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技术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品课程
- 格式:ppt
- 大小:2.12 MB
- 文档页数:52
功能神经影像技术与经颅磁刺激联用在神经康复中的研究进展摘要:功能性神经影像和神经调控技术的联合应用已成为一个令人兴奋的领域,这为多种疾病损伤后大脑重塑的多尺度探索提供了丰富的视觉数据,并为神经康复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主要介绍了三种功能性神经影像(EEG、fMRI、fNIRS)和神经调控技术(TMS)的组合,阐述了这些组合的重要性,并讨论了它们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这些组合的脑机接口和神经假肢等尖端技术,有望对疾病后神经回路重建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并为神经康复提供更精确的方案。
关键词:功能神经影像技术;经颅磁刺激;神经康复1功能神经影像与TMS的联用组合1.1EEG结合TMS的意义与临床应用TMS是一种无创的神经调控手段,它可直接刺激与功能或结构连接的皮层位置,并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神经放电,如单脉冲的TMS应用于M1区可产生外周肌肉反应,即运动诱发电位(Motor-EvokedPotentials,MEPs)。
EEG是一种具有高时间分辨率的神经成像技术,能在短时间内追踪到与认知任务相关的大脑功能网络动态信息。
EEG-TMS联用能探测脑连通动力学的因果性,明确改变皮层网络功能连接的作用机制。
TMS诱发的活动能直接或间接地传播到与解剖或功能相连的区域,同时利用EEG能追踪到该活动与静息或任务态中的网络间交流。
该联用组合还能观察大脑网络在特定任务或者疾病状态下变化的过程,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其对应的行为意义。
中枢损伤类疾病是全世界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其中脑卒中复发率高达41%~91%。
卒中会导致病变半球异常频率活动(≥8Hz),半球内连接减少、双半球之间活动不平衡,进而导致患侧肢体的功能障碍如偏瘫、痉挛性瘫痪、共济失调等。
因此在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诊治中,常使用EEGTMS来反应不同神经功能状态、评估感觉运动皮层的功能连接性、探索患者功能恢复的神经生理机制及预测康复疗效。
EEG能客观地和非侵入性地阐明特定皮质区域的内在特性:激发,抑制,反应性和振荡活动,包括其功率,同步和主要振荡频率或固有频率;TMS的单脉冲安全地提供非侵入性扰动,在兴奋性调制方面,可对一系列刺激参数(例如刺激位置、模式、强度和持续时间)进行精确的实验控制。
德国康复理念及在神经康复领域的应用Paul W.Schönle;单春雷;刘丽萍;潘锦宇;刘平【期刊名称】《中国康复》【年(卷),期】2024(39)4【摘要】“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提出,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推动预防、治疗、护理、康复有机衔接,形成“病前主动防,病后科学管,跟踪服务不间断”的一体化健康管理服务;要统筹预防、诊疗、康复,优化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服务。
根据2023年发布的《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第2版)[1],我国现阶段适合推广的脑卒中康复治疗体系是三级康复网络。
三级康复可以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在卒中康复的临床实施阶段,目前正在制定相关的标准。
因此,国外的先进体系对我国的康复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总页数】5页(P246-250)【作者】Paul W.Schönle;单春雷;刘丽萍;潘锦宇;刘平【作者单位】勃林格殷格翰霁达(成都)康复医疗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康复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中医智能康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神经重症医学科;勃林格殷格翰(上海)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9【相关文献】1.国际社区康复理念及其在中国社区康复中的应用2.认知康复的新领域--认知神经心理康复3.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方法在神经康复领域中的应用进展4.世界卫生组织康复胜任力架构及其在康复领域的系统应用:理论架构、方法和应用领域5.迷走神经刺激术在脑卒中康复领域的临床应用与机制研究进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仅仅为了实现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更应该发展“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和改进教师教学的实践功能”。
为了更好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做出正确的评价,课题组对考核内容和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把重结果的静态型评价转变为重过程的动态型评价,力争把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纳入到考核范围之中。
学生的总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平时成绩,二是阶段性考试成绩或开放性考试成绩,三是期末限时笔试成绩。
具体方法如下:(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数学实验和出勤等。
将学生的日常的学习和表现情况纳入到考核范围之内,尽量消除一卷定性的缺陷,该部分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
(2)阶段性考试或开放性考试。
阶段性考试是对阶段性学习成果的检测,让学生通过这一方式在检测自己前段学习效果的同时找出自己的亮点和不足,及时调整后续学习的学习方法。
开放性考试主要是以数学建模的理念进行,考查学生通过团队协作的形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该部分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
(3)对期末限时笔试传统笔试进行改革,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不同的试卷,该部分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
这三项成绩加权平均后即为综合成绩。
5.通过打造精品课程,提高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水平。
在重视课程体系改革的同时,我们还一直着力于精品课程建设。
我们数学教学团队先后建立了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和线性代数精品课程。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一方面规范了教学管理;另一方面提升了教学理念,并打造了一支优良的师资队伍,提高了教学水平,提高了教学质量,使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提升了一个新台阶。
同时,高等数学精品课程还为师生提供了在线交流平台,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让“亲其师,信其道”不再成为一句空话。
6.开设院内不同层次的数学建模选修课,激励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数学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此,我们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开设了初等数学建模和高等数学建模两门全院选修课。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简介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并列组成四大医学,是现代医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开设于2003年,是国家大力倡导发展并有政策扶持的重点技术专业之一;国家卫生部于2011年要求全国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均应设置“康复医学科”;并把康复治疗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省卫生厅要求各地必须积极创造条件组建康复医学科或专科医院,大力促进康复医学的发展。
康复专业始终坚持“贴近临床、突出实践”的原则,紧密联合医院,创新探索出了“理论够用、技术过硬”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受到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医院、重庆三峡中心医院、解放军陆军临潼疗养院、陕西省工伤康复中心等省内外著名医疗机构的欢迎,学生就业率每年保持在99%以上,毕业学生工作岗位与专业对口率达到98%以上。
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所必备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基础上,系统掌握现代康复和中国传统康复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具有独立的康复实践操作能力,能对各种伤、病导致的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治疗,面向医院康复科、社区康复站、工伤康复中心、残联康复中心、假肢矫形器康复中心、社会福利院、体育运动队康复科、特殊教育学校等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12名,其中康复专业带头人2名,副教授3名,讲师7名,所有专兼职教师都具有学士以上学位,多数教师具有医疗工作经验或医院实践锻炼的经历,并取得了卫生系列职称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即“双师型”教师。
教师指导学生实训(照片)实训基地目前专业有运动治疗实训室、作业治疗实训室、中医治疗实训室、言语治疗实训室和针灸推拿实训室、物理因子治疗实训室6个专业实训室;并与多家医疗机构签订了学生实习协议,成为康复专业实习医院或实训基地。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照片)西安市第四人民医院(照片)西安创伤医院(照片)陕西省工伤康复中心(照片)实训医院(照片)校内实训室(照片)课程设置职业基础学习领域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基础、疾病学基础、药理学、康复医学概论、诊断学基础、内科疾病、外科疾病、神经科疾病、中医学基础。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发布2024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健康政策研究课题(自选)项目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4.02.05
•【字号】沪卫研究〔2024〕1号
•【施行日期】2024.02.0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
正文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发布2024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健康政策研究课题(自选)项目的通知
有关单位:
为充分发挥政策研究对本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支撑、引领和推动作用,结合本年度卫生健康工作重点和难点,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开展了自选类政策研究课题的申报和遴选工作。
经专家评审,最终确定了46个立项课题及依托单位。
各课题组要按照课题管理要求和课题计划任务书抓紧开展研究,确保按期、保质完成。
依托单位要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可匹配相应经费予以支持。
特此通知。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2月5日附件
2024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健康政策研究课题(自选)立项一览表。
优质护理服务在泌尿外科膀胱癌患者的应用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泌尿外科膀胱癌患者中的应用,并基于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的研究病例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要素包括患者教育与信息共享、个体化护理计划的制定以及多学科协作和团队合作。
通过对研究病例的分析,发现优质护理服务对膀胱癌患者的康复有积极影响,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然而,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面临着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科技创新应用以及资源不足等挑战。
因此,进一步研究和推广优质护理服务的必要性凸显。
通过合作和创新,可以提高膀胱癌患者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泌尿外科、膀胱癌、患者教育、个体化护理计划。
引言:膀胱癌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针对膀胱癌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至关重要。
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在于以患者为中心,通过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和多学科协作团队的合作,为患者提供全面而有效的护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并探索了优质护理服务在膀胱癌患者中的应用。
本文旨在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70例膀胱癌患者的病例,并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其中的应用。
我们将着重关注患者教育与信息共享、个体化护理计划的制定以及多学科协作和团队合作等关键要素。
通过分析研究病例,我们将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膀胱癌患者康复的影响,并评估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1.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要素:患者教育与信息共享:提供详细的疾病和治疗信息,使患者和家属能够全面了解膀胱癌,并通过有效的沟通解答他们的疑问和顾虑。
个体化护理计划的制定:根据每位膀胱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这包括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制定合适的护理措施,并确保护理计划的灵活性,以适应患者需求的变化。
多学科协作和团队合作:建立一个跨学科的护理团队,包括医师、护士、营养师、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员。
DOI:10.3969/j.issn.1006-9771.2018.04.006·综述·康复治疗技术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进展王慧1a,孔莉1a,陈晓翔1b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a.康复科,b.风湿免疫科,上海市200001通讯作者:陈晓翔。
E-mail:xiaoxiang0721@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A)是由炎症驱动的关节功能损害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关节的肿胀、疼痛和僵直,严重者导致身体的残疾,同时增加罹患关节外疾病的风险。
康复治疗技术是药物治疗之外的辅助干预措施,包括物理因子治疗、运动疗法以及作业疗法。
物理因子治疗方式在改善RA症状和缓解炎症方面的有效性逐渐得到证实。
运动疗法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关节功能,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改善心理健康等。
作业疗法可以使患者适应患病后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康复治疗技术;物理疗法;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综述Application Progress of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 Rheumatoid Arthritis(review)WANG Hui1a,KONG Li1a,CHEN Xiao-xiang1b1.a.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b.Rheumatology Department,Renji Hospital,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Medicine,Shanghai200001,ChinaCorrespondence to CHEN Xiao-xiang.E-mail:xiaoxiang0721@AbstractRheumatoid arthritis(RA)is a chronic inflammatory joint dysfunction by inflammation driven autoimmune disease,with joint swelling,pain and stiffness,resulting in severe disability,while increasing the risk of suffering from extra ar-ticular disease.Rehabilitative therapy,as an auxiliary intervention beyond drug therapy,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Atreatment,which includes physical therapy,kinesitherapy and occupational therapy.Physical therapies are effective onimproving the symptom of RA and alleviating inflammation.Kinesitherapy could reduce inflammatory reaction,im-prove the joint function,reduce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and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Occupational therapymay help them adapt the living and working status,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Key words:rheumatoid arthritis;rehabilitation therapy;physical therapy;exercise therapy;occupational therapy;review[中图分类号]R59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771(2018)04-0405-05[本文著录格式]王慧,孔莉,陈晓翔.康复治疗技术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8,24(4):405-409.CITED AS:Wang H,Kong L,Chen XX.Application progress of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 rheumatoid arthritis(re-view)[J].Chin J Rehabil Theory Pract,2018,24(4):405-409.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危害到0.5%~1%成年人的健康[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简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又名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原名上海市精神病防治院,前身为普慈疗养院,建于1935年。
是上海市三级甲等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担负着全市精神卫生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心理咨询和对外学术交流等任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设有普通精神科、急重症科、心境障碍科、儿童青少年科、干部保健/特需科、中西医结合科、老年科、康复科、心身科、传染科、自愿戒毒科等临床科室。
目前作为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有:上海市精神疾病临床医学中心、老年精神医学、预防精神医学。
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主要为各类心理障碍患者以及在学习、工作、人际交往、婚姻恋爱等情况下所产生心理困扰的来询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同时开展多种心理治疗,如认知治疗、精神分析治疗、行为治疗、森田治疗、家庭治疗、催眠治疗、儿童行为训练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等。
2006年5月,中心正式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附属医院,是精神医学教学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后的培养基地。
中心现有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10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4名。
2011年新增交通大学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目前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2名。
同时还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同济大学医学院的教学医院。
2013年上海市重性精神病重点实验室的建立,为本中心搭建了重要的精神疾病基础研究平台,顺应国内外精神医学研究的新进展,本中心重新梳理研究方向,今后将采用“开放式流动PI制”的运行机制,重点围绕重性精神病分子遗传机制、神经免疫及代谢机制和脑影像及脑功能三方向去探索重性精神病的机制及干预策略。
目前,本中心人才队伍建设成效逐现,现有上海市领军人才1名,上海市启明星1名,上海市扬帆科技英才1名,上海市卫生系统新百人3名,新优青3名,上海市公共卫生优秀学科带头人3名。
中心作为WHO精神卫生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之一,与世界各国的精神医学界进行着广泛的联系和学术交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4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
研究项目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4.10.13
•【字号】
•【施行日期】2014.10.1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
正文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4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
目的通知
各有关高等学校,各区县教育局,其他各有关单位: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上海市2014年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沪教委科〔2014〕18号),各高校、各区县开展了2014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的申报工作。
经学科组专家评议,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定,网上公示无异议,共确定16项市级重点项目、150项市级项目,现将各类项目名单予以公布(详见附件1、2)。
根据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设立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课题的通知》(沪委宣〔2009〕188号),本次确立的16项市级重点项目同时确立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课题。
请各有关单位及项目承担者与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联系,以便做好立项工作。
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
联系人:劳南怡、熊立敏
地址:茶陵北路21号,邮编:200032
联系电话:64184439、64182088
附件:1.2014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2.2014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市级项目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2014年10月13日附件1
附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