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小升初科学检测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6.00 KB
- 文档页数:9
一.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26分)1.水滴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体,与相似,所以是天然的。
2.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
3.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环境,环境的变化会人类的生存。
4.2004年6月8日下午13时左右在我国许多地区可以看到“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
“金星凌日”是指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
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
如图所示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金星的位置应该在处。
5.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日食有三种:、、。
6.昆虫是种类最多的生物,共有150多万种,它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身体上有对足。
常见的昆虫有等。
(填两种)7.金属的回收和再利用好处多,既又。
8.加热蜡块时固态蜡块变成蜡烛油(“有”或“没有”)新物质产生,但蜡烛燃烧时(“有”或“没有”)新物质产生,你判断的依据是。
二.判断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9.世界上有些物质是一成不变的。
(判断对错)10.二氧化碳是气体,不可能变成固体。
(判断对错)11.在一个实验过程中,我们如果看到有沉淀产生说明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判断对错)12.彩色电视机的画面是由7种不同的颜色组成的(判断对错)13.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水有很多,不需要节约用水。
(判断对错)14.废旧塑料不能作为原料再生产了。
(判断对错)15.我们看到的月亮的形状叫做月相(判断对错)16.观察比较小的种子外部形态特征时使用的工具是显微镜。
(判断对错)17.我们吃饭的时候觉得饭有点甜是因为里面有糖。
(判断对错)18.地球人发给外星人的信件中有一个信息是:我们来自太阳系的地球。
(判断对错)三.选择题(共13小题,满分26分,每小题2分)19.下列物体不能起到放大作用的是()A.盛满水的瓶子B.小草上的露珠C.窗户上的玻璃20.下面几种透明玻璃片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A.B.C.21.把白醋倒入装有小苏打的玻璃瓶里,玻璃瓶里()A.发光发热B.无任何现象C.冒气泡22.下面的变化中,()生成了新物质。
2023年教科版小升初科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人体的结构与砖结构楼房对比,那么人体的器官相当于()。
A.墙B.楼房C.单元D.房间2.在四川、贵州、云南一带生长着有“鸽子树”美称的我国珍稀植物()。
A.水杉B.珙桐C.银杏D.银杉3.关于遗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动物、植物和人类都有遗传现象B.杂交水稻利用了遗传现象,保留水稻的优良基因C.所有的特征都会遗传给下一代4.下面范围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太阳系、宇宙、地球B.宇宙、银河系、太阳系C.河外星系、宇宙、太阳系5.《生物多样性条约》于1993年正式实行。
每年()被称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A.6月1日B.5月22日C.12月22日6.“中国国宝”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四川在大熊猫分布区建成各类保护地95个,其中大熊猫自然保护区46个。
超过70%的野生大熊猫和60%的大熊猫栖息地被保护起来。
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A.大熊猫作为中国独有,有很强的代表性B.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C.抵御天敌,降低大熊猫受到伤害的风险7.不倒翁始终不倒的原因是()。
A.底部特别轻B.底部特别重C.上下轻重均匀8.()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
A.植树造林B.建立自然保护区C.减少废气排放9.我们身体的许多地方像自己的父母这是()的遗传作用。
A.气质B.细胞C.性格10.在下列情况中,空塑料瓶最不容易倒的是()。
A.瓶口向下B.瓶口向上C.瓶口向上,并在瓶里装一些沙二.填空题(共10题,共34分)1.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结构叫做(),它利用了三角形具有()的特点。
2.原始森林毁灭后,植物被沉积的()层层覆盖,被覆盖的植物在地下与()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化石。
3.在受到相同大小作用力时,三角形的框架结构比长方形的框架结构要()(填“容易”或“不容易”)变形。
4.四边形框架中增加一根斜杆,这根斜杆起到的作用是增强()。
科教版小升初考试科学试题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15分,每小题1分)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位于杭州西湖的断桥,是一座拱形石桥B.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C.蕨类植物不会开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2.在温度为()摄氏度的地方,液态的水不能变成固态的水。
A.﹣4℃B.0℃C.1℃3.光的传播速度大约每秒()千米。
A.20万B.30万C.1.5亿4.人类为了免受大自然的惩罚,必须注意()A.保护大自然B.利用大自然C.改造大自然5.关于磁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能吸铁B.各部位吸铁能力相同C.能指示南北6.1609年,科学家()利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
A.哈勃B.爱因斯坦C.伽利略7.()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A.肺B.胃C.肝脏8.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是()A.火山B.地震C.海啸D.岩石风化9.下面改变地表形态的做法合理的是()A.改造沙漠B.开采矿石C.砍伐森林10.不同地区的民居具有不同的风格,其主要原因是()A.受当地环境的影响B.受人喜好的影响C.受技术发展的影响11.地球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A.煤B.石油C.太阳能12.动物爪的结构与它们的生活习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观察下面几种动物的爪,其中适合在水中生活的是。
()A.B.C.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对双胞胎兄弟,所具有的的性状是完全相同的B.即便是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C.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形状结构是相同的14.根据你自己的学习,下列选项中不是微生物的是()A.草履虫B.蚊子C.轮虫D.硅藻15.2003年,美国的()航天飞机失事,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A.阿波罗号B.哥伦比亚号C.挑战者号二.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15分)16.、、、、等共同构成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17.人在安静状态下,一般每分钟呼吸左右,心跳左右。
18.人们用来解释一些复杂的、看不见的、或者是不易理解的事物和现象。
教科版小升初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物质是光合作用的产物?A. 水B. 氧气C. 二氧化碳D. 甲烷答案:B2.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 从东向西B. 从西向东C. 从北向南D. 从南向北答案:B3.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大脑C. 肝脏D. 皮肤答案:D4. 下列哪种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A. 重力B. 弹力C. 摩擦力D. 所有选项答案:D5.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物理变化?A. 铁生锈B. 木材燃烧C. 冰融化D. 水蒸发答案:C6. 植物的根主要吸收土壤中的什么?A. 氧气B. 氮气C. 水分和矿物质D. 二氧化碳答案:C7. 下列哪种物质可以导电?A. 橡胶B. 玻璃C. 金属D. 塑料答案:C8. 下列哪种现象与大气压有关?A. 飞机飞行B. 潜水艇潜水C. 吸盘挂钩D. 所有选项答案:C9. 下列哪种物质属于化石燃料?A. 煤炭B. 太阳能C. 风能D. 核能答案:A10. 下列哪种现象是化学反应?A. 酒精挥发B. 铁生锈C. 折纸飞机D. 水的过滤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植物通过________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答案:叶绿体12.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________年。
答案:113. 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________。
答案:维生素14.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__或静止状态。
答案:匀速直线运动15. 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答案:光合作用16.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_。
答案:安培17.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
答案:天然气18.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
答案:介质19. 植物的茎从下向上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部分。
一.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20分)1.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它既能,又能。
2.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3.在地球上,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4.太阳系中最有名的彗星是。
5.身体中有脊柱的叫,没有脊柱的动物叫。
6.沉淀、过滤、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7.用蜡烛加热白糖的过程中,蜡烛熔化流淌下来属变化,金属勺中白糖冒出大量气泡并逐渐变黑属变化。
8.除了垃圾和水污染之外,我们还面临的环境问题有、、等。
二.判断题(共11小题,满分22分,每小题2分)9.为了让汽车开上去省力一点,摩星山的盘山公路是一种斜面。
(判断对错) 10.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天体。
(判断对错)11.物质发生的变化我们都能用肉眼观察到。
(判断对错)12.北斗七星斗柄指东,天下皆冬。
(判断对错)13.我们喝的桶装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
(判断对错) 14.食盐、白糖、玻璃、碱面都是晶体。
(判断对错)15.我们班成立了“变废为宝基金会”,垃圾也变成了宝贝。
(判断对错)16.电池是有毒垃圾,我们要把它埋得很深,就不会有危害了。
(判断对错) 17.被反射的光线仍是沿直线传播的。
(判断对错)18.回收玻璃比直接用天然原料制取玻璃便宜。
(判断对错)19.生活在水中的动物都是鱼。
(判断对错)三.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20.在杠杆上,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A.力点B.重点C.支点21.()的物体稳定性好。
A.上小下大、上轻下重B.上小下大C.上重下轻D.上大下小、上重下轻22.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字母“d”的标本是。
()A.d B.q C.p23.天文学家把所有的空间以及其中的万物叫做()A.太阳系B.银河系C.宇宙24.把电池的正负极互换,电磁铁的南北极()A.也会互换B.不会互换C.会消失25.下列动物中不属于鸟类动物的是()A.鸡B.鸽子C.鸭子D.蝙蝠26.以保护大熊猫而闻名世界的保护区是()A.四川九寨沟B.四川卧龙C.吉林长白山27.关于月球和地球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运动B.地球是月球的卫星,地球围绕着月球运动C.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地球围绕着月球运动28.与铁钉生锈无关的因素是()A.水分B.空气C.温度29.每年的()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水日”。
2023年教科版小升初科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2分)1.日食一般发生在()。
A.农历初一B.农历十五C.农历初八2.下列现象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长在暗处的玉米矮B.经常练习举重的人,胸肌发达C.都是单眼皮的父母生出双眼皮的孩子3.日食和月食有什么区别?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月的农历初一都会发生日食B.日食分为日全食和日偏食两种C.发生月食时,地球在太阳和月亮的中间5.利用活动观星图能帮助我们观察一年四季的星座。
使用时,我们应该把它(),让观星图上的“北斗七星”与天空中的北斗七星处于大致相同的方位,我们就可以根据图中的星座来认识其它星座了。
A.平放在桌上B.举在正前方C.高举过头顶D.三种方法都可以6.框架结构的铁塔稳定不容易倒,主要因为它()A.抗风能力弱B.是实心的C.上轻下重、上小下大D.上部大、下部小7.通讯信号一般采用()结构A.框架B.实心C.拱形8.关于人工选择,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比自然选择速度快B.由人类控制发展方向C.能解释长颈鹿进化的原因9.框架式结构的铁塔稳固不容易倒,主要因为它()。
A.抗风能力弱B.材料是实心的C.上轻下重、上小下大D.上部大、下部小10.夏季是观察星座的好季节,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其中被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的分别是哪三颗星()A.金星:水星;火星B.天津四;织女星:牛郎星C.心宿二;北极星;金星二.填空题(共10题,共38分)1.子女与父母之间某些特征保持相似的现象称为(),某些特征存在不同的现象称为()。
2.全天中最亮的恒星是(),它属于()星座。
3.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叫做(),比如用眼不当造成的近视。
4.太阳系中唯一自己会发光的恒星是();太阳系还包括八大行星,在这些行星中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是()、()。
5.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结构,上面加了很多斜杆,这是利用了()的性质。
科教版小升初考试科学试题一.选择题〔共16 小题,总分值48 分,每题3 分〕1.以下机械或工具的使用,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羊角锤B.筷子C.钢丝钳2.2023 年开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绿色环保的“共享单车”出行,“共享单车”上使用了一些不同的简洁机械,其中利用斜面的是〔〕A.车把B.脚踏板C.螺丝钉3.我们用劲举哑铃时,前臂上的肌肉〔〕A.变软了B.变硬了C.没有变化4.将一只塑料饮料瓶放置在平坦的桌面上,以下几种状况下最稳定的是〔〕A.将塑料饮料瓶装满水,正放在平坦的桌面上B.将塑料饮料瓶装半瓶水,正放在平坦的桌面上C.将一只空塑料饮料瓶正放在平坦的桌面上5.图中,电磁铁〔〕的磁力最强。
A.B.C.6.以下不属于能量把握装置的是〔〕A.变色镜B.窗帘C.电灯7.在“调查校园里的动植物”活动中,以下做法正确的选项是〔〕A.小梅同学觉察几株未见过的小花,将它们拔起来,预备问教师B.小强同学的调查记录中有蟋蟀,看到其他同学的记录中都没有,便将它删去C.小浩同学拨开草丛,一只蚱蜢跳了出来蹦到栅栏外,于是将它记录下来8.脊椎动物中,行为方式和生理功能最简单、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的种类是〔〕A.鱼类B.鸟类C.哺乳类9.在用显微镜观看玻片标本时,观看到物体的图象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假设要使物体的图象移到视野的中心,应将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是〔〕A.右上B.左上C.左下10.第一个觉察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科学家是〔〕A.罗伯特•胡克C.达尔文B.列文虎克11.以下物质变化中,属于可逆变化的是〔〕A.把木材做成桌子C.水变成冰12.以下日常生活利用化学变化的是〔〕A.酿制白酒C.把西瓜放在冰箱里冰冻B.种子发芽B.用榨汁机做果汁饮料13.2023 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太阳系中卫星最多的行星是〔〕A.木星B.土星C.金星D.天王星14.中国古代神话传奇中的织女星所在的星座是〔〕A.天龙座B.天琴座C.大熊座15.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淡水资源缺乏、水污染严峻是人类面临的一大环境问题B.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回收利用C.为了加快城市建设,应当填平湿地16.污水经过处理才能再排放到自然水域中,以下关于污水处理的挨次,正确的选项是〔〕A.沉淀、过滤、消毒B.消毒、沉淀、过滤C.过滤、消毒、沉淀二.填空题〔共8 小题,总分值16 分,每题2 分〕17.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即支点、用力点和。
2023年教科版小升初科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关于遗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动物、植物和人类都有遗传现象B.杂交水稻利用了遗传现象,保留水稻的优良基因C.所有的特征都会遗传给下一代2.下列是人类在不同时期建造的房屋,其中出现最早的是()。
A.用兽皮做的帐篷B.木屋C.砖瓦房3.下列建筑物属于薄壳结构的是()。
A.铁架桥B.大坝C.体育馆4.不倒翁始终不倒的原因是()。
A.底部特别轻B.底部特别重C.上下轻重均匀5.2021年3月19 日,江山市老年活动中心作为新冠病毒疫苗的方舱接种点正式启用。
下图是江山老年活动中心的雨棚,以下描述不符合科学原理的是()。
A.支架顶部利用了拉索结构,确保结构坚固B.顶棚利用了拱形原理,既坚固又便于排水C.支撑部分利用了框架结构,但抗风能力弱D.支撑部分使用了空心钢管,既轻巧又坚固6.星空随着地球四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有-颗恒星的位置常年不变,这颗恒星是()A.天狼星B.大角星C.北极星7.下面范围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太阳系、宇宙、地球B.宇宙、银河系、太阳系C.河外星系、宇宙、太阳系8.下列哪种生物与远古的生物很相似,可以称为“活化石”()。
A.银杏B.水稻C.猴子9.框架式结构的铁塔稳固不容易倒,主要因为它()。
A.抗风能力弱B.材料是实心的C.上轻下重、上小下大D.上部大、下部小10.框架结构的铁塔稳定不容易倒,主要因为它()A.抗风能力弱B.是实心的C.上轻下重、上小下大D.上部大、下部小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1.()结构具有稳定性的特点,经常应用于大型框架结构中。
2.金星在古代中国称为长庚、启明、晨昏星或太白金星。
金星是我们太阳系的()星。
再写出一颗和金星类似的星球:3.北斗七星由七颗星组成一个(),通过它很容易找到北极星。
4.增加横梁的()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横梁的()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5.()和()是最基本的框架,其中()框架的稳定性最好,利用它可以增强各种框架结构的稳定性。
2023年教科版小升初科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小明对农艺馆中看到的植物进行了分类,其中凤仙花、荷花、苔藓、金鱼藻、狗尾草分为一类,榕树、木棉树、勒杜鹃分为一类。
他们的分类标准是()。
A.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B.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C.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2.架高压线的铁塔不容易倒塌的主要原因是()。
A.架塔的材料全部应用了金属材料B.应用了上小下大的框架结构C.整个塔身很重,抗击风的能力很强3.通讯信号一般采用()结构A.框架B.实心C.拱形4.起重机的塔身和塔臂采用三角形框架,与采用四边形框架相比,()A.节省材料B.减轻重量C.不易变形5.对于生物多样性,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对维护地球环境很重要B.与人类没有直接关系的生物,我们可以不用保护C.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6.蚜虫,我市称之为腻虫,是春季许多蔬菜上常见昆虫。
它的身体通常约有()。
A.1厘米B.3厘米C.1~5毫米7.化石能保存生物的()。
A.骨骼B.肌肉C.内脏8.框架式结构的铁塔稳固不容易倒,主要因为它()。
A.抗风能力弱B.材料是实心的C.上轻下重、上小下大D.上部大、下部小9.儿子长相像父亲,女儿长相像母亲,这是()。
A.亲子间形态特征的遗传B.亲子间生理特性的遗传C.无法确定10.大概在10万株三叶草中,才有一株会发生变异,从而长出四片叶子,这种现象叫做()。
A.变异B.遗传C.进化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1.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的有效方法,我国的九寨沟、长白山、卧龙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2.夏季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其中的三颗亮星()(属于天鹅座)、()(属于天琴座)和()(属于天鹰座),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
3.生物连同()叫做生态系统。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就叫做()。
4.三角形支架最稳固、结实,所用材料也()。
2023年教科版小升初科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对于生物多样性,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对维护地球环境很重要B.与人类没有直接关系的生物,我们可以不用保护C.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2.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化石是()。
A.猛犸象化石B.翼龙化石C.昆明鱼化石3.科学家主要通过()了解关于远古时期生物的信息。
A.资料B.远古文学C.光盘D.化石4.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是生物具有()现象。
A.进化B.遗传C.变异5.人体的结构与砖结构楼房对比,那么人体的器官相当于()。
A.墙B.楼房C.单元D.房间6.下列植物中()是木本植物。
A.雪松B.狗尾草C.凤仙花7.北京时间2021年5月15日,我国自主打造的天问一号探测器“祝融”号成功着陆于(),由此代表着这个神奇的星球第一次留下了中国的印迹。
A.月球B.金星C.火星8.地球是太阳系中的()。
A.恒星B.卫星C.行星9.下列宇宙空间中,范围最小的是()A.河外星系B.太阳系C.银河系10.下列哪种生物与远古的生物很相似,可以称为“活化石”()。
A.银杏B.水稻C.猴子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1.1969年7月,美国的()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
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是美国的()。
2.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著有阐述日心说的《》。
3.地球上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具有脊柱的动物叫();没有脊柱的动物叫()。
4.用长方体横梁建房时,横梁都是()放的。
因为这样放可以提高横梁的()。
5.()、()是生命现象最基本的特征,其中种瓜得瓜描写的是()现象,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描写的是()现象。
6.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迅速,对月球和火星的探索进入了新的一页。
2019年1月3日,()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全人类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
2021年5月15日,()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
科教版科学小升初冲刺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2分)1.水生植物不同于陆生植物的特征是()A.生活在水中B.不需阳光C.能够开花、结果2.下列哪些物品最好不要去接触磁铁()A.B.C.D.3.雨过天晴,空气中漂浮着很多微小的水滴。
这些小水滴起到了()的作用,把太阳光分解为不同色光,形成了彩虹。
A.棱镜B.凹面镜C.凸透镜4.我们借助()可以看到细菌。
A.放大镜B.平面镜C.眼镜D.显微镜5.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眼睛看目镜观察时应该()A.左眼睁开,右眼闭拢B.左眼闭拢,右眼睁开C.两眼都保持睁开D.视具体情况而定6.中午放学时,太阳在()A.南边B.东边C.西边7.如图,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A.上海B.拉萨C.北京8.下列变化中,像蜡烛燃烧、金属生锈这样产生了新物质的是()A.面包发霉B.水变成冰C.食盐溶解9.把白醋倒入装有小苏打的玻璃瓶里,玻璃瓶里()A.发光发热B.无任何现象C.冒气泡10.加热白糖时我们看到的是()A.变棕色了B.没什么变化C.变黑色11.在日食过程中挡光的天体是()A.月亮B.地球C.太阳12.在北天星空,不同季节会看到一些不同星座出现,这是()A.地球公转引起的人们的视觉B.地球自转引起的人们的视觉13.“地心说”理论认为()是宇宙的中心。
A.太阳B.地球C.月球14.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生活垃圾直接倒入河中,让水冲走B.生活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后再排入河中C.工厂里的污水直接向河中排放15.在讨论“电和磁的关系”时,同学们和你的意见大不相同,你会()A.相信别人的观点是正确的,否定自己的观点B.坚信自己才是对的,完全否定别人的观点C.坚持自己的观点,并寻找支撑的理由16.生物进化经历了数千年甚至数十亿年的漫长历程,它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的变化B.环境的变化C.基因的变化17.站在原地观察阳光下同一棵树的影子,发现它在慢慢变长,可以说明()A.这时候是早晨B.这时候是上午C.这时候是下午18.摆锤重量大,摆的摆动速度()A.快B.慢C.不受影响19.下面材料在阳光下升温最快()A.白色纸B.黑色纸C.铝箔纸20.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主要与()有关。
A.物体的体积B.物体排开的水量C.物体的重量二.综合能力题(共2小题,满分42分)21.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某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他用三个同样大小的盘子,取三枚同样大小的铁钉,把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里与空气接触,另一枚铁钉一半放在水里,还有一枚铁钉完全浸没在菜油里(如图)。
他每天观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如表: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A空盘子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有点生锈B水盘子水变色生锈锈多了锈更多了C菜油盘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1.分析观察到的现象,从中你可以得到怎样的结论?。
2.学校操场新安装了一副铁制篮球框,怎样办才能防止它生锈?请你根据上面的结论要想出至少2个方法呦!。
22.请你用书本上学到的对信息处理的方法来对下面这些内容进行科学地整理。
①塑料盒②剩饭菜③钉子④电池⑤果皮⑥小砖块⑦废旧灯管⑧酒瓶⑨旧废纸⑩过期药品。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2分)1.【分析】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根据茎的不同,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解答】根据对水生植物的认识,它是根据植物生长环境的不同划分的,水生植物生长在水中,这是不同于陆生植物的特征。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水生植物的认识。
2.【分析】磁卡是一种卡片状的磁性记录介质,利用磁性载体记录字符与数字信息,用来标识身份或其它用途。
【解答】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磁卡是利用磁性记载信息的,最好不要接触磁铁,以免信息丢失。
故选:A。
【点评】掌握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分析】彩虹是因为阳光射到空中接近圆形的小水滴,造成光的色散及反射而成的。
阳光射入水滴时会同时以不同角度入射,在水滴内也是以不同的角度反射。
当中以40﹣42度的反射最为强烈,形成人们所见到的彩虹。
【解答】雨过天晴,空气中漂浮着很多微小的水滴。
这些小水滴起到的作用是:把阳光分解为不同色,形成彩虹。
小水滴就相当于一个三棱镜,白光经三棱镜后发生折射,由于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并且它们的波长各不相同,发生偏着程度也不相同,就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带,也即彩虹。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我们看到的彩虹是因为空气中漂浮的小水滴起到了棱镜的作用反射太阳的光形成的。
4.【分析】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象放得更大。
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解答】细菌地个体十分微小,只用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细菌。
故选:D。
【点评】掌握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分析】使用显微镜时坐椅的高度应适当,观察时更应习惯两眼同时观察,且光圈及光源亮度皆应适当,否则长时间观察时极易感觉疲劳。
【解答】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眼睛看目镜观察时应该两眼都保持睁开,方便观察和作图。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认识。
6.【分析】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的规律解答即可。
【解答】早上太阳从东边升起,傍晚太阳从西边落下,中午放学时,太阳在南边。
故选:A。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太阳的东升西落的运动规律。
7.【分析】地球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逆时针运动,正好是太阳运动方向相反,.我们可以通过世界时区图来判断时间。
世界时区图是以地球的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成24个时区。
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
【解答】如图,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上海。
故选:A。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
8.【分析】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另一类是会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以及发光发热、性质改变等现象加以判断。
【解答】蜡烛燃烧、金属生锈这样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面包发霉有新物质产生,符合题意。
水变成冰,食盐溶解都是没有新物质产生的物理变化。
故选:A。
【点评】掌握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变化,识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分析】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大量的气泡,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二氧化碳气体具有的特征是无色无味、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
【解答】把白醋倒入装有小苏打的玻璃瓶里,玻璃瓶里产生大量的气泡,属于化学变化。
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经过科学家的研究,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10.【分析】加热白糖时,发生化学变化,产生了黑色的物质。
【解答】白糖加热到一定温度,会发生融化现象,白糖是有机物,如果继续加热,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变黑,并会有难闻气味。
故选:C。
【点评】学生掌握加热白糖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
11.【分析】月球围绕着地球旋转,同时,地球又带着月球绕太阳旋转。
日食和月食就是由于这两种运动所产生的结果。
【解答】日食是月球绕地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条直线,月球挡住了射到地球上去的太阳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所以在日食过程中挡光的天体是月亮。
故选:A。
【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日食,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所学,选出正确答案。
12.【分析】星座是指占星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天上一群群的恒星组合。
自从古代以来,人类便把三五成群的恒星与他们神话中的人物或器具联系起来,称之为“星座“。
【解答】由于地球自转的同时又在公转,形成了星空的季节性变化,不同季节晚上的同一时刻,星空中的星座有所不同,这是地球公转引起的人们的视觉。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星座,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13.【分析】“地心说”理论认为地球在宇宙的中央,其他日月星辰围绕着地球旋转。
【解答】地心说最初由米利都学派形成初步理念,后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然后经亚里士多德、托勒密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到了16世纪,哥白尼在持日心地动观的古希腊先辈和同时代学者的基础上,终于创立了“日心说”。
从此,地心说便逐渐被淘汰了。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地心说,属于基础性的知识点,结合教材熟练记忆即可。
14.【分析】淡水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必需品。
但是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地球上的多数地区缺水。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按人均水资源量计量,世界排名第110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最严重的有40多个。
【解答】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生活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后再排入河中。
故选:B。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的环保意识。
15.【分析】因为事物的复杂性,使得人们的看法往往并不完全一致,因此科学家经常开展科学辩论,在头脑风暴中让问题的本质逐渐浮出水面。
【解答】在讨论“电和磁的关系”时,同学们和你的意见大不相同,应该坚持自己的观点,并寻找支撑的理由,来证明自己。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交流中辩论的运用。
16.【分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的身体形态都与环境息息相关。
【解答】生物的进化都是根据环境的需要,及时做出改变,以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进化原因的理解,根据生物的适应性作答。
17.【分析】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东到西。
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低→高→低。
影子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西到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解答】根据一天中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可知,上午的影子慢慢变短,下午的影子慢慢变长。
所以这时候是下午。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天中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18.【分析】实验证明摆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摆角)无关,与摆长有关。
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绳长越短摆动越快。
【解答】根据对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摆锤重量不影响摆的摆动快慢。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
19.【分析】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
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吸热快。
【解答】根据颜色、表面光滑程度与吸热的关系,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反光能力弱的物体比反光能力强的物体吸热快。
白色纸、黑色纸、铅箔纸相比,黑色纸在阳光下升温最快。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颜色与吸热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