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特性简述

  • 格式:doc
  • 大小:104.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特性

1 材料

蟾蜍;任氏液;BB-3G标本屏蔽盒,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2 方法

2.1 系统连接和参数设置RM6240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与标本盒连接,1、2通道时间常数0.02s、滤波频率3KHz、灵敏度5mV,采样频率100KHz,扫描速度0.2ms/div。单刺激激模式,刺激波宽0.1ms,延迟1ms,同步触发。

2.2 制备蟾蜍坐骨神经干标本蟾蜍毁脑脊髓和下肢标本制备,下肢标本仰卧置于蛙板上,分离脊柱两侧的坐骨神经,紧靠脊柱根部结扎,近中枢端剪断神经干,将神经干从骶部剪口处穿出。循股二头肌和半膜肌之间的坐骨神经沟,纵向分离坐骨神经直至腘窝胫腓神经分叉处,将腓浅神经、胫神经与腓肠肌和胫骨前肌分离。置剪刀于神经与组织之间,剪切直至跟腱并剪断跟腱和神经。剥离附着在神经干的组织,坐骨神经干标本浸入任氏液中。

2.3 实验观察

2.3.1 中枢端引导动作电位神经干末梢端置于刺激电极处,用刺激电压1.0V,波宽0.1ms 的方波刺激神经干,测定第1和第2对引导电极引导的双相动作电位正相波和负相波的振幅和时程。

2.3.2 改变引导电极距离用刺激电压1.0V,波宽0.1ms的方波刺激神经干中枢端,记录引导电极距离10mm、20mm、30mm时的动作电位。分别测定上述三个引导电极距离的动作电位正相波和负相波的振幅和时程。

2.3.3 末梢端引导动作电位和测定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引导电极距离10mm,神经干中枢端置于刺激电极处,用刺激电压1.0V,波宽0.1ms的方波刺激神经干,测定第1对引导电极引导的双相动作电位正相波和负相波的振幅和时程。分别测量两个动作电位起始点的时

间差和标本盒中两对引导电极之间的距离S(应测r

1- r

2

的间距),计算动作电位传导速度。

2.3.4 单相动作电位引导用镊子在第1对引导电极之间贴近后一电极处神经夹伤,用刺激电压1.0V,波宽0.1ms的方波刺激神经干,测量单相动作电位的振幅和动作电位持续时间。测量单相动作电位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

2.3.5 按0.02V步长,刺激强度从0V开始逐步增加至动作电位不再增大止。测量动作电位振幅与刺激电压对应数据。

2.3.6 换一神经干,用刺激电压1.0V,波宽0.1ms的方波刺激神经干,若第2对引导电

极引出一双相动作电位,用一小块浸有3mol KCl溶液的滤纸片贴附在第2对引导电极后一电极处处的神经干上。记录KCl处理前及处理后3min 第2对引导电极引导的动作电位振幅和时程。

2.3.7 用刺激电压1.0V,波宽0.1ms的方波刺激神经干,用一小块浸有40g/L 普鲁卡因溶液的滤纸片贴附在第1对引导电极后一电极处的神经干上。记录处理前及处理后5min 第1对引导电极引导的动作电位振幅和时程。

2.4 统计方法结果以⎺x±s表示,统计采用Student t test方法。

3 结果

3.1 蟾蜍坐骨神经干的阈强度、最大刺激强度、传导速度

以波宽0.1ms的电脉冲刺激蟾蜍坐骨神经干中枢端,引起动作电位的阈刺激为0.33±0.09V,最大刺激强度为0.80±0.18V,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为24.40±4.50 m/s。

3.2 刺激强度与动作电位振幅

以波宽0.1ms的电脉冲刺激蟾蜍坐骨神经干中枢端,当刺激强度达到阈刺激时动作电位迅速增加。在达到最大刺激后,动作电位几乎不再发生变化(见图1)。

图1.刺激强度与动作电位波幅变化关系图

3.3 神经干中枢引导的双相动作电位正相、负相振幅及持续时间

蟾蜍坐骨神经干中枢引导的动作电位,第1通道和第2通道的负相波振幅明显小于正相波振幅(2.96±1.21vs 5.76±3.03, P<0.01; 1.54±0.64vs 3.25±1.68, P<0.01),但负相波时程明显大于正相波(2.97±0.90 vs 1.33±0.26, P<0.001; 3.26±0.84 vs 1.84±0.29, P<0.001);第2通道的正相波振幅明显小于第1通道的正相波振幅(3.25±1.68 vs 5.76±3.03, P<0.05),负相波振幅也明显小于第1通道的负相波振幅(1.54±0.64 vs 2.96±1.21, P<0.01)(见表2)。

表2.蟾蜍坐骨神经干中枢引导的双相动作电位正相、负相振幅及持续时间

A1chp(mV) A1chn( mV) D1chp(ms ) D1chn(ms ) A2chp(mV) A2chn( mV) D2chp(ms ) D2chn(ms ) Sample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size

⎺x±s 5.76±3.03 2.96±1.21** 1.33±0.26 2.97±0.90△△△ 3.25±1.68* 1.54±0.64□□## 1.84±0.29 3.26±0.84☆☆☆注:*:P<0.05,**:P<0.01,vs A1chp;△△△:P<0.001,vs D1chp;

□□:P<0.01,vs A

;##:P<0.01,vs A1chn;☆☆☆:P<0.001,vs D2chp

2chp

3.4 神经干末梢引导的双相动作电位正相、负相振幅及持续时间

蟾蜍坐骨神经干末梢引导的双相动作电位负相波振幅明显小于正相波振幅(3.59±1.13 vs

8.42±3.52, P<0.001),负相波时程明显大于正相波时程(2.98±0.81 vs 1.25±0.18, P<0.001)(见

表3)。

表3.蟾蜍坐骨神经干末梢引导的双相动作电位正相、负相振幅及持续时间

A bp(mV) A bn(mV ) D bp(ms ) D bn(ms )

Sample size 10 10 10 10

⎺x±s 8.42±3.52 3.59±1.13*** 1.25±0.18 2.98±0.81###

注:***:P<0.001,vs A bp;###:P<0.001,vs D bp;

3.5 神经干末梢引导的双相动作电位与单相动作电位的振幅及持续时间

蟾蜍坐骨神经干末梢引导的单相动作电位的振幅明显大于双相动作电位正相波振幅

(9.63±3.52 vs 8.42±3.52,P<0.01),时程也明显大于双相动作电位正相波时程(2.35±0.41vs

1.25±0.18,P<0.001)(见表4)。

表4.蟾蜍坐骨神经干末梢引导的双相动作电位与单相动作电位的振幅及持续时间

A bp(mV) A bn(mV ) D bp(ms ) D bn(ms ) A m(mV) D m(ms)

Sample size 10 10 10 10 10 10

⎺x±s 8.42±3.52 3.59±1.13*** 1.25±0.18 2.98±0.81###9.63±3.52** 2.35±0.41###

注:**:P<0.01,***:P<0.001,vs A bp;###:P<0.001,vs D bp;

3.6 引导电极间距离对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振幅和时程的影响

引导电极间距离为10,20,30mm时,负相波振幅均显著小于正相波振幅(3.47±1.22 vs

7.96±3.13, P<0.001; 6.49±1.96 vs 11.46±2.95, P<0.001; 5.72±2.38 vs 11.83±2.92, P<0.001);距离

为20mm时的正相波振幅显著大于10mm时正相波振幅(11.46±2.95 vs 7.96±3.13, P<0.001),

负相波振幅也显著大于10mm时负相波振幅(6.49±1.96 vs 3.47±1.22, P<0.001);距离为3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