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学教程 第三章 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规则和资产负债表
- 格式:ppt
- 大小:3.02 MB
- 文档页数:32
第三章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法规原则与资产负债表第三章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法规原则与资产负债表中央银行的各项职责主要通过各种业务活动来履行。
与商业银行相比,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有特殊的法定授权、特定的业务范围和特殊的业务活动原则。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有特定的格式,其项目内容与商业银行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节中央银行业务活动与资产负债表一、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一般分类二、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一般构成三、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间的关系一、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一般分类:存款准备金管理;货币流通管理;货币市场监管;黄金、外汇管理;征信管理;金融风险的评估与管理;反洗钱和金融安全管理;金融统计业务;国际金融活动与协调管理;对金融机构的稽核、检查、审计银行性业务(与货币相关)清算业务资产负债业务经理国库业务会计业务货币发行业务准备金及其存款业务发行中央银行证券再贴现业务和贷款业务公开市场业务黄金、外汇业务管理性业务(与货币无关))二、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国人民银行从1994年起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规定的基本格式,编制中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并定期向社会公布。
2<#004699'>0<#004699'>0<#004699'>0年又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货币金融统计制度进行了修订。
二、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一般构成资产国外资产对中央银行政府的债权对各国地方政府的债权对存款货币银行的债权对非货币金融机构的债权对非金融政府企业的债权对特定机构的债权对私人部门的债权负债储备货币定期储备和外币存款发行债券进口抵押和限制存款对外负债中央政府存款对等基金政府贷款基金资本项目其他项目国内资产三、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的关系对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关系的分析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资产和负债的基本关系如果把自有资本从负债中分列出来,资产与负债的基本关系可以用以下三个公式表示:(1)资产 = 负债 + 自有资本(2)负债 = 资产 - 自有资本(3)自有资本 = 资产 - 负债上述三个公式表明了中央银行未清偿的负债总额、资本总额、资产总额之间基本的等式关系。
王广谦《中央银行学》第3版章节题库第三章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法规原则与资产负债表一、概念题1.基准利率(中央财大2010研;东北师范大学2005研;人大2000研;首都经贸大学2002研;中国海洋大学2000研)答:基准利率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无风险利率,是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即这种利率发生变动,其他利率也会相应变动。
在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发行的债券利率,即国债利率可看作为无风险利率。
基准利率必须是市场化的利率:一方面,只有市场机制才能形成整个社会的无风险利率;另一方面,也只有市场机制中的市场化的无风险利率,其变化才可以使全社会其他利率按照同样的方向和幅度发生变化。
基准利率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另一种用法。
如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贷利率叫基准利率;美国则主要是联邦储备系统确定“联邦基金利率”,该系统也同时发布贴现率;欧洲中央银行则发布三个指导利率:有价证券回购利率、央行对商业银行的隔夜贷款利率和商业银行在央行的隔夜存款利率。
2.法定业务权力答:中央银行的法定业务权力是指法律赋予中央银行在进行业务活动时可以行使的特殊权力。
这些特殊权力是根据法律赋予中央银行的具体职责确定的,以确保其职责的顺利履行。
根据目前各国中央银行法,这种法定业务权力一般有:①发布并履行与其职责相关的业务命令和规章制度的权力;②决定货币供应量和基准利率的权力;③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的权力;④决定对金融机构贷款数额和方式的权力;⑤灵活运用相关货币政策工具的权力;⑥依据法律规定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监督管理的权力;⑦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力。
3.管理性业务答:管理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最高金融管理当局所从事的业务。
这类业务主要服务于中央银行履行宏观金融管理的职责,最大的特点:一是与货币资金的运动没有直接的关系,不会导致货币资金的数量或结构变化;二是需要运用中央银行的法定特权。
管理性业务主要有存款准备金管理、货币流通管理、货币市场监管、黄金外汇管理、征信管理、金融风险的评估与管理、反洗钱和金融安全管理、国际金融活动与协调管理、金融调查统计及对金融机构的稽核、检查、审计等业务。
第三章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法规原则与资产负债表一、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一般原则1、非营利性:即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不是以营利为目的。
2、流动性:中央银行一般不做期限长的资产业务3、主动性:根据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在必要时中央银行必须主动采取措施,通过具体业务实现调控目的。
4、公开性:中央银行的业务状况公开化,定期向社会公布业务与财务状况,并向社会提供有关的金融统计资料。
二、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1、定义:中央银行在履行职能时其业务活动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存量报表。
2:构成:资产、负债3、资产:国外资产(黄金储备、中央银行所持有的可自由兑换外汇、特别提款权……);国内资产(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政府和其他部门的债权构成)负债:储备资产(现金、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金等)、定期储备和外币存款、发行债券、中央政府存款第四章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一、中央银行的负债构成:存款业务、货币发行业务、其他负债业务和资本业务二、中央银行存款业务的目的和意义:1、有利于调控信贷规模与货币供应量2、有利于维护金融业的安全3、有利于资金的支付清算4、有利于政府资金融通并保持货币稳定三、中央银行存款业务的特点1、存款原则具有特殊性。
中央银行的存款具有强制性。
2、存款动机具有特殊性。
中央银行吸收存款是出于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的需要,是出于执行中央银行职能的需要。
3、存款对象具有特殊性。
不直接面对个人和企业。
4、存款当事人关系具有特殊性。
中央银行与存款当事人之间除经济关系之外,还有行政性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
四、准备金存款业务的基本内容1、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亦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规定可充当存款准备金的内容。
第一准备是银行为应付客户提取现款随时可以兑换的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
第二准备是指银行容易变现而又不致遭受重大损失的资产,如国库券及其他流动性资产。
3、确定存款准备金计提的基础。
确定存款余额,确定缴存存款准备金的基期(当期准备金账户制、前期准备金账户制)五、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业务1、含义:一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经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通到社会;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