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第五章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一章习题1. 材料按其化学组成可分为哪几种?DA. 无机材料、有机材料B. 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C. 植物质材料、高分子材料、沥青材料、金属材料D. 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复合材料2. 材料的密度指的是:CA. 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B. 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C. 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D .在材料的体积不考虑开口孔在内时,单位体积的质量3. 建筑材料可分为脆性材料和韧性材料,其中脆性材料具有的特征是( A ).A. 破坏前没有明显变形B. 抗压强度是抗拉强度8 倍以上C. 抗冲击破坏时吸收的能量大D. 破坏前不产生任何变形4. 含水率表示材料的( C )A.耐水性B.吸水性C.吸湿性D.抗渗性5. 水附于憎水性(或疏水性)材料表面上时,其润湿边角为( B )A. 0 °B.>90 °C. < 90°D.<90 °6. 以下四种材料中属于憎水材料的是( C ).A.天然石材B.钢材C.石油沥青D.混凝土7•颗粒材料的密度为p,表观密度为p 0,堆积密度p' 0,则存在下列关系oA.p > p 0> p'B.P'0> p 0 > pC.P>p' 0>p 08 •含水率为5%的砂220kg,将其干燥后的质量是(B )kg 。
A .209B .209.52C .210D .203 9.通常,材料的软化系数为( D ) 时,可以认为是耐水性材料。
A .>0.85 B.<0.85 C.-0.75 D.>0.7510.某材料孔隙率增大,则( A ) 。
A•表观密度减小,强度降低B•密度减小,强度降低C •表观密度增大,强度提高 D.密度增大,强度提高11.材料的孔隙率增加,特别是开口孔隙率增加时,会使材料的( B )A. 抗冻、抗渗、耐腐蚀性提高B •抗冻、抗渗、耐腐蚀性降低C. 密度、导热系数、软化系数提高D. 密度、绝热性、耐水性降低12.材料的比强度是指( B ) 。
建筑材料课后习题汇总一、填空题1.材料吸水后其性质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使材料强度降低,保温性变差。
(第一章)2.在水中或长期处于潮湿状态下使用的材料,应考虑材料的耐水性,其指标是软化系数。
(第一章)3.材料的吸水性大小用吸水率表示,吸湿性大小用含水率表示。
(第一章)4.材料的抗渗性、抗冻性分别用渗透系数、抗冻等级指标表示。
(第一章)5.保温材料的热工性质主要有导热系数和比热容(第一章)6. 型半水石膏为建筑石膏, a型半水石膏为高强石膏。
(第二章)7.与建筑石灰相比,建筑石膏凝结硬化速度较快,硬化后体积微膨胀。
(第二章)8.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产物中有两种凝胶体,即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铁酸钙。
(第三章)9.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 45分钟,终凝时间不得迟于 6.5小时。
10.测定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是为凝结时间及体积安定性试验做准备的。
(第三章)11.硅酸盐水泥是根据 3天、 28天天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来划分强度等级的。
(第三章)12.水泥石易受腐蚀的根源是其中含有易受腐蚀的氢氧化钙ca(Oh)2 和偏铝酸钙3cao.Al2 O 3 (6H2 O)两种水化产物。
(第三章)13.生产硅酸盐水泥时掺入适量石膏的目的是起缓凝作用,但当掺量过多时,易导致水泥的体积安定性不合格。
(第三章)14.硅酸盐水泥熟料中Cao.Sio2 及 CALF 矿物含量高时,水泥水化及凝结硬化快,强度高。
(第三章)415.水泥浆在混凝土中主要起润滑和粘结的作用。
(第四章)16.根据我国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规定,用坍落度实验法和维勃稠度实验法来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
(第四章)17.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大参数是水灰比、砂率和单位用水量。
18.水灰比一定,碎石混凝土比卵石混凝土强度高;水泥浆用量一定,碎石混凝土比卵石混凝土流动性小。
(第四章)19.混凝土粗骨料的级配有连续级配和单粒级配两种。
(第四章)20.混凝土荷载作用变形有短期作用下的变形和长期作用下的变形---徐变。
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建筑材料A 第五章测试按拼音排序后
单选
●从水泥加水拌和起到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所需的时间称为(B ) B.初凝试讲
●当活性混合材料掺入硅酸盐水泥中与水拌合后,首先的反应是( C ) C.硅酸盐水泥熟料水化
●硅酸盐水泥的初翻时间不得早于( D) D. 45min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速度表现为( A )A.早期快后期慢
●硅酸盐水泥的细度其比表面积应不小于( B ) B.300m2kg
●混合材料也是通用硅酸盐水泥中经常采用的重要组成材料,主要是指(C ) C.为改善水泥性能,调节水泥强度等级而加入到水泥中的矿物质料●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代号为( A )A. P.0
●砂浆分层度试验时,通常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分层度值,其结果应精确至( A)A.1mm
●水灰比是指水泥浆中水与水泥的( B ) B.质里之比
●水泥存放期-般不应超过(D ) D. 3个月
●水泥的抗压强度最高,-般是抗拉强度的( C) C.10-20倍
●水泥经高温灼烧以后的质里损失率称为(A)A.烧失量
●水泥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是否均匀适当的性质称为( C) C.安定性
●水泥石中弓I起腐蚀的组分主要是( A ) A.氢氧化钙和水化铝酸钙。
国家开放大学宁夏00855《建筑材料(本)》第五章测试作业
资料
建筑材料(本)-第五章测试复习题(带答案)
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号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号后再下载!
【题号】
水泥经高温灼烧以后的质量损失率称为()
A. 烧失量
B. 不容物率
C. 含碱量
D. 细度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烧失量
【题号】
硅酸盐水泥的细度其比表面积应不小于( )
A. 300m2/kg
B. 100m2/kg
C. 200m2/kg
D. 400m2/kg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300m2/kg
【题号】
水泥水化的临界温度为( )
A. 0oC
B. 10oC
C. 5oC
D. -5oC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0oC
【题号】
为了便于识别,硅酸盐水泥和普通水泥包装袋上要求用()
A. 红字印刷
B. 绿字印刷
C. 黑字印刷
D. 蓝字印刷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红字印刷
【题号】
为调整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在生产的最后阶段还要加入( )
A. 页岩
B. 花岗岩。
《建筑材料》复习资料《建筑材料》知识点第一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1、多孔材料的密度在干燥和潮湿环境下哪个更大?解答:其密度在两种环境下一样大。
2、软化系数的取值范围,软化系数大小同耐水性的关系?0.75和0.80的所对应的构件?解答:软化系数的范围波动在0~1之间。
软化系数=压强度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抗的抗压强度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位于水中和经常处于潮湿环境中的重要构件,须选用软化系数不低于0.75的材料。
软化系数大于0.80的材料,通常可认为是耐水性。
3、密度、表观密度、近似密度、堆积密度的定义?计算公式?相互大小关系?解答:密度: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又称比重。
(材料的密度)ρ=Vm下的体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干燥材料的质量)表观密度:表观密度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俗称容量。
V0ρ0体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材料的质量)(材料的表观密度)m 近似密度:材料在近似密实状态时单位体积的质量。
所谓近似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包括材料内部闭口孔隙体积和固体物质实体积。
堆积密度: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材料(如水泥)或粒状材料(如砂,石)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堆积密度)0ρ'V'(0(材料的堆积体积)材料的质量)m 密度>表观密度>近似密度>堆积密度4、堆积密度和空隙率的关系,堆积密度越大,空隙率如何变?孔隙率如何变?孔隙率和强度的关系?解答:两种表观密度相同的散粒材料,按同样的方法测得他们的堆积密度,则堆积密度越大的材料与堆积密度小的材料相比,其空隙率越小。
孔隙率同堆积密度没有绝对对应关系,主要是考试孔隙率和空隙率的区别。
孔隙是材料强度的主要有害因素,因此孔隙率越大,强度越低。
相反,孔隙率越小,强度越高。
5、材料抗渗性的定义,评价指标?材料耐水性的定义,评价指标?解答:在压力水作用下,材料抵抗水渗透的性能称为抗渗性(或不透水性)。
材料的抗渗性可用渗透系数表示。
一填空题1.混凝土的流动性大小用坍落度指标来表示,砂浆的流动性大小用沉入度指标来表示。
2.混合砂浆的基本组成材料包括水泥、水、砂子和石灰膏。
3.抹面砂浆一般分底层、中层和面层三层进行施工,其中底层起着粘结的作用,中层起着找平的作用,面层起着平整装饰的作用。
4.目前所用的墙体材料有砖,砌块和板材三大类。
5.烧结普通砖具有自重大,体积小,生产能耗高和施工效率低等缺点。
6.岩石由于形成条件不同,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7.烧结普通砖的外型为直角六面体,其标准尺寸为240㎜×115㎜×53㎜8.屈服强度和极限抗拉强度是衡量钢材强度的两个重要指标。
9.钢材热处理的工艺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10.按冶炼时脱氧程度分类钢可以分成:镇静钢,沸腾钢,半镇静钢11.冷弯检验是:按规定的弯心直径和弯曲角度进行弯曲后,检查试件弯曲处外面及侧面不发生断裂、裂缝或起层,即认为冷弯性能合格。
12.石油沥青的组丛结构为油分、树脂和地沥青质三个主要组分。
13.沥青混合料是指矿料与沥青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
14.一般同一类石油沥青随着牌号的增加,其针入度增加,延度增加而软化点下降。
15.沥青的塑性指标一般用延度来表示;温度稳定性用软化点来表示;固体和半固体沥青的粘滞性用针入度表示,液体沥青的粘滞性用粘滞度表示。
16.油纸按按1㎡原纸的质量分为200、350两个标号。
17.沥青混凝土是由沥青和砂、石子和填充料所组成。
18.根据分子的排列不同,聚合物可分为线型聚合物,支链聚合物和网状聚合物。
19.塑料的主要组成包括合成树脂,填充料,增塑剂和固化剂等。
20.木材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不致引起破坏的最大强度称为持久强度。
21 材随环境温度的升高其强度会降低。
22.隔声主要是指隔绝空气声和隔绝固体声。
23.安全玻璃主要有钢化玻璃和夹层玻璃等。
24.钢根据用途不同,生铁有炼钢生铁,铸造生铁,合金生铁。
25.按冶炼方法将钢分为平炉钢,转炉钢。
建筑材料形成作业5-6章第五章水泥1、相比较来讲,对于抢修工程或早期强度要求高的工程宜优先选用( D )A. 硅酸盐水泥B. 矿渣水泥C. 粉煤灰水泥D. 铝酸盐水泥2、提高硅酸三钙的相对含量,就可以制得( C )A. 低热水泥B. 防冻水泥C. 高强水泥和早强水泥D. 高热水泥3、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 B )A. 15minB. 45minC. 35minD. 25min4、水灰比是指水泥浆中水与水泥的( A )A. 质量之比B. 细度之比C. 密度之比D. 体积之比5、下列关于高铝水泥特性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A. 具有较好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B. 耐碱性好C. 快硬早强,早期强度增长快,1d强度即可达到极限强度的80%左右D. 水化热大,而且集中在早期放出6、硬化后的水泥浆体称为( C )A. 混凝土B. 石膏C. 水泥石D. 碳酸钙7、为了便于识别,硅酸盐水泥和普通水泥包装袋上要求用( C )A. 黑字印刷B. 绿字印刷C. 红字印刷D. 蓝字印刷8、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生产原料主要是( C )A. 石膏和石灰B. 石灰质原料和水C. 石灰质原料和黏土质原料D. 黏土质原料和石膏9、下列被称为活性材料碱性激化剂的是( D )A. 石灰B. 石膏C. 氧化钙D. 氢氧化钙10、从水泥加水拌和起到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所需的时间称为(B )A. 终凝时间B. 初凝时间C. 凝结时间D. 固结时间11、水泥存放期一般不应超过(C )A. 21 天B. 1个月C. 3个月D. 7天12、水泥经高温灼烧以后的质量损失率称为( B )A. 不容物率B. 烧失量C. 含碱量D. 细度13、水泥的抗压强度最高,一般是抗拉强度的(C )A. 2~4倍B. 50~100倍C. 10~20倍D. 1~2倍14、混合材料也是通用硅酸盐水泥中经常采用的重要组成材料,主要是指(B )A. 矿物成分的水硬性胶凝物质B. 为改善水泥性能,调节水泥强度等级而加入到水泥中的矿物质材料C. 调节水泥粗细度而加入到水泥中的矿物质材料D. 调节水泥的凝结时间而加入到水泥中的矿物质材料15、当活性混合材料掺入硅酸盐水泥中与水拌合后,首先的反应是( C )A. 石膏水化B. 硫铝酸盐熟料水化C. 硅酸盐水泥熟料水化D. 碳酸盐水泥生料水化16、水泥水化的临界温度为( C )A. 10o CB. 5o CC. 0o CD. -5o C17、下列关于防止水泥石腐蚀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A. 降低水泥石的密实度,可使水泥石的耐侵蚀性得到改善B. 当侵蚀作用比较强烈时,需在水泥制品表面加做保护层C. 水泥石如处在硫酸盐的腐蚀环境中,可采用铝酸三钙含量较低的抗硫酸盐水泥D. 当水泥石遭受软水等侵蚀时,可选用水化产物中氢氧化钙含量较少的水泥18、硅酸盐水泥的细度其比表面积应不小于( C )A. 100m2/kgB. 200m2/kgC. 300m2/kgD. 400m2/kg19、自应力值大于2MPa的水泥称为( B )A. 膨胀水泥B. 自应力水泥C. 彩色水泥D. 白水泥20、水泥石中引起腐蚀的组分主要是( C )A. 氢氧化钙和氧化钙B. 氢氧化钙和碳酸钙C. 氢氧化钙和水化铝酸钙D. 氧化钙和水化铝酸钙第六章混凝土1、可在施工现场通过压力泵及输送管道进行浇注的混凝土称为( A )A. 泵送混凝土B. 高性能混凝土C. 膨胀混凝土D. 大体积混凝土2、能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并对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发展无不利影响的外加剂是( B )A. 早强剂B. 缓凝剂C. 引气剂D. 膨胀剂3、下列关于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的措施说法有误的是( D )A. 通过试验,采用合理砂率B. 在水灰比不变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水泥浆的用量C. 调整砂、石料的粒径D. 改善砂、石料的级配,一般情况下尽可能采用间断级配4、天然砂分为河砂、湖砂、山砂和海砂,其中材质最差的是( A )A. 山砂B. 河砂C. 湖砂D. 海砂5、引气剂的活性作用主要是发生在( D )A. 不能确定B. 固-气界面C. 固-液界面D. 液-气界面6、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测定需要的仪器设备主要包括 ( D )A. 坍落度筒、捣棒、小铲、铁板B. 摇筛机、搅拌机、量筒、米尺C. 标准套筛、摇筛机、烘箱、天平D. 抗压强度试模、振动台、压力试验机7、在混凝土中,骨料的总表面积小,则胶凝材料用量( A )A. 小B. 不变C. 不能确定D. 大8、下列关于砂率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A. 合理砂率即在流动性不变的前提下,所需水泥浆总体积为最大的砂率B. 流动性要求较大,应采用较大砂率C. 水灰比较小,应采用较小的砂率D. 砂的细度模数较小,则应采用较小的砂率9、混凝土质量合格性的指标通常是( D )A. 柔韧性B. 抗弯强度C. 抗拉强度D. 抗压强度10、早强剂按其化学组成分为( B )A. 有水早强剂和无水早强剂B. 无机早强剂和有机早强剂C. 有色早强剂和无色早强剂D. 减少混凝土拌合物泌水离析、改善工作性的外加剂11、在相同用水量情况下,水泥越细,其( D )A. 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小,但粘聚性及保水性较差B. 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大,但粘聚性及保水性较好C. 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大,但粘聚性及保水性较好D. 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小,但粘聚性及保水性较好12、大量试验证明,当水胶比在一定范围(0.40~0.80)内而其他条件不变时,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只与单位用水量有关,这一现象称为( C )A. 定量法则B. 水胶比法则C. 恒定用水量法则D. 流动性法则13、决定混凝土成本的最主要原料是( C )A. 石子B. 水C. 水泥D. 砂子14、混凝土的应用要求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 A )A. 强度、工作性、耐久性和经济性B. 强度、工作性、美观性和经济性C. 强度、工作性、耐久性和美观性D. 强度、美观性、耐久性和经济性15、混凝土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能称为混凝土的( A )A. 抗渗性B. 抗碳化性C. 抗冻性D. 抗腐蚀性16、道路、隧道、机场的修补、抢修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时,采用最多的外加剂是( C )A. 减水剂B. 泵送剂C. 速凝剂D. 防冻剂17、拌制混凝土时,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加大砂石粒径,则( A )A. 流动性提高,保水性降低B. 流动性降低,黏聚性提高C. 保水性提高、黏聚性降低D. 流动性不变,黏聚性降低18、细骨料的粒径通常小于( C )A. 3.75mmB. 5mmC. 4.75mmD. 4mm19、在用水量和水灰比固定不变的情况下,最大粒径加大,骨料表面包裹的水泥浆层加厚,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将( D )A. 不能确定B. 保持不变C. 降低D. 提高20、下面关于拌合用水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A. 地表水和地下水首次使用前无需按规定进行检测,可直接作为钢筋混凝土拌合用水使用B. 混凝土拌合用水按水源可分为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海水C. 拌合用水所含物质对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不应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及凝结D. 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用水可直接拌制各种混凝土21、砂率是( D )A.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砂和水泥质量之比B.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砂石质量之比C.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砂和混凝土总质量之比D.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砂和砂石总质量之比22、在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前,需确定和了解混凝土的工作性涉及( A )A. 坍落度指标B. 强度等级C. 冻融状况D. 表观密度23、下列关于矿物掺合料特性和机理说法有误的是( A )A. 可改善混凝土的强度B. 可改善硬化混凝土力学性能C. 可改善混凝土耐久性D. 可改善拌合混凝土和易性24、砂的筛分试验主要是用来测定( C )A. 有害物质B. 含泥量C. 粗细程度及颗粒级配D. 含水量25、骨料颗粒在气候、外力及其它物理力学因素作用下抵抗碎裂的能力称为( B )A. 强度B. 坚固性C. 韧性D. 刚度26、大体积混凝土应用最突出的特点是( B )A. 常处于潮湿或与水接触的环境条件下B. 降低混凝土硬化过程中胶凝材料的水化热以及养护过程中对混凝土进行温度控制C. 可大大提高混凝土浇筑的机械化水平,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率、保证施工质量D. 混凝土结构物体积较大,在一个块体中需要浇筑大量的混凝土27、一般情况下水泥强度等级应为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 D )A. 1.0~1. 5倍B. 2.0~2.5倍C. 2.5~3.0倍D. 1.5~2.0倍28、下列关于混凝土外加剂使用注意事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A. 外加剂应按不同供货单位、不同品种、不同牌号分别存放,标识应清楚B. 液态状外加剂,为保持作用的均匀性,采用直接倒入搅拌机的方法加入C. 外加剂应有供货单位提供技术文件D. 选择外加剂应依据现场材料条件、工程特点、环境情况,根据产品说明及有关规定29、泵送混凝土的砂率要比普通混凝土大( D )A. 10%~20%B. 4%~6%C. 1%~5%D. 8%~10%30、下列关于砂中有害物质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A. 硫化物可以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B. 有机物可以加速水泥的凝结C. 氯盐会对钢筋造成锈蚀D. 云母会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31、普通混凝土受压一般发生的破坏形式为( B )A. 水泥石破坏B. 水泥石与粗骨料的结合面发生破坏C. 不确定D. 骨料破坏32、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当检验结果能满足评定强度的公式的规定时,则该批混凝土判为( A )A. 合格B. 优秀C. 不合格D. 良好33、减水剂是指( D )A. 减少混凝土拌合物泌水离析、改善工作性的外加剂B. 能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并对后期强度无显著影响的外加剂C. 能显著提高硬化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外加剂D. 在保持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水量的外加剂34、水泥的水化是放热反应,维持较高的养护湿度,可( A )A. 有效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发展速度B. 有效降低混凝土强度的发展速度C. 有效提高混凝土强度D. 有效降低混凝土强度35、下面关于商品混凝土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A. 商品混凝土采用工业化的标准生产工艺,是混凝土应用的主要发展方向B. 商品混凝土不利于保证混凝土的质量C. 商品混凝土是相对于施工现场搅拌的混凝土而言的一种预拌商品化的混凝土D. 商品混凝土不是从性能上而是从生产和供应角度上对传统现场制作混凝土的一种变革36、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其最主要的指标是( A )A. 耐久性B. 刚度C. 经济性D. 强度37、下列关于混凝土性能特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A. 组成材料来源广泛B. 在硬化后有很强的塑性C. 性能可调整范围大D. 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38、混凝土的强度有受压强度、受拉强度、受剪强度、疲劳强度等多种,其中最重要的是( C )A. 受剪强度B. 疲劳强度C. 受压强度D. 受拉强度39、下列关于减水剂作用效果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A. 在保持流动性及水泥用量的条件下,使水灰比上升,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B. 在原配合比不变,即水、水灰比、强度均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C. 掺加减水剂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保水性;提高硬化混凝土的密实度,改善耐久性;降低、延缓混凝土的水化热等。
建筑材料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材料内部构造层次:宏观、显微、微观构造2.材料宏观6构造:散粒、聚集、多孔、致密、纤维、层状构造3.晶体;多晶体;玻璃体;原子、离子、分子晶体;硅酸盐构造;4.密度;体积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空隙率;质量吸水率;体积吸水率〔=开口孔隙率〕;闭口孔隙率;水饱和度(KB);软化系数KP。
10大公式-计算题5.孔隙率影响:强度;抗渗性〔K、P〕;抗冻性〔F〕;导热系数;绝热性能;体积密度;强度;强度等级;比强度;强度试验影响因素:试件尺寸、高宽比、外表粗糙度、加荷速度、温度湿度6.弹性;塑性;韧性;脆性;亲水性;憎水性;润湿角;耐水性〔软化系数KP〕;含水率;7.耐久性的概念与包括的内容:导热系数;比热容;导热系数影响因素(化,显;孔;水);材料热容量的意义:热容量大,温度稳定第二章砖石材料1.主要造岩矿物:石英、长石、方解石;2.岩石构造:块状、层片状、斑状、气孔状3.岩石形成与分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4.岩浆岩分类:深、喷、火5.建筑常用岩石:花岗岩〔深〕、石灰岩、砂岩〔沉〕、**岩〔变〕、玄武岩〔喷〕6.岩石用途7.砖的标准尺寸:1M3砖512块;外观质量;强度评定方法:10个试件按变异系数δ大小分类〔≤0.21:平+标;>0.21:平+最小值〕;8.过火砖与欠火砖;青砖、红砖9.烧结普通砖的质量等级〔优,一,合〕:强度、抗风化、尺寸、外观、泛霜与石灰爆裂10.多孔砖与空心砖11.粘土的可塑性、烧结性第三章气硬性胶凝材料1.气硬性〔水硬性〕胶凝材料;生石膏〔2〕;建筑石膏与高强度石膏分子式!;建筑石膏的凝结、硬化;石膏缓凝剂2.生石灰、熟石灰、石灰膏;欠火石灰与过火石灰;陈伏;石灰的凝结、硬化过程;石灰、石膏的特性比拟;3.水玻璃的化学式;水玻璃模数;水玻璃模数与密度〔浓度〕对水玻璃性质的影响;水玻璃的固化剂;硬化水玻璃的性质:酸;热4.菱苦土的化学组成与原料;调拌菱苦土的溶液;硬化菱苦土的特点第四章水泥1.硅酸盐水泥生产的原料与主要生产环节2.硅酸盐水泥的定义;熟料矿物组成〔4+1〕;3.各矿物水化产物、水化特性!;石膏的作用〔无:速;适宜;多:水化硫铝酸钙腐蚀〕;4.水泥石组成:凝胶体(2),晶体(3);未水化水泥颗粒;毛细孔;5.水泥强度影响因素:W/C;时间,温度、湿度;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6〕6.水泥的初凝与终凝;细度测定:硅酸盐水泥〔比外表〕、其他水泥〔筛分析法〕;水泥的安定性:f-CaO,f-MgO,SO37.水泥的腐蚀:软水、镁盐、碳酸腐蚀(CH);硫酸盐腐蚀〔C3A、Aft〕;防止腐蚀措施:适宜水泥,CH、C3A少,密实,外表涂层;8.活性混合材与非活性混合材;活性混合材种类;激发剂(石膏,CH);活性混合材在激发剂作用下的水化;二次反响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特点;矿渣〔耐热好,抗渗差〕、火山灰〔抗渗好,干裂〕、粉煤灰〔收缩小,泌水大〕;水泥的选择:根据环境与工程要求合理选择水泥水泥的选择:A-硅酸盐水泥;B-掺混合材水泥A/B:1.早强高/低,后期强度高;2.水化热高/低;3.耐腐蚀差/好。
国开大2020建筑构造第五章自测答案1、建筑物最上层覆盖的部分是()。
正确答案:屋顶2、坡屋顶通常是指()。
正确答案是:屋面坡度较陡的屋顶,其坡度一般大于10%3、有组织排水方案可分为外排水和内排水两种基本形式,下列均属于外排水方式的一组是()。
正确答案是:女儿墙外排水、檐沟外排水、女儿墙檐沟外排水4、结构找坡称为()。
正确答案是:撑坡5、屋面雨水直接从檐口落自室外地面的一种排水方式称为()正确答案是:无组织排水6、相比较而言,最不宜用于临街建筑和高度较高的建筑的排水方式是()。
正确答案是:无组织排水7、用防水卷材与胶粘剂结合在一起的,形成连续致密的构造层,从而达到防水的目的的屋面称为()。
正确答案是:柔性防水屋面8、卷材防水屋面的辅助层次是根据屋盖的使用需要或为提高屋面性能而补充设置的构造层,包括保温层、隔蒸汽层、找坡层等,其中设置保温层的目的是()。
正确答案是:防止夏季或冬季气候使建筑顶部室内过热或过冷9、下列关于屋顶设计说法有误的一项是()正确答案是:屋顶的形式对建筑的特征影响很小10-、屋面与垂直墙面相交处的防水处理称为()正确答案是:泛水11、用来将屋面雨水排至水落管而在檐口或檐沟开设的洞口称为()。
正确答案是:水落口12、下列防水屋面适用范围最广的是()。
正确答案是:柔性防水屋面13、坡屋顶最主要的两部分构造是()正确答案是:承重结构和屋面14、坡屋顶的承重结构不包括()正确答案是:屋面瓦15、顶棚是屋顶下面的遮盖部分,其主要作用是()。
正确答案是:保温隔热和装饰16、炎热地区在坡屋顶中设进气口和排气口的目的是()。
正确答案是:利用水蒸发时需要大量的汽化热,从而大量消耗晒到屋面的太阳辐射热17、平屋顶上面可以作为固定的活动场所,如做成露台、屋顶花园、屋顶养鱼池等。
正确的答案是“对”。
18、卷材防水层是一个开放的整体,因此在屋面开设孔洞不能破坏卷材屋面的整体性。
正确的答案是“错”。
19、屋顶主要由屋面层、承重结构、保温或隔热层和顶棚四部分组成。
建筑材料复习资料重点复习建筑材料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材料的密实度与孔隙的关系。
密实度+孔隙率=100%(或D+P=1)2、材料内部的孔隙构造可分为连通与封闭两种,按孔隙尺寸可分为粗大与微细两类。
3、随着孔隙率的增大,材料的强度降低,密度不变。
4、材料吸水率分两种计算方法,其中有可能超过100%的吸水率称为质量吸水率,它的计算式为W质= m饱-m干m干×100%。
5、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称为强度,其值是以材料受外力时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力表示。
6、材料抗冻性能的好坏是依据经受冻融循环的次数来评定。
7、材料的强度与其结构状态有关,结构越密实、越均匀,强度越大。
8、材料抗渗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材料本身的组成和结构状态。
9、材料的含水率值,除与组成和构造有关外,还与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有关。
11、当材料体积吸水率一定时,容重越小,质量吸水越大。
12、材料的表观密度越大,孔隙率则小,强度高,密度不变。
13、材料抗折强度计算公式是f=3FL 2bh2,其使用条件是两支点中心有一集中力和材料截面为矩形。
14、脆性材料体现在强度上的特点是抗压强度高和抗拉强度低。
15、比强度是指材料的强度和表观密度的比值,数值大时说明材料轻质高强效能较好。
16、生石灰与水反应的过程,称为石灰的熟化,此过程有放热和体积膨胀现象。
17、生石灰加水后制成石灰浆必须经陈伏后才可使用。
18、石灰硬化时的特点是速度慢,体积收缩。
19、胶凝材料按其组成可分为有机和无机两种,按硬化条件可分为气硬性和水硬性。
20、石灰陈伏的目的是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作用。
22、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以初凝不早于45分钟和终凝不迟于390分钟为合格。
23、国家标准规定普通水泥的凝结时间以初凝不早于45分钟和终凝不迟于10小时为合格。
26、水泥的体积安定性常用沸煮法法检验,此法是为评定水泥中游离CaO成分的破坏作用。
27、水泥石腐蚀类型主要有溶出性腐蚀、溶解性化学腐蚀、和膨胀性化学腐蚀三种。
建筑材料总练习题第一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一、是非题:(正确者在题后括号打“+”,错误的打“-”)1、软化系数越大的材料,其耐水性能越差。
( -)2、吸水率小的材料,其孔隙率一定小。
( -)3、材料受潮或冰冻后,其导热系数都降低。
( -)4、具有粗大孔隙的材料,其吸水率较大;具有细微且连通孔隙的材料,其吸水率较小。
( -)5、材料的孔隙率越大,其抗冻性越差。
(-)6、材料的抗冻性仅与材料的孔隙率有关,与孔隙中的水饱和程度无关。
(-)7、相同种类的材料,其孔隙率越大,强度越低。
(+)8、在材料抗压试验时,小试件较大试件的试验结果偏大。
(+)9、材料进行强度试验时,加荷速度快者较加荷速度慢者的试验结果值偏大。
( +)10、把某种有孔的材料,置于不同湿度的环境中,分别测得其密度,其中以干燥条件下的密度最小。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1、当材料的润湿边角θ为( a )时,称为憎水性材料。
a、>90°b、≤90°c、0°2、当材料的软化系数为( a )时,可以认为是耐水材料。
a、>0.85b、<0.85c、=0.753、颗粒材料的密度为ρ,视密度为ρ′,松散容重为ρ 0′,则存在下列关系(c)。
a、ρ>ρ0′>ρ′b、ρ′>ρ>ρ0′c、ρ>ρ′>ρ0′4、含水率为5%的砂220g,其干燥后的重量是( )g。
a、209b、209.52c、2105、材质相同的A、B两种材料,已知容重γA>γB,则A材料的保温效果比B材料(b)。
a、好b、差c、差不多三、填充题1、材料的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材料的容重(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材料的吸水性大小用(吸水率)表示,吸湿性大小用(含水率)表示。
3、材料的耐水性是指材料在长期(水)作用下,(强度)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第一章材料的基本性质一、名词解释表观密度、抗渗性、比强度、硬度、平衡含水率二、填空题1.材料的表观密度是指材料________的质量。
2.材料的抗冻性以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所能抵抗的______ __来表示。
3.水可以在材料表面展开,即材料表面可以被水浸润,这种性质称为________。
4.导热系数、比热容的材料适合作保温墙体材料。
5. 承受动荷载作用的结构,应考虑材料的性。
6. 材料的吸水性用表示,吸湿性用表示。
7. 材料作抗压强度试验时,大试件测得的强度值偏低,而小试件相反,其原因是和。
三、选择题1.孔隙率增大,材料的________降低。
A、密度B、表观密度C、憎水性D、抗冻性2.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________。
A、吸水性B、吸湿性C、耐水性D、渗透性3.含水率为10%的湿砂220g,其中水的质量为________。
A、19.8gB、22gC、20gD、20.2g4.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其________保持不变。
A、表观密度B、堆积密度C、密度D、强度四、是非判断题(对的划√,不对的划×)1.某些材料虽然在受力初期表现为弹性,达到一定程度后表现出塑性特征,这类材料称为塑性材料。
( )2.材料吸水饱和状态时水占的体积可视为开口孔隙体积。
( )3.在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吸水性。
( )4.材料的软化系数愈大,材料的耐水性愈好。
( )5.材料的渗透系数愈大,其抗渗性能愈好。
( )五、计算题1 已知普通砖的密度为2.53kg m,试计算该砖的孔隙率和密//g cm,表观密度为18003实度?2 已知卵石的表观密度为2.63/g cm,把它装入一个23m的车箱内,装平车箱时共用3500kg。
求该卵石此时的空隙率为多少?若用堆积密度为15003kg m的砂子,填入上述车/箱内卵石的全部空隙,共需砂子多少千克?3 某工程共需普通黏土砖5万块,用载重量5t的汽车分两批运完,每批需汽车多少辆?每辆车应装多少砖?(砖的表观密度为18003kg m,每立方米按684块砖计算)/4.已测得陶粒混凝土的导热系数为0.35W/(m.k),普通混凝土的导热系数为1.40W/(m.k),在传热面积、温差、传热时间均相同的情况下,问要使和厚20cm的陶粒混凝土墙所传导的热量相同,则普通混凝土墙的厚度应为多少?第二章气硬性胶凝材料一、名词解释1.胶凝材料;2.气硬性胶凝材料;3.水硬性胶凝材料;4.建筑石膏;5.生石灰6.消石灰;7.欠火石灰;8.过火石灰;9.石灰陈伏; 10.水玻璃模数二、填充题1.石灰熟化时放出大量,体积发生显著;石灰硬化时体积产生明显。
第五章建筑砂浆 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砌筑砂浆 抹灰砂浆
2.沉入度
3.底 中 面 10~12cm
4.保温砂浆 加固砂浆 防水砂浆 自流平砂浆
二、单选题:
1. B
2. C
3. D
三、计算题:
1.要求设计用于砌筑砖墙的水泥混合砂浆配合比。
设计强度等级为M10,稠度为70~90mm 。
原材料的主要参数:水泥:3
2.5级矿渣水泥;干砂:中砂;堆积密度为1450kg/m3;石灰膏:稠度120mm ;施工水平:一般。
(1) 计算砂浆试配强度fm,0
σ645.020,+=f f m
式中f2=10MPa
σ=2.5MPa (查表5-1)
fm,o=10+0.645×2.5=11.6MPa
(2) 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Qc
ce m c f f Q •-•=αβ)
(10000,
式中 fm,o=11.6MPa
α=3.03,β=-15.09
fce=32.5MPa
QC=1000×(11.6+15.09)/(3.03×32.5)=271kg/m3
(3) 按水泥用量Qc 计算每立方米砂浆掺合料用量Qd
c A
d Q Q Q -=
式中取QA=330kg/m3
QD=330-271=59kg/m3
(4) 确定每立方米砂浆砂用量Qa
Qa=1450kg/m3
(5) 按砂浆稠度选用每立方米砂浆用水量Qw
根据砂浆稠度要求,选择用水量为300kg/m3 砂浆试配时各材料的用量比例:
水泥∶石灰膏∶砂=271∶59∶1450=1∶0.22∶5.35。
建筑材料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篇:建筑材料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建筑材料》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某钢材牌号为Q235-A·F,则该钢材属于______结构钢,其中F 表示的意义为______。
2.钢材的______能表征钢结构的安全可靠程度,其值越______,安全可靠性越好。
3.当采用连续型密级配矿质混合料配制沥青混合料时,形成______结构类型,该结构类型的沥青混合料内摩擦角 较______。
4.道路面层的上层用沥青混合料应采用稠度较______的石油沥青,渠化交通道路用沥青混合料应采用稠度较____小____的石油沥青。
5.混凝土工程中采用间断级配骨料时,其堆积空隙率较______,用来配制砼时应选用较____砂率。
6.沥青的组分中,______决定石油沥青的流动性,______决定沥青的高温稳定性。
7.沥青延度实验时,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T=______ºC,拉伸速度V=______。
8.水泥石易受腐蚀的根源是其中含有易受腐蚀的______和______水化产物。
9.生产硅酸盐水泥时掺入适量石膏的目的是起______作用,但当掺量过多时,易导致水泥的______(性能)不合格。
10.欲制得低热水泥,应限制硅酸盐水泥熟料中______和C3S的含量,也可采用______措施来达到降低水化热的目的。
11.同种材料的孔隙率愈______,材料的强度愈高;当材料的孔隙率一定时,______孔隙愈多,材料的绝热性愈好。
12.材料耐水性的强弱可以用______系数表示,材料耐水性越差,该值越______。
13.建筑石膏的化学成分是____,其凝结硬化速度____,硬化时体积_____,硬化后孔隙率____大____。
14.水泥中游离CaO和游离MgO 含量过多,对水泥产生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基本原因是由于____在____,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作______处理。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座位班级成绩_____________学习情景1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一、填空题1. 建筑材料按化学成分分为()、()、()o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复合材料2. 建筑材料的组成包括()、()。
矿物组成、化学组成。
建筑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一般用湿润边角值。
来判定,一般认为:当0V9O。
时,此种材料为();当9>90°时,此种材料为()。
亲水性材料;憎水性材料材料在外力(荷载)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
强度3. 材料的抗冻性用()表示,其符号为();混凝土的抗渗性常用()表示,其符号为(),其值越高,抗渗性越()(此空填“好”或“坏”九抗冻等级;Fn;抗渗等级;P;好二、单选题(D ) 1.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材料的()。
A.表观密度B.堆积密度C.密度D.体积密度(C )2.材料孔隙率和密实度之和()。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D.为零(D ) 3.下列属于憎水性材料的是()。
A.混凝土B.木材C.砖D.石蜡(A )4.材料的耐水性常用软化系数表示,耐水性材料的软化系数()。
A.大于0.8B.小于0.8C.等于0.75D.小于0.75三、多选题( ABC)1.建筑材料的结构一般分为三个层次()。
A.微观结构B.宏观结构C.细观结构D.层状结构(ABD)2.建筑材料的宏观结构按孔隙特征分为()。
A.致密结构B.微孔结构C.堆积结构D.多孔结构(ABC)3.下列属于脆性材料的是()。
A.混凝土B.建筑玻璃C.烧结砖D.钢筋(ACD)2.下列性质属于力学性质的有()。
A.强度B.变形C.弹性D.脆性四、判断题(V)l.建筑材料的矿物组成是指构成材料的矿物种类和数量,决定着材料的许多重要性质。
(V ) 2.加气混凝土是多孔结构材料。
(X) 3.任何材料的密度都是唯一的,但却不是一个常数。
(V) 4.孔隙率的大小反映了材料的致密程度。
项目五建筑砂浆一、填空题1.底层抹灰;中层抹灰;面层抹灰;中层抹灰2.胶凝材料;骨料;施工工艺;灰浆类饰面;石渣类饰面3.现场配制砂浆;预拌砂浆;现场配制砂浆二、简答题1.砌筑砂浆是指能将砖、石、砌块黏结成砌体的砂浆。
根据生产方式不同,砌筑砂浆可分为现场配制砂浆和预拌砂浆。
现场配制砂浆分为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常用于小型工程;预拌砂浆是专业生产厂生产的湿板砂浆或干混砂浆,常用于大型工程。
根据胶凝材料不同,砌筑砂浆可分为水泥砂浆、石灰砂浆和混合砂浆。
水泥砂浆适用于潮湿环境、水中以及要求砂浆强度较高的工程;石灰砂浆适用于地上、强度要求不高的工程;水泥石灰混合砂浆的耐久性和强度介于水泥砂浆和石灰砂浆之间,一般用于地面以上的砌体。
2.装饰砂浆的饰面方式分为灰浆类饰面和石渣类饰面两类。
灰浆类饰面主要是通过水泥砂浆的着色或对水泥砂浆表面进行艺术加工,从而获得具有特殊色彩、线条、纹理等质感的饰面。
常用的灰浆饰面有拉毛灰、甩毛灰、搓毛灰、假面砖、假大理石等。
石渣类饰面是将水泥、石渣、水拌成石渣浆,采用不同的加工手段除去表面水泥浆皮,使石渣呈现不同的外露形式,水泥浆与石渣的色泽对比构成不同的装饰效果。
常用的石渣类饰面有水刷石、干粘石、斩假石、水磨石等。
3.防水砂浆主要有掺防水剂砂浆、膨胀水泥防水砂浆、掺膨胀剂防水砂浆三种。
掺防水剂砂浆是在普通水泥砂浆中掺入一定量的防水剂制成防水砂浆,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防水砂浆。
常用的防水剂有氯化物金属盐、硅酸钠类、金属皂类以及有机硅类。
膨胀水泥防水砂浆是利用膨胀水泥凝结硬化过程中产生的体积膨胀,补偿干燥失水和温差造成的砂浆收缩,从而提高砂浆密实性和抗渗性。
掺膨胀剂防水砂浆是在普通水泥砂浆中掺入一定量的膨胀剂制成防水砂浆。
膨胀剂种类繁多,补偿收缩效果也各不相同。
此外,普通水泥砂浆通过多层抹面也可用作防水层。
三、计算题解:① 计算试配强度查表5-2-4可知,施工水平较差的M5砂浆的系数 1.25k =,则此砌筑砂浆的试配强度为m,02 1.257.59.4(MPa)f kf ==⨯≈② 计算水泥用量α取3.03,β取15.09,则此砌筑砂浆的水泥用量为3C m,0ce 1000()()1000(9.415.09)(3.0332.5)249(kg/m )Q f f βα=-=+⨯≈③ 计算石灰膏用量选取3A 350kg/m Q =,则由式(5-2-5)可知石灰膏用量为3D A C 350249101(kg/m )Q Q Q =-=-=④ 计算砂子用量根据砂子的堆积密度和含水率,湿砂子用量为3S S (10.02)1440(10.02)1469(kg/m )Q Q =⨯+=⨯+≈干湿⑤ 选择用水量根据砂浆稠度等要求,一般可选用水量为3W 300kg/m Q =⑥ 砂浆的计算配合比根据上述计算,可得此砌筑砂浆的计算配合比为水泥∶石灰膏∶砂∶水=249∶101∶1 469∶300或水泥∶石灰膏∶砂∶水=1∶0.41∶5.90∶1.20。
建筑材料第五章复习题
一、填空
1、是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复合固体材料的总称。
按所用胶凝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及等。
按用途不同分为、、、、、。
按拌合物的塌落度分为、
、、。
在混凝土中应用最广,用量最大的是混凝土,是由、和、集料按适当比例混合,拌制均匀,浇注成型,经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在硬化之前称为。
按表观密度分可分为、、。
2、在混凝土拌合物中,和形成水泥浆,在砂石颗粒之间起润滑作用,使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而便于施工,砂石在混凝土中分别称为、,占混凝土总体积约以上,一般不与水泥起化学作用,其目的是构成、减少用量和减少收缩。
水泥在混凝土中起作用。
3、凡符合国家标准的,均可拌制和养护各种混凝土。
可拌制素混凝土,但不得用于拌制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也不宜拌制有素面要求的。
4、建筑中常用的细集料是,包括、、、。
此外还有,包括和。
5、是指大小不同的颗粒相互搭配的情况。
是指在粗颗粒的间隙填充中颗粒,中颗粒的间隙填充细颗粒,这样一级一级的填充,使集料形成密集的堆积,空隙率达到最小的程度。
6、集料的粒径越大,单位体积内总表面积就越,包裹在集料表面所需的水泥浆用量就越,这样也可以节约水泥用量。
粗细集料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均采用法测定
7、粗集料的级配有和两种。
是指颗粒的尺寸由大到小连续分布,每一级颗粒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又称为。
大小搭配合理,配置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好,不易发生离析现象,目前使用较多。
8、集料和对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碎石和人工砂的颗粒富有棱角,表面粗糙,与水泥粘结较好,拌制的混凝土强度相对较大,但拌合物较差。
卵石和河砂、海砂、湖砂的颗粒近乎圆形,表面光滑,与水泥粘结力较差,拌制的混凝土好,但强度相对较低。
9、卵石和碎石的强度,可用岩石和两种方法表示。
10、混凝土各组成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均匀后尚未凝结硬化的材料称为,又称。
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并能获得均匀、密实混凝土的性能,包括、、三方面的性能。
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和机械振捣作用下,能流动并均匀密实的填满模板的性能。
流动性越大,施工操作越方便,越易于捣实成型。
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施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粘聚力,不会发生分层和离析现象,保持整体均匀的性质。
是指混凝土拌合物保持水分不易析出的性能。
11、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可采用和测定。
对于塑性混凝土采用
测定,塌落度值小于10mm的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采用测定。
将混凝土拌合物那规定的方法装入坍落度筒内,提起坍落度筒后拌合物因自重向下坍落,下落的尺寸以计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值,用表示。
12、维勃稠度法测定时记录秒表上的时间,以S记,即为拌合物维勃稠度值,用表示,
维勃稠度值越小,表示拌合物,流动性,反之表示粘度,越振实。
13、干硬性混凝土与塑性混凝土不同之处在于干硬性混凝土的水泥用量,粗集料,流动性,水泥用量相同时,高。
14、影响拌合物和易性的因素主要有、、和的使用,此外,与、等都对和易性有一定的影响。
15、粗集料粒形较圆、颗粒较大、表面光滑、级配较好时,拌合物流动性,使用细沙,拌合物流动性,使用粗砂,拌合物和较差。
施工方面的影响中,施工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及的性能等都会对和易性产生影响。
16、混凝土的强度分为、、、。
其中以最大,最小,故混凝土主要用于承受。
常作为评价混凝土质量的基本指标,并作为确定的依据。
17、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确定,采用符号与表示,例如C30表示混凝土为30MPa,即大于30MPa 的概率为95%以上。
18、混凝土对于混凝土抗裂性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结构设计中确定混凝土抗裂度的主要指标,我国采用,间接地求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19、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因素有与,其次是、、
、等。
其中和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主要因素。
混凝土振捣成型后的一段时间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使水泥充分水化,称为混凝土的,混凝土在拌制成型后所经历的时间称为。
20、规范规定,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内应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浇水,对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或矿渣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对于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21、试验的尺寸、形状、表面状态及加荷速度等称为。
加荷速度越快,混凝土强度值越。
22、混凝土在实际使用条件下抵抗各种破坏因素的作用,长期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性,维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正常使用的能力称为。
主要包括、、、、及。
混凝土在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而不破坏,同时也不严重降低强度的性能称为。
混凝土的抗冻性用来表示,是以28d龄期的混凝土标准试件,在后承受反复冻融循环,以损失不超过25%,且不超过5%时所能承受的来确定。
抗冻等级有F10 、F15、 F25、 F50、 F100、 F150、 F200、F250和 F300九个等级,分别表示能承受的最大循环次数为10、15、25、50、100、150、200、250、300次。
混凝土抵抗有压介质(水、油、溶液等)渗透作用的能力,是以28d龄期的标准试件,按标准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所能承受的最大静水压来确定的。
抗渗等级有P4、P6、P8、P10、P12五个等级,分别表示混凝土能抵抗0.4、0.6、0.8、1.0、1.2MPa 的静水压力而不渗透。
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潮湿的条件下与水泥的水化产物氢氧化钙发生作用,生成碳酸钙和水的过程。
是指水泥中的碱(Na2O,K2O)与集料中的活性二氧化硅发生化学反应,在集料表面生成复杂的产物,这种产物吸水后,体积膨胀约3倍以上,导致混凝土产生膨胀开裂而发生破坏。
23、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掺入量不超过水泥用量的5%,泳衣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称为
,按主要功能可以分为四类:(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剂、引气剂和泵送剂,(2)调节混凝土凝结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
和。
(3)改善混凝土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和阻锈剂。
(4)改善混凝土其他特殊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和等。
24、在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外加剂称为。
可以达到的效果是(1)(2)(3)(4)。
25、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能引入大量均匀分布,稳定而封闭的微小气泡的外加剂称为
能显著减少混凝土拌合物,改善,并能显著提高混凝土、。
但不适宜用于混凝土和混凝土。
26、能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并对后期强度无显著影响的外加剂称为。
可以在不同温度下加速混凝土的发展,常用于、及。
27、能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并对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发展无不利影响的外加剂为。
主要用于、、、、,不适于用于、及。
28、在规定温度下,能显著降低混凝土的冰点,使混凝土液相不冻结或仅部分冻结,以保证水泥的水化作用,并在一定时间内获得预期强度的外加剂称为。
能使混凝土迅速凝结硬化的外加剂称为。
外加剂应通过实验试配确定最佳掺量,外加剂一般不直接投入混凝土搅拌机内,应制成,随水加入搅拌机进行搅拌。
29、普通混合比设计是确定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用量之间的。
配合比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每立方米中各种材料的表示,另一种是以各种材料之间的
表示,以水泥质量为1.
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质上就是确定这四种基本材料的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三个重要参数。
单位体积混凝土中,水与水泥的质量比值称为,用表示,它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确定原则是在满足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尽量选择。
砂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称为,确定原则是在保证拌合物具有粘聚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尽量取。
反映混凝土中水泥浆用量的多少,确定原则是在达到流动性的要求下,取值。
3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根据所使用原材料的实际品种,经过、和三个阶段,得出合理的配合比。
混凝土强度试验时,应至少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一个为,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灰比,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减少0.05。
二、简答题
1、改善和易性的措施
2、混凝土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轴心抗压强度
3、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
4、发生碱-集料反应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5、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
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7、施工配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