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2008-2009年度艾滋病疫情分布情况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80.67 KB
- 文档页数:3
大同市1997~2000年性病易感人群监测情况分析
樊华山
【期刊名称】《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4(005)003
【摘要】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我市高危人群的性病患病情况,并为性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大同市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从1997年开始,对性病易感人群定期进行抗HIV及梅毒监测,到2000年末,共检出梅毒55例,抗HIV监测全部为阴性。
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总页数】2页(P93-94)
【作者】樊华山
【作者单位】山西省大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037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9
【相关文献】
1.1997-2000年性病门诊病人流行病学分析及建议 [J], 秦小平;李淑荣
2.乐山市1997-2000年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J], 黄涌;范黎;郭志洪;王莉丽;邱小梅
3.1997~2000年晋江市性病高危人群早期梅毒的调查 [J], 赖清波;张劲松;王家庄
4.1997~2000年深圳市饮食服务行业人员HBsAg监测情况分析 [J], 魏安业
5.南昌市东湖区1997-2000年医院性病报卡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J], 许秀柏;张艳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西大同地区传染病分布特点及分析徐素娟;费杰;何洪鸣【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年(卷),期】2013(033)022【摘要】目的分析山西大同地区传染病分布特点及发展趋势.方法统计分析2008~2012年山西大同地区法定传染病资料.结果乙类、丙类传染病发生29种共15 396例,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共8 968例(58.24%),发病趋势呈现逐年上升态势;肠道传染病3 135例(20.36%);呼吸道传染病3 079例(20.00%);自然疫源性传染病214例(1.39%);梅毒、淋病、肺结核发病呈现上升趋势,丙型病毒性肝炎呈下降趋势,手口足病2010、2011年两年发病率较高;50岁以上、21~30岁年龄段为传染病发生的主要人群,梅毒、淋病以50岁以上、21 ~30岁年龄层居多,肺结核以50岁以上、11~30岁年龄段居多,痢疾、手口足病以0~20岁年龄段多发;传染病职业分布:梅毒以无业、农民发生率较高,淋病以无业、农民、商人较高,肺结核以医务工作者、学生较高.结论性传播疾病梅毒、淋病及呼吸道传染病中肺结核仍是该地区传染病防治的重点.【总页数】3页(P5686-5688)【作者】徐素娟;费杰;何洪鸣【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安徽合肥23002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安徽合肥230026;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相关文献】1.山西省2000年乙类传染病疫情特点分析 [J], 焦金花;贾晋蒲;陈涛安2.采用圆形分布法分析肠道传染病及消化系统疾病住院季节性分布特点 [J], 胡敏;叶孟良3.2006-2011年新疆重点肠道传染病时空分布特点分析 [J], 曹岩;温娟;郑强;姚玮;汤旭;董言;张京萍;邓越;王静4.某传染病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J], 黄芳;任建云;申晓敏;夏伦云5.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05—2019年老年人传染病三间分布特征分析 [J], 杨菁;郭柯宇;边香;郭奇;侯晓芳;于娟;高永桂;饶华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58 •江苏预防医学2021 年1月第32 卷第1期Jiangsu J Prev M ed,Ja n.,2021,Vol. 32,No. 1•疾病防治•2018年大同市性传播疾病流行特征分析曹世国,王宇红大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西大同037009摘要:目的了解大同市2018年性传播疾病流行特征。
方法对2018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大同市淋病、梅毒、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6种性病病例报告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2018年累计报告6种性病例1 311例,其中梅毒占74. 29%,并以隐性梅毒为主,占63. 69%。
6种性病报告发病率为31_ 33/10万,发病率梅毒为23. 28/10万、淋病为2. 84/10万、尖锐湿疣为2. 77/10万,不同病种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3. 369,P<0.05)。
报告病例男女比为1.01:1,其中淋病性别比为8. 15:1,生殖道沙眼衣原体为0.51:1;尖锐湿疣为0•43:1;梅毒为0. 98:1。
21〜30岁年龄组最多,占22. 04%,其次为41〜50岁组(占16. 55%)、31〜40岁组(占13. 43%)。
职业分布以家务待业者为主,占31. 66%;其次为农民(占21. 28%)、离退休人员(占11. 06%)。
全市所辖10个县区均有病例报告,平城区、云冈区报告较多,分别占39. 51%、31. 58%。
结论大同市性传播疾病流行趋势平稳,应加大青年和老年群体等重点人群的性病宣传干预力度。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流行特征;流行病学中图分类号:R75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9070(2021)01-0058-02性传播疾病(ST D,简称性病)人群普遍易感,病 变主要发生人体生殖器部位,病种多、发病率高、危害 大,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1]。
纳入监测管理的性 病主要有淋病、梅毒、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 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6种,艾滋病依据 《艾滋病防治条例》单独管理。
大同市2009-2012年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信息工作分析盛春苗【期刊名称】《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年(卷),期】2014(028)003【摘要】目的了解大同市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状况,分析孕产妇人群中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和趋势,对HIV感染孕产妇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并对HIV感染孕产妇所生的儿童进行抗病毒治疗,定期随访,分析母婴阻断情况,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指导今后的工作.方法收集整理2009-2012年山西省大同市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信息工作资料,对HIV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的抗病毒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及统计.结果孕期HIV检测率逐年上升,检出HIV感染孕产妇6例,HIV感染孕产妇所生的儿童5例,满18个月的儿童HIV感染1例,母婴传播率为25%,失访1例.结论孕期进行HIV检测可及早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可有效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发生,降低母婴传播率,确保优生优育,保障母婴安全.因此,提高孕产妇孕期检测率需要社会各部门密切配合,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孕早期知晓率、咨询率和检测率.【总页数】3页(P52-54)【作者】盛春苗【作者单位】大同市妇幼保健所山西大同037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93【相关文献】1.山西省大同市育龄妇女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与相关态度干预效果分析 [J], 沈树军;陈东霞;高淑蓉;王济2.2008年-2010年红河州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分析 [J], 王雯;李超;赵凤琼;熊玉华;王清3.预防传染病母婴传播,促进妇儿健康——《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规范(2020年版)》解读 [J], 李侗曾4.预防传染病母婴传播,促进妇儿健康——《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规范(2020年版)》解读 [J], 李侗曾5.南阳市2003年~2006年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现况分析 [J], 施建春;卢千超;丁琳;赵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9年山西省暗娼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分析的开题
报告
题目:2009年山西省暗娼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分析
一、研究背景
自1985年我国首次发现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日益成为全球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艾滋病毒传播途径多样,其中性传播成为艾
滋病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
尤其是暗娼人群作为高危人群,因为并
不接受正规卫生健康服务、性行为伴侣较多、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等因素,使得暗娼人群艾滋病感染率处于较高风险状态。
因此,对于暗娼人群的艾滋病状况进行监测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针
对此背景,本研究拟对2009年山西省暗娼人群的艾滋病状况进行哨点监测和分析。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了解山西省2009年暗娼人群的艾滋病感染率、危险因素以及艾滋病知识和行为特征,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在高危人群中的传播
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
1. 选取样本
从山西省各市州的娼妓场所中随机抽样1200名女性种植娼妓,并对这些娼妓进行个人基本情况、性行为史、疾病史等方面的问卷调查,并
进行匿名HIV抗体检测。
2. 数据处理和分析
对所收集的问卷和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艾滋病感染率的
计算、危险因素的分析、艾滋病知识和行为特征的描述等。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能够全面了解山西省2009年暗娼人群的艾滋病感染情况以及危险因素,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艾滋病防治措施,提高暗娼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知识水平,促进艾滋病的宣传与教育工作。
同时,本研究对其他高危人群的艾滋病防治也具有参考意义。
2009年市传染病疫情报告调查工作总结为真实掌握我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切实推进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落实,近期,由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成市级调查组完成了对、和三县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单位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抽查,每县抽查1家疾控中心和1家县级医疗机构(保健院或中医医院),民营医疗机构、个体诊所、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各3家。
此次调查共抽查医疗卫生单位32家(14家、8家、10家),共查传染病21种,传染病病例435例,传染病报告卡988张,填写准确921张、完整921张,准确率和完整率分别为98.08%和93.22;各医疗卫生单位均使用了云南省统一的门诊日志,抽查门诊日志27320例,填写完整20691例,完整率75.74。
通过调查,三县医疗卫生单位在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疫情管理人员工作任务繁重与人员配备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二是经费投入不足,网络直报硬件老化等;三是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及传染病疫情登记不够规范;四是临床医生传染病培训力度不够;五是乡镇级医疗机构及民营医疗机构疫情报告管理薄弱;六是疾控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信息沟通不够。
针对上述问题,调查组提出五点工作建议:一、进一步建立健全督导考核机制,加大督导力度,将漏报调查向卫生行政执法检查转型;二、进一步加大人员和经费投入,完备网络报告基础建设;三、完善现有纸质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的规范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争取实现电子化管理;四、加强对临床医务人员疫情报告知识、技术的培训力度和频次,及时培训新的相关内容;五、严格按照《云南省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技术指南(试行)》,加强疫情报告管理技术指导,规范我市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作者:管理员[][返回上一页][打印]。
我院住院艾滋病病人的构成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2008年至2011年艾滋病患者的分组分析,了解艾滋病的有关情况。
方法对出院艾滋病病人资料进行分组整理、统计和分析。
结果男女性别比在2.60:1至3.06:1之间; 15-44岁年龄组占的构成比最大,占53.99%-65.01%,45-59岁年龄组构成比为19.75%-24.5%,60岁以上年龄组构成比随年份呈增长趋势,构成比为13.91%-21.27%;农民出院者人次占总出院人次由2008年的34.99%到2011年的55.52%,平均增长22.88%。
结论艾滋病住院人数逐年递增,通过分组分析,得出农民、男人、青年比例最大。
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对象,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富贵贫贱。
得了艾滋病,要到专科门诊、专科病房治疗。
【关键词】艾滋病分组统计分析我院是三级专科医院,自从2001年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以后,每年收治的艾滋病患者不断增加。
现在对医院2008年至2011年出院的艾滋病患者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病案统计报表,疾病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CD-10)标准进行分类,以主要诊断为准,对资料进行分组整理。
2 结果2.1 艾滋病患者男女比例及病死率的变化我院2008-2011年出院艾滋病患者4756人次,男女性别比在2.60:1至3.06:1之间,病死率在7.32%-9.5%之间。
表1 2008-2011年出院艾滋病患者男女比例及病死率艾滋病人次男性数女性数男:女病死人数病死率/%863 644 219 2.94:1 82 9.51285 928 357 2.60:1 96 7.471367 999 368 2.71:1 100 7.321241 935 306 3.06:1 110 8.864756 3506 1250 2.80:1 388 8.162.2 艾滋病患者年龄构成及变化趋势我院2008-2011年艾滋病患者从年龄构成及变化观察,15-44岁年龄组占的构成比最大,占53.99%-65.01%,45-59岁年龄组构成比为19.75%-24.5%,60岁以上年龄组构成比随年份呈增长趋势,构成比为13.91%-21.27%.见表2。
市人口计生委2009年防治艾滋病工作情况总结市防艾委:2009年,全市人口计生系统按照与市政府签订的防治艾滋病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在本系统认真开展了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的宣传,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完善防治工作机制,强化干预措施等工作。
使广大人口计生系统工作人员和育龄群众牢固树立了防艾危机感,树立了防艾人人有责的责任感。
具体主要做了如下工作:一、加强领导,提高防治艾滋病工作的组织力度与市政府签订的2009年防艾工作目标责任书,既是责任,也是承诺。
我们新一届市人口计生委党组认真组织全市人口计生系统学习、讨论目标责任书,首先调整长治市人口计生系统艾滋病防治工作领导组,下发了(长人口[2009]17号)关于做好2009年全市人口计生系统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其次将任务分解到相关科室和部门,认真研究落实方案和措施。
同时在全市人口计生科技工作要点中将防艾工作了专门部署,市人口计生委先后还召开了委机关干部职工会、各县市区人口计生局长会、服务站长会,进行工作安排,为做好人口计生系统防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和思想基础。
二、计生防艾结合,加强防治艾滋病工作宣传力度人口计生工作与防艾工作的对象是一致的,为保证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
市人口计生委根据艾滋病传播途径和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并聘请市防治艾滋病政策宣讲团对我委机关干部职工进行了防艾专题讲座,委领导还亲自上街宣传为过往群众免费发放有关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优生优育、艾滋病防治等各种宣传资料。
市县两级结合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际,以流动服务车为载体,携带防艾宣传图版和宣传品,深入工矿企业、建筑工地、人群聚集地进行宣传,我们还利用7.11世界人口日、计划生育协会成立纪念日、科技活动周以及节假日和农忙时节农民工返乡等有利时机,深入乡村、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深入街道,向群众进行面对面的宣传和咨询指导工作。
县乡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站分别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宣传挂图或专栏,设置了宣传品自取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