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济南市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其防治
- 格式:docx
- 大小:13.39 KB
- 文档页数:2
济南市大气PM2.5污染特征、来源解析及其对能见度的影响济南市大气PM2.5污染特征、来源解析及其对能见度的影响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气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其中PM2.5污染是一种重要的环境问题。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特别是对于能见度,PM2.5的存在与浓度直接相关。
本文将重点探讨济南市大气PM2.5污染的特征、来源解析及其对能见度的影响。
二、济南市大气PM2.5污染特征济南市位于中国东部,是山东省的省会城市。
由于城市化进程快速,工业发展迅速,大气污染问题严重。
济南市的PM2.5污染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1. 浓度高:济南市PM2.5的平均浓度超过了国家空气质量标准限值。
尤其是在冬季和秋季,PM2.5污染更加严重,空气质量指数常常超过严重污染的级别。
2. 季节性差异:济南市的PM2.5浓度在不同季节间存在差异。
冬季和秋季的PM2.5浓度较高,而夏季和春季相对较低。
这与季节性能量消耗变化、气象因素等有关。
3. 区域性质:济南市大气PM2.5污染受到区域性气象条件的影响。
大气稳定度高、逆温层形成时,PM2.5的累积和扩散受到限制,污染物在地面积聚,导致PM2.5浓度升高。
三、济南市大气PM2.5污染来源解析济南市大气PM2.5污染的来源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燃煤和扬尘等等。
以下是济南市大气PM2.5污染主要来源的解析:1. 工业排放:济南市工业发展迅速,工业排放是PM2.5的主要来源之一。
大量的工业废气、烟尘和化学废气中的颗粒物都会直接释放到大气中,成为PM2.5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交通尾气: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尾气成为济南市大气PM2.5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车辆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和污染物,特别是柴油车的排放更加严重。
3. 燃煤:燃煤是济南市冬季PM2.5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农村地区和一些老旧小区仍在使用燃煤取暖,燃煤排放的颗粒物成为城市PM2.5污染的重要贡献源。
济南市大气PM2.5污染特征、来源解析及其对能见度的影响济南市大气PM2.5污染特征、来源解析及其对能见度的影响引言: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PM2.5的污染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济南作为山东省省会城市,在工业化进程中快速发展,同时也面临着大气污染严重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济南市大气PM2.5污染的特征、来源以及对能见度的影响进行解析。
一、济南市大气PM2.5污染特征济南市大气PM2.5污染特征主要表现为季节性、日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不均匀。
季节性变化上,冬季是污染最为严重的时期;日变化上,早晚的PM2.5浓度较高,而午后则较低;空间分布上,市区和郊区的污染程度有明显差异,市区更为严重。
二、济南市大气PM2.5污染来源济南市大气PM2.5污染来源主要包括工业排放、道路交通排放、燃煤和扬尘等。
工业排放是主要的污染源之一,特别是钢铁、化工、电力行业等重点产业的排放对PM2.5污染贡献较大。
道路交通排放是造成PM2.5浓度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高峰时段和拥堵路段。
燃煤排放则主要来自火力发电厂、居民取暖和工业生产等,尤其是冬季取暖季节。
扬尘主要来自建筑工地、露天堆存物料和道路施工等,对PM2.5浓度也有一定的贡献。
三、大气PM2.5污染对能见度的影响大气PM2.5污染严重影响了能见度,使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污染物吸收和散射光线,使得远处的物体模糊不清。
当PM2.5浓度增加,能见度显著下降,尤其是在雾霾等重污染天气条件下,能见度可以降低到几十米乃至数十米以下,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出行安全和生活质量。
此外,大气PM2.5污染还加剧了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可能导致皮肤炎症、眼结膜炎和肺癌等疾病。
结论:济南市大气PM2.5污染特征主要表现为季节性、日变化和空间分布不均匀。
其污染来源主要包括工业排放、道路交通排放、燃煤和扬尘等。
大气PM2.5污染严重影响了能见度,使能见度显著下降,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2023年第一季度全市扬尘治理督查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布日期】2023.04.21•【字号】济建发〔2023〕14号•【施行日期】2023.04.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大气污染防治正文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2023年第一季度全市扬尘治理督查情况的通报济建发〔2023〕14号各区县住房城乡建设局,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管委会建设管理部、济南高新区管委会建设管理部、市南部山区管委会规划发展局,各有关单位:2023年第一季度,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持续贯彻落实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大扬尘污染防治督查工作力度,督促工程项目施工现场严格落实扬尘污染治理措施。
在督查中发现,大部分工程项目能够落实“扬尘防治八项措施”,严格施工现场裸土覆盖、推广植绿复绿,出场车辆一车一洗确保不带泥上路,强化作业区及施工道路清扫保洁、洒水抑尘,规范安设扬尘在线监测及视频监控系统,设置标准化施工围挡等,推动我市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升。
同时也发现,仍有个别工程项目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存在土石方施工未采取湿法作业、施工道路保洁不到位、裸土覆盖不严密、建筑垃圾清运不及时等扬尘污染问题,虽经督查多次发现,屡改屡犯,问题突出。
现对2023年第一季度中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措施落实较好的省粮食局甸柳商住地块建设项目等57个工程项目及参建单位予以通报,提出表扬,请各在建施工项目对标优秀、学习先进;对2023年第一季度中扬尘污染问题突出、屡改屡犯,虽经多次督查仍达不到扬尘治理要求的大学园片区海棠路以东、芙蓉路以北地块X-3号宗地教育配套设施( 小学) 项目等26个项目及参建单位予以通报,提出批评,并列入重点监管名单,请各区县扬尘办加强监管、及时查处、督促整改,请各在建施工项目提高认识、引以为戒。
附件:1.扬尘治理较好的工程项目及参建单位2.扬尘污染问题突出的项目及参建单位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3年4月21日。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建设工程扬尘污染治理若干措施的通知正文:----------------------------------------------------------------------------------------------------------------------------------------------------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建设工程扬尘污染治理若干措施的通知济政办字〔2017〕1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济南市建设工程扬尘污染治理若干措施》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7年1月15日济南市建设工程扬尘污染治理若干措施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打好治霾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有效遏制和治理全市建设工程(含房屋建筑和道路、市政、水利、拆迁、绿化工程等,下同)扬尘污染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建设工程扬尘治理主体和监管责任,加大追责问责力度,根据《山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济南市大气污染治理问责办法(试行)》(济厅字〔2016〕47号)规定,制定如下措施。
一、严格建设工程扬尘污染治理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要严格落实“所有裸露渣土一律覆盖,所有运输道路一律硬化,所有不达标工地一律停工,所有达不到整改要求的一律问责”四个一律和“施工工地100%围挡、散装物料堆放100%覆盖、出入车辆100%冲洗、施工现场路面100%硬化、拆迁工地100%湿法作业、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六个百分之百要求。
开工前必须做到扬尘治理方案到位、在线监测及视频监控到位,并在施工现场明显位置设置扬尘治理公示牌,公开参建各方扬尘治理负责人姓名、举报电话等内容。
(一)将土石方、拆迁工程纳入建设工程招投标程序;将扬尘污染防治纳入施工、渣土处置等行政管理环节,并将扬尘治理方案列入招投标文件,作为技术标评审内容;将扬尘污染防治费用列入工程预算,专款专用,招投标时不得作为竞争费用。
济南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发布部门】济南市人大(含常委会)【公布日期】2000.06.30【实施日期】2000.09.01【时效性】已被修改【效力级别】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济南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00年6月1日济南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2000年6月30日山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大气污染防治。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应当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逐步提高大气污染防治投入占其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合理规划工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加强防治大气污染的科学研究,采取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
第四条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本辖区内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公安、计划、经济、财政、工商、规划、城建、园林、交通、地矿、公用、质量技术监督、建管、环卫、拆迁、供热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保护大气环境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对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大气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大气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以及引进资金用于大气污染防治。
应当支持和发展城市集中供热和城市燃气,鼓励单位和个人使用燃气、电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植树造林、城市绿化工作,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济南市人民政府令第267号——济南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济南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3.18•【字号】济南市人民政府令第267号•【施行日期】2020.03.18•【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大气污染防治正文济南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规定(2008年11月24日济南市人民政府令第234号公布根据2019年1月21日济南市人民政府令第264号第一次修订根据2020年3月18日济南市人民政府令第267号第二次修订)第一条为防治扬尘污染,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扬尘污染的防治与管理活动。
本规定所称扬尘污染,是指在工程施工、建(构)筑物拆除、园林和林业绿化工程、物料运输与堆存、道路保洁和养护、采矿采石等活动中产生的空气颗粒物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市扬尘污染防治工作。
区县人民政府(含济南高新区管委会、市南部山区管委会、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管委会、莱芜高新区管委会,下同)负责所辖区域的扬尘污染防治工作。
第四条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扬尘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协调解决扬尘污染防治中的突出问题。
第五条市生态环境部门对本市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建立扬尘污染环境监测网络,定期公布扬尘污染状况的环境信息。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本市扬尘污染防治综合协调工作,建立督查机制,组织扬尘污染治理专项行动。
住房和城乡建设、生态环境、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城乡交通运输、城乡水务、园林和林业绿化、自然资源和规划、公安等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和市人民政府的分工,分别做好行业范围内扬尘污染防治工作。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产生扬尘污染的行为进行投诉和举报。
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扬尘污染投诉和举报制度,及时受理相关投诉、举报事项,并依法作出处理。
济南空气质量1. 引言空气质量是衡量一个城市环境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和经济中心,其空气质量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济南的空气质量现状、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2. 济南空气质量现状根据济南市环境保护局的监测数据,济南的空气质量在过去几年呈现出不稳定的趋势。
特别是冬季,空气污染问题更加突出,霾天频繁出现。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数据显示,济南的PM2.5浓度在冬季常常超过国家标准,对市民的健康构成了一定的风险。
3. 济南空气质量污染原因济南的空气质量污染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3.1 工业排放济南作为一个工业城市,工业排放是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大量的煤炭燃烧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成分。
3.2 交通污染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污染也成为济南空气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对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3.3 大气扩散条件差济南地处山东内陆,大气扩散条件相对较差,导致污染物不容易迅速扩散和稀释,并且污染物在大气中停留的时间较长,进一步加重了空气污染的程度。
4. 解决方案针对济南的空气质量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来改善空气质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工业排放治理加大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工作力度,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同时,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和执法,确保其严格遵守环保法规。
4.2 交通管理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管,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
鼓励公共交通的发展,减少个人汽车的使用频率,缓解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带来的污染。
4.3 推广清洁能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减少煤炭的利用。
鼓励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4.4 提高环境意识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鼓励节能减排,抵制高碳排放的消费方式。
关于济南市大气污染的现状与其防治内容概要:近几年,城市经济和城市规模得到迅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接踵而来,一方面,人们的正常生活受到危害,另一方面,人们的身心健康也受到了威胁。
本文就大气环境污染来源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污染防治对策。
从而达到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正文:济南市是山东省的省会,是展现山东省大省、强省形象的窗口。
而空气质量偏低、污染程度较重,一直是影响济南市—省会形象的重要因素。
据有关部监测,在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的情况下,漂浮的沙土颗料和汽车尾气颗粒,是造成济南市空气污染的两个主要因素。
那么,漂浮的沙土颗粒和汽车尾气颗粒是如何形成的?应当如何治理,以实现有效改善济南市空气质量的目标?一、影响济南市空气质量的两个主要因素如下因素是导致济南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根原:1. 土质土壤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容易造成扬尘。
济南市地处黄河的中游、黄河的南侧,是黄河冲积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土壤来看,属于粘土型土壤。
这种类型的土壤容易形成“雨天—湾泥、旱季漫天土”的扬尘天气。
从地理位置上看,济南市的北面和西面,都是黄河冲积平原的组成部分。
春季和夏季,西南风的季风,将西面的尘土带进了济南市,而秋天和冬季,西北风的季风将济南市北面的黄河河滩泥土吹进济南市,从而造成空气质量下降。
2. 裸露的建筑工地和缺少蓬布遮蔽的建筑运送车辆,是目前污染济南市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
据不完全调查统计,济南市市区及周围有大约数百个建筑工地。
尽管这些工地都通过了由省环保局审阅的《环境评价报告》,但在实施过程中,并不按照《环评报告》的要求,采取必要的制止扬尘的措施。
这突出表现在:一是建筑工地上的堆土的裸露,当有风时导致泥土满天,直接飘落济南市区。
二是而运送泥土和建筑废料的车辆不按环保要求用蓬布遮蔽,致使泥土撒落市区街道。
而奔跑的汽车又扬起街道上的沙土,导致二次尘土飞扬。
3. 汽车排放的尾气是影响济南市空气质量的又一关键因素。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二期)的通知正文:----------------------------------------------------------------------------------------------------------------------------------------------------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二期)的通知济政字〔2016〕5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现将《济南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二期)》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济南市人民政府2016年10月21日济南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二期)为加快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根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鲁政发〔2013〕12号)、《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二期行动计划(2016—2017年)》(鲁政字〔2016〕11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一期行动计划》进展情况《济南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期)》(济政发〔2013〕18号,以下简称《一期行动计划》)和大气污染防治“十大行动”实施以来,全市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紧紧围绕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强化综合治理,加大工作力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情况。
2015年,我市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分别为0.157毫克/立方米、0.087毫克/立方米、0.050毫克/立方米、0.048毫克/立方米,比2013年分别下降17.8%、19.4%、46.2%、18.6%;蓝天白云天数达到144天,比2013年增加7天。
对照《一期行动计划》2015年改善目标值(可吸入颗粒物0.129毫克/立方米、细颗粒物0.070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0.078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0.047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完成改善目标;二氧化氮基本完成改善目标,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距改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济南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2.07.26•【字号】济政办发[2002]14号•【施行日期】2002.07.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大气污染防治正文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济政办发[2002]1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为进一步改善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努力实现环境功能区稳定达标,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鲁政办发[2002]31号)精神,特通知如下:一、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目标(一)到2005年,全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在2000年基础上削减15%,其中列为国家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的市区(长清区除外)和章丘,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要削减20%;我市环境空气质量实现按功能区达标。
(二)到2010年,全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10%,其中市区(长清区除外)和章丘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削减15%;全市的环境空气质量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二、加强对能源的合理利用(一)加快全市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
对现有能耗高、污染重、效益低的企业逐步进行技术改造或转产,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能耗低、无污染或少污染的高新技术项目。
鼓励企业推行清洁生产,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积极调整电力结构,研究推广新型发电技术,提高火力发电的燃料使用效率。
(二)积极推行环保型能源。
利用国家“西气东输”的有利条件,积极做好天然气的引进工作,大力发展石油液化气;电力部门要做好城市电网的改造工作,以满足燃煤锅炉更换电锅炉的需要。
鼓励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
环保部门要在市区划定禁止销售、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区域;市计委、经委等部门要制定鼓励使用清洁能源的政策,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
(三)逐步取缔淘汰小规模发电机组和燃煤小型锅炉、茶水炉、饮食服务大灶。
关于济南空气污染的调查在2014年2月8日人民网刊登的《中国空气质量最差城市第六名,成为上榜的74个城市中“唯二”山东城市(青岛,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71分,排名32)。
同在一个省份,却又如此的差距,因此做以下调查。
一、济南市大气污染现状环境空气质量概况1、环境空气监测结果以下数据来源于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在2013年12月3日发布的《济南市槐荫区大气污染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表1 2012年槐荫区环境空气监测结果比较单位:毫克/立方米注:农科所子站2011年1-5月份暂停使用。
表2 槐荫区2012年度环境空气主要指标监测结果统计表单位:毫克/立方米除少数项目达标外,其余项目皆超出标准0.37~0.85倍不等,且济南工厂大多聚集于济南市的高新区,济北开发区等地,并不位于槐荫区,可见济南市的各项指标均值更要在这份报告数据之上。
环境空气质量形势不容乐观。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一)存在问题2012年槐荫区环境空气质量未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多项数据皆超过标准,尤其体现在可吸入颗粒物(PM2.5和PM1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三部分,给济南人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且因为雾霾的影响,济南2013年度共有12天优,96天良,123天轻度污染,62天中度污染,52天重度污染,18天严重污染,超标天数比例为70.2%,远超于2013年全国平均雾霾日数的(平均4.7天为52年之最,较常年同期多出2.3天),可见济南空气污染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注:图片来源于百度搜索(二)原因分析1、地形和气候因素济南市位于山东省中西部,黄河下游南岸,泰山山脉之北,地处京沪铁路和胶济铁路的交汇点,北接京津,南通沪宁,东连胶莱。
南山北水的地理环境形成了济南市城市带状发展的整体格局。
东部产业带位于城区东部,西起大辛河,东至市区东部边界,南起济王公路以南一带山体,北至济青高速公路。
产业带南边是山,向北跨过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即是小清河、黄河,整个用地呈东西长约15km左右的带状形态。
《关于近几十年济南环境污染总结报告》一、课题提出: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环境的恶化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严重的灾难。
如何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地球上每一个人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作为2l世纪的地球公民,我们有责任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世界。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二,调查内容:1,关于环境保护意识的调查2,关于污染源的调查3,关于环境污染程度的调查4,关于如何治理周边环境的调查三,调查过程:(一)调查步骤:1、设计调查报告2、走访居民,填写调查报告3、收集整理调查报告4、分析并总结调查结果(二)调查方法与调查对象:1、调查方法具体方法。
在市中区踩点王官庄街道、大观园街道和七贤街道部分居民采用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2,调查对象我调查的对象为市中部分居民的沿街的经商者,另外还有学生、农民工、工人、医生等。
四,问卷调查及整理:通过整理我们整理出来其中有效的问卷报告,通过整理我们的出下面的数据.(部分重要数据)1,关于垃圾进桶的调查数据2,家庭生活废袋处理10080604020妥善处理随意处理3,对控制汽车尾气排放4,对满地废物的感受五,问卷数据分析: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了很多问题,公共场合,只有57%的人垃圾进桶,说明半数多一点的人注重公共环境卫生,其余38%的人这种观念不强,说明大家卫生习惯很不好,我建议大家都来提高自己的素质,不要乱丢垃圾。
在少用塑袋的调查中,64%的人认识到这一点,36%的人没注意到,说明人们的头脑中环保概念不足,我建议政府何环保组织应该加强倡导的力度,并且政府应该加大经费投入。
在家庭生活中,废袋妥善处理的占到43%,随意的占到57%,问题很严重,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吧废袋处理好。
对满地废袋的感受习惯的占6%,说明很多人好没有意识到废袋的危害性。
济南市扬尘二级响应措施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扬尘污染问题逐渐凸显,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济南市制定了扬尘二级响应措施,旨在减少扬尘污染对市民生活的不利影响,保护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形象。
一、控制源头污染首先,济南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控制源头污染。
对于建筑工地和道路施工等产生大量扬尘的活动,市政府要求相关企事业单位采取必要的防尘措施。
这包括覆盖裸土、喷洒抑尘剂、设置洒水设备等,以减少扬尘产生。
此外,对于散煤燃烧等重点行业,加强监管力度,推动其采用洁净燃烧技术,减少燃煤产生的扬尘污染。
二、加强监测和预警为了及时了解扬尘污染的情况,济南市建立了一套扬尘监测和预警体系。
市政府投资建设了一批扬尘监测站,分布在城市的重点区域,实时监测空气质量和扬尘浓度。
当扬尘浓度达到预警标准时,市政府将发布扬尘污染预警,提醒市民注意防护措施,并采取相应的二级响应措施,如限制机动车行驶、减少工地和工厂的生产等,以降低扬尘污染的程度。
三、加大执法力度济南市扬尘二级响应措施还包括加大执法力度,对违反防尘措施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严厉的处罚。
市政府将加大对扬尘污染的执法力度,建立执法检查机制,对违规行为进行巡查和严肃处理。
对于违规的企事业单位,将依法进行罚款、停工整改等处罚措施,以此加强对扬尘污染的治理,形成扬尘治理的长效机制。
四、加强宣传教育为了提高市民对扬尘污染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济南市还加强了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
市政府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发布扬尘污染的相关知识和防护措施,提醒市民关注空气质量和扬尘浓度,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加强对建筑工地、道路施工等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防尘意识和防护技能,共同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
总之,济南市扬尘二级响应措施是济南市政府为了应对扬尘污染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通过控制源头污染、加强监测和预警、加大执法力度以及加强宣传教育,市政府致力于减少扬尘污染对市民生活的不利影响,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市民的生活质量。
济南环境现状和措施1. 现状概述济南是山东省的省会,也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然而,随着城市快速发展,济南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主要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
1.1 空气污染济南的空气质量一直不容乐观,尤其是在冬季。
主要污染源包括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和燃煤取暖。
大量的废气排放和颗粒物的释放导致了浓重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健康。
1.2 水资源短缺济南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城市。
深层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塌陷等问题。
此外,水污染也加重了济南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1.3 生态破坏济南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城市扩张导致了大量的土地开发和破坏,使得植被和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水土流失、水平面下降等问题也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破坏的程度。
2. 解决措施济南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城市的环境现状。
2.1 空气污染治理政府加强重点行业的环境监管,对工业企业的排放进行严格限制和监控。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气和颗粒物的排放。
此外,加强交通管理,推广清洁能源汽车,减少交通尾气排放。
2.2 水资源管理政府建立了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地下水的监测和保护。
鼓励居民和企业节约用水,推广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此外,加强水污染治理,提升水处理设施的能力,减少水污染物的排放。
2.3 生态保护政府设立了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减少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同时,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
2.4 公众参与政府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开展环境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设立环境监测点,公开环境监测数据,增加透明度。
鼓励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环境治理,共同推动城市环境的改善。
3. 未来展望虽然济南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未来,济南政府将继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努力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济南市大气PM2.5污染特征、来源解析及其对能见度的影响》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细颗粒物(PM2.5)污染。
PM2.5因其粒径小、易滞留于肺部甚至进入血液循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近年来也面临着严重的PM2.5污染问题。
本文旨在分析济南市大气PM2.5污染特征、来源解析及其对能见度的影响,以期为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二、济南市大气PM2.5污染特征1. PM2.5浓度及变化趋势济南市大气PM2.5浓度较高,且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冬季和春季由于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PM2.5浓度较高;夏季和秋季由于降雨较多,有利于污染物稀释和沉降,PM2.5浓度相对较低。
总体上,济南市PM2.5浓度呈逐年上升趋势。
2. 化学组成及来源济南市大气PM2.5主要由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有机碳、元素碳、重金属等组成。
其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有机碳和元素碳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和生物质燃烧。
此外,建筑尘、道路尘等也是PM2.5的重要来源。
三、PM2.5来源解析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是济南市PM2.5的主要来源之一。
尤其是钢铁、化工、电力等行业的排放,对PM2.5浓度贡献较大。
2. 交通排放汽车尾气是城市PM2.5的重要来源。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交通排放对PM2.5的贡献率也在逐年上升。
3. 扬尘污染建筑工地、道路扬尘等也是PM2.5的重要来源。
在风力作用下,扬尘易被吹起,进入大气中。
四、PM2.5对能见度的影响PM2.5对能见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散射和吸收太阳光,降低能见度;二是作为云、雾等气象条件的凝结核,加剧能见度降低。
济南市由于PM2.5浓度较高,能见度普遍较低,给交通出行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五、结论与建议1. 结论济南市大气PM2.5污染严重,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交通排放和扬尘污染。
济南环保调研报告一、引言环境保护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其环保情况备受关注。
本次调研旨在对济南市的环保现状进行全面了解,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推动济南市环保工作的发展。
二、大气环境调研结果及建议1. 大气污染状况济南市大气污染问题严重,主要表现为PM2.5浓度高、臭氧污染等。
其中,机动车排放是主要污染源之一。
建议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监管,推广电动汽车,并提升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减少私家车使用。
2. 工业排放控制济南市工业发展较快,但部分企业的排放治理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大气质量。
建议加强对企业的排放监管,加大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并推动企业实施绿色生产。
三、水环境调研结果及建议1. 水污染状况济南市水环境受到污染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河流水体富营养化、水质劣化等。
建议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推广科学施肥和农田防渗措施,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2. 水资源管理济南市水资源短缺,且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建议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推行水资源定量管理制度,并鼓励企业和居民节约用水。
四、固体废物调研结果及建议1. 垃圾处理现状济南市垃圾处理方式主要以填埋为主,存在填埋场资源有限、污染环境等问题。
建议加大对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的宣传力度,推动垃圾焚烧和填埋场的升级改造。
2. 电子废物处理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电子废物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建议加强对电子废物的回收和处理,建立电子废物回收体系,并加强对相关企业的监管。
五、生态环境保护调研结果及建议1. 生态破坏问题济南市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主要表现为森林砍伐和湿地退化等。
建议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推行湿地保护和恢复项目,并加强对违法砍伐行为的打击力度。
2. 生态补偿机制济南市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未能有效激励生态环境保护。
建议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
六、结语济南市环保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但也存在改善的空间。
内容概要:
近几年,城市经济和城市规模得到迅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接踵而来,一方面,人们的正
常生活受到危害,另一方面,人们的身心健康也受到了威胁。
本文就大气环境污染来源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污染防治对策。
从而达到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正文:
济南市是山东省的省会,是展现山东省大省、强省形象的窗口。
而空气质量偏低、污染程度较重,一直是影响济南市—省会形象的重要因素。
据有关部监测,在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的情况下,漂浮的沙土颗料和汽车尾气
颗粒,是造成济南市空气污染的两个主要因素。
那么,漂浮的沙土颗粒和汽车尾气颗
粒是如何形成的?应当如何治理,以实现有效改善济南市空气质量的目标?
一、影响济南市空气质量的两个主要因素
如下因素是导致济南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根原:
1. 土质土壤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容易造成扬尘。
济南市地处黄河的中游、黄河的南侧,是黄河冲积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土壤来看,属于粘土型土壤。
这种类型的土
壤容易形成“雨天—湾泥、旱季漫天土”的扬尘天气。
从地理位置上看,济南市的北
面和西面,都是黄河冲积平原的组成部分。
春季和夏季,西南风的季风,将西面的尘
土带进了济南市,而秋天和冬季,西北风的季风将济南市北面的黄河河滩泥土吹进济
南市,从而造成空气质量下降。
2. 裸露的建筑工地和缺少蓬布遮蔽的建筑运送车辆,是目前污染济南市空气质量
的重要因素。
据不完全调查统计,济南市市区及周围有大约数百个建筑工地。
尽管这
些工地都通过了由省环保局审阅的《环境评价报告》,但在实施过程中,并不按照《环评报告》的要求,采取必要的制止扬尘的措施。
这突出表现在:一是建筑工地上
的堆土的裸露,当有风时导致泥土满天,直接飘落济南市区。
二是而运送泥土和建筑废料的车辆不按环保要求用蓬布遮蔽,致使泥土撒落市区街道。
而奔跑的汽车又扬起
街道上的沙土,导致二次尘土飞扬。
3. 汽车排放的尾气是影响济南市空气质量的又一关键因素。
随着济南市市民经济
收入的增加,单位和个人的汽车购买量在迅速增加,大量的汽车运行在济南市区,排
放了大量的有毒废气,从而使汽车尾气成为影响济南市空气质量的又一重要因素。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城市机动车保有量高速增长,机动车尾气污染已成为
越来越重视的环境问题。
济南市同其他城市一样机动车每年以约15%的速度快速增长,
济南市大气污染由过去的煤烟型污染转变为扬尘、机动车尾气和煤烟型混合污染,机
动车排气污染已成为我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二、减少济南市空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1. 在济南市的北面和西面,大量植树造林,建立绿色生态保护带。
针对济南市的北面和西面是济南市扬尘天气的来源地的现实状况,在无法改变土壤的泥土类型的前
提下,大量植树造林,建立完备的、绿色的生态植被。
尤其在济南的北面—黄河的河
滩区域,应减少让村民河滩区耕土地属于国有用地。
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有不少河
滩地被村民开垦为耕地)。
特别是在河滩的北侧的低洼区应大量种植灌木。
2. 有关部门应加强执法,严格按照环境保护的要求和法规执法,对建筑工地和运
送沙土的交通车辆,进行全程的环境监控。
对裸露的建筑工地上的堆土必须采取降尘
和防尘的环保措施,如遮布遮掩或者撒水降尘。
对运送沙土的建筑车辆,绝对禁止裸
露运输,而要实现封闭运送,严禁沙土撒落在道路上。
3. 拓宽城市道路,倡导人们环保意识,发展公交系统。
据欧美国家有关机构的报告,城市道路中的汽车在低速和怠速的情况下,汽车排放的有毒废气最多,当汽车车
速达到经济时速时,汽车排放的有毒废气最少。
因此,为了降低汽车有毒废气的排放量,应不断拓宽城市道路,减少汽车低速和怠速的情况出现。
另外,应通过各种形式,提高人们的环保意,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倡导人们尽量减少私有汽车的使用机会,而
乘坐公共交通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