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并列结构及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84.00 KB
- 文档页数:2
高考议论文提纲结构图一、议论文结构的一般模式:(一)并列式结构论点分论点1+论据文章论证 分论点2+论据 并列 主体分论点3+论据结论 分析:1、每段段首或断尾要有一个明确的句子,做该段某一角度的概括。
2、分论点以三个为宜,几个分论点各自的角度或层次不同,不要重复。
3、分论点内功上必须紧紧围绕主题,让各个板块成为主题统领之下的各个分支机构。
4、为了使分论点有说服力 必须用事例论证法,否则内容就是空洞的。
5、分论点论述之后加上一个单独段,把前面几个分论点整合一下,点题。
(二)递进式结构论点 分论点1+论据文章论证 分论点2+论据 层进 主体分论点3+论据结论 分析:1、属于层进结构,讲述的道理由浅入深,分析层层推进,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2、它的特点是:围绕中心纵向推进分论点之间不能互换顺序,在进行论述时每一层的认识由低到高,由浅入深,论述层层深入。
二、作文结构图例析(一)作文标题:《独自面对》1.《独自面对》引论:提出论点 本论:分析论证 结论:总结全文用论题充 当 用论点充 当 标题用论题充 当 用论点充 当 标题论点:独自面对,依靠自己的力量也不容忽视。
分论点一:独自面对,是一种直面困难的姿态。
分论点二:独自面对,是一种思考人生的姿态。
(并列式)分论点三:独自面对,是一种步入成熟的姿态。
结尾:让我们的生命学会一种独自面对的姿态吧,那么,勇敢、睿智、成熟将会成为你的本钱。
2.《独自面对》论点:人生中有高潮,有低谷,生命中有彩色,也有黑色,有一些我们可以和别人分享,而有一些我们则要独自面对。
分论点一:寂寞,需要我们独自面对。
分论点二:挑战,需要我们独自面对。
(并列)分论点三:.失败,需要我们独自面对。
结尾:生命中不是所有的东西我们都可以跟别人分享的,有一些我们需要独自面对。
3《独自面对》论点:自助者天助。
独自面对,才是解决困难的最终解药。
分论点一:主体:当没有外援时,要学会独自面对。
分论点二:当有外援时,也要学会独自面对。
常用议论文结构------并列式结构并列结构模式一:第一步: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论证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第二步:本论论证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论证分论点3: 论据+分析论证第三步:结论(照应全文)开头部分:起兴,提出总论点第二部分:并列结构分论点一: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
分论点二: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
分论点三: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爱情的沟通。
重申观点语言是沟通的钥匙①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扇门的钥匙。
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如宗悫般“乘长风破万里浪”,如毛主席般“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语言在沟通中是多么地重要!它是一把闪光的钥匙,使沟通直接到达人的心坎上。
(起兴,亮出观点,阐明语言对沟通的作用,清晰地让阅卷者看到文章的中心意思)②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
(分论点一)诚然,父母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然而,当子女跌倒时,是痛斥“没用的东西,怎么搞的”,还是送以一句“这次是有点失策,下回努力”,即会收到截然相反的效果。
当子女摘吃了早恋的禁果时,父母们是郑重声明:“那不行,绝对不行”,还是先说一句“你的心情爸妈能理解”再述之以理,效果更不用提起。
尽管沟通的心都如月光般皎洁,但语言的表达却让沟通的效果不一样。
可见,亲情的沟通,要用好语言的钥匙。
(呼应标题)③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
(分论点二)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了友人,达到了友情的沟通。
李白《蜀道难》一文中劝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达到了友情的沟通。
从李白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友人便从言语中感受到友人的关怀,沟通也便到了心坎。
议论文之并列式结构在论证思路中,为了论述的方便,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或是把论据并列起来,论证的几个层次或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这就是并列式论证结构。
(一)分论点并列式把分论点并列起来,是为了论述的方便,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
它们从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侧面对中心论点或论述的中心问题展开论证。
列式的各个分论点,看起来是各自独立的,其实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其结构如下:引论(提出论点)本论(证明论点)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分论点(3)+论据+分析论证结论(总结全文)附:假设分析法。
就是在列举事实论据后,从正面或反面进行假设,来揭示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标志性词语有假如、如果、试想、倘若等。
如:自信,但不能盲目。
(论点)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
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
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
(论据)假如当初马谡不狂妄自大,不盲目自信,能够听取他人的意见,选择有利的地势防守,那么司马氏又怎能在这次战争中轻易取胜呢?他自己又怎么可能身首异处呢?可见,人不能盲目自信。
(分析)——选自《自信,但不能盲目》探因分析法。
就是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
具体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由果索因,使内容逐步深化。
标志性词语有:“为什么……因为……”“正因为如此……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如:自信,但不能盲目。
(论点)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
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
议论文写作结构指导大全(一)并列式结构(好) 议论文写作(一)并列式结构一、规范的并列式议论文模式之一1.引入2.中心论点3.分论点一(独立成段)论据一4.分论点二(独立成段)论据二5.分论点三(独立成段)论据三6.结尾★结构提纲示范作文题目:谈意气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人,欲傲立于世,成为一代雄主立一世伟业,那舍我其谁,勇战万方的意气算是其成功的基石。
分论点1: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
(论据1)分论点2:献身理想的意气,使人勇敢。
(论据2)分论点3:勇于探究的意气,是人们发挥潜能的金钥匙。
(论据3)★★优秀范文作文题目:以“杂”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乱花渐欲好看眼“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其中的“杂花”一词非但没有赋予我们纷乱别堪的感受,反而,它给我们带来一种万物复苏、一派蓬勃的景致。
真的,虎啸深山、鱼游潭渊、驼走大漠、雁排长空的杂景纷呈,会时时令人感到欢跃和顿悟。
事实上,别仅自然这样,在文学的海洋、丹青的园林、音乐的殿堂,“杂”又何尝别是撑起一片绚丽的天空?“杂”的呈现构造起了文学之海的波澜壮阔。
鲁迅曾就《红楼梦》讲过一番话:“单单命意,就因读者的别同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XXX 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这便是读者眼光的杂。
而对创作者来讲,内容的纷杂就更显得重要。
从先秦的诸子散文,到后来的建安风骨、骈体文等等,这基本上形式上的杂。
试想,若惟独刺秦的荆轲、舞剑的项庄之类的热血男儿,而无出塞的昭君、悲歌的虞姬之类的柔美女子,文学会显得多么枯燥乏味。
列夫·托尔斯泰沉重的道德感,歌德充满睿智的人一辈子诗篇,拜伦召唤奋斗的热情,以及中国现代林语堂的幽默、梁实秋的潇洒、徐志摩的醉情,这一切的交织,都使得文学的海洋汪洋恣肆。
“杂”营造着丹青之园的姹紫嫣红。
君别见镂金雕彩的工笔画摄人心魄?君别见清新明快的水墨画洁人心灵?画苑的别同画风,时时让人流连忘返。
议论文的结构之并列式一、议论文三要素:1、论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观点鲜明(在首段提出)2、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新鲜(丰硕,最少三个)3、论证: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式清楚(层次分明)二、三段论式的结构提出问题----是什么----引论分析问题----什么缘故----本论解决问题----怎么做----结论三、议论文大体结构形式总分式对照式并列式递进式(一)、并列式并列式并列式是议论文最多见的结构模式,确实是把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论述。
其组材形式也有多种,既可围绕中心论点,平行地列出假设干分论点,也可就一个观点,运用几个并列关系的论据。
一、分论点并列式议论文结构模式:引论(提出中心论点)(第1段)(100字左右,不超5行)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第2段)(220字左右)本论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第3段)(220字左右)分论点3+论据+分析论证(第4段)(220字左右)结论(总结全文,议论抒情,照顾前文,点题)(第5段)(100字左右)二、拟写并列式分论点的常常利用角度、例如(一)论点并列式模式的三个角度:1、是什么2、什么缘故3、如何办角度一:“是什么”例如:2021年辽宁话题“肩膀”可如此分解三个分论点:①(肩膀装载着幸福,)肩膀是亲情的牵挂;②(肩膀承载着欢乐,)肩膀是友谊的寄托;③(肩膀搭载着甜蜜,)肩膀是爱情的相守。
《肩膀》肩膀装载着幸福,肩膀是亲情的牵挂;肩膀承载着欢乐,肩膀是友谊的寄托;肩膀搭载着甜蜜,肩膀是爱情的相守。
提到肩膀就想到了依托。
肩膀是亲情的牵挂。
小时候,喜爱坐在妈妈身旁,靠在妈妈肩膀上,看妈妈择菜,听妈妈讲故事。
妈妈的肩膀让我感觉幸福,让我从心底感受到一份温暖,那时候,妈妈的肩膀是爱的港湾。
后来,我长大了,突然有一天,我觉察自己的个头已经比妈妈高了,我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轻轻歪一下头而后舒愉快服地倚在妈妈肩膀上了。
可妈妈却说:“此刻,我终于能够倚靠你了。
写作范式(一)——议论文之并列式(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
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
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字,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
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
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品读范文】在可为时代,做有为青年云南一考生①经过无数革命先辈的浴血奋战和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如今已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正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有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承担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时代使命。
在这样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我们应做有为青年。
②我们应自觉接受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洗礼,争做有为青年。
③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诞辰。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迎来了全新的中国;在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在这期间逐渐孕育产生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深地融入了我们的血脉和灵魂。
我们要了解这些先进文化的深刻内涵,自觉接受洗礼,不断向英雄人物学习,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争做有为青年,不负这大有可为的时代。
④我们应自觉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争做有为青年。
⑤在当下这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把个人理想融入时代发展的浪潮中,让理想引领我们前行。
议论文专题训练——并列式结构议论文专题训练——并列式结构一、并列式议论文的概念:提出中心论点后,围绕中心论点列出三到四个平行的分论点,分别予以论证,从各个方面阐释中心论点。
二、并列式议论文的四个角度1、从“是什么”的角度,主要回答类别、性质和内涵方面的问题。
例1:自嘲①自嘲,是机敏的退让;②自嘲,是面对缺点的勇敢;③自嘲,是生存的智慧。
例2:宽容:宽容是一种宽宏大量的品格;宽容是一种兼收并蓄的智慧;宽容是一种善待生活的境界。
2、从“为什么”的角度,回答结果和效能方面的问题(意义、作用、价值、影响)例1:人要有意气: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
3、从“怎么样”、“怎么办”的角度,主要是回答方法和途径方面的问题。
例:爱,用心来传递:①请露出笑容,把心澄净清澈,用真诚传递爱的心志。
②道一声礼让,把心放宽飞翔,用宽容传递爱的感情。
③请伸出双手,把心焙烘加热,用帮助传递爱的信号。
4、从题目涉及对象内容的角度:看这个句子(中心)所涉及到的人、事、物。
例2、脸。
论点:三国戏是一部脸戏。
三国戏是一部关于“奸绝”曹操的“脸”戏;三国戏是一部关于“智绝”孔明的“脸”戏;三国戏是一部关于“忠绝”关羽的“脸”戏。
三、分论点的要求:1、扣得住;2、分得开;3、排得顺例:以《读书乐》为题列论述提纲:扣得住:即每一个分论点都要扣题——“读书乐”。
分得开:(1)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充实头脑,一乐;(2)读书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活动,二乐;(3)读书可以提高素养,陶冶情操,三乐。
排得顺:(1)读书乐在它是个人成长的必需;(2)读书乐在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3)读书乐在它是民族繁荣的保证。
四、并列式分论点的注意点:1、不交叉;2、不重复;3、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有包含关系。
五、练习:1、以“拆除心墙”为题按照要求列分论点(1)从“为什么”的角度确立11带来的效果:推倒心墙,我们可以感悟无私的亲情;推倒心墙,我们可以感知真挚参考:○的友情;推倒心墙,我们可以感彻不变的爱情。
材料一:
立意一:不走寻常路(并列式结构)
1)周杰伦推翻了老一代抒情情歌的模式,掀起了
不同于以往的说唱歌曲的潮流。
2)鲁迅当年放弃走学医救国民的道路,而是走上
了不同的路。
用笔做武器,去唤醒,去拯救麻
木无知的国民,去解救危难的中国。
3)戊戌变法,领导者顺应西方潮流,建立“君主
立宪”制,但这变法是以失败告终的。
立意二:机遇(并列式结构)
1)林书豪利用在篮网上场的机会,努力做好自己,
展现给大家。
也因此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林疯
狂”。
也因为他抓住了这次机遇,让他得到了更
多的机遇。
2)乔布斯起初是于他的伙伴同开公司的。
但因意见
不合,他们俩人的合作就此中断。
乔布斯并没有
认为这是个挫折,而是一个机遇。
他创造了手机
的新模式,创办了“苹果”公司。
3)中国改革开放,让很多的国民抓住这一机遇,发
财致富,改善生活条件。
中国的经济亦是如此,
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经济发展快速。
议论文写作之结构与提纲
一.并列式结构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分论点1 摆事实
讲道理
小结
分论点2 摆事实
提出中心论点讲道理总结全文呼应开头
小结
分论点3 摆事实
讲道理
小结
【几个分论点可在时间、空间、原因、条件、结果等方面并列】
【例文展示一】
细节的魅力
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话:看历史要看大势,看形势要看主流,看人物要看大节。
这自然没错。
但小事、细节也以其生动、直观、真实的特点而显得更鲜活,更有魅力,为人所喜闻乐见,津津乐道,而且也可由小见大,见微知著。
细节可定胜负。
中日甲午海战前,日本间谍化装到中国军舰上侦察。
当时,中国的军舰在吨位、数量、火力上都胜于日本,举国上下一片陶醉,以为中日海战,中方必胜无疑。
可是中国军舰的炮塔上居然横七竖八晾着短裤、袜子,日本间谍就把这个细节写在情报中,并分析道:这是一支纪律松弛,管理混乱的军队,不会有强大战斗力。
果然,海战一开,中方惨败,几乎全军覆没,先进的军舰也都成了日军的战利品。
细节可知兴衰。
抗日战争期间,华侨领袖陈嘉庚率团到国内访问,他先到国统区,国民党用一顿800大洋的盛宴来款待;他后到延安,毛泽东则用几元钱的家常便饭为他接风。
一奢一简,使他看清了国民党“前方吃紧,后方紧吃”不可挽回的腐败堕落,看清了共产党同仇敌忾、艰苦抗战的勃勃生机。
从此,他认定中国的前途就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于是,就坚定不移地站在中国共产党一边,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朋友和中国革命胜利的见证者。
细节可见风节。
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解缙与胡广、吴溥、周是修、王艮、胡靖、方孝孺等七位名士相约要为建文皇帝守节,以标千古风节。
退下来后,解缙便悄悄支使家人“你去瞧瞧胡广是什么动静”。
家人回来说:“没什么动静,只听见胡大人问‘猪喂了没有?’”解缙听了,心里说“一猪尚不肯舍,况肯舍生命乎?”于是心安理得地活了下来。
最后,只有方孝孺壮烈而死,周是修被杀,王艮服毒自尽,而胡广等四位,老老实实做了“贰臣”。
细节可见操守。
鲁迅先生在参加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的杨杏佛追悼会前,曾接到装着子弹的恫吓信,大家都劝先生不要与会了,但先生义无反顾,执意要去。
先生临行前并无什么“风萧萧兮易水寒”之类的豪言壮语,只是顺手把房门银匙扔了。
先生的视死如归,大义凛然,就体现在这个小小的细节上了。
而明末的洪承畴,兵败被俘后,不吃不喝不言不动,好像真地要宁死不屈一样。
旧友范文程去看他回来后对多尔衮说:“他肯定不是一个死节之臣,我和他闲聊时,房梁上掉下一点灰絮落在衣服上,他赶忙弹掉了。
一件衣服都舍不得,他肯舍掉性命吗?”果不其然,找了个美人去劝,洪大人也就顺坡下驴,当了大清朝的“开国元勋”。
细节可见精神。
提到雷锋,人们会想起他那补了又补的袜子,他给敬老院送去的一块月饼;提到焦裕禄,会想起他用来顶住肝部剧痛的那把旧藤椅;提到孔繁森,就会想起他去世后口袋中仅有的八元六角钱;还会想起井冈山上,朱德的挑粮扁担;长征路上,贺龙的金色鱼钩;西华厅里,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这些英雄伟人做过的大事,说过的名言,人们可能记不清楚了,可是,他们的一些生活细节却会让后人永远铭记,他们的伟大精神也就通过这些不起眼的细节永驻人心。
细节是华美乐章的一个音符,细节是宏篇巨制的一个单词,细节是万顷波涛中的一朵浪花,细节是万仞高山上的一个石子。
“一滴水可映出太阳光辉”,欣赏细节,把玩细节,会发现,小小细节,魅力无穷。
【例文展示二】
扬长避短,方能拥抱成功
2009年山西一考生
雄鹰因为锻炼自己的长翅,才能一飞冲天,成为翱翔苍穹的勇士;猎豹因为发扬自己的速度,才能笑傲草原,成为驰骋草原的英雄;鲨鱼因为维护自己的体格,才能主宰海洋,成为雄霸海底的霸主。
同样,人也应该如此,扬长避短,方能拥抱成功。
学,但他并没有放弃,就像鸟儿选择飞翔、兔子选择奔跑、松鼠选择爬树一样,他选择了自己所向往的物理学。
他潜心研究,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的闻名于世,使他一步步走向科学的巅峰,实现自己的梦想,一个伟大的天才从此诞生。
他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整个物理界以及整个世界,使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扬长避短,爱因斯坦发扬自己的长处,才能流芳百世,受人景仰。
将男子110米栏金牌收入囊中,让世人目睹了中国飞人刘翔的风采。
在他打破世界纪录的那一刻,全世界都为他沸腾。
可谁知,刘翔当初选择的是跳高,但苦练几年仍无长进,一次偶然,他发现自己双腿很有力,于是,他扬长避短,毅然决然练习自己的速度,终于投于孙海平门下,一日日苦练,才有了今天的骄人成绩。
扬长避短,刘翔挖掘自己的长处,才能实现梦想,为国争光。
一个农夫变成如今家喻户晓的明星,从一个业余歌手成为民歌的龙头,他的成功也在于发挥自己的长处。
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没有专业的器具演奏,他靠着那声盖天野的高音,一步一步发扬,一步一步攀
登,才会有在人民大会堂开演唱会的无上光荣,才会彻底走出生活的低谷。
扬长避短,阿宝发扬自己的长处,才能一鸣惊人,改变命运。
扬长避短,是鲁迅弃医从文的抉择;扬长避短,是方文山一统词界的豪迈;扬长避短,是小沈阳惊艳全场的潇洒。
可见,扬长避短,方能拥抱成功。
朋友们,发扬你们的长处,施展你们的才华,请相信:
扬长避短,方能拥抱成功。
【模板借鉴】通过对本文的细致阅读可以发现,本文的特点不仅表现在开篇排比、引出论
点,而是整篇文章都是对开篇的呼应和延展。
在开篇使用排比的基础上,作者由物及人,同样列举了三个人物的事例,并在每个事例之后用一个句式相同的句子作结,若把这三句话连接起来,同样是一个排比句。
而在文章的结尾,作者用排比句又连举了三个例子,鲁迅、方文山、小沈阳,进一步加固了文章的论点,同时也与开头的排比形成呼应,使得全文结构紧凑,浑然一体。
列简明提纲
列提纲的好处
①可以使逻辑严密,思路清晰;
②可以使中心突出,不至于偏题;
③可以使内容丰富,结构严谨;
④可以稳定“军心”,尤其是考场作文,有了提纲,不至于手忙脚乱,六神无主.
请以“我选择向你致敬”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本题的观点已经很明白,如果有提示语,我们可以再审视以确立符合题意的写作点。
如果没有,那么我们就可以把题目作为写作的观点。
当观点确定以后,我们就来联想写作素材,选择向谁致敬呢?可以是钱学森,可以是曹雪芹,可以是刘翔,可以是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中的任何一个,等等。
联想到的素材不一定全都写进来,我们可以按古代,现代,中国,外国,这样选择,也可以按科学家,艺术家,新闻人物等的角度来选择。
一般来说选择三个就够了。
并列式结构提纲示例
提纲
题目:我选择向你致敬
一、提出观点(是什么):我选择向你致敬。
二、为什么我选择向你致敬呢?
1、我选择向孔子致敬,因为孔子的儒学思想成为中国思想的源泉。
2、我选择向钱学森致敬,因为钱学森为国家贡献巨大。
3、我选择向甘地致敬,因为他为国家献出了生命。
三、结尾:怎么样做
【试一试】
(1)请试着为【例文展示一】《细节的魅力》列一份提纲
标题:
文章结构:式结构
中心论点:
引论:
本论:
(一)
(二)
(三)
结论:
(2)请以"留给明天"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写提纲
标题:
文章结构:式结构
中心论点:
引论:
本论:
(一)
(二)
(三)
结论:
(3)请以"这世界需要你"为题进行写作,字数800写.不得抄袭.标题:
文章结构:式结构
中心论点:
引论:
本论:
(一)
(二)
(三)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