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2018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Word版)
- 格式:doc
- 大小:2.25 MB
- 文档页数:24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宁夏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学@科网1.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3.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
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4.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5.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6.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D.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2018年银川二中高考等值试卷★模拟卷理科综合(全国Ⅱ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 14 S 32 Na 23 C 12 Cl 35.5Mg 24 AI 27本试卷共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内质网、核糖体的膜结构可以相互转化B.细胞内各结构在功能上既有分工,又密切配合C.蓝藻细胞可通过线粒体的有氧呼吸供能D.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转录只发生在细胞核内2.下列过程能体现细胞间信息交流功能的是()A.血液中CO2浓度升高呼吸频率加快B.HIV侵染T淋巴细胞C.传出神经细胞兴奋引起肌肉收缩D.通过DNA转录将信息传递给RNA 3.为了能更直观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常常会构建种群的数学模型,下列与种群数量模型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模型建立的一般步骤是: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B.文字描述不能作为种群数量数学模型的表达形式C.影响“S”型曲线的K值大小的因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D.数量“J”型方程公式中λ的含义是种群增长率4.某甲亢患者血液化验单如下。
请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检测项目结果单位参考值游离的甲状腺激素18.88 p mol/L 7.86~14.41促甲状腺激素0.02 µIU/mL 0.34~5.60 A.该患者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比正常人高B.该患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低是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的原因C.该患者机体的代谢活动低于正常人D.该患者的体温会比正常人低5.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准备建造一个花卉培育温室大棚,同学们应用生物学知识提出以下建议,其中错误的是()A.大棚用白色塑料薄膜覆盖B.大棚内安装太阳能灯泡,延长光照时间C.大棚内增加供暖装置确保昼夜温度均高于室外D.大棚要定期通风,确保CO2浓度6.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肺炎双球菌的转化与转基因棉花的变异都属于基因重组B.精卵细胞随机结合,通过基因重组产生不同类型的受精卵C.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型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都是可遗传的变异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城市空气质量报告中,PM2.5、PM10指的是悬浮颗粒物,会影响人体健康B.食品添加剂危害健康,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C.长期饮用纯净水可能会引起微量元素缺乏D.鸡蛋煮熟过程中蛋白质发生变性,与盐析有本质区别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B.氯乙烯和溴乙烷均能发生加成反应C.天然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D.CH2=CH2和CH2=CHCH=CH2互为同系物9. 依据下列实验和现象,不能得出对应结论的是10AA.28g14N2与28g 12C16O中的分子数都是N AB.工业合成氨反应,生成11.2LNH3(按标准状况)时转移电子总数为1.5 N AC.标准状况下,17 g H2O2中所含电子总数为9 N AD.25 o C时,pH=1的HCl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为0.1 N A11.锂-空气电池原理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池正极可以吸附空气中氧气作为氧化剂B.正极反应为2Li+ + O2 + 2e-Li2O2C.电解质能传递锂离子和电子,不可以用水溶液D.负极反应Li - e-=Li+12.X、Y、Z、W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Y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Z的氢氧化物具有两性;X与W形成的化合物常用作萃取剂。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银川一中第二次模拟考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考生必须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写出草稿纸上、超出答题区域或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目涂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Sc—45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体内的许多大分子有机物都是由单体聚合而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个蛋白质分子都由20种单体构成B.构成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单体种类不同C.构成DNA和RNA的单体是相同的D.单体连接成多聚体时需要消耗ATP2.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3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调控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
如图表示人体生物钟的部分机理,他们发现下丘脑SCN细胞中基因表达产物per蛋白的浓度呈周期性变化,在夜晚不断积累,到了白天又会被分解,per蛋白的浓度变化与昼夜节律惊人一致。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per基因控制人体昼夜节律,其只存在与人体下丘脑SCN细胞中B.①过程产物运出细胞核与per蛋白运入细胞核体现核孔可自由运输大分子C.过程③中per蛋白抑制细胞核中per基因表达体现了负反馈调节机制D.研究成果表明per蛋白的浓度变化与基因调控有关而与环境无关3.实验中使用的材料以及实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实验的成败,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及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①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适宜用作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材料②以人的成熟红细胞为观察材料可以诊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③用过氧化氢为实验材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④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作为提取液⑤以淀粉和蔗糖为实验材料探究淀粉酶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作指示剂进行鉴定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能鉴定乳酸菌细胞呼吸的产物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基因突变不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增加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选择的对象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及其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利用黑光灯诱捕法来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应用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种群密度,属于化学防治C.信息的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皮产量,是对物理信息的合理利用6.在一个随机交配的规模较大的二倍体动物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40%,Aa的基因型频率为40%,有50%含a基因的雄配子致死,那么随机交配繁殖一代后,aa基因型的个体占A.1/5 B.1/10 C.1/16 D.1/207.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涉及到很多的化学知识。
2018年银川二中高考等值试卷★模拟卷理科综合(全国Ⅱ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 14 S 32 Na 23 C 12 Cl 35.5Mg 24 AI 27 本试卷共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内质、核糖体的膜结构可以相互转化B.细胞内各结构在功能上既有分工,又密切配合C.蓝藻细胞可通过线粒体的有氧呼吸供能D.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转录只发生在细胞核内2.下列过程能体现细胞间信息交流功能的是()A.血液中CO2浓度升高呼吸频率加快B.HIV侵染T淋巴细胞C.传出神经细胞兴奋引起肌肉收缩D.通过DNA转录将信息传递给RNA3.为了能更直观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常常会构建种群的数学模型,下列与种群数量模型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模型建立的一般步骤是: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B.文字描述不能作为种群数量数学模型的表达形式C.影响“S”型曲线的K值大小的因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D.数量“J”型方程公式中λ的含义是种群增长率4.某甲亢患者血液化验单如下。
请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检测项目结果单位参考值游离的甲状腺激素18.88 p mol/L 7.86~14.41促甲状腺激素0.02 µIU/mL 0.34~5.60A.该患者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比正常人高B.该患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低是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的原因C.该患者机体的代谢活动低于正常人D.该患者的体温会比正常人低5.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准备建造一个花卉培育温室大棚,同学们应用生物学知识提出以下建议,其中错误的是()A.大棚用白色塑料薄膜覆盖B.大棚内安装太阳能灯泡,延长光照时间C.大棚内增加供暖装置确保昼夜温度均高于室外D.大棚要定期通风,确保CO2浓度6.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肺炎双球菌的转化与转基因棉花的变异都属于基因重组B.精卵细胞随机结合,通过基因重组产生不同类型的受精卵C.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型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都是可遗传的变异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城市空气质量报告中,PM2.5、PM10指的是悬浮颗粒物,会影响人体健康B.食品添加剂危害健康,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C.长期饮用纯净水可能会引起微量元素缺乏D.鸡蛋煮熟过程中蛋白质发生变性,与盐析有本质区别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B.氯乙烯和溴乙烷均能发生加成反应C.天然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D.CH2=CH2和CH2=CHCH=CH2互为同系物9. 依据下列实验和现象,不能得出对应结论的是HNO3酸化后,滴加AgNO3溶液C 常温下,将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溶液变浑浊酸性:碳酸>苯酚D 向某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SO42-10AA.28g14N2与28g 12C16O中的分子数都是N AB.工业合成氨反应,生成11.2LNH3(按标准状况)时转移电子总数为1.5 N AC.标准状况下,17 g H2O2中所含电子总数为9 N AD.25 o C时,pH=1的HCl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为0.1 N A11.锂-空气电池原理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池正极可以吸附空气中氧气作为氧化剂B.正极反应为2Li+ + O2 + 2e-Li2O2C.电解质能传递锂离子和电子,不可以用水溶液D.负极反应Li - e-=Li+12.X、Y、Z、W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Y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Z的氢氧化物具有两性;X与W形成的化合物常用作萃取剂。
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学@科网1.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3.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
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4.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5.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6.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D.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2018年宁夏高考理科试题与答案汇总(Word版)目录语文------------------- 2~13 理科数学-------------------14~37 理科综合-------------------38~46 英语-------------------47~592018年宁夏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对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题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以往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背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银川一中第四次模拟考试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19~21题有多选项题目要求。
全部答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波动性.B.卢瑟福用人工转变的方法,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C.玻尔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原子发光的规律D.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15.如图所示,木板P下端通过光滑铰链固定于水平地面上的O点,物体A、B叠放在木板上且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物体B的上表面水平。
现使木板p绕O点缓慢旋转到虚线所示位置,物体A、B仍保持静止,与原位置的情况相比A.B对A的作用力不变B.A对B的压力增大C.木板对B的支持力增大D.木板对B的摩擦力不变16.一束几种不同的正离子,垂直射入正交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区域里,离子束保持原运动方向未发生偏转.接着进入另一匀强磁场,发现这些离子分成几束如图.对这些离子,可得出的结论是A.它们的动能一定各不相同B.它们的电性一定各不相同C.它们的质量一定各不相同D.它们的比荷一定各不相同17.位于贵州的“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FAST)。
通过FAST测得水星与太阳的视角为θ(水星、太阳分别与观察者的连线所夹的角),如图所示。
若最大视角的正弦值为k ,地球和水星绕太阳的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则地球和水星的公转周期的比值为A .32k B .31k C .3k D .32)1(kk - 18.我国高铁技术目前发展迅猛,银川作为省会城市没有高铁的历史即将结束。
目前已经开始铺轨的银西高铁,横跨陕甘宁三省,极大的缩短了银川到西安的运行时间。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
试·宁夏卷(物理部分)参考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宁夏卷(物理部分)参考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宁夏卷(物理部分)参考答案
三、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22、Ⅰ、⑴60;⑵7.18;⑶3.59
Ⅱ、⑴0.495~0.497 m/s2;⑵①CD;②天平;⑶
23、解设两颗恒星的质量分别为m1、m2,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分别为r1、r2,角速度分别为ω1,ω2。
根据题意有
ω1=ω2
r1+r2=r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有
解得
24、解⑴由几何关系得R=dsinφ
由洛仑兹力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⑵质点在电场中的运动为类平抛运动。
设质点射入电场的速度为v0,在电场中的加速度为a,运动时间为t,则有
v0=vcosφ
vsinφ=at
d=v0t
解得
设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qE=ma。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银川一中第三次模拟考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考生必须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写出草稿纸上、超出答题区域或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目涂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Fe-56 Cu-64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三类营养物质氧化时释放能量与耗氧量如下表,据表中内容不能作出的判断是A.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B.耗氧量的多少可能与它们含有的元素比例不同有关C.体内外蛋白质分解释放能量的差异可能是因为分解产物不完全相同D.同质量时,脂肪贮存能量最多2.研究表明在利用抗癌剂杀死癌细胞的同时给实验鼠服用二甲双胍,可抑制实验鼠体内的乳腺癌细胞的扩散。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化疗是目前治疗癌症的唯一手段B.二甲双胍可能导致实验鼠体内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C.原癌基因突变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突变抑制细胞癌变D.一只被切除胸腺的鼠与一只正常鼠患乳腺癌的几率不相等3.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分别加入a、b、c、d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可使丙酮酸的消耗增加B.若b能抑制[H]氧化成水,则可使O2的消耗减少C.若c能抑制ATP形成,则可使ADP的消耗增加D.若d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可使丙酮酸增加4.S型肺炎双球菌菌株是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而R型菌株却无致病性。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
试·宁夏卷(物理部分)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宁夏卷(物理部分)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宁夏卷(物理部分)
二、选择题
14、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c处,各有一条长直导线垂直穿过纸面,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的恒定电流,方向如图。
过c点的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A.与ab边平行,竖直向上
B.与ab边平行,竖直向下
C.与ab边垂直,指向左边
D.与ab边垂直,指向右边
15、一个T型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1=10 Ω,R2=120 Ω,R3=40 Ω。
另有一测试电,电动势为100 V,内阻忽略不计。
则()
A.当cd端短路时,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Ω
B.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Ω
C.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时,cd两端的电压为80 V
D.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时,ab两端的电压为80 V
16、如图所示,同一平面内的三条平行导线串有两个电阻R和r,导体棒PQ与三条导线接触良好;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导体棒的电阻可忽略。
当导体棒向左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流过R的电流为由d到c,流过r的电流为由b到a
B.流过R的电流为由c到d,流过r的电流为由b到a
C.流过R的电流为由d到c,流过r的电流为由a到b
D.流过R的电流为由c到d,流过r的电流为由a到b
17、甲乙两车在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
两图象在t=t1时相交于P点,P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
宁夏2018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Word版)(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3.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
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4.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5.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6.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D.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9.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10.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11.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24 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 AB.100 mL 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 AC.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D.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12.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
将 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 2 Na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放电时,4ClO -向负极移动B .充电时释放CO 2,放电时吸收CO 2C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 2+4e −223CO -+C D .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 ++ e−Na13.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A .小于拉力所做的功B .等于拉力所做的功C .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D .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15.高空坠物极易对行人造成伤害。
若一个50 g 的鸡蛋从一居民楼的25层坠下,与地面的撞击时间约为2ms ,则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A .10 NB .102N C .103N D .104N16.2018年2月,我国500 m 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发现毫秒脉冲星“J0318+0253”,其自转周期T =5.19 ms ,假设星体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11226.6710N m /kg -⨯⋅。
以周期T 稳定自转的星体的密度最小值约为A .93510kg /m ⨯B .123510kg /m ⨯C .153510kg /m ⨯D .183510kg /m ⨯ 17.用波长为300 nm 的光照射锌板,电子逸出锌板表面的最大初动能为1.28⨯10-19J 。
已知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 J·s,真空中的光速为3.00⨯108 m·s -1,能使锌产生光电效应的单色光的最低频率约为 A .1⨯1014Hz B .8⨯1014Hz C .2⨯1015Hz D .8⨯1015Hz18.如图,在同一平面内有两根平行长导轨,导轨间存在依次相邻的矩形匀强磁场区域,区域宽度均为l ,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交替向上向下。
一边长为32l 的正方形金属线框在导轨上向左匀速运动,线框中感应电流i 随时间t 变化的正确图线可能是19.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
已知两车在t 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车在t 1时刻也并排行驶B .t 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C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D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20.如图,纸面内有两条互相垂直的长直绝缘导线L 1、L 2,L 1中的电流方向向左,L 2中的电流方向向上;L 1的正上方有a 、b 两点,它们相对于L 2对称。
整个系统处于匀强外磁场中,外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0,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已知a 、b 两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013B 和012B ,方向也垂直于纸面向外。
则A .流经L 1的电流在b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712B B .流经L 1的电流在a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112B C .流经L 2的电流在b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112B D .流经L 2的电流在a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712B 21.如图,同一平面内的a 、b 、c 、d 四点处于匀强电场中, 电场方向与此平面平行,M 为a 、c 连线的中点,N 为b 、d 连线的中点。
一电荷量为q (q >0)的粒子从a 点移动到b 点,其电势能减小W 1:若该粒子从c 点移动到d 点,其电势能减小W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此匀强电场的场强方向一定与a 、b 两点连线平行B .若该粒子从M 点移动到N 点,则电场力做功一定为122W W + C .若c 、d 之间的距离为L ,则该电场的场强大小一定为2W qLD .若W 1=W 2,则a 、M 两点之间的电势差一定等于b 、N 两点之间的电势差三、非选择题:共174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某同学组装一个多用电表。
可用的器材有:微安表头(量程100μA,内阻900Ω);电阻箱R 1(阻值范围0~999.9Ω);电阻箱R 2 (阻值范围0~99 999.9Ω);导线若干。
要求利用所给器材先组装一个量程为1 mA 的直流电流表,在此基础上再将它改装成量程为3 V 的直流电压表。
组装好的多用电表有电流1 mA 和电压3 V 两挡。
回答下列问题:(1)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并标出R 1和R 2,其中*为公共接线柱,a 和b 分别是电流挡和电压挡的接线柱。
(2)电阻箱的阻值11____________Ω.____________ΩR R ==。
(保留到个位)23.(9分)某同学用图(a )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因数。
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两端分别与木块和弹簧秤相连,滑轮和木块之间的细线保持水平,在木块上放置砝码。
缓慢向左拉动水平放置的木板,当木块和砝码相对桌面静止且木板仍在继续滑动时,弹簧秤的示数即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某次实验所得数据在下表中给出,其中4f 的值从图(b )中弹簧秤的示数读出。
回答下列问题 (1)4f =__________N(2)在图(c )的坐标纸上补齐未画出的数据点并绘出f-m 图线;(3)f 与m 、木块质量M 、木板和木块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μ及重力加速度大小g 之间的关系式f =__________,f-m 图线(直线)的斜率的表达式k=____________;(4)取g =9.80 m/2s ,由绘出的f-m 图线求得____________μ=(保留2位有效数字) 24.(12分)汽车A 在水平冰雪路面上行驶,驾驶员发现其正前方停有汽车B ,立即采取制动措施,但仍然撞上了汽车B 。
两车碰撞时和两车都完全停止后的位置如图所示,碰撞后B 车向前滑动了4.5 m ,A 车向前滑动了2.0 m ,已知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32.010⨯kg 和31.510⨯kg ,两车与该冰雪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0,两车碰撞时间极短,在碰撞后车轮均没有滚动,重力加速度大小2g 10m /s =.求 (1)碰撞后的瞬间B 车速度的大小; (2)碰撞前的瞬间A 车速度的大小。
25.(20分)一足够长的条状区域内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其在平面内的截面如图所示:中间是磁场区域,其边界与y轴垂直,宽度为l,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平面;磁场的上、下两侧为电场区域,宽度均为,电场强度的大小均为E,方向均沿x轴正方向;M、N为条形区域边界上的两点,它们的连线与y轴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