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实验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3.48 MB
- 文档页数:39
仪器分析实验基础知识
一、仪器分析实验目的
1.掌握各类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熟悉各种专用仪器的基本结构、用途、定性定量分析的依据和方法
3.掌握仪器分析相关实验技术
二、仪器分析基本原理、分类及实验安排
1.仪器分析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化学性质来获得物质组成、含量、
结构及相关信息的分析方法。
2.化学分析法——利用物质的化学反应来获得物质组成、含量、结构及相关信
息的分析方法。
3.三类仪器分析方法
(1)电化学分析法——根据溶液的电学性质(如电位、电导、电流、电量等)和化学性质(如溶液的组成、浓度等),通过传感器——电极来测定被测物浓度的仪器分析方法。
【实验安排】硫酸—磷酸混合酸的电位滴定分析;水中氟化物的测定;电导滴定法测定食醋中乙酸的含量等
(2)色谱分析法——基于不同的被测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或吸附性质或溶解能力的不同来实现分离,通过检测器进行测量的仪器分析方法
【实验安排】气相色谱仪的基本原理与使用方法;气相色谱法测定降水中的正构烷烃;高效液相色谱柱效能的评定;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未知样中的成分;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的痕量阴离子;元素分析仪的使用等
(3)光谱分析法——基于物质与电磁辐射的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一类仪器分析方法
【实验安排】红外光谱法的常规实验技术;苯甲酸红外光谱的绘制;分光光度法测定双组分混合物;铜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牛奶中的铜等
三、仪器分析相关实验技术
(一)试剂的配制
1.根据试剂本身性质确定配制方法。
实验室基础知识基础操作实验室基础知识和基础操作对于科研人员和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验室工作中,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够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有效进行,并且能够有效地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下面是一些实验室基础知识和基础操作的详细介绍。
1.实验室安全知识:了解实验室常见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学会正确使用安全装备和建立意识,包括实验室基本设施、紧急处理、化学品安全、电气安全等。
2.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认识:熟悉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设备,掌握它们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正确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包括显微镜、天平、酸碱度计、电位计、pH计、离心机、恒温水浴锅等。
3.常用试剂和化学药品的认识:了解实验室中常见的试剂和化学药品,包括有机试剂、无机试剂、生化试剂等,掌握它们的性质、用途、保存方法等。
4.实验室基本操作:了解实验室中常见的基本操作,包括计量、称重、加热、稀释、过滤、取样、干燥、称量等。
1.试剂的称量和配制:根据实验需求,准确称取所需试剂,注意使用正确的称量工具,避免交叉污染。
同时,掌握试剂的稀释和配制方法,将试剂按照要求加入溶剂中,注意搅拌均匀。
2.溶液的制备和调节:根据实验要求,掌握正确的溶液配制方法,将已称重的试剂加入适量的溶剂中,对溶液进行搅拌均匀,掌握如何调整溶液的pH值和浓度等。
3.常规实验仪器的操作:熟悉实验室常用的一些仪器操作,例如使用显微镜观察样品、使用天平称重、使用酸碱度计和电位计测量样品的酸碱度和电位等。
4.采样和标本处理:学会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准确采集所需样品,并进行标本处理,包括标本保存和处理方法,避免交叉污染。
5.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学会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和观察结果,以便后续的分析和比较。
实验数据的记录应准确、清晰,并注意注明实验条件和操作步骤。
总之,实验室基础知识和基础操作是科研人员和学生必备的能力,它们对于正常进行实验工作、准确获取实验结果十分重要。
通过了解实验室基础知识和基础操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设备,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专业性,并能够正确解读和分析实验结果,为科研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滴定分析基础知识及基本实验技术滴定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化学分析方法,通过滴加一个已知浓度的溶液与待确定浓度的溶液反应,通过测定滴定过程中所需要滴加的溶液体积可以确定待测溶液的浓度。
滴定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通过溶液的反应来确定待测物质的浓度。
根据滴定反应的不同性质,滴定分析可分为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和络合滴定等。
酸碱滴定是滴定分析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它是通过酸和碱之间的反应来确定待测酸或碱的浓度。
在进行酸碱滴定时,一般使用指示剂来反应的终点进行判断。
指示剂是一种能够在酸碱反应中改变颜色的物质,当酸或碱已经完全反应消耗时,指示剂的颜色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从而确定反应的终点。
氧化还原滴定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确定待测物的浓度。
在氧化还原滴定中,常见的是使用还原剂滴定氧化剂或使用氧化剂滴定还原剂。
滴定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气体的产生或电流的变化来判断反应的终点。
络合滴定是通过络合反应来确定其中一种离子或物质的浓度。
在络合滴定中,滴定剂通常是一种具有络合性质的物质,它能与待测物质形成稳定的络合物。
滴定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滴定剂与待测物质络合物的形成、溶液颜色的变化或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滴定的终点。
进行滴定分析时,有几个基本实验技术是必须掌握的。
首先是溶液的制备技术。
由于滴定过程中要求溶液浓度精确,所以需要掌握制备溶液的方法,如利用称量方法或稀释法来制备溶液。
其次是溶液的保存技术,因为滴定溶液需要长时间保存,所以需要掌握适当的保存方法,如防止溶液受到光照、空气或杂质污染等。
再次是滴定仪器的使用技术,包括滴定管的使用和操作技巧,乃至于电位滴定仪、自动滴定仪的使用等。
在进行滴定分析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滴定过程中滴定剂的选择,要根据待测物的性质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滴定剂。
其次是滴定过程中的反应速度和控制,要保持滴定过程的速度适中,不要过快或过慢,以保证滴定结果的准确性。
分析化学实验室基础知识1、实验课必须认真预习,明确实验目的,领会实验原理,熟悉实验内容和步骤,写好实验预习报告,对将要进行的实验做到心中有数。
2、实验过程中,保持实验室的安静,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应积极思考每一步操作的目的和作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异常情况时,要研究其原因并找出解决的方法。
3、对不熟悉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听从老师的教导,切不可随意动手。
4、实验台保持清洁,爱护公物.5、认真做好原始数据的记录,实验现象的记录。
不能凭主观意愿删去自己不喜欢的数据,更不能更改数据。
若记错了,在错的数据上划上一道杠线,再将对的记录.6、操作结束后整理工作台等。
7、实验结束后,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和回答思考题,及时总结做好实验的要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误差分析。
常用玻璃器皿的洗涤1、机械洗涤(烧杯、表面皿、试剂瓶、锥形瓶、量筒)用刷子刷干净.2、洗液洗涤(移液管、吸量管、滴定管)用洗涤剂洗净.分光光度计中使用的吸收池,一般采用酸洗液洗涤。
注意:无论上述哪种方法洗涤器皿,最后都必须用自来水冲洗,再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荡洗三次。
干净的标准:洗净的器皿在水流出后,内壁应均匀的润上一薄层水,若器壁仍挂有水珠,说明未洗净必须重洗.分析数据的记录和处理一、所有的分析数据,应当根据仪器的测量误差,只保留一位不定数字。
常用的如:质量:0。
000X g;四位有效数字。
体积:0.0X ml;两位有效数字.PH:0.0X;两位有效数字。
电位:0。
000X;四位有效数字。
吸光度:0。
00X;三位有效数字。
分析天平和称量主要技术指标1、最大称量(100—200g);2、分度值(不同的天平分度值不同)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检查天平是否水平,调整水平;(2)称量前接通电源预热30分钟;(3)校准(按说明书)(4)称量:按下显示屏的开关键,待显示稳定的零点后,将物品放在秤盘上,关上防风门,显示稳定后即可读数.注意:用小烧杯称取:先将洁净的小烧杯放在秤盘天平中央,显示数字稳定后,按“去皮”键,显示即恢复为零,再缓缓加试样至显示出所需试样的质量时,停止加样,直接读取显示的数据,即为试样的质量。
化学分析知识点化学分析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学科,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医学检验等。
在化学分析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以确保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分析知识点。
一、样品制备技术样品制备是化学分析的关键步骤之一。
它的目的是将原始样品转化为适合进行分析的形式。
样品制备技术包括样品的采集、样品的前处理和样品的处理方法等。
在样品制备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样品的保存、标记和传递等环节,以避免造成样品的污染或变质。
二、常用的分析方法化学分析中常用的方法有物质定性分析和物质定量分析两类。
1.物质定性分析物质定性分析的目的是确定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有颜色反应试剂法、酸碱中和滴定法和沉淀反应法等。
例如,通过酸碱中和滴定法,我们可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通过沉淀反应法,我们可以检测溶液中是否存在特定的离子。
2.物质定量分析物质定量分析的目的是确定物质中某个组分的含量。
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溶液浓度分析、比重测定法和质量分析法等。
例如,通过溶液浓度分析,我们可以计算出溶液中溶质的浓度;通过质量分析法,我们可以确定样品中某个元素的含量。
三、仪器分析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学分析仪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仪器分析技术通过使用一系列的仪器设备,可以快速、精确地进行分析。
常见的仪器分析技术有质谱仪、气相色谱仪和红外光谱仪等。
这些仪器不仅具有高灵敏度和精确度,还可以分析样品中微量的组分。
四、质量控制在化学分析过程中,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控制包括标准品的制备和使用、实验方法的验证以及各种测定结果的精度和准确度的评估等。
通过合理应用质量控制方法,可以排除人为因素和仪器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总结:化学分析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应用广泛。
在进行化学分析时,我们需要掌握样品制备技术、常用的分析方法、仪器分析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等知识点。
只有通过全面、准确的分析,我们才能获得有价值的分析结果,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和应用提供支持。
化学分析实验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首先,对于一项化学分析实验,我们需要了解样品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目的可能是确定样品中一些特定成分的含量,或者是确认样品中是否存在一些特定成分。
根据不同的目的,我们会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如滴定、溶液分析、光谱分析等。
其次,我们需要明确分析实验的基本操作。
这包括样品的制备和处理、试剂的配制和使用、实验仪器的操作等。
在样品制备和处理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方法,以保证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试剂的配制和使用也要根据实验要求进行,以保证试剂的质量和浓度。
在实验仪器操作中,我们需要熟悉基本的实验仪器,如天平、移液器、比色计等,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
比如,了解量的概念,知道如何使用天平和分析天平进行定量实验;了解溶液的概念,掌握溶液配制和稀释的方法;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学会使用指示剂进行滴定等。
在化学分析实验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实验安全。
化学实验中常常涉及到一些有毒、腐蚀性或易燃物质,因此我们需要对实验室的危险品进行合理的存放和操作。
同时,我们需要戴上实验室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室外套、手套、护目镜等,确保实验的安全进行。
最后,我们还需要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和结果的分析。
化学分析实验通常会产生一些数据,如测定结果、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等。
我们需要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实验要求进行结果的分析和判断。
综上所述,化学分析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是进行化学分析的基础,涉及了实验目的与方法、样品制备与处理、试剂配制与使用、实验仪器操作、化学概念与原理、实验安全、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等方面。
这些知识和操作技巧的掌握,对于化学分析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同时也对于学习和理解化学分析学的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及解答(1).doc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及解答(1)考生:考试总分:100分考生选择题总得分: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50题)1.在配位滴定中,要准确滴定M离子而N离子不干扰须满足lgKMY-lgKNY ≥5( B )。
A.对B.错2.在实验室常用的玻璃仪器中,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C )A.量筒和烧杯B.容量瓶和烧杯C.锥形瓶和烧杯D.容量瓶和锥形瓶3.使用分析天平进行称量过程中,加、减砝码或取、放物体时,应把天平梁托起,这是为了( B )A.程量快速B.减少玛瑙刀的磨损C.防止天平盘的摆动D.减少天平梁的弯曲4.化学分析实验室常用的标准物质中,基准物质的准确度具有国内最高水平,主要用于评价标准方法、作仲裁分析的标准( B )。
A.对B.错5.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就是酸,凡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就是碱( A )。
A.对B.错6.下列四个数据中修改为四位有效数字后为0.7314的是( C ):A.0.73146B.0.731349C.0.73145D.0.7314517.配制碘溶液时应先将碘溶于较浓的KI溶液中,再加水稀释( A )。
A.对B.错8.砝码使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后,应对其质量进行校准( A )。
A.对B.错9.所谓终点误差是由于操作者终点判断失误或操作不熟练而引起的( B )。
A.对B.错10.某溶液主要含有Ca2+、Mg2+及少量Fe3+、Al3+今在PH=10的加入三乙醇胺,以EDTA滴定,用铬黑T为指示剂,则测出的是( C )。
A.Mg2+量B.Ca2+量C.Ca2+、Mg2+总量D.Ca2+、Mg2+、Fe3+、Al3+总量11.配制EDTA标准溶液用自来水,在直接滴定中将使测定结果( A )A.偏大B.偏小C.不影响D.大小不确定12.浓度≤1μg/ml的标准溶液可以保存几天后继续使用( B )。
A.对B.错13.配制HCl标准溶液宜取的试剂规格是( A )。
大一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分析化学是研究分析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在大一阶段,我们学习了许多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术。
下面,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一、分析化学基础知识1. 分析化学的定义与分类-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成分和性质的科学,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
- 定性分析用于确定物质的成分和性质,例如鉴别有机物的官能团。
- 定量分析用于测定物质的含量,如酸碱滴定、原子吸收等。
2. 分析物质的样品准备- 样品准备是分析化学的重要步骤,包括溶液的配制、固体样品的制备等。
- 配制溶液时需控制浓度和容量,避免溶解不完全或超出目标浓度。
3.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试剂与仪器设备- 常见的试剂有标准物质、指示剂、络合剂等,用于定量或定性分析中。
- 常用的仪器设备有天平、移液器、分光光度计等,用于称量、移液和测量。
4. 分析化学的常用方法和技术- 标准加入法:通过加入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来推算待测物质的浓度。
- 原子吸收光谱法:利用原子吸收的特性来测定物质的含量。
- 气相色谱法:通过分离和检测样品中的化合物来鉴定它们的成分。
- 毛细管电泳法:利用电流和毛细管等进行物质的分离和检测。
二、定性分析知识点1. 离子反应的颜色变化- 铁离子的酸性溶液可以通过加入氢氧化钠来生成棕色沉淀。
- 钡离子可以通过加入硫酸来生成白色沉淀。
2. 官能团鉴别- 醇类可以通过尾气点燃产生蓝色火焰反应。
- 酮类可以通过使用2,4-二硝基苯肼溶液来检验。
三、定量分析知识点1. 滴定反应- 酸碱滴定法是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酸碱溶液反应的中和点来测定浓度。
- 需要注意指示剂的选择和滴定过程中溶液的搅拌与控制。
2. 原子吸收光谱-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测定物质含量的重要方法,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吸收的特性。
- 需要选取合适的光源、样品浓度和火焰条件,避免干扰物质的影响。
3. 毛细管电泳- 毛细管电泳法是分离和检测化学物质的有效手段。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1 实验室安全知识在分析化学实验中,大量使用易损的玻璃仪器和精密分析仪器,经常使用的化学试剂中有些易燃、有毒、有腐蚀性。
为确保实验的正常进行和人身安全,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则。
(1) 实验室内严禁饮食、吸烟,一切化学药品禁止入口。
水、电、煤气使用完毕后,应立即关闭。
实验完毕须洗手。
(2) 使用电器设备时,不可用湿润的手去开启电闸和电器开关。
(3) 浓酸、浓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切勿溅在皮肤和衣服上。
使用浓HCl、氨水等时,应在通风条件下操作。
如不小心将酸或碱溅到皮肤或眼内,应立即用水冲洗,再分别用50g·L-1的碳酸氢钠或硼酸溶液冲洗,最后用水冲洗。
(4) 如发生烫伤,可在烫伤处抹上黄色的苦味酸溶液或烫伤软膏。
严重者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实验室如发生火灾,应根据起火原因进行针对性灭火。
当导线或电器着火时,不能用水及CO2灭火器,而应首先切断电源,用CCl4灭火器灭火,必要时向消防部门报告。
(5) 实验室应保持室内整齐、干净。
不能将毛刷、抹布扔在水槽中;禁止将固体物、玻璃碎片等扔入水槽内,以免造成下水道堵塞。
3§1-2 常用器皿与试剂(1)玻璃器皿的洗涤实验中常用的烧杯、量筒、锥形瓶等一般的玻璃器皿,可用毛刷蘸去污粉或合成洗涤剂刷洗,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润洗三次。
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吸量管等具有精确刻度的仪器,可采用合成洗涤剂洗涤。
常将配成0.1%~0.5%的洗涤液倒入容器中,摇动几分钟,弃去,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润洗三次。
(2)化学试剂的规格化学试剂产品门类很多。
我国国产一般试剂的等级及用途为:试剂级别中文名称英文符号标签颜色主要用途一级优级纯GR 绿色精密分析实验二级分析纯AR 红色一般分析实验三级化学纯BR 蓝色一般化学实验在一般分析工作中,通常要求使用AR级的分析纯试剂。
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对化学标准物质的分级有A级、B级、C级、D级、E级。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化学分析是一种科学方法,用于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和结构。
它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化学分析的基础知识,包括化学分析的类型、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一、化学分析的类型化学分析可以根据分析目的的不同,分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1、定性分析:旨在确定物质的组成,即确定物质中存在的元素、离子或化合物的种类。
2、定量分析:旨在确定物质中各种元素的含量或化合物的数量。
3、结构分析:旨在确定物质的分子结构,包括分子中各原子的连接方式和排列顺序。
二、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化学分析的基础是化学反应和计量关系。
通过选择适当的化学反应,可以确定待测物质中的某种元素或化合物的存在。
同时,根据反应中物质的数量关系,可以计算出待测物质中某种元素或化合物的含量。
三、常用化学分析方法1、滴定法: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它通过滴定计量液体中的化学反应来确定物质的含量。
根据所用试剂的不同,滴定法可分为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等。
2、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
它通过测量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确定物质的含量。
分光光度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3、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分析方法。
它通过高能电子束轰击样品分子,产生带电粒子,进而确定分子的分子量和结构。
质谱法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准确性等优点。
4、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方法。
它通过将样品中的组分分离成不同的色谱峰,进而确定各组分的性质和含量。
气相色谱法具有高分离效能、高灵敏度、高准确性等优点。
5、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它通过测量样品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确定样品中某种元素的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性、高抗干扰能力等优点。
6、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