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概论重点
- 格式:doc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27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章1. 通信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语言和文字通信阶段;电通信阶段;电子信息时代。
2. 通信系统的模型:信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信宿,噪声源。
3. 通信系统的分类:按通信内容:语音通信、数据通信、图像通信、多媒体通信。
按信号特征: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
按传输介质分:有线通信(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通信)、无线通信(短波、微波、卫星)。
4. 信息是人们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需要传递、交换、存储和提取的抽象内容。
5. 信号的分类:确知信号和随机信号;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6. 最简单的数字信号是二元码或二进制码。
从信号电压是否占满整个符号持续期分为归零码和不归零码。
7. 信息处理的主要目的有:提高有效性;提高抗干扰性;改善主观感觉效果;对信息进行识别和分类;分离和选择信息。
8. 信息处理需要进行以下几方面:信源编码;加密;信道编码。
9. 信道是指以介质传输为基础的信号通路。
10.噪声的分类:按照来源分:人为噪声和自然噪声。
按性质来分:脉冲噪声、窄带噪声、起伏噪声。
11.信道的分类:传输介质:明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微波通信、卫星通信;通信方式: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传输方式:串行传输、并行传输;同步方式:异步传输、同步传输;复用方式: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波分复用。
12.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有两个:传输速率和差错率。
13.构成通信网组成的基本要素(硬件)是:终端设备、传输链路、转接交换设备。
14.通信网的拓扑结构:星形网、树形网、网状网、环形网、总线形网、复合形网。
15.传统通信网络由传输、交换、终端3大部分组成。
16.通信协议有以下三个要素: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协议以及作出何种应答,通俗地说是“讲什么”。
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等,“怎么讲”。
同步:规定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即确定通信状态的变化和过程。
通信网通信系统特指使用光信号或电信号传递信息的系统。
通信网是通信系统的一种形式。
克服时间、空间的障碍,有效而可靠地传递信息是所有通信系统的基本任务。
通信网定义:通信网是由一定数量的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传输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按约定信令和协议完成任意用户间信息交换的通信体系。
构成要素软件设施:信令、协议、控制、管理、计费硬件设施:终端节点、交换节点、业务节点、传输系统从功能的角度看,一个完整的现代通信网可分为相互依存的三部分:业务网、传送网、支撑网。
业务网:负责向用户提供各种通信业务,采用不同交换技术的交换节点、业务节点等设备通过传送网互连在一起就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业务网。
如基本话音、数据、多媒体、租用线、VPN等。
传送网:负责按需为交换节点/业务节点之间的互连分配电路,在这些节点之间提供信息的透明传输通道。
构成传送网的主要技术要素有:传输介质、复用体制、传送网节点技术等。
主要的传送网有PDH〔准〕、SDH/SONET〔同步光纤网〕和光传送网(OTN)。
支撑网:负责提供业务网正常运行所必须的信令、同步、网络管理、业务管理、运行管理等功能。
包括:信令网〔实现节点间的信令的的传输和转接〕、同步网〔实现设备间的信号时钟同步〕、管理网〔提高全网服务质量、充分利用全网资源〕。
传送网传输介质分类:有线介质(导向)和无线介质(非导向)。
有线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等;无线介质:无线电、微波、红外线等。
采用复用技术的原因:为了有效利用传输介质带宽,在传输介质上常采用复用技术。
即一条物理介质上同时传送多路信号。
主要复用技术有: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波分复用。
SDH主要有如下三个优点:1) 统一的接口标准2) 采用同步复用和灵活的复用映射结构3)强大的网管功能VC的含义:为使STM净负荷区可以承载各种速率的同步或异步业务信息,SDH引入了虚容器VC结构,一般将传送VC的实体称为通道。
任何上层业务信息必须先装入一个满足其容量要求的VC,然后才能装入STM净负荷区,通过SDH网络传输。
现代通信概论复习总结第一篇:现代通信概论复习总结第一章概论1.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
2.消息,信息,信号的基本概念。
消息:是信息的载体,不同的消息可以包含相同的信息。
信息:可理解为消息中包含的有意义的内容。
信号:传输的消息是以光、电或磁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称为信号。
3.电信的概念,电信是以什么的发明为开端的。
电信是利用电信号驮载待传信息进行传输和交换的通信方式。
1831年,法拉第提出“电磁感应现象”,预告了发电机的诞生。
1937年,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标志着人类从此进入了电通信时代。
4.信息论之父是谁?通信的基本问题是什么?香农。
“通信的基本问题就是在一点重新准确地或近似地再现另一点所选择的消息。
” ——《通信的数学理论》5.信道带宽和信号带宽的概念,信道无失真传输的基本条件是什么?信道的带宽:指信道不失真传输信号的频率范围,即信道容许通过的最高与最低信号频率之差。
信号带宽:信号所含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即信号所含频率的宽度。
根据奈奎斯特定律,信道的带宽应该大于信息的码元速率的两倍以上才能进行无失真传输。
6.奈奎斯特准则。
信道传输速率有上限。
有限带宽,无噪声信道(“理想”低通信道)情况下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V为:V=2W。
7.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特点?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表示信息的方式。
模拟信号特点:信号的波形幅度连续。
它连续地“模拟”着信息的变化。
数字信号特点:波形从时间和幅度上都是离散的、不连续的。
模拟信号将待传递的信息包含在信号的波形之中。
数字信号将待传递的信息包含在码元的不同组合之中。
8.信息传输速率和码元传输速率的概念和计算。
信息传输速率简称传信率,又称信息速率、比特率,它表示单位时间(每秒)内传输实际信息的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记为bit/s、b/s、bps。
码元传输速率简称传码率,又称符号速率、码元速率、波特率、调制速率。
它表示单位时间内(每秒)信道上实际传输码元的个数,单位是波特(Baud),常用符号“B’来表示。
第一章 绪论1、传输速率:(1)符号速率又叫信号速率,记为R B,.,他表示单位内传输的符号个数。
符号速度的单位是波特,即每秒的符号个数。
(2)信息速率,简称传信率,通常记为R b 。
它表示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信息量,即二进制码元数。
在二进制通信系统中,信息速率R b 等于符号速率R B ;而对于多进制系统两者不相等。
(3)频带利用率。
通信系统占用的频带愈宽,传输信息的能力应该愈大。
2、差错率:可靠性可用差错率来表示。
常用的差错率指标有平均误码率、平均误字率、平均误码率组率、误信率等。
误码率,是指错误接收的码元数在传送总码元数中所占的比例,或者更确切地说,误码率即是码元在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
误码(字符,码组)率=码组)数传输的总比特(字符、字符、码组)数接收出现差错的比特( 所谓误信率,是指错误接收的信息量在传输信息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或者说,它是码元的信息量在传输系统中被丢失的概率。
差错率是一个统计平均值,因为在测试或统计时,总的发送比特(字符、码组)数应达到一定的数量,否则得出的结果将失去意义。
3、同步方式:(1)异步传输:以字符为单位传送。
每一传送的字符都附加起始位和停止位。
接收端在启停位之间启停与发送端一致的定时时钟以实现对字符中比特流同步。
异步传输是字符内的同步,字符间的异步。
4、同步传输:将每个完整的数据块(帧)作为整体来传送,字符间无启停位,传输效率高。
5、通信协议:通信网不同系统中的实体实现信息的传递与交流,需要各实体互相理解、共同遵守的规则,这些规则的集合就称之为通信协议。
6、通信协议的规则主要包括了通信的各实体间要完成的各种操作和信息交换的各种格式等7、通信协议3要素:(1)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协议及作出何种应答。
(2)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3)同步:规定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即确定通信状态的变化和过程。
8、协议的制定和实现采用层次结构,即将复杂的协议分解为一些简单的分层协议、再组合成总的协议。
《现代通讯技术概论》复习资料通信系统是由信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信宿组成。
按照传输信号的特征不同,可以将通信系统分成两大类:数字通信系统和模拟通信系统。
现代通信的三大发展趋势分别是光纤通信、卫星通信和微波中继通信。
GSM系统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分别为移动台、基站系统和交换系统。
通信卫星按照轨道和赤道平面的夹角不一样分为赤道轨道卫星、极轨道卫星和斜轨道卫星。
把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可分为取样、量化、编码这三步来完成。
通信卫星由控制系统、天线系统、遥测指令系统、通信系统和电源系统组成。
根据光纤导光的折射率不同,光纤可分为阶跃光纤和渐变光纤。
1、什么是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均匀量化:量化级差相等均匀的量化。
非均匀量化:对大小信号采用不同的量化级差,即在大信号的时候采用大量化级差,小信号的时候采用小量化级差。
2、什么是时分多路复用,它与频分多路复用的区别是什么?时分多路复用:在这个系统中,各路信号共用一个信道,轮流在不同的时间间隙进行传输。
而频分多路复用是将输入端个路信号的频率搬移到不同的高频段后,再汇合起来送至信道上传输。
3、在数字通信系统中,采用差错控制编码的目的是什么,它与信源编码有什么不同?采用差错控制编码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增加监督码元来降低通信的误码率,信源编码的目的是为了增加通信的有效性来减少冗余度。
4、试简述GSM手机的工作过程?GSM手机的工作过程是:手机开机——手机入网登记——手机被呼叫——手机主呼叫——手机测量信号强度5、试简述卫星通信中频分多址、时分多址、空分多址、码分多址的基本思想?频分多址:根据各个地面站发射的信号频率不同,按照不同的信号频率来区分是哪个地面站发出的信号。
时分多址:是指个地球站发射的信号,在进入转发器是按时间排列的,即各站信号所占时间空隙是互不重叠的。
空分多址:在卫星上安装多个天线,这些天线的波束分别指向地球上不同的区域,不同区域的地面站所发射的电波在空间不会互相重叠,即使在同一时间。
现代通讯概论复习总结(公选)复习总结,,1、通信发展历史2、通信的主要任务:克服距离上的障碍,迅速而准确的传送信息。
3、消息:语言、声音、音乐、文字和符号、数据、图像等统称为消息(Message)。
信息:消息中所给予收信者的新知识或消息中包含的有意义的内容(Ination)。
信号:是传递信息的载体。
,第一章通信系统概述,4、信号的表示方法:数学表达式表示法时域图形表示法频谱图形表示法5、信号的带宽:信号所含有的最高与最低频率之差。
信道的带宽:信道容许通过的最高与最低信号频率之差。
6、模拟信号:幅度取值连续的信号为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幅度取值离散的信号,7、通信系统:传递和交换信息所需的一切技术设备的总和称为通信系统8、通信系统基本模型:,通信系统的分类,1、以信道上传送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可将通信系统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的特点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累电路易于集成化,使通信设备体积小、功耗低便于采用各种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易于与计算机接口便于实现多种业务综合通信数字信号易于加密处理,保密性能强数字信号占用信道频带较宽,通信系统的分类,①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累(a)模拟通信(b)数字通信图1-5数字通信与模拟通信抗干扰性能比较,通信系统的分类,2.按传输媒介和系统组成特点分类短波通信系统微波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光纤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
,通信方式,按信号传送的方向与传输时间的不同,两点(点与点)之间进行的通信,有三种基本的通信方式: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第二章电话通信,1.送话器和受话器工作原理 2.电话机的电路主要包括:通话电路拨号电路振铃电路极性保护电路3.主要概念:电话交换,FDMA,TDMA4.多用户构成的电话网具备的三要素,第三章数字通信,1.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 2.调制,解调,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的概念3.掌握PCM实现模数转换的三个过程:抽样,量化,编码4.一路模拟语音信号经PCM编码后,所形成的数字信号速率为多少?5.PCM30/32系统的含义?6.数字信号载波传输:ASK,FSK,PSK的概念和原理,第五章光纤通信,1.光纤通信,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损耗,色散,WDM技术 2.为什么说光纤色散的存在限制了光纤的通信容量和传输距离,第六章无线通信,1。
1.关于串行和并行传输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两者的区别在于发送每个字符所需的位数
B. 两者分别被用于同步和异步系统
C. 两者的区别在于所有数据位共用1根连线还是每个数据位都各自使用1根连线
D. 两者分别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
2.将若干个彼此独立的信号合并为一个同一信道上传输的信号称为()
A. 调制信号
B. 复用信号
C. 已调信号
D. 单边带信号
3.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在相同的解调方式下(如相干解调),抗加性高斯白噪声性能最优的是()
A. 2DPSK
B. 2PSK
C. 2FSK
D. 2ASK
4. 一个通信系统质量如何,通常由两个指标来衡量,即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下面与可靠性指标有关的是()
A.码元速率 B. 比特速率 C. 频带利用率 D. 误码率
5. PAL制电视信号最高视频频率f h=6MHz,按照CCIR601建议,抽样频率f s为()
A.6MHz B. 8MHz C. 12MHz D. 13.5MHz
6. 量化就是进行“舍零取整”处理。
其中,N称为量化级数,△称为量化级差,而量化信噪比定义为20lg(U s/U z)。
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是()
A. N增大,则△和量化信噪比增大
B. N增大,则△和量化信噪比减小
C. N减小,则△和量化信噪比增大
D. N减小,则△和量化信噪比减小
7. 在E1的帧结构中,TS16把多个用户的信令放在一起,由独立时隙传送,称为共路信令。
为便于同步控制,一个复帧中的帧数是()
A.4 B. 8 C. 16 D. 32
8. CMI码是传号反转码的简称,其编码规则中,“0”码的表示是用()
A.11 B. 01 C. 10 D. 00
9. 由电话交换的概念模型可知交换的核心设备是()
A.话机 B. 用户线 C. 交换机 D. 中继线
10. 光纤色散系数的单位是()
A. ps/(nm .km)
B. ps/km
C. ps/nm
D. ps
11. 模拟微波通信系统为实现多个话路的同时传输常采用的复用方式是()
A.TDM B. WDM C. FDM D. SDM
12. 通常将卫星轨道分为四类,其中的同步轨道距离地球表面为()
A.700~1500km B. 1000km左右 C. 1000~50600km D. 35786km
13. 在移动通信中,离基站近的用户信号强,反之则弱,将会产生以强压弱现象,这种现象称为()
A.多径效应 B. 阴影效应 C. 多普勒效应 D. 远近效应
14. H.261是图像通信的系列标准之一,它适用于()
A. 视听业务的视频编解码
B. 甚低码率通信的视频编解码
C. 彩色静止图像编码
D. 活动图像编码
15.H.323会议系统可以采用多种会议组织方式,主要包括广播组会、集中型多点会议、非集中型多点会议、混合多点会议。
其中多点会议和广播会议的组织方式是()
A .广播组会 B. 集中型多点会议 C. 非集中型多点会议 D. 混合多点会议
16.真正衡量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的指标是( )
A. 信息速率R
B. 频带利用率
C. 码元速率B
D. 频带宽度
17.信息速率R 与码元速率B 的关系为( )
A. R ≥B
B. R >B
C. R ≤B
D.R <B
18. 衡量衰减和增益大小的单位是分贝(dB ),其定义为( )
A .)lg(10out in P P B. )lg(20out in P P C. )lg(10out in V V D. )lg(10out
in I I 19. 在同样信息量的情况下,数字通信占用的信道频带更宽。
以电话通信为例,一路数字语音信号占用的带宽与一路模拟语音信号占用的带宽相比较,其倍数是( )
A .2倍 B. 4倍 C. 8倍 D. 16倍
20. 单路语音信号频率范围大约是300~3400Hz ,按照ITU-T 建议,抽样频率f s 为( )
A .300Hz B. 3400Hz C. 6800Hz D. 8000Hz
21. 在E1的帧结构中,共包含32个话路时隙,其复用数据速率是2.048Mbit/s 。
在E1基础上更高复用数据速率采用的倍率是( )
A .2 B. 3 C. 4 D. 5
22. 在HDB 3码的编码规则中,当连“0”码个数大于( )时,把接下来的“0”码换成破坏符号V 码。
A .3 B. 4 C. 5 D. 6
23. 不产生码间干扰的基带传输信道(波形形成网络)可以等效为一个理想低通滤波器。
该滤波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的要求是( )
A .常数;常数 B. 线性;常数 C. 常数;线性 D. 线性;线性
24.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成为电话交换通信系统的主流是( )
A .步进制 B. 纵横制 C. 模拟程控 D. 数字程控
25. 目前,大多数通信光纤的纤芯和包层的组成材料是( )
A. 多组分玻璃
B. 石英
C. 石英和塑料
D. 塑料
26. 最典型的模拟微波通信系统的制式为( )
A .FDM-FM B. FDM-AM C. TDM-FM D. TDM-AM
27. 目前大多数VSAT 系统主要采用的频段是( )
A .Ku B. C C. Ka D. X
28. 在移动通信中,离基站近的用户信号强,反之则弱,将会产生以强压弱现象,这种现象称为( )
A .多径效应 B. 阴影效应 C. 多普勒效应 D. 远近效应
29. H.263是图像通信的系列标准之一,它适用于( )
A. 视听业务的视频编解码
B. 甚低码率通信的视频编解码
C. 彩色静止图像编码
D. 活动图像编码
30.H.323会议系统可以采用多种会议组织方式,主要包括广播组会、集中型多点会议、非集中型多点会议、混合多点会议。
其中所有终端都以单播的方式与MCU 通信,终端把自己的音频、视频和数据等媒体流发送给MCU ,由多点处理器集中管理会议,并将处理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