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江之歌(导学案)
- 格式:docx
- 大小:18.48 KB
- 文档页数:2
《长江之歌》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长江的自然特点、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2)培养学生对长江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了解长江的相关知识。
(2)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长江的美丽风光和独特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负责任的公民素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长江的自然特点、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2)培养学生对长江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教学难点:(1)长江的源远流长、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长江的各方面知识。
(2)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长江的美丽风光和独特魅力。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课文,了解长江的基本情况。
(2)搜集有关长江的图片、故事等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长江之歌》,引导学生感受长江的魅力。
(2)学生分享预习成果,展示搜集到的有关长江的资料。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长江的自然特点、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深入了解长江的源远流长、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对长江的认识和感受。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对长江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4. 案例分析:(1)展示长江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生提出保护长江的意见和建议,培养负责任的公民素质。
5. 总结提升:(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长江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
(2)学生发表对长江的感悟,树立热爱祖国、保护自然的价值观。
五、课后作业:2. 设计一条宣传标语,呼吁大家保护长江生态环境。
3. 调查身边人们对长江的了解和保护意识,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长江知识问答”活动,检验学生对长江知识的掌握程度。
长江之歌教案(精选)第一篇:长江之歌教案1、长江之歌·教案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在熟读的基础上,抓住诗的情感主线,找出相关语句,领悟内涵,培养预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指导朗读,反复吟诵。
2、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准备:1、《长江之歌》的音乐磁带。
3、课文录音及投影片。
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长江吗?长江水浩浩荡荡,奔腾不息,江上船只往来,一片繁忙,极目远眺,令人神清气爽,心中不禁涌起无限激情和豪迈。
《长江之歌》将把你带到大江边,让你感受到她的雄浑气魄,得到心灵的震撼。
2、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2)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是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
好,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
二、范读课文1、听完后学生评议,明确标准:(1)正确、流利、有感情;(2)鼓励大家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2、听了范读,你感受到了什么?(自由交流)三、初读课文1、自读生字、生词、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顺。
2、检查自读情况:(1)生字:哺bǔ涤dí埃āi灌ɡuàn溉ɡài(2)词语:灌溉哺育尘埃荡涤气概春潮(3)句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
(4)课文,指名读并评议。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轻读,找出中心句,用“——“标出,并圈出关键词。
(赞美、依恋)2、讨论交流: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3、指导朗读中心句。
4、质疑:(1)如果诗歌仅有这么一句话,你觉得如何?五、作业:1、抄写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
《长江之歌》教案(优秀10篇)篇一:《长江之歌》教案篇一【教学设计说明】《长江之歌》是H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第一篇课文。
这个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朗读要正确清楚。
教学要求是: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读破句;吐字清楚,音量恰当,速度合宜。
朗读训练是H版6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在整套教材中,朗读训练共分四个层次:①正确清楚;②自然流畅;③传情达意;④熟读背诵。
目的是训练学生掌握朗读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在朗读过程中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长江之歌》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教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教学目标应明确、集中,不宜要求过高。
为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写为:①指导学生把课文中的每一个字读正确,每一句话读连贯,并注意音量的变化。
②体会作者赞美长江、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这样,看似起点低,但严格要求可打下扎实的基础,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思想教育体现在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之中。
2.重点要突出,难点要把握。
读准字音、把句子读连贯和把握恰当的音量,这三者之中,重点应是把句子读连贯,难点是把握恰当的音量。
因为音量的把握与领会课文内容有密切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重点和难点,应设置训练的阶梯、必要的反复,以便于师生操作。
3.以训练为中心,删除繁琐的讲解。
整堂课应以朗读训练为中心,读的时间应占整堂课的时间,教师的讲解只是适当点拨。
在朗读训练中,教师应随时发现问题,随时纠正,逐步提高。
至于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应尽量精简,水到渠成,画龙点晴。
其他如段意的概括、写作特点的分析等等,则一概删除。
4.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充分运用教材配套的音带。
有些教师本身的普通话不够好,朗读水平也不高,那么在教学中更应充分发挥学生中朗读基础好的学生的作用,充分运用教材配套的音带,以及其他辅助手段。
这样既可提高朗读训练的质量,又可弥补教师自身的弱点。
朗读训练应采取多种方式,领读、齐读、范读、听录音等等。
【教学主要步骤】一、读准字音1.教师朗读,进行语言示范。
《长江之歌》导学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歌,激发学生对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
美情趣、;
3、体会作者对长江的赞美之情,感受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自主学习】
1、自学第一小节
思考: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有母亲的情怀”?
2、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
3、自由读诗歌,读出长江的气势,读出母亲的慈爱。
4、理解句中重点的词语。
(它们在句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哺育:
挽起:
5、这一小节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合作探究学习】
1、精读第二小节
①你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最无穷的源泉”?
②你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③这一小节歌颂了什么?
【交流讨论】
1、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这首诗歌在写法上有何特点?突出了什么?
【我的疑问】
2
、
、【我的疑问】。
长江之歌教案(6篇)《长江之歌》教学设计篇一一、课前准备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去搜集关于长江的知识,搜集有关长江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等,有条件的可播放《话说长江》光碟,听一听、学一学歌曲《长江之歌》和《我的中国心》。
二、导入播放《长江之歌》录音磁带或者碟片,如无条件教师则引导学生回忆《长江之歌》。
初步感受长江的宏伟气势。
引导学生自由地说说自己心中最强烈的想法是什么,最想对长江说些什么。
三、初读感悟,小组交流自由地读一读这首歌词,把生字新词圈出来,多读几遍,在不理解的词、句旁边画上问号,勾画出体会最深的句子,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和同桌或在小组里交流交流,体会母亲河怀抱的博大和宽广。
四、细读体会,全班交流再读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需要在全班交流的,讨论全组认为最深的感受,做上记号,然后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感受。
提出小组内未能解决的问题,全班讨论。
五、品读探究,升华情感咱们仔细看看这首歌词,它用第二人称,写来十分亲切,大家体会体会。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边读边想象长江是我们所深深依恋的母亲河,她就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站在我们的身旁,它更是一位坚强有力的母亲,给我们力量。
学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第二人称的好处。
重点读以下句子——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有条件的班级,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播放这几句歌词的碟片,引导学生随着旋律练习朗诵这几句。
条件不具备的班级,学生自己练习品读这几句。
教师激情导语:你听到长江惊涛拍岸的声音了吗?你看到长江正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了吗?让我们再来听听这首让人回肠荡气的歌曲。
播放全首歌曲。
学生自由地跟唱,自由地练习朗诵全诗。
六、尝试背诵,丰富积累想进一步走进母亲河的怀抱吗?想把长江的涛声听得更清楚吗?咱们来试着背诵这首诗歌吧!学生自由练习背诵。
体会长江所蕴含着的深刻的民族情怀。
长江之歌教案
教案标题:《长江之歌》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长江之歌》的背景和涵义。
2. 学习并掌握《长江之歌》的歌词。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设备
2. 《长江之歌》的歌曲和歌词
教学步骤:
Step 1: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并谈论他们对长江的印象,以激发学生学习《长江之歌》的兴趣。
Step 2:介绍《长江之歌》(10分钟)
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长江之歌》的背景和涵义,让学生了解该歌曲是如何表达对长江的关爱和保护的。
Step 3:学习歌词(20分钟)
分发《长江之歌》的歌词给学生,并播放歌曲。
让学生跟随歌曲的节奏和歌词一起唱,并理解歌词的含义。
Step 4:分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节选的歌词段落进行分析和讨论,包括歌词的意义和对长江的关注。
Step 5:展示和分享(10分钟)
请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并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让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
Step 6:总结(5分钟)
带领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并强调保护长江和环境的重要性。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谈谈对长江的保护以及个人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应对措施。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了解更多关于长江的信息,如长江流域的地理和自然环境。
2. 播放其他相关的歌曲或视频,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环境保护的话题。
评估方式:
1. 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表现。
2.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质量。
《长江之歌》导学案
第一课时
姓名:
【学习目标】
1、会写“涤、溉”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美。
3、简单说说每小节的意思。
【自主学习】
1、小声读课文。
(把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
2、自学课后生字(借助拼音读准一类字和二类字;采用联系熟字等办法记住一类字)认真完成描红。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采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记住这些词语。
丰采:
依恋:
荡涤:
尘埃:
磅礴:
灌溉:
【合作探究】
1、通读课文,思考问题。
我们通过读课文都能知道关于长江的那些知识?
2、小组讨论诗歌共几节,各写了什么意思。
3、再读课文,加深理解,感受诗歌的美。
【我的疑惑】把你不懂的问题记录在下边:。
长江之歌教案优秀3篇《长江之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教具器材:挂图、录音机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初读指导。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
(板书:长江之歌)《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有什么了解呢?4、放录音:《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1)、自学生字词。
2)、检查处学效果(1)出示词语:乳汁哺育挽起荡涤尘埃灌溉奔去各奔东西(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
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互相交流。
看图说话。
请同学们自由说说看。
听音乐。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丰采依恋荡涤尘埃磅礴灌溉4)、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乳汁哺挽涤埃灌溉2、指导写字:乳:左右基本等宽。
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
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一些。
1、学生认读。
2、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1、读课文,背诵古诗,学习歌曲。
2、抄词语(两遍)。
3、组词。
哺溉涛源辅概滔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教学难点:背诵诗歌教学方法:自读自悟一、复习检查。
《长江之歌》教案《长江之歌》教案(精选3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长江之歌》教案(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长江之歌》教案1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唱《长江之歌》,能以赞颂、赞美的情感背唱歌曲,知道影视音乐的概念、表现形式和内容分类。
2、过程与方法:聆听、演唱《长江之歌》,感受、体验影视主题歌或插曲在影视中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感受、体验影视音乐中,喜欢影视音乐并产生继续学习和了解的愿望。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能以赞颂、赞美的情感演唱歌曲《长江之歌》。
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电视剧《西游记》的场景音乐;《猪八戒背媳妇》、电视纪录片《长江之歌》等影视音乐片段。
(1)要求:同学们认真聆听,会唱的跟着哼唱。
(2)问题:这些音乐属于哪个艺术门类?(3)交流:影视音乐。
2、了解影视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分类。
(1)提问:什么是影视音乐?它包括哪些内容?(2)交流:影视音乐就是电影、电视剧中的配乐和歌曲。
歌曲包括主题歌和插曲;配乐包括主题音乐和场景音乐。
3、教师简介《长江之歌》的有关内容。
二、学唱歌曲(一)教师播放音乐《长江之歌》,学生聆听。
思考:歌曲给你的整体感受是什么?它分为几段?交流:歌曲给人以雄伟、开阔、激昂、庄严、抒情、赞美……的感觉。
(二)全体学生有感情朗诵歌词。
(三)学唱旋律1、学生跟着教师的琴声用“啦”唱第一乐段的旋律。
(1)了解旋律的基本特点。
问题:请大家观察曲谱的旋律和节奏有哪些特点?交流:四个乐句都是弱起进入。
(2)、学生用充满激情和赞颂的声音唱旋律。
2、学唱第二段旋律(1)教师播放第二乐句旋律音乐,学生用“啦”跟唱。
提问:这段音乐与第一段音乐有哪些不同?他给你的感受是什么?交流:附点音符比较多、音域比较宽广;前后两句给人亲切抒情和精神饱满的感觉。
《长江之歌》导学案
一、参考资料
1.《长江之歌》: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
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
2. 长江: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是亚洲第一长河和世界第三长河,也是世界上完全在一国境内的最长河流。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沿途汇入许许多多支流,形成一个庞大的水域。
全流域面积超过180万平方千米。
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和江西户口之间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
长江是我国水能最富集的河流,素有“黄金之道”之称。
3.长江的作用:
1.)航运
2.)发电----三峡水电站 3)灌溉
二、看拼音写词语
三、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解释下列词语)
荡涤:
尘埃:
灌溉:
磅礴:
丰采:
气概:
四、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概_____ ( ) 练_____ ( ) 哺_____ ( ) 溉_____ ( ) 恋_____ ( ) 捕_____ ( ) 慨_____ ( ) 念_____ ( ) 辅_____ ( ) 膀_____ ( ) 磅_____ ( )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你从雪山走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向东海奔去,________ 是你的_________。
2. 你从远古走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向未来奔去,_________________ 在天外。
3. 我们_____________ , 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_____________ , 你有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乳汁()的臂膀无穷的()()的清流()花的国土()的力量
六、请写出与长江有关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