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8月月考试卷(物理)(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6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高二(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1.准确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下列与静电场有关的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体积小的带电体均可视为点电荷B. 电荷的电势能变化仅与电荷所受的电场力做功有关C. 元电荷就是电子D. 某点电势为零,其电场强度大小也一定为零2.两个完全相同的小金属球(皆可视为点电荷),所带电荷量之比为5:3,它们在相距一定距离时相互之间的斥力大小为F ,现用绝缘工具将它们充分接触后再放回各自原来的位置上,此时两金属球间相互作用力大小变为( )A. 115FB. 1516FC. 1615FD. 18F3.如图,真空中等量的异种点电荷甲、乙形成的电场中,一试探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O 点位于甲、乙电荷连线的中点,a 、b 是试探电荷运动轨迹上关于O 点对称的两个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试探电荷为正电荷B. 试探电荷在a 点的动能小于在b 点的动能C. 试探电荷在a 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 点的加速度D. 试探电荷在a 点的电势能等于在b 点的电势能4.如图所示,用两根绝缘细线各悬挂质量分别为m A 和m B 的小球,悬点为O ,两小球均带正电荷,当小球由于静电力作用张开一角度时,A 球和B 球在同一水平面,A 球悬线与竖直线夹角为α,B 球悬线与竖直线夹角为β,如果α=37°,β=53°,已知sin37°=0.6,cos37°=0.8,则两小球m A 和m B 之比为( )A. 4:3B. 9:16C. 16:9D. 3:45.质量为2kg 、电荷量为−4×10−2C 的小球仅在电场力和重力的作用下从A 点运动到B 点,在竖直方向上下降了3m ,动能增加了100J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 =10m/s 2不计空气阻力,则在这一过程中( )A. 小球的重力势能增加了60JB. 小球的机械能增加了160JC. 小球的电势能增加了40JD. A、B两点的电势差为−1000V6.带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与均匀带电大薄板相距2d,点电荷到带电薄板的垂线通过板的几何中心,若图中a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则:在图中b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 10kq,水平向右B. kq,水平向左d2C. kq,水平向右9d2D. kq,水平向左9d27.在x轴附近固定有两个点电荷Q1和Q2,其连线与x轴平行。
2024年鲁教五四新版高三物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某处A以初速度v水平抛出一个石块,不计空气阻力,在确保石块能落到斜面上的前提下,则()A. 只增大v,会使石块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变短B. 只增大v,会使石块的落地点更接近A点C. 只将A点沿斜面上移,石块飞行时间变长D. 只将A点沿斜面上移,石块飞行时间不变2、一质量为M的直角劈放在水平面上;保持静止,在劈的斜面上放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A,用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于A上,使其沿斜面匀速下滑的过程中,地面对劈的摩擦力f及支持力N是()A. f=0 N=(M+m)gB. f向左;N<(M+m)gC. f向右;N<(M+m)gD. f向左;N=(M+m)g3、【题文】如图为某人在旅游途中对同一密封的小包装食品拍摄的两张照片;甲图摄于海拔500m;气温为18℃的环境下,乙图摄于海拔3200m、气温为10℃环境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图中小包内气体的压强小于乙图小包内气体的压强B. 甲图中小包内气体的压强大于乙图小包内气体的压强C. 海拔越高,小包内气体的压强越大D. 若发现小包鼓起得更厉害,则可以判断所在位置的海拔更高4、关于质点的描述,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A. 在大海中远洋航行的轮船能看作质点B. 观察跳水运动员的连贯动作时,可把运动员看作质点C. 研究汽车车轮转动时,车轮可看作质点D. 任何情况下地球都不能看作质点5、某校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研宄物体下落现象时,从同一高度处让A小球静止释放,同时将B小球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出.两小球A、B的质量比为1:2,不计空气阻力.下列拍摄的频闪照片符合物理事实的是()A.B.C.D.6、如图(a)所示,水平地面上一根轻弹簧,一端连接压力传感器并固定在墙上,弹簧水平且无形变,一小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撞向弹簧,通过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的大小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则()A. 小物块运动过程中不受摩擦力作用B. t2时刻小物块的动能最大C. t2-t3这段时间内,小物块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少D. t2-t3这段时间内,小物块增加的动能等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7、如图所示,美国物理学家安德森在研究宇宙射线时,在云雾室里观察到有一个粒子的径迹和电子的径迹弯曲程度相同,但弯曲方向相反,从而发现了正电子,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云雾室中磁场方向可能是()A. 垂直纸面向外B. 垂直纸面向里C. 沿纸面向上D. 沿纸面向下8、如图所示为t=0时刻简谐横波a与b的波形图,其中a沿x轴正方向传播,b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都是10m/s,振动方向都平行于y轴.下图画出的是平衡位置在x=2m处的质点从t=0开始在一个周期内震动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A.B.C.D.评卷人得分二、双选题(共9题,共18分)9、【题文】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不同的液体,将三个长方体A、B、C分别放入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三个容器的液面相平。
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神话是人类最原始的文化形态,是一种意识的存在。
尽管神话是对自然万物幻想式的解释,但是它仍然是一些客观现实的反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原始初民的生活情景、社会状况以及精神追求。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神话中英雄形象反映出来的真、善、美以及正直、大公无私、诚实等高贵品质都是原始先民社会中的道德典范及行为要求。
虽然在上古时期还没有道德这一准确的概念,但是初民生活中无成文的行为规范要求已经成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准则,对于真善美的宣传和颂扬是人们得到共识的普遍道德追求。
神话正反映了人类早期的道德追求。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集体劳动和相互关心是原始社会道德的重要特征。
他们为着公共的利益,敢于牺牲、不屈不挠,往往表现出正直、刚毅、诚实的高贵品格。
这一重要特征在我国古代神话中,反映是很充分的。
在原始社会,各个部落的氏族成员都以维护自己部落的共同利益作为最高法则,这一基本的道德准则也集中地出现在了我国的古代神话中。
无论是开天辟地的盘古、射日除害的后羿、治理洪水的鲧禹、还是炼石补天的女娲、遍尝百草的神农等等,他们既是人们理想化了的天神,也是为部族的共同利益而勇敢献身的英雄,具有高尚、纯洁的个人品性。
从中国古代神话中可以看出,道德这一观念形态,在原始社会就已存在并成为调节氏族成员之间以及氏族部落之间关系的准则。
这一准则虽然还没有形成一种道德伦理体系,但是已经为人类的道德进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原始社会公有制的道德类型。
中国神话形成了重视社会责任、倡导天下为公、大公无私、德行至上的道德伦理观。
中国神话中的神也往往是完美的伦理与道德的化身,是古代伦理道德的标榜和偶像。
从这个意义上也说明,中国神话是善的神话,反应了人类早期的道德追求。
有学者研究指出,神话是人类文明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是聊以消遣的故事,而是积极向上的力量;它不是理性解释或艺术幻想,而是原始信仰与道德智慧的实用宪章。
成都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九月月考英语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高考英语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一、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did the woman forget?A.Her gloves.B.Her scarf.C.Her coat.2.What does the boy suggest doing?A.Heading for the circus.B.Playing with small animals.C.Going to the farm.3.How far is the last stop sign?A.Two blocks away.B.Three blocks away.C.Five blocks away.4.Why couldn’t the woman hear the man clearly?A.The man was eating.B.The man was in the shower.C.The woman has bad hearing.5.Where are the speakers?A.In a gas station.B.In a clinic.C.In an interview room.二、第二节(共15 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度上期12月月考高二物理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本堂考试100分钟,满分100分;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卷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44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24分)1.如图所示,在虚线所包围的圆形区域内有方向垂直于圆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从磁场边缘的A点沿半径方向射入一束速率不等的质子,这些质子在磁场里运动的过程中A.运动时间均相等B.速率越大的质子运动时间越长C.半径越大的质子运动时间越短D.半径越大的质子向心加速度越小2.如图所示,M、N为两个等量同种正电荷Q,在其连线的中垂线上任意一点P自由释放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q,不计重力影响,关于点电荷q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P→O的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也越来越大B.从P→O的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C.点电荷q运动到O点时加速度为零,速度达到最大值D.点电荷q越过O点后,速度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大,直到速度为零3.如图所示,有一个正方形的匀强磁场区域abcd,e是ad的中点,f是cd的中点,如果在a点沿对角线方向以速度v入一带负电的带电粒子,恰好从e点射出,不计粒子重力,则A.如果粒子的速度不变,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变为原来的二倍,将从d点射出B.如果粒子的速度增大为原来的四倍,将从f点射出C.只改变粒子的速度使其分别从e、d、f点射出时,从e点射出所用时间最短D.只改变粒子的速度使其分别从e、d、f点射出时,从f点射出所用时间最短4.四个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表头)分别改装成两个电流表A1、A2和两个电压表V1、V2。
已知电流表A1量程大于A2的量程,电压表V1的量程大于V2的量程,改装好后把它们按如图所示接入电路,则A .电流表A 1的读数等于电流表A 2的读数B .电流表A 1的偏转角等于电流表A 2的偏转角C .电压表V 1的读数小于电压表V 2的读数D .电压表V 1的偏转角大于电压表V 2的偏转角5.如图甲是某型号酒精测试仪,其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R 为气敏电阻,其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电源的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电路中的电表均为理想电表,R 0为定值电阻,且0R r =。
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1学年度上期10月月考高二物理试卷命题人:钟丽 审题人:荣利 试卷负责人:荣利留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本堂考试100分钟,满分100分;3、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使用2B 铅笔填涂。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电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场是电荷四周空间实际存在的物质,电场线不存在B 、电场强度大小由场源电荷打算,方向由场源电荷与检验电荷共同打算C 、点电荷的电场中以点电荷为球心的球面上场强肯定相同D 、电场中电势不为0的点场强肯定也不为02、下列关于电场基本概念与规律的推断正确的是( )A .由F E q=可知,场强E 与检验电荷电量q 成反比、与电场力F 成正比B .由ABAB W U q =可知,电势差与检验电荷电量q 成反比、与电场力做功成正比C .由库仑定律122q q F kr =,当距离0r →时库仑力F →∞D .由4SC kd επ=可知,平行板电容器电容C 与距离d 成反比、与正对面积S 成正比3、电量分别为q 1、q 2的两个点电荷,相距r 时,相互作用力为F ( )A 、假如q 1、q 2恒定,当距离变为r /2时,作用力将变为2FB 、假如其中一个电荷的电量不变,而另一个电荷的电量和它们间的距离都减半时,作用力变为2FC 、假如它们的电量和距离都加倍时,作用力不变D 、假如它们的电量都加倍,距离变为r 2时,作用力将变为2F4、两个完全相同带电也相同的金属小球A 和B ,分别固定在两处,两球间作用力为F.用一个不带电完全一样的金属球C ,先和A 球接触,再和B 球接触,然后移去C 球,则A ,B 间的作用力变为(A ,B 球距离足够大):( )A F /2B 3F /8C F /4D F /10.5、如图,带正电的小球靠近不带电的绝缘金属导体AB 的A 端,由于静电感应,两端分别消灭感应电荷,以下正确的是( )A 、用手接触一下A 端,导体将带正电B 、用手接触下导体的正中部位,导体仍不带电C 、用手接触一下导体的任何部位,导体将带负电D 、用手接触一下导体后,只要带正电小球不移走,导体不行能带电6、 在边长为 a 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都有一个点电荷 q ,则在正方形中心处的场强为:( )A 0B 22a q KC28a qKD 无法确定7、如图3所示,一带电粒子射入一固定在O 点的点电荷的电场中,粒子运动轨迹是虚线abc 所示.图中实线是同心圆弧,表示电场的等势面,不计粒子所受重力,则以下推断中错误的是( ) A 、 此粒子始终受到静电斥力作用;B 、 粒子有b 点的电势能肯定大于在a 点的电势能;C 、 粒子在b 点的速度肯定大于a 点的速度;D 、 粒子在a 点和c 点的速度大小肯定相等.8、一个质量为m 的带电小球,在存在匀强电场的空间以某一水平初速抛出,小球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g/3,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10月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人:吴国玉、游晓莉、彭程诚审题人:侯明杰、林兵、张建光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Pb - 207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有A.细胞中的囊泡都是来自于高尔基体B.健那绿染色后可看到线粒体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的崤C.溶酶体膜使水解反应局限在一定部位,溶酶体正常情况下不破坏任何细胞结构D.用台盼蓝溶液来鉴别动物细胞的死活,利用的是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2. 如图是真核细胞内某基因的表达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将图中涉及的mRNA分别进行逆转录,所得产物应是三种不同的DNAB.成熟mRNA上一般都具有由启动子和终止子转录产生的起始密码和终止密码C.基因的两条链分别作为模板转录得到mRNA1和mRNA2D.从图形可推知该基因与多肽链是线性关系3.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萨顿通过假说﹣演绎法推论出基因在染色体上B.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细菌死亡与否C.不同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分裂期时间越长的,观察到染色体机会一定越大D.将同一叶片均分为两半,一份于黑暗,一份于光下,相同时间后秤其干重,光下半片叶的重量减去暗中半片叶的重量为光合作用在实验时间内产生的有机物的重量4.下列各项的结果中,不可能出现3:1比值的是A.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子代中不含15N 的DNA与含15N的DNA数量之比B.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黄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之比C.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相同时吸入O2的量与两者产生的CO2总量之比D.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第二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5. 洋葱为二倍体,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16条,用低温处理其幼根,从获得的再生植株中筛选四倍体植株.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洋葱的一个染色体组由8条非同源染色体组成B .四倍体洋葱花药离体培养能获得二倍体植株C .洋葱的四倍体植株与原二倍体植株分别是两个物种D .四倍体洋葱根尖分生组织中可能有含64条染色体的细胞6. 如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D 、d)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E 、e)的家系图,其中控制一种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另一种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成都高2026届高一下物理月考试题一(答案在最后)1.在修筑铁路时,弯道处的外轨会略高于内轨,如图所示,内外铁轨平面与水平面倾角为θ,当火车以规定的行驶速度v 转弯时,内、外轨均不会受到轮缘的侧向挤压,火车转弯半径为r ,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车以速度v 转弯时,铁轨对火车支持力大于其重力B.火车转弯时,实际转弯速度越小越好C.当火车上乘客增多时,火车转弯时的速度必须降低D.时,外轨对车轮轮缘的压力沿水平方向【答案】A 【解析】【详解】A .火车以速度v 转弯时,对火车受力分析,如图可得2tan v mg mrθ=解得v =根据矢量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可知铁轨对火车支持力大于其重力,故A 正确;B .当火车以规定的行驶速度v 转弯时,内、外轨均不会受到轮缘的侧向挤压,效果最好,所以实际转弯速度不是越小越好,故B 错误;C.由v=可知规定行驶的速度与质量无关,当火车质量改变时,规定的行驶速度不变,故C错误;D时,外轨对车轮轮缘的压力沿接触面指向轮缘,故D错误。
故选A。
2.对落差较大的道路,建设螺旋立交可以有效的保证车辆安全行驶.如图所示,重庆红云路螺旋立交为2.5层同心圆螺旋结构,上下层桥梁平面位置重叠。
下面针对这段路的分析正确的是()A.通过螺旋式设计可减小坡度,目的是增大车辆与地面的摩擦力B.两辆车以相同的速率转弯时,外侧的车需要的向心力一定更大C.车辆转弯处设计成内低外高的目的是降低车辆侧滑风险D.车辆上坡过程中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向心力【答案】C【解析】【详解】A.通过螺旋隧道设计,有效减小坡度,主要目的是减小车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故A错误;B.由向心力公式可知,当速度不变,R越大时,向心力越小,即外侧的车需要的向心力一定更小,故B错误;C.车辆转弯处,路面应适当内低外高,这样有一部分支持力分量可以提供向心力,使汽车更安全,降低车辆侧滑风险,故C正确;D.车辆上坡过程中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牵引力,故D错误。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一、单选题1.已知集合{}1,3,7,9M =,{23,4,9}N =,,则M N =I ( ) A .{3,9} B .{1,2,3} C .{1,2,4,7}D .{1,2,4,7,9}2.已知集合A 满足{}0,1,2,3A ⊆,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 的个数为( ) A .8B .10C .14D .163.命题“2[1,3],320x x x ∀∈--+≤”的否定为( ) A .2[1,3],320x x x ∃∈--+> B .2[1,3],320x x x ∀∉--+>C .2[1,3],320x x x ∀∈--+>D .[]21320,3,x x x ∃-+-∉>4.已知p :02x <<,那么p 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 .13x <<B .11x -<<C .01x <<D .03x <<5.若{}31,2,a a ∈,则a 的所有可能的取值构成的集合为( ) A .{}0 B .{}0,1- C .{}0,2D .{}0,1,2-6.成都外国语学校秋季运动会即将举行,高一年级同学踊跃报名.其中高一(1)班共有28名学生报名参加比赛,有15人报名参加游泳比赛,有8人报名参加田径比赛,有14人报名参加球类比赛,同时报名参加游泳比赛和田径比赛的有3人,同时报名参加游泳比赛和球类比赛的有3人,没有人同时报名参加三项比赛,只报名参加一项比赛的有( )人. A .3B .9C .19D .147.已知集合{}23260,01x A x x x B xx ⎧⎫+=+-≤=<⎨⎬-⎩⎭,则A B =U ( ) A .{}21x x -≤< B .{}21x x -≤≤C .332x x ⎧⎫-<≤⎨⎬⎩⎭ D .332x x ⎧⎫-<<⎨⎬⎩⎭8.若实数a 、b 满足0a >,0b >,412ab a b =++,则ab 的所有取值构成的集合是( )A .{}36x x ≥B .{}036x x <≤C .{}18x x ≥D .{}018x x <≤二、多选题9.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 .若a b >,则22a b >B .若,a b c d >>,则a d b c ->-C .若a b >,则11a b< D .若0,0a b c d >>>>,则ac bd >10.已知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是{}1|2x x -≤≤,则( )A .0b <B .0a b c ++>C .0c >D .0a b +=11.设集合A 为非空数集,若,x y A ∀∈,都有,,x y x y xy A +-∈,则称A 为封闭集.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A .若集合A 为封闭集,则0A ∈B .集合{|2,Z}A n n k k ==∈为封闭集C .若集合A 、B 为封闭集,则A B U 为封闭集D .集合{2,1,0,1,2}A =--为封闭集三、填空题12.已知集合{|1}A x x =>,{|}B x x a =>,若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13.已知14,23x y x y -<-<<+<,则3x y +的取值范围是. 14.已知323a b c >>且213223ma b b c a c+≥---恒成立,则实数m 的最大值是.四、解答题15.已知集合{}2280A x x x =+-≥,{}26B x a x a =-≤<.(1)当3a =时,求()R A B U ð;(2)若A B =∅I ,求a 的取值范围.16.已知p :2280x x +-≤,q :()22210x m x m m -+++≤.(1)若q 是p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2)若q 是p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17.如图,某人计划用篱笆围成一个一边靠墙(墙的长度没有限制的矩形菜园,设菜园的长为m x ,宽为m y .(1)若菜园面积为272m ,则x ,y 为何值时,可使所用篱笆总长最小; (2)若使用的篱笆总长度为30m ,求12x y+的最小值.18.设26y mx mx m =--+.(1)解关于x 的不等式()5y m x m <--∈R ;(2)若对于任意13x ≤≤,0y <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3)若对于任意22m -≤≤,0y <恒成立,求实数x 的取值范围.19.对{}()12,,,2k A a a a k =≥L ,定义集合{}*,i j i j i j A a a a a A a a =-∈>且,称其为集合A 的“间距集”.用X 表示有限集合X 的元素个数.(1)已知{}()1,,,717A a b a b =<<<,*6A =,求满足要求的整数,a b 的值并说明理由.(2)若4,A A =⊆N ,写出*A 的所有可能值,并写出每个值对应的一个集合A .不需要证明.(3)若,,A n A n =⊆N 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求*A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用含n 的表达式给出),每个最值给出至少一个取等时的集合A .。
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一英语10月月考英语学科试题本试卷分A卷和B卷两部分,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A卷(共8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How will the man send his application?A.In person.B.By email.C.By post.2.What does the woman say about Tom?A.He is hard-working.B.He is a highly intelligent boy.C.He is popular with his classmates.3.Which band did the woman see?A.The one with a dancer.B.The one with a pianist.C.The one with three guitarists.4.How will John spend the summer vacation probably?A.By travelling around.B.By doing an engineering job.C.By working as a volunteer.5.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A.A fireman.B.A buildingC.A fire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2014届高三物理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7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不选的得0分)1.如图所示,A、B两物体相距x=7 m,物体A以v A=4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的速度v B=10 m/s,只在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 m/s2,那么物体A追上物体B所用的时间为( )A.7 sB.8 sC.9 sD.102.A、B、C三个物体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面上,所有接触面均不光滑,有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在物体C上,使A、B、C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则( )A. B对A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B. B对A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C. C对A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D. A对C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3. “飞车走壁”是一种传统的杂技艺术,演员骑车在倾角很大的桶面上做圆周运动而不掉下来.如图所示,已知桶壁的倾角为θ,车和人的总质量为m,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若使演员骑车做圆周运动时不受桶壁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和车的速度为grtanθB.人和车的速度为grsinθC.桶面对车的弹力为mgcosθD.桶面对车的弹力为mgsinθ4.近地人造卫星1和2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分别为T1和T2,设在卫星1、卫星2各自所在的高度上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分别为g1、g2,则( )A.4 113 22gT()g T= B.412321g T()g T= C. 21122g T()g T= D. 21221g T()g T=5.低碳、环保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某汽车研发机构在汽车的车轮上安装了小型发电机,将减速时的部分动能转化并储存在蓄电池中,以达到节能的目的.某次测试中,汽车以额定功率行驶一段距离后关闭发动机,测出了汽车动能E k与位移x的关系图象如图,其中①是关闭储能装置时的关系图线,②是开启储能装置时的关系图线.已知汽车的质量为1 000 kg,设汽车运动过程中所受地面阻力恒定,空气阻力不计.根据图象所给的信息可求出( )A.汽车行驶过程中所受地面的阻力为1 000 NB.汽车的额定功率为80 kWC.汽车加速运动的时间为22.5 sD.汽车开启储能装置后向蓄电池提供的电能为5×107 J6.空间有一沿x轴对称分布的电场,其电场强度E随x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点的电势最低B.x2点的电势最高C.x1和- x1两点的电势相等D.x1和x3两点的电势相等7.传送带用于传送工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如图所示,传送带长度是l ,以恒定的速度v 运送质量为m 的工件,工件从最低点A 无初速度地放到传送带上,到达最高点B 前有一段匀速的过程.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传送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每当前一个工件在传送带上停止相对滑动时,后一个工件立即放到传送带上,整条传送带满载时恰好能传送n 个工件.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传送带上摩擦力对每个工件做的功为2f mv cos W 2(cos sin )μθ=μθ-θB.在传送带上摩擦力对每个工件做的功为2f 1W mv mg sin 2=+θl C.每个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由摩擦产生的热量为mvcos Q 2(cos sin )μθ=μθ-θD.传送带满载工件比空载时增加的功率为P=mgv(μcosθ+nsinθ-sinθ)物理部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8分)二、实验题(共17分)8[1] (6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橡皮条的另一端系两根细绳,细绳端带有绳套,先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某—位置Ο并记下该点的位置;再用一个弹簧秤将橡皮条结点拉到同—位置Ο点。
四川省成都市试验外国语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1月份)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a、b、c、d是某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且ab=cd=L,ad=bc=2L,电场线与矩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a点电势为20V,b点电势为24V,d点电势为12V.一个质子从b点以v0的速度射入此电场,入射方向与bc成45°角,一段时间后经过c点.下列推断正确的是(不计质子的重力)( )A.c点电势高于a点电势B.场强的方向由b指向dC.质子从b运动到c 所用的时间为D.质子从b运动到c,电场力做功为4eV考点:电势;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在匀强电场中,沿着电场线方向每前进相同的距离,电势变化相等;依据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垂直画出电场线,依据W=qU计算电场力做的功.解答:解:A、在匀强电场中,沿着电场线方向每前进相同的距离,电势变化相等,故φa﹣φd=φb﹣φc,解得:φc=16V,而φa点电势为20V.则c点电势低于a点电势.故A错误;B、设ad连线中点为O,则其电势为16V,故co为等势面,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则电场线沿着bo方向,故B错误;C、由上可知,电场线沿着bo方向,质子从b运动到c做为在平抛运动,垂直于bo方向做匀速运动,位移大小为x=2L •=L,则运动时间为t==.故C正确.D、依据W=qU,质子从b点运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W=qU bc=1e×(24V﹣16V)=8eV,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的关键在于找出等势面,然后才能确定电场线,要明确电场线与等势线的关系,能利用几何关系找出等势点,再依据等势线的特点确定等势面.2.如图所示,不计质量的光滑小滑轮用细绳悬挂于墙上O点,跨过滑轮的细绳连接物块A、B,A、B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物块B向右移至C点后,A、B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减小B.绳子对B的拉力增大C.悬于墙上的绳所受拉力不变D.A、B静止时,图中α、β、θ三角始终相等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设滑轮位置为O′点,当把物体B移至C点后,绳子BO′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变小,对A和B分别受力分析,然后运用共点力平衡条件结合正交分解法进行分析.解答:解:B、对物体A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和细线的拉力,依据平衡条件,拉力等于物体A的重力,当把物体B移至C点后,绳子BO′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变小,但细线的拉力不变,故B错误;A、对物体B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向后的静摩擦力,如图依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Tcosθ′=f由于角θ′变小,故B与水平面间的静摩擦力变大,故A错误;C、对滑轮受力分析,受重力,O′B绳子的拉力T以及悬于墙上的绳子的拉力F,由于重力和OB绳子的拉力相等且夹角变大,故其合力变小,故墙上的绳子的拉力F也变小,故C错误;D、对滑轮受力分析,受重力,O′B绳子的拉力T以及悬于墙上的绳子的拉力F,由于重力和OB绳子的拉力相等,故合力在角平分线上,故α=β,又由于三力平衡,故O′B绳子的拉力T也沿着前面提到的角平分线,绳子拉力沿着绳子方向,故α=β=θ,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关键是分别对物体A、物体B、滑轮受力分析,然后依据共点力平衡条件结合正交分解法和合成法进行分析争辩.3.“轨道康复者”是“垃圾”卫星的救星,被称为“太空110”,它可在太空中给“垃圾”卫星补充能源,延长卫星的使用寿命,假设“轨道康复者”的轨道半经为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的五分之一,其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全都,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轨道康复者”的加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加速度的5倍B.“轨道康复者”的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速度的倍C.站在赤道上的人观看到“轨道康复者”向西运动D.“轨道康复者”可在高轨道上加速,以实现对低轨道上卫星的挽救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分析:依据万有引力供应向心力,结合轨道半径的关系得出加速度和周期的关系.依据“轨道康复者”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关系推断赤道上人看到“轨道康复者”向哪个方向运动.解答:解:万有引力供应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A、由牛顿其次定律得:G=ma,解得:a=,由于“轨道康复者”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轨道半径为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的五分之一,则“轨道康复者”的加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加速度的25倍,故A错误.B、由牛顿其次定律得:G =m,解得:v=,由于“轨道康复者”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轨道半径为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的五分之一,则“轨道康复者”的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速度的倍.故B正确.C、由于“轨道康复者”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小于同步卫星的周期,则小于地球自转的周期,所以“轨道康复者”的角速度大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站在赤道上的人用仪器观看到“轨道康复者”向东运动.故C错误.D、“轨道康复者”要在原轨道上减速,做近心运动,才能“挽救”更低轨道上的卫星.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万有引力供应向心力这一重要理论,并能机敏运用,以及知道卫星变轨的原理,知道当万有引力大于向心力,做近心运动,当万有引力小于向心力,做离心运动.4.如图所示,绝缘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光滑斜面底端,弹簧与斜面平行,带电小球Q(可视为质点)固定在绝缘斜面上的M点,且在通过弹簧中心的直线ab上.现将与Q大小相同,带电性也相同的小球P,从直线ab 上的N点由静止释放,若两小球可视为点电荷.在小球P与弹簧接触到速度变为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P的速度肯定先增大后减小B.小球P的机械能肯定在削减C.小球P速度最大时所受弹簧弹力和库仑力的合力为零D.小球P与弹簧系统的机械能可能增加考点: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库仑定律.分析:本题中有库仑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机械能守恒是普遍遵守的定律;小球的速度变化可从受力与能量两种观点加以分析.解答:解:A、小球先沿斜面加速向下运动,后减速向下运动,当弹簧压缩量最大时,小球静止,故A正确;B、依据除了重力和弹力之外的力做功量度机械能的变化,小球P除了重力和弹力之外的力做功还有弹簧的弹力和库仑斥力做功,开头弹簧的弹力和库仑斥力的合力方向可能向上,也就是可能做负功,所以小球P的机械能可能增大,故B 错误;C、小球P的速度肯定先增大后减小,当p的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所以小球P速度最大时所受弹簧弹力、重力沿斜面对下的分力和库仑力的合力为零,故C错误;D、依据能量守恒定律知,小球P的动能、与地球间重力势能、与小球Q间电势能和弹簧弹性势能的总和不变,由于在小球P与弹簧接触到速度变为零的过程中,Q对P的库仑斥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所以小球P与弹簧系统的机械能肯定增加,故D错误.故选:A.点评:留意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讲,只发生气械能间的相互件转化,没有其他形式的能量参与.5.如图所示,质量相同且分布均匀的两个圆柱体a、b靠在一起,表面光滑,重力均为G,其中b的下一半刚好固定在水平面MN的下方,上边露出另一半,a静止在平面上,现过a的轴心施以水平作用力F,缓慢的将a拉离平面始终滑到b的顶端,对圆柱体a的移动过程分析,应有( )A.拉力F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是GB.开头时拉力F 最大为G,以后渐渐减小为0C.a、b间压力由0渐渐增大,最大为GD.a、b 间的压力开头最大为G,而后渐渐减小到G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a球缓慢上升,合力近似为零,分析a受力状况,由平衡条件得到F以及b球对a的支持力与θ的关系式,即可分析其变化.解答:解:对于a球:a球受到重力G、拉力F和b球的支持力N,由平衡条件得:F=NcosθNsinθ=G则得:F=GcotθN=依据数学学问可知,θ从30°增大到90°,F和N均渐渐减小,当θ=30°,F 有最大值为G,N有最大值为2G,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运用隔离法争辩,分析a球受力状况,得到两个力的表达式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间有一匀强电场,板长为l,板间距离为d,在板右端l处有一竖直放置的光屏M.一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质点从两板中心射入板间,最终垂直打在M屏上,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板间电场强度大小为B .板间电场强度大小为C.质点在板间运动的时间跟它从板的右端运动到光屏的时间相等D.质点在板间运动的时间大于它从板的右端运动到光屏的时间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专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专题.分析:依据题意分析,质点最终垂直打在M屏上,必需考虑质点的重力.质点在平行金属板间轨迹应向上偏转,飞出电场后,质点的轨迹向下偏转,质点才能最终垂直打在M屏上.第一次偏转质点做类平抛运动,其次次斜向上抛运动平抛运动的逆过程,运用运动的分解法,依据对称性,分析前后过程加速度的关系,再争辩电场强度的大小.水平方向质点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质点在板间运动的时间跟它从板的右端运动到光屏的时间相等.解答:解:A、B据题分析可知,质点在平行金属板间轨迹应向上偏转,做类平抛运动,飞出电场后,质点的轨迹向下偏转,质点才能最终垂直打在M屏上,前后过程质点的运动轨迹有对称性,如图,可见两次偏转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依据牛顿其次定律得,qE﹣mg=mg,得到E=.故A错误,B正确.C、D由于质点在水平方向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段水平位移大小相等,则质点在板间运动的时间跟它从板的右端运动到光屏的时间相等.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是类平抛运动与平抛运动的综合应用,基本方法相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7.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倾角为θ,一弹簧上端固定在斜面的顶端,下端与物体b相连,物体b 上表面粗糙,在其上面放一物体a,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tanθ),将物体a、b从O点由静止开头释放,释放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由伸长状态,当b滑到A点时,a刚好从b上开头滑动;滑到B点时a刚好从b 上滑下,b也恰好速度为零,设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对物体a、b运动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A.从O到A的过程,两者始终加速,加速度大小从mgsinθ始终减小,在A点减为零B.经过A点时,a、b均已进入到减速状态,此时加速度大小是g(μcosθ﹣sinθ)C.从A到B的过程中,a的加速度不变,b的加速度在增大,速度在减小D.经过B点,a掉下后,b开头反向运动但不会滑到开头下滑的O点考点:牛顿其次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μ>tanθ,则μmgcosθ>mgsinθ,当b滑到A点时,a刚好从b上开头滑动说明ab加速度开头不同.解答:解:A、释放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由伸长状态,斜面光滑,二者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弹簧伸长,弹簧拉力增大,则二者做加速度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以a为争辩对象,取沿斜面对下为正方向,有:mgsinθ﹣f=ma得:f=mgsinθ﹣ma可见只要a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则f<mgsinθ<μmgcosθ,即所受摩擦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物体不会滑动,当二者加速度为零,即(M+m)gsinθ=F,之后弹簧连续伸长,则ab开头具有沿斜面对上的加速度,即开头减速运动,以a为争辩对象,取沿斜面对上为正方向,有:f﹣mgsinθ=ma当f有最大值时a有最大值,又f max=μmgcosθ则a=μgcosθ﹣gsinθ,之后b加速度连续增大而a加速度保持不变,二者发生相对滑动,故经过A点时,a、b均已进入到减速状态,此时加速度大小是g(μcosθ﹣sinθ),A错误,BC正确;D、在a落下后,b将以新的平衡位置为中心做谐振动,由对称性可推断出b将冲过o点,即b的最高点将在o点之上选项D错误.故选:BC.点评:该题是牛顿其次定律的直接应用,本题ABC三个选项留意使用临界分析法即可得到正确结果,D选项关键点在于a脱离b后,b的受力满足机械能和简谐振动模型.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68分)8.为了“验证牛顿其次定律”,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试验方案:A.试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一端系在滑块上的轻质细绳通过转轴光滑的轻质滑轮,另一端挂一质量为m=0.5kg 的钩码,用垫块将光滑的长木板有定滑轮的一端垫起.调整长木板的倾角,直至轻推滑块后,滑块沿光滑长木板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B.保持长木板的倾角不变,取下细绳和钩码,接好纸带,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然后让滑块沿长木板滑下,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①图乙中纸带的哪端与滑块相连F.选填A或F②图乙中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印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接频率为50Hz的沟通电源,依据图乙求出滑块的加速度a=1.65m/s2.③不计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阻力,滑块的质量M=2.97kg.(g取9.8m/s2)考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专题:试验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1)滑块拖动纸带下落的运动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所以相等时间内运动的位移越来越大,进而推断哪端与滑块相连.(2)根依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3)依据牛顿其次定律F=Ma即可求解质量解答:解:①由于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所以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s,时间间隔是定值,滑块拖动纸带下落的运动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所以相等时间内运动的位移越来越大.所以图乙中纸带的F端与滑块相连;②依据△x=aT2利用逐差法,a==1. 65m/s2.③由A步骤可知,取下细绳和钩码后,滑块受到的合外力F=0.5×9.8=4.9N,依据牛顿其次定律得:M=kg;故答案为:①F;②1.65;③2.97点评: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把握拉力不变而转变小车质量,试验时要留意小车质量应远大于重物质量.纸带处理时能利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试验问题,在平常练习中要加强基础学问的理解与应用,提高解决问题力量9.探究力对原来静止的物体做的功与物体获得的速度的关系,试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试验过程中有平衡摩擦力的步骤,并且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以整数倍增大,即分别为W0、2W0、3W0、4W0…①试验中首先通过调整木板倾斜程度平衡摩擦力,目的是C (填写字母代号).A.为了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做匀加速运动B.为了增大橡皮筋对小车的弹力C.为了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D.为了使小车获得较大的动能②图乙是在正确操作状况下打出的一条纸带,从中截取了测量物体最大速度所用的一部分,已知相邻两点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则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v m=1.22m/s(保留3位有效数字).③几名同学在试验中分别得到了若干组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W与小车获得最大速度v m的数据,并利用数据绘出了图丙给出的四个图象,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D.考点: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专题:试验题;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分析:该试验的目的以及试验数据处理的方法;该试验平衡摩擦力的缘由;该试验是如何确定外力做功以及如何通过纸带猎取小车运动的最终速度大小;如何通过图象来处理数据等.解答:解:①试验中通过调整木板倾斜程度平衡摩擦力,目的是为了使橡皮筋对小车所做功即为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②由所打的点可知,DG之间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最大,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为:v m=m/s=1.22m/s故答案为:1.22.③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W与小车的动能关系知:W=,即有:•W,依据数学学问可知D正确.故选:D.故答案为:①C;②1.22;③D点评:本题考查了该试验的具体操作细节和数据的处理,对于这些基础学问肯定要通过亲自动手试验加深理解.10.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足够长粗糙斜面下端与一足够长光滑水平面相接,斜面上有两小球A、B,距水平面高度分别为h1=5.4m和h2=0.6m.现由静止开头释放A球,经过一段时间t后,再由静止开头释放B球.A 和B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素均为μ=0.5,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空气阻力,设小球经过斜面和水平面交界处C机械能不损失,(sin37°=0.6,cos37°=0.8).求:(1)为了保证A、B两球不会在斜面上相碰,t最长不能超过多少?(2)若A球从斜面上h1高度处由静止开头下滑的同时,B球受到恒定外力作用从C点以加速度a 由静止开头向右运动,则a为多大时,A球有可能追上B球?考点: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1)由牛顿其次定律求出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利用运动学公式求出在斜面上的时间,为了保证A、B两球不会在斜面上相碰,则满足:t=t1﹣t2;(2)若A球能追上B球,则二者位移应当相等,求出加速度解答:解:(1)球在斜面上时,由牛顿其次定律得:gsin37°﹣μmgcos37°=ma,解得,A、B 的加速度:,A球到C 点的时间为:,B球到C 点的时间为:,A、B两球不会在斜面上相碰,t最长为:t=t A﹣t B=2s;(2)A球到C点的速度为:v A=a A t A=6m/s,设t时刻A能追上B ,则:,又:,解得:a≤1m/s2,即B球加速度a 最大不能超过1m/s2;答:(1)为了保证A、B两球不会在斜面上相碰,t最长不能超过2s.(2)B球加速度a 最大不能超过1m/s2时,A球有可能追上B球.点评:本题考查追击问题,过程较简单,分析清楚物体运动过程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利用牛顿其次定律、运动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11.(17分)如图所示,在距水平地面高h1=1.2m的光滑水平台面上,一个质量m=1kg的小物块压缩弹簧后被锁扣K锁住,储存了肯定量的弹性势能E p.现打开锁扣K,物块与弹簧分别后将以肯定的水平速度v1向右滑离平台,并恰好从B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光滑竖直的圆弧轨道BC.已知B点距水平地面的高h2=0.6m,圆弧轨道BC的圆心O与水平台面等高,C点的切线水平,并与水平地面上长为L=2.8m的粗糙直轨道CD平滑连接,小物块沿轨道BCD运动并与右边的竖直墙壁会发生碰撞,重力加速度g=10m/s2,空气阻力忽视不计.试求:(1)小物块由A到B的运动时间.(2)压缩的弹簧在被锁扣K锁住时所储存的弹性势能E p.(3)若小物块与墙壁碰撞后速度反向、大小变为碰前的一半,且只会发生一次碰撞,那么小物块与轨道CD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应当满足怎样的条件.考点:功能关系;平抛运动.分析:首先要清楚物块的运动过程,A到B的过程为平抛运动,已知高度运用平抛运动的规律求出时间.知道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给物块的动能.从A点到最终停在轨道CD上的某点p,物块的动能和重力势能转化给摩擦力做功产生的内能.依据能量守恒列出能量等式解决问题.由于p点的位置不确定,要考虑物块可能的滑过的路程.解答:解;(1)小物块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依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知,小物块由A运动到B的时间为:t==s=s≈0.346s(2)依据图中几何关系可知:h2=h1(1﹣cos∠BOC),解得:∠BOC=60°依据平抛运动规律有:tan60°=,解得:v1===2m/s依据能的转化与守恒可知,原来压缩的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为:E p =mv12==2J(3)依据题意知,①μ的最大值对应的是物块撞墙前瞬间的速度趋于零,依据能量关系有:mgh1+E p>μmgL代入数据解得:μ<②对于μ的最小值求解,首先应推断物块第一次碰墙后反弹,能否沿圆轨道滑离B点,设物块碰前在D处的速度为v2,由能量关系有:mgh1+E p=μmgL+mv22第一次碰墙后返回至C处的动能为:E kC =mv22﹣μmgL可知即使μ=0,有:mv22=14Jmv22=3.5J<mgh2=6J,小物块不行能返滑至B点.故μ的最小值对应着物块撞后回到圆轨道最高某处,又下滑经C恰好至D点停止,因此有:mv22≤2μmgL,联立解得:μ≥综上可知满足题目条件的动摩擦因数μ值:≤μ<答:(1)小物块由A到B的运动时间是0.346s.(2)压缩的弹簧在被锁扣K锁住时所储存的弹性势能E p是2J.(3)μ的取值范围:≤μ<.点评:做物理问题应当先清楚争辩对象的运动过程,依据运动性质利用物理规律解决问题.关于能量守恒的应用,要清楚物体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12.(19分)如图所示,一辆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的平板车,长度L=6m,质量M=10kg,其上表面水平光滑且距地面高为h=1.25m,A、B是其左右的两端点,在A端固定一个与车绝缘的、质量与大小忽视不计的带电体Q,其电量Q=﹣5×10﹣6C.在地面上方的空间存在着沿小车运动方向的、区域足够大的匀强电场(忽视Q的影响),场强大小E=1×107N/C.在t=0时刻,小车速度为v0=7.2m/s,此时将一个质量m=1kg的小球轻放在平板车上距离B 端处的P点(小球可视为质点,释放时对地的速度为零).经过一段时间,小球脱离平板车并落到地面.已知平板车受到地面的阻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成正比,且比例系数μ=0.2,其它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10m/s2.试求:(1)从t=0时起,平板车能连续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2)小球从t=0时起到离开平板车时所经受的时间.(3)从t=0时起到小球离开平板车落地时止,带电体Q的电势能的变化量.考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自由落体运动;牛顿其次定律.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1)从t=0时起,平板车受到向左的电场力,向右做匀减速运动,由牛顿其次定律求得加速度的大小,由运动学速度位移关系公式求出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2)依据牛顿其次定律求出小车向右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依据运动学公式求出小车向右运动的位移和时间,推断小球是否会从小车的左端掉下,若未掉下,依据牛顿其次定律求出小车向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小球从右端掉下,依据小球小车向左运动的位移求出向左运动的时间,两个时间之和即为小球从轻放到平板车开头至离开平板车所用的时间.(3)求出小车在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时间内的位移,结合小车向右运动的位移和向左运动的位移,求出小车的位移.再求出电场力做功,即可求得带电体Q的电势能的变化量.解答:解:(1)以平板车为争辩对象,依据受力分析和牛顿运动定律有:F=EQ=50N,方向向左.a1==7.2m/s2x1==3.6m (2)因x1<4m,故小球不会从车的左端掉下,小车向右运动的时间t1==1s小车向左运动的加速度a2==2.8m/s2小球掉下小车时,小车向左运动的距离x2=x1+=5.6m小车向左运动的时间t2==2s所以小球从轻放到平板车开头至离开平板车所用的时间t=t1+t2=3s(3)小球刚离开平板车时,小车向左的速度的大小为:v2=a2t2=5.6m/s小球离开平板车后,车的加速度大小a3==3m/s2小球离开车子做自由落体的运动h=gt32t3=0.5s车子在t3时间内向左运动的距离x3=v2t3+a3t32=3.175m车子在从t=0时起到小球离开平板车落地时止,向左运动的位移为ss=x3+x2﹣x1=5.175m故在从t=0时起到小球离开平板车落地时止,带电体Q的电势能的变化量为△E,△E=﹣Fs=﹣258.75J答:(1)从t=0时起,平板车能连续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为3.6m.(2)小球从t=0时起到离开平板车时所经受的时间为3s.(3)从t=0时起到小球离开平板车落地时止,带电体Q的电势能的变化量为﹣258.75J.点评:本题是一个多过程问题,关键是理清小车在整个过程中的运动状况,结合牛顿其次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
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二)物理试题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当驾驶员发现前方有险情时,立即进行急刹车,刹车后的速度v随刹车位移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设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当汽车刹车后的速度减小为12m/s时,刹车的距离x1为A.12m B.12.8m C.14m D.14.8m2、如图,平行板电容器两个极板与水平地面成2α角,在平行板间存在着匀强电场,直线CD是两板间一条垂直于板的直线,竖直线EF与CD交于O点,一个带电小球沿着∠FOD的角平分线从A点经O点向B点做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带正电B.小球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小球加速度大小为g cosαD.小球重力势能的增加量等于电势能的增加量3、下列粒子流中贯穿本领最强的是()A.α射线B.阴极射线C.质子流D.中子流4、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同种频率的单色光,先后照射锌和银的表面,都能产生光电效应。
对这两个过程,下列四个物理量中,可能相同的是()A.饱和光电流B.遏止电压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D.逸出功v=一前一后同向匀速行驶。
甲车在前且安装有ABS制5、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以相同的速度小030m/s动系统,乙车在后且没有安装ABS制动系统。
正常行驶时,两车间距为100m。
某时刻因前方突发状况,两车同时刹车,以此时刻为零时刻,其v t-图像如图所示,则()A.甲、乙两车会发生追尾B.甲车的刹车距离大于乙车的刹车距离C.t=2s时,两车相距最远,最远距离为105m D.两车刹车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均为15m/s6、昆明某中学运动会玩“闯关游戏”进行热身,如图所示,在笔直通道上每隔8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4 s和2s。
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题目一1. 假设一个物体以速度v直线运动,质量为m。
根据动量定理,物体的动量等于什么?答案:物体的动量等于质量乘以速度,即动量 = m * v。
题目二2.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以速度20m/s向西运动,受到10N的力作用,该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 * a,所以加速度a = F / m =10N / 2kg = 5m/s²。
题目三3. 一个小车以速度4m/s向东运动,在1秒内受到10N的力作用,它的质量是多少?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 * a,所以质量m = F / a = 10N/ 4m/s² = 2.5kg。
题目四4. 一个质量为0.1kg的物体以速度10m/s向北运动,受到向南的力10N作用,该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 * a,所以加速度a = F / m = -10N / 0.1kg = -100m/s²。
题目五5. 两个物体碰撞后,它们是否满足动量守恒定律?请简要解释。
答案:是的,碰撞前后,两个物体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根据动量定理,物体的动量等于质量乘以速度,碰撞过程中,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会导致它们的速度发生变化,但总动量保持不变。
题目六6.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解释为什么高速列车在刹车时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答案:高速列车在刹车时会减速,而减速过程中需消耗能量。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刹车时物体的动量减小,即动能被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或声能。
由于高速列车的动量较大,减速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
以上是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的部分题目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三8月月考(物理)(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6小题,总分24分)1.(4分)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一只蚂蚁沿半径为r的半圆弧从a点爬到b点,下列关于它通过的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路程为πr,方向沿圆弧由a指向bB.位移为2r,方向沿ab直线由a指向bC.位移为πr,方向沿圆弧由a指向bD.路程为2r,方向沿ab直线由a指向b2.(4分)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表示运动中增加的速度B.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C.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变化量D.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3.(4分)现有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当这些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会辐射出若干种不同频率的光,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跃迁后核外电子的动能减小B.最多可辐射出4种不同频率的光C.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的波长最短D.用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的光照射逸出功为2.65eV的某种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4.(4分)某探险者在野外攀岩时,踩落一小石块,约5 s后听到石块直接落到崖底的声音.探险者离崖底的高度最接近的是( )A.25 m B.50 m C.110 m D.150 m5.(4分)在珠海航展中,中国展出了国产“运-20”和“歼-31”等最先进飞机.假设航展中有两飞机甲、乙在平直跑道上同向行驶,0~t2时间内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飞机乙在0~t 2内的平均速度等于v 22B .飞机甲在0~t 2内的平均速度比乙大C .两飞机在t 1时刻一定相遇D .两飞机在0~t 2内不可能相遇6.(4分)如图5所示,左侧是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圆弧,右侧是半径为2R 的一段圆弧.二者圆心在一条竖直线上,小球a 、b 通过一轻绳相连,二者恰好于等高处平衡.已知θ=37°,不计所有摩擦,则小球a 、b 的质量之比为( )A .3∶4B .3∶5C .4∶5D .1∶2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6小题,总分24分)7.(4分)下列核反应或核衰变方程中,符号“X”表示中子的是A. X C He Be 1264294+→+ B.X O He N +→+17842147C.X H Pt n Hg ++→+112027810204802D.X Np U +→23993239928.(4分)如图3-8所示是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 k 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 ).A .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EB .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hν0C .入射光的频率为ν0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D .入射光的频率为2ν0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2E9.(4分)如图所示为飞机起飞时,在同一底片上相隔相等时间多次曝光“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出在相等时间间隔内,飞机的位移不断增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观察法”可以看出飞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若测出相邻两段位移之差都相等,则飞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若已知飞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出相邻两段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则可以用逐差法计算出飞机的加速度D.若已知飞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出相邻两段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可以求出这两段总时间的中间时刻的速度10.(4分)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先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某速度v后,立即以加速度a2做匀减速运动至B点速度恰好减为0,所用总时间为t.若物体以速度v0匀速通过AB之间,所用时间也为t,则( )A.v=2v0 B.1a1+1a2=tv C.1a1-1a2=t2v D.1a1+1a2=t2v11.(4分)如图所示,在一个桌面上方有三个金属小球a、b、c,离桌面高度分别为h1∶h2∶h3=3∶2∶1.若先后顺次释放a、b、c,三球刚好同时落到桌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则( )A.三者到达桌面时的速度大小之比是3∶2∶1B.三者运动时间之比为3∶2∶1C.b与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小于c与b开始下落的时间差D.三个小球运动的加速度与小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12.(4分)如图8所示,固定在地面上的带凹槽的长直杆与水平面成α=30°角,轻质环a套在杆上,置于凹槽内质量为m的小球b通过一条细绳跨过定滑轮与环a连接.a、b静止时,滑轮右侧细绳与杆间的夹角为30°,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受到3个力的作用B .b 受到3个力的作用C .细杆对b 的作用力大小为12mg D .细绳对a 的拉力大小为33mg三、 实验题 (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8分)13.(8分)在学生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中,都使用了电火花计时器,并打出纸带进行有关数据处理,已知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是50 Hz.(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正确选项)A .实验中需用停表记下运动的时间B .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电火花计时器C .先接通电火花计时器电源,然后放开小车(2)有一次实验中某小组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并按照打点时间先后,依次选定了O 、A 、B 、C 、D 、E 、F 七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经过测量后计算得到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请根据实验数据,判断这个纸带做的是________(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 s .根据纸带上测量的数据可以计算得到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四、 计算题 (本题共计4小题,总分44分)14.(10分)半径为R 、折射率n O 为圆心,相同频率的单色光束a 、b 相互平行,从不同位置进入介质,光线a 在O 点恰好发生全反射。
攀枝花市成都外国语学校2021—2022上学期10月月考高二物理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把一个带正电的金属球A跟不带电的同样的金属球B相碰,两球都带等量的正电荷,这是因为()A.A球的正电荷移到B球上B.B球的正电荷移到A球上C.A球的负电荷移到B球上D.B球的负电荷移到A球上2.下列关于电场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是假想的,并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B.电场线是客观存在的,任意两电场线不相交C.电场中某处场强的方向与放入该处试探电荷电量无关,但与其电性有关D.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与放入该处的试探电荷电量电性都无关3.图中的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粒子由M点向N 点运动,可以判定()A.粒子带负电,运动过程电势能减小B.粒子带负电,运动过程电势能增大C.粒子带正电,运动过程电势能减小D.粒子带正电,运动过程电势能增大4.一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在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中以水平速度抛出,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g/4,方向竖直向下,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在下落h的过程中,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mghA.动能增加/4mghB.重力势能减少/4mghC.机械能增加3/4mghD.电势能增加/45.如图所示,空间有平行于纸面的匀强电场.一电荷量为q -的质点(重力不计).在恒力F 的作用下沿虚线由M 匀速运动到N ,如图所示.已知力F 和MN 间夹角为θ,M 、N 间距离为d ,则( )A .MN 两点的电势差为cos F qθ B .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cos F q θ C .带电小球由M 运动到N 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少了cos Fd θD .若要使带电小球由N 向M 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 必须反向6.如图所示,有一带电粒子贴着A 板内侧沿水平方向射入A 、B 两板间的匀强电场,当A 、B 两板间电压为1U 时,带电粒子沿轨迹Ⅰ从两板正中间飞出;当A 、B 两板间电压为2U 时,带电粒子沿轨迹Ⅱ落到B 板中间粒子两次射入电场的水平速度之比为2:1,则两次电压之比为( )A .12:1:2U U =B .12:1:1U U =C .12:1:4U U =D .12:1:8U U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2019届高三期末物理试卷命题人:杨俊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共48分.) 1.关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则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 B.物体的位置不断变化,则其运动状态一定在不断变化 C.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运动状态可能不变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运动状态可能不变2.如图所示s -t 图象和v -t 图象中,给出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s -t 图象中t 1时刻v 1>v 2C.v -t 图象中0至t 3时间内4的平均速度大于3的平均速度D.两图象中,t 2、t 4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3.如图所示,左侧是倾角为60°的斜面、右侧是41圆弧面的物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圆弧面底端切线水平,一根两端分别用轻绳系有质量为m 1、m 2的小球跨过其顶点上的小滑轮。
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连结m2 小球的轻绳与水平线的夹角为600 ,不计一切摩擦,两小球可视为质点。
两小球的质量之比m l : m 2等于( )A. 1 : lB. 2 : 3C. 3 : 2D. 3 : 44.在上海世博会最佳实践区,江苏城市案例馆中穹形门窗充满了浓郁的地域风情和人文特色.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穹形光滑支架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轻质滑轮悬挂一重物G .现将轻绳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上的A 点,另一端从B 点沿支架缓慢地向C 点靠近(C 点与A 点等高).则绳中拉力大小变化的情况是( ) A.先变小后变大 B.先变小后不变 C.先变大后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5.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内的几个恒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在运动中某个恒力突然撤销,而其他力不变,则物体的运动可能的是( ) A.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做变减速直线运动 C.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D.做匀速圆周运动6.如图所示,长为L 的细绳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
给小球一个合适的初速度,小球便可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圆锥摆,设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受重力、细绳的拉力和向心力作用B.细绳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提供了向心力C. θ 越大,小球运动的周期越大D. θ 越大,小球运动的线速度越大7.中央电视台报道了一起离奇交通事故.家住公路弯处的李先生家在三个月内连续遭遇了七次大卡车侧翻在自家门口的场面,第八次有辆卡车冲进李先生家,造成三死一伤和房屋严重损毁的血腥惨案.经公安部门和交通部门协力调查,画出的现场示意图如图所示.交警根据图示作出以下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A .由图可知汽车在拐弯时发生侧翻是因为车做向心运动B .由图可知汽车在拐弯时发生侧翻是因为车做离心运动C .公路在设计上一定是内(东)高外(西)低D .公路在设计上一定是外(西)高内(东)低8.如图所示,一条小船位于200 m 宽的河正中A 点处,从这里向下游100 3 m 处有一危险区,当时水流速度为4 m/s ,为了使小船避开危险区沿直线到达对岸,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至少是 ( ) A.433 m/s B.833 m/s C.2 m/s D.4 m/s9.A、B、C、D四个完全相同的小球等间距地分布在一条竖直直线上,相邻两球的距离等于A球到地面的距离.现让四球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同时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球落地前,四球分布在一条竖直线上,落地点间距相等B.A球落地前,四球分布在一条竖直线上,A、B 落地点间距小于C 、D 落地点间距L m θ•• • B C DC.A球落地前,四球分布在一条竖直线上,A 、B 落地时间间距大于C 、D 落地时间间距 D.A球落地前,四球分布在一条抛物线上,A、B 落地点间距等于C 、D 落地点间距 10.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
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1sB.若汽车以20m/s 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40m 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C.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10m/s 2D.表中x 为66.711.如图甲,某人正通过定滑轮将质量为m 的货物提升到高处,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均不计,货物获得的加速度a 与绳子对货物竖直向上的拉力T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乙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线与纵轴的交点M 的值g a MB.图线与横轴的交点N 的值T N =mgC.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质量mD.货物始终处于超重状态12.如图,一细绳的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靠近墙壁的O 点,下端拴一小球.L 点是小球下垂时的平衡位置.Q 点代表一固定在墙上的细长钉子,位于OL 直线上.N 点在Q 点正上方,且QN=QL .M 点与Q 点等高.现将小球从竖直位置(保持绳绷直)拉开到与N 等高的P 点,释放后任其向L 摆动.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小球到达L 后,因细绳被长钉挡住,将开始沿以Q 为中心的圆弧继续运动.在这以后( ) A .小球向右摆到M 点,然后就摆回来B .小球向右摆到M 和N 之间圆弧上某点处,然后竖直下落C .小球沿圆弧摆到N 点,然后竖直下落D .以上说法都不对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6分.)13.(4分)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 ,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小球的直径,如图甲所示的读数是 mm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根金属丝的直径,如图乙所示的读数是 cm .速度(m/s )思考距离/m制动距离/m 正常酒后 正常 酒后 15 7.5 15.0 22.5 30.0 20 10.0 20.0 36.7 46.7 2512.525.054.2x14.(6分)(1)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
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
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 的交流电源上,下图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从起始点O 开始,将此后连续打出的7个点依次标为A 、B 、C 、D ……。
该重物下落的加速度为 m/s 2。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如图是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0.54cm ,已知闪光频率是30H Z ,那么重力加速度g 是 m/s 2,小球在A 点时的竖直方向速度是 m/s 。
15.(6分)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为了探求弹簧弹力F 和弹簧伸长量x 的关系,李强同学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实验要求做,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是因为 .其中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为 N/m 。
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秤,应选弹簧 (填“甲”或“乙”)。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6分.)16.(8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端系有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弹簧下端连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球被一垂直于斜面的挡板A 挡住,此时弹簧没有形变.若挡板A 以加速度a (a <g sin θ)沿斜面向下匀加速运动,问:(1)小球向下运动多少距离时速度最大?(2)从开始运动到小球与挡板分离所经历的时间为多少?17.(9分)如图所示,一块磁铁放在铁板ABC 上的A 处,其中AB 长为lm ,BC 长为0.8m ,BC 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37°,磁铁与铁板间的引力为磁铁重的0.2倍,磁铁与铁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现在给磁铁一个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 0=4m/s 。
不计磁铁经过B 处的机械能损失(g =10m/s 2,sin37°=0.6,cos37°=0.8).则:(1)求磁铁第一次到达B 处的速度大小;(2)求磁铁在BC 上向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3)请分析判断磁铁最终能否第二次到达B 处的速度大小(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图甲1 2 3 (cm) 510图乙cm123456789 101112O A B C D E F GxtABCCv 0s 0HAB18.(9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由两根细绳拴在竖直转轴上的A 、B 两处,AB 间距为L ,A 处绳长为2L ,B 处绳长为L ,两根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2mg ,转轴带动小球转动。
则:(1)当B 处绳子刚好被拉直时,小球的线速度v 多大?(2)为不拉断细绳,转轴转动的最大角速度ω多大?(3)若先剪断B 处绳子,让转轴带动小球转动,使绳子与转轴的夹角从45°开始,直至小球能在最高位置作匀速圆周运动,则在这一过程中,小球机械能的变化为多大?19.(10分)如图所示,参加某电视台娱乐节目的选手从较高的平台上以水平速度跃出后,落在水平传送带上。
已知平台与传送带的高度差H =1.8m ,水池宽度s 0=1.2m ,传送带AB 间的距离L 0=20m 。
由于传送带足够粗糙,假设选手落到传送带上后瞬间相对传送带静止,经过△t =1.0s 反应时间后,立刻以a =2m/s 2恒定向右的加速度跑至传送带最右端。
(1)若传送带静止,选手以v 0=3m/s 的水平速度从平台跃出,求这位选手落在传送带上距离A 点的距离。
(2)求刚才那位选手从开始跃出到跑至传送带右端所经历的时间。
(3)若传送带以v =1m/s 的恒定速度向左运动,选手要能到达传送带右端,则他从高台上跃出的水平速度v 1至少为多大?(g =10m/s 2,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物理参考答案1C 2BC 3B 4C 5AC 6BD 7B 8C 9C 10BD 11B 12D13. 10.50 ;0.7500 14.(1)9.6 (2) 9.72; 0.648; 15.表明弹簧已经超过了弹簧的弹性限度;k 乙=200N/m ;甲。
16.(1) kx m =mgsinθ,解得x m =mgsinθk(3分). (2) mgsinθ-ks =ma ,又s =12at 2,联立解得mgsinθ-k·12at 2=ma ,t =2m gsinθ-aka (5分)17.(1)3.2m/s (3分);(2)a = 8.5m/s 2(3分);(3)2.0 m/s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