化方向同相,则由于这两个信号的混合,放大器的净输入信号将大于输出信号。
该反馈称为正反馈。
正反馈主要用于信号发生电路。
相反,如果反馈信号的极性与输入信号的极性相反或变化方向相反(反相),则叠加结果将削弱净输入信号。
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放大电路,自动控制系统通常采用负反馈技术来稳定系统的工作状态。
负反馈采样一般采用电流采样或电压采样。
由于负反馈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因此已被广泛应用于实际放大器中,并改变了放大器的性能。
负反馈使放大器的闭环增益趋于稳定,并消除了开环增益的影响。
阻抗匹配是电子电路中的重要问题。
负反馈也会影响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阻抗。
电压混合会增加输入阻抗,而电流混合会降低输入阻抗。
电流采样会增加输出阻抗,而电压采样会降低输出阻抗。
负反馈的使用还可以大大减少放大器在稳定状态下产生的失真,并且可以削弱放大器内部的各种干扰电平。
负反馈也会使放大器的频带变宽,从而使放大器的幅频特性相对平坦。
因此,负反馈可以极大地改善放大器的放大质量和许多性能指标,并且反馈越深,改善越大。
但是,负反馈过深可能会导致放大器无法正常工作并引起自激,因此稳定的负反馈放大器通常不会超过三级。
说明:1.振荡器的一部分输出以减小幅度的方式返回到输入。
2.受控部分发送的反馈信息会抑制或削弱受控部分的活动。
反馈电路的四种反馈类型
1. 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一种反馈技术,用于抑制振荡器中的反馈信号并降低系统的增益。
系统的反馈输入在被操作电压的输出之前先经过反相处理,避免把信号返回输入而形成正反馈。
负反馈能够抑制信号振荡和噪声,通常用于带有多种功能的电路中,以精确控制系统参数和保持系统性能稳定。
2. 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一种反馈技术,用于将反馈信号强行纳入操作电压输出,最终产生放大的信号。
正反馈可以提高系统的增益,产生新的信号,并有助于设计多种有效的外部和内部电路。
但是具有振荡及噪声的潜力,因此会要求精确的控制和稳定的运行条件。
3. 状态反馈(State Feedback):一种改进的负反馈技术,将多路负反馈电路连接到单路正反馈电路,从而有效利用正反馈电路以改善系统的响应特性。
其中,多路负反馈电路负责降低增益,而正反馈电路可以加强状态控制部分,从而达到降低振荡的目的。
4. 时间反馈(Time-delay Feedback):又称为传递函数反馈,是一种用于改善振荡系统平衡性的技术,将原来的负反馈电路替换为时间反馈电路。
其中,反馈输出信号经过时间上的延迟,从而缓解振荡器中产生的脉冲响应,达到优化系统响应特性和稳定性的目的。
反馈的基本概念和一般表达式一、反馈的基本概念 反馈是指把放大电路输出回路中某个电量(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电路形式(反馈网络)送回到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并同输入信号一起参与控制作用,以使放大电路某些性能获得改善的过程。
这一过程可用图Z0301 所示方框图来表示。
引入反馈后的放大电路称为反馈放大电路。
实际上,反馈的概念在第二章中讨论静态工作点稳定的电路时已经运用过了。
在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电路中,通过射极电阻Re,将输出回路中的直流电流IE以UE = IERe的形式回送到了输入回路,使三极管发射结两端的电压UBE = UB - IERe ,受到输出电流的影响,从而使输出电流趋于稳定。
这种输出电量影响输入电量的方式就是反馈。
不过这里的反馈仅仅是直流电量的反馈(交流量被Ce旁路),称为直流反馈。
直流反馈主要用于稳定静态工作点。
如果将Ce去掉,这时输出回路中的交流信号也将反馈到输入回路,并使放大电路的性能发生一系列的改变,这种交流信号的反馈称为交流反馈,实际放大电路中,一般同时存在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本单元主要讨论交流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二、反馈的极性 按照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影响的效果,可将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极性。
凡引人反馈后,反馈到放大电路输入回路的信号(称为反馈信号用表示)与外加激励信号(用表示)比较的结果、使得放大电路的有效输入信号(也称净输入信号,用表示)削弱,即<,从而使放大倍数降低,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
凡引入反馈后,比较结果使>,从而使放大倍数提高,这种反馈称为正反馈。
正反馈虽能提高放大倍数,但同时也加剧了放大电路性能的不稳定性,主要用于振荡电路(将在08知识单元中讨论);负反馈虽降低了放大倍数,但却换来了放大电路性能的改善,是本单元讨论的重点。
不同极性的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截然不同,因此,在分析具体反馈电路时,首先必需正确地判断出电路中反馈的极性。
反馈的基本概念!反馈的分类、判断知识分析!
一、反馈的基本概念
1.1 什么是反馈?
反馈,就是把放大电路的输出量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反馈网络以一定的方式又引回到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中去,以影响电路的输入信号作用的过程。
1.2 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的作用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会随温度的变化而上下波动,其放大倍数不稳定,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可采用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在电路中引入一个直流电流负反馈。
为了提高输入电阻,降低输出电阻,可采用射极输出器,在射极输出器电路中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
二、反馈的分类、判断
2.1 反馈的分类
(1)正反馈与负反馈
根据反馈的极性分类,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使放大电路净输入量增大的反馈称为正反馈,使放大电路净输入量减小的反馈称为负反馈。
正反馈虽然能够提高放大倍数,但会使电路工作变得不稳定。
实际工作中正反馈常用于产生正弦波振荡。
负反馈虽然降低了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但是能够改善放大电路的各项性能。
(2)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
根据反馈的交直流性质,可分为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
如果反馈信号中只含直流成分,则称为直流反馈,直流负反馈用于稳定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没有影响。
如果反馈信号中只含交流成分,则称为交流反馈。
交流负反馈用于改善放大电路的各项动态性能。
(3)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根据反馈的极性,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使放大电路净输入量增大的反馈称为正反馈,使放大电路净输入量减小的反馈称为负反馈。
正反馈虽然能够。
第六章反馈放大电路6.1 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6.1.1 什么是反馈将电子系统输出回路的电量(电压或电流),送回到输入回路的过程。
反馈通路——信号反向传输的渠道反馈通路——信号反向传输的渠道开环——无反馈通路闭环——有反馈通路判断电路是否存在反馈通路6.1.2 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根据反馈到输入端的信号是交流,还是直流,或同时存在,来进行判别6.1.3 正反馈与负反馈凡是将放大电路输出端的信号(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引回到输入端,与输入信号迭加,就称为反馈。
若引回的信号削弱了输入信号,就称为负反馈。
若引回的信号增强了输入信号,就称为正反馈。
这里所说的信号一般是指交流信号,所以判断正负反馈,就要判断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关系,同相是正反馈,反相是负反馈反馈框图:负反馈的作用:稳定静态工作点;稳定放大倍数;提高输入电阻;降低输出电阻;扩展通频带。
判别方法:瞬时极性法。
即在电路中,从输入端开始,沿着信号流向,标出某一时刻有关节点电压变化的斜率(正斜率或负斜率,用“+”、“-”号表示)。
6.1.4 串联反馈与并联反馈根据反馈信号在输入端与输入信号比较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串联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串联,即反馈电压信号与输入信号电压比较。
并联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并联,即反馈信号电流与输入信号电流比较。
串联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增大;并联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减小。
并联反馈判断电路中的级间交流反馈是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判断电路中的级间交流反馈是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6.1.5 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根据反馈所采样的信号不同,可以分为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电压反馈: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压信号。
电流反馈: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流信号。
电压负反馈:可以稳定输出电压、减小输出电阻。
电流负反馈:可以稳定输出电流、增大输出电阻。
电压反馈采样的两种形式:电流反馈采样的两种形式:电压负反馈x f=F vo,x id= x i-x f电压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电流负反馈x f=F io,x id= x i-x f电流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判断方法:负载短路法将负载短路(未接负载时输出对地短路),反馈量为零——电压反馈。
反馈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反馈英文名称:feedback定义1:系统过去的行为结果返回给系统,以控制未来的行为。
所属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数学生态学(二级学科)定义2:部分信号从双端口网络输出端向输入端的回传,或从传输通道上的一点向途中已通过的一点的回传。
所属学科:通信科技(一级学科);通信原理与基本技术(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反馈又称回馈,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之一。
一般来讲,控制论中的反馈概念,指将系统的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并以某种方式改变输入,进而影响系统功能的过程,即将输出量通过恰当的检测装置返回到输入端并与输入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反馈可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
在其他学科领域,反馈一词也被赋予了其他的含义,例如传播学中的反馈,无线电工程技术中的反馈等等。
目录展开编辑本段概念释义词目:反馈拼音:fǎn kuì词义:被作用部位反作用于作用它的上级部位,叫反馈。
泛指发出的事物返回发出的起始点并产生影响基本解释[feedback] 泛指发出的事物返回发出的起始点并产生影响信息反馈详细解释1. 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之一。
产生于无线电工程技术,后来成为研究生物、社会和生产技术等领域的自动调节现象的重要原理。
反馈就是被控制的过程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影响这个系统的实际过程或结果。
通过反馈概念可以深刻理解各种复杂系统的功能和动态机制,进一步揭示不同物质运动形式间的共同联系。
2. 指在电子管或晶体管电路中,把输出电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输入电路中,以增强或减弱输入讯号的效应。
3. 指在通讯系统中,从“输出”或受话人那里间接地报回“输入”或信号源,可以提供关于传递效率的信息的那些信号。
理由《铁血》:“旋风般的工作效率和信息灵敏的反馈系统绝非一日形成。
”4. 指上述信息的传递。
《文汇报》1983.10.5:“市场信息反馈网络……负责收集整理重点工业产品的质量数据和用户意见,及时反馈给工厂企业,提出改进质量的意见。
反馈的概念和作用
1.什么是反馈?
答:所谓反馈,就是指将放大电路的输出量(电压或电流信号)的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方式(元件或网络)返送到输入回路的过程,完成输出量向输入端回送的电路称为反馈元件或反馈网络,具有反馈元件的放大电路称为反馈放大电路。
2.反馈有哪些类型?它们各有何用途?
答:反馈按极性分有正反馈和负反馈;按其与放大器输出端的连接方式分有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按反馈信号与放大器输入信号的连接方式分有并联反馈和串联反馈。
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使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减小为负反馈。
反之,使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增大为正反馈。
正反馈虽然能提高放大倍数,但会使放大器的性能变坏,在放大电路中应用很少,一般只在振荡脉冲电路中采用。
而负反馈虽然使放大倍数有所下降,但它却能改善放大器的性能,因此应用比较广泛。
在放大电路中,引入电压负反馈,将使输出电压保持稳定,其效果是减小了电路的输出电阻;而电流负反馈将使输出电流保持稳定,因而增大了输出电阻。
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并联负反馈可使放大电路中输入电阻减小,并联负反馈是把反馈电流与输入电流并联起来,其作用是削弱输入电流;而串联负反馈可使放大电路中输入电阻增大及把反馈电压与输入电压串联起来,其作用是对输入信号电压起削弱作用。
3.为什么在放大电路中常采用负反馈而不采用正反馈?
答:在放大电路中采用负反馈可以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稳定工作点,提高放大倍数,能扩展频带,减小非线性失真和抑制干扰,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而正反馈虽然能提高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但会使放大电路性能下降。
所以,在放大电路中常采用负反馈而不采用正反馈。
什么是直流负反馈?什么是交流负反馈?它们在反馈电路中各起什么作用? 答:根据反馈信号本身的交直流性质,可将其分为交流反馈与直流反馈。
如果反馈信号只包含直流成分,称为直流反馈;如果反馈信号只包含交流成分,则称为交流反馈。
直流负反馈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是稳定静态工作点,而交流负反馈的主要作用是改善放大器的性能。
4.如何判断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
答:通常采用瞬时极性法来判别正、负反馈。
其步骤为: (1)假设在原输入信号作用下,晶体管的基极电位在某一瞬时的极性。
瞬时极性为“+”,指电位升高;瞬时极性为“-”,则指电位在降低。
(2)根据晶体管集电极瞬时极性与基极的瞬时极性相反,而发射极的瞬时极性与基极的瞬时极性相同,以及电容、电阻等反馈元件不会改变瞬时极性来决定各点的瞬时极性。
(3)判断反馈信号对输入信号是加强还是削弱。
如果反馈信号增强了输入信号的作用,使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增加为正反馈,反之为负反馈。
5.如何判断反馈类型?
答:一般反馈类型的判断分以下几个步骤: (1)找出联系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的反馈元件,判断有无反馈。
(2)判别反馈极性,采用瞬时极性法判别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
(3)判别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
可用两种方法判别,一是反馈网络直接接在放大电路电压输出端,或者说输出端的取样对象为Vo,称为电压反馈;二是令输出电压Vo为零,判断反馈电压是否存在,短路后如果反馈电压Vf为零,就是电压反馈,反之,称为电流反馈。
(4)判别是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
可用两种方法判别,一是在输入端看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是否以电压形式相叠加,若以电压形式相叠加则为串联反馈,反之为并联反馈;二是令输入信号Vi为零,若反馈电压Vf仍能作用到放大电路输入端为串联反馈。
对共射电路来说,若反馈信号引至发射极为串联反馈,反馈信号引至基极则为并联反馈。
6.为什么负反馈能使放大器工作稳定?
答:在放大器中,由于环境温度的变化、管子的老化、电路元器件参数的改变以及电源电压波动等原因,都会使放大器工作不稳定,导致输出电压发生波动。
如果放大器中具有负反馈电路,则输出电压的波动立刻会通过负反馈电路反映到输入端。
由于负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反相,所以如果某种波动使输出信号增大时,通过负反馈能使输入信号相应减小,从而使工作点稳定。
总之,当输出信号发生变化时,通过负反馈电路可以不断地把这个变化反映到输入端,通过对输入信号变化的控制,使输出信号尽量恢复到原来的大小,因此能使放大器工作稳定。
负反馈越深,放大器的工作性能越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