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跌倒,避免“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 格式:pdf
- 大小:1.65 MB
- 文档页数:1
如何防治“人生最后一次骨折”今年5月22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病在长沙逝世,消息突然,令人难以接受。
身子骨一向硬朗、笑谈自己是“90”后的袁公,为什么会突然病重过世呢?究其原因,是3月份袁公的一次意外跌倒,很可能伴发并发症而影响了健康。
据统计,跌倒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跌倒率约30-40%,最大影响就是骨折,主要发生在髋关节、脊椎、手腕。
其中髋关节骨折也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因骨折后翻身和起坐十分困难,长期卧床易引起肺炎、尿路感染、深静脉血栓、褥疮等并发症,从而危及生命,死亡率高达20-30%。
老人容易骨折是因为骨质疏松,故防止骨质疏松是预防骨折的关键,主要做到两步。
一、合理膳食营养。
世卫组织推荐老年人每天钙摄入量为1000-2000mg,日常饮食中适当增加蛋白质、富含异黄酮的食物、含钙丰富的食物,含维生素C较多食物。
而且,要戒烟酒,不饮碳酸饮料,少饮咖啡。
二、适当强度运动,充足睡眠,每天晒晒太阳(约1小时)。
运动是提高全身骨骼的应力刺激,维持骨量减缓骨质丢失的最好办法。
推荐散步、运动操、游泳等平衡训练,可保存骨量,也强健肌肉,加强平衡感和协调能力;时长每天约半小时。
老年人骨质疏松是必经之路,预防做好了,只是延缓、减轻而已。
一旦骨质疏松了,就要正确的治疗。
一、合理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骨质疏松不是光吃钙片就能解决的,补充钙剂同时还要摄入包括维生素D在内的多种维生素。
二、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
骨质疏松是因成骨跟不上破骨,故需要抑制骨破坏和促进骨形成的药物。
防止骨质疏松是内因,防止老年人跌倒,跌倒中、跌倒后正确处理是防治骨折的外因。
一、防止跌倒。
1.首先关注生活中易摔倒的几个状况。
(1).清晨起床、夜间起夜时,体位变化造成脑供血不足,光线改变,都是极大风险。
(2).湿滑的浴室、乘坐公共交通、手扶电梯时,老人因平衡力弱而易摔倒。
(3).接电话时,习惯性着急接听而忽略肢体协调。
家庭医药 2014.0216预防跌倒,避免“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全军战创伤中心主治医师 刘华渝/邹争春随着社会人口结构的老龄化,髋部骨折(腰下面、大腿最上端凸出的部分)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
髋部骨折是创伤骨科的“标志”之一,患者多为老年人,基础疾病多,手术风险也较高。
冬末春初是老年人发生骨折的高峰期,女性高于男性。
据研究显示,老年人髋部骨折后,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死亡率高达40%,部分老年人在发生髋骨骨折后,健康状况急转直下,只能长期卧床,甚至在一年内出现死亡,所以髋部骨折亦常被称为人的“最后一次骨折”。
首要预防跌倒老年人骨折,绝大部分是因轻微、间接暴力,而跌倒是常见原因。
对部分骨质疏松严重的老年人而言,公交车上的颠簸、甚至翻身等轻微暴力也能导致骨折。
因此,老年人要延年益寿,提升生活质量,预防跌倒应该是重中之重。
老年人在外出时,一是要注意防滑标志及观察地面情况,二是要穿合适的鞋子和拄手杖,有老花眼和听力不佳者,要佩戴老花镜及助听器;三是要熟悉生活环境,避免拥挤。
在家时,室内光线要求高于年轻人3倍,去除室内台阶及门槛;家具物品不高,家具及生活用品位置不经常变动;卫生间设置把手,晚上床旁放小便器;不使用小地毯或牢固固定,卫生间保持干燥防滑;宠物系铃铛。
要注意的是,一些药物对跌倒也有影响。
如精神类药物催眠药、抗抑郁药等;抗高血压药;降糖药;非甾体类药物、镇痛药物;抗帕金森药物;感冒药等。
同时服用4种以上药物会增加跌倒风险。
因此,应综合考虑适度用药,减少药物依赖。
一般来说,用药总数不要超过5种。
日常多加注意预防跌倒,老年人要养成自己特有的生活习惯。
做一些动作如转身转头动作要慢,起床时放慢起身及下床的速度;家中备梯凳,尽量不登高取物;出行时上下楼梯要使用扶手或扶墙而行,走路步态平衡,慢走,且避免携带沉重物品;乘坐车辆要待车辆停稳后上下,切忌争抢座位。
饮食方面要加强膳食营养,保持均衡的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女性必要时应进行激素替代治疗,增强骨骼强度,降低跌倒后的损伤程度。
预防骨折的10个小方法骨折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外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法完全避免受伤,但是我们可以从日常护理方面进行预防。
以下是预防骨折的10个小方法:1. 均衡饮食均衡的饮食可以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保证骨骼的正常生长和增强。
我们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豆类、海鲜、奶制品等。
2. 平衡运动平衡运动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良好的身体平衡感,防止意外跌倒。
像瑜伽、普拉提、太极拳等都是很不错的平衡锻炼方式。
3. 避免高风险运动一些高风险的运动,如攀岩、滑雪等,容易导致意外伤害和骨折。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低风险的运动,如登山、游泳等。
4. 适度锻炼适度的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的韧性和柔韧性,使身体更加健康。
我们可以选择跑步、散步、健身等,但一定要适度,不要过度运动。
5. 避免长时间坐卧长时间坐卧容易导致骨骼强度下降,骨质疏松等问题。
我们可以多站起来走动一下,或者做一些小运动。
6. 睡前放松睡前做一些放松练习,如放松肌肉、舒缓呼吸等,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压力和疲劳。
7. 检查家中安全设施家中安全设施的检查可以防止一些意外事故。
确保楼梯、走廊、客厅等通道都宽敞明亮,避免水泥地面上平放物品等等。
8. 穿合适的鞋穿不合适的鞋子很容易导致脚踝扭伤等问题。
我们选择鞋子时要确保合适舒适,并且有较好的防滑功能。
9. 不要猛躁猛躁容易导致精神紧张,生活压力过大,影响身体健康。
我们要保持乐观积极态度,降低压力。
10.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身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预防患病风险。
建议每年至少去医院体检一次。
总之,预防骨折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中起步,保证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同时注意家庭的安全设施和个人情绪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及时察觉身体的变化,避免粗心大意,以保持身体的健康与活力。
《老年人预防跌倒知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跌倒问题日益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跌倒不仅会给老年人带来身体上的伤痛和残疾,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了解和掌握老年人预防跌倒的知识,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保障其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跌倒的危害跌倒对于老年人来说,可谓是一场潜在的灾难。
跌倒容易导致身体受伤,如骨折、软组织挫伤等。
尤其是髋部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一旦发生,会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导致长期卧床、失能,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跌倒可能引发心理问题,如恐惧跌倒、焦虑、抑郁等,使老年人对日常生活产生畏惧心理,减少活动量,进一步加速身体机能的衰退。
跌倒还可能增加老年人的医疗费用支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经济压力。
二、老年人跌倒的常见原因了解老年人跌倒的常见原因,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一)生理因素1. 骨骼肌肉系统退化老年人随着芳龄的增长,骨骼逐渐疏松,肌肉力量减弱,关节灵活性降低,平衡能力变差,这些都增加了跌倒的风险。
2. 视力下降老年人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视力问题,如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等,会导致视物模糊、视野缩小,影响对周围环境的判断和反应能力。
3. 神经系统疾病患有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损,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下降,更容易跌倒。
4. 药物影响一些老年人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如降压药、镇静催眠药、抗心律失常药等,这些药物可能会引起头晕、乏力、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增加跌倒的几率。
(二)环境因素1. 居住环境不平整地面不平坦、有障碍物、楼梯台阶过高或过低、走廊狭窄等都会影响老年人的行走稳定性,增加跌倒的风险。
2. 照明不足室内外照明昏暗,尤其是夜间行走时,看不清路况,容易导致跌倒。
3. 家具摆放不合理家具摆放位置不当,如桌椅边角过于尖锐、电线杂乱等,容易绊倒老年人。
人生最后一摔 ? 老年人骨折不得不防 !一、什么是人生最后一摔?人生最后一摔又可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主要是指高龄老人由于行动不便等因素不慎跌倒造成的髋部骨折。
跌倒是造成老年人髋部骨折的主要原因。
根据骨折的部位,髋部骨折又可分为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人本身就处于免疫力低下、器官衰竭的状态,有些老年人还患有各种急、慢性疾病,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一旦跌倒造成髋部骨折,极其容易导致老年人死亡,因此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二、导致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导致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主要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大类。
1、内在因素包括老年人自身生理或病理变化所导致的身体机能下降,通常来讲有三种情况,包括:(1)行走能力下降:骨骼肌肉系统的退化和萎缩导致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下降严重,从而导致下肢的自控能力下降,这样容容易跌倒。
(2)视力与感觉问题:老年人随着你年龄的不断增大,会有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如果没有选择合适的眼镜或没有经过恰当的诊治的话,会容容易无法正确判断陌生的环境及障碍物,从而导致摔倒。
(3)药物的副作用:预期寿命延长,慢性病的罹患率会逐渐增加,如此以往,需要长期服用以控制疾病的药物种类也会随之增多,多种药物产生的副作用叠加可能会影响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导致摔倒风险增加。
2、外在因素通俗来讲就是容易诱发跌倒的一切环境因素,例如:地面潮湿,地面不平,车辆等等。
三、髋部骨折的治疗方法髋部骨折是对老年人影响最大的一类骨质疏松骨折,髋部骨折带来的疼痛和下肢活动障碍会迫使病人卧床,难以活动。
保守治疗需要卧床3个月左右,而卧床带来的四大并发症: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和褥疮,哪一个发生了都会危及病人的生命。
针对这种情况,髋部骨折的治疗原则可归结为:“尽可能手术治疗”。
这与大多数骨折治疗的“尽可能保守治疗”是不一样的。
发生髋部骨折的病人大多是老人,多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很多都有手术史,对手术治疗常有较大的疑虑;手术风险确实又不小。
“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老年股骨颈骨折易误诊、漏诊文/中日医院骨科一部主任医师孙伟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研究生时利军相信很多老百姓都听说过“髓部骨折”或者“胯骨轴骨折”这种说法,但是却不了解这种骨折究竟会给人体带来多大的危害,骨科大夫常称之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首先,骨折的部位,主要是指股骨近端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转子间)骨折,今天我们会重点介绍一下股骨颈骨折;其次,最后一次,则主要是针对高龄老年患者而言。
那么,最后一次骨折说的是不是以后不会再发生骨折了?显然不是,“最后一次骨折”,是说很多老年患者骨折后身体每况愈下,乃至走到人生的终点,连再次骨折的机会都没有了。
可见该病对于老年患者的危害性,也提醒大家一定要对此病引起足够的重视。
股骨颈骨折缘何如此可怕•汁折危险因素多、风险高人一旦上了年纪,骨量及骨质量便开始慢慢下降,从而造成骨质疏松.导致骨骼韧性下降、脆性增加、生物力学结构削弱。
此外.由于老年人髓周肌群退变,加之骨宽部受到应力较大(体重的2~6倍),局部应力复杂多变.髓关节处于十分脆弱的0状态,轻微的外力便会造成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的常见原因包括踩空、滑倒、坐空.撞伤.坠床等,甚至在无明显外伤的情况下姿势的改变都可以发生骨折。
因此.股骨颈骨折的第一个可怕之处在于.骨折危险因素多、风险咼。
骨折肩并发症危書大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以后翻身和坐起困难,无法正常行走,一旦长期卧床,不但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还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如呼吸系统感染.尤其是长期吸烟和伴有基础性肺疾病的患者.其他还包括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褥疮等。
任何一种并发症都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增加患者死亡风险,不仅会对患者本人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影响.还会给患者家属带来沉重的护理和精神负担。
F术风险人由于股骨颈血液供应十分特殊,一旦发生骨折,断端自行愈合困难.而且容易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因此,为了降低骨折并发症的发生.并使患者尽早恢复行走功能.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通常选择手术治疗方案。
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不仅会给老年人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创伤,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老年人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并采取有效的预防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老年人跌倒的危害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平衡能力减弱、反应速度变慢等原因,跌倒后容易造成骨折、颅脑损伤、软组织损伤等严重后果。
其中,髋部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因为老年人在发生髋部骨折后,往往需要长期卧床,容易引发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死亡率较高。
此外,跌倒还会导致老年人失去自信心,产生恐惧心理,从而限制其日常活动,降低生活质量。
二、老年人跌倒的风险因素(一)生理因素1、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平衡能力、视力、听力等都会逐渐下降,增加了跌倒的风险。
2、疾病因素: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帕金森病、骨质疏松症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受损,更容易发生跌倒。
3、药物因素:老年人常常需要服用多种药物,如降压药、降糖药、镇静催眠药等,这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老年人的血压、血糖、精神状态和平衡能力,从而增加跌倒的风险。
(二)环境因素1、家庭环境:家中地面湿滑、光线昏暗、家具摆放不合理、楼梯扶手缺失等都容易导致老年人跌倒。
2、公共环境:公共场所的路面不平、台阶过高、扶手不足、电梯故障等也会增加老年人跌倒的风险。
(三)行为因素1、穿着不当:老年人穿着不合脚的鞋子、过长或过宽的裤子等,容易在行走时绊倒。
2、活动不当:老年人在进行爬高、搬重物等危险动作时,如果没有采取正确的姿势和方法,也容易发生跌倒。
三、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一)评估工具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工具包括 Morse 跌倒评估量表、 Hendrich Ⅱ跌倒风险评估模型、托马斯跌倒风险评估工具等。
这些评估工具通过对老年人的年龄、疾病、用药、平衡能力、步态等方面进行评估,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老年人跌倒的风险。
中老年人如何预防骨折和摔倒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中老年人骨折和摔倒的风险也在逐渐上升。
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中老年人应该加倍重视预防骨折和摔倒的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意外风险。
本文将从日常锻炼、居家安全、营养摄入等多个方面,为中老年人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他们预防骨折和摔倒。
一、日常锻炼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原因之一,而锻炼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手段。
中老年人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并坚持每天进行适度的运动。
锻炼可以增强骨骼密度和肌肉力量,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减少摔倒的风险。
二、居家安全中老年人大部分时间在家,因此居家安全至关重要。
首先要确保家中的地面平整稳固,没有不平整的砖块或地毯,以免摔倒。
其次,要注意避免家中的物品堆积杂乱,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尤其是过道和楼梯口等易摔倒的地方。
另外,安装扶手、防滑垫等辅助设施也是很有必要的,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保护。
三、合理营养摄入中老年人的饮食需要合理搭配,以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
钙和维生素D是骨骼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中老年人应该多摄入富含这两种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牛奶、酸奶、豆制品、鱼类等。
此外,蛋白质也是维持肌肉健康所必需的,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有助于保持肌肉力量,降低摔倒的风险。
四、穿戴合适的鞋子合适的鞋子对中老年人的脚部和身体平衡至关重要。
中老年人应该选择符合自己脚型的鞋子,避免穿着过大或过小的鞋子。
鞋子的鞋底要有较好的防滑性能,以降低行走时的摔倒风险。
此外,中老年人最好选择带有鞋带或魔术贴的鞋子,以确保鞋子能够紧密包裹住足部,并提供额外的支撑。
五、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中老年人预防骨折和摔倒的重要环节。
定期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测量骨密度、检查视力听力等,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干预。
如有需要,中老年人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康复计划,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稳定。
六、注意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对于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同样重要。
防止跌倒预防骨折骨折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一种伤害,尤其是老年人更容易发生。
而跌倒是导致骨折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预防骨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防止跌倒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一些预防跌倒和骨折的方法和建议。
1. 锻炼身体定期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对于保持身体灵活性和平衡感非常重要。
适合老年人的锻炼活动包括散步、太极拳、瑜伽等。
这些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骨密度,提高平衡能力,从而降低跌倒的风险。
2. 安全家居环境保持家居环境的安全是预防跌倒的关键。
首先,确保室内的走道畅通无阻,移除可能引起绊倒的杂物。
其次,使用防滑地毯和地板,尤其是在浴室和厨房,避免因为地面湿滑而滑倒。
此外,安装坚固的扶手和栏杆,在需要时提供额外支持。
3.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平衡和反应能力,增加跌倒的风险。
老年人特别容易受到药物的影响。
如果正在服用药物,并且担心其副作用,建议咨询医生或药剂师的意见。
他们可以对药物进行评估并提供相关建议。
4. 视力和听力的保护良好的视力和听力对于预防跌倒非常重要。
老年人应该定期进行眼耳检查,并根据需要购买合适的眼镜或助听设备。
保持良好的视力和听力可以提高空间意识和反应能力,从而减少跌倒的风险。
5. 注意饮食和营养均衡的饮食有助于维持健康的骨骼和肌肉,从而减少骨折的风险。
建议摄取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这对于骨骼的健康非常重要。
此外,要注意摄取足够的蛋白质,以促进肌肉的修复和增长。
6. 借助辅助工具老年人可以借助辅助工具来增加行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例如,使用拐杖或手杖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持。
选择适合身体需求的辅助工具,并学习正确的使用方法。
7. 维持良好姿势保持正确的姿势对于预防跌倒也很重要。
保持挺胸抬头的姿势,收紧腹肌,保持平衡。
正确的姿势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压力和负担,降低跌倒的风险。
总结起来,预防跌倒和骨折需要综合考虑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环境。
保持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提供安全的家居环境,注意药物的副作用,保护视力和听力,注意饮食和营养,使用辅助工具,以及维持良好姿势都可以减少跌倒的风险。
髋关节,人体最怕“摔”的部位!俗话说的好,养生先养骨。
骨质的好坏和骨头结构的状态会直接影响到身体活动的功能状态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临床医学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健康的人之所以能够保持较佳的行动力,是因为其髋关节的功能相对灵活。
一旦出现髋部骨折的情况,对老年人群体而言,在一年之内死亡的概率能够达到50%。
所以人们也经常将髋部骨折戏称作“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今天就让我们仔细聊聊髋关节!髋关节就像身体的轴承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其中包含78个关节,从而构成完整的人体骨骼系统,关节对于人体的正常活动和健康状态影响极大,其中又以髋关节尤为重要。
髋关节俗称为大胯,髋臼、股骨头、关节囊、韧带是主要的构成要素,髋骨作为连接躯干和下肢的关节结构,具备着稳定性、复杂性的特征。
只有保持髋关节的健康,才能够维持人体的正常活力,完成日常的生活和工作。
一方面,髋关节具备着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等等功能,是人们日常支撑走、跑、跳、蹲等活动必不可少的关节结构。
另一方面,髋关节需要承载身体的重量,关节上下力的传导都需要依靠髋关节来进行,人体的许多生理需求都离不开髋关节的支持。
如果将人体的骨骼系统比坐汽车,那么髋关节就是该汽车结构当中的轴承。
它能够使身体的各项活动真正实现,使不同的肌体结构相互配合。
如果髋关节出现问题,汽车的轴承损坏,人这辆“汽车”就会抛锚趴窝。
就临床研究和大量的实践调查显示,老年人群体即便到了八九十岁高龄,只要身体内的髋关节活动情况良好,没有出现骨质疏松等情况,其外出活动、日常社交就能够如常进行。
髋关节功能良好的老年人普遍比同龄人的生活质量更高。
但如果髋关节出现的病变,不仅要忍受骨骼病变所带来的疼痛,机体的活动会减少,很多患者也会随之产生抑郁、衰弱等等并发症,从而严重影响到自身的生活质量和情绪健康,其他的器官功能也会逐渐下降,继而加速人体的衰老。
需要注意的五种髋关节疾病通常关节病是日积月累造成,致病因素的差异会导致病变结果的区别。
家庭医药 2014.0216专家门诊·疾病诊疗
预防跌倒,避免“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全军战创伤中心主治医师 刘华渝/邹争春
随着社会人口结构的老龄化,髋部骨折(腰下面、大腿最上端凸出的部分)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
髋部骨折是创伤骨科的“标志”之一,患者多为老年人,基础疾病多,手术风险也较高。
冬末春初是老年人发生骨折的高峰期,女性高于男性。
据研究显示,老年人髋部骨折后,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死亡率高达40%,部分老年人在发生髋骨骨折后,健康状况急转直下,只能长期卧床,甚至在一年内出现死亡,所以髋部骨折亦常被称为人的“最后一次骨折”。
首要预防跌倒老年人骨折,绝大部分是因轻微、间接暴力,而跌倒是常见原因。
对部分骨质疏松严重的老
年人而言,公交车上的颠簸、甚至翻身等轻微暴力也能导致骨折。
因此,老年人要延年益寿,提升生活质量,预防跌倒应该是重中之重。
老年人在外出时,一是要注意防滑标志及观察地面情况,二是要穿合适的鞋子和拄手杖,有老花眼和听力不佳者,要佩戴老花镜及助听器;三是要熟悉生活环境,避免拥挤。
在家时,室内光线要求高于年轻人3倍,去除室内台阶及门槛;家具物品不高,家具及生活用品位置不经常变动;卫生间设置把手,晚上床旁放小便器;不使用小地毯或牢固固定,卫生间保持干燥防滑;宠物系铃铛。
要注意的是,一些药物对跌倒也有影响。
如精神类药物催眠药、抗抑郁药等;抗高血压药;降糖药;非甾体类药物、镇痛药物;抗帕金森药物;感冒药等。
同时服用4种以上药物会增加跌倒
风险。
因此,应综合考虑适度用药,减少药物依赖。
一般来说,用药总数不要超过5种。
日常多加注意
预防跌倒,老年人要养成自己特有的生活习惯。
做一些动作如转身转头动作要慢,起床时放慢起身及下床的速度;家中备梯凳,尽量不登高取物;出行时上下楼梯要使用扶手或扶墙而行,
走路步态平衡,慢
走,且避免携带沉
重物品;乘坐车
辆要待车辆停稳后
上下,切忌争抢座
位。
饮食方面要加强
膳食营养,保持均
衡的饮食,适当补
充维生素D和钙剂;
女性必要时应进行
激素替代治疗,增强骨骼强度,降低跌倒后的损伤程度。
此外要适当运动,多晒太阳,必要时就医进行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治疗首选手术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若老年人发生髋部骨折,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及时就医。
如只有髋部痛,可行走,无明显畸形,应通过X线片检查查证或排除股骨颈等骨折。
在国际指南中,髋部骨折目前首选手术治疗,减少长期卧床并发症,减轻疼痛,可以帮助老年患者尽快恢复伤前活动水平,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手术的方式包括微创复位、内固定、髋关节置换。
患者术前应注意练习床上解大小便,告知医生既往患病情况(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积极控制血糖血压,配合医护人员进
行术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