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量元素肥料硼与锌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及施用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施用锌肥对水稻试验报告5篇第1篇示例:施用锌肥对水稻试验报告一、研究目的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各种营养元素的支持,其中锌被认为是极其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
本试验旨在研究施用锌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设计及方法1. 试验地点:本次试验选择了位于广东省XX县的水稻田作为研究地点。
2. 试验对象:选取了当地常见的水稻品种进行试验。
3. 实验设计:本试验采用了随机区组设计,共设有3个处理组:施锌处理组、对照组和不施肥处理组。
4. 施肥方法:施用锌肥的处理组每亩土地施加了一定比例的锌肥,对照组和不施肥处理组则分别不施加或不添加锌肥。
5. 测定指标:试验期间定期测量各处理组的水稻植株生长情况、叶片氮、磷、钾、铁等各营养元素的含量,并在水稻成熟时测量产量。
三、试验结果分析1. 水稻生长情况:施用锌肥的处理组水稻植株长势良好,叶片颜色翠绿,生长健壮,叶片展开比例较高,表现出较好的生长状态。
2. 营养元素含量:施用锌肥的处理组水稻叶片中锌含量明显提高,而对照组和不施肥处理组的锌含量较低。
四、结论及建议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施用锌肥有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可以在实际生产中加大施肥量,提高水稻产量。
2. 需要根据土壤情况和水稻生长需要,合理调整施肥比例,以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
3.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类型锌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对施用锌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相信在实际生产中会有更好的效果。
希望本次试验结果能为广大农业生产者提供参考,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第2篇示例:施用锌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是许多农业科研人员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了探究施用锌肥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
下面将针对我们的试验设计、实验结果和结论进行详细的报告。
一、试验设计我们选取了一块水稻种植面积为0.5公顷的农田作为实验区。
施用锌肥对水稻试验报告一、引言锌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于植物的生理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锌肥在水稻种植中的施用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并改善其抗逆性。
本试验旨在研究施用锌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二、材料与方法1. 试验材料:选取现代改良良种水稻作为试验材料。
2. 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
处理1:基础施肥(不添加锌肥);处理2:施用锌肥100g;处理3:施用锌肥200g。
3. 试验方法:3.1 施肥:基础施肥使用常规肥料,锌肥使用硫酸锌混合制成的水溶性肥料。
3.2 施肥时间:锌肥在水稻播种2周后分2次施用,第一次施肥在生育期的拔节前,第二次施肥在抽穗期后。
3.3 观测指标:测定水稻的株高、叶片数、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
4.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和Duncan多重比较法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1. 株高:施用锌肥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水稻的株高均有所增加。
施用100g和200g锌肥的处理组的株高分别增加了5%和10%,差异显著 (P < 0.05)。
2. 叶片数:施用锌肥的处理组的叶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施用100g和200g锌肥的处理组的叶片数分别增加了8%和12% (P < 0.05)。
3. 穗长:施用锌肥的处理组的穗长显著高于对照组。
施用100g和200g锌肥的处理组的穗长分别增加了6%和10% (P < 0.05)。
4. 穗粒数:施用锌肥的处理组的穗粒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施用100g和200g锌肥的处理组的穗粒数分别增加了7%和12% (P < 0.05)。
5. 千粒重:施用锌肥的处理组的千粒重显著高于对照组。
施用100g和200g锌肥的处理组的千粒重分别增加了5%和8% (P < 0.05)。
6. 产量:施用锌肥的处理组的水稻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施用100g和200g锌肥的处理组的产量分别增加了8%和14% (P < 0.05)。
施用锌肥对水稻试验报告标题:施用不同浓度锌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浓度的锌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通过设定不同浓度的锌肥处理组和对照组,对水稻的苗期生长情况、成熟期产量及品质进行了观测和分析。
结果表明,适量施用锌肥可以显著改善水稻的生长状况和产量,提高水稻的品质。
1.引言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增加粮食产量、改善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锌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施用锌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材料和方法2.1 试验地点本试验选择了湖南省某农场的水稻田作为试验地点。
2.2 试验材料选用当地适宜生长的水稻品种,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设置了三个处理组,分别施用不同浓度的锌肥,另设对照组。
2.3 处理方法将试验地分为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相同。
将不同浓度的锌肥均匀施入土壤中,控制对照组不施锌肥。
2.4 观测指标观测水稻的苗期生长情况,记录植株高度、叶片颜色、叶面积等生长指标。
成熟期对产量和品质进行观测,记录水稻的籽粒数、籽粒大小、水稻质量等指标。
3.结果与分析3.1 水稻苗期生长情况在不同浓度锌肥处理下,水稻的苗期生长情况表现出明显差异。
适量的锌肥处理组水稻植株比对照组更为茂盛,叶片颜色更加翠绿,叶面积也更大。
3.2 水稻成熟期产量及品质在成熟期,对各处理组的水稻进行了产量和品质的观测。
结果显示,适量锌肥处理组的水稻产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水稻的籽粒大小更为均匀,水稻质量也更好。
5.结论本试验结果表明,适量施用锌肥可以显著改善水稻的生长状况和产量,提高水稻的品质。
在水稻种植中合理施用锌肥可以有效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对于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硼、锌、钼肥的合理施用苏聪莉1 闫东林1 杨浩2(1.洋县农技中心;2.洋县农广校)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微量营养元素的需求量虽然很少,而且所适宜的浓度范围也很窄,但是土壤中缺乏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或含量过高,都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从而导致产量和品质的严重下降,并且通过食物链进一步影响到人类和动物(家畜)的营养需求和健康。
随着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土壤中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间不平衡日益突出,合理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已成为农业生产中一项重要的农艺增产措施。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丰欠状况,常与形成地区的地理条件有关。
根据土壤普查结果,我县存在大面积微量元素缺乏的土壤,主要缺乏硼、锌、钼等几种。
1 硼肥1.1硼的生理作用:硼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和代谢;参与细胞壁组织的合成,促进细胞的伸长和细胞的分裂;促进植物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减少花粉中糖的外渗。
因此,在缺硼时作物受精作用受阻,子实不能正常发育,甚至完全不能形成,导致油菜“花而不实”,花生“有壳无仁”。
果树缺硼会明显影响花芽分化,致使结果率低,果肉组织坏死,果实畸形。
1.2硼肥的种类1.2.1硼砂,化学名称为硼酸钠或四硼酸钠,无色半透明或白色结晶粉末,溶于水。
硼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硼肥,可用作基肥、种肥和叶面肥。
1.2.2硼酸,白色粉末状、磷片状结晶,溶于水,溶液呈微酸性。
硼酸也是常用硼肥之一,其施用方法与硼砂相同。
1.3硼肥施用技术硼肥对种子的萌发和幼根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故应避免与种子直接接触。
1.3.1基肥:一般每亩用0.5-0.75公斤与有机肥混合后施用,也可拌细沙或细土撒施、条施、穴施。
1.3.2叶面肥:一般喷施浓度为0.1-0.2%。
在油菜移栽前两天叶面喷施可提高成活率,促进幼苗生长。
为了完全防治“疯花不实”,还需要在苗期和蕾苔期各喷施一次。
果树在盛花期及幼果期用0.3%的硼砂溶液与波尔多液或0.5%的尿素配成混合液进行喷施可有效地提高坐果率。
安徽农学通报2023年09期粮食·油料·经作水稻锌肥不同施用方式应用效果试验顾文健(来安县汊河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安徽来安239236)摘要为研究锌肥不同施用方式对水稻产量及籽粒含锌量的影响,开展了水稻锌肥不同施用方式田间效果比较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锌肥能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和籽粒含锌量,尤以锌肥基施+叶面喷施的施用方式效果最佳,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水稻产量及籽粒的锌含量。
关键词水稻;锌肥;施用方式;产量结构;经济效益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09-0071-04锌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施用锌肥是改善作物缺锌、提高作物产量和籽粒锌含量的重要措施,同时锌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1-2]。
由于土壤缺锌引起的稻米锌含量低,进而导致人体缺锌,因此,掌握锌肥高效施用技术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和籽粒锌含量具有重要意义[3]。
通过农艺措施等方式增加籽粒中锌的含量,是解决锌缺乏问题的最经济有效的途径[4]。
据报道,中国约有40%缺锌或潜在缺锌的土壤[5]。
近年来,一些农户片面追求水稻产量,持续不断地增加氮、磷、钾肥的用量,使得部分地区土壤缺锌的现象更加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壤生产力和水稻产量的持续提高[6]。
施用适量的锌肥有助于提高水稻产量,而不同的施锌方式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研究表明,水稻锌肥施用量在15.0~30.0kg/hm2较为适宜[7-8];土施锌肥的增产效果高于叶面喷施,而叶面喷施对于提高水稻植株各器官富锌能力显著优于土施[9-10]。
为此,笔者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在田间条件下开展水稻锌肥不同施用方式应用效果试验,通过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子、成熟期籽粒和稻草的锌含量及累积量的测定进行比较分析,评价锌肥不同施用方式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和改善籽粒锌营养含量方面的差异,为指导水稻生产实践中高效施用锌肥提供参考和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来安县汊河镇董青村,于2022年5—10月实施。
水稻缺锌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水稻缺锌是指水稻生长过程中缺乏锌元素,导致植株生长发育不良,产量和品质下降。
以下是水稻缺锌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水稻缺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土壤锌含量不足:一些土壤中锌含量较低,或者锌含量高,但形态不易被水稻吸收利用,都会导致水稻缺锌。
2.土壤pH值过高或过低:土壤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锌的有效性和水稻对锌的吸收能力。
3.土壤中有害物质:一些有害物质如铜、磷酸盐等会与锌发生反应,降低锌的有效性。
4.土壤湿度过高:土壤湿度过高会导致土壤中锌离子结合变得不稳定,使锌在土壤中难以吸收。
针对水稻缺锌问题,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土壤改良:可以通过施入有机肥料、添加石灰等方式,调整土壤pH值,提高土壤锌的有效性。
2.土壤调理:可以通过施入含锌肥料,如硫酸锌、碳酸锌等补充土壤中锌的供应,提高水稻对锌的吸收能力。
3.合理施肥:必须按照水稻生长期的需要,正确施入含锌肥料,并控制施肥量和施肥时间,以保证水稻能够充分吸收利用锌元素。
4.增施微量元素:可以适当增施一些微量元素肥料,如硼、钼等,以提高水稻对锌的吸收能力。
5.防治土壤有害物质:可以对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进行修复,如选择合适的修复剂,进行土壤修复,以减少对锌的影响。
6.合理管理水田:合理管理水田的水分,避免土壤湿度过高,保持土壤湿润适度,有利于锌的吸收和利用。
7.科学轮作:进行合理的轮作方式,有利于改善土壤的养分状况,提高水稻养分吸收的能力,防止水稻缺锌。
水稻缺锌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合理施肥、土壤改良、合理管理水田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理水稻缺锌问题,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3·3稻谷中出现霉谷,主要还在于稻谷存储期间的水分高以及稻谷中掺杂了一些有一定水分的泥块等因素造成的。
总的来说,稻谷中出现霉谷,人为管理不当的因素比较大,天气情况是次要的。
1.稻谷的水分高。
稻谷的存储,需要把稻谷的水分降低到14.5%左右的安全水分是才能够长期的安全储存。
但是对于农民朋友常规的水稻储存方式来说,很难达到14.5%的安全水分。
一般都在15-16%左右,也算是安全水分的区间。
如果水分超过16%,在灌袋、攒堆储存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出现发烧、霉变的情况发生。
水稻的籽粒在收获之后,还是会进行一定程度的呼吸作用,分解籽粒中的有机物释放出二氧化碳和热量。
而且,籽粒呼吸作用的强度与温度和水分呈正相关的趋势。
所以,水稻的籽粒含水量越高,在储存期间的呼吸作用强度就越大、散发出来热量也越多,就会造成水稻籽粒的高温、霉变。
而且,这种霉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籽粒脱壳之后呈现水黄粒的状态,一种是水分过大而生长霉菌造成的籽粒霉变。
前者对水稻的品质影响较大,也会影响出售;而对于后者来说,水稻的价值已经没有了,作饲料都不合格,只能丢弃处理。
2.存储期间粮堆里掺杂了土块。
水稻的收割较为繁忙,但是一些有经验的稻农在收割粮食的时候都会把收割机、拖拉机作业时掺杂在粮堆里的湿土块给剃出来,目的就在于避免存储期间粮食霉变的情况发生。
我们都知道,水稻的籽粒有一定的吸水能力,而掺杂在粮堆里的湿土块就是稻谷霉变所需的水分来源。
有了水,呼吸作用强度增加,极容易在粮堆里的局部区域出现发烧、霉变的情况。
而且,这种霉变还有一定的扩散能力,对粮食的安全储存风险极大。
3.人为管理不善。
水稻收获之后不能及时的出售需要保存一段时间。
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人力或者机械的方式倒堆、降水。
而且,这个过程是需要多次重复作业才能把水分降低到15-16%的水稻储存水分。
如果粮食收获之后,不进行管理,也很容易出现内部高温、霉变的情况。
尤其是出现一段时间的降水天气,更容易造成这类情况的发生。
施用锌肥对水稻试验报告一、引言锌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它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水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锌肥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备受关注。
本实验旨在研究施用锌肥对水稻的效果,并为水稻的锌营养供给提供理论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选取生长期健康的水稻幼苗;锌肥溶液。
2. 方法:2.1 分组:按照施肥与否分为两组,每组设立3个重复。
2.2 处理:实验组在播种后15天喷施锌肥溶液,对照组不施肥。
2.3 观察指标:观察水稻株高、根长、叶片绿度等生长指标,并测定水稻体内的锌含量。
2.4 统计分析: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方差分析进行显著性检验。
三、结果1. 生长指标1.1 实验组水稻株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
1.2 实验组水稻根长显著长于对照组(P < 0.05)。
1.3 实验组水稻叶片绿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
2. 锌含量2.1 实验组水稻体内锌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
四、讨论施用锌肥对水稻生长发育有显著的促进效果。
锌是植物生长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参与光合作用、生长素合成以及蛋白质合成等关键生理过程。
实验结果显示,施用锌肥可以增加水稻株高、根长和叶片绿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
这表明锌肥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施用锌肥还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体内的锌含量。
锌是植物体内多种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植物中发挥着重要的催化作用。
水稻的锌含量与其生长发育密切相关,适当的锌肥施用可以提高水稻体内锌含量,进而改善水稻的生长状态。
施用锌肥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叶片绿度,并增加水稻体内的锌含量。
在实际生产中,合理施用锌肥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
施用锌肥对水稻试验报告【摘要】本试验报告旨在探讨施用锌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
试验设计包括对不同施肥处理的水稻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显示施用锌肥的水稻生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影响因素探讨中考察了土壤锌元素含量和水稻根系吸收情况,营养价值分析表明施用锌肥的水稻更具营养丰富度。
通过生长发育情况的观察发现,施用锌肥能促进水稻生长和增加产量。
综合分析得出结论,施用锌肥对水稻生长有积极影响,建议在未来农田施肥中加入适量锌元素以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本研究为农田施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水稻、锌肥、试验报告、施用、正文、试验设计、实验结果、影响因素、营养价值、生长发育、观察、结论、积极影响、建议、农田施肥、锌元素。
1. 引言1.1 施用锌肥对水稻试验报告本试验旨在探讨施用锌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影响因素探讨、营养价值分析以及生长发育情况观察来验证锌元素在水稻生长中的作用。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发展。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升,施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本次试验中,我们设定了不同施肥处理组,分别施用不同含锌量的肥料,并对比观察水稻生长情况。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初步结论。
为了更准确地评估锌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影响因素以及进行更深入的营养价值分析。
我们将关注水稻的生长发育情况,并观察锌元素是否会对其产量和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希望可以为未来农田的施肥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在适当的情况下加入适量的锌元素,以促进水稻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
施用锌肥对水稻生长有积极影响,这也为农田施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 正文2.1 试验设计试验设计是本次研究的重要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后续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本次试验的设计遵循了科学严谨的原则,确保了试验过程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农用硼砂使用方法,钙镁硼锌肥怎样使用水稻:播种前,每亩地施加0.5kg的硼砂;在孕穗期和开花期各喷施一次0.2%硼砂溶液,每次每亩地施加50-80L肥液。
蔬菜:每次每亩地喷施50-80L的0.1-0.2%硼砂水溶液,番茄在苗期和开花期各喷1次;萝卜和胡萝卜在苗期及块根生长期各喷1次;马铃薯在蕾期和初花期各喷1次。
一、农用硼砂使用方法1、水稻:播种前,每亩地施加0.5kg的硼砂;在孕穗期和开花期各喷施一次0.2%硼砂溶液,每次每亩地施加50-80L肥液。
2、小麦:播种前,每亩地施加0.5kg的硼砂;在孕穗期、开花期、灌溉期各喷施一次0.2%硼砂溶液,每次每亩地施加50-80L肥液。
3、玉米:播种前,每亩地施加0.5kg的硼砂;在苗期和小喇叭口期各喷施一次0.2%硼砂溶液,每次每亩地施加50-80L肥液。
4、豆科作物:播种前,每亩地使用0.4-0.5kg的硼砂,拌细土10-15kg施加到沟或穴中;在大豆的苗期至开花期,蚕豆的苗期至初花期,花生的苗期至结荚期喷施2-3次0.2%硼砂溶液,每次每亩地的肥液用量为50-75L。
5、甜菜:播种前,每亩地使用0.5-0.7kg的硼砂,拌细干土10-15kg 施加到沟或穴中;在苗期、繁茂期、块根形成期各喷施一次0.2%硼砂溶液,每次每亩地施加50-80L肥液。
6、芝麻:播种前,每亩地使用1-1.5kg的硼砂,拌细干土10-15kg 施加到土壤中;在蕾期、花期各喷施一次0.2%硼砂溶液,每次每亩地施加50-80L肥液。
7、甘蔗:苗期、分蘖期、伸长期各喷1次0.2%硼砂溶液,每次每亩地施加50-80L肥液。
8、苹果:每株施加100-150g的硼砂(视树体大小而定)在树的周围,一般每平方米施加10-20g的硼砂为宜,每平方米不能超过40g (其他果树可以按照苹果树的标准施加);在花蕾期和盛花期各喷1次0.2-0.3%硼砂溶液,施加量以布满树叶表面或者是树体为宜。
9、其它果树:柑橘在春芽萌发展叶前及盛花期各喷1次;苹果在花蕾期和盛花期各喷1次;桃、杏和葡萄在花蕾期和初花期各喷1次,喷施浓度为0.2-0.3%。
水稻需要的微量元素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了保证水稻的生长和发育,需要合适的营养元素供给。
除了主要营养元素外,水稻还需要一些微量元素来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
本文将介绍水稻所需的微量元素及其作用。
一、铁(Fe)铁是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它是合成叶绿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参与呼吸作用和氮代谢。
铁的缺乏会导致叶片出现黄化的症状,影响光合作用和产量。
二、锰(Mn)锰是水稻中的一种重要微量元素,它参与了叶绿素的合成和光合作用过程。
锰的缺乏会导致叶片出现白色或黄白色斑点,影响叶片的正常功能。
三、锌(Zn)锌是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它对水稻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根系发育都有重要影响。
锌的缺乏会导致叶片变窄、发黄,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四、铜(Cu)铜是水稻中的一种微量元素,它参与了多种酶的活化和催化作用。
铜的缺乏会导致叶片变黄,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五、钼(Mo)钼是水稻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是硝酸还原酶和氮酶的组成部分。
钼的缺乏会导致水稻叶片出现黄化和卷曲的症状,影响氮的代谢和吸收。
六、硼(B)硼是水稻生长发育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它参与了细胞壁的形成和维持正常的细胞膜透性。
硼的缺乏会导致水稻叶片变脆、边缘卷曲,影响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转运。
七、钴(Co)钴是水稻中的一种微量元素,它参与了维生素B12的合成和植物生长发育。
钴的缺乏会导致水稻叶片变黄、发生坏死,影响光合作用和产量。
八、镍(Ni)镍是水稻中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在植物中起到了催化作用。
镍的缺乏会导致水稻叶片出现黄化和叶缘糠皮样斑点,影响氮的代谢和光合作用。
以上是水稻所需的一些微量元素及其作用。
合理施肥和充分补充这些微量元素对于水稻的正常生长和高产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土壤调理和合理施肥来保证水稻获得充分的微量元素供应,提高产量和质量。
水稻硼肥施用量硼是水稻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在水稻中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如提高光合能力、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增加花穗数量和改善花粉活力等。
缺乏硼元素的水稻易出现生长缓慢、株矮叶小、生育期延长、花少果少等情况。
然而,水稻生长所需的硼元素量并不多,一般认为其吸收的最低量为0.5mg/kg,最高不超过40mg/kg,因此要注意硼肥的合理使用量。
以下建议供参考:1. 土壤调查和分析在施用硼肥之前,应先进行土壤的性质分析和硼含量检测。
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水稻品种对硼的需求量不同,因此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水稻生长情况,选择适当的施用方式和施用量。
2. 施用方式水稻硼肥有多种施用方式,主要包括基肥、追肥、叶面喷施等。
其中,基肥是指将硼肥直接掺入土壤中,让水稻根系通过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实现对硼元素的吸收;追肥是指在水稻生长期间,对水稻进行硼肥的单独或混施;叶面喷施是指将硼肥稀释后喷洒在水稻叶面,让水稻通过叶片吸收硼元素。
不同的施用方式和不同的施用期需要不同的施用量。
一般而言,基肥中硼肥的施用量为每亩6-10kg,追肥中的硼肥施用量为每亩0.5-1.5kg,叶面喷施中的硼肥施用量为每亩1-2kg。
但这些施用量仅供参考,具体的施用量需结合土壤性质、水稻品种和生长情况等因素进行调整。
注意事项:1. 硼肥过量施用容易导致硼中毒,影响水稻正常生长和发育。
一般来说,硼元素在土壤中的酸度越高,施用量就应该越小。
2. 硼肥应均匀施入土壤,尽量避免浅表施肥或集中施肥,以免硼元素在土壤中流失或形成结壳。
3. 在硼肥施用过程中,要注意与其他肥料的配合和交互作用。
一些要素如钙、锌等会与硼元素发生竞争或相互作用,影响硼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效果。
总之,根据实际情况可考虑采取不同的施用方式及不同的施用量,以确保水稻生长所需的硼元素充分补充,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农业科学 农业与技术2017, V ol.37, No.06 15水稻中微量元素锌施用效果试验总结黄春波1 李 国2(1.吉林省榆树市农业局,吉林 榆树 130400;2.吉林省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吉林 榆树 130400)摘 要:本文为进一步探讨明确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施用效果和适宜用量及与化肥配合施用的效果,了解土壤中、微量元素的供应情况,为今后科学指导施肥提供依据,按照吉林省土肥总站要求,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认真做了本项试验。
关键词:水稻;微量元素;试验总结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0151 试验地基本情况与供试材料试验地设在保寿镇朱达村侯占江家承包地,试验地地势平坦,地力均匀,前茬作物为水稻,施肥量为:N :P 2O 5:K 2O=13:5.6:5,价格:N:2.2,P 2O 5:3.1,K 2O: 3.7;土类:水稻土,亚类:淹育水稻土,土属:草甸型淹育水稻土,土种:中腐草甸型淹育水稻土。
土壤质地:壤土。
土层厚度:30~60cm 。
障碍因素:无明显障碍。
肥力等级:2级;土壤测试值:碱解氮:66.7g/kg ,速效磷:32.4g/kg ,速效钾:117.7g/kg , pH 值6.62;经纬度:E126°39′16.31″,N44°38′09.48″海拔:177m ;前茬作物:水稻,品种:吉粳“83”,产量:652.3 kg/667m 2。
试验材料主要为化肥和微肥。
其中化肥品种主要为:尿素(含N 为46%),过石(含P 2O 5为39%),氯化钾(含K 2O 为60%),微肥主要品种为硫酸锌(含硫酸锌20%);供试作物是水稻,品种:通玉“406”。
2试验处理与田间管理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小区面积40m 2,设3次重复,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区组内土壤、地形等条件应相对一致,区组间允许有差异,每个区单排单灌。
中微量元素肥料硼与锌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及施用技术
摘要微量元素与氮、磷、钾等营养元素都是同等重要、不可代替的。
阐述了中微量元素肥料硼与锌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并介绍了微肥的施用技术,以期为正确应用微肥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微量元素肥料;硼;锌;水稻;影响;施用技术
部分微量元素具有生物学意义,是植物和动物正常生长和生活所必需的,称为必需微量元素或者微量养分,通常简称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与氮、磷、钾等营养元素都是同等重要、不可代替的,只有在满足了植物对大量元素需要的前提下,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才能充分发挥肥效,才能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果。
我国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研究微量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50年代开始研究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形态。
60年代开始研究微肥在生产中的应用,相继发现:大豆施用钼肥增产显著;硼能促进根系生长,对防治油菜花而不实、棉花蕾而不花等症均有明显改善;针对性施锌、硼肥,增产极显著,大大促进了微肥应用。
因此,以前研究硼肥针对油菜和棉花比较多,而硼对水稻生长的作用却无人研究。
1 微量元素肥料硼与锌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新建县农业局土肥站研究微量元素肥料硼、锌对水稻生产影响始于2009年。
当时新建县土壤含硼0.8 mg/kg,含锌2.29 mg/kg,含量均属中等。
为验证硼、锌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新建县农业局土肥站、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北京新禾丰公司江西分公司联合在新建县石埠镇留田村一农户的田块做早稻对比试验。
根据田块土壤养分状况,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确定试验田早稻大量元素肥料的施肥量。
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测土配方施肥区;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增加禾丰颗粒锌3 kg/hm2和禾丰颗粒硼3 kg/hm2区;农民常规施肥区(CK)。
小区面积100 m2,3次重复,随机排列,试验小区四周设1 m以上保护行,小区间作田埂隔离(田埂作3次成形后用薄膜覆盖),各小区单独排灌。
2009年7月14日,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新禾丰公司、新建县农业局土肥站共同组织新建县农业局领导、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及部分种粮大户参观试验,并共同邀请省技术推广总站、省植保站、市土壤肥料站、市植保站有关专家对试验进行测产,结果如下。
(1)水稻分蘖、有效穗数增加。
增施微量元素肥料硼、锌后,早稻起苗快、苗壮、叶色更浓绿。
水稻分蘖力明显增强,与常规施肥区(CK)比较,平均每蔸多1~2根,有效穗数增加18万穗/hm2。
与配方施肥区比较,有效穗数增加4.5万穗/hm2。
(2)穗实粒数、千粒重明显提高。
与常规施肥区(CK)比较,每穗实粒数增加1.7粒,结实率增加了1个百分点,株高增2.3 cm,千粒重也增加了0.1 g。
与配方施肥区比较,每穗实粒数增加0.8粒,结实率增加了1个百分点,株高增加0.8 cm,千粒重增加了0.1 g。
(3)抗纹枯病、稻曲病能力增强,不易倒伏。
增施微量元素肥料硼、锌后,水稻根系发达,水稻根系比常规施肥区(CK)增加22.1%,根系呈白色、粗壮且长,扎入土壤更深。
茎秆粗壮,剑叶挺、直。
抗纹枯病、稻曲病能力明显增强。
水稻光合作用和肥料利用率明显提高,不易倒伏。
(4)增产明显。
与常规施肥区(CK)比较,增产稻谷633 kg/hm2,增收1 392.6元/hm2,减去成本180元/hm2,纯增收1212.6元/hm2。
与配方施肥区比较,增产稻谷207 kg/hm2,增收455.4元/hm2,减去成本180元/hm2,纯增收275.4元/hm2。
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而且微量元素肥料与大量元素肥料的基肥同时施用,不增加劳动力(表1)。
2 微量元素肥料施用技术
施用微量元素肥料虽然可以增产增收,但同时必需注意其施用方法。
2.1 土壤施肥
常用的微肥除化学肥料(如硼砂、硫酸锌)外,还有玻璃肥料、整合肥料、矿渣或下脚料等,通常都用作基肥和种肥。
施用量要根据作物和微肥种类而定,一般不宜过大[1-2]。
如对水稻,可施七水硫酸锌15 kg/hm2,硼砂一般用7.5~15.0 kg/hm2,并与厩肥等有机肥混合均匀基施。
2.2 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微量元素的水溶液浸泡种子或拌种[3-4]。
如硼酸或硼砂的浸种液浓度为0.01%~0.03%,每500 kg种子仅用5 L这种溶液。
2.3 根外追肥
将可溶性微肥配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对作物茎叶进行喷施,也可补充一定的微量元素。
同时也可以在作物的不同发育阶段,根据具体的需要进行多次喷施[5-6]。
一般喷洒浓度为0.01%~0.05%。
2.4 注意事项
一是注意改善土壤环境条件。
微量元素的缺乏,通常是其有效性低,通过调节土壤条件如土壤酸碱度、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等,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的微量元素营养条件。
二是注意施用量及浓度。
作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很少,且从
适量到过量的范围很窄,因此要防止微肥用量过大;土壤施用时还必须施得均匀,浓度要保证适宜[7-8]。
3 参考文献
[1] 杜福斌.农作物如何科学施用微肥[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11):27.
[2] 陈茂春.农作物如何科学施用微肥[J].四川农业科技,2012(11):42-43.
[3] 李蓉春,潘宁军,臧壮望.合理施用微肥应注意的问题[J].上海蔬菜,2012(1):61-62.
[4] 贾占光,郭兰英,何叶.秋播作物施用微肥四法[J].现代农村科技,2011(20):52.
[5] 刘玮,郭伟,张清旺.作物常用微肥科学施用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1(13):42.
[6] 胡启山.几种常用微肥及其施用技术[J].农家科技,2011(5):12.
[7] 闫孝贡,刘剑钊,郭金瑞,等.微量元素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有效施用[J].农业与技术,2010,30(1):69-71.
[8] 张秀菊.常用微肥施用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7):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