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盆栽山药的种植方法.doc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2
山药栽种方法山药栽种啊,这里面学问可不少呢。
咱先得选种。
这选种就像挑选手下的士兵一样重要。
要挑那种健康、饱满、没有病虫害的山药种块。
可别小看这个,要是种块本身就有毛病,那后面长出来的山药肯定好不到哪儿去。
你得仔细地看,就像挑苹果一样,把那些有坑洼、有斑点或者看着就没精神的种块都给剔除掉。
选好种块之后呢,就是整地。
山药这东西啊,它喜欢疏松、肥沃、排水性好的土壤。
你要是给它一块板结的硬土地,它可就不乐意长了。
所以要先把地深翻一下,翻得越深越好,最好能翻个半米左右呢。
然后把地里的杂草、石头都给清理干净。
这就好比给山药打造一个舒适的家,你肯定不希望家里乱七八糟的对吧。
在整地的时候啊,还可以施一些基肥,像腐熟的农家肥就很不错,这就像是给山药准备的美味大餐,让它一扎根就能吃到营养丰富的食物。
再就是栽种的时间了。
一般来说,春季是比较适合栽种山药的。
天气暖和起来了,山药种块也能在温暖的土壤里愉快地发芽生长。
不过不同地区可能会有一点差异,你得根据当地的气候来确定具体的栽种时间。
就像人穿衣服一样,不同地方的人根据当地的天气穿合适的衣服,山药栽种也得看当地的气候来挑合适的时间。
种的时候呢,要挖沟。
这沟可不能随便挖,得有一定的深度和宽度。
一般沟深大概1米左右,宽度大概30厘米就差不多了。
把选好的山药种块平放在沟底,注意芽眼要朝上,这就像把种子朝着阳光的方向放一样,芽眼朝上它才能顺利地发芽出土啊。
放好种块之后,就可以填土了,填土的时候要轻轻地填,可别把种块给压坏了。
山药生长过程中呢,还得注意浇水。
它既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涝。
要是太干了,它就像口渴的人一样,没力气生长了。
要是太涝了呢,它的根就会被泡烂,就像人在水里泡久了会生病一样。
所以要根据土壤的干湿情况来浇水,一般来说保持土壤微微湿润就可以了。
还有施肥也不能少。
除了一开始的基肥,在山药生长期间还得追肥。
可以施一些复合肥之类的肥料,就像给正在长身体的孩子加餐一样,让山药长得又粗又壮。
山药如何栽植
山药的栽植过程如下:
1.选种与处理:在种植前20-25天选符合栽培特征,无病块,根上端较硬的一段进行药剂浸种,用50%的多茵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浸合液浸5分钟,然后晾干备播。
若要增加繁殖系数,须将块根切断繁殖。
即选长1米左右,横径
2.4~4.5厘米的较细块根,切分成15~20厘米长的若干小段,然后将每个断面蘸石灰,横放太阳下晒种,一直晒到有细裂缝为止。
晒种期间要轻拿轻放,以防擦伤。
同时要做好防风、防雨和防霜冻工作。
2.整地定植:种植山药需提前开定植穴或沟,穴深1米-1.4米左右,以干粪、草木庆或土杂肥作基肥,浅施于上层土中。
然后采用高垄栽方法进行定植,垄宽50厘米,垄高16厘米,单行种植,株距30厘米,每亩2000株-2200株。
3.搭架引蔓:山药的地上茎细嫩,出苗后应及时支架扶蔓。
按山药茎右旋的特性,引蔓盘旋上升,架高1米左右。
4.水肥管理:山药较耐旱,一般不需灌水。
在7月-8月份高温季节如长时间无雨,需适当灌溉。
施肥方面,除底肥外,还需分别在茎叶旺盛生长期和块茎膨大期各追肥一次,每次每亩施硫酸钾复合肥20千克,收获前30-40天进行最后一次追肥。
5.中耕培土:生长前期应勤中耕除草,一般每隔半月进行1次,直到茎蔓已上半架为止,以后拔除杂草。
6.适时收获:山药的收获时间因地区的气候条件而异。
一般来说,在气温下降到约10℃时开始收获山药。
收获后应晾干山药,然后贮存在干燥的地方以防止其腐烂。
山药的种植技术及管理
山药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其种植技术和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块选择: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pH值保持在6.0-7.5之间。
2. 种植季节:山药适合在春季或秋季进行种植。
夏季的高温和湿度会导致山药生长缓慢。
3. 耕地与施肥:在种植前进行耕地,让土壤松软通气。
在种植季节前施入有机肥料,如腐熟堆肥或腐植酸。
4. 种植方法:将山药块茎竖着插入土壤中,留出块茎部分露出地面。
亩用量在100-150公斤之间。
5. 灌溉管理:山药生长期需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可过湿。
坚持干湿交替浇水,避免积水。
6.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山药田,及时发现病虫害,可采用有机农药或生物防治方法进行防治。
7. 结束生长阶段处理:当山药的叶片开始枯黄时,即可进行挖掘。
将块茎连同土壤一起挖起,清除表土,并晾晒2-3天后,
清洗干净,即可入库储存或加工。
这些是山药种植技术和管理的一些基本要点,实际种植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处理。
山药栽种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Download Tip: This document has been carefully written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山药栽种流程简述如下:①选地整地:选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深翻土地至1米以上,施足基肥(如腐熟粪肥、草木灰),并搭设支架准备。
②种薯处理:春季(3-4月),选健康、带芽点的山药块茎,切段后两端蘸草木灰,促进切面愈合防病。
③开沟种植:在畦面上开沟,沟内施基肥,按株距摆放种薯,覆土4-5厘米,保持土壤湿润。
④苗期管理:出苗后勤除草,适时追施氮肥,促进幼苗生长。
苗高18-20厘米时搭架引蔓。
⑤中期管理:中耕培土,加强支架稳固,适量追施人粪尿、饼肥及磷钾肥,促进块茎膨大。
⑥灌溉排水:山药喜干燥,根据天气调节灌溉,雨季注意排涝。
⑦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采用生物或化学方法防治病虫害,重点保护叶片和嫩茎。
⑧摘蔓促长:7月下旬摘除花蕾,减少养分消耗,集中供给地下块茎。
⑨收获存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小心挖掘块茎,避免损伤,晾干后储存于通风干燥处。
此流程概括了从地块准备到收获存储的整个山药栽种过程,确保作物健康成长及产量品质。
山药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山药(Dioscorea Opposita Thunb),此药名称也称作山药、家地药、或“石珠”,是一种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的植物,以其根茎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尤其高,历来以高价售卖,被誉为“金药”。
传统上,山药是一种家庭作物,其种植多用于满足个人或家庭消费需求。
在近年来,山药发展成为一种经济作物,由于其营养和药效价值高,吸引了投资者的注意力。
它经常出现在商店里,但很少出现在农场。
一、山药基本种植技术1.选择优质的种子:要在plantgdb库中选择一棵具有高品质的种子。
最好选择山药品种,如葫芦山药、双扇山药、阿婆芽儿山药、桃子山药、黑金山药、紫麻味山药等,以尽量保证山药的质量。
2.土壤改造:山药是嗜热性,喜高温、偏碱性和肥沃的土壤,耐缺水、耐寒,所以要选择排水良好、透气性好的土壤进行种植。
要在种植前三个月的土壤中施入适量的有机肥和适当的氮・磷・钾肥料,以增强土壤的代谢能力,有利于山药的生长发育。
3.种植:山药的种植最好在春季进行,选择一个温暖、潮湿而有肥力的地方,用拖拉机在20厘米间隔犊子孔进行耙耕,并将土壤混合良好的种子撒在孔里,然后用割耙将种子小心的埋起来,覆盖淤土,以保证种子的潮湿度。
一般播种后7-10天苗芽便有100%苗出现。
4.施肥:施肥一般在9月至下一年的农忙季施肥,用6公斤每亩的高效基肥(含氮、磷、钾的高效基肥),加入山药配伍使用的各类氮肥,并施用氨基酸肥料,使用比例为氮肥4公斤,磷肥18公斤,氨基酸肥料2公斤每亩,以保证土壤中肥力和肥料 merge1 等,以准确滴施,促进山药营养吸收、快速生长发育。
二、山药的栽培管理1.病虫害的防治:山药期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感染,如螟、马威虫、球孢子虫等,要及时采取良好的种植管理,增加植株生长强度。
如采取芽猪棚种植,防止虫害的进入;种植期间,应根据实际情况加用除虫剂,如施用多效型抗虫药剂,田间管理,增强山药抗虫能力,使病虫害减少。
山药育苗的几种方法山药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为了确保山药的产量和质量,育苗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以下是山药育苗的几种方法:1. 分段育苗法分段育苗法是一种常见的山药育苗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的山药种植。
首先,选择优质的山药藤蔓,剪成50-100厘米的段,每段保留2-3个芽眼。
然后将这些段放入湿润的沙土中,保持温度在20-25摄氏度,以利于芽眼的生长。
沙土的选择非常重要,它需要有良好的排水性,以防止根部的腐烂。
同时,沙土的保水性也要适中,以防止水分的过度蒸发。
在沙土中埋入山药段后,需要定期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
同时,也需要注意防止土壤的过度湿润,以防止根部的腐烂。
在山药段的长出芽眼后,可以进行移栽。
分段育苗法的优点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育苗,适合大规模的山药种植。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山药段的切割部位容易感染病菌,因此在切割过程中要做好消毒处理,以防止病菌的传播。
同时,由于山药段的切割部位容易失水,因此在保存和育苗过程中要做好保湿工作,以防止山药段的失水。
2. 块茎育苗法块茎育苗法是山药育苗的另一种常见方法,尤其适合在春季进行。
首先,选择无病害、饱满的山药块茎,切成厚度为1-2厘米的薄片。
切好的块茎应该在阳光下晾晒一段时间,以杀死可能存在的病菌和害虫。
然后,将这些薄片放在湿润的沙土中,保持温度在20-25摄氏度,以利于芽眼的生长。
沙土的选择和分段育苗法相同,需要有良好的排水性和保水性。
在块茎长出芽眼后,可以进行移栽。
移栽时,将块茎和幼苗一起移植到田间,这样可以保证山药的生长一致性。
块茎育苗法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山药块茎的营养物质,提高育苗的成功率。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切好的块茎容易感染病菌,因此在晾晒和育苗过程中要做好消毒处理。
同时,切好的块茎也容易失水,因此在保存和育苗过程中要做好保湿工作。
3. 种子育苗法种子育苗法是山药育苗的一种常见方法,尤其适合在新品种繁育时使用。
首先,选择优质的山药种子,在温水(25-30摄氏度)中浸泡24小时,以促进种子发芽。
山药种植步骤和技巧一、种植准备山药的种植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选择: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最好是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
同时,要避免与蔬菜重茬的土地,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2.整地:在种植前,要对地块进行深翻,深度约为25-30厘米。
深翻后,要清除地里的杂草和石块,为山药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3.种苗处理:在种植前,要对山药种苗进行挑选和处理。
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种苗,去掉腐烂、有伤口的种苗。
同时,要进行消毒处理,可以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药剂进行浸泡消毒。
4.施肥:在种植前,要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如腐熟的畜禽粪便、豆粕等。
同时,也可以配合使用适量的化肥,如尿素、硫酸钾等。
施肥时要根据土壤肥力和山药生长的需求进行合理配比。
二、种植过程山药的种植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种植时间:山药的种植时间一般选择在春季,当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可以进行播种。
具体的种植时间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来确定。
2.种植方式:山药的种植方式有平播和沟播两种。
平播是将种苗平放在土壤表面,然后覆土;沟播是在地面上开沟,将种苗放入沟中,然后覆土。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
3.种植密度:山药的种植密度应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和种植方式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行距为50-60厘米,株距为20-30厘米。
4.覆土厚度:山药的覆土厚度对山药的生长也有影响。
一般来说,覆土厚度在10-15厘米之间比较适宜。
同时,应注意将山药种苗固定在土壤中,防止其弯曲或倾斜。
三、田间管理山药的田间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浇水:山药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在播种后应立即浇足水分。
生长期间应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在多雨季节应及时排水,防止土壤积水过多影响山药的生长。
2.中耕松土:在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中耕松土,以提高土壤通透性和减少病害的发生。
一般中耕松土要进行2-3次,每次浇水后应及时进行。
山药的种植技巧
1.选择合适的土壤。
山药最适合种植在土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轻壤土中,应避免种植在粘重或盐碱的土地上。
2.选择块茎:选择粗壮、无病害的根茎,于芦头7~15cm处折断,切成长10~15cm段,切口粘上草木灰以防病菌感染,然后置通风处晾4~5天,储藏于沙中备作种用。
3.整地施肥:选择好地块后进行深翻、细耙、整平,并结合深耕施足底肥。
然后起垅或作高畦,一般垅宽40~50cm,畦宽100~120cm,畦长视地形而定。
4.种植方法:开8-10厘米深的沟,把块茎带芽点的一头朝上种植起来。
种植时保持株距25~30cm,行距80~100cm,每亩种植2000~2200株。
5.田间管理:山药出苗后应及时支架扶蔓,按山药茎右旋的特性,引蔓盘旋上升,架高1米左右。
山药较耐旱,一般不需灌水,但在7~8月高温季节如长时间无雨,需适当灌溉。
山药的施肥方面,除底肥外,还需在茎叶旺盛生长期和块茎膨大期各追肥一次,每次每亩施硫酸钾复合肥20千克,收获前30~40天进行最后一次追肥。
生长前期应勤中耕除草,一般每隔半月进行1次,直到茎蔓已上半架为止,以后拔除杂草。
除草后要及时培土,以免露出地下块茎。
6.浇水。
在小苗生长到20厘米高时浇一次水,一个月后浇第二次水,浇水时要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大水漫灌。
7.搭架和引蔓。
山药是蔓性植物,需要搭架以促进其生长和提高产量。
8.病虫害防治。
注意观察山药是否有锈病、炭疽病、红蜘蛛等病虫害,并及时使用相应的药剂进行防治。
9.收获时间。
一般在山药茎叶枯黄后收获,过早收获会影响产量和质量。
山药的栽培技术
1. 土壤选择:山药喜欢松软、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如沙壤土或壤土。
在种植前,应进行土壤改良,添加有机肥料,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性。
2. 繁殖方法:山药可以通过块茎繁殖和珠芽繁殖。
块茎繁殖是将山药块茎切成小块,每块保留一个芽眼,然后种植在土壤中。
珠芽繁殖是将山药植株上产生的珠芽摘下,种植在土壤中。
3. 种植时间: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种植,具体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而定。
在种植前,将山药块茎或珠芽埋入土壤中,芽眼朝上,覆盖约 5 厘米厚的土壤。
4. 田间管理:山药生长期间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
定期施肥,以保证植株的生长和块茎的发育。
及时除草,防止杂草与山药竞争养分和水分。
5. 支架搭建:山药是蔓生植物,需要搭建支架供其攀爬。
可以使用竹子、木棍或铁丝网等材料搭建支架,将山药的藤蔓引导到支架上。
6. 病虫害防治:山药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如黑斑病、炭疽病、蛴螬等。
可以采取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使用农药等措施进行防治。
7. 收获:一般在种植后的 8-10 个月,当山药的叶片开始枯黄时,即可进行收获。
收获时,小心地将山药从土壤中挖出,避免损伤块茎。
需要注意的是,山药的栽培技术可能因品种、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实际栽培过程中,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经验进行调整和改进。
家庭盆栽山药的种植方法
【导读】山药是常见的营养丰富的食品,很多人都喜欢吃,但是我们要吃山药,只能到超市或者菜市场购买,但只有少部分人知道,其实山药是可以种在花盆里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山药盆栽的方法。
山药是常见的营养丰富的食品,很多人都喜欢吃,但是我们要吃山药,只能到超市或者菜市场购买,但只有少部分人知道,其实山药是可以种在花盆里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山药盆栽的方法。
1、种植方法
山药种植很容易,可以采用山药豆种植,也可以用根茎种植,但建议大家在盆栽的话,最好选择根茎种植,因为种子种植来的比较慢,而选择用根茎种植的话,比较容易获得,种植过程也比较简单,但在种植时,最好选择在春季,然后秋季采收。
2、种前处理
可将山药根茎切成5厘米左右,然后将伤口晾晒干燥之后即可种植,种植时选择园艺通用土,将根茎埋置花盆一半位置即可,但是花盆选择越大越好,花盆越大结出的山药会越多越大。
3、光照温度
山药喜欢充足光照条件,在种植山药时最好选择采光最好的南阳台上,或者户外向阳位置,山药很是耐热的,夏季只要不超过40度,就可以长得非常好。
4、水分养料
山药较耐旱,刚种好时要是还没发芽长叶,就要保持盆土适当潮
湿一点,不要产生积水,否则根茎会烂掉,待植株发芽长叶后,可适当少水;山药虽然耐贫瘠,但是要想长出优质山药,肥料必不可少,可每月施加一次有机肥,或者是果蔬专用肥。
5、其它管理
山药枝条会攀爬,因此在长出枝条后,要为其搭建支架,这样很具有观赏性,山药进入秋季后,枝条上会结出山药豆,我们可随时采摘食用,待枝条干枯后,开始采收山药,基本上一个50公分的大盆,就能收货10几斤的山药,所以在家种植一盆非常不错。
山药不仅口感独特,食用还具有美容养颜,润肠通便的作用,很多人都喜欢吃。
因此要是想吃到自己种的山药,没有地方种的话可以选择盆栽。
关于山药盆栽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推荐阅读:山药根腐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