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115大火案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52.00 KB
- 文档页数:3
上海“11.15” 胶州路高层公寓大楼火灾案例一、起火单位基本情况(一)建筑基本情况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728号教师公寓于1997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上28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85m,总建筑面积约18472㎡;其中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停车库,地上一层为消防控制室、办公室及商业用房,地上二至四层主要为居住用房,部分用于办公,地上五层及以上层为居民住宅;整个建筑共有居民156户,440余人。
该建筑设有2部防烟楼梯和1部消防电梯;地下一层至地上四层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地上一层至地上二十八层公共疏散走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建筑公共疏散走道设有机械排烟系统;室内每层设有2个室内消火栓;室外分别设有2个消火栓水泵接合器和2个喷淋水泵接合器。
(二)节能综合改造施工情况2010年9月24日,上海市静安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组织对教师公寓进行建筑节能综合改造施工,施工内容包括外立面搭设脚手架、外墙喷涂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更换外窗等。
施工用脚手架沿建筑四周外墙用钢管架设,在建筑地上二层高度用木夹板沿建筑搭建一层防护棚,防止坠物伤人,临时堆放建筑垃圾;地上二层及以上层每隔1.80m左右高度沿建筑四周架设宽度约为1m的施工走廊,用毛竹排作垫板,凹廊部位全部架设;脚手架每隔6层(约4层楼面)铺设木夹板,堆放保温材料及手锯找平作业过程中产生的聚氨酯泡沫碎块、碎屑等杂物;脚手架外侧尼龙网满挂。
该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结构由外及内依次为饰面层、薄抹灰外保护层、现场喷涂发泡的硬泡聚氨酯。
发生火灾时,建筑外墙地上一层至地上十四层的聚氨酯泡沫发泡喷涂作业已完成;北侧外立面地上八层以下及东侧、西侧、南侧三面地上十四层以下已完成无机材料抹平,但未覆盖玻纤网格布和进行其他防护层与饰面层施工;北侧外立面地上九层至十四层未完成找平作业,保温材料裸露。
(三)火灾时消防设施运行情况及效果火灾时该建筑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基本处于完好状态,在火灾初期均能工作。
上海1115特大火灾概要上海1115特大火灾是指发生在2011年11月15日的一起严重火灾事故。
这起火灾发生在上海市黄浦区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内,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本文将详细描述这场火灾发生的背景、火灾原因、应急处理和事后救援工作。
一、火灾背景上海市黄浦区是中国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之一,吸引了大量的人流和商业活动。
而发生火灾的商业综合体位于该区的核心区域,是一座集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大型建筑物。
当天正值周末,商场内正处于高峰期,人员聚集密集。
二、火灾原因据初步调查,这起火灾是由电气设备故障引起的。
商业综合体内的电线和电器设备使用已经超过了设计寿命,且没有正常的维护保养计划。
另外,消防设施也存在缺陷,如灭火器过期失效、灭火系统未进行定期检查等。
三、应急处理火灾发生后,商业综合体的消防报警系统立即启动,自动向消防部门报警。
同时,商场内的摄像头监测到火源,向管理人员发送紧急通知。
商场内的人员被安全疏散,紧急出口和疏散通道得到了有效利用。
消防部门接到报警后,迅速派出火灾扑救人员和救援队伍。
消防队员利用消防水枪和灭火器对火源进行扑灭,并对周边区域进行安全隔离,以防止火势蔓延。
同时,救援队伍进入建筑物内进行搜救,确保没有人员被困。
四、事后救援工作火灾扑灭后,事后救援工作立即展开。
首先,对建筑物进行全面检查,排除潜在的火灾隐患,修复电气设备和消防设施等。
其次,进行严格的事故调查,确定火灾起因,并追究责任。
商业综合体的管理方承担了重要责任,因为他们没有按照规定进行设备维护和检查。
此外,同时对消防设施的运行和维护进行全面检查和改进。
加强消防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和顾客的火灾防范意识。
确保类似的火灾再次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五、教训与启示上海1115特大火灾教训了我们火灾应急处理和防范的重要性。
电气设备和消防设施的维修和保养是非常关键的。
在商业综合体等人员密集场所,应加强消防演练和培训,提高人员的应急逃生能力。
目录一.事故概况 (1)1.事故工程概况 (1)2.项目涉及单位关系与结构图 (1)二.事故调查报告 (2)1.事故模型描述 (2)2.初起火灾发生点的确定 (2)3.起火时间的确定 (3)4.火灾经过的确定及事故再现 (4)三.事故原因分析 (4)1.直接原因 (4)2.间接原因 (5)3.事故性质 (6)四.结论及建议 (7)1.施工总包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并落实 (7)2.监理单位切实落实履行监理职责 (7)3.政府主管部门加强监督管理的职能 (7)4. 高层逃生知识培训,让居民与工作人员了解逃生方法 (8)参考文献 (8)附件 (9)附件1 问询记录 (9)附件2 模拟实验报告 (11)附件3 相关照片 (12)附件4天气情况记录 (13)附件5消防队灭火行动记录 (14)上海11.15教师公寓特大火灾事故调查一.事故概况1.事故工程概况(1)事故项目名称:上海静安区胶州教师公寓(728号)节能墙体保温改造工程(2)项目内容:外立面搭设脚手架、外墙喷涂聚氨酯硬泡体保温材料、更换外窗等(3)大楼概况:大楼于1998年1月建成,公寓高28层,建筑面积17965平方米,其中底层为商场,2-4层为办公,5-28层为住宅,建筑高度85米。
2.项目涉及单位关系与结构图上海市静安区建设总公司承接该工程后,将工程转包给其子公司上海佳艺建筑装饰工程公司,佳艺公司又将工程拆分成建筑保温、窗户改建、脚手架搭建、拆除窗户、外墙整修和门厅粉刷、线管整理等,分包给7家施工单位。
其中上海亮迪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出借资质给个体人员张利分包外墙保温工程,上海迪姆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出借资质给个体人员支上邦和沈建丰合伙分包脚手架搭建工程。
支上邦和沈建丰合伙借用迪姆公司资质承接脚手架搭建工程后,又进行了内部分工,其中支上邦手下郝某负责胶州路728号公寓大楼的脚手架搭建,同时支上邦与沈建丰又将胶州路教师公寓小区三栋大楼脚手架搭建的电焊作业分包给个体人员沈建新。
建筑火灾案例案例一:《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沉痛的教训》前言建筑啊,那本应是我们遮风挡雨、安身立命的港湾。
就像鸟儿的巢,精心搭建起来容纳温馨与希望。
可是,一旦火灾这个恶魔闯入,那美好的一切可能瞬间化为乌有。
今天咱们就来讲讲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这可是给我们敲响了一记超级响亮的警钟啊。
案例素材来源这个案例的素材来源于当时的新闻报道、官方调查结果以及众多亲历者和目击者的讲述。
那时候,各大媒体纷纷聚焦这一事件,详尽地报道了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救援情况以及后续的处理等。
那是2010年11月15日的上海,一座高层住宅大楼,本应是平平常常的一天。
这大楼就像一个巨人站在那儿,里面住着好多户人家,就像一个个小蜂巢里的蜜蜂,忙忙碌碌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那天下午,大楼外立面正在进行节能改造工程施工。
谁能想到,一场灾难就这么悄悄降临了呢?施工过程中,火花四溅,就像调皮的小鬼在四处捣乱。
这些火花一下子就点燃了大楼周围的尼龙网等易燃物。
火这个恶魔啊,一旦抓住机会,就像饥饿的野兽看到猎物一样,疯狂地蔓延开来。
火势迅速从大楼的底层向上攀爬,那速度快得就像一阵龙卷风席卷而来。
浓烟滚滚,把整个大楼都包裹了起来,就像给大楼穿上了一件黑色的丧服。
大楼里的居民们一开始可能还没意识到危险的严重性,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大火已经烧到家门口了。
很多居民被困在楼里,那情景就像被困在笼子里的小动物,惊恐万分。
有人试图冲下楼,可是浓烟熏得人睁不开眼,就像走进了一个黑暗的迷宫,找不到出口。
还有人躲在屋子里,盼着救援快点到来,那种感觉就像在黑暗的大海上等待着一艘救命的船。
消防员们很快就赶到了现场,他们就像超级英雄一样,不顾危险地冲向大火。
可是这火实在是太凶猛了,就像一个顽固的敌人,怎么也不肯轻易被打败。
消防云梯车不断地升高,试图接近高层的被困居民,就像伸出的援手想要把他们从危险中拉出来。
但是,这场大火造成了极其惨重的后果。
大城市的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案情概述2010年11月15日晚上8点,上海市某大型购物中心发生火灾事故,据当时的报道,该购物中心内部有4层楼高,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火灾发生时,现场有上百名顾客和员工在内。
火势迅速蔓延,浓烟滚滚,导致众多人员被困,许多人在逃生时受伤。
消防部门战斗了近7个小时才将火灾扑灭,整个购物中心被严重破坏,数十家商铺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亿元。
更为令人痛心的是,火灾事故中还有16人遇难,38人受伤,给城市带来了极大的社会影响。
此次火灾事故在上海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和反思,各方对火灾起因、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分析。
接下来我们将对上述火灾事故进行详细的案例分析,以期总结出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火灾防范和应对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火灾事故成因分析1. 违规管理和监管不力购物中心作为大型商业建筑,其内部存在着无数商铺、餐饮场所,以及大量的人员流动。
在事故发生前,购物中心存在诸多管理混乱的现象,包括消防安全隐患排查不彻底,消防通道被摆放货物挡住,应急疏散逃生通道不畅,疏散指示标识模糊,疏散/逃生路线规划不合理等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火灾发生后导致伤亡加剧的原因。
此外,由于相关监管部门监督不力,未能发现和纠正这些违规行为,因此使得火灾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
2. 设施设备缺陷在购物中心日常运营过程中,由于长期的使用和维护不善,部分设施设备出现严重的老化、损坏情况,比如电气线路老化、安全防护设施缺失等。
火灾事故发生时,这些老化的设施设备可能成为火灾的发生和扩散源,从而加剧了火灾的危害程度。
这也充分暴露了购物中心在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上的漏洞和不足。
3. 应急处置不当在火灾初期,购物中心应急处置措施存在不足之处:消防安全设施未能发挥应有作用,消防水源不足,消防车辆无法靠近现场等等。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防人员的及时扑救,加速了火灾的蔓延。
此外,购物中心内的疏散逃生预案制定不完善,人员疏散慢、混乱等也使得伤亡情况恶化。
事故案例/案例分析
“11.15”上海胶州路特大火灾
一、事故经过
2010年11月15日14时14分,电焊工吴国略和工人王永亮在加固上海静安区胶州路728号公寓大楼10层脚手架的悬挑支架过程中,违规进行电焊作业引发火灾,造成58人死亡、71人受伤,建筑物过火面积12000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1.58亿元。
二、事故原因
1.火灾的直接原因是施工方所雇用的4名电焊工没有受过安全技术培训,无特殊工种上岗证,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引发大祸害逃离现场。
2.该工程违法违规,层层多次分包,导致安全责任不落实。
3.施工作业现场管理混乱,安全措施不落实,存在明显的抢工期、抢进度、突击施工的行为。
4.事故现场违规使用大量尼龙网、聚氨酯泡沫等易燃材料,导致大火迅速蔓延。
5.有关部门安全监管不力,致使多次分包、多家作业和无证电焊工上岗,对停产后复工的项目安全管理不到位。
三、吸取教训及防范措施
这起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后果严重,造成了很大的社会负面影响,教训十分深刻。
国务院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刻吸取此次事故教训,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抓紧研究完善建筑节能保温材料防火等技术标准及施工安全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管,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切实防止重特大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特大火灾事故案例分享特大火灾事故是一种严重的灾难,可以给人们造成巨大的伤害和损失,无论是人员伤亡还是财产损失都是不可估量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享一些近年来发生的特大火灾事故案例,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1. 上海“11.15”金色海岸火灾事故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松江区发生一起严重火灾事故,导致58人死亡。
这场火灾发生在金色海岸商业楼和写字楼,火灾发生时相当于一个建筑的45层,造成数十个房间受损或完全毁坏。
这次事故造成的损失为人民币7000万元左右。
这次火灾的原因是因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电线被放置在可燃物上面,当电线因过热而燃烧时,可燃物燃烧也逐渐发生,并引起越来越多的火焰。
此外,因为缺乏相应的消防设备和措施,火灾很快就扩大到周围的建筑物。
这也提醒我们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注意安全措施和管理,以及在出现火灾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应急处置。
2. 天津“8.12”港口爆炸火灾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口发生惊人的爆炸事故。
事故造成173人死亡,超过800人受伤,并造成超过10亿元的财产损失。
这也是近年来全球最严重的港口事故之一。
此次事故的原因是因为在仓库存储的有毒化学物质像硝化甘油、氰化物等,由于条件和环境等多种因素,这些高危物质最终快速自然爆炸。
这次事故的教训是,严格控制有毒化学物质的使用量和管理,加强港口安全控制,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
3. 广东“3.29”火车站火灾2014年3月29日,广东铁路广州车站发生一起特大火灾事故,造成32人死亡,另有90人受伤。
这场火灾是由于一名男子使用汽油和刀具向人群投掷并点燃的。
此次事件反映了社会治安和人性道德问题。
广大市民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协力应对不良行为,同时政府也应加强应急预案和公共安全管理。
总之,特大火灾事故给我们带来了重大的损失,以及深刻的教训。
为了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我们应加强对火灾预防、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学习和加强。
目录一.事故概况 (1)1.事故工程概况 (1)2.项目涉及单位关系与结构图 (1)二.事故调查报告 (2)1.事故模型描述 (2)2.初起火灾发生点的确定 (2)3.起火时间的确定 (4)4.火灾经过的确定及事故再现 (4)三.事故原因分析 (4)1.直接原因 (4)2.间接原因 (5)3.事故性质 (6)四.结论及建议 (7)1.施工总包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并落实 (7)2.监理单位切实落实履行监理职责 (7)3.政府主管部门加强监督管理的职能 (7)4. 高层逃生知识培训,让居民与工作人员了解逃生方法 (8)参考文献 (8)附件 (9)附件1 问询记录 (9)附件2 模拟实验报告 (11)附件3 相关照片 (12)附件4天气情况记录 (13)附件5消防队灭火行动记录 (14)上海11.15教师公寓特大火灾事故调查报告一.事故概况1.事故工程概况(1)事故项目名称:上海静安区胶州教师公寓(728号)节能墙体保温改造工程(2)项目内容:外立面搭设脚手架、外墙喷涂聚氨酯硬泡体保温材料、更换外窗等(3)大楼概况:大楼于1998年1月建成,公寓高28层,建筑面积17965平方米,其中底层为商场,2-4层为办公,5-28层为住宅,建筑高度85米。
2.项目涉及单位关系与结构图上海市静安区建设总公司承接该工程后,将工程转包给其子公司上海佳艺建筑装饰工程公司,佳艺公司又将工程拆分成建筑保温、窗户改建、脚手架搭建、拆除窗户、外墙整修和门厅粉刷、线管整理等,分包给7家施工单位。
其中上海亮迪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出借资质给个体人员张利分包外墙保温工程,上海迪姆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出借资质给个体人员支上邦和沈建丰合伙分包脚手架搭建工程。
支上邦和沈建丰合伙借用迪姆公司资质承接脚手架搭建工程后,又进行了内部分工,其中支上邦手下郝某负责胶州路728号公寓大楼的脚手架搭建,同时支上邦与沈建丰又将胶州路教师公寓小区三栋大楼脚手架搭建的电焊作业分包给个体人员沈建新。
案例分析
上海11.15 火灾
11月15下午2点多,上海静安区胶州路728号一幢正进行外墙节能保温施工的高层公寓,因施焊作业中违规操作引发大楼外墙立面大面积燃烧,造成58人死亡70多人受伤的特大火灾事故。
经初步调查,事故直接原因为两名无证焊工在作业中“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导致溅落的火星点燃了脚手架上的可燃材料,继而引发大火。
大楼共156户居民,起火之时楼内有两三百人,两部电梯在中部东西大通道的南侧,两个楼梯则在北侧。
未配备防火喷淋装置。
2010年9月,该节能工程经静安区建交委确定,总包方为上海市静安区建设总公司,分包单位为其子公司上海佳艺建筑装饰工程公司,再由其分包给小的装饰施工队;监理单位为上海市静安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上海静安置业设计有限公司。
截至11月19日,已有12人被刑事拘留,其中包括两名工人,以及工程总包方、分包方、监理方的相关责任人。
国务院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调查组组长、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通报:装修工程违法违规,层层多次分包,导致安全责任不落实;施工作业现场管理混乱,安全措施不落实,存在明显的抢工期、抢进度、突击施工的行为;事故现场违规使用大量无阻燃性能安全网、聚氨酯泡沫等易燃材料,导致大火迅速蔓延;有关部门安全监管不力,致使多次分包、多家作业和无证电焊工上岗,对停产后复工的项目安全管理不到位。
“这起事故是一起因违法违规生产建设行为所导致的特别重大责任事故,也是一起不该发生的、完全可以避免的事故。
”骆琳说。
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正在进行中…….,此次事故足以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
一、事故原因
1、两名无证电焊工“严重违反操作规程”
13时45分左右。
两名电焊工在10楼外墙施焊时,施焊火星不慎引燃易燃物引起火灾,自行扑救失败后,并未在第一时间报警,而是慌乱中离开了现场。
两名电焊工未经正规培训,施焊时安全防护到位,个人防火责任意识不强。
2、施工单位违规使用无证焊工,管理混乱。
3、易燃材料大面积集中
着火点位于楼北面墙东侧,火情向上呈扇形扩散,并向西蔓延至南面墙。
同时,滴落的燃烧物引发北面墙西侧低层脚手架燃烧,并向上形成二次扇形扩散。
尼龙网、竹跳板、聚氨酯泡沫等易燃材料集中燃烧;火借风势,迅速蔓延,在大楼四周形成火圈。
上海市消防局局长称,“消防人员到现场以后,失火楼整个已经形成了立体性的全面的燃烧…大楼使用的外保温材料主要是聚苯乙烯和聚氨酯泡沫材料..。
”
公安部四川消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卢国建介绍,用于建筑保温的材料,本身应该具有一定阻燃性,“用小火源点不着,明火烧起来后很快熄灭,起码是B2级。
”但他也强调,这类材料的阻燃处理技术要求很高,出现前述情况,可能是产品阻燃处理不均匀造成的。
在失火大楼实施的节能改造工程,使用了可能并不合格的外保温材料。
而聚氨酯泡沫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则可能加重了大火带来的伤痛。
外墙保温材料的选择和质量管控摆在了工程设计和管理者的面前,今后,必须杜绝易燃物作外墙保温材料。
4、多层分包,管理链加长,特种作业安全监管不到位
曾数次被吊销执照和通报点名的承包商佳艺装饰揽下该工程,再次分包给数家建筑和装饰公司,而树状分包结构的底端聚集着数十家规模不等的小施工队。
多层分包的结果,导致施工消防设施投入不到位。
5、电焊工作业正确做法
a、电焊工作业前必须在总承包项目部办理现场动火审批手续,明确动火时间、部位、作业人数(焊工是否持证上岗)。
b、现场动火审批手续经批准后,才能作业。
作业时间段专职安全员必须到位检查。
c、电焊工作业时必须带三种东西:灭火器,装有水的水桶及接渣斗(接住火种下坠的铁制容器)。
6、在居民居住区进行大面积的外墙施工,法规缺失、安全技术保障不力
在密集的住宅区且楼内有居民居住的情况下,大面积的外墙施工,在现实条件下如何保障施工安全和居民的居住安全,安全技术如何保障和相关法规方面亟待规范。
二、教训与难题
1、密集的住宅区的大面积的外墙施工,亟待法律规范。
必须禁止易燃物作外墙保温材料。
2、现代城市高楼林立,建筑自防火和高层建筑消防凸显重要。
三、消防安全,警钟长鸣
世博盛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警钟长鸣城市更需建筑安全
上海市政府已将11月15日定为城市安全日
相关资料来自新华网招商建设赵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