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认识元角分
- 格式:ppt
- 大小:6.86 MB
- 文档页数:52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元角分》教案及课后反思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元角分》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元角分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人民币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元角分的概念和换算关系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元角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元、角、分的基本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元、角、分的基本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进行元角分的加减运算,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元角分。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元角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手体验元角分的加减运算,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人民币模型、计算器、纸币、硬币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份人民币模型、计算器、练习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字,如“一角”、“五角”、“一元”等。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一角是多少分吗?一元是多少角呢?”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元角分。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元角分的基本概念和换算关系。
例如,一角等于十分,一元等于十角。
同时,教师可以出示一些例子,如“5角是多少分?2元是多少角?”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2024年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元角分》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并知道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学生能够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纸币和硬币,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实际操作,学生能够独立进行元角分的换算。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在购物中正确使用人民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培养学生正确的金钱观念,懂得珍惜和合理使用人民币。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及换算。
人民币纸币和硬币的识别。
教学难点学生对元角分换算的理解和应用。
在实际购物情境中灵活运用人民币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或现实生活中的购物场景,引入人民币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展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纸币和硬币,让学生初步认识。
新课讲解讲解元、角、分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元角分换算的过程。
学生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对元角分换算的理解。
开展“小小商店”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在模拟购物中体验人民币的使用。
实践操作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进行元角分的换算。
引导学生完成人民币纸币和硬币的识别练习。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元角分换算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表扬积极参与和表现出色的学生,激励全体学生继续努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游戏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通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过程,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元角分的换算。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人民币纸币和硬币的图片,帮助学生建立直观认识。
通过实物展示和操作,让学生亲身感受人民币的面值和换算关系。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设计多种类型的练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换算题等,以检验学生对元角分换算的掌握情况。
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问答,加强学生对人民币纸币和硬币的识别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元角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元角分》知识点1元=10角=100分1角=10分1元=(2张)5角=(10)张1角=(5张)2角5元=(5)张1元10元=(10张)1元=(5张)2元=(2张)5元20元=(2张)10元=(20)张1元50元=(5张)10元=(50张)1元=()张20元+()张10元100元=(10张)10元=(100)张1元付出的钱数-用去的钱数=找回的钱数(剩下的钱数)用去的钱数+找回的钱数=付出的钱数付出的钱数-找回的钱数=用去的钱数(商品的价钱)【篇二】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元角分》教案教学要求:1、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的教育。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1、出示例题第一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提问:你们从图中看到些什么?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主探究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请你从盒子里找出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本组的小朋友听。
分组活动。
组汇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介绍面值不同的人民币,教师随机补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分别展示出来。
認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让学生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思想教育。
提问:小朋友,你们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请学生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币,小组合作分类。
学生汇报分类情况,并说说分类的依据。
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人民币的种类有:硬币、纸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例题第二幅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认识元、角、分教学目标: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人民币,能识别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2.学生经历人民币的识别过程,体会1元以内各种人民币的币值;通过简单的模拟活动,培养简单的换钱、算钱、付钱的技能,发展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
3.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参与小组的交流,体验主动学习的作用,发展主动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了解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每人一个自黏袋,剪下书本103页的小面值人民币装入袋子中。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谈话引入:小朋友们,这些是什么?你们认识吗?(钱)钱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名称,在日本叫——日元,在美国叫——美元,在中国,我们把钱叫做人民币。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揭示课题)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认识人民币。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1.认一认(1)认识1元提问:人民币上有什么?谁来分享自己的发现。
发现:有数字“1”;“1”下面有“壹圆”。
师指出:“壹圆”我们一般写成“1元”,这张人民币就是“1元”。
元是人民币的单位。
(板书)还有什么发现?预设:有毛主席头像;有字“中国人民银行”;有国徽;一串编码。
谈话: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
这张1元是纸做的,纸做的人民币叫纸币。
1元还有硬币,(出示1元硬币)怎样看出这是1元?谁来指一指。
指出:有数字“1”,还有一个元,所以是1元。
(2)认识1角出示1角纸币,询问:这是1元吗?怎样看?请学生指一指。
说明: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
看这张人民币多少钱,也就是它的面值(板书:面值),不仅要看数字,还要看单位名称。
(板书:数字单位)引导:这是1角纸币,角也有硬币,(出示)怎样看出是1角?请学生指。
(3)认识1分老师这里还有个硬币,是多少?怎样看出是1分?请学生指。
一年级数学认识元角分知识点1. 什么是数学2. 数学的分类3. 数的基本认识4. 四则运算与口算练习5. 什么是元角分6. 元角分的认识和表示方法7. 元角分的换算8. 元角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9. 练习题目与习题解析10. 数学学习的重要性1. 什么是数学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等概念和符号规则的科学。
通过数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自然界的规律,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 数学的分类数学可以分为纯数学和应用数学两大类。
纯数学注重数学理论的研究和探究,应用数学则是将数学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问题。
3. 数的基本认识数是用来表示数量的一种符号。
数的分类有自然数、负数、分数和小数等。
4. 四则运算与口算练习四则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个基本运算,掌握四则运算能够帮助我们进行简单的口算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5. 什么是元角分元角分也是一种表示数量的符号。
元是指人民币单位,角是元的十分之一,分是元的百分之一。
6. 元角分的认识和表示方法元角分可以用数学符号表示,以“元”为整数部分,以“.”为分隔符,以“角”和“分”为小数部分进行表示,例如3元5角8分可以表示为3.58。
7. 元角分的换算元角分之间可以进行换算,例如将2元3角7分转换为分,则应该将2元乘以100再加上3角乘以10再加上7分,即(2 ×100) + (3 × 10) + 7 = 237分。
8. 元角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元角分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例如购物时需要用到元角分进行结算,计算日常的开销以及理财等都需要掌握元角分的相关知识。
9. 练习题目与习题解析练习题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元角分的相关知识和应用,习题解析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解题思路。
10. 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数学是一门具有普遍性和重要性的学科,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生活和工作,掌握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知识点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知识点1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10分=1角;10角=100分;1元=100分。
3主要题型:填合适的单位。
(注意和生活实际联系)计算:元+元角+角满10角记得换成1元元-元角-角“角”不够减向“元”借1元当10角再计算4解决问题:先画批,找准数据,再列式计算。
列式时用:“几元几角+几元几角”的形式来表示,不用小数形式列式。
5换钱:1张10元可以换5张2元。
1张100元可以换5张20元。
1张100元可以换2张50元。
1张50元可以换10张5元。
62.00元=2元;0.50元=5角;59.90元=59元9角;9.25元=9元2角5分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教学重难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工具课件一套,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课件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二探究新知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课件演示)(1)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2)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2认识人民币(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2)初认人民币。
师:将桌面上的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谁认得多。
(学生活动)汇报认识情况(学生回答,师板贴人民币:硬纸币)问:观察这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师:纸做的钱币是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导语】让学⽣体会到数学源于⽣活、⽤于⽣活的同时,更应该让学⽣体会到数学⾼于⽣活,体会到数学可以带动社会的发展,带动⽣活质量的提⾼,这样更能激发学⽣学好数学。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数学《元⾓分的认识》教案及练习题,希望帮助到您。
⼩学⼀年级数学《元⾓分的认识》教案 ⼀、分析任务: 六年制⼩学数学教材第⼆册"元、⾓、分的认识"。
⽤⼈民币购买商品是⼈们⽇常⽣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
学⽣常常会遇到买门票、⾷品、玩具、学习⽤具以及交费等实际问题,因此,学习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具有⼗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课时的主要任务是让让学⽣认识⼈民币的种类,知道爱惜⼈民币。
了解元、⾓、分的关系,知道1元=10⾓,1⾓=10分,知道在⽇常购物中要注意⽂明礼貌,让学⽣知道要节约零⽤钱。
⼆、课前调研: ⼀年级的学⽣都有花钱的经历,但是对⼈民币到底认识多少呢?我对15名学⽣做了访谈式调研。
调研是以聊天的形式进⾏的,主要涉及的问题是: (1)你知道世界上都有哪些钱吗? (2)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 (3)你知道⼈民币都分哪些种吗? (4)你⾃⼰买过东西吗?能说说你是怎么买的吗? (5)你知道1元等于⼏⾓吗? (6)⼀个转笔⼑5元7⾓,你要拿哪些张钱去吗?还可以怎么办?(⽼师提供样币) 通过这些问题我发现:学⽣对⼈民币有⼀定的认识,但对其他国家的币种知道得很少;学⽣的⽣活经验不够丰富,有部分学⽣没有独⽴买过东西;对元、⾓、分之间的关系不是很清晰,在所调查的15个学⽣⾥,有10个学⽣能清楚地说出1元等于10⾓,1⾓等于10分,只有7个学⽣能说出1元5⾓是15⾓,5元7⾓我可以拿⼀张5元和7张⼀⾓和其它⽅法的。
根据这些问题,我在教学设计中加⼊了对外币的⼀些介绍,让学⽣有⼀个初步的了解,重点放在了元⾓分之间的转换和解决⽣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我⽤1元钱买了⼀⽀笔,我可能拿哪些钱去买?让学⽣把学到的知识最后还原到⽣活当中去。
一年级下册数学学习笔记之认识元角分教案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元、角、分是非常基础的概念,也是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
学生们应该对这些概念进行了解和掌握。
下面是认识元角分的教学笔记。
一、教学内容1.认识元、角、分;2.认识货币元、角、分;3.利用元角分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二、教学目标1.了解元、角、分是什么,如何读写和表示;2.能够认识货币元、角、分,并且能够判断和换算;3.能够利用元角分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三、教学过程1.了解元、角、分在日常生活中,元、角、分,我们经常会接触到。
元是最大的单位,表示一元钱,用阿拉伯数字“1”表示;角是次大的单位,表示一角钱,用阿拉伯数字“0.1”表示;分是最小的单位,表示一分钱,用阿拉伯数字“0.01”表示。
可以让学生们举一些家庭生活中的例子,如买东西用多少钱等。
2.认识货币元、角、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钱购买物品。
学生们也应该了解货币元、角、分的概念。
可以让学生们看一些图表,比如货币的图像和数值,再告诉他们如何读写和表示。
基本上,一元钱就是1元,一角钱就是10分,一分钱就是1分。
可以利用图表等方式进行理解和掌握。
3.利用元角分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在认识元角分的过程中,学生们还可以进行一些加减运算,以便更好地理解。
可以让学生们先学习加法,例如,一元钱加上八角钱应该等于多少钱,这样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货币元、角、分的换算和运算方法。
同样的,也可以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例如,一元钱减去三角钱等,以便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货币元、角、分的知识。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让学生们先了解元、角、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让他们做一些例题,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讨论法:可以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以便加深他们的认识和印象。
3.图表法:可以通过图表等方式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元角分的知识。
五、教学体会在认识元角分的教学中,学生们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
因为这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基础的知识,将在以后的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元角分换算在一年级下册数学学习中,元、角、分的换算是一个重要且常见的知识点。
学生们需要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能够准确地进行相互转换。
本文将详细介绍元、角、分的定义和相互换算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元、角、分的定义1. 元的定义:元是人民币的基本货币单位,通常用符号“¥”表示。
1元等于100分。
2. 角的定义:角是人民币的辅助货币单位,通常用“角”、“分”表示。
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
3. 分的定义:分是人民币的最小货币单位,通常用“分”表示。
100分等于1元,10分等于1角。
以上就是元、角、分的基本定义,学生们需要牢记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二、元、角、分的换算方法1. 元换算成角和分:当要将元转换成角和分时,可以用以下方法进行计算:- 1元 = 10角 = 100分- 1角 = 10分例如,如果有3元5角7分,首先把3元换算成角,即3元=3×10=30角;然后再加上5角,即30角+5角=35角;最后再加上7分,即35角+7分=35角7分。
2. 角换算成元和分:当要将角转换成元和分时,可以使用如下方法:- 1元 = 10角 = 100分- 1角 = 10分例如,如果有45角6分,首先把45角换算成元,即45角÷10=4元5角;然后再加上6分,即4元5角+6分=4元5角6分。
3. 分换算成元和角:当要将分转换成元和角时,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计算:- 1元 = 10角 = 100分- 1角 = 10分例如,如果有247分,首先把247分换算成元,即247分÷100=2元4角7分;然后再将其拆分为元、角和分。
通过以上方法,学生们可以灵活地进行元、角、分之间的换算,掌握这一技巧对于日常生活和学习都非常重要。
总结:元、角、分的换算是一年级下册数学学习的重难点之一,但只要掌握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和计算方法,就能够轻松地完成相关题目。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认识元角分》(P52-53)图文讲解
2020-04-10原文
电子课本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微课讲解
知识点
1. 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 1 元 =10 角,1 角 =10 分,
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 10。
参考答案教材第53页做一做
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同步练习1
同步练习2
特别声明:
本公众号分享的资源版权属于原出版机构或影像公司,本资源为电子载体,传播分享仅限于家庭使用与交流心得、参考和辅助购买决策,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业行为中使用。
用户设置不下载评论。
一. 学习首先是先认识各种币值的人民币: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
找来这些钱的真币让孩子认识。
二. 重点和难点是让孩子掌握三个等量关系式:一元=10角,一角=10分,元=100分。
用直观的操作方法让孩子明白他们的关系。
一般很多孩子在平时生活中多少有接触钱,一元等于10角比较容易掌握。
只要拿出一元,放在左边,然后哪出10角,放在右边,先让孩子认清,左边是一张一元,右边是十张的一角。
告诉孩子,如果,你用一张一元去买一元钱的雪糕,那么如果是拿10张一角(也就是十角)也是可以的。
所以一元等于十角。
相同道理,告诉孩子一角等于十分。
那对于一元等于100分就比较有一些难度。
左边放十张的一角也就是一元,在右边,相对应左边的一角放着十个的一分。
下面的也是如此。
放完后,让孩子自己数,右边有几个1分。
就可以得出,一元等于100分。
在掌握了三个等量关系后,要进一步巩固,一元等于10角,那两元等于几角,三元等于几角,那孩子用你教他的方法自己去操作得到答案,自己操作多了。
得到的结果也就会记住了。
其他的等量关系也是同样要操作练习。
还有,让孩子练习30角等于几元,60分等于几角,把原来的等量关系的左边和右边互换,让孩子练习。
三. 利用孩子和父母去超市或是店铺买东西时,家长有意识让孩子把学到的知识用上。
认识商品上的价格。
价格的写法可以在这个环节中让孩子学会看价格然后会写出来。
如38元5角=38.5元。
要买什么东西,要多少钱,付出多少钱,要找回多少钱。
孩子当场可能没有这么快算出来,家长也不要急,可以留下购物的小票,回家和孩子慢慢练习;给孩子机会让他自己去购物,如给他10元,怎么花,刚好把这10 元花完;孩子和家长还可以在家里玩购物游戏,把家里的东西摆出来,在商品上标上价钱,谁当售货员,谁当购买者,模拟购物场景和情节。
四. 一些发散性思维的题型:如,不受限制拿出4元5角,100元8角等,怎么哪法人民币的张数最少;如,有5角,2角,1角的纸币各5张,要拿出8角钱,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拿法,用算式表示。
小学一年级下数学《认识元角分》教案——答疑解惑实用教案。
针对这个章节,我编写了一份《认识元角分》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这个重要知识点。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该能够:1.认识和记忆元角分的概念2.了解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3.会计算元角分之间的换算4.应用所学知识点,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二、教学过程1.引入我会向学生们展示一张图片,上面写着“100元”,并告诉她们这是一张百元钞票。
我会问学生们:“在你们平常的生活中,你们买东西会使用什么东西来付款呢?”“用钱!”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那么,你们知道,这个‘元’是一个什么样的币种呢?”我会继续问道。
“人民币!”学生们又齐声回答。
“对的,国家的货币是人民币。
那么,你们知道人民币除了元以外,还有什么单位吗?”“毛和分!”学生们又回答。
“好的,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就是元角分的知识。
”2.识别元角分接下来,我会拿出一些硬币和纸币,向学生展示其中的元角分,并让学生们轮流举起手中的硬币或纸币,说出这些货币的名字。
在这个环节,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让学生们尽可能地多说、多尝试。
3.认识元角分的关系在完成了对元角分的认识之后,我们需要深入探讨这三种货币之间的关系。
我会向学生展示一张10元钞票,并告诉学生们,这张钞票上的1元可以用10个10分组成,用100个1分组成。
我会教学手画算式:1元=10角=100分。
这样,学生们就能够清楚地了解到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我会让学生们通过把一个元的钞票换成10个10分来加深理解。
4.计算元角分的换算在让学生明白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后,我会给学生出一些具体的问题,进行计算。
例如:(1) 如果我有5元钱,我可以兑换多少角?(2) 如果你有12个5分的硬币和5个10分的硬币,你手中共有多少分钱?这些问题既考察了学生对元角分关系的理解,也是对学生计算能力的一定挑战。
通过这些问题,学生们可以更深入地学会如何进行元角分之间的换算计算。
一年级下数学第五单元第1课时《认识人民币及元角分》教案◎教学笔记教学内容教科书P52~53例1、例2,完成P53“做一做”,P55“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1.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会进行人民币单名数之间的简单的换算。
2.经历认识人民币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能力。
3.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了解简单的货币文化,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认识1元及1元以下面值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难点理解1元=10角,1角=10分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模拟人民币。
教学过程一、情境呈现,引入人民币1.课件出示三幅图。
师:观察这三幅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情预设】第一幅图中的小朋友在买文具,第二幅图中的小朋友在买票,第三幅图中的小朋友在买报纸。
师:谁来说说买东西都要用到什么?【学情预设】买东西时都要用到钱。
2.课件出示图。
师:这是在做什么?【学情预设】数存钱罐里的钱、清点零钱等。
【设计意图】通过主题情境图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到人民币的功能和在生◎教学笔记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3.揭示课题。
师:买东西要用到钱,我们国家现在使用的钱叫“人民币”,人民币是国家的法定货币,◎教学笔记我们要像图中的小朋友一样, 爱护人民币。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首先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及元、角、分)二、分类探究,认识小面值人民币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课件出示1元及1元以下面值的硬币和纸币。
师:这些钱你们认识吗?你是怎么辨认出它们的?【学情预设】学生认出这些面值的人民币不难,但是辨认的方法和角度会不同,引导学生根据数和单位这两个关键信息进行辨认。
(2)同桌之间相互认一认。
师:请同学们从自己的学具袋里取出准备好的模拟人民币,看看是不是每一张都认识。
学生从已经准备好的学具袋里取出模拟人民币,和同桌合作认一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元角分》教案5篇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元角分》教案5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元角分》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元角分》教案1教学要求:1、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的教育。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1、出示例题第一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提问:你们从图中看到些什么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主探究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请你从盒子里找出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本组的小朋友听。
分组活动。
组汇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介绍面值不同的人民币,教师随机补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分别展示出来。
認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让学生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思想教育。
提问:小朋友,你们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请学生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币,小组合作分类。
学生汇报分类情况,并说说分类的依据。
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人民币的种类有:硬币、纸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例题第二幅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想买什么(手表)买手表该付多少钱(1元)请学生从盒子里拿出1元钱,比一比谁的拿法多。
学生汇报拿1元钱的不同方法。
当出现拿一个1元的和10个1角的时候,引导学生建立“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关系:1元=10角提问: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那么1角等于几分呢(1角=10分)完成填空:1元=()角1角=()分3、试一试:一张1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几张2角的可以换1张1元的同桌互换。
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知识点元角分的换算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知识点元角分的换算是数学教育中关于货币单位换算的基础知识。
以下是关于元、角、分换算的基础知识点:1. 单位定义及换算关系:元:人民币的基本单位,1元 = 10角。
角:元的下一级单位,1角 = 10分。
分:角的下一级单位,1分 = 10厘(但在日常交易中,分通常是人民币的最低单位)。
2. 换算方法:换算角时,使用“元数× 10”的公式即可。
例如,2元等于20角。
换算分时,使用“角数× 10”的公式即可。
例如,1角等于10分。
3. 书写和读法:元的书写是“元”,角的书写是“角”,分的书写是“分”。
元的读法是“yuan”,角的读法是“jiao”,分的读法是“fen”。
4. 实例练习:例如,5元等于多少角?使用换算关系,5元= 5 × 10 = 50角。
又如,8角等于多少分?使用换算关系,8角= 8 × 10 = 80分。
5. 应用题练习: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应用题,如“小明有5元钱,他买了个2角的本子,他应该找回多少钱?”通过计算找回的钱数,帮助孩子理解和掌握元、角、分的换算关系。
6. 使用道具或实物模拟交易场景:通过使用真实的货币或道具货币进行模拟交易,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元、角、分的概念和换算关系。
例如,可以设置购物情境,让孩子扮演售货员或顾客,进行货币的找零和计算。
7. 注意事项:在学习过程中,应确保孩子理解每个货币单位的含义和用途。
在进行换算时,应确保孩子掌握正确的换算方法和公式。
通过反复练习和应用,帮助孩子巩固对元、角、分换算的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