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262.50 KB
- 文档页数:9
第8章受扭构件承载力的计算§8.1 概述实际工程中哪些构件属于受扭构件?工程结构中,结构或构件处于受扭的情况很多,但处于纯扭矩作用的情况很少,大多数都是处于弯矩、剪力、扭矩共同作用下的复合受扭情况,比如吊车梁、框架边梁、雨棚梁等,如图8-1所示。
图8-1 受扭构件实例受扭的两种情况:平衡扭转和协调扭转。
静定的受扭构件,由荷载产生的扭矩是由构件的静力平衡条件确定的,与受扭构件的扭转刚度无关,此时称为平衡扭转。
如图8-1(a )所示的吊车梁,在竖向轮压和吊车横向刹车力的共同作用下,对吊车梁截面产生扭矩T 的情形即为平衡扭转问题。
对于超静定结构体系,构件上产生的扭矩除了静力平衡条件以外,还必须由相邻构件的变形协调条件才能确定,此时称为协调扭转。
如图8-1(b )所示的框架楼面梁体系,框架的边梁和楼面梁的刚度比对边梁的扭转影响显著,当边梁刚度较大时,对楼面梁的约束就大,则楼面梁的支座弯矩就大,此支座弯矩作用在边梁上即是其承受的扭矩,该扭矩由楼面梁支承点处的转角与该处框架边梁扭转角的变形协调条件所决定,所以这种受扭情况为协调扭转。
§8.2 纯扭构件的试验研究8.2.1 破坏形态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的最终破坏形态为:三面螺旋形受拉裂缝和一面(截面长边)的斜压破坏面,如图8-3所示。
试验研究表明,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的极限扭矩比相应的素混凝土构件增大很多,但开裂扭矩增大不多。
图8-2 未开裂混凝土构件受扭图8-3 开裂混凝土构件的受力状态 8.2.2 纵筋和箍筋配置对纯扭构件破坏性态的影响受扭构件的四种破坏形态受扭构件的破坏形态与受扭纵筋和受扭箍筋配筋率的大小有关,大致可分为适筋破坏、部分超筋破坏、完全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四类。
对于正常配筋条件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在扭矩作用下,纵筋和箍筋先到达屈服强度,然后混凝土被压碎而破坏。
这种破坏与受弯构件适筋梁类似,属延性破坏。
此类受扭构件称为适筋受扭构件。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一、(纯扭) 某矩形截面纯扭构件,承受扭矩设计值为m KN T .18=,截面尺寸mm 500250⨯,C25混凝土,箍筋为HRB335级钢筋,纵筋为HRB400级钢筋。
混凝土净保护层厚度为c=30mm 。
环境类别为二类,试计算截面的配筋数量。
(注:2/9.11mm N f c =,2/27.1mm N f t =,2/360mm N f y =,2/300mm N f yv =)解题思路:本题属矩形截面纯扭构件的计算,先验算截面尺寸,再验算是否需要按计算配置受扭筋;若不需按计算配置抗扭钢筋,则按构造要求配筋;若需要按计算配置抗扭钢筋,可先假定ς值,然后按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的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即可求得,按步骤进行计算。
【解】2/9.11mm N f c =,2/27.1mm N f t =,2/360mm N f y =,2/300mm N f yv =,混凝土保护层为mm 301、验算截面尺寸是否满足要求362210021.13)2505003(6250)3(6mm b h b W t ⨯=-⨯⨯=-= 975.29.110.125.025.0728.110021.138.010188.066=⨯⨯==⨯⨯⨯=c c t f W T β 故截面尺寸满足要求2、验算是否按计算配置抗扭钢筋m KN T m KNN W f t t .18.58.1110021.1327.17.07.06==⨯⨯⨯=故需按计算配置受扭钢筋3、抗扭箍筋的计算mm b cor 190230250=⨯-=,mm h cor 440230500=⨯-=(1)假定1.1=ζ(2)由t t W f T 35.0≤+s f A A yv st cor 12.1ζ得387.04401903001.12.110021.1327.135.010182.135.0661=⨯⨯⨯⨯⨯⨯-⨯=-=cor yv t t st A f W f T s A ς(3)箍筋直径及间距的确定选用8Φ箍筋(213.50mm A sv =),双肢箍,2=n则mm A s st 130387.03.50387.01=== 取mm s 120=<mm s 200max = (满足构造要求)即所配箍筋为120@8Φ(4)验算抗扭箍的配筋率%12.030027.128.028.0%34.01202503.5022min ,1===≥=⨯⨯==yv t sv st sv f f bs A ρρ 满足要求4、抗扭纵筋的计算(1)按cor st yv stl y st yv corstly A f s A f s A f A f μμζ11/==得 214841203.503604401903001.1mm s A f u f A st y cor yv stl =⋅⨯⨯⨯=⋅=ς (2)验算抗扭纵筋配筋率%30.036027.185.085.0%387.0500250484min ,=⨯==≥=⨯==y t tl stl tl f f bh A ρρ 满足要求(3)选筋:选用(2678mm A s =)弯、剪、扭构件计算三、 某雨篷梁,承受弯矩、剪力、扭矩设计值为m KN M .25=, KN V 40=,m KN T .6=,截面尺寸mm 240240⨯,C25混凝土,箍筋为HRB335级钢筋,纵筋为HRB400级钢筋。
桥梁受扭构件破坏特征及承载力计算桥梁是连接两个地理位置的重要交通设施,它承载着车辆和行人的重量。
桥梁的承载力是指其能够支撑的最大荷载,而桥梁受扭构件是桥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桥梁受扭构件的破坏特征和承载力计算方法。
一、桥梁受扭构件的破坏特征1.剪切破坏:扭转会产生剪应力,当剪应力大于材料的抗剪强度时,受扭构件会发生剪切破坏。
2.扭转破坏:在受扭构件上,扭转力作用会使其发生相对旋转,当达到一定角度时,受扭构件会失去承载能力,发生扭转破坏。
3.弯曲破坏:受扭构件在受到扭矩力矩作用时,由于材料的抗弯刚度有限,会发生弯曲破坏。
4.龙骨翻转:龙骨是支撑桥面板的主要构件,受到扭矩作用时,龙骨可能会翻转,导致桥面板的破坏。
1.线性弹性理论法:在这种计算方法中,假设受扭构件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服从线性弹性的规律,利用弹性力学理论进行力学计算,得到受扭构件的最大承载力。
2.极限强度理论法:这种计算方法基于构件材料的极限强度,假设受扭构件在超过一定弯曲角度后失去承载能力,利用建筑结构力学知识和试验数据,根据构件的几何形状、材料性能和边界条件等因素,确定承载力。
无论采用何种计算方法,桥梁受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都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受扭构件的几何形状和材料性能。
2.受扭构件所受的荷载类型和大小。
3.受扭构件所处的边界条件和约束。
4.受扭构件的安全系数。
通过对以上因素的综合考虑和计算,可以得到桥梁受扭构件的承载力。
在实际设计和施工中,为了保证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常会采用一定的安全系数,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
总之,桥梁受扭构件的破坏特征和承载力计算是保证桥梁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内容。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计算,可以确保桥梁受扭构件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第七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7.1 概述工程中的钢筋砼受扭构件有两类:● 一类是 —— 平衡扭矩:是静定结构由于荷载的直接作用所产生的扭矩,这种构件所承受的扭矩可由静力平衡条件求得,与构件的抗扭刚度无关。
如:教材图7·1a 、b 所示受檐口竖向荷载作用的挑檐梁,及受水平制动力作用的吊车梁以及平面曲梁、折线梁、螺旋楼梯等。
● 另一类是 —— 协调扭矩:是超静定结构中由于变形协调条件使截面产生的扭矩,构件所承受的扭矩与其抗扭刚度有关。
如:教材图7·2 所示现浇框架的边梁。
由于次梁在支座(边梁)处的转角产生的扭转,边梁开裂后其抗扭刚度降低,对次梁转角的约束作用减小,相应地边梁的扭矩也减小。
● 本章只讨论平衡扭转情况下的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在工程结构中,直接承受扭矩、弯矩、剪力和轴向力复合作用的构件是常遇的。
但规范对弯扭、剪扭和弯剪扭构件的设计计算,是以抗弯、抗剪能力计算理论和纯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理论为基础,采用分别计算和叠加配筋的方法进行的,故有必要先了解纯扭构件的受力性能和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7.2 纯扭构件的受力性能7.2.1 素砼纯扭构件的受力性能素砼构件也能承受一定的扭矩。
素砼构件在扭矩T 的作用下,在构件截面中产生剪应力τ及相应的主拉应力tp σ 和主压应力cp σ(教材图7·3)。
根据微元体平衡条件可知:τστσ==cp tp ,由于砼的抗拉强度远低于它的抗压程度,因此当主拉应力达到砼的抗拉强度时,即t tp f ≥=τσ时,砼就会沿垂直于主拉应力方向裂开(教材图7·3)。
所以在纯扭矩作用下的砼构件的裂缝方向总是与构件轴线成45o的角度。
并且砼开裂时的扭矩T 也就是相当于t f =τ时的扭矩,即砼纯扭构件的受扭承载力co T 。
为了求得co T ,需要建立扭矩和剪应力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强度条件,即砼纯扭构件的破坏条件求出受扭承载力co T 。
7.2.2 素砼纯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一) 、弹性分析法:用弹性分析方法计算砼纯扭构件承载力时,认为砼构件为单一匀质弹性材料。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1.钢筋混凝土构件受扭状态可以分为哪两大类?何谓平衡扭转和协调扭转?答:钢筋混凝土构件受扭状态可以分为两大类,平衡扭转和协调扭转。
平衡扭转是指其扭矩依据构件扭矩平衡关系,由荷载直接确定且与构件的扭转刚度无关的受扭状态;例如支承悬臂板的梁及吊车梁等承受的扭矩既为平衡扭转。
对于平衡扭转,构件必须具有足够的受扭承载力,否则将因不能与作用扭矩平衡而引起破坏。
协调扭转是指作用在构件上的扭矩由平衡关系与变形协调条件共同确定的受扭状态;例如框架中的边梁,受到次梁负弯矩的作用,在边梁上引起的扭转。
对于协调扭矩,在受力过程中,因为混凝土和钢筋的非线性性能,尤其是混凝土的开裂和钢筋的屈服,会引起内力重分布。
2.钢筋混凝土构件在纯扭作用下的破坏状态随配筋状况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哪四种类型?各有何破坏特点?答:钢筋混凝土构件在纯扭作用下的破坏状态随配筋状况的不同大致可分为适筋破坏、部分超筋破坏、超筋破坏、少筋破坏四种类型。
它们的何破坏特点如下:(1)适筋破坏正常配筋条件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外扭矩的作用下,纵筋和箍筋首先达到屈服强度,然后混凝土压碎而破坏。
这种破坏与受弯构件的适筋梁类似,属延性破坏,此类受扭构件称为适筋构件;(2)部分超筋破坏当纵筋和箍筋配筋比率相差较大,破坏时仅配筋率较小的纵筋或箍筋达到屈服强度,而另一种钢筋不屈服,此类构件破坏时,亦具有一定的延性,但比适筋构件的延性小,此类构件称为部分超配筋构件;这类构件应在设计中予以避免。
(3)超筋破坏当纵筋和箍筋配筋率都过高,会发生纵筋和箍筋都没有达到屈服强度,而混凝土先行压坏的现象,这种现象类似于受弯构件的超筋脆性破坏,这种受扭构件称为超配筋构件;这类构件应在设计中予以避免。
(4)少筋破坏当纵筋和箍筋配置均过少,一旦裂缝出现,构件会立即发生破坏,此时纵筋和箍筋应力不仅能达到屈服强度而且可能进入强化阶段,配筋只能稍稍延缓构件的破坏,其破坏性质与素混凝土矩形截面构件相似,破坏过程急速而突然,破坏扭矩基本上等于开裂扭矩。
第六章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思考题
6.1在实际工程中有哪些构件有扭矩作用?
①詹口竖向荷载作用的挑詹梁。
②受水平作用的吊车梁。
③现浇框架的边梁。
6.2在抗扭矩计算中如何避免少筋破坏和超筋破坏?
为了防止出现混凝土先压碎的超筋构件的脆性破坏,配筋率的上限以截面限制条件的形式给出
T≤0.2βfcWt
最小配箍率ρsumin对纯扭构件取:ρsvmin=0.28ft fyv
最小纵筋配筋率ρtl,min = 0.85 ft fyv
6.3什么是配筋强度比?配筋强度比的范围为什么要加以限制?即纵筋与箍筋的体积比和强度比的乘积
ξ=fyAstls / Fyv AstlUcor
加以限制才能保证构件破坏时纵筋和箍筋的强度都得以充分利用。
6.4《规范》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中βt 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Βt 称为剪扭构件混凝土强度降低系数。
用来考虑剪扭构件混凝土抵抗剪力和扭矩之间的相关性。
物理意义为随着同时作用的扭矩增大,物件的抗剪承受力逐渐降低;当扭矩达到纯扭构件的承载力时,其抗剪承载力下降为零。
反之亦然。
6.5受扭构件中纵筋和箍筋的配置应注意哪些问题?
⑴剪扭构件中,箍筋的配筋率ρsv(ρ=Asv / Bs)不应小于0.28ft/ fyv ,箍筋间距应符合表5-1的规定。
箍筋应做成封闭。
箍筋末端应做成135°弯钩。
其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5倍箍筋直径或50mm。
当采用多肢箍筋受剪时,受扭所需箍筋应采用沿截面周面布置的封闭箍筋,受剪箍筋壳采用复合箍筋。
(2)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受拉构件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
ρ之和。
配筋率和受扭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tl
,min
mm
%15.0210
1.128.0f f 28.0yv t sv.min =⨯==ρ,实际配箍率%15.0%25
2.0200
2003.502bs A sv.min sv sv =>=⨯⨯==ρρ,满足要求 0.287.020********V b T 36<=⨯⨯⨯=,故取87.0Vb
T =。
则%194.0%293.0210
1.187.06.0f f Vb T 6.0tl.min y t tl.=>=⨯⨯==ρρ,满足要求。
梁底抗弯纵筋配筋率为:
%24.045.0%89.036520074.650bh A min .0s ==>=⨯==y
t s f f ρρ,满足要求。
截面配筋如图:
6.2 某雨篷如题图所示,雨篷板上承受均布荷载(包括自重)设计值q=3.6kN/m2,在雨篷自由端沿板宽方向每米承受活荷载设计值p=1.4kN/m ,雨篷梁截面尺寸240mm×240mm ,其计算跨度2.5m ,且已知梁承受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1.4kN.m ,最大剪力设计值V=16kN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采用HPB23钢筋,试设计雨篷梁的配筋。
解:C20混凝土f c =9.6N/mm 2,f t =1.1N/mm 2, HPB235钢筋f y =210N/mm 2, 2yv mm /N 210f =。
(1)雨篷梁所受的扭矩值计算:沿梁跨度方向单位长度上的扭矩t
(2)截面特征计算:
262
210608.4)2402403(6
240)3(6mm b h b W t ⨯=-⨯=-= mm 760h b 2u mm 1061.3190190h b A mm
19050240h mm 19050240b cor cor cor 2
4cor cor cor cor cor =+=⨯=⨯=⨯==-==-=)(,
(3)截面尺寸复核:。
截面尺寸符合要求。
226
6
30w /4.26.90.125.0/224.210608.18.010720524010168.0,484.0240205b h mm N mm N Wt T bh V =⨯⨯<=⨯⨯⨯+⨯⨯=+<== (4)雨篷梁剪扭计算:
1.)验算是否要进行受剪、受扭承载力计算:
2266
30/77.01.17.07.0/844.110608.41072052401016mm N f mm N W T bh V t t =⨯=>=⨯⨯+⨯⨯=+
需要进行抗扭计算。
2.)验算是否能忽略扭矩对构件承载力的影响。
m .7.N 10310.010608.41.1175.0175.066KN T mm W f t t =<⨯=⨯⨯⨯=
不能忽略。
3.)验算是否能忽略剪力对构件承载力的影响:
KN V bh f 16KN 942.182052401.135.035.00t =>=⨯⨯⨯=
按抗弯和抗扭共同作用下计算配筋。
(5)确定所用的箍筋量
计算剪扭构建混凝土强度降低系数t β
0.1,0.1236.1205
24010710608.410165.015.15.015.16630=>=⨯⨯⨯⨯⨯⨯+=+=t t t Tbh VW ββ取 取配筋强度比2.1=ξ
mm mm f f s A /524.036100
2102.12.110608.41.10.135.0107A 2.1W 35.0T 26
6cor y v t t t v st1=⨯⨯⨯⨯⨯⨯⨯-⨯=-≥ξβ
(7)计算抗扭纵筋数量
0145.03652006.90.1104.1M 2601s 2
a =⨯⨯⨯⨯=∂=bh f c
b ξξ<=--=0146.0211a s
2
1084.32210
9.61.052004201460.mm f f ξbh A y c s =⨯⨯⨯⨯=∂= 2
min y t min .0s mm 24.138%24.0240240bh As %24.0f f 45.0%2.0max(%057.024024084.32bh A =⨯⨯===⨯=<=⨯==ρρρ则,),
(8)确定纵筋总用量
按构造要求,受扭纵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 和梁宽b ,故沿梁高分三层布置:
顶层:
,2mm 1703
Astl =选2Ф12钢筋.(226mm 2) 中层:,2mm 1703
Astl =选2Ф12钢筋.(226mm 2) 底层:,2mm 319139170As 3Astl =+=+选3Ф12钢筋.(226mm 2) 截面布置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