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主要药用植物(20200530163713)
- 格式:pdf
- 大小:94.61 MB
- 文档页数:95
东北名贵草药长白山芳香透骨草东北名贵草药长白山芳香透骨草--防治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偏瘫中风,主治:哮喘,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瘫痪,风湿肿痛,偏瘫中风,痛风,高血压、高血脂,失眠多梦。
长白山芳香透骨草别名透骨消透骨香。
全草入药。
具有补肾、祛风除湿、利尿解毒、开胃、除胀、健脾、舒缓镇定、活血化瘀之功效。
主治:哮喘,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瘫痪,风湿肿痛,偏瘫中风,痛风,高血压、高血脂,失眠多梦。
参考:植物实名考~东北名贵草药录。
长白山芳香透骨草芳香怡人,香味浓郁而纯清,是名贵香料和食品。
放置衣柜,箱包,汽车,枕下净化空气,杀菌消毒,驱虫祛湿,香味可保持三年左右。
用法用量:长白山芳香透骨草十支白酒二斤浸泡20天后外搽(痛风病人外搽不内服)或日取芳香透骨草9-15克煎服泡茶或煲汤。
长白山透骨草:为大戟科植物地构叶的全草。
性味:苦、辛,温。
归经:入肺、肝二经。
芳香透骨草功效主治:1.祛风除湿,该品辛温,辛能行散,温胜寒湿。
入肝经,故能祛风除湿。
2.舒筋活络,该品辛散温通,入肝经,而肝主筋.故该品具有舒筋活络之功效。
对于外感风, 寒之邪,经气失宣,症见肢体筋脉收缩抽急,不能舒转自如。
可选用透骨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治之。
3.活血止痛,该品辛散温通,入肝经血分,故能活血止痛。
对于一身上下,心腹腰膝,内外各种疼痛,均可选用该品治之,取其辛温善走,活血利气之功,血气通则不痛。
用法:煎服9—15克,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熏洗。
孕妇忌服。
另有:凤仙透骨草为凤仙科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凤仙花的全草。
性:温,味:辛苦。
归经:入肺、心经。
功能:祛风除湿、活血通经、散瘀消肿。
用于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月经闭止、痈肿疔毒、颈淋巴结核等病症。
用法用量:内服干品6--9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
水煎长白山芳香透骨草七剂治疗两手麻木泡白酒外搽治疗痛风类风湿。
治疗两手麻木处方:长白山透骨草15克,苍耳子10克,陈艾叶25克用法:水煎,每日一剂,早晚分服,七剂为一疗程。
药材是中国传统的药材,即可供制药的原材料,在中国尤指是中药材,即未经加工或未制成成品的中药原料,在这些药物中植物性药材占大多数,使用也更普遍。
下面就让亳州市谯城区众协药材种苗培育基地来为您解答!黄芪别称棉芪、黄耆、独椹、蜀脂、百本等,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药用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由于长期大量采挖,近几年来野生黄芪的数量急剧减少,有趋于绝灭的危险,为此确定该植物为渐危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人参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别称圆参、鬼盖、神草、土精、地精等,度之间的海拔数百米的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下,产于中国东北、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东部。
穿山龙别称穿龙薯蓣、野山药、串地龙、地龙骨等,为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生于山坡林边、灌木林下及沟边,主产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作药物为其根茎,有舒筋活络、祛风止痛之功效。
五味子是最早列于神农本草经上品中药,别称玄及、会及、五梅子、山花椒等,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能滋补强壮之力,药用价值极高,有强身健体之效,与琼珍灵芝合用治疗失眠。
柴胡别称地熏、山菜、菇草、柴草等,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
柴胡是常用解表药,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湖北、四川等地。
亳州市谯城区众协药材种苗培育基地是以地道特色药材种植及药材种苗繁育、药材种植,药材种子加工全方面发展的科技企业。
种类繁多的的药材种子及药材种苗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亳州市谯城区众协药材种苗培育基地常年可供药材种苗板蓝根、丹参、白术、桔梗、白芷、红花、菊花、生地、黄芪、黄芩、玄参、花粉、党参、北沙参、牛夕、白芍、牡丹、山药、防风等多个品种。
适合东北种植的中草药
东北地区属于温寒季节,冬季寒冷,夏季短暂且湿润,适合种植适应寒冷气候的中草药。
以下是一些适合在东北种植的中草药:
1. 人参:人参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中草药之一,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肺、提神醒脑等功效。
2. 黄连:黄连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适合东北地区的湿润气候。
3. 当归:当归是一种温补血虚的中草药,适合寒冷地区种植。
它能调经补血,对女性月经不调、贫血等有一定的疗效。
4. 红花:红花是东北地区常见的中草药之一,可活血化瘀、散瘀止痛,适用于经痛、产后瘀血等症状。
5. 狗脊:狗脊也称为决明子,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适合东北地区较干燥的气候。
6. 陈皮:陈皮是一种温中理气的中草药,适合对寒湿气候引起的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7. 丹参:丹参具有活血化瘀、祛瘀消肿的功效,适合东北地区湿寒、游走风邪
引起的胸腹疼痛。
8. 防风:防风具有祛风散寒、解表发汗的功效,适合东北地区冬季的寒冷天气。
这只是一部分适合在东北地区种植的中草药,种植中草药时还需根据具体气候、土壤等因素进行调整。
东北53种野菜样本,别错过,快收藏1、曲麻菜: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之功。
吃法:春季开花前采挖全草洗净切段焯熟凉拌或蘸酱食用。
2、苦脉菜(苦荬菜、苦碟子) : 治阑尾炎,肠炎,各种化脓性炎症,吐血,衄血,头痛,牙痛,胸、腹痛,黄水疮,痔疮。
吃法:春季开花前采挖全草洗净切段焯熟凉拌或蘸酱食用。
3、黄花菜(忘忧草):补虚下奶,平肝利尿,消肿止。
镇静,利尿,消肿。
吃法:新鲜的黄花菜,先在热水里烫一下,否则有毒的,然后用辣椒,肉,蒜苗(葱也可以)爆炒一下吃。
4、蒲公英(婆婆丁):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吃法:可生吃、炒食、做汤、炝拌,包饺子或包子。
5、马蜂菜(马齿苋):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止菌痢。
吃法:取鲜嫩马蜂菜去根、洗净后,下沸水锅中焯透,捞出,用清水冲洗两次,洗去粘液,将蒜泥、香醋、盐、酱油浇在马蜂菜上,淋上香油,拌匀。
6、荠菜(地菜): 性味甘平,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
吃法:包饺子、包子、馄饨。
另外荠菜不能生食、也不宜多食。
记住荠菜不能与鲫鱼、鳖肉同食。
7、燕尾菜: 性凉,味甘苦,具凉血止血,解毒消肿痛等。
吃法:可用来做火锅和炒食。
8、小根蒜(小蒜): 蒜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对降低血糖有益。
吃法:有拌豆腐、炒肉、炒鸡蛋、小蒜白木耳粥等。
9、刺儿菜(刺刺芽): 刺儿菜具有凉血、袪法瘀、止血的功效。
吃法:酸辣刺儿菜、刺儿菜粥。
食用注意: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食10、山苜楂(山麻楂): 具有清热解毒,清热利水的功效。
吃法:山苜楂可以凉拌,可以炒食。
通常多被大家用来包包子,包饺子,包馄饨。
11、地肤(扫帚苗): 强壮,利尿,明目,有溶解尿酸作用,适用于尿酸过多的疾病,尿酸性痛风等并可用于夜盲症。
其嫩苗亦有利尿消炎,清热明目作用。
吃法:凉拌,包饺子、包包子。
12、灰菜:具有抗癌、清热、减肥等功效,并对流感、乙型脑炎病毒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吃法:经沸水焯后炒食,或制成灰菜干烧肉、炒肉丝,也可腌渍来吃。
东北能种植什么药材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药材种植基地之一,因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适宜,适合种植大量的中药材,东北地区主要能种植的药材包括黄芪、人参、当归、枸杞、参、葛根等。
以下将对东北能种植的药材进行详细介绍。
黄芪: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补气养血、益气固表、和中止血等药效。
东北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黄芪的生长,因此黄芪在东北地区种植广泛。
黄芪的采收以秋季为最佳,采收后进行晒干,便可制成黄芪药材。
人参:人参是传统的滋补药材,被誉为“东北三宝”之一。
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人参的生长,尤其是吉林、黑龙江等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更是适宜人参种植。
人参的主要功效为补气养血、益精填脑、增强免疫力等,因此在东北地区人参的种植量非常大。
当归:当归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活血调经、养血安神、理气止痛等功效,适合治疗妇科病、贫血等疾病。
东北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宜当归的生长,因此当归在东北地区种植量也相当可观。
枸杞:枸杞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中药材,被誉为“中华第一补药”,具有滋阴补肾、明目益气、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东北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是枸杞的理想生长环境,尤其是内蒙古、辽宁等地大量种植枸杞。
参: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主要功效为益气补脾、滋阴清肺、生津止渴等,适合治疗脾虚乏力、肺热干咳等疾病。
东北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参的生长,因此东北地区的参产量也非常可观。
葛根:葛根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解表散寒、解毒利湿、除烦止渴等功效,适合治疗风寒感冒、热痢便血等疾病。
东北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宜葛根的生长,因此葛根的种植量较大。
除了以上几种药材外,东北地区还能种植大量的其他中药材,如熟地黄、白芍、川芎、甘草等。
东北地区的丰富的土壤和气候资源,使得这些中药材在当地得到了良好的生长和发展。
总的来说,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药材种植基地之一,能种植的药材种类繁多,得益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优越,这些中药材在东北地区得到了很好的生长和发展,对中药材的种植和供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东北红豆杉,又名紫杉。
为红豆杉科(Taxaceae))乔木植物,是第三纪孑遗的珍贵树种。
其材质优良,纹理通直,结构致密,富弹性,力学强度高,具光泽,有香气,耐腐朽,不易开裂反翘,不含松脂,边材幅狭黄白色,心材紫赤褐色(紫杉因此而得名)。
该种不仅是材用植物,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其茎、枝、叶、根可入药,主要成分含紫杉醇、紫杉碱、双萜类化合物。
有抗癌功能,并有抑制糖尿病及治疗心脏病的效用。
此外种子还可以榨油等。
中文名称:东北红豆杉别称:紫杉,赤柏松,米树,宽叶紫杉二名法:Taxus cuspidata Sieb. et Zucc. 界:植物界门:裸子植物门纲:红豆杉纲目:红豆杉目科:红豆杉科属:红豆杉属分类系统:郑万钧系统,1975乔木,高达20米,胸径达1米;树皮红褐色,有浅裂纹;枝条平展或斜上直立,密生;小枝基部有宿存芽鳞,一年生枝绿色,秋后呈淡红褐色,二、三年生枝呈红褐色或黄褐色;冬芽淡黄褐色,芽鳞先端渐尖,背面有纵脊。
叶排成不规则的二列,斜上伸展,约成45度角,条形,通常直,稀微弯,长1-2.5厘米,宽2.5-3毫米,稀长达4厘米,基部窄,有短柄,先端通常凸尖,上面深绿色, 有光泽,下面有两条灰绿色气孔带,气孔带较绿色边带宽二倍,干后呈淡黄褐色,中脉带上无角质乳头状突起点。
雄球花有雄蕊9-14枚,各具5-8个花药。
种子紫红色,有光泽,卵圆形,长约6毫米,上部具3-4钝脊,顶端有小钝尖头, 种脐通常三角形或四方形,稀矩圆形。
花期5-6月,种子9-10月成熟。
[1]生境分布产于吉林长白山区海拔500-1000米,气候冷湿,酸性土地带,常散生于林中。
山东、江苏、江西等省有栽培。
日本、朝鲜、苏联也有分布。
[1]种植信息生物特性阴性树,生长迟缓,浅根性,侧根发达,喜生于富含有机质之潮润土壤中,性耐寒冷,在空气湿度较高处生长良好。
[2]种植方法种子繁殖,最好采后即播或层积贮藏次春播种;本树在干燥温暖地区移植困难,但在冷凉而空气温度较大地区则较易移植成活。
山坡野草不起眼,东北地区独有,中医称它“阴人使阳”(刺
五加)
农村大山里藏着一种草药,它们长得很是不起眼。
简单的五片绿叶子,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色。
多是长在山坡边或是灌木丛里,一不留神可能就错过了这样好东西。
山西人都称它们为老虎潦,学名又叫做刺五加。
这种草药在南方极为罕见,因为它们只分布在东北地区,主要是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地区。
每年10月份的时候,可以看到它上面结的成熟果子。
一簇簇的黑色挂在树上。
这果子叫做刺五加籽,它们能改善睡眠,还对健忘、乏力等症状有帮助,效果和人参无异。
它的根皮也是一种药材,名字听来是耳熟能详,叫做五加皮。
这东西因为具有增强阳气的作用,能够使阴虚体质的人体质增强阳气,中医上常称它是“阴人使阳”。
采集这刺五加的嫩叶,做成的茶叶异常珍贵,在长白山都能卖到80一斤,不管是女性还是男性,拿来泡水对身体都是很滋补的,因为它能够延缓衰老,还具有抗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