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石榴》教案5 苏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4
16.石榴一、教学目标:1、会读9个一类生字和4个二类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读多音字“结、露、剥、间”所在词的音及文中的儿化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体会石榴的美及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3、学会作者按一定顺序描写事物的方法,体会发挥丰富的想象、采用拟人等手法可以将事物描绘得更加生动形象。
4、品尝一种水果,能仿照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学会作者按一定顺序描写事物的方法,体会发挥丰富的想象、采用拟人等手法可以将事物描绘得更加生动形象。
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提出疑难问题的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画、边读边想象画面、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感受课文内容。
3.抓住重点语句反复朗读,从而感悟理解石榴的美及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4.借助拓展小练笔,训练学生按一定顺序描写事物的方法。
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
(见后附件1)教师: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导入课题同学们,见过石榴吗?吃过吗?看来同学们对石榴并不陌生。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石榴王国看一看,近距离地了解了解石榴,好吗?请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谁来读课题?(指一生读)榴,单独读二声,当它和石组成词语的时候就要读轻声。
(生齐读)(出示图片)看,这就是石榴树,如果让你来写石榴的话,你认为应该写石榴的什么?学生预设:叶、花、果、根……我们看看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石榴的。
设计意图:说说自己写石榴会写什么,与课文形成比较,从而通过学习课文知道应该怎样来写这样的文章。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轻轻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看看课文中写了石榴的什么?2.检查生字词。
石榴枣庄咧开抽出仿佛甚至肚皮扒开喜讯甜津津急切活泼张望驰名中外红白相间晶莹透亮酸溜溜3.交流:课文中写了石榴的什么?(枝叶花果实)随机板书课文中先写了石榴的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你看作者是按照了石榴的生长顺序来写的。
5 石榴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认读9个生字,书写10个生字。
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石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
【教学重点】体会文中优美的语句,知道作者介绍石榴的顺序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按顺序观察的能力,学习描绘水果的方法。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猜猜它是什么植物?胖娃娃,最爱笑,笑红身子笑破嘴,笑得大嘴合不上,露出满嘴红玛瑙。
(打一种水果)师:对,石榴。
你一定吃过石榴,那你了解它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2. 板书课题《石榴》。
二、初读感知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别人。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我会读,我会写教师指导学生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甚”上紧下松。
注意第七笔是撇,第八笔是点。
“讯”为左右结构,左小右大。
第二笔是横折提,第三笔是横折弯钩。
3. 理解词语。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三、精读领悟1.朗读课文(1)听课文朗读,默读课文。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3)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
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2.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按照“春天—(夏天)—(秋天)”的时间顺序,描写了石榴“长叶—(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
3.全文共分几部分?第一部分(第1 段):“我”的家乡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第二部分(第2-4段):具体介绍石榴的生长过程。
4.第一部分(1)品读第一自然段,作者的家乡在哪里?以什么驰名中外?(图片介绍)枣庄石榴园(2)你能给“驰名中外”找到多少好朋友?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朗读这句话?远近闻名举世闻名闻名中外自豪骄傲5. 第二部分(1)品读第2-4自然段,小组合作交流:每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春天石榴树抽出新枝,长出绿叶,夏天,开出火红的花。
《石榴》课文及教案反思(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故事大全、作文大全、教案大全、游戏大全、句子大全、诗词大全、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tories, composition, lesson plans, games, sentences, poems, family educati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rimary education, other mode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石榴》课文及教案反思学习语文的第一步就是预习。
16.石榴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从文章的描述中感受到石榴的可爱。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按时间顺序描写一种果实的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课时三课时。
1石榴2 的家乡在枣庄,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主要写“我”的家乡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透露出“我”的自豪感。
天来了,石榴树抽❶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句导读:“抽”字把枝条生长的过程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给人一种动感。
“新”和“嫩绿”两个词,具体写明了枝条和叶子的特点。
朗读时应加重语气。
]到了夏天,郁(yù)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
3[①“郁郁葱葱”用在这里是为了表现什么?]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②“不久”一词用得好不好?好在哪里?]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③“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是在写什么?把什么比作了什么?]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的景象,重点写了石榴花的色彩和形态。
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
[④“热闹”一词在这里表现了什么?]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
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4[⑤句子中表示石榴一天天长大的先后顺序的词语有哪些?可不可以把这几个词语调换一下顺序?为什么?]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1知识点详解☜2❶抽:(某些植物)开始长出。
3①用在这里是为了表现石榴的生命力是很旺盛的。
②好。
“不久”一词不但写出了石榴花开放的速度快,而且让我们感受到了石榴花开得是多么旺盛。
③这是写石榴花的形状。
把“石榴花”比作了“小喇叭”,这就为我们形象而逼真地描绘出了石榴花的样子,进而使我们感受到石榴是一种生机勃勃、热情奔放的植物。
④这里把石榴拟人化,用“热闹”一词形象地表现出了很多花争着开放的样子。
《石榴》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石榴》这篇课文文笔优美,以季节的变化,按照石榴的生长过程(即:抽枝、长叶、开花、结果。
)来描写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石榴》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供大家参考。
《石榴》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课文按时间顺序描写的方法。
3、学习本文作者的观察方法,按时间顺序写一种果实的成熟过程。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见过石榴吗?吃过石榴吗?对石榴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二、自学指导:要求:1、听老师范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2、学生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三、自学检查。
1、重音要读准:枣庄、郁郁葱葱、喇叭、子儿、玛瑙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说了什么,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春天叶夏天花秋天果四、指导精读:1、学习第一自然段:⑴齐读第一自然段:⑵教师教师枣庄⑶驰名中外是什么意思?令家乡声名远扬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⑷教师小结:家乡的石榴声名远扬,这是作者爱家乡的原因。
2、学习第2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下面问题:①这一段写了那两个季节?石榴有说什么特点?②作者用哪些词来写叶子,花的?体会郁郁葱葱的意思。
彷佛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说明了什么?这样打比方合适吗?⑵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
五、作业:1、抄写课后的词语。
2、仿写句子。
例:石榴花彷佛是一个个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吹。
六、板书:石榴春天叶________夏天花________秋天果________第二课时一、听写生字:二、继续精读课文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回答下面练习:这一自然段主要写(春、夏、秋)季石榴(叶子、花、果实)的生长情况。
2、默读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石榴的果实的?有什么变化?画出表现石榴果实特点的词语。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石榴苏教版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
2.了解课文内容,从文章的描画中感遭到石榴的心爱。
3.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学习按时间顺序描写一种果实的方法。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重点难点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停止观察的方法。
教学课时三课时。
1石榴2第一局部(第1自然段):主要写〝我〞的家乡有举世知名的石榴园,透显露〝我〞的自豪感。
春天来了,石榴树抽❶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句导读:〝抽〞字把枝条生长的进程笼统、生动地描写出来,给人一种动感。
〝新〞和〝嫩绿〞两个词,详细写明了枝条和叶子的特点。
朗诵时应减轻语气。
]到了夏天,郁(yù)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
3[①〝生气勃勃〞用在这里是为了表现什么?]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②〝不久〞一词用得好不好?好在哪里?]走近看,似乎是一个个生动的小喇叭,正鼓第二局部(第2自然段):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的现象,重点写了石榴花的颜色和形状。
繁华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
[④〝繁华〞一词在这里表现了什么?]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
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突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4[⑤句子中表示石榴一天天长大的先后顺序的词语有哪些?可不可以把这几个词语互换一下顺序?为什么?]熟透了的石榴快乐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显露了满满的子儿。
5[⑥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1知识点详解☜2❶抽:(某些植物)末尾长出。
3①用在这里是为了表现石榴的生命力是很旺盛的。
②好。
〝不久〞一词不但写出了石榴花开放的速度快,而且让我们感遭到了石榴花开得是多么旺盛。
③这是写石榴花的外形。
把〝石榴花〞比作了〝小喇叭〞,这就为我们笼统而逼真地描画出了石榴花的样子,进而使我们感遭到石榴是一种生机勃勃、热情豪放的植物。
④这里把石榴拟人化,用〝繁华〞一词笼统地表现出了很多花争着开放的样子。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石榴》教学设计(通用13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石榴》篇1教学过程(一)巧借报纸,激发兴趣1.共读报纸(1)出示刊登石榴园广告的报纸选段。
(2)借助报纸内容理解“驰名中外”,朗读课文开头。
2.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
(2)认读二类字“榴”。
(二)检查预习,理清文脉1.检查预习(1)学生再次练习朗读。
(2)随机出示含有生词的句子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3)随机指导学生确定多音字读音的方法,查字典明确文中容易误读的多音字的字音。
(4)随机指导学生书写生字“甚”和“至”。
2.理清文脉(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
(2)理解第4自然段的大意。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
(4)引导学生合作讨论,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说出石榴的生长过程(课文2、3自然段的意思)。
(三)精读对话,体会表达1.学生与文本对话出示课文2、3自然段: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
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
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
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1)学生自读,谈谈对这段文字的整体感受。
(2)学生默读,寻找描写有趣的地方。
2.师生间互动对话(1)组织学生交流描写有趣的地方。
(2)重点研读以下两个语段,教学时随机安排先后顺序。
语段一:第2自然段关于石榴树开花的描写①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阅读体会。
(随机标记关键词语)②图示感受本喻体的形似,学生朗读对应语句。
③引导学生感受本喻体的神似。
抓住“火红”一词,拓展科学书籍中对石榴花色彩的描述。
《石榴》教学案例(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一、背景1、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课文《石榴》。
2、文本解读课文文笔优美,以季节的变化,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描写了石榴的成熟过程。
语言生动形象,记叙条理清楚,是学生学习语言与习作的范例。
3、文本与社会生活石榴,生活中的一种水果,同具果肉水,甜中带酸,酸中带甜,博得大家的喜爱。
4、文本与学生叙述性的文章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
加之孩子们对石榴的熟悉程度远不如桔子、苹果那样。
5、教学目标①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其特点。
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6、教学设计以简笔画的方式,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以形象的感知,来激发学生对石榴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教学第二自然段出示图:一课光秃秃的树。
小朋友们,石榴树在严寒中渡过了整整一个冬天,春天来了,它像小孩子一样,又开始了新的生命。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①自由读。
②师出示:石榴先,再。
填空③“春天……叶子”重点理解:抽师就用彩笔,让石榴树抽枝、长叶。
恢复生机。
④转眼间,夏天到了,夏天的石榴树又是一片怎样的景象呢?“到了夏天……呢。
”石榴树上开花啦!谁能说说花的颜色、形状、数量?(大家交流补充)火红的小喇叭特别多,一朵朵越开越密,越开越盛,挂满。
师照提示:填充图画。
小朋友们,到了夏天呀,叶子也悄悄发生了变化。
理解(郁郁葱葱)(填充图画)⑤“走近看……呢”生参与互动,做一朵石榴花。
看谁开得大?比比谁更美?⑥男女生分别读。
第三自然段石榴树结果子啦!①自由读。
②什么时候结果子呢?(花谢了,掉了)(热闹……石榴)生:这些小花们每天都鼓着劲儿在吹着。
生:个个都在比美,争奇斗艳,怎么能不热闹呢?③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成熟。
(师用简笔画,画出石榴由青绿到)④什么样的时候才好吃呢?看图⑤ “ 喜讯”生:农民伯伯们,快来采我吧,我成熟了?生:小朋友们,快来吃我吧,我可甜啦!⑥齐读。
三、总结用简笔画的形式,把原本平淡的描述一下子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孩子们的兴趣也由淡变浓。
一、《石榴》教材分析:《石榴》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5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以时间为线索,描述了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结果这一进程。
文章语言优美,在描述石榴花与石榴果时,还运用了比喻与拟人的写作手法,对学生阅读、习作是一篇很好的范文。
二、教学目标:一、温习生字词语,有情感地朗诵课文。
二、在读中能体会文中优美的语句,慢慢提高学生的语感。
初步理解拟人化的写法。
3、了解石榴的生长进程,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品尝一种水果写一段话。
4、激发学生对石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体会文中优美语句,知道作者介绍石榴的顺序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进程:(一)、温习巩固,理清文章脉络。
一、瞧,这是什么?引出《石榴》今天这节课咱们继续走近、熟悉《石榴》。
先来温习一下课文中的生字词好吗?二、出示:这些生字词,还记得吗?抽出、恍如、乃至、扒开、喜讯(强调“乃至”这个词)。
3、瞧!这些词语写得多好呀,会读吗?酸溜溜、甜津津、驰誉中外、红白相间、晶莹透亮4、读得真好,再看,难度加大了,字多了,能读好吗?注意轻声郁郁葱葱的树叶火红的石榴花玛瑙般的子儿笑得咧开了嘴五、这个会填空吗?先默读课文,再填写。
出示:这篇课文写了石榴树春天()枝条()叶子;夏天();秋季()。
指名填写,最后齐读。
六、师小结并板书:是呀,这篇课文作者依照春天、夏天、秋季的顺序写了石榴树呀长叶、开花、结果,多成心思啊春天长叶夏天开花秋季结果7、师:这节课咱们就来仔细地读读课文,去看看春天、夏天、秋季石榴树都是什么样子的,好吗?(二)、研读课文,品读文句,体会写作手法。
A春天抽枝长叶一、师:打开书,轻声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春天、夏天石榴树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一边读一边想,还要把你最喜欢的地方圈出来。
二、交流春天石榴树是什么样子的?体会春天石榴树抽枝长叶的朝气蓬勃的样子。
重点理解:抽出。
(表示一下子很快;也看诞生命力的旺盛。
)(1)、通过做个动作理解。
石榴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篇1:《石榴》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能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动作演示等方法理解新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初步体会拟人手法把事物写得生动形象的作用;仿照课文第四段写一种水果。
4.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以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学习按一定顺序写一种果实的成熟过程及其特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观察一种果实,仿照课文第四段写一段话。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一、谜语竞猜,激趣导入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一张脸儿圆鼓鼓,挂在枝头红扑扑。
天生乐观笑破肚,露出颗颗玛瑙珠。
知道是什么吗?2.师生一起板书课题:石榴。
正音:单独读的时候读第二声liú,在这个词当中要读轻声,咱们一起来读读课题--石榴。
3.(出示图片)瞧,石榴多可爱呀!如果让你来写石榴的话,你认为应该写石榴的什么?(写写石榴的叶子、花、枝条……)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枣庄的石榴园看一看,看看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石榴的。
【设计意图:由谜语竞猜导入,活跃气氛,引出课题;由看图片猜课文内容,使学生在较短时间之内,进入欢乐、轻松的学习状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打开课文,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课文。
出示自学提示:(1)标出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长句子或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石榴的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2.检查学生词、句学习情况,指导学生读正确、读流利。
(1)同学们,课文里有一些生词,你们能读好它们吗?我们一起来做个闯关游戏,老师把课文里的生词藏在了石榴果的后面,看看谁摘到的果子最多。
抽枝仿佛甚至肚皮扒开急切喜讯石榴枣庄咧开张望甜津津①逐一读词语,注意强调读准以下生字的读音:甚、扒、枣、咧、津。
相机出示:fú()佛fó()②结合生活、联系上下文理解“喜讯、枣庄、驰名中外”的意思。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石榴》教案5 苏教版
知识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按照什么顺序写石榴,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以及特点。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了解石榴的生
长过程及其特点,体会文中优美语句,感受石榴的美。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读中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其特点,体会文中优美语句,感受石榴的美。
知道作者介绍石榴的顺序。
教学方法、教法选择:直观教学与体验教学相结合。
学习方法:听、说、读、演、尝多感官学习和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课件、石榴果实。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可口的水果,猜猜是什么?(猜出后出示实物)
这么可爱的石榴果实是怎么长成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一起去文章寻找答案吧。
请同学们把小手拿出来,和老师一起写板书(板书课题:石榴)。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己大声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下面的问题(课件展示)。
(1)这一自然段写了哪两个季节?这两个季节的石榴有哪些特点?
(2)作者是用哪些词语写叶子和花的?
2、汇报(1),并相应板书(春天、夏天;抽枝、长叶、开花)。
3、汇报(2),读读这些词语。
4、同学们见过石榴花吗?指名说说它的样子。
5、作者眼中的石榴花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你读出了
什么?(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引导说出比喻句。
6、我们来做一做石榴花,演一演这一个动作。
7、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心情读这一自然段呢?
8、指名读,其他同学静静的听,边听边体会。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被小喇叭吹得热闹的石榴园被一阵秋风吹得安静了,石榴花渐渐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那么石榴是怎么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的呢?
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第三自然段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描写石榴生长过程的
句子。
(课件出示)。
2、汇报。
(哪位同学找到了答案,先来说说。
)
3、一齐读这一句话。
4、(课件出示图片)来,我们看着图片来说说石榴的生长过程。
5、(课件出示图片和词语)下面根据老师的图片说说表示石榴生长过程的词语。
6、(课件出示文段)齐读这一句,体会体会。
过渡:那么,熟透了的石榴是什么样子的呢?
1、来我们一起看大屏幕,请可爱的女同学读。
(课件出示文句)
2、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名朗读,体会拟人的妙处。
3、我们来做做石榴娃娃,做一个“扒”的动作,再做一个“急切地扒,向外张
望”的动作。
指名做的好的同学为大家表演。
4、石榴娃娃这么急切的心情,“他”想告诉人们什么呢?
5、我们要用怎样的语气读这一段呢?分男女读,比一比谁读的好。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长得这么可爱的石榴,味道如何呢?
1、瞧,老师摘来了一个大石榴。
我们来观察一下它的样子。
(1)看,说说石榴的样子。
(2)摸一摸,石榴的外皮。
(3)让学生闻一闻石榴的香味。
2、这么漂亮的石榴剥开来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先来一起读读课文。
(课件出
示文段)
3、现在,我们就来剥剥看。
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4、把石榴分给学生品尝,体会石榴的味道。
指名说。
5、请同学们带着老师到文中品尝它那酸溜溜、甜津津的味道。
6、我们来总结一下写一种水果怎么写。
引导跟着板书说。
这里老师就留给大家
一个作业:回家按照这个方法,品尝
一种水果,写一段话。
五、总结全文,升华主旨
本文作者以春、夏、秋季节的变化,按照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结果的顺序描写了石榴成熟的过程。
我们不仅学习到了优美的语言文字,更收获了写作文的方法。
如果你们能用这种学习的方法去读其他文章,老师相信你的语文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
六、板书设计:
16、石榴
春天——抽枝、长叶看、摸、闻
夏天——开花剥:红白相间、晶莹剔透
秋天——结果尝:酸溜溜、甜甜津津
七、课后作业
品尝一种水果,并仿照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写一段话。
附送: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石榴》教案6 苏教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读准生字字音,理解又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感受作者对石榴的喜爱。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
出示谜语:小小房子圆又圆,里面装着红珠宝,珠宝好看不能戴,吃到嘴里酸又甜。
学生猜谜石榴。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描写石榴的,拿出手和老师一起写写今天要学的课题。
同学们“榴”这个字单独读要读第二声liú,但在课题中可要读liu轻声。
跟老师读两遍。
二、新授。
(一)简介石榴园
1、同学们,现在正是石榴成熟的季节,老师上网时看到枣庄的人们把广告都登出来了,老师在广告看到这样一段话:枣庄石榴园有石榴树530多万株,鉴于西汉元帝年间,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是我国最大的石榴园,被誉为中国第一、世界少有,闻名中外。
2、读了广告中的这段话,相信第一段中的这个词你已经读懂了,投影出示课文第一段。
老师要看看谁能读出石榴园的名声很大。
3、读得太棒了,看来很多同学们在课前已经认真预习了。
用你们的手指告诉老师你读了几遍课文?那老师可要考考你们啦。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点名读。
抽出仿佛甚至肚皮扒开喜讯甜津津
2、出示难读词语,开火车读。
枣庄石榴活泼喇叭劲儿成熟咧开
子儿剥开玛瑙酸溜溜
3、词语大家都会读了,老师要来点刺激的了。
PPT出示三个石榴图。
在这四个石榴下面,都有课文中比较难读的句子,你想挑战几号?
A、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B、熟透了的石榴高兴的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这些石榴娃娃急切的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C、走近看,仿佛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4、指名选择,出示相关句子(每一句中都有返回的图标)。
[根据学生选择,相机评价]
(三)通读课文,学习生字。
难读的句子大家都会读了,那就让我们来细细的读一读这篇课文,读的时候请大家放亮眼睛,找出段落中的生字。
1、点名读第一自然段,相机点评。
2、点名第二自然段。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生字:抽仿佛,点名学生给生字组词。
3、开火车读第三段。
板书生字:甚至肚扒讯,点名学生给生字组词。
4、男女生比赛读第四自然段。
板书生字:甜,讲解多音字:间。
(四)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顺序。
1、同学们,让我们在回到课文的第4小结,这一小节其实是在讲品尝石榴,你们想不想在教室里尝尝石榴?手举起来,其他同学先不要急,给这位同学慢慢的嚼嚼,什么味道:酸溜溜、甜津津
2、同学们,这滋味独特的石榴究竟是怎么长成的?让我们再次读读课文。
3、同学们,经过刚刚在读课文,同学们肯定发现了,课文的2、3自然段就是在写石榴的生长过程,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石榴的生长过程吗?别着急,看谁说的最简洁。
只要你说出什么季节,石榴怎么样就可以啦。
同桌讨论。
4、点名学生回答
春天——抽枝长叶夏天——开花秋天——果实成熟
5、谁能连起来说说石榴的生长过程?
6、小结,看来同学们已经读懂了2、3自然段的意思。
着看似简简单单的生长过程,课文中却写得这么美、这么生动,作者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