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美术评价细则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生美术创作评定标准及其具体规定
简介
本文档旨在为评定小学生美术创作提供标准和具体规定。
这些标准和规定将帮助评委和教师准确评估小学生的美术作品,并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创作目标和要求。
评定标准
小学生美术创作评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创意和表现力:作品是否具有独特的创意和丰富的表现力。
2. 技巧和运用:学生是否运用了正确的绘画技巧和艺术元素,如线条、色彩、形状等。
3. 结构和构图:作品是否有良好的结构和构图,是否能够吸引观众的视线。
4. 色彩运用:学生是否能够运用色彩恰当地表现出自己的创作意图。
5. 整体效果:作品是否给人以美的享受,是否能够传达出学生想要表达的情感或主题。
具体规定
为了更具体地评定小学生的美术创作,以下是一些具体规定:
1. 主题要求:评定作品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主题,也可以鼓励学生自由选择主题。
评委和教师应根据主题的要求来评估作品。
2. 作品要求:可以要求学生使用特定的绘画材料或技法来完成作品,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技巧和表达创意。
3. 时间限制:评定作品时,可以设定一个时间限制,以鼓励学生高效地完成作品。
4. 评定标准权重:可以根据评定标准的重要性,给予不同的权重,以便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创作。
结论
小学生美术创作评定标准和具体规定将为评委、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明确的评估框架。
通过准确评估和规定创作要求,将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美术创作能力,并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1.美术欣赏与美术基础知识(20分)(1)检测内容:现行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内容。
(2)检测形式:闭卷。
(3)检测标准:根据学生具体答题情况评分。
2.造型表现(40分)(1)检测内容: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
(2)检测形式:现场抽测。
(3)检测标准:(32~40分)(28~31分)(24~27分)(23分及以下)熟练运用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临摹或创作一件作品,构图饱满,色彩丰富,构思新颖,凸显个性与创新。
比较熟练地运用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完成一件作品,构图合理,色彩较丰富。
能基本运用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完成一件作品,构图、色彩基本合理。
不能较好地完成一件作品。
3.设计应用(40分)(1)检测内容: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
(2)检测形式:现场抽测。
(3)检测标准:(32~40分)(28~31分)(24~27分)(23分及以下)熟练运用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设计一件作品,富有创意,能体现探究与创新精神。
比较熟练地运用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设计一件作品,富有创意,能较好体现探究与创新精神。
能基本运用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设计一件作品,能较好体现探究与创新精神。
不能较好地设计一件作品。
依照以上检测结果,综合给出学生美术素养等级评价。
测评等级均按A(优秀—85分以上)、B(良好—75分以上)、C(合格—60分以上)、D(待合格—60分以下)四个等级给以评定。
美术:检测范围:根据往年经验各年级上下册内容都有。
如:四年级学生测四年级上册的内容和三年级的内容。
抽测方法:根据往年经验教育局带签来由校长或教导主任抽签决定检测年级一般抽两个年级,检测人员指定被检测学生,按比例一般10人或8人。
注意事项:1、让学生熟练掌握好课本上理论基础知识,不要出现白字、错别字,书写尽量工整,保持卷面整洁。
2、绘画方面给学生强调读清题目要求,围绕主题构思,注意构图饱满,设计新颖,涂色均匀、和谐,并根据物体的外形一个方向用笔。
最好是准备两套彩笔,一套粗的,一套细的或一套水彩笔一套油画棒,2 B铅笔橡皮。
中小学美育质量评价细则一、综合评价指标1.学生参与度:评估学生对美育活动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2.艺术表现力:评估学生在各类艺术表演、展览等中的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3.美育知识与意识:评估学生对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方面的知识和意识。
4.审美能力:评估学生的审美能力如观察、分析、评价等。
5.专业技能:评估学生在各类美术、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专业技能水平。
二、学生成绩评价1.美育课程成绩:根据学生在美育课程中的参与度、作品表现和专业知识掌握等方面进行评价。
2.艺术活动成绩:根据学生在各类艺术活动中的表演、展览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
3.美育知识测试成绩:通过考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美育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学生自评与互评1.学生自评:学生可以通过写作、展示作品等方式对自己在美育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
2.同学互评:学生可以相互评价对方在各类美育活动中的表现,包括作品创作、表演等。
四、教师评语1.对学生参与度的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互动程度和参与美育活动的热情度。
2.对学生艺术表现力的评价:评价学生在艺术表演、展览等方面的表现能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对学生美育知识与意识的评价:评价学生对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对这些艺术形式的意识。
4.对学生审美能力的评价:评价学生在观察、分析、评价等方面的审美能力。
5.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评价:评价学生在美术、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专业技能水平。
五、家长评价1.对学生参与度的评价:评估学生在美育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
2.对学生艺术表现力的评价:评估学生在艺术表演、展览等方面的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3.对学生美育知识与意识的评价:评估学生对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方面的知识和意识。
4.对学生审美能力的评价:评估学生在观察、分析、评价等方面的审美能力。
5.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评价:评估学生在美术、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专业技能水平。
以上所列评价细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旨在全面评估中小学生的美育质量,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升。
小学美术手工评价标准细则
手工制作要求学生们利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报纸、易拉罐、纸盒等为手工材料,以简单的裁剪、折叠、粘贴为辅助手段,自行发挥,大胆创新,主旨鲜明,并具有时代性、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
评比标准:
(1)图案新颖,结构合理。
(2)制作精巧,作品细致美观。
(3)主题鲜明,情趣健康。
(4)作品有创意,构思独特,技术含量高。
(5)废物利用率高,实用性强,环保鲜明。
手工绘图要求及评分标准
l、整体布局合理,图面整洁。
2、按建筑制图标准正确运用线型和线宽,线型分明,线宽合理。
3、正确画出轴网。
4、正确画出墙体。
5、正确画出门窗。
6、正确画出楼梯,台阶等设施。
7、按制图标准正确标注尺寸。
8、合理标注文字说明和图名等。
9、定位轴线编号及其他符号标注合理规范。
小学美术期末评价方案(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小学美术期末评价方案根据美术新课标的要求,对于学生的评价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弱化甄别与选拨的原则。
为了能更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在美术学习上所取得的成绩,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构建一种全面的、完善的、重过程的、重创新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评价能促进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美术学习,进一步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以实现今后在美术学习上的持续发展。
一、比分安排:1、平时作业占50%。
2、期末考查占30%。
3、课堂常规占20%。
二:评分细则1、学生平时作业教师评定细则(1)绘画作品:能达到当堂提的作业要求,构图饱满,色彩搭配合理、认真细致即为“优”,此而为“良”,不认真敷衍为“中”,不做作业为“差”。
(2)手工作业:有创意、造型独特能围绕主题进行设计,做工细致有设计感的即为“优”,此而为“良”,不认真敷衍为“中”,不做作业为“差”。
2、期末考察(1)手工:根据平时手工课的学习,做一份手工作业,折纸,小制作都可。
(2)绘画:“我的假期”为主题,作一幅画。
可用各种方式表现:画,剪贴…..(色彩感知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每项评价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3、课堂常规评分细则(1)工具准备平时工具是否准备齐全,用完的工具要及时补上。
(2)堂课表现平时上课是否专心听讲,认真参与。
(3)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美术类的活动是否能积极参与。
我们注重的是评价的过程而不是它的结果。
多元的评价形式,就是为了更好的展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评价结果一定体现过程性,客观反映学生在本学科的成长。
小学美术作品评比制度及评比细则
介绍
本文档旨在规定小学美术作品评比制度及评比细则,为小学生举办良好的美术作品评比活动提供指导。
背景
美术作品评比是小学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可以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因此,制定适当的评比制度和评比细则对于确保评比的公正和规范至关重要。
评比制度
1.每学年举办一次美术作品评比活动。
2.评比活动分为校内初选和校内决赛两个阶段。
3.校内初选阶段由各班级选出10件优秀作品,作为本班参加校内决赛的作品。
4.校内决赛阶段由专业的美术老师和学校领导组成的评委会进行评选,选出各年级的前三名作品。
5.校内评比结果将在学校内部公示并进行相关表彰。
评比细则
1.评比的主要依据是作品的创意、表现力、技巧和美感。
2.作品可以是绘画、雕塑、手工制作等形式。
3.作品的内容要求符合学校的相关规定,不得有违反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的内容。
4.作品的大小和材质没有具体限制,但需确保作品的完整性和可展示性。
5.评委会将根据评比细则对作品进行评分,评分高者获胜。
结论
通过制定小学美术作品评比制度及评比细则,将为评比活动提供清晰的方向和规范,确保评比的公正和透明性。
同时,评比活动的开展将为小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艺术才华的机会,促进他们在艺术领域的全面发展。
初级美术学科作业规范与评价标准规范要求
1. 作业内容:
- 作业题目清晰明确,与美术学科相关;
- 作业要求经过老师明确解释,学生理解并能独立完成。
2. 作业提交:
- 作业按时提交,不延误;
- 作业以电子形式提交,格式符合要求。
3. 作业完整性:
- 作业应包括所有要求的内容;
- 作业应符合学科知识点的要求,内容不偏离主题。
4. 作业准确性:
- 作业应准确无误,没有明显的错误;
- 作业中的数据、图表等应符合实际情况;
- 作业中的绘画、设计等要求精确表达。
评价标准
1. 内容完整性(40%):
- 所有要求的内容均得到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绘画等方式的呈现;
- 所有相关知识点均得到涵盖。
2. 创意与表达(30%):
- 作业表现出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能够展示个人观点;
- 作业的表达方式(绘画、设计等)能够准确传达思想。
3. 准确性与逻辑(20%):
- 作业的内容准确无误,没有显著的错误;
- 作业的逻辑清晰,结构合理。
4. 语言表达与规范(10%):
- 作业的语言表达流畅准确,符合语法规范;
- 作业的格式与排版规范。
以上为初级美术学科作业的规范要求与评价标准。
希望同学们按照要求提交作业,并在创意、准确性等方面努力提高。
任何违背学术诚信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祝愿同学们取得优异的成绩!。
学生美术评价细则一、创作能力评价1.创意:能否展现独特的思维和想象力,创造出符合题材的新颖作品。
2.整体效果:作品的布局是否合理,能否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
3.表现力:能否通过作品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传递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5.展现技法:使用的画线、笔触、色彩以及原创技法是否得体,是否使作品更加生动立体。
二、技术水平评价1.构图:能否合理运用构图原则,使作品具备良好的视觉效果,结构稳定,布局合理。
2.造型:能否准确把握对象的形态特点,丰富造型的线条,塑造有立体感的形象。
3.着色:能否掌握色彩运用的基本原则,使用合适的色彩与调子,使色彩搭配协调,给人以美感。
4.质感:能否使用拉长、减短、分散、集中、浓淡的手法表现物体的质感。
5.透视:能否准确运用透视原理,使作品具有空间感,呈现出远近高低的立体效果。
三、观察能力评价1.变形:能否在保留对象本体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变形,突出对象的表现力。
2.细节:能否观察到对象的细节,细致入微地呈现在作品中。
3.形体:能否把握对象的形体特征,能够以简洁、准确的形体表现对象形态结构。
4.色彩:能否观察并把握对象的色彩特点,运用合理的色彩来表现对象的本体特征。
5.光影:能否观察到对象的光影变化,能够将光影特征运用到作品中。
四、表达能力评价1.主题:作品的主题是否明确,作品是否能够通过绘画来表达出对主题的理解和思考。
2.意境:作品能否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和情感,使观众在欣赏时产生共鸣和思考。
3.故事性:作品能否通过画面的表现来讲述一个故事,给观众带来情感上的共鸣和联想。
4.还原度:作品能否准确地表达出对象的特征和形态,还原对象真实的外貌和形象。
5.深度:作品是否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艺术内涵,能否引发观众的思考和探讨。
五、学习态度评价1.热爱美术:对美术学科是否有兴趣,是否主动参与美术活动,是否有对美术的热情。
2.学习积极度:在学习中是否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否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是否勤奋努力。
小学美术比赛评分细则、评分表
一、评分细则
为了确保本次小学美术比赛的公平、公正和透明,我们制定了
以下评分细则。
评委们将依据这些细则来对参赛作品进行打分。
1.1 评分标准
本次比赛采用10分制评分,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作品:
- 创意性(3分):作品是否具有独特的创意,能否引人入胜。
- 技巧性(3分):绘画技巧是否成熟,色彩搭配是否和谐。
- 完整性(2分):作品是否完成度高,内容是否完整。
- 规范性(2分):作品是否符合比赛规定的尺寸、材料等要求。
1.2 评分范围
- 创意性:1-3分,1分为最低分,3分为最高分。
- 技巧性:1-3分,1分为最低分,3分为最高分。
- 完整性:1-2分,1分为最低分,2分为最高分。
- 规范性:1-2分,1分为最低分,2分为最高分。
1.3 评分规则
- 每位评委根据自己的专业判断,给出相应的分数。
- 每位评委的评分保留一位小数。
- 所有评委的评分加总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剩
余评分的平均值即为该作品的最终得分。
- 若出现分数相同的情况,则比较创意性得分,得分高者排名
靠前。
二、评分表
以下是小学美术比赛评分表,请评委们根据上述细则进行打分。
请评委们在评分表中填写相应的分数,并在评分结束后,将评分表交给评分组长进行统计。
希望所有参赛者和评委们能够严格遵守以上细则和规则,共同营造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比赛环境。
祝所有参赛者取得优异的成绩!。
美术培训等级评定标准
美术培训等级评定的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础技能:学员需要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技能,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2. 创作能力:学员应具备创意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进行独立创作。
3. 艺术修养:学员应对艺术有较高的认识和理解,能够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
4. 学习态度:学员应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5. 作品质量:学员应提交高质量的作品,符合评定标准。
在具体的评定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1. 考试评定:通过设置一定的考试科目和要求,对学员的美术技能和创作能力进行评估。
2. 作品评定:要求学员提交一定数量的作品,由专业评委进行评估。
3. 实践评定:通过观察学员在实践中的表现,评估其技能和创作能力。
4. 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学员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同时接受他人的评价,以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美术培训等级评定的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培训机构、课程设置以及学员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西安惠安小学学生美术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1.促进学生的成长
通过行之有效的美术学科评价,促进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个性。
完成美术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下对美术课程的价值的体现:⑴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⑵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⑶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⑷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⑸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
2.促进教师的成长
通过考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查漏补缺,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二、评价形式
评价仅仅是个手段,我们更多关注的还是教育的全过程。
所以,考查学生就一定要多元化,既要有过程评价也要有终结性评价。
不能靠一张画或一次活动来简单的评价学生,也不能笼统的给一个等级或是考一张试卷。
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学生的质量评价。
教师要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所掌控,学生自己也对自己的美术成长有一个纵向的比较。
(一)评价项目:
1.绘画作品
2.手工作业
3.学习态度(平时表现)
(二)考察具体的操作方法
平时考察(20%)
1.基本课堂纪律。
(不迟到,保持安静,端坐,认真听讲等)
2.学习态度。
(认真听,积极想,踊跃答,爱提问)
3.学习效果。
(兴趣一步步提高,能力一点点提高)
4.作业日常完成情况。
及时完成,态度认真,每天都有进步。
期末考察(80%)
1.手工:根据平时手工课的学习,做一份手工作业,折纸,小制作都可。
2.绘画:“以春(夏/秋/冬)天来了”为主题,作一幅画。
可用各种方式表现:画,剪贴…..(色彩感知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
3.技能拓宽:根据老师平时涉及的动物简笔画,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
(要求自己创作,不可以描摹。
)
(每项评价分A,B,C,D.四个等级。
)
三、评价结果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一切的目标,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我们注重的也是评价的过程而不是它的结果。
多元的评价形式,就是为了更好的展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评价结果一定体现过程性,客观反映学生在本学科的成长。
四、教师自我总结
教师总结本学期学生综合表现,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并进行教学总结,以更好的进行下一学期的教学。
对学生提出期望的同时,对自己提出期望,与同学们共同进步。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一切的目标,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我们注重的也是评价的过程而不是它的结果。
多元的评价形式,就是为了更好的展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评价结果一定体现过程性,客观反映学生在本学科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