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辫状河沉积体系的定量关系
- 格式:pdf
- 大小:4.74 MB
- 文档页数:7
辫状水道和心滩坝规模定量研究张善义【摘要】目前还没有具有普遍意义的辫状水道和心滩坝规模定量求取方法,为了精准刻画辫状河道和心滩坝规模,以大量野外实测的辫状水道和心滩坝的宽度、厚度等数据为依据,通过线性回归,建立了辫状水道和心滩坝的定量计算关系式.结果表明:辫状水道的最大宽度与平均厚度之比和最大宽度与最大厚度之比呈正相关性;心滩坝的宽度与厚度呈双曲线型,随着心滩坝厚度的增加,心滩坝宽度先变窄后变宽,并从机理上阐明了心滩坝沉积特征主要是由于水动力和砂体沉积速率不同引起.通过对喇嘛甸油田葡Ⅰ2层的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利用该公式计算的辫状水道和心滩坝规模与采用井震结合描述的规模对比,符合率分别达到了94%和86%,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精度.该研究对资料缺乏地区的辫状水道和心滩坝规模定量计算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期刊名称】《特种油气藏》【年(卷),期】2018(025)004【总页数】4页(P29-32)【关键词】辫状水道;心滩坝;线性回归;定量分析;沉积模式【作者】张善义【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大庆 1635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0 引言辫状水道和心滩坝规模的大小是认识辫状河流相储层沉积特征和油气藏规模的关键因素之一。
由于辫状河流相普遍具有迁移速率快、砂体连片性好等特性,导致定量描述困难,精细刻画辫状水道和心滩坝规模成为辫状河流相研究的一个难点。
何宇航[1]等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辫状河砂体发育特征;于兴河[2-3]、崔建[4]、张善义[5]、刘钰铭[6]、陈莉[7]、张吉[8]、钟思瑛[9]等研究了辫状河储层构型特征;杨丽莎[10]、曹耀华[11]、钟建华[12]、廖保方[13]、贾爱林[14-15]、伍涛[16]、廖保方[17]、金振奎[18]、刘建民[19]、党胜国[20]等结合现代沉积和古代露头研究了辫状河流相储层发育特征和规模,但基本都是研究的某一河道沉积规模和沉积特征,并没有总结出辫状水道和心滩坝规模的定量求取方法;兰朝利[21]根据岩心和露头上砂岩交错层层组的厚度计算了辫状河古水深,利用辫状河流的满岸水流深度、平均砂丘高度、平均砂岩交错层厚度和河道带宽度之间的统计关系来预测河道带宽度,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由于岩心资料较少,交错层组的厚度较难求取,给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河流沉积相类型及相模式张金亮【摘要】对河流类型进行沉积学分析,将河道体系分为单河道和多河道(或复合河道)体系,顺直河、曲流河和辫状河为单河道体系,而网状河和其他分支河归于多河道体系,单河道一般由细粒漫岸沉积所限定.在曲流河沉积相中,河道内除了河道深泓充填沉积和厚的点坝外,还可能出现反向点坝.在一个向上变细的曲流河层序中,主要由河槽充填沉积、沙坝沉积复合体和上部的漫岸细粒沉积组成.辫状河砂体结构非常复杂,各种大型底形纵横分布,河道内的砂体至少可以划分为河心坝和河心滩2个砂体微相和多个非骨架相.网状河可以由辫状河、曲流河和顺直河等交织在一起组成,或者说组成网状河的单河道可以是底负载河道、混合负载河道和悬移负载河道.末端扇、曲流河扇、辫状河扇乃至某些陆上三角洲体系等都可以纳入分支河体系,实际上在这种分支河体系中,河道性质也发生了变化,河道类型已经由限定性河道转化为非限定性河道.可见分支河这个概念太笼统太宽泛,跨越了不同的体系界限.由于不同河道砂体差别较大,河流沉积微相的精确表征还有较大的局限性.【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9(040)002【总页数】9页(P244-252)【关键词】河流沉积相;单河道体系;多河道体系;顺直河;曲流河;辫状河;网状河;分支河【作者】张金亮【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1008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1.3河流沉积在地质记录中很常见,存在于太古代—第四纪的所有地层中,分布于世界不同的地区,在合适的地质地理条件下,河流沉积厚度可达数千米,并富含石油、天然气、煤、金、铀等重要的资源。
河流沉积学概念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英国地质学家查理士·莱伊尔,他在1830年所著的《地质学原理》中对新奥尔良附近的密西西比河的曲流河段进行研究。
在中国中—新生界陆相沉积盆地中,河流沉积分布广泛,例如陕甘宁盆地侏罗系、松辽盆地白垩系、渤海湾盆地新近系、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和塔里木盆地新近系等[1-8]。
湖泊辫状河三角洲岩相、层序特征及储层地质模型内蒙古贷岱海湖现代三角洲沉积考察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本文旨在通过对内蒙古岱海湖现代三角洲沉积的详细考察,探讨湖泊辫状河三角洲的岩相、层序特征以及储层地质模型。
岱海湖作为典型的内陆湖泊,其三角洲沉积记录了丰富的地质信息,对于理解湖泊沉积环境、河流-湖泊相互作用以及资源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实地考察资料、前人研究成果以及地质学、沉积学等相关理论,对岱海湖现代三角洲的沉积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构建一套适用于该区域的储层地质模型,为后续的油气等资源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lithofacies, sequ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rvoir geological models of the braided river delta in Daihai Lake, Inner Mongolia, through a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f modern delta sedimentation. As a typical inland lake, Daihai Lake's delta sedimentation records rich geological information,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understanding the lak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river lake interactions, and resource exploration. This article will combine field investigation data,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and relevant theories such as geology and sedimentology to conduct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rn delta of Daihai Lake, in order to construct a reservoir geological model suitable for the region 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subsequent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il and gas resources.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将重点关注三角洲的沉积相带划分、沉积序列的时空演化以及沉积物的粒度、成分、结构等特征。
辫状河沉积微相特征及砂体定量表征——以克拉玛依96区稠
密井网地区为例
张洪源;郭发军;李令;王志章;王莉;裴升杰;张淑娟;巨世昌;蒙延冲;宋栋
【期刊名称】《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年(卷),期】2022(12)7
【摘要】本文准确确定了研究区目的层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并在考察6条现代河流基础上,建立了辫状河砂体知识库及辫状河单砂体定量表征模型。
高精度地刻画了研究区目的层砂体微相。
弄清了不同微相砂体在平面及纵向上的分布规律,为油田下一步开发调整,奠定了基础。
【总页数】12页(P955-966)
【作者】张洪源;郭发军;李令;王志章;王莉;裴升杰;张淑娟;巨世昌;蒙延冲;宋栋【作者单位】中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克拉玛依;中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任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
【相关文献】
1.曲流河与辫状河沉积砂体连通模式及开发特征——以渤海地区秦皇岛32-6油田为例
2.真曹地区戴一段沉积微相特征及砂体分布定量表征研究
3.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砾岩油藏沉积微相及单砂体精细研究——以克拉玛依油田上克拉玛依组油藏
T2k2^4油层组为例4.沉积模式约束下复杂构造带砂体定量表征与沉积微相刻画
——以沙南凹陷曹妃甸18-1油田围区为例5.河流相砂体的沉积微相特征——以济阳坳陷埕东北坡馆陶组砂体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现代辫状河沉积体系的定量关系李海明;王志章;乔辉;潘潞【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4(014)029【摘要】通过现代辫状河沉积的卫星照片可以获取辫状河沉积体系的平面分布定量数据,从而建立其沉积体系之间的相关关系.介绍了现代辫状河沉积的研究现状,比较了两种类型的辫状河的沉积特征,简要说明了研究现代河流沉积规模的方法,测量了不同地区不同沉积环境的辫状河的心滩坝宽度、长度及辫流带宽度,得到了诸多测量数据.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不同环境中辫状河的心滩坝宽度与心滩坝的长度、心滩坝宽度与辫流带宽度的相关式;利用这些相关式可以为辫状河心滩坝砂体构型的分布规模提供依据,指导辫状河心滩坝储层构型的定量研究.【总页数】7页(P21-26,60)【作者】李海明;王志章;乔辉;潘潞【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31【相关文献】1.内蒙古岱海现代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 [J], 石良;金振奎;李桂仔;高白水;闫伟2.砂质辫状河心滩坝的发育演化过程探讨——沉积数值模拟与现代沉积分析启示[J], 张可;吴胜和;冯文杰;郑定业;喻宸;刘照玮3.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辫状河沉积模式探讨——以七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辫状河沉积为例 [J], 汪彦;彭军;赵冉4.砾质辫状河型冲积扇沉积微相及沉积模式: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现代白杨河冲积扇为例 [J], 刘大卫;纪友亮;高崇龙;靳军;杨召;段小兵;桓芝俊;罗妮娜5.远源细粒辫状河心滩坝演化与河流分叉的交互沉积过程:现代沉积启示与数值模拟分析 [J], 甘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沉积体系及相构成特点摘要:不同沉积体系及相构成特点论述关键词:沉积体系;沉积特征;冲积扇;河流;湖泊;三角洲;障壁海岸;缓坡碳酸盐岩一、冲积扇沉积体系冲积扇冲积扇沉积体系冲积扇是暂时性洪流或间歇性洪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形急剧变缓,水流向四方散开,流速骤减,碎屑物质大量堆积而成的,形状近扇状的沉积体。
从山地峡谷向开阔平原转变地带上的一种河流沉积体系,呈扇形或半圆锥状、以粗粒碎屑占优势的堆积物。
(1)冲积扇沉积体系的沉积亚相特征:冲积扇是陆地上最靠近物源区的沉积体系,粒度粗,分选差,沉积速率高。
扇根分布在临近冲积扇顶部地带的古沟口附近,主要发育有古沟道、主水道和主水道间三种沉积微相。
扇中位于冲积扇中部,为冲积扇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与扇根并不具有明显的界限,以具有中到较低的沉积坡角和发育的辫状河道为特征。
与扇根沉积相比较,砂与砾比率增加,沉积物偏细,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增高,砾石碎屑多呈叠瓦状排列。
扇中沉积由于未经过充分分选,加上泥石流的存在,扇中沉积层内、层间和微观非均质性极强。
扇缘是整个冲积扇沉积物最细,流体能量最低的部分,呈环带状围绕在冲积扇周围。
沉积物为细砾、含砾砂、砂及泥,细砾较为少见。
其微相可分为水道径流及片流两种。
(2)冲积扇沉积体系的分类:Ι湿地沉积扇:沉积特征,湿地沉积扇主要发育与潮湿气候带,最明显的终年泄水,这些常年河对扇的沉积作用影响小,而由季节性气候条件产生的巨大洪水起着控制作用。
整个扇的面积大,有时为干旱扇的几百倍;扇面坡度一般较低,因此河流作用常常控制着湿地扇的整个扇面。
自扇顶向扇尾湿地扇的最大碎屑粒径逐渐变小。
沉积亚相分为:扇顶近源相、扇中中段相、扇尾远端相。
Ⅱ扇三角洲:冲积扇直接进入水体在滨湖或滨海地带形成的粗碎屑扇状体。
沉积特征:冲积扇直接进入水体在滨湖或滨海地带形成的粗碎屑扇状体。
它是一种进积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沉积体系,它属于在活动扇与稳定水体交界带上的沉积。
砂质辫状河储层构型表征及其对剩余油的控制——以渤海海域P油田为例徐中波;申春生;陈玉琨;康凯;罗宪波;何新容;李林;张博文【摘要】砂质辫状河内部不同级次的构型模式,特别是心滩坝及其内部夹层的构型特征尤为重要,直接控制了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富集与分布.采取现代地质调查与地下地质解剖相结合的思路,以渤海海域P油田为例,分别从辫流带、心滩坝及心滩坝内部夹层三个级次,探讨了砂质辫状河构型特征及其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砂质辫状河道具有三种充填样式,且以砂质充填为主,心滩坝与辫状河道呈"宽坝窄河道"的分布样式;坝内落淤层具有穹窿式和水平式两种分布样式.此外,从5级至3级构型单元逐步细分,通过三种识别标志划分单一辫流带,平均宽厚比约178;心滩坝辫状河道宽度与心滩坝宽度比约为1:3.8,心滩坝宽度与长度比约为1:2.2;心滩坝内部单期落淤层近水平分布,多期之间互相平行,一般2~4个.不同级次储层构型要素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存在差异性.对于辫流带级次,层间隔层直接控制剩余油分布;心滩坝级次泥质半充填河道底部砂体连通,侧翼上部水淹程度较低,剩余油富集;受落淤层和物性界面的影响,心滩坝内部剩余油主要呈"分段式"富集在落淤层下方垂积体的顶部和水驱较弱的边部.该成果在油田老区综合调整方案和新区开发方案设计上得到了应用,也在调整井部署,尤其是水平井挖潜剩余油等方面,提供了地质依据.【期刊名称】《沉积学报》【年(卷),期】2016(034)002【总页数】11页(P375-385)【关键词】辫状河;储层构型;现代沉积;露头;砂体叠置样式;剩余油【作者】徐中波;申春生;陈玉琨;康凯;罗宪波;何新容;李林;张博文【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14;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储层构型研究的核心主要是研究储层的沉积微相及其在空间上的展布[1-2]。
辫状河相砾质砂岩储层微观特征及对产能的影响——以锦州油田为例陈国成【摘要】辫状河相砾质砂岩储层疏松、含砾、孔渗关系差、微观特征与产能关系复杂.以渤海辽东湾海域锦州油田为例,利用岩心分析化验资料、测井和DST测试资料,建立岩性定量判别标准,对砾质砂岩储层进行岩性定量识别,将其细分为常规砂岩、含砾砂岩和砂砾岩.对不同岩性储层的粒度、孔喉、泥质含量及黏土矿物等特征进行分类研究,针对各类型储层不同微观特征对产能大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找到了粒度分选、孔喉结构以及泥质黏土矿物差异与产能大小之间的关系.【期刊名称】《石油地质与工程》【年(卷),期】2017(031)005【总页数】5页(P56-60)【关键词】锦州油田;辫状河相;孔渗关系;砾质砂岩;微观特征【作者】陈国成【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天津3004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23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决定储层质量并控制储层内流体的渗流特征,是影响油田产能、采收率和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
因此,认识储层的微观特征是做好油田开发的重要前提[1–3]。
辫状河沉积发育多个沉积旋回,多期河道心滩叠置,储层含砾连片分布,具有多种韵律特征。
新近纪时期,渤海辽东湾海域大范围发育辫状河沉积,是有利的油气储集场所,近年该区域连续发现了锦州等三个大中型稠油油田。
辫状河相砂岩含砾差异大、储层微观非均质性强、产能变化大。
目前,辫状河相储层研究多集中在沉积模式[4–8]、地质建模[9,10]、储层构型[11–15]等方面。
然而,辫状河相砾质砂岩储层胶结疏松,含砾、孔渗关系差,其微观特征与产能间的关系比较复杂,相关研究较少[16–18]。
本文以锦州油田为例,利用岩心分析化验资料、测井资料和DST测试资料,在对辫状河相砂岩储层进行岩性定量识别评价基础上,分不同岩性进行微观非均质性特征分析,并探讨不同类型储层微观特征与产能的关系,为该类型油藏开发方案编制及后期开发生产提供依据。
内蒙古岱海现代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石良;金振奎;李桂仔;高白水;闫伟【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年(卷),期】2014(034)009【摘要】古代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在我国含油气盆地中广泛发育,并成为油气成藏的有利条件之一,但现代湖泊辫状河三角洲却发育较少,内蒙古岱海辫状河三角洲是为数不多的、发育良好的现代实例之一.为此,实地考察、研究了该辫状河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并取得以下结论性认识:①三角洲前缘没有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一入湖即消失,在其前方形成朵状河口坝,沿岸流将河口坝砂再次沿湖岸搬运沉积,形成席状滩;河口坝与席状滩连片,沿湖岸连续展布,河口坝厚度比席状滩大,地形上常隆起,并垂直于湖岸延伸.②辫状河入湖可以形成2种三角洲,即分流河道呈辫状河的三角洲和分流河道呈曲流河的三角洲,前者发育于三角洲形成早期阶段,三角洲平原较小、坡度较大;后者发育于三角洲形成晚期阶段,三角洲平原变大、变平缓,皆呈朵状.③早期阶段的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两岸河岸砂发育,主要为细砂;而晚期阶段则以粉砂和泥为主.④三角洲前缘砂体比平原分流河道的细,前者以砂质沉积为主,后者以砾质沉积为主.【总页数】7页(P33-39)【作者】石良;金振奎;李桂仔;高白水;闫伟【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闽江口水下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Ⅰ.现代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 [J], 王海鹏;张培辉;陈峰;叶燕贻;郑志凤2.断陷湖盆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与模式探讨-以渤海湾盆地岐口凹陷为例 [J], 陈卫漕3.锦州南油田古近系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及砂体叠置模式 [J], 王双龙;程奇;房娜;文佳涛;李广龙4.湖泊辫状河三角洲岩相、层序特征及储层地质模型──内蒙古贷岱海湖现代三角洲沉积考察 [J], 于兴河;王德发;孙志华5.辫状河三角洲砂体特征及砂体展布模型─—内蒙古岱海湖现代三角洲沉积考察[J], 于兴河;王德发;郑浚茂;孙志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类型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在不同的沉积环境及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四种主要类型的三角洲沉积体系即正常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浅水三角洲。
并分别从以上四种三角洲类型的定义、形成条件、沉积特征差异进行比较。
进而得出各类三角洲相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关键字:正常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浅水三角洲三角洲的现代定义是河流在稳定的水体中或靠近水体处形成的、部分露出水面的一类沉积物。
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三角洲沉积物来源于一个或几个可以确定的点物源;其主要以进积结构为特征;其均发育于盆地边缘,最终充填盆地;最大沉积面积受物源供给的限制。
三角洲类型划分:根据河流、潮汐、波浪作用强弱的差异将三角洲分为建设性和破坏性三角洲。
建设性三角洲以河流作用为主、泥砂在河口区的堆积速度大于波浪作用的改造速度,主要以河控三角洲为例。
破坏性三角洲以海洋作用为主,波浪、潮汐、海流的能量大于或等于河流堆积泥砂的能量,故泥砂堆积被改造至破坏,浪控和潮控三角洲均属此类。
由三角洲沉积区与物源区的关系、三角洲平原河流类型及三角洲沉积物的粒度差异可将三角洲划分为正常三角洲(经典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浅水湖泊三角洲和扇三角洲。
苏联学者以三角洲形成的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为依据将其划分为地台区的三角洲沉积、褶皱带周缘的三角洲沉积、山间拗陷内的三角洲沉积。
还有基于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和沉积物的粒度的依据可将三角洲划分为细粒和粗粒三角洲。
本文将主要从流域盆地特征、沉积物供给、水体深度、沉积粒度等方面总结三角洲的控制因素探讨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浅水三角洲和正常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一、辫状河三角洲由辫状河体系前积到停滞水体中形成的富含砂、砾的三角洲,其辫状分流平原由单条或多条底负载河流提供物质。
与扇三角洲不同, 一旦静止的水体移开, 辫状三角洲必然重新变为单条河流。
(一)发育条件辫状三角洲是由单条或多条辫状河入湖( 海) 形成的沉积体系, 一般远离断裂带的古隆起、古构造高地的斜坡带发育, 在沉积盆地的长轴和短轴方向均可发育, 沉积地形和坡度较扇三角洲更缓, 比正常三角洲更陡。
浅谈基于Google Earth的现代冲积扇辫状水道分布和构型作者:杜威来源:《科技与创新》2017年第11期摘要:冲积扇储层构型主要对微相类型、分布规律和砂体形态进行了系统研究,而辫状水道在扇体上的分流样式是有利储层预测的重要依据。
以现代冲积扇为例,利用Google Earth 软件能够直观反映水道的分叉、交插和汇聚,归纳样式类型,总结水道分布样式展布规律。
研究表明,河流扇和泥石流扇扇体上发育的辫状水道样式和规模具有明显差异;辫状水道定量参数具有的良好相关关系,利用辫状水道宽度预测其他冲积扇构型参数,指导勘探开发井位部署和对有利相带预测冲积扇储层构型的研究,是储层表征与建模研究的热点。
而辫状水道作为冲积扇中良好的优势储集相带,前人很少按照冲积扇成因类型讨论辫状水道的分布样式和展布规模。
近年来,Google Earth等地球卫星影像软件提供的影像解析度高、图片完整、更新快、使用方便、简单免费,推出后很快受到地质学家的青睐。
以现代冲积扇为例,通过卫星图像观察不同类型冲积扇辫状水道样式和规模,讨论辫状水道定量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冲积扇辫状水道的模式认知。
关键词:冲积扇;Google Earth;辫状水道;储层预测中图分类号:P6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7.11.0011 冲积扇成因分类冲积扇上可能出现的搬运和沉积作用有2种基本类型,包括:①起因于暂时性或间歇性水流形成的牵引流搬运沉积作用,形成河流扇;②起因于重力与洪水作用,形成泥流、泥石流(碎屑流)沉积。
河流扇一般规模比较小,相邻山口常由于同一期水流作用导致扇体连片发育,而泥石流扇由于水动力强度极强,常孤立或连片发育,形成的单一扇体规模比较大。
2 现代不同成因类型冲积扇实例2.1 河流扇河套盆地西北缘(41°14′39.87″N,107°21′40.30″E)发育2个冲积扇体,两者重叠连片发育,属于牵引流成因,如图1(a)所示。
辫状河沉积储层预测技术——以大港探区孔店油田为例赵子豪;李凌;马跃华;吴丽颖;张谦【摘要】大港探区孔店油田馆陶组为辫状河沉积.辫状河沉积,近物源,储层较厚,以“砂包泥”为特征,储层复杂多变,一般高孔高渗.由于这些特点,在以往的研究中通常以构造控藏思路为主.然而随着开发的推进及钻井的增多,多区存在“高水低油”的油藏关系矛盾.成藏规律复杂,储层的展布及变化不清.所以非常有必要展开储层的精细预测,从而明确井间储层分布规律,为岩性油气藏的研究奠定基础.本文首先利用地层切片技术宏观分析研究区的沉积背景;然后在模型正演的指导下,应用90°相位化技术、分频技术划分沉积相带;最后应用流体活动性属性预测研究区储层含油气性.【期刊名称】《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年(卷),期】2017(052)001【总页数】8页(P152-159)【关键词】辫状河;储层预测;90°相位化;谱分解;流体活动性【作者】赵子豪;李凌;马跃华;吴丽颖;张谦【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500;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大港分院,天津300280;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大港分院,天津300280;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对于陆相沉积盆地而言,发育辫状河相和曲流河相两种河道砂类型,以及三角洲沉积相中发育的主河道、分流河道、水下分支河道等河流相关的微相类型。
其中,曲流河具有河道稳定的特点,易于在地震数据体中进行预测,在以往的研究中更注重于曲流河相岩性油气藏的研究[1]。
包括河道砂体的内部构型研究大多是针对曲流河展开[2]。
由于地震资料难以预测河道形态和发育规模,所以对于辫状河河道砂类型岩性油气藏的研究较少。
笔者在大港探区孔店油田馆陶组辫状河沉积储层的研究中发现,研究区多口井储集层的初始含油饱和度及油水界面均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油水关系用构造油气藏的思路很难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