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翠英博士
- 格式:pdf
- 大小:593.70 KB
- 文档页数:1
叶绿素含量测定⽅法(精)叶绿素含量测定⽅法---丙酮法由于微藻的⽣长周期⽐较复杂,包括⽆性繁殖阶段和有性繁殖阶段,其在不同阶段的⽣理形态不同,有时藻细胞会聚集在⼀起,以⽚状或团状形式存在,在显微镜下难以确定其所包含的细胞数量。
藻细胞中叶绿素的含量(特别是叶绿素a的含量)通常随与细胞的⽣长呈较好的线性关系,因此可通过测定藻细胞中叶绿素含量变化来反映微藻的⽣长情况。
叶绿素测定采⽤丙酮研磨提取法。
取适量藻液于10 mL离⼼管中在4000 rpm转速下离⼼10 min,弃去上清液,藻泥中加⼊适量的100 %的丙酮。
采⽤丙酮提取法时在试管研磨器中冰浴研磨5 min,4000 rpm离⼼后,上清液转⼊10 mL容量瓶中。
按上述⽅法对藻体沉淀进⾏萃取,直⾄藻体沉淀呈⽩⾊为⽌。
定容后,采⽤722S型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645 nm和663 nm下萃取液的吸光值,叶绿素含量⽤以下公式进⾏计算(Amon,1949):叶绿素a含量⽤以下公式进⾏计算:Chlorophyll a (mg/L) = (12.7×A663 nm-2.69×A645 nm)×稀释倍数叶绿素b含量⽤以下公式进⾏计算:Chlorophyll b (mg/L) = (22.9×A645 nm-4.64×A663 nm)×稀释倍数叶绿素总含量⽤以下公式进⾏计算:Chlorophyll a+b (mg/L) = (20.2×A645 nm+8.02×A663 nm)×稀释倍数由于丙酮的沸点较低,较⾼温度下挥发很快。
此外,叶绿素稳定性较差,见光易分解,因此,本实验中叶绿素的提取和测定均在低温⿊暗条件下进⾏,以减少提取过程中的损失。
叶绿素提取⽅法提取液:本试验⽤DMSO/80%丙酮(l/2,v/v)提取的叶绿素,谭桂英周百成底栖绿藻叶绿素的⼆甲基亚砜提取和测定法* 海洋与湖沼 1987 18(3)295--300.⼀、直接浸提法:1、准确量取10ml藻液,加到15ml离⼼管中,放在台式离⼼机离⼼,3500r/min (根据不同的藻选择不同那个的离⼼转速)离⼼5min倒上清;留藻泥。
2019年西安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目录(非全日制)学院代码学院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研究方向导师拟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01 光电工程学院光学工程(非全日制)(专业硕士085202)07薄膜与等离子体技术08现代光学制造与检测技术刘卫国教授弥谦教授蔡长龙教授徐均琪教授潘永强教授吴振森教授梁海锋教授戴中华教授惠迎雪副教授周顺副教授吴春芳副教授纪红芬博士刘卫国教授郑刚教授苏俊宏教授弥谦教授田爱玲教授于洵教授董威教授郭忠达研究员张锦研究员蒋世磊教授徐均琪教授潘永强教授杨利红教授梁海锋教授李宏研究员陈智利教授王炜副教授周顺副教授惠迎雪副教授王红军副教授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4英语二(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801电子技术(非电)或803微机原理及应用或804物理光学或827应用光学09光学设计理论与应用10微光与红外成像技术11光电信息与处理技术巩蕾副教授李世杰博士高明教授刘钧教授吴振森教授葛爱明教授陈智利教授刘卫国教授高明教授刘钧教授高爱华教授蔡长龙教授董威教授韩军教授石峰研究员庞利霞副教授刘欢副教授邓立儿副教授林大斌博士侯宏录教授高明教授韩军教授高爱华教授董威教授郭忠达研究员张锦研究员于洵教授国蓉教授杨利红教授马卫红教授李宏研究员陈智利教授吴慎将教授王炜副教授段存丽副教授王小鹏研究员刘列教授刘王云副教授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4英语二(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801电子技术(非电)或803微机原理及应用或804物理光学或827应用光学12现代光电测试与仪器庞利霞副教授王红军副教授胡小英副教授吕宏副教授冯斌副教授(光信息)郭荣礼博士王凡博士苏俊宏教授郑刚教授刘缠牢教授高明教授蔡长龙教授田爱玲教授郭忠达研究员刘钧教授董威教授高爱华教授蒋世磊教授韩军教授于洵教授国蓉教授杨利红教授杨朋利研究员李宏研究员陈智利教授谢会开教授吴慎将教授王红军副教授聂亮副教授吴玲玲副教授段存丽副教授李党娟副教授胡小英副教授吕宏副教授尚小燕副教授001 光电工程学院仪器仪表工程(非全日制)(专业硕士085203)06光电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刘卫国教授郑刚教授倪晋平教授苏俊宏教授107光学系统与光电仪器设计弥谦教授刘缠牢教授高明教授田爱玲教授韩军教授潘永强教授董威教授高爱华教授刘钧教授蒋世磊教授马卫红教授于洵教授国蓉教授徐均琪教授杨利红教授陈化良研究员陈俊彪研究员杨朋利研究员李宏研究员吴慎将教授安莹副教授聂亮副教授吴玲玲副教授张维光副教授王国珲副教授杜玉军副教授蔡荣立副教授高芬副教授董涛副教授冯斌副教授(光电所)倪晋平教授刘钧教授高明教授郭忠达研究员董威教授蒋世磊教授于洵教授杨利红教授梁海锋教授李宏研究员王伟教授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4英语二(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801电子技术(非电)或802机械原理或803微机原理及应用或804物理光学或827应用光学08智能仪器设计与信号处理09动态测试技术10现代传感与检测技术安莹副教授吴玲玲副教授高芬副教授董涛副教授倪晋平教授董威教授侯宏录教授高爱华教授黄钉劲教授国蓉教授王伟教授宋玉贵副教授安莹副教授聂亮副教授王可宁副教授张维光副教授田会副教授杜玉军副教授王国珲副教授倪晋平教授苏俊宏教授董威教授蒋世磊教授景建斌研究员李宗贤研究员陈化良研究员王伟教授宋玉贵副教授安莹副教授马卫红副教授蔡荣立副教授田会副教授王可宁副教授王国珲副教授冯斌副教授(光电所)刘卫国教授郑刚教授倪晋平教授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4英语二(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801电子技术(非电)或802机械原理或803微机原理及应用或804物理光学或827应用光学弥谦教授蔡长龙教授刘缠牢教授侯宏录教授郭忠达研究员张锦研究员王小鹏研究员李宗贤研究员田爱玲教授董威教授国蓉教授黄钉劲教授王伟教授安莹副教授王可宁副教授田会副教授王国珲副教授002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非全日制)(专业硕士085201)05先进制造技术与工程06机电系统设计与控制陈桦教授白万民教授肖强教授任泰安教授吴伏家教授张长富副教授万宏强副教授贾建军副教授刘军强副教授贾建利副教授姚慧副教授唐霖副教授王建华教授劳奇成教授尚雅层教授来跃深教授田军委教授卢春霞教授王海文研高工高党国高工金朝鲜高工赫东锋副教授4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4英语二(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802机械原理07数字化、智能化设计与制造08精密机械设计技术与产品开发李少康副教授王晓丽副教授王亚晓副教授陈晓东副教授杜虎兵副教授高红红副教授曹岩教授丁锋教授宋文学教授林育阳高工左鹏军高工白瑀副教授刘峥副教授祝强副教授田建辉副教授范庆明副教授熊礼龙副教授杜显锋副教授程文冬副教授乔虎博士马保吉教授张君安教授刘波教授赵美宁教授王洪喜教授王碧德研高工沈云波副教授卢志伟副教授曹蔚副教授苟向民高工董革平高工徐宏杰高工李军宁副教授董皓副教授002 机电工程学院工业工程(非全日制)(专业硕士085236)06智能制造服务07现代物流规划与管理08人因与效率工程09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工程10 武器装备目标毁伤效果评估陈桦教授曹岩教授房亚东教授刘峥副教授闫莉教授杜彦炜副教授袁艳副教授房亚东教授杜彦炜副教授周宪副教授丁锋教授曹蔚副教授李军宁副教授陈桦教授曹岩教授房亚东教授易华辉博士2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4英语二(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855系统工程003 材料与化工学院材料工程(非全日制)(专业硕士085204)05有色材料工程李建平教授董晟全教授赵玉厚教授坚增运教授范新会教授常芳娥教授彭渝丽教授陈建教授丁旭教授郭永春教授杨忠教授刘志学副教授朱满副教授杨巍副教授王建利副教授2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4英语二(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805材料科学基础或806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或807物理化学或826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或828 无机化学或860大学物理06钢铁材料工程07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08高分子材料工程王萍副教授李炳副教授郭巧琴副教授刘江南教授王正品教授程巨强教授上官晓峰教授陈建教授谢辉教授刘志学副教授高巍副教授要玉宏副教授范新会教授惠增哲教授坚增运教授常芳娥教授于灵敏教授马亚军教授卢翠英教授许岗副教授郑德山副教授张改副教授闫龙副教授李晓娟副教授方频阳副教授刘翠霞副教授许军锋副教授雷亚萍教授陈卫星教授常芳娥教授王奇观教授周宏伟教授李永飞副教授王素敏副教授马爱洁副教授牛小玲副教授罗春燕副教授张文治副教授颜海燕副教授谢瑞广高工004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非全日制)(专业硕士085208 )05 电子通信系统设计06嵌入式系统与SOPC07 远程测控技术08无线通信技术齐华教授高丽教授尚宇教授华翔教授杨永侠教授张峰教授赵黎副教授张艳玲副教授陈红副教授张海宁教授倪晋平教授王鹏教授雷鸣教授雷斌副教授任安虎副教授高俊钗副教授赵晨副教授雷志勇教授张海宁教授李静教授华翔教授王泽民教授雷斌副教授高俊钗副教授高武奇副教授陈蕾副教授王鹏教授齐华教授张海宁教授尚宇教授杨永侠教授3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4英语二(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809电子技术(电类)或810自动控制理论或811信号与系统华翔教授雷斌副教授朱婷婷副教授董绵绵副教授陈红副教授004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控制工程(非全日制)(专业硕士085210)06综合自动化系统07计算机测控技术08测控与传感器秦刚教授陈忠孝教授高丽教授陈超波教授吴杰副教授吕志刚副教授张立广副教授王琪副教授王丽娟副教授高嵩教授秦刚教授郭全民教授陈超波教授辛大欣副教授郎宝华副教授王鹏副教授敬伟副教授杨聪锟副教授卢莉萍副教授雷志勇教授李翰山教授李静教授郭全民教授吕志刚副教授韦宏利副教授毕雪芹副教授敬伟副教授任郁苗副教授姚敏茹副教授杨建华副教授3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4英语二(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809电子技术(电类)或810自动控制理论或811信号与系统09过程控制与系统优化10 伺服系统与运动控制陈忠孝教授高丽教授张荷芳副教授郎宝华副教授吴杰副教授张立广副教授毕雪芹副教授苗荣霞副教授王丽娟副教授李长红研高秦刚教授陈忠孝教授陈超波教授郎宝华副教授韦宏利副教授兀伟副教授吴杰副教授张立广副教授005 经济管理学院物流工程(非全日制)(专业硕士085240)05物流与供应链管理06物流运输管理07物流市场营销苏兵教授姬浩副教授兰小毅副教授陈光会副教授徐阳副教授石春娜副教授谢立仁教授田敏教授马军平教授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4英语二(统考)③303数学三(统考)④813运筹学或815管理学005 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非全日制)(MBA)(125100)01营销管理与决策李纯青教授谢立仁教授张群教授田敏教授马军平教授曹丽副教授李刚副教授20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②204英语二(统考)0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03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决策04财务管理与资本运营05创新创业与战略管理吕美副教授张冬敏副教授陈艺妮副教授刘建勋教授雷亚萍教授宋元梁教授钟定国教授杨倩教授行金玲教授张弘教授万涛教授冉霞副教授苏兵教授于孟晨教授陈光会副教授姬浩副教授石春娜副教授徐阳副教授黄越教授向海燕教授陈健教授张晓军副教授侯剑平副教授史璇副教授李薇副教授张建利副教授逯颖副教授汤小莉副教授党江艳高级会计师段小存高级会计师宋熊熊教授董广茂教授张明亲教授王育晓副教授兰小毅副教授张晓棠副教授005 经济管理学院会计(非全日制)(专业硕士)(125300)04企业成本与绩效管理05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06资本运营与投融资管理向海燕教授赵亚莉教授万涛教授黄越教授谢立仁教授钟定国教授逯颖副教授史璇副教授张根龙副教授段小存高级会计师党江艳高级会计师闫文娟讲师(博士)向海燕教授张弘教授苏兵教授宋元梁教授雷亚萍教授杨倩教授行金玲教授国亮教授史璇副教授李薇副教授汤小莉副教授张晓军副教授张建利副教授王培华副教授张大联副教授石春娜副教授赵亚莉教授董广茂教授张明亲教授陈健教授田敏教授马军平教授黄越教授逯颖副教授10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②204英语二(统考)汤小莉副教授张晓军副教授申琳副教授张根龙副教授侯剑平副教授石尧祥高级会计师康玉泉副教授焦源讲师(博士)006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技术(非全日制)(专业硕士085211)05 新型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06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技术07人工智能理论及应用技术08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容晓峰教授梁向阳教授傅妍芳教授刘宝龙副教授赵宇峰副教授孙喁喁副教授卢颖副教授曹子建副教授唐俊勇副教授李晋惠教授雷聚超教授范会敏教授徐淑萍教授王长元教授刘白林副教授罗钧旻教授耿朝阳副教授卢颖副教授刘萍萍副教授马龙副教授王建国教授白万民教授于帆教授徐淑萍教授刘智平副教授2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4英语二(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803微机原理及应用或819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或808操作系统苏小会副教授马龙副教授006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工程(非全日制)(专业硕士085212)05软件复用与组件技术06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07图形图像处理与多媒体应用王建国教授罗钧旻教授傅妍芳教授赵宇峰副教授苏小会副教授荆心副教授雷聚超教授范会敏教授徐淑萍教授王中生教授刘白林副教授刘萍萍副教授白小军副教授姜虹副教授曹子建副教授王长元教授赵莉教授徐淑萍教授喻钧教授苏小会副教授徐飞副教授马龙副教授2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4英语二(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819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或808操作系统或或822数值分析007 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非全日制)(085213)06岩土工程与隧道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何晖教授韩永强教授赵敏教授李宝平副教授刘新龙副教授邓祥辉副教授杨鹏高工姜思柯高工1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4英语二(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 814土力学或818材料力学或820结构力学或830工程地质学或833城乡规划原理或823流体力学07结构体系优化设计及建造管理技术08市政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09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技术卢晓岚高工刘慧萍教授赛云秀教授郭庆军教授周雪峰教授韩永强教授李志军教授王玉林教授曾凡奎教授马爱民副教授王海荣副教授郑爱武副教授田英侠副教授齐峰副教授李成华副教授李三庆副教授王斌副教授王琦高工薛山高工王霞副教授易华辉副教授卢晓岚高工杜辉高工郑延东高工周英杰高工刘丽萍副教授田英侠副教授杜顺成副教授乔文靖副教授于根社教高工赵平歌副教授张治宏副教授刘金涛副教授吴小宁副教授王珏教高工韩永强教授何晖教授10城乡规划与设计刘慧萍教授周雪峰教授马爱民副教授李三庆副教授王斌副教授杨莹副教授林杰高工011 人文学院新闻与传播(非全日制)(专业硕士055200)04新媒体传播实务05文化传播06广告与品牌传播于孟晨编审李红岩教授王中生教授薛龙副教授敬晓庆副教授邰科祥教授吴妍妍教授刘磊副教授雷晓青副教授金博副教授李金玉副教授冯希哲教授白军芳教授刘磊副教授敬晓庆副教授薛龙副教授1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4 英语二(统考)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④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012艺术与传媒学院艺术设计(非全日制)(待定)(专业硕士135108)04产品设计研究苏胜副教授张宇红副教授魏蓉副教授刘萍副教授丁西蓓副教授初苗副教授12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 204英语二(统考)1)本专业外语要求只限于英语.2)凡同等学力报考本专业,必须公开发05视觉传达设计研究06媒体设计研究王若鸿副教授潘晶副教授姚文婷副教授周著教授齐江华副教授杨华副教授③ 618中国美术史④ 862艺术概论表本专业论文1篇(面试时提供原件)或经由两名副高以上的高校教师推荐013 体育学院体育硕士(非全日制)(专业硕士045200)045201 体育教学045204社会体育指导陈亚麟教授文安教授谷崎教授项丽静教授孙萌教授赵权副教授谢新涛副教授王兵副教授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4英语二(统考)③346体育综合(含学校体育学,体育概论,运动生理学)015中国书法学院美术(非全日制)(待定)(专业硕士135107)02书法创作研究于唯德教授刘天琪教授傅如明副教授3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 204英语二(统考)③ 617中国书法史④ 862艺术概论1)本专业外语要求只限于英语.2)凡同等学力报考本专业,必须公开发表本专业论文1篇(面试时提供原件)或经由两名副高以上的高校教师推荐016 西北兵器工业研究院兵器工程(非全日制)(专业硕士085225)05 目标探测与识别技术06 兵器材料与成型技术07 兵器试验与测试技术刘卫国教授韩军教授高明教授梁海锋教授于洵教授王鹏教授郭全民教授刘星研高王伟教授吴慎将教授喻钧教授刘智平副教授刘欢副教授吴杰副教授坚增运教授惠增哲教授李建平教授马保吉教授董晟全教授郭永春教授杨忠教授唐霖副教授戴中华副教授惠迎雪副教授白亚平副教授王萍副教授郭巧琴副教授马爱洁副教授王建利副教授杨巍副教授马志军副教授高培虎副教授张守华研高倪晋平教授雷志勇教授李翰山教授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统考)②204英语二(统考)③302数学二(统考)④801电子技术(非电)或802机械原理或803微机原理及应用或804物理光学或805材料科学基础或808操作系统或810自动控制理论或811信号与系统或819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或822数值分析或827应用光学或860大学物理08 智能无人系统傅妍芳教授李静教授肖锋教授刘白林副教授高武奇副教授卢丽萍副教授田会副教授闫谦时副教授刘军强副教授李军宁副教授曹子建副教授陈桦教授任海鹏教授苏俊宏教授王春阳教授田爱玲教授王长元教授肖秦琨教授王建国教授华翔教授陈卫星教授容晓峰教授丁锋教授田军委教授梁向阳教授易华辉副教授周顺副教授雷斌副教授宋玉贵副教授史红伟副教授。
血清AFP、FA、HCY水平辅助NT超声在产前筛查胎儿神经管畸形中的作用分析卢冬敏【期刊名称】《四川生理科学杂志》【年(卷),期】2024(46)6【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学相关标志物水平辅助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 thickness,NT)超声检测于产前筛查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期间产检孕妇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NT超声检查以及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叶酸(Folic acid,FA)、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检查。
以引产结果作为判断神经管畸形的金标准。
分析对比无神经管畸形、有神经管畸形者血清AFP、FA、HCY水平变化以及NT水平;分析NT、AFP、FA、HCY对胎儿神经管畸形的预测价值以及不同水平时胎儿发生神经管畸形的危险度。
结果:114例引产产妇中,胎儿发生神经管畸形者27例,未发生神经管畸形者87例。
神经管畸形者NT、血清HCY、AFP水平高于无神经管畸形者,血清FA水平低于无神经管畸形者(P<0.05)。
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结果显示,NT、血清HCY、AFP、FA水平检查胎儿神经管畸形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为0.806,最佳诊断敏感度为81.48%、特异度为86.21%,明显优于单一指标(P<0.05);危险度分析显示,高水平AFP、FA、HCY发生胎儿神经管畸形为低水平的6.191倍、7.265倍、0.118倍、6.475倍(P<0.05)。
结论:血清AFP、FA、HCY水平辅助NT诊断胎儿神经管畸形的效果明显,此外,不同水平的胎儿发生神经管畸形危险度存在差异,可作为临床早期筛查胎儿神经管畸形方式之一。
【总页数】3页(P1383-1385)【作者】卢冬敏【作者单位】许昌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相关文献】1.超声NT、血清学筛查与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联合筛查高危孕妇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580例分析2.NT超声联合血清AFP水平检测在接受产前筛查胎儿神经管畸形诊断中的应用3.产前超声筛查NT联合血清甲胎蛋白检测在胎儿先天性发育畸形中的应用研究4.孕16~27周母体血清AFP联合超声在胎儿神经管畸形筛查中的应用5.超声颅内透明层结合血清FA和Hcy水平检测在胎儿产前神经管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榆林学院院长赵红星做客西部网西部网讯7月6日,榆林学院院长赵红星做客西部网“陕西高校书记、院长访谈”与广大网友在线共话榆林学院发展。
赵红星在访谈中谈到了榆林学院的变化,动情的说:“我在榆林学院生活工作了近30个年头,见证并亲身经历了榆林学院改革开放以来建设与发展的历程。
”十年前后对比榆林学院变化巨大西部大开发的十年,也是榆林学院重大变化的十年,这十年里,榆林学院完成了升级本科院校,完成了以能源化工学科专业为主、生态农业等三个专业辅助的四大学科体系建设。
十年之前榆林学院在校学生只有两千多人,现在榆林学院的在校学生,全日制本专科学生达到12000多名,本科生8000多名。
十年之前榆林学院的实验仪器设备也就价值几百万元,而现在已经接近7000万元;十年之前,图书资料20多万册,现在纸质图书88.3万册,电子图书125余万册。
十年之前,榆林学院当时在校的学生都是陕西娃,而现在生源覆盖地已经达到了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十年之前,榆林学院的教师中研究生学历寥寥无几,而现在教授30多名,副教授130多名,博士51名,硕士研究生308名,还有外籍教师和回国工作的留学人员。
单单从数据上就能看到榆林学院十年来的巨大变化。
依托榆林能源基地大力发展能源化工专业学科榆林学院所在地榆林市是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煤、油、盐、气等矿产在国内储藏非常丰富,在世界上也是很少见的,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
目前榆林正在以建设国家知名、国内一流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生态绿色农业特色基地。
榆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榆林学院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省市政府投资1.15亿元,重点建设榆林学院的能源化工学科,发展非常快,现在已经初步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学科为主体的学科体系。
产学研结合紧密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榆林学院产学研结合紧密,学院设立了12个研究所(中心),榆林市白绒山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榆林市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陕西省绒山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先后落户学院。
·4293··卫生政策研究·【编者按】 分级诊疗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的产物,是实现有序就医的重要制度保证。
2009—2015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明确了分级诊疗的政策框架,强化了分级诊疗理念,制定了一系列分级诊疗政策。
在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分级诊疗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总体效果与目标尚有一定距离。
为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需要重新审视分级诊疗政策推广和发展过程中的效力、不足与阻碍。
本文通过对分级诊疗政策进行量化,尝试回答“分级诊疗政策的效力如何?不同类型的政策效果该如何评价?”的问题,并基于此提出相应建议,可以为健全我国分级诊疗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
我国分级诊疗政策效力与政策效果评估吴勤德1,2,谢贤宇2,吴勇2*,陈丛波1,邓伟伟1,吴韶嫣3【摘要】 背景 自新医改以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分级诊疗政策,但十余年来,我国离全面实现分级诊疗的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对国家出台的分级诊疗相关政策进行系统的量化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目的 评估我国推动分级诊疗所发布的政策文件效力和实施效果。
方法 2020年9月,在北大法宝、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百度搜索引擎和政府部门相关网站等以“分级诊疗”“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基层首诊”为检索词检索 2009—2019年国家及各部委颁布的政策文件,经筛选后获得236项有助于分级诊疗制度推进的政策文件。
效力分为政策措施、政策目标、政策反馈、政策力度4 个维度,效果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急诊就诊人次数指标表示,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三类不同政策工具分级诊疗实施效果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 2009—2019年的政策数量变化趋势与政策整体效力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政策平均效力较平稳波动,政策措施得分在3.00分左右(除外2013年),政策目标得分均≤2.50分(除外2019年),政策反馈的平均得分在2.25分,政策力度平均得分<2.44分。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研究进展
林颖悟
【期刊名称】《右江医学》
【年(卷),期】1990(000)003
【摘要】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红细胞中缺乏了G6PD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症。
属于一种先天性代谢缺陷性遗传病。
现就这方面作文献复习,综述如下,
【总页数】3页(P30-32)
【作者】林颖悟
【作者单位】右江民族妇幼保健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55
【相关文献】
1.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分子机制及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J], 蒋明
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J], 唐娟(综述);谭毅(审校)
3.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研究进展 [J], 常富兴;汤林华
4.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及基因突变研究进展 [J], 楼彩霞;张婉;云妙英;崔箭
5.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及其基因突变的研究[J], 郭静;田国力;王燕敏;周卓;纪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化学发光和电化学发光分析检测氟喹诺酮药物的研究进展
姚武
【期刊名称】《黄山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12)003
【摘要】氟喹诺酮药物具有高效抗菌效果,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可能存在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在临床使用上应当严格规范,严禁滥用,所以有关样品中氟喹诺酮药物的含量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利用化学发光和电化学发光方法分析检测氟喹诺酮药物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总页数】6页(P46-51)
【作者】姚武
【作者单位】黄山学院化学系,安徽,黄山,245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57
【相关文献】
1.类风湿因子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甲型肝炎 IgM 的影响探讨 [J], 胡慧琼;刘斌;王红;吴增辉
2.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 CA19-9结果的一致性比较 [J], 张红雨;王林春;刘春明;雷荔荔;马兴璇
3.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CA19-9结果的一致性比较 [J], 张红雨;王林春;刘春明;雷荔荔;马兴璇;
4.改性纳米金富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水产品中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J], 陈宗保;王星;尹月春;陈国南
5.探讨乙肝标志物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分析检测的应用价值 [J], 方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