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语言综合运用常见题型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3
中考语文语言综合运用常见题型资料常见题型1、仿写2、压缩语段3、连贯4、情境题5、名著导读6、扩展语句7、图文转换一、仿写题(1)常见类型1、套用式仿写题仿照例句的形式,写一个句子,内容自定。
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仿句:2、修改式仿写题删改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改后为: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
3、续写式仿写题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4、造句式仿写题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童年是一个谜,混沌初开,稚嫩好奇;少年是一副画,色彩绚丽,烂漫天真;青年是一首诗,激情澎湃;,。
5、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1)如果我是清风,我将;。
(2)如果我是春雨,我将;。
6、例题:根据你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仿照下面加点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
7、例题: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横线处填入与加线词语结构相同的两个短语。
例句:江南是个好地方,她历史悠久,文化繁荣,,。
8、语言表达有形象和抽象两种形式,不同的表达式有不同的表达效果。
请仿照示例,根据要求,在下列各小题横线处填写相关内容。
(任选两题)(4分)示例:形象表达:快刀斩乱麻。
抽象表达:做事果断(1)形象表达:瞒得过初一,瞒不过十五。
抽象表达:(2)形象表达:抽象表达:主次不分(3)形象表达:众人拾柴火焰高。
抽象表达:二、压缩语段1、下定义练习一、根据下面所列的7个句子,加以筛选和组合,给‚导弹‛下定义。
(不超过28个字)1)导弹是一种武器。
热点06 综合性学习、语言运用(三题型二十五考点)综合性学习(也称主题活动)是《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近几年中考试卷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考查涉及的内容广泛,考点众多,题型也越来越多样化。
从所选择的材料看,材料来源更加广泛,由原来的家庭、校园到艺术、历史、自然、时事要闻、政治风云、环保科技、文化旅游、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广阔的生活空间,并将不同生活领域的材料交叉结合,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传统文化、文学素材逐步增多。
从试题的内容看,注重对能真实有效的反映考生生活的学习资源的选择、开发和利用,不断地扩展考生自我表达的答题空间,以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以及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从试题的设置方式上看,以独立的综合性学习或语言表达与运用考试版块出现,题内所需的学科间知识的综合交叉比较充分。
从考试评价上看,关注考生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考生的语言表述、对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以及各种思维能力的综合运用都是考试评价的重要采分点。
针对不同的综合性学习与语言运用题,所采取的答题方法与技巧也不一样。
1.仿写、续写和补写类(1)明确题目要求:在答题前,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分析给定句子:对于给出的句子,要仔细分析其结构、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以便掌握其特点。
(3)保持内容一致:在仿写句子时,要保持句子的叙事、思想、情感等方面与给定句子保持一致。
(4)注意手法一致:在仿写句子时,要注意运用与给定句子相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
(5)保持句式一致:在仿写句子时,要保持句子结构、语法、语序等方面要与给定句子相同或相似。
(6)注意语言风格:在仿写句子时,要注意语气、用词、表达方式等方面要与给定句子相同或相似。
(7)检查句子是否通顺:在完成仿写句子后,要注意检查句子是否通顺、有无语法错误、有无逻辑不连贯等问题。
2.信息提取类(1)提取中心句法:提取材料中的中心句进行总结浓缩。
(2)整合法: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进行再概括形成答案。
语言综合运用——材料探究技法点拨材料信息的概括与探究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简称 CBD )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公约,主题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 CBD 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将在中国云南昆明召开。
【材料一】 2020 年5月22日,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发布我国第一部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白皮书———《云南的生物多样性》。
据发布会介绍,近年来云南已采取以下举措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生物资源合理利用及生物多样性减贫示范,严格生物多样性监督执法,推进生物多样性国际交流合作。
【材料二】请对材料一、二的主要信息进行综合概括。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月初至3月上旬,短短两个月时间,有五种共享单车品牌登陆省会市场,形成黄、蓝、绿、红等多种颜色共享单车遍地开花的局面。
近日,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骑共享单车的市民。
人们不用再忍受停车难、坐车难的痛苦,共享单车仿佛一股清流,给广大市民提供了方便。
【材料二】 因为共享单车没有明确的存放地址,一些人便随意停放,违规占据公共交通道路的现象屡屡发生。
还有一些人将共享单车变成了自己的“独享车”,加锁、捆绑、破坏……让别人无法使用。
更有不法分子更换和套取二维码信息,给一些市民造成经济损失。
(1)根据上面两则材料,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10 个 7.76 万公顷 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26 个 42.11 万公顷 亚洲象:从150头增长到300头左右。
滇金丝猴种群:从2000年的13群1400~1700只增长到约3000只。
黑颈鹤:从1996年的约1600只增长到约3000只。
(2019 年统计数据)(2)针对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请你为共享单车的文明使用写一句宣传语。
示意图郑兴中学已组织同学们参观过商都陶瓷博物馆,当时刘明同学因病请假,错过了参观。
『三年中考·真题试炼』『2018-2020·分项详解』编在前面:历年的中考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中考的题型,命题风格,各知识板块的分值分布,考查的重点及难点。
这对于初三学生备战中考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而且历年的中考真题还有中考风向标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中考试卷分析命题趋势自我预测一下可能会出现的重点难点。
这对于学生来说帮助非常大。
很多学生在初三在复习阶段会买很多的预测试卷儿或者是模拟题。
虽然也能够帮助学生扩展题面见识更多的题型,但是这些复习资料是与中考真题相比是无法比拟的。
利用好中考真题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师通常会在中考第二轮复习期间要求学生做至少三遍中考真题,每一遍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通常第一遍就是按照中考节奏去完成试卷。
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中考的节奏。
了解中考题试卷难易的题型分布等。
中考真题通常是80%是基础题型,20%是难题。
第一遍做中考真题并不强调分数的重要性。
主要是要把握中考的做题节奏,合理安排时间。
第二遍通常要注重准确率。
因为通过第一遍做题和对答案以后,需要花时间对错题进行分析,对难题做出归纳总结。
掌握中考真题的做题思路和方法。
而且在做第二遍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去缩短时间。
同时避免再犯第一次做题的错误,以能够锻炼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做第三遍的时候就要要求百分之百的正确率。
因为经过前两次的反复练习,对中考真题已经很熟悉。
尤其是对中考试卷进行研究以后,那么对于平时的模拟考试,就会显得非常简单。
一般情况下模拟考试的题型都能够在之前的中考真题中找到真实题型!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第三次,做中考真题的时候还会出现错误,那就需要好好地反省一下了。
中考真题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你做再多的模拟试卷都不如做一套中考真题作用大,所以在考试前一定要认真做中考真题,并总结分析真题规律!专题08 综合性学习、语言运用(原卷版)【贵州省黔东南州2020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综合性学习水平考查6月6日是第25个全国爱眼日,某校组织了一次以“关注我们的视力”为主题的全校性主题班会活动,并要求同学们围绕主题搜集相关材料,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按要求完成活动任务。
2016中考语文备考之语文综合运用答题思路例析麒麟区七中王文娟1. 培养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 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3. 在阅读中留心各种语言现象,通过各种练习,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省近三年语文综合运用题,每年必考、题型、图表解读丰富多样,其中仿写、补写、拟写(包括标题、口语、广告语、宣传语、短信、格言等)、概括文段信息、图表解读、综合探究、活动设计为重点考查内容。
预计2016年考查的内容是:取刊名、网名,发邮件、帖子,写颁奖词、串联词、创刊词、导游词,拟标语、广告词、对联,完成调查报告,设计活动方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出谋划策、提建议,或者以图表分析转述的形式出现,或者转述图表所包含的内容,或者探究现象等等。
特别要关注当前的一些热点问题,并力求拥有自己的看法。
例1首届“中国——东盟南亚博览会”开幕前,筹备组有几项工作要请你协助完成。
写一条宣传语,号召广大青年争当志愿者,为南博会成功举办贡献一份力量。
【解析】拟写广告语、标语、颁奖词等这类题型,是近年中考语言运用题中的一种创新题,她既强调了语文知识和语言实践的重要性,又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关注社会,恰当处理学习与生活、书本与人生、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凸显深刻的人文意义。
【答案】示例一:争当志愿者,服务南博会。
示例二:参与让你收获快乐,服务让你感受成功。
例2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例句,在横线上补写三个句子。
要求内容相近,句式相同。
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可以使软弱的性格变得坚强,,,。
【解析】仿写,是指根据提示的句子,另外写一个句子与提示句构成一个中心思想,它常常与修辞手法结合起来考查。
【答案示例】可以使卑微的生命变得高尚;可以使单调的生活变得多彩了可以使浮躁的心态变得平和例3请用“银河”“树影”“蛙声”等词语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
要求想象合理,语言连贯,不少于80个字。
【答案示例】在斑驳的树影下,形单影只的我抬头仰望那天上的银河,那里群星闪烁,仿佛在不停地询问着:“为什么只有你一个人了?”是啊!我和我的伙伴们曾经伴着喧闹的蛙声,一起对着银河诉说心中的烦恼、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中考语文语段综合题解题技巧1. 了解题型特点中考语文中,语段综合题是一种常见的题型。
它要求考生在一定篇幅内,以较简洁的语言表达观点、分析问题、提出建议或总结内容。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文章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我们应该充分了解这种题型的特点,并掌握解题技巧。
2. 分析题目要求在解答语段综合题时,首先要仔细审题,分析题目要求。
一般来说,题目会提出一个问题或者给出一个观点,要求考生以中心论点为基础,围绕主题展开具体内容。
我们需要对题目的要求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明确文章的立意和主旨。
3. 构思文章框架在确定了中心思想之后,我们需要对文章的框架进行构思。
一般来说,文章可以分为引言、论述和结尾三部分。
引言部分可以引出文章主题,提出中心论点;论述部分要对中心论点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论证;结尾部分要对文章进行总结,强调中心思想,并给出建议或展望。
在构思文章框架时,需要注意每一部分的逻辑关系和过渡。
4. 确定文体语言在写作过程中,要根据题目要求和文章内容,选择合适的文体语言。
一般来说,语段综合题要求语言简练明了,表达思想清晰。
要尽量避免文章内容的复杂和冗长,注意控制篇幅,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观点。
要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
5. 细致审题写作在写作过程中,要细心审题,确保文章内容贴近题目要求。
特别是要考虑到主题词的使用,要在文章中多次提及主题词,以突出中心思想。
还要注意文章结构的合理性,每一部分的内容是否充实、连贯,逻辑是否清晰。
总结与回顾:中考语文中的语段综合题要求考生在一定篇幅内,以简练的语言表达观点、分析问题、提出建议或总结内容。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文章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需要深入理解题目要求,合理构思文章框架,选择合适的文体语言,并细心审题写作。
只有充分了解题型特点并掌握解题技巧,才能在考试中游刃有余地应对语段综合题。
中考语文考试常见题型分析中考语文考试是每位应届初中毕业生都不可避免的大考,题型涵盖了阅读理解、填空、简答、作文等多种类型。
在备考过程中,了解常见题型的出题方向和难点,对于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和作文写作能力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下面将分别从阅读理解、填空、简答和作文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阅读理解阅读理解题型占据了中考语文考试的重要分值,也是考察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1.短文阅读理解短文阅读理解是中考语文考试中的常见题型之一,其考查的内容一般是学生对文本细节、主旨等方面的把握能力。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学生需要精读文章,抓住作者的观点,理清思路,确定答案位置,认真选择和填涂答案。
2.夹叙夹议式阅读理解夹叙夹议是中考语文考试中比较难的阅读理解题型之一,该题型要求学生必须精读原文,掌握文章的主旨、结构等内容,并且能够分辨夹在其中的叙述和议论。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段落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因此学生在回答问题之前需要完整地阅读整篇文章,理清思路。
二、填空填空是中考语文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型,涵盖了词语填空、语法填空、短文填空、翻译等多种类型。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学生需要对句子中的谓语、主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方面进行分析,掌握语法规则和句子结构,并且善于根据句子整体意思以及上下文推测出正确答案。
三、简答简答题型也是中考语文考试中的常见题型之一,其核心在于考察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能力,尤其是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和思考深度。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做到注意细节,防止理解和表达错误或过简。
四、作文作文是中考语文考试中的必考题型,时间长、分值高,也是考察考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针对不同的题型,学生在备考中需要重点关注写作方法和技巧、文体要求、评分标准等方面。
以上是中考语文考试常见题型的分析,希望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和应对中考。
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和语言运用研究
一、考纲解读
(一)考点归纳
1.信息的获取、筛选
2.信息的整合、提炼
3.病句的辨析、修改
4.语言的赏析、运用
5.表达的通顺、得体
6.活动的设计、开展
(二)考题类型
理解辨析、文段概括、图文转换、重排语序、修改病句、拟写仿写、口语交际、文化特色、材料探究等
(三)命题趋势
1、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设题的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联,特别是与当今的学生生活、人民生活、国家大事息息相关,伴随着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注重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2、突出地域性文化特色。
作为某一特定地区的考生,涉及到的地域文化基本上不会跑出这一特定地区的范围,特别要注重我们身边的人文景观、名胜古迹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
这不仅仅是为了应对中考,这也是一种知识、一种能力。
二、我们的研究
初三的学生时间紧,学业负担重,所以初三的语文综合性时间活动要想像初一初二那样每一个都实实在在的开展,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在近几年的中考中,设计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却越来越多,甚至包括了作文。
(今年的作文《带一本书去旅行》对应活动“背起行囊走四方”)
如何在初三紧张的学习中进行语文活动,既提高学生的操作时间的能力,又不耽误考试。
我们教研组提出了一个方案,我们觉得,活动不能不搞,但是又不可能全搞,要以其中的一个活动为主,从头到尾地扎扎实实地进行,让学生对活动有一个全貌的了解,同时在活动中贯穿中考中的各种考点。
其实我们中考也就是用活动中的各个板块要考核前面考纲的各个点。
如:2010南京市中考
班级开展“古诗苑漫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辑古诗】
6.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诗。
请根据它们所抒发情感的相近点,给诗集命名。
(2分)
诗集名称:Array《》
【品诗句】
7.下面是同学们
对上述诗歌的品析,
请选出不恰当的一
项。
( )(3分)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入”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时序的变迁、新旧的交替。
此联既写美景,又含哲理。
B.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搔”,写解愁的动作;白发“更短”,突出愁的程度。
诗人在离乱伤痛之时,叹息衰老,更添悲愁。
C.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夕阳西下,崇山峻岭间,狼烟升起,城门早早关闭。
此句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D.小桥流水人家:小桥一座,流水潺潺,几户人家,幽静安适。
此句反衬出流落他乡孤独无助的游子内心的凄凉。
【写寄语】
8.仿写句子,完成诗集的寄语。
(2分)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
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
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
你能欣赏花的姿容:,有的灿烂盛开。
第6题考核的是信息的整合、提炼,第7题考的是语言的赏析、运用,第8题考的是仿写,表达的通顺、得体。
再如:2012中考:
学校开展"墨韵〃书香"的语文学习活动,林桐、汪淳和你完成了下面的任务。
5.感受书法魅力,推敲欣赏感言。
下面是林桐所写感言中的一段,他对画线处不够满意,你帮他改为。
(2分)
楷书,行书,草书是最常见的书法字体,它们给人别样的审美感受。
打个比方,楷书如
人端正站立,行书如人悠然行走,草书如人刚劲大气。
三种字体各具情态,令人赏心悦目。
6.利用下列材料,开展主题研究。
汪淳将研究的主题定为"临摹的方法",挑选了材料《起笔与收笔》和《从"形似"到"神似"》。
你将研究的主题定
为" ",挑选了材料《》,《》。
(3分)
.邀请名家指导,商定讲座安排。
下面是你与书法家魏先生的一段对话,请根据情景补全。
(3分)
你:魏先生,您好!下周是我校的"书法活动周",我们诚挚邀请您下周二给我们开一个讲座。
魏:哎呀,很不巧,下周二我另有活动,能换个时间吗?
你:。
魏:太好了!那我们下周五下午在你们学校的报告厅见!
(出题者立足活动的基础上考察语言运用,材料整合以及口语交际的能力。
)
因此,我们可以一次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为例,教会学生如何开展活动,了解活动的各个流程,教师在安排活动时加入考点的内容。
以《好读书,读好书》活动开展为例: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制定活动的流程,从活动目标的制定,活动的准备,活动的流程到活动的总结,让学生了解综合活动的整个完整的流程。
在这过程中,将问题(即中考的考点)和活动结合起来。
比如:活动准备部分,我们可以像语文书上的要求从三个角度来准备1.看名人阅读;2.网上阅读;读书的意义。
看名人故事可设计问题:看名人故事需要在网上搜寻什么关键词?你能用口头表述名人读书的故事吗?名人读书的故事给你怎样的启发?关于网上阅读可以把关于网上阅读和传统阅读进行比较,还可以寻找这方面的材料题。
如:怎样读书才更有效?请联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分)
材料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的数量不断增多,在读书上人们只有进行一番选择,才能找到既引起自己阅读兴趣价值的书。
而不加选择的阅读,至少说明在读书上还不成熟。
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的水平也反映在书籍的选择上,犹如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就看谁有眼力能拿到货真价实的东西。
而选择的对象,恰恰也能表明一个人的情趣、欣赏水平乃至人生追求。
因此,读什么书会像一面镜子,将人们的精神世界映照得一清二楚。
材料二:世上书籍如汪洋大海,再热衷的书迷也不可能穷尽,只能尝其一瓢,区别在于尝哪一瓢。
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喜欢读什么书,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兴趣。
其实,形成自己的阅读趣味与养成读书癖好是不可分的,正因为找到了和预感到了书中知己,才会锲而不舍,欲罢不能。
没有自己的趣味,仅凭道听途说,东瞧瞧,西瞧瞧,连兴趣也谈不上,更不用说癖好。
探究结果:(考核学生信息的获取、筛选、整合的能力)
三、小结
可见我们任何一次综合性活动中我们都可以从语言运用的各个考点锻炼学生的能力,包括病句修改,口语交际各个方面,这是我们初三年级组的一点想法,如有说的不到的地方,敬请谅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