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gkh》教学设计-名师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gkh》(教案)教学目标
•掌握古诗《观沧海》的朗读方法,理解其中的词语和意思;
•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让学生对诗歌充满热爱和兴趣;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和环境的观察能力和责任心。
教学准备
•课本《语文》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此次教学需要的音乐、图片和教具
•实践游戏的场地和设备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老师播放轻快的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观察图片,与诗歌文本进行衔接,口头解释图片意义。
2. 学习古诗
让学生对该古诗的段落进行诵读。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解释每个段落的意义及其词语。
让学生学习标准的语音,理解诗意,学习如何欣赏和朗诵诗歌。
3. 游戏实践
安排学生游戏实践活动——跳绳,踢足球。
要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观察大自然的风光和环境,提高认识和责任心,加强对自身安全的意识。
4. 学生总结
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并且根据个人理解和班级讨论的结果,撰写《观沧海》的读后感。
教学总结
通过此项教学活动,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兴趣获得了提高,学习更加标准化,环境意识也得到了加强。
效果明显,值得继续实践和推广。
一年级上册语文《g k h》教案优秀7篇《一年级上册语文《g k h》教案优秀7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邓紫棋占中】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一年级上册语文《g k h》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ɡ、k、h” 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读准“ɡ、k、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3.初步掌握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4.认识“画、打”2个生字,会读儿歌。
教学重点:学会读写“ɡ、k、h” 3个声母,学会三拼连读。
学前准备:1.制作拼音卡片。
(师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用时:5分钟)1.出示拼音卡片,引导学生开火车认读6个韵母。
2.出示拼音卡片,问:我们已经学过几个声母了?谁来读?二、学习声母ɡ、k、h。
(用时:15分钟)1.过渡:今天,我们学习第5课,再来认识3个声母朋友,比一比看谁最先学会。
2.引导学习声母ɡ。
(1)课件出示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图上画着什么?它们在干什么?教师小结。
(2)示范发音,引导学生仔细听,看口形。
(3)引导学生练习认读。
(4)引导学生念顺口溜:一群白鸽ɡ ɡ ɡ。
(5)出示四线格,范写ɡ,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强调书写要点。
引导学生练习书写。
组织展示。
3.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声母k、h。
三、学习三拼音节。
(用时:10分钟)1.引导拼读三拼音节ɡuɑ。
(1)课件出示插图,问:图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2)板书:ɡuɑ,引导学生观察: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拼音有什么不同?(3)引导学生念顺口溜。
(4)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拼读三拼音节ɡuɑ。
2.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拼读其它三拼音节。
四、学习儿歌和生字。
(用时:10分钟)1.引导学生拼读儿歌中红色的音节,巩固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2.引导学生自由读儿歌。
3.出示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读词语。
4.引导学生看图,用图中出现的词语说话。
5.引导学生朗读儿歌,学习“画、打”2个生字。
教学反思:学龄初期的儿童年龄小,生性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教师应顺应他们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汉语拼音的教学。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gkh》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说认读《gkh》教材中的词语和句子。
2.能够初步理解《gkh》教材中的内容,能简单口头表达一些观点。
3.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帮助学生正确发音和认读《gkh》教材中的生字词汇。
2.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能简单表达《gkh》教材内容。
三、教学准备1.教学教材:《gkh》人教部编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2.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投影仪、黑板、教学PPT等。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入新课《gkh》。
2. 学习新课•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听读《gkh》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汇的读音和意思。
3. 练习•利用互动游戏、小组练习等方式巩固学生对新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4. 巩固•帮助学生总结当堂课所学内容,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复习。
第二课时1. 复习•老师简要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温习和巩固。
2. 学习新课•继续教授《gkh》教材中的新内容,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3. 演练•分组或个人表演课文内容,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 总结•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当天所学内容,梳理知识点,强化记忆。
五、课后作业1.完成《gkh》教材中的练习题。
2.默写生字词语及课文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教案旨在通过细致设计的教学步骤,带领学生逐步掌握《gkh》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多角度理解课文,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欲望。
以上是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gkh》人教部编版的详细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gkh(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交际规约,初步认识语言交际;2.了解拼音“b,p,m,f”、汉字“一、二、三、四”和“一”、“马”、“卜”、“日”、口型“一口”和“两口”,认识和掌握相应的书写方法;3.通过运用已学的音、形、义知识,正确朗读认读第1—5篇课文,并加强口头语言训练;4.能朗读50个常用字的拼音并认识相应的汉字形态。
能力目标1.能熟悉课文,理解基本内容;2.训练口语表达能力;3.提高阅读速度和朗读准确率;4.提高汉字写作的准确度和规范性,强化文字领悟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主动参与、良好合作的态度;2.学会赞叹诗歌中的美好形象;3.养成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学习方法和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能;2.加强汉字笔画的认识和书写规范度。
教学难点1.学生对语言交际的初步认识;2.学生在笔画书写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基本知识点1.交际规约;2.拼音“b,p,m,f”、汉字“一、二、三、四”和“一”、“马”、“卜”、“日”、口型“一口”和“两口”;3.50个常用汉字的拼音。
学习课文1.《小猴子和爸爸》;2.《买画》;3.《小雨》;4.《穿衣服》;5.《感谢》。
教学过程活动一:交际规约的认识1.由教师出示交际规约的图片,让学生观看;2.通过观看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交际规约的概念;3.提问学生交际规约有什么用处。
活动二:学习汉字1.分别教授汉字“一、二、三、四”和“一”、“马”、“卜”、“日”;2.通过练习,让学生熟悉和掌握这些字的书写方法。
活动三:学习拼音1.教授拼音“b,p,m,f”和50个常用汉字的拼音;2.通过发音练习,让学生掌握正确发音方法。
活动四:朗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第1—5篇课文;2.注重语音、语调、停顿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活动五:教学讲评1.老师根据学生表现情况制定讲评内容;2.针对性地讲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指导意见,以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得以改进。
g k h-部编版(五四制)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所学字词,对于生字词能够准确拼读。
2.帮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汉字的结构和字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流畅、准确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定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汉字的构造,熟悉汉字的基本结构。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掌握拼音发音规则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拼音能力。
2.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汉字的结构和笔画,提高学生的汉字识别和书写能力。
四、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1.扫字卡:让学生通过扫描字卡能够认识和掌握一些生字词的发音和意思。
2.汉字课堂:通过开展汉字笔画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汉字的形态和结构,以便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汉字。
3.阅读训练:通过朗读、模仿以及互动问答等方式,让学生能够流畅、准确地朗读课文,同时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方法1.听说读写法: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四个环节综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互动式教学:通过互动问答、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流程1. 扫字卡1.展示字卡,让学生自己识别和朗读生字词。
2.老师帮助学生纠正发音不准确的字词,让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字词的发音和意思。
2. 汉字课堂1.老师播放汉字学习视频,简单介绍汉字的构造和笔画方法。
2.老师示范并让学生跟着写几个基础汉字,帮助学生熟悉汉字的形态和结构。
3. 阅读训练1.老师给学生朗读课文,并帮助学生纠正发音错误。
2.小组合作,在小组内让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互相帮助和纠正发音错误。
3.老师提问,让学生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4.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汉字的基本构造和笔画方法,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
七、教学材料1.扫字卡。
2.汉字学习视频。
3.课本。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拼音《g k h》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拼音章节,主要教学内容为声母“g、k、h”的学习。
详细内容包括:正确认读“g、k、h”三个声母;学会在词语中运用“g、k、h”进行拼读;了解“g、k、h”在汉字中的发音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认读“g、k、h”三个声母,并掌握其书写方法。
2. 学会在词语中运用“g、k、h”进行拼读,提高拼音能力。
3. 了解“g、k、h”在汉字中的发音特点,培养音节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区分“g、k、h”的发音,避免混淆。
教学重点:掌握“g、k、h”的正确发音和书写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卡片、磁性板、录音机学具:拼音本、铅笔、橡皮、直尺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中包含“g、k、h”的词语。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拼音,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① 教师示范发音,学生模仿跟读,注意指导发音方法。
② 在磁性板上书写“g、k、h”,引导学生观察笔顺,并讲解书写要点。
③举例讲解“g、k、h”在词语中的运用,如“哥哥(gē ge)”、“裤子(kù zi)”、“喝水(hē shuǐ)”。
3. 随堂练习(15分钟)① 学生在拼音本上练习书写“g、k、h”。
② 教师随机抽取学生上台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4. 小组活动(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以“g、k、h”开头的词语,用卡片制作成拼图。
完成后,各小组进行展示,其他小组猜词。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g、k、h”的发音和书写方法。
同时,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声母“g k h”2. 板书内容:① “g、k、h”三个声母及其例词② “g、k、h”的书写方法七、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抄写“g、k、h”各10遍,并分别组词。
《g k h》一年级语文上册拼音教案(精选15篇)《g k h》一年级语文上册拼音篇1《g k h》一年级语文上册拼音教案《g k h》教案【教材分析】《g k h》这课教材配有精美而传神的情景图,画面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吸引他们亲近文本,走进拼音王国。
本课包括五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三个声母g k h,配有一幅图。
图上一只和平鸽衔着弯曲的橄榄枝飞来,鸽子的“鸽”提示g的音,橄榄枝的形状提示g的形。
湖边有水草和蝌蚪,蝌蚪的“蝌”提示k的音,蝌蚪和水草构成的形状提示k的形。
两个小孩坐在靠背椅上喝饮料,“喝”提示h的音,椅子侧面的形状提示h的形。
第二部分是g k h与单韵母的拼音练习。
第三部分是g k h的书写格式和笔顺。
第四部分是三拼音,包括两项内容:一是以音节guā为例,借助图画教学三拼音的方法;二是三拼音的练习。
第五部分是认字,配有图画和一首儿歌。
画面上一个小哥哥在美丽的湖边画荷花,小弟弟拉着妈妈在一边看。
在图中相应的画面旁边出现了三个词:荷花、哥哥、弟弟。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XX年版)指出: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并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
因此,本课的注重通过创设情景、编、做游戏、合作拼读等形式,让孩子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学习。
整个教学过程,真正让孩子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教学目标】1.学会g k h 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读准g k 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3.初步掌握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4.认识5个生字,会读儿歌。
【教学重难点】g k h的发音、三拼音的拼音方法及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三拼音的拼音方法是难点。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创设情境:同学们,我们又要去畅游拼音乐园了。
大家开心吗?2.复习旧知:(1)复习韵母(出示):在拼音乐园里,大家熟悉的韵母宝宝最先出来欢迎大家了,请叫出他们的名字。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拼音教学《g k h》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g k h》章节,内容包括三组声母“g、k、h”及其与韵母相拼的音节,以及相关的词语和句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g、k、h”三个声母的正确发音,了解其发音特点,能正确书写。
2. 培养学生拼读音节的能力,使他们在看到生字词时,能迅速准确地读出。
3.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音节进行简单的词语和句子表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区分“g、k、h”的发音,掌握发音要领。
教学重点:音节的拼读和书写,以及相关词语和句子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卡片、黑板、录音机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个有趣的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拼音学习的兴趣。
a. 播放一段小故事,故事中包含“g、k、h”三个声母的音节。
b. 学生听故事,尝试找出含有“g、k、h”音节的词语。
2. 新课内容展示:教师讲解“g、k、h”三个声母的发音要领,并示范正确发音。
a. 引导学生观察发音器官,了解发音方法。
b. 示范发音,让学生跟读,纠正发音错误。
3. 例题讲解:以“g、k、h”为声母,给出一些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进行拼读练习。
a. 教师出示例题,如“ga、ka、ha”、“ge、ke、he”等。
b. 学生跟读,教师指导拼读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音节拼读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a. 教师出示一些词语,让学生尝试拼读。
b. 学生相互检查,教师点评,纠正错误。
5. 应用实践:引导学生用所学音节编写简单的词语和句子。
a. 教师给出一些词语,如“哥哥、鸽子、喝水”等,让学生用“g、k、h”进行拼读。
b. 学生自由发挥,用所学音节编写句子。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g k h》2. 在课题下方列出“g、k、h”三个声母,并标注发音要领。
3. 旁边展示一些典型例题,如“ga、ka、ha”等。
一年级语文《gkh》教学设计【9篇】《g k h》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学会gkh三个声母。
认准字形,发音准确。
读准三个声母与单韵母e相拼的音节和它们的四个声调。
2.学习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练习三拼音。
3.正确书写gkh三个声母。
教学重点1.读准gkh三个声母与单韵母e相拼的音节和它们的四个声调。
2.学习三拼连读的方法,练习三拼音。
教学难点教给学生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教学准备1.教学用字母挂图或幻灯片2.三拼连读的示意图或活动教具3.拼音音节卡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谈话组织教学,并板书题目揭示本节课教学内容g k h一、出示图1学习g的音、形、书写。
问:1.图上画了什么?它在做什么?2.比较一下声母g与图上的什么部位相似?讲:“鸽”读得轻短些就是“g”的音,如果把音读响亮就带出了e的音,成为呼读音ge,图上的橄榄枝形状像g,可以帮助同学们记住g的形。
学儿歌:9字拐弯就念g学生练习读四声:指导书写:g占中格和下格,两笔写成,写时要把两笔连起来写,注意下格不占满。
学生学写字母1—2个二、出示图2学习k的音、形、书写。
问:1.图上画的什么?讲:蝌蚪的“蝌”的音与k相同,把音读得轻短些就是“k”,读响亮就带出了e的音,成为呼读音ke。
2.k与图上的什么地方很像呢?如果把k放倒了它像什么呢?学儿歌:一挺机枪kkk学生练习读四声:指导书写:k占中格和上格,两笔写成,先写“|”再写。
学生学写字母1—2个三、出示图3学习h的音、形、书写。
问:1.通过小女孩的动作,你能知道这第三个声母的读音吗?(如果学生答对了,要奖给学生一朵小红花,以激励学生学习,同时也说明,学生会看图学拼音了。
)2.字母h的形,我们应当怎样来记呢?(学生应答出h与椅子样子很相像。
)教儿歌:一把椅子h h h练习四声:指导书写:h占中格和上格,两笔写成,先写“|”,再写。
区别字形:与n比较,强调h的左边一竖上边一定要写得长一些。
g k h-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材分析《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一年级语文教材。
它主要包括语言文字教育、阅读教育、写作教育和文化教育四个方面。
教材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语言文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学生能够认读一定数量的汉字,掌握基本拼音发音规律。
3.学生能够理解简短的鸟兽虫鱼的生活习性,培养对自然的观察与探究。
4.学生能够简单朗读短文,对所学内容有初步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内容1. 第一课《龟兔赛跑》本课主要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朗读短文,理解故事情节;能够用自己的话语说出故事大意;理解“轻松愉快”的意义,明白“不以跑得快为目的”的道理。
2. 第二课《小鸟的家》本课主要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辨认生动形象的识字图画,掌握一定数量的文化常识;理解小鸟工作的动作、生活的方式和习性,学生能够在讲解情况下简单进行朗读。
3. 第三课《小猫钓鱼》本课主要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简单认读十个高频字,理解小猫钓鱼的习性;能够理解“认真”、“尝过”等词汇的意义;在讲解情况下简单进行朗读,表达个人观点。
4. 第四课《小蝌蚪找妈妈》本课主要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辨认生动形象的识字图画,掌握一定数量的文化常识;理解小蝌蚪成长的过程和动态。
5. 第五课《蜗牛和黄鹂鸟》本课主要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蜗牛和黄鹂鸟的生活环境和习性,辨认和简单书写相应的字词;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能够发表言论和观点。
6. 第六课《小燕子》本课主要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学会朗读短文,理解故事的情节;掌握一定数量的生字词;了解小燕子的生活环境、飞行习性、生长特点等;形成简单的爱鸟观。
四、教学方法1.多维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说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以多种感觉方式接受和理解知识。
2.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以任务为导向,使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3.情景教学法: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语言魅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024年《gkh》一年级语文上册拼音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gkh》一年级语文上册拼音教案,涉及教材的第一章《gkh》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拼音字母“g”、“k”、“h”的发音、书写及其在词语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拼音字母“g”、“k”、“h”的正确发音和书写方法。
2. 培养学生在词语中正确运用拼音字母“g”、“k”、“h”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拼音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拼音字母“g”、“k”、“h”的发音和书写。
难点:拼音字母“g”、“k”、“h”在词语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教学卡片、录音机等。
2. 学具:拼音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幅含有“g”、“k”、“h”发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尝试读出图片中的词语。
2.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拼音字母“g”、“k”、“h”的发音要领,并通过示范让学生模仿。
(2)展示正确的拼音字母“g”、“k”、“h”书写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在拼音练习本上书写“g”、“k”、“h”。
(2)教师随机抽取学生进行发音和书写展示。
4.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在学习拼音字母“g”、“k”、“h”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重点,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书写拼音字母“g”、“k”、“h”,并用不同颜色标注发音部位。
2. 列出几个含有“g”、“k”、“h”的词语,进行示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拼音字母“g”、“k”、“h”各10遍。
(2)运用拼音字母“g”、“k”、“h”组成词语,并读给家长听。
2. 答案:(1)略。
(2)示例:哥哥(gē gē)、开心(kāi xīn)、喝水(hē shuǐ)。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拼音教学《g kh》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拼音教学单元,具体章节为《g k h》。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声母“g”、“k”、“h”,学会正确发音,能够区分形近音,并掌握相应的汉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发音声母“g”、“k”、“h”,并掌握其相应的汉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声母“g”、“k”、“h”的正确发音及形近音的区分。
2. 教学重点:掌握声母“g”、“k”、“h”的发音方法,并能正确书写相应的汉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拼音卡片、教学挂图、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拼音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拼音卡片,展示与生活相关的词语,如“哥哥”、“喝水”、“开关”等,引导学生发现声母“g”、“k”、“h”的发音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声母“g”、“k”、“h”的发音方法,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发音练习,相互监督,纠正错误。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4. 汉字学习(5分钟)引导学生认识并掌握声母“g”、“k”、“h”所对应的汉字,如“工”、“口”、“火”等。
5. 互动游戏(10分钟)设计“找朋友”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发音准确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书写声母“g”、“k”、“h”及其对应的汉字。
b. 用拼音写出与生活相关的词语,如“哥哥”、“喝水”、“开关”等。
2. 答案:a. g:工、高、光;k:口、开、看;h:火、花、红。
b. gē gē、hē shuǐ、kāi guān。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gkh》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g、k、h三个声母的发音要领,并能正确书写。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准确拼读g、k、h与韵母组成的音节。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g、k、h三个声母的发音及书写。
2. 教学难点:g、k、h与韵母组成的音节的拼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认识g、k、h三个声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g、k、h的发音(1)教师示范发音,学生模仿。
(2)学生自主练习发音,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g、k、h的正确口型,帮助学生掌握发音要领。
3. 学习g、k、h的书写(1)教师示范书写,学生模仿。
(2)学生自主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3)强调书写规范,确保学生书写正确、工整。
4. 拼读练习(1)教师引导学生拼读g、k、h与韵母组成的音节。
(2)学生自主练习拼读,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学生进行拼读比赛,提高学生的拼读兴趣。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抄写g、k、h三个声母。
(2)拼读g、k、h与韵母组成的音节。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发音、书写方面的掌握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在拼读练习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 课后作业布置要适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1. g、k、h的发音及书写方法。
2. g、k、h与韵母组成的音节拼读。
六、课后拓展1. 鼓励学生在家与家长一起进行g、k、h的发音、书写练习。
2. 建议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与孩子一起参与课后作业的完成。
总之,本节课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g、k、h三个声母的发音、书写及拼读,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2024年语文一年级《gkh》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语文教材第一册《gkh》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拼音g、k、h的学习,以及与这三个拼音相关联的汉字和词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拼音g、k、h的正确发音,了解其书写规则。
2. 使学生能够熟练拼读和书写与g、k、h相关的汉字和词语。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g、k、h的正确发音和书写规则。
教学重点:与g、k、h相关的汉字和词语的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拼音卡片、汉字卡片、教学PPT、录音机、磁带。
学生准备:拼音本、铅笔、橡皮、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请学生观察一幅含有g、k、h拼音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的物品,如“鸽子”、“裤子”、“喝水”等,从而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拼音g、k、h。
2. 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学习拼音g、k、h的正确发音,教师示范,学生跟读。
(2)学习拼音g、k、h的书写规则,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跟随书写。
3.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出示汉字卡片,如“哥”、“鸡”、“狗”等,引导学生正确拼读。
(2)教师挑选一个拼音,如“g”,让学生找出与该拼音相关的汉字,并进行连线。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自主练习拼读与g、k、h相关的汉字和词语。
(2)教师挑选部分学生进行拼读展示,其他学生评价。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同时,布置拓展作业,让学生课后寻找与g、k、h相关的物品或图片,下节课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拼音g、k、h及其书写规则。
2. 与g、k、h相关的汉字和词语。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课后用拼音g、k、h各写一个句子。
答案示例:g:哥哥喜欢看电视。
k:妈妈给我买了一条新裤子。
h:我渴了,想喝水。
2. 作业题目:找出与g、k、h相关的物品或图片,下节课进行分享。
5、g k h 教学设计
教案内容:
教学要求
1 学会ɡkh3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 能正确拼读方框内ɡkh与单韵母组成的6个音节,能看图读带调音节和拼音词。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示课题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拼音王国声母家族的8个朋友。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5课,这一课有3个声母。
二、引新授内容
1 指导看情境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自己的话编一个小故事。
(四人为一组讨论后汇报)
2 教师总结故事。
一天,小弟弟在河边捉了很多小蝌蚪。
哥哥看见了,说:“小蝌蚪长大了是青蛙,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它能捉好多好多害虫。
你快把青蛙放到河里去吧。
”小弟弟听了哥哥的话,连忙把小蝌蚪放进了河里,哥哥连声称赞小弟弟做得好。
出示:ɡeɡeɡe3个音节
3 (1)出示语境歌(放语境歌录音)
弟弟河边捉蝌蚪,
哥哥走来劝阻他,
小弟弟,很听话,
忙把蝌蚪送回家。
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3个声母就是这3个音节中的第一个字母。
(2)领读儿歌,并出示ɡkh
三、教学ɡkh的读音和写法
1 教学读音、形。
(1)ɡ的读音。
①板书,并出示鸽子的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
②告诉学生鸽子的“鸽”和哥哥的“哥”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g读音就有点像。
③教师范读三次。
④教师讲述发音方法。
读这个音的时候,舌根抬起,顶住软腭,憋住气流,然后突然放开。
⑤教师再次范读,学生跟着连读。
(指名读)
⑥仔细观察图,看看字像什么?并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想,使这自己编顺口溜。
⑦教学顺口溜:鸽子头型ɡɡɡ。
9字加弯ɡɡɡ。
(2)k的读音。
①板书,并出示图二。
②告诉学生蛋壳的壳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k的读音很像。
③教师范读
④讲述发音方法。
读k时,发音方法基本和ɡ相同,不同的是读k时需用力送气。
⑤教师再次范读,学生跟读。
并让学生自由练读。
教师巡视,指导。
⑥指名读,开火车读。
(教师纠正发音)
⑦引导看图:图上画了什么?结合学的k,你觉得应该怎样记住它?(k像破裂的蛋壳形状)
教学顺口溜:小鸡出壳kkk
(3)h的读音。
①板书,并出示荷花图。
(指名说说图画内容)
②告诉学生h的读音就有点像荷花的“荷”。
把荷改成第一声就和h的读音差不多了。
③教师范读
④讲述发音方法。
读h时,舌根高抬,让气流从舌根上面挤出来。
⑤教师再次范读,学生跟读。
⑥指名读。
(注意正音)
⑦谁来说说h像什么?并根据你所想的编顺口溜。
教学顺口溜:荷花荷叶hhh或一张椅子hhh。
2 教学书写
(1)ɡkh的占格位置。
老师又要带你们去找朋友了,小朋友们看看我们今天的新朋友住在拼音王国的几楼?(出示ɡkh的书写。
)
①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说出ɡkh占格位置。
k、h和住在二三楼,ɡ住在一二楼。
(3)ɡkh的笔顺
①谁来说说ɡ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几笔写成?
先写半圆,再写竖弯。
两笔写成。
(师范写,生书空三次)
②谁来说说,k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几笔写成
先写一竖,再写一个小于号。
二笔写成。
(师范写,生书空三次)
③谁来说说h,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几笔写成?
先写一竖,再画门,二笔写成。
(师范写,生书空三次)
h和n比较
(4)学生练习描红。
四、巩固练习
1 找朋友游戏
2 抽读字母卡
3齐读三次。
五、作业
抄写gkh各四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 抽读字母卡dtn|gkhaue。
2 猜字谜:小鸡出壳是什么字?荷花出水是什么字?鸽子头型是什么字?
二、授新课
1 教学音节拼读。
(1)出示:
(2)学生自由拼读。
(3)指名检查拼读情况。
(4)出示:ɡekehe
ɡukuhu
(5)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6)按顺序读,倒过来读,打乱读。
2 看图读拼音
(1)学习双拼音词
①图上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图上画了一个小朋友,他正在打鼓。
)
②出示:ɡ-u---ɡu
练习拼读、直呼指名拼读,提醒学生读准第三声。
领读,开火车。
③出示:daɡu
指名拼读。
告诉学生:两个第三声连在一起时,第一个音节改读二声。
领读、比赛读。
④出示:h——e——he
学生自由练习拼读。
引导看图,说说图意。
(2)学习单音节词。
①出示另外三幅图,指名说说图意。
(图一:一只鸽子着橄榄枝。
图二:一只老虎在寻找食物。
图三:两只仙鹤在玩耍。
)
②将ɡuhuhe三张卡片发给三个同学,请他们把音节贴到相应的图上方。
看图练习拼读、直呼指名拼读,提醒学生读准第三声。
领读,开火车。
三、巩固练习
1 抽读字母卡片:ɡkhnp
请小朋友拿出已教过的字母卡片,学生在桌上摆tu。
(摆好后同桌检查)
1 练读课文
2 抄写方框里的音节
3 读绕口令:
小花鼓
一面小花鼓,鼓上画老虎,
小棰敲破了鼓,妈妈用布补,
不知是布补鼓,还是布补虎。
☆教学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