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咳嗽(材料相关)
- 格式:doc
- 大小:1.50 MB
- 文档页数:7
小儿推拿治疗咳嗽小儿咳嗽是常见病之一,许多消炎药虽然对治疗宝宝有一定疗效,但是药物副作用也大,可能会造成宝宝胃口不好、脸色变差等问题。
小儿推拿是绿色安全的,不仅对治疗小儿咳嗽有效,还能增强宝宝抵抗力,改善宝宝的胃口。
小儿推拿治疗咳嗽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一、小儿咳嗽初期手法咳嗽初期,咳嗽力度较轻,没有带痰,这时以宣肺止咳的手法为主。
捏脊5~10遍用食指指侧横抵在皮肤上,大拇指放在旁边的皮肤上。
两个手指共同拿捏皮肤,边捏遍前进。
分推肩胛骨300~500次用双手的大拇指从肩井穴开始,沿着肩胛骨缝边缘往两侧推。
揉按肺俞穴按揉肺俞穴2~3分钟后,横擦肺俞以透热为度。
二、小儿咳嗽中期手法咳嗽中期,咳嗽力度加重,咳嗽较用力,且咳白痰。
这时在宣肺止咳的基础上,要加用健脾化痰的手法。
运内八卦300次使用按摩油等按摩介质,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指尖在宝宝的手掌上,沿着大小鱼际做顺时针方向运动,动作要轻柔,掌心有酥痒感最好。
揉按小横纹2~3分钟用拇指甲按揉位于掌面小指根与手掌交界处的横纹。
按揉时如果感到穴位下面有疙瘩般的颗粒感,可以将它们想象成痰,尽量将其揉化掉。
揉按天突2~3分钟用中指指端揉按锁骨的中心,要往锁骨骨头的外缘发力,不要往咽喉深处发力,否则会刺激气管而引起咳嗽。
三、小儿咳嗽后期手法咳嗽后期,宝宝的咳嗽快好了,痰也差不多了,这时以治疗内伤久咳的手法作为巩固期的主要手法。
补脾经、肺经、肾经各200~300次用大拇指指面在分别在宝宝的大拇指、无名指及小拇指的末节螺纹面上作顺时针的旋转推动运动。
揉膻中穴1~2分钟用大拇指指腹按揉膻中穴,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按揉足三里1分钟用大拇指指腹揉按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4横指),胫骨旁开1寸的位置。
四、小儿咳嗽饮食注意事项小儿咳嗽时,少吃或者不要吃吃海鲜、鱼类、肉类、甜品、饮料等食物,这些食物容易生发痰湿,加重咳嗽。
小儿寒咳推拿方法,小儿推拿风寒咳嗽
在冬春气候多变之时,由于小儿寒暖不知自调,不能适应外界气候变化,故易为风寒侵袭而发生咳嗽,即为寒咳,下面来教教大家小儿寒咳推拿方法。
取秋梨,白藕适量,将秋梨洗净,去皮和心,白藕去节洗净,切碎,捣烂,用洁净的纱布绞汁代茶饮,对治疗小儿寒咳效果明显。
初起咳嗽痰稀,鼻塞流涕,头身疼疼,恶寒无汗,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
1.开天门:用两拇指沿两眉中间至前发际自下而上交替直推30-50次。
2.推坎宫:用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分推30-50次。
3.揉太阳:用两拇指揉眉后凹陷处30-50次,
4.黄蜂入洞:用两拇指按揉鼻唇沟中,鼻翼旁0.5寸的迎香穴20-30次。
5.揉耳后高骨:用两拇指揉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30-50次。
6.揉外劳宫:用两拇指揉掌背上与内劳宫相对处的外劳宫100-300次。
7.推三关:用食指,中指指面推前臂100-300次,自腕推向肘。
8.揉膻中:用拇指揉两乳头中间的膻中穴50-100次。
9.揉肺俞:用拇指揉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肺俞穴50-100次。
治疗原则:散寒宣肺,止咳化痰。
推拿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黄蜂入洞,揉耳后高骨,揉外劳宫,推三关,揉膻中,揉肺俞。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第一步:开天门【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手法】推法,以拇指指肚自下而上交替直推。
【要领】用力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200~300次/分,推50~100次。
第二步:推坎宫【位置】从眉毛的内侧端到眉毛的外侧端,呈一条直线。
【手法】推法,两拇指侧面或指肚从眉头向眉梢做分推。
【要领】用力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200~300次/分,推20~50次。
第三步:推小横纹【位置】掌侧,食、中、环、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从食指侧直推到小指侧。
【要领】用力柔和均匀,推动时有节律,频率为200~300 次/分,推100~300次。
第四步:按揉天突【位置】胸骨上窝正中。
【手法】以拇指或掌根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向下按压,称按法。
拇指或中指端吸定于穴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要领】揉法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指按法操作时宜伸直拇指,按压时应垂直用力,先用缓力按之,渐由轻而重,频起频按,不离其位。
第五步:揉肺俞【位置】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棘突之间,左右各旁开1.5寸。
友情提示: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棘突找法:让小宝宝趴着,双手放在身子两侧,肩胛骨(就是后背肩膀附近的两块骨头)在你抬动双肩的时候会跟着上下移动哦!好了,找到肩胛骨了,它的下缘水平连线正好经过第七胸椎棘突下,顺着小宝贝的脊椎骨往上倒数,数到第三胸椎就好啦。
从脊柱到肩胛骨内侧缘是3寸,1.5寸就是中间的位置。
【手法】以食、中两指分别置于左右肺俞穴位揉动,称揉肺俞。
揉50~100次。
【要领】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200~300次/分。
第六步:揉乳根、揉乳旁【位置】乳头向外旁开2分为乳旁,乳头向下2分为乳根,两穴常合并使用。
治疗小儿咳嗽的推拿方法
小儿推拿是我们国家的国粹,下面介绍治疗小儿咳嗽的推拿方法。
(1)常用穴位及手法
清补肺3分钟,平肝2 分钟,揉一窝风2分钟,分阴阳1分钟,分推膻中2分钟,揉天突1分钟,逆运八卦2分钟。
(2)随证配穴
①风寒型咳嗽:配推上三关穴2分钟,顺揉外劳宫2分钟,顺揉膊阳池2分钟。
痰多加揉小横纹1分钟,痰少推四横纹2分钟,头痛揉印堂1分钟,揉太阳穴1分钟。
②风热型咳嗽:配清肺3分钟,清大肠2分钟,清天河水2分钟,揉小横纹2分钟,揉风池2分钟,推大椎2分钟,擦背1分钟,掐合谷1分钟。
头痛重的拿列缺1分钟,揉膊阳池2分钟或用头痛推拿法;头痛如伴有痰多而喉鸣和大便不调的加清补脾,揉足三里1分钟。
③过敏性咳嗽,像这个情况可以用健敏舒,一种益生菌,针对小儿过敏体质的。
④痰热咳嗽:配推六腑3分钟,揉小横纹2分钟,清补脾2分钟,清天河水2分钟,清小肠1分钟。
⑤痰湿咳嗽:配顺运八卦3分钟,补脾3分钟,合阴阳1分钟,清胃1分钟,揉小横纹1分钟,清小肠2分钟。
⑥气虚咳嗽:配补脾2分钟,补肺2分钟,揉二马2分钟,推上三关2分钟,顺运八卦2分钟,合阴阳1分钟。
小儿推拿咳嗽手法教程
小儿推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儿童咳嗽的方法。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手法教程,希望能帮助您缓解小孩的咳嗽症状。
1. 温热推拿法:用双手轻轻搓热,然后分别放在小儿的背部上部和下部的肺俞穴上,向下推拿至腰部。
每个穴位按压约3~5
分钟,可重复数次。
此法有助于促进气血循环,缓解咳嗽。
2. 捻揉推拿法:用双手捏住小儿的肩部,轻轻旋转肩膀进行捻揉。
然后,用掌心在小儿的胸部两侧交替推拿,以刺激胸部的穴位。
每个穴位按压5~10秒钟,重复数次。
此法可缓解胸部
痰湿堵塞引起的咳嗽。
3. 轻拍推拿法:用双手轻轻拍打小儿的背部,从上往下分别在左右两侧拍打。
每个部位拍打约1~2分钟,可重复数次。
此法有助于刺激小儿的肺部,促进咳嗽痰液的排出。
4. 指压推拿法:用拇指轻轻按压小儿的手掌中心,即“劳宫穴”,每次按压约5~10秒钟,可重复数次。
此法有助于缓解肺热引
起的咳嗽。
5. 足底反射区推拿法:用拇指轻轻按压小儿的足底后跟部位,即肺反射区,每个区域按压约5~10秒钟,可重复数次。
此法
有助于促进呼吸系统的血液循环,缓解咳嗽。
请注意,如果小儿持续咳嗽或有其他不适症状,请及时就医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以上手法应由专业人士指导或协助进行。
中医根据小儿发烧的病因,分为外感发烧、阴虚发烧、伤食发烧等多种类型。
外感风寒发烧,可采用清肺经(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300次、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100次、推坎宫(自小儿眉心沿眉端向两旁推至眉梢)100次、揉太阳(按揉眉梢后太阳穴)100次等推拿方法,达到宣肺解表退热的目的。
一般这类患儿经过推拿治疗一次后体温就可以降下来,下午体温会略有波动,第二天再采取同样手法治疗后体温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
临床上小孩发烧以外感为多,所以小孩若是低烧可以试试上述手法,这样既方便,也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
这类患儿起病较急,推拿治疗效果较好,但家长在家自行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这里介绍的一种简易的由父母自行操作的具有清热泻火作用的推拿疗法,名称打马过天河。
治疗小儿感冒发热。
操作方法:父母左手握住小儿左手或右手,掌心向上,露出小儿手臂,父母用右手食指、中指,自小儿前臂内侧腕部向肘部如弹琴似的轻轻拍打5-6次为一回,如此拍打100-300回,可以在左右手臂交替,如小儿手臂经拍打出现潮红色为上佳。
在拍打中也可向拍打处吹气,甚妙。
如果结合用热水浸泡双脚,促进出汗,其效果更佳。
是一种古老的医治疾病的方法。
不吃药、不打针,有效、易学,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
伤风感冒推脾经Step 1先铺上大浴巾让宝宝躺下,再在宝宝的手掌上涂上按摩油或润肤露,加以轻揉。
Step 2在宝宝拇指以下的手掌位作出向上轻拍的动作,约进行50-100次,这有助除痰。
推肺经Step 1先让宝宝躺卧在浴巾上,在其小手上涂上按摩用品,加以轻揉。
Step 2在宝宝的无名指指头上,轻揉其指纹部位约300次,有预防咳嗽的功效。
揉肺俞及推肩胛骨Step 1让宝宝俯卧在大浴巾上,在其背部涂上按摩用品,并加以轻揉。
Step 2用两只拇指在宝宝后背的肩胛骨位置加以轻揉50下,或作上下推按肩胛骨300次,可增强宝宝的肺功能。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为大家分享一则小儿推拿病历。
小儿推拿作为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小儿常见病的治疗和预防。
以下是我所遇到的一例典型病例,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病历摘要:患者:男,2岁,因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就诊。
主诉:发热、咳嗽、流涕3天。
现病史:患者3天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5℃,伴有咳嗽、流涕,无呕吐、腹泻等症状。
家长给予退热药处理后,体温有所下降,但咳嗽、流涕症状未见明显好转。
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就诊。
查体:T 37.5℃,P 120次/分,R 24次/分,血压100/70mmHg。
神志清楚,精神可,面部潮红,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Ⅰ°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
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2×10^9/L,中性粒细胞0.78,淋巴细胞0.22;胸部X光片: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感冒。
治疗:1. 小儿推拿:采用以下穴位进行推拿治疗:(1)天河水:从腕横纹推向肘横纹,每次推100次;(2)肺俞:用拇指按揉,每次按揉100次;(3)风池:用拇指按揉,每次按揉100次;(4)足三里:用拇指按揉,每次按揉100次;(5)涌泉:用拇指按揉,每次按揉100次。
2. 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开具中药方剂,每日1剂,煎服。
治疗过程:患者接受小儿推拿治疗3天后,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明显好转,体温恢复正常。
继续治疗5天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复查血常规正常。
随访1个月,未出现复发。
讨论:本案患者为2岁男孩,因感冒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
采用小儿推拿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小儿推拿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本病例中,我们主要选取了天河水、肺俞、风池、足三里、涌泉等穴位进行推拿,以清热解毒、宣肺止咳。
总结:小儿推拿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小儿常见病的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常用小儿推拿法--咳嗽篇咳嗽是一种爆发性的呼气动作,其目的的排出气管及支气管内的分泌物或异物。
好发于冬春季节,常因气候骤变诱发。
以咳嗽为主要症状。
1.风寒咳嗽多有咳声频作,痰白清稀,恶寒无汗,苔薄白,脉浮紧或指纹浮红等特征;2.风热咳嗽多有咳嗽不爽,痰少粘稠,口干多饮,苔薄黄,脉浮数或指纹浮紫等特征。
合并细菌感染者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需要测量患儿的体温,并进行心肺听诊检查、口腔及咽喉检查。
必要时可做X线及病原体学检查。
治疗1.推拿治疗适应症:非结核、肿瘤及气道异物引起的咳嗽患儿。
2.基本治法:宣肺止咳。
风寒咳嗽辅以祛风散寒,宣肺化痰止咳;风热咳嗽佐以疏风解表,清热止咳。
3.基本处方患儿取仰卧位:清肺经100次,顺运内八卦100次;按揉天突50次,双指揉乳根和乳旁50次,揉膻中100次。
患儿取俯卧位:双指揉双侧风门100次,揉双侧肺俞100次;轻摩脊柱,从上而下3-5遍。
4.辩证施治(1)风寒咳嗽:在基本处方基础上加具有祛风散寒作用的操作法。
如:开天门50次,推坎宫50次,揉太阳100次。
(2)风热咳嗽:将基本方法中的揉膻中100次改为分推膻中50次,再加上具有疏风解表、宣肺清热作用的操作法。
如:开天门50次,推坎宫30次,运太阳50次,运耳后高骨50次。
注意事项(1)环境安静,光线充足,空气流通,温度适宜;(2)操作者双手洁净、温暖、干湿适中,指甲修剪圆滑,长短适宜,以不触痛患儿皮肤为宜;(3)治疗时间:治疗时间掌握在10分钟为宜,一般不超过20分钟;通常每日治疗一次;(4)治疗时应选择相应的介质。
咳嗽小儿推拿方法
咳嗽是小儿常见的症状之一,可以尝试以下推拿方法来缓解咳嗽:
1. 轻拍背部:让儿童坐在你的腿上,用手掌轻拍背部,从上至下往回拍打几次,可以促进儿童呼吸道的疏通。
2. 按压背部穴位:可以用手指按压儿童背部的几个穴位,如肺俞穴(位于肩胛骨下缘,脊柱两侧),肺门穴(位于背部两侧脊柱水平线上,肩胛骨内侧缘),可缓解咳嗽。
3. 推按胸腹部:用温热的双手在儿童胸腹部轻轻推按,可以促进气息畅通,减轻咳嗽。
4. 推拿手臂:用手轻轻捏揉儿童手臂上的经络,如手厥阴肺经和手阳明胃经,可以协调气机,缓解咳嗽。
注意事项:
1. 推拿力度要轻柔,避免过度刺激和压迫。
2. 咳嗽是一种症状,可能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咨询医生的意见。
3. 由于每个小儿的情况不同,推拿方法效果因人而异,如果不确定,最好咨询专业推拿师的指导。
小儿咳嗽的中医推拿法和注意事项小儿经常会发生咳嗽现象,家长们一般会通过药物或食疗进行医治,有的时候孩子吃一些药物对身体还是有很多影响的,其实中医推拿也可以治疗小儿咳嗽。
以下是小编推荐小儿咳嗽的中医推拿法知识,欢迎阅读!小儿咳嗽的中医推拿法1.肺枢的位置就在前胸两个乳头连线中点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稍微抹一点痱子粉,爽身粉作为推拿的介质,或者稍微抹点鸡蛋清,有一定润滑作用的就可以,为了方便好操作,用手掌的外侧缘,就是小鱼际的这个部分,把这个部分放在檀中穴上,左右或者上下快速的摩擦。
多擦一会儿,一定要把他擦热,这有很好的止咳作用。
2.第二个穴位对咳嗽比较有效的是天突穴,天突穴大家要注意不要向里面按,这么按小孩会有一种很不舒适的感觉,怎么办呢?我们就用这几个手指轻轻的掐,一下一下的掐,不要重了,重了小孩会被掐得很痛的,反复的轻轻的掐,掐一会儿以后就有点淤血了,这我们就达到目的了,要把它掐到皮下轻度淤血。
开天门100次,推坎宫50次,揉太阳100次;拿风池5次,拿肩井10次,拿合谷5次;掐揉二扇门30次;推三关100次,揉外劳宫100次;揉天突100次,擦(抹)膻中,以透热为度。
清胃经100次,清大肠经100次;揉小天心50次,清天河水100次,退六腑300次;揉天突100次,开璇玑各100次;分背阴阳和腹阴阳各100次。
小儿咳嗽推拿注意事项(1)由于小儿呼吸道生理解剖特点、过敏因素及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常易诱发咳嗽,治疗时应注意排除诱因。
中医推拿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但若症状加重,需配合中医中药治疗;若伴营养不良、贫血及佝偻病等应合理喂养,积极防治原发病。
(2)中医推拿治疗小儿咳嗽的前提是应排除结核、肿瘤引起的咳嗽。
(3)积极治疗呼吸道急、慢性感染性疾病,注意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4)注意气候变化,防止受凉;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煤气、尘烟、油气等刺激。
宝宝风热咳嗽食疗方法1.梨+冰糖+川贝把梨靠柄部横断切开,挖去中间核后放入2~3粒冰糖,5~6粒川贝(川贝要敲碎成末),把梨拼对拼好放入碗里,上锅蒸30分钟左右即可,分两次给宝宝吃。
咳嗽难治预防最重要咳嗽特别注意:不可乱用药,无论西药、中药,都普遍存在用错药的情况。
尤其西医开中药,普遍只认识咳嗽二字,而不少中医,也是乱用止咳中药。
特别提醒注意,咳嗽初起,不可用西药的止咳类药,不可用中药止咳寒药。
否则必延误病情咳嗽变化较多,应以环境维护为主,忌自己用止咳药。
咳嗽的时候要注意几个问题:1/咳嗽声音深浅2/咳嗽的主要时间(早晚、白天、夜里、前半夜、后半夜……)3/是否有痰4/是否有鼻涕(什么颜色)5/舌苔和舌头颜色6/精神和食欲如何每季甚至每月的咳嗽情况不同,请参看当月公告,先看可能的主要咳嗽原因和应急方法。
咳嗽应急要点:1、辩证:分清寒热咳嗽,咳嗽在哪个阶段,咳嗽时间显示的咳嗽原因(早,晚,夜,随时咳嗽),咳嗽相关系统(肺、肝、脾、肾、心)。
抓住重点治疗。
2、用药:根据咳嗽原因用药(消积、祛寒、清热、化痰、平肝、祛湿)3、外治:推拿按摩(清补不同,根据辩证调理);泡脚(主要是解表宣发,多数用紫苏水)4、食疗:根据辩证情况使用相应食疗(如百合粥,白菜汤等);常规水(如乌梅水、陈皮水、红糖水等)5、巩固:根据辩证和治疗使用药物或者食疗巩固(药物如桂枝汤、健脾药、祛湿药、玉屏风散、生脉饮等)(食物如健脾粥、百合粥、红枣汤等)咳嗽真是小儿病里最难治的,难在可能引起咳嗽的原因太多,咳嗽种类多,就难找根,不根治,就难好,不快好,就影响更大,情况更复杂,还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治疗咳嗽,最重要的是找原因,找到原因,辩证施治。
注意这里是〃证〃不是“症”所以不能仅根据咳嗽的现象就用止咳药,用抗生素,这都是极为错误的,使用不当,这些甚至是毒药,如止咳药不但有麻痹作用,吃多了会依赖,如毒品,还会导致痰不能咳出,导致更严重后果。
咳嗽与内脏的关系:肺一一气管和肺是一个系统,是身体直接和外界空气接触的前沿,所以容易受到外界侵扰,冷、热、燥、湿、毒、邪都可能直接侵犯,所以咳嗽有可能是外邪侵扰肺和气管造成;同时肺又是身体散发热气和水分的器官,从体内来的邪气,如湿、火、燥、邪也会侵扰。
小儿推拿——咳嗽
【疾病】咳嗽
【简介】咳嗽是机体对侵入气道的病邪的保护性反应。
古人以有声无痰称咳,有痰无声称嗽。
临床上二者常并见,通称咳嗽。
咳嗽是小儿疾病常见的一个症状,一年四季均可以发病,冬春季节尤为多见。
外界气候冷热的变化常是诱发因素。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所称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感冒,部分以咳为主的肺炎等疾病。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和发展,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的侵袭及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
临床上一般将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小儿以外感咳嗽多见。
症状主要以咳嗽为主,伴有发热、鼻塞、胸闷气短、干咳少痰或咳嗽痰多、神疲等。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俯卧,家长用小鱼际按揉患儿背部的肺俞穴5分钟。
然后,向两侧分推肩胛骨100次。
(2)患儿仰卧位,家长用拇指点揉天突穴50次,揉膻中1分钟。
(3)按揉并弹拨患儿足三里、丰隆穴各1分钟。
2.随证加减
(1)外感风寒型:咳嗽,痰稀色白,鼻塞,流涕,咽痒,或头身痛,发热恶寒,无汗,苔薄白。
常用手法加
①推三关300次。
②拿风池、合谷穴各10次。
③推太阳30次。
(2)外感风热型:咳嗽,痰黄咯吐不畅,咽于咽痛,甚则胸痛,或有发热汗出,舌苔薄黄,常用手法加
①清肺经、退六腑各300次
②揉大椎30次
③用拇指在肩井穴上作按揉法10次,最后用双手拇指与食、中二指提拿肩井5次。
(3)痰湿咳嗽型:痰多而嗽,屡咳痰而不绝,痰白胸闷,恶心,纳呆,舌苔白腻。
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300次,掐揉四横纹5次。
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
②运内八卦1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