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配送在乳制品冷链物流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43.65 KB
- 文档页数:2
冷链物流在乳制品行业中的应用与创新冷链物流在乳制品行业中的应用与创新随着乳制品市场的不断拓展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冷链物流在乳制品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冷链物流是指在整个供应链中通过低温环境控制和技术手段,确保产品在运输、仓储和配送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以保持食品的新鲜和质量安全。
在乳制品行业中,冷链物流的应用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持乳制品的新鲜度和品质乳制品是一种易腐食品,其质量往往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通过冷链物流,可以确保乳制品在运输和配送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延长产品的保质期,确保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特别是对于易变质的乳制品如鲜奶和酸奶,冷链物流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产品腐败和变质的风险,提供高质量的乳制品给消费者。
2. 提高乳制品供应链的可追溯性冷链物流在乳制品供应链中的应用可以提高产品的可追溯性。
通过电子标签、传感器和互联网技术,可以对乳制品的运输和配送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记录,确保产品的安全和质量可控。
当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可以通过追溯系统快速找到问题的原因和来源,采取及时的措施,避免质量问题的扩散和风险的放大。
3. 增加产品的市场流通率通过冷链物流,可以将乳制品从生产基地迅速运输到消费地,提高产品的市场流通率。
冷链物流的应用可以缩短产品的运输时间,减少产品的库龄,保证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同时,冷链物流还可以减少产品的损耗和浪费,提高产品的供应效率和市场覆盖率。
特别是对于远销乳制品的企业来说,冷链物流的应用可以快速将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 推动乳制品行业的创新发展冷链物流的应用在乳制品行业中也推动了相关技术和服务的创新发展。
例如,在冷链物流中广泛应用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运输盒等设备,以及基于互联网的运输跟踪系统、质量管理系统等技术,都为乳制品行业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和更可靠的物流服务。
同时,冷链物流的应用也推动了物流企业和乳制品生产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共赢,促进了整个乳制品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两票制”下医药冷链物流共同配送策略探讨“两票制”是指在城市配送过程中,将货物运营过程分为两种运输票据,分别是发票和运输单据。
发票用于商品的购买和销售,运输单据则用于物流运输过程的记录和管理。
在医药冷链物流领域,由于货物的特殊性,对于物流配送过程的要求更为严格,因此需要采取更为精准和有效的配送策略。
在医药冷链物流配送中,需要确保货物在整个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稳定,以保证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
配送策略应包括配送路径的规划和选择,以及货物的运输方式和装载方式的确定。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合理规划货车的行驶路线,避免交通拥堵和恶劣天气等情况对药品的影响。
可以选择专门的冷链运输车辆和设备,保持货物在恒定的温度环境下运输。
对于不同种类的药品,可以采取不同的装载方式,如冷藏、冷冻或干冰等。
在配送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温度监控系统,随时掌握货物的温度变化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在货车、仓库等关键位置安装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货物的温度变化,并将数据传输到中央监控中心。
可以设置温度报警系统,一旦发现温度超出设定的范围,立即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还可以进行温度记录和数据分析,以便对问题进行追溯和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在医药冷链物流配送中,还需要与供应商和客户进行密切合作,共同参与配送过程。
供应商可以提供准确的货物信息和要求,以便物流公司进行合理的配送方案制定。
客户可以提前预约送货时间和地点,以便物流公司进行合理的时间安排和路径规划。
物流公司可以与供应商和客户共享温度监控系统的数据,以便实时掌握货物的温度变化情况,并及时协调解决问题。
在医药冷链物流配送中,还需要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意识提升,确保他们对冷链物流配送的特殊要求有清楚的认识和理解。
可以通过组织培训课程、开展知识考核和实践操作等方式,提高员工对冷链物流配送的操作技能和风险意识。
可以加强员工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以提高配送效率和减少误操作的风险。
“两票制”下的医药冷链物流配送策略应包括合理规划配送路径和选择运输方式、确保货物温度稳定的监控系统、与供应商和客户共同参与配送过程、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意识提升等方面。
E nterprise E conomy2011年第12期(总第376期)乳制品企业冷链物流共同配送研究□张琳庞燕夏江雪[摘要]冷链配送问题是冷链物流研究的关键。
乳制品企业冷链销售终端对产品配送质量与时间的要求较高,建立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导的合作型共同配送———共同集配,将保障乳制品企业实现及时、高质量的供应,满足市场的需求。
同时,发展城市乳制品冷链物流的共同集配模式,不仅可以实现乳制品冷链物流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降低能源消耗,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社会和环境效益,提升乳制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冷链物流;共同配送;乳制品企业[中图分类号]F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11)12-0089-04[基金项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乳制品冷链物流研究”(批准号:2009sx22)[作者简介]张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物流工程与管理;庞燕,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物流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物流工程与管理;夏江雪,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物流工程与管理。
(湖南长沙410004)Abstract :Cold -chain distribution is the key to the cold -chain logistics.Dairy enterprises have strict requirements in distributionquality and timing.By setting up the cooperative joint -distribution dominated by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dairy enterprises will ensure the supply in time and high quality to meet the needs of market.Meanwhile ,developing jointly concentrated dis-tribution mode of metropolitan dairy cold -chain logistics,which can not only realize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resources,but also decrease urban traffic pressure and decrease energy consumption.While the enterprises realize their economic effectives,they should pay much attention to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ives to promote the marketing competiveness of dairy enterprises.Key words :cold chain logistics ;joint -distribution ;dairy enterprises一、引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乳制品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鲜乳制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策略研究鲜乳制品冷链物流是一种确保鲜乳制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保持最佳品质和安全性的物流模式。
随着消费者对鲜乳制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鲜乳制品冷链物流面临着诸多发展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鲜乳制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策略。
一、加强供应链合作与整合鲜乳制品的生产、运输和销售环节是一个复杂的供应链体系,涉及了生产企业、冷链物流企业、零售商等多个环节和主体。
为了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协同效应和物流运作效率,需要加强各主体之间的合作与整合。
可以通过建立供应链联盟、合作共享信息平台、制定统一的物流标准等方式,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同管理,避免信息孤岛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
二、优化物流网络布局鲜乳制品冷链物流的发展需要在物流网络的布局上进行优化。
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鲜乳制品物流中心,集中存储和分发鲜乳制品,实现物流运营的集约化和规模化。
还应考虑物流中心的位置选择,使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覆盖最大范围的市场需求。
还需要合理配置物流设施和设备,保障运输和储存环节的稳定和安全性。
三、提升冷链技术和设备的水平冷链技术和设备是鲜乳制品冷链物流的核心支撑。
发展鲜乳制品冷链物流需要不断引进和创新先进的冷链技术和设备,提升冷链物流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可以采用现代化的运输车辆和储存设备,配备温度监测和追溯系统,提高货物跟踪和温度控制的精度和可靠性,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品质和安全性。
四、加强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鲜乳制品作为食品,需要严格的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
冷链物流环节是鲜乳制品质量和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口,必须加强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监管。
可以建立质量检测和风险评估体系,对鲜乳制品进行全链条的质量追溯和安全控制,确保产品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还需要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意识和素质,做好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理工作。
鲜乳制品冷链物流的发展需要加强供应链合作与整合,优化物流网络布局,提升冷链技术和设备水平,加强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
冷链物流末端蓄冷式多温共配模式汇报人:日期:•引言•蓄冷式多温共配模式原理与技术目录•蓄冷式多温共配模式应用案例•蓄冷式多温共配模式优势与挑战•蓄冷式多温共配模式发展前景与趋势•结论与展望目录01引言背景与意义冷链物流需求增长随着生鲜电商、餐饮外卖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冷链物流需求不断增长。
配送效率与成本挑战传统冷链物流模式面临配送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亟待创新解决方案。
绿色环保要求在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冷链物流行业需要寻求更环保、可持续的配送模式。
由于缺乏有效的协同和整合机制,冷链物流末端配送往往存在重复运输、浪费资源等问题。
配送效率低下温度控制不佳成本高昂部分冷链物流企业在末端配送环节温度控制不严,导致商品质量受损,影响消费者体验。
冷链物流末端配送成本较高,包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损耗成本等,制约行业发展。
030201冷链物流末端现状采用蓄冷材料和技术,在配送过程中保持商品温度稳定,确保商品质量。
蓄冷技术应用将不同温度需求的商品进行搭配配送,提高车辆装载率和配送效率。
多温共配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降低成本,打造高效、环保的冷链物流末端配送新模式。
模式创新蓄冷式多温共配模式概念02蓄冷式多温共配模式原理与技术利用物质在相变过程中吸收和释放大量潜热的特性,实现蓄冷剂的快速冻结和融化。
通过降低蓄冷剂温度来储存冷量,具有储能密度高、充放冷速度快等优点。
蓄冷技术原理显热蓄冷相变蓄冷多温共配技术实现方法在同一车厢内设置不同温度区域,以满足不同温度要求的货物运输需求。
时间序列控温根据货物在途时间要求,合理安排不同温度区域的充冷和放冷时序,实现多温共配。
包括蓄冷剂、蓄冷容器和传热介质等,用于储存和释放冷量。
蓄冷装置由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组成,用于实时监测和控制车厢内各区域的温度。
控温系统为蓄冷装置提供所需的冷量,其性能参数如制冷量、能效比等直接影响多温共配效果。
制冷机组关键设备与技术参数03蓄冷式多温共配模式应用案例采用蓄冷式多温共配模式,确保疫苗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温度环境,提高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共同配送:我国冷链物流配送模式的优化选择作者:文晓巍, 达庆利作者单位:文晓巍(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达庆利(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刊名:现代管理科学英文刊名:MODERN MANAGEMENT SCIENCE年,卷(期):2008(3)被引用次数:14次1.Marija Bogataj;Ludvik Bogataj;Robert Vodopivec Stability of porishable goods in cold logistic chains[外文期刊] 2005(93-94)2.恭树生;梁怀兰生鲜食品的冷链物流网络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流通经济 2006(02)3.胡小文共同配送效益计算研究[期刊论文]-物流技术 2006(07)4.叶志坚共同配送整合模型与算法研究[学位论文] 20041.张革.ZHANG Ge当前我国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期刊论文]-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4)2.梁志杰.黄英君.LIANG Zhi-jie.HUANG Ying-jun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建设研究[期刊论文]-生态经济2007(11)3.张敏.谈向东.张杰现代食品冷链物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2007(20)4.吕文亮.宋宇辰基于SWOT分析的冷链物流企业发展冷链物流战略研究[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2009(17)5.龚树生.梁怀兰.GONG Shu-sheng.LIANG Huai-lan生鲜食品的冷链物流网络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流通经济2006,20(2)6.刘丽欣.励建荣.LIU Li-xin.LI Jian-rong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与政府行为概述[期刊论文]-食品科学2008,29(9)7.韩宇红.Han Yuhong发展我国冷链物流的对策研究[期刊论文]-农产品加工·学刊2006(6)8.吴稼乐.孔庆源.陈坚.朱富强.WU Jia-le.KONG Qing-yuan.CHEN Jian.ZHU Fu-qiang水产品冷链物流中三项指标的构建——冷链物流流通率、冷链运输率和损失率[期刊论文]-中国渔业经济2008,26(5)9.迟永梅.王侃.Chi Yongmei.Wang Kan延迟策略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市场2008(38)10.胡天石.Hu Tian-shi冷链物流发展问题研究[期刊论文]-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4)1.郭静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市场 2011(41)2.王颖星.赵向阁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策略探析[期刊论文]-商品储运与养护 2008(7)3.夏江雪共同配送在乳制品冷链物流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3(7)4.张洪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期刊论文]-技术与市场 2009(6)5.赵玉国冷链物流配送模式选择探微[期刊论文]-现代商业 2008(24)6.洪华南冷链物流中的共同配送策略研究[期刊论文]-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9(9)7.生吉萍.王健健冷链物流体系中果蔬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与对策[期刊论文]-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13(6)8.王聚贤.杜敏.王莉红河北唐山娘娘湾乡村旅游度假区之冷链物流体系规划[期刊论文]-河北农业科学 2013(6)9.任维哲.王林林国内外食品冷链物流典型模式分析[期刊论文]-广东农业科学 2013(2)10.乔芳.李学工山东诸城水产批发市场冷链物流调查报告[期刊论文]-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2)11.程榆茗.谢亮生.徐建文.张静.卢进峰.王雅静浅谈我国肉类加工企业在发展冷链物流中的现状[期刊论文]-农产品加工·创新版 2011(8)12.马东彦越库配送技术在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物流技术 2010(12)13.王莹.马羡平.孙颖中国食品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策略[期刊论文]-节能技术 2009(4)14.缪小红.周新年.巫志龙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研究进展探讨[期刊论文]-物流技术 2009(2)引用本文格式:文晓巍.达庆利共同配送:我国冷链物流配送模式的优化选择[期刊论文]-现代管理科学 2008(3)。
乳品冷链物流外包运作的探讨【摘要】在介绍乳品冷链的供应链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乳品冷链外包的动因和外包存在的风险,进而探讨了第三方物流参与整合冷链物流的方式和意义,并总结出第三方物流资源整合的几种方式。
【关键词】乳品冷链物流;外包;整合;第三方物流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introducing the mode supply chain of cool chain of dairy industr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otivation and risk of outsource of cool chain of dairy industry that 3PL joins in the cold chain of dairy industry, conclude several integration mode of the 3PL.1、引言所谓“乳品冷链物流”是指原产地牛奶在通过贮藏、加工、运输、分销、零售的全过程中,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始终保持乳品所要求的低温条件的物流。
随着这几年的乳业市场风起云涌,在常温市场竞争风靡之后,低温市场又逐渐成为乳品企业发展冷链运营的一个新的亮点。
我国国土辽阔,奶源主产区远离牛奶消费市场,牛奶是一种易腐食品,新鲜牛奶、酸牛奶等产品如不将其处在低温下贮运或保存就会易变质。
在我国,从原奶、生产到加工都在24小时内,整个物流过程都要求有低温冷藏设备。
有了冷链物流才能连接和缩短产销两地的距离,牛奶入城的通道才能开启畅通。
它是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一项低温系统工程。
2、乳品冷链的供应链模式2.1以乳品生产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模式在乳品冷链供应链系统中,生产者是最薄弱的环节,由于农户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在供应链式反应处于不对称的弱势地位,因而可以建立以乳品企业为核心、从奶农到奶站的奶源收购和储藏、从奶站到乳品企业运输和加工、从乳品企业到零售企业的配送和销售的一体化供应链整合模式。
乳制品冷链运输方案
一、乳制品冷链运输的定义
二、乳制品冷链运输的应用场景
1、乳制品从制造商到物流企业的冷链运输:乳制品从制造厂家配送出去后,需要进行冷链运输,降低乳制品中的温度,保证运输过程中乳制品的完整性,保证乳制品在运输的过程中不受温度影响而质量发生变化。
2、物流企业到终端零售单位的冷链运输:物流企业要将乳制品从物流仓库运输到终端零售点,需要进行冷链运输,确保乳制品在运输过程中温度的稳定,使乳制品在配送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品质。
3、零售店到消费者的冷链运输:冷链运输在传统的物流配送模式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将乳制品从零售店运输到消费者手上时,就需要借助冷链配送,以保证乳制品质量。
1、冷藏车运输:冷藏车是最常用的乳制品冷链运输方式,在内部设备装有冷藏装置,可以实现乳制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稳定,是一种比较经济、安全的冷链运输方式。
2、冷冻车运输:冷冻车具备冷藏车的。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共同配送路径优化研究一、概述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已成为保障食品安全、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在实际运营中,冷链物流的配送路径优化问题一直是制约其效率和效益的瓶颈。
特别是在共同配送模式下,如何平衡不同客户、不同产品、不同配送点之间的复杂关系,实现路径的最优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研究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共同配送路径优化问题,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分析现有路径优化算法和模型的优缺点,探讨适用于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路径优化方法。
同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影响路径优化的关键因素,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和措施。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也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生鲜农产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流通效率和品质保障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冷链物流作为生鲜农产品流通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前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配送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品质难以保证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生鲜农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对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共同配送路径进行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从实践角度来看,生鲜农产品具有易腐、易损、保鲜期短等特点,对冷链物流的要求极高。
共同配送作为一种先进的物流模式,能够通过整合配送资源、优化配送路径,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从而更好地保障生鲜农产品的品质和新鲜度。
开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共同配送路径优化研究,有助于推动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转型升级,提高流通效率,保障产品品质,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品质化、多样化需求。
从理论角度来看,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共同配送路径优化研究涉及物流学、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通过对共同配送路径的优化算法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现有的物流理论体系,还可以为其他领域的路径优化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共同配送、协同配送的区别、冷链共同配送、冷藏共同配送和冷链协同配送、冷藏协同配送之间的区别大家都在谈论共同配送、协同配送,可是都是配送,一定会问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这是一个令人发醒的问题,笔者通过浏览书籍以及上网查阅总结出来的结果,就是两者的目的都是相同的,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金钱、时间等物流资源的效率(降低成本)取得最大效益(提高服务)。
一、首先,从两者的定义进行一下比较。
笔者就自己的理解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共同配送,什么是协同配送。
共同配送就是将不同货主的货物或者商品集中在一起,统一进行配送作业;协同配送就是把货物都装入在同一条路线运行的车上,用同一台卡车为更多的顾客运货。
从定义来看,两者没有区别,都是将不同客户的货物送到指定客户地点。
就笔者理解,共同配送是一个第三方物流商为多个厂商服务一家客户,而协同配送是一个第三方物流商为多个厂商服务多家客户。
共同配送一方面可以扩大业务批量,提高单车装载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削减在途运行车辆数量,缓减汽车运输对社会产生的外部不经济。
二、其次,从两者配送模式的优缺点进行一下比较,笔者就自己的经验来谈一下两者的配送模式的优缺点。
⑴共同配送模式优缺点分析。
优点: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可以实现社会资源共享。
缺点:在我国发展共同配送涉及许多细节问题,如各企业的产品、规模、商圈、客户、经营意识等差异问题,以及组织协调、费用分摊、商业机密等问题。
特别组织协调、费用分摊、商业机密因素影响很大。
组织协调难度大,因为各个货主对自己的货物的配送都有一定的要求,包括时间、地点、安全、数量都存在差导,要把这些要素统一起来,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利益分配上的矛盾,由于共同配送所实现的利益在各货主之间进行分配时缺乏客观的标准,难以做到公平、合理地分配;各经营主体的商业秘密由于共同配送不易保密,有此货主不愿参加出于对自己商业秘密的保护。
⑵协同配送模式优缺点分析优点;①从货主(厂家、批发商和零售商)的角度来说,通过配送可以提高物流效率。
“两票制”下医药冷链物流共同配送策略探讨近年来,“两票制”被广泛应用于电商、快递等领域。
随着药品电商的崛起和医药冷链物流的发展,以及政策的支持,医药行业也开始逐步采用“两票制”模式进行销售及配送。
但医药冷链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仍需探讨,共同配送策略的实施将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一、“两票制”模式的特点“两票制”是指电商平台或快递企业的配送员在送货时,向用户提供两个单据:一张是销售单,即“销售凭证”;另一张是快递单,即“配送凭证”。
这样的模式能够优化物流配送流程,提高用户体验,也为企业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医药冷链物流是指在药品生产、运输、存储、销售等环节中,对药品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进行监测并控制,以确保药品品质的安全和有效性。
医药冷链物流的运输、配送过程较为复杂,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多种物流方式。
然而,随着“两票制”模式的推广,医药冷链物流共同配送策略成为了解决医药配送问题的首选方案。
共同配送是指不同生产商或经销商的药品在同一冷链物流配送车辆中进行配送,在分销环节达到共性化和规模化协同,共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两票制”模式下,医药冷链物流共同配送策略可以优化物流配送流程,增强药品销售和配送的信息化管理,降低配送成本,加强冷链管理和控制,同时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三、共同配送的优势和应用共同配送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降低配送成本:共同配送可以实现多个生产商或经销商的订单合并,减少配送车辆的数量和配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
2. 加强冷链控制:共同配送可以提高对冷链物流环节的监管和控制,减少因温度、湿度等因素导致药品损失的风险,确保药品品质的安全和有效性。
3. 提高用户满意度:共同配送可以优化物流配送流程,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物流效率,保证及时送达,增强用户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共同配送策略在药品电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阿里健康的药房宝平台采用了共同配送策略,以实现药品配送全流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基于资源整合的乳制品冷链协同配送研究[摘要]在乳制品冷链中,温度控制是保证乳制品质量安全的必要条件。
然而,对于物流服务供应商来说,温度控制需要支出较高的运营成本。
根据不同乳制品对于温度控制的不同要求,本文分析了三种传统物流服务模式,总结出当前物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进而,提出了基于资源整合的乳制品冷链协同配送模式。
该模式整合物流资源,兼顾质量安全和物流效率,并且能够以较低的运营成本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关键词]乳制品;温度;冷链;物流服务;资源整合1引言过去的几年,我国乳制品行业处于发展中的整合期,乳制品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开始慢慢显现。
从发生的乳制品质量安全问题来看,其原因除来自乳制品供应链的原奶供应环节之外,还有来自诸如储藏、运输、分销等环节。
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和政府的安全规制是乳制品供应链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近几年,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一直被食品行业和学术界所关注。
而对于乳制品这一类对温度敏感、易腐坏的食品,需要更加安全可靠的供应链管理方式来保证其质量安全。
为了保证这一类产品的质量安全,一种以冷链物流管理为基础的特殊供应链管理方式应运而生。
在冷链物流中,乳制品的质量保证,取决于冷链运输的时间长短和温度变化。
完善的冷链物流系统可以降低储运成本和保证乳制品的质量,但是它要求在储运设备上投入大量资金,并且运营成本也很高。
因此,一些乳制品生产企业会采取物流外包形式,以便于在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同时,降低物流成本。
但是,随着顾客要求配送次数的不断增多、而货物批量和交货时间又不断减少的情况下,运输成本却不断增长;而且,物流服务的重点也从面向生产商逐渐转变为顾客导向[1]。
这就需要研究低成本和批量定制的乳制品供应链的冷链物流服务模式。
为了实现上述研究目的,本文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的冷链设备,试图提出一种基于资源整合的乳制品冷链协同配送模式。
该物流模式有望改进目前的物流服务流程,并在确保乳制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上,帮助物流服务供应商实现低成本运营和绩效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