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输入输出系统os5-2
- 格式:ppt
- 大小:734.50 KB
- 文档页数:41
操作系统|存储器管理1CUIT 徐虹第五章存储器管理¾存储管理的机制¾存储管理的功能¾分区管理¾分页管理¾分段管理操作系统|存储器管理2CUIT 徐虹5.1存储管理的功能¾存储管理的目的¾主存的分配和管理¾记住内存每个位置的状态。
¾在系统程序或用户作业提出申请时,实施分配,并修改分配记录。
¾接受系统或用户释放的存储区,或主动收回不再用的存储区,并相应地修改分配记录表操作系统|存储器管理3CUIT 徐虹¾提高内存利用率¾“扩充”内存容量¾信息保护操作系统|存储器管理4CUIT 徐虹¾内外存数据传输的控¾用户程序控制¾操作系统控制¾交换(Swapping):由OS把那在内存中处于等待状态的进程换出内存,就绪进程换入内存。
¾请求调入(On demand)和预调入(On prefetch)操作系统|存储器管理5¾内存的分配与回收¾存储分配的方式:¾直接分配:¾静态分配:¾动态分配:¾程序设计方面:程序独立性,程序模块化,表格处理。
¾系统方面:能重新分配主存,程序在需要时调入内存操作系统|存储器管理6¾内存管理的内容¾分配结构:¾放置策略:¾交换策略:¾调入策略:¾回收策略:操作系统|存储器管理7CUIT 徐虹¾内存信息的共享与保护¾上下界保护法¾保护键法¾为每个被保护存储块分配一个单独的保护键,在程序状态字中设置相应的开关字段,不同的进程值不一样,匹配时,方可进行访问。
¾界限寄存器与CPU 的用户态和核心态工作方式相结合¾用户态进程只能访问在界限寄存器所规定范围内的内存部分,而核心态进程则可访问整个内存地址空间。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现在随着微电子技术和嵌入式技术的不断发展,嵌入式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嵌入式系统中,实时性是至关重要的,而实时操作系统(RTOS)则是实现实时性的关键。
RTOS是一种为嵌入式系统而设计的操作系统,它可以提供程序并发执行的功能,使得嵌入式系统能够同时处理多种任务,并按时完成响应。
而μC/OS-Ⅱ是嵌入式系统中常用的一种RTOS,它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实时性和灵活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电子通讯、汽车电子、医疗器械等领域。
因此,本课题选取μC/OS-Ⅱ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深入探究,旨在提高嵌入式系统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二、研究内容1. μC/OS-Ⅱ的基本原理和结构首先,将详细研究μC/OS-Ⅱ的基本原理,包括内核结构、任务管理、中断管理、时间管理等方面,掌握其实现实时性的原理和方法。
2. μC/OS-Ⅱ的性能分析在掌握μC/OS-Ⅱ的基本原理之后,将对其性能进行分析,包括任务切换时间、中断响应时间、系统资源占用率等指标的测试和分析。
通过性能分析,可以评估μC/OS-Ⅱ的性能,并找出可能存在的性能瓶颈,为后续的优化提供参考。
3. μC/OS-Ⅱ的优化研究根据性能分析的结果,重点研究μC/OS-Ⅱ的优化方法和实现,包括系统调度算法的优化、系统资源管理的优化等方面。
通过优化,进一步提高μC/OS-Ⅱ的实时性和稳定性,为构建高可靠性的嵌入式系统提供支持。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1. 深入理解μC/OS-Ⅱ的原理和结构,为进一步开发嵌入式系统提供基础知识和技术支持。
2. 通过性能分析,找出μC/OS-Ⅱ可能存在的性能瓶颈,并寻求优化的方案。
3. 以优化μC/OS-Ⅱ的实时性和稳定性为目的,提高嵌入式系统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总之,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对于提高嵌入式系统的可靠性和实时性,优化系统性能,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
STM32F103x微控制器与µC_OS-Ⅱ操作系统概述本文档介绍了STM32F103x微控制器与µC_OS-Ⅱ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和使用方法。
STM32F103x微控制器是一款高性能、低功耗的微控制器,而µC_OS-Ⅱ操作系统是一款轻量级的、可裁剪的实时操作系统。
STM32F103x微控制器STM32F103x微控制器是STMicroelectronics推出的一款基于ARM Cortex-M3内核的32位微控制器。
它具有丰富的外设接口、高性能、低功耗等特点,适用于各种应用场景。
STM32F103x系列包括多个产品型号,如STM32F103C8T6、STM32F103ZET6等。
STM32F103x微控制器的主要特性包括: - ARM Cortex-M3内核,频率为72MHz。
- Flash存储器和SRAM,容量可根据产品型号而定。
- 多种外设接口,如USART、SPI、I2C、GPIO 等。
- 支持多重中断控制,具有较好的实时性能。
- 支持多种电源管理模式,具有低功耗特性。
STM32F103x微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通信、消费电子等领域。
它的灵活性和性能使得它成为开发人员的理想选择。
µC_OS-Ⅱ操作系统µC_OS-Ⅱ操作系统是由MicroQuill Software Research开发的一款裁剪型实时操作系统。
它专为嵌入式系统设计,非常适合资源有限的系统。
µC_OS-Ⅱ具有以下特点: - 轻量级:µC_OS-Ⅱ的内核非常小,仅需几KB的存储空间。
- 实时性:µC_OS-Ⅱ支持优先级调度和时间片轮转等机制,具有良好的实时性能。
- 可裁剪:开发者可以根据系统需求选择所需的特性,减小系统的尺寸。
- 可移植:µC_OS-Ⅱ支持多种处理器架构,包括ARM Cortex-M系列。
µC_OS-Ⅱ操作系统提供了任务管理、时间管理、内存管理等功能,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嵌入式系统。
输入输出系统-hbrqlpf的专栏-CSDN博客输入/输出系统1、主机与外设的连接1.1、输入输出接口I/O接口是主存和外设之间的交接界面,通过接口可以实现主机和外设之间的信息交换主机和外设之间需要交换的信息:数据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是通过输入设备送到计算机的输入数据,也可以是经过计算机运算处理和加工后,送到输出设备的结果数据控制信息:这是CPU对外设的控制信息或管理命令,如外设的启动和停止指控,输入和输出操作的制定、工作方式的选择、中断功能的允许和禁止等状态信息:这类信息用来标志外设的工作状态,比如,输入设备数据准备好标志,输出设备忙、闲标志等联络信息:主机与外设间的时间配合信息外设识别信息:I/O寻址信息,使CPU能从众多的外设中寻找出与自己进行信息交换的唯一的设备2、接口的功能和基本组成(1)接口的功能实现主机和外部设备的通信联络控制进行地址译码和设备选择:当CPU送来选择外设的地址码后,接口必须对地址进行译码以产生设备选择信息,使主机能和指定外设交换信息实现数据缓冲:在接口电路中,一般设置一个或几个数据缓冲寄存器,用于数据的暂存,以避免因速度不一致而丢失数据。
在传送过程中,先将数据送入数据缓冲寄存器中,然后再送到外部设备或主机中去数据格式的变换:在输入或输出操作过程中,为了满足主机或外设的各自要求,接口电路中必须具有实现各类数据相互转换的功能,如:并-串转换、串-并转换、模-数转换、数-模转换以及二进制数和ASCII码的相互转换等传递控制命令和状态信息:当CPU要启动某一外设时,通过接口中的命令寄存器向外设发出启动命令;当外设准备就绪时,则有“准备好”状态信息送回接口中的状态寄存器,为CPU提供反馈信息,告诉CPU,外设已经具备与主机交换数据的条件(2)接口的基本组成接口中要分别传送数据信息、控制信息、和状态信息,数据信息、控制信息和状态信息都通过数据总线来传送。
大多数计算机都把外部设备的状态信息视为输入数据,而把控制信息看成是输出数据,并在接口中分设各自相应的寄存器,赋以不同的端口地址,各种信息分时地使用数据总线传送到各自的寄存器中接口与端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端口是指接口电路中可以被CPU 直接访问的寄存器,若干个端口加上相应的控制逻辑电路才组成接口通常,一个接口中包含有数据端口、命令端口和状态端口。
一种基于μC/OS-Ⅱ空间机器人操作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现在随着国家对空间探索的日益重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渴求,空间机器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卫星维护、空间科学探索等领域,成为了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空间机器人操作系统是指在软硬件结合的特殊环境下,支配机器人行为的软件系统。
空间机器人的任务要求系统具有实时性、可靠性、安全性和容错性等特殊性能。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需要一个高效的,可靠的和安全的机器人操作系统。
而μC/OS-Ⅱ是一种小巧、高效、可靠的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航天、军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研究旨在将μC/OS-Ⅱ操作系统应用于空间机器人的操作系统中,探究其是否可以满足空间机器人的实时、可靠、安全等特殊性能要求,并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研究内容和思路(一)研究内容1.对空间机器人操作系统的特殊要求进行研究;2.研究μC/OS-Ⅱ操作系统的基本特点、结构和实现原理,为后续的应用做好技术准备;3.将μC/OS-Ⅱ操作系统应用于空间机器人操作系统中,并进行测试和实验验证;4.对μC/OS-Ⅱ操作系统在空间机器人操作系统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二)研究思路1.先对空间机器人的特殊要求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包括其实时性、可靠性、安全性和容错性等特殊性能要求;2.研究μC/OS-Ⅱ操作系统的基本特点、结构和实现原理,明确其适用性;3.将μC/OS-Ⅱ操作系统应用于空间机器人操作系统中,完成空间机器人操作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包括内核、任务调度、程序管理、通信接口、设备驱动等;4.对μC/OS-Ⅱ操作系统在空间机器人操作系统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包括实时性、可靠性、安全性和容错性等性能评估。
三、研究计划和进度(一)研究计划1.研究阶段(2022年1月-2022年5月):(1)阅读相关文献,深入了解空间机器人操作系统的特殊要求;(2)学习μC/OS-Ⅱ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3)分析研究μC/OS-Ⅱ操作系统在空间机器人操作系统中的应用可行性;(4)设计空间机器人操作系统的结构和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