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招生专业和研究方向一览表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3
《研究生专业目录》研究生专业目录,指的是关于研究生阶段的各个专业的详细目录。
本文将对研究生专业目录进行详细介绍,帮助读者了解不同领域的研究生专业方向。
一、理工科专业:1.电子与通信工程:主要研究电子技术与通信工程方面的理论与应用,培养电子通信系统设计与调试能力。
2.信息与计算科学:主要研究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方面的理论与方法,培养高级计算机应用能力。
3.控制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控制理论与工程技术方面的理论与方法,培养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能力。
4.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培养新材料设计与制备能力。
5.机械工程:主要研究机械工程方面的理论与应用,培养机械设计与制造能力。
6.能源与动力工程:主要研究能源与动力工程方面的理论与应用,培养能源与动力系统设计与优化能力。
7.环境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环境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培养环境监测与治理能力。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1.金融学:主要研究金融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培养金融投资与风险管理能力。
2.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学理论与政策,培养经济分析与决策能力。
3.会计学:主要研究会计学原理与方法,培养会计信息管理与财务决策能力。
4.工商管理:主要研究企业管理与战略,培养企业经营与领导能力。
5.市场营销:主要研究市场分析与营销策略,培养市场营销与品牌推广能力。
6.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培养人力资源开发与员工关系管理能力。
三、人文社科类专业:1.文学与文化研究:主要研究文学与文化理论与批评,培养文学创作与文化研究能力。
2.历史学:主要研究历史学理论与方法,培养历史文献研究与历史文化分析能力。
4.教育学:主要研究教育学理论与实践,培养教育教学与教育管理能力。
5.法学:主要研究法学理论与法律实务,培养法律研究与法律服务能力。
6.社会学:主要研究社会学理论与社会调查,培养社会问题分析与社会组织管理能力。
以上是研究生专业目录的部分内容,每个专业都有其独特的研究方向与培养目标。
考研专业目录1. 文学类专业1.1 中国语言文学•考研方向: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等。
•就业领域: 高校教师、文化机构编辑、出版社编辑。
1.2 外国语言文学•考研方向: 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等。
•就业领域: 翻译公司、外企、高校教师。
1.3 新闻学与传播学•考研方向: 新闻传播理论与方法、媒介经济与管理、传媒技术与创新等。
•就业领域: 新闻媒体、广告公关、传媒公司等。
2. 工学类专业2.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方向: 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等。
•就业领域: 互联网公司、IT企业、科研院所等。
2.2 电子信息工程•考研方向: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信号处理与系统等。
•就业领域: 通信设备公司、电子产品制造公司、研究院所等。
2.3 化学工程与技术•考研方向: 化工原理及工艺、化学过程模拟与优化、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等。
•就业领域: 化工企业、环保部门、石油石化公司等。
3. 管理学类专业3.1 工商管理•考研方向: 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
•就业领域: 企业管理岗位、金融机构、市场营销岗位等。
3.2 人力资源管理•考研方向: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
•就业领域: 人力资源部门、人力资源顾问公司、培训机构等。
3.3 会计学•考研方向: 会计信息系统、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
•就业领域: 会计师事务所、财务部门、税务部门等。
4. 医学类专业4.1 临床医学•考研方向: 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等。
•就业领域: 医院、诊所、科研机构等。
4.2 药学•考研方向: 药物制剂、药物分析、药物代谢与药效学等。
•就业领域: 药企、医药研发机构、药店等。
4.3 中医学•考研方向: 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医临床诊疗学等。
•就业领域: 中医医院、中药企业、养生保健机构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考研专业目录,不同专业方向的考研课程设置会有所差异。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跨专业报考加试要求注:未在此表中列出的专业,跨专业报考不需加试。
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内容范围001理学院1、数学(理)教材自选2、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教程》(第一版)周世勋高等教育出版社3、电动力学《电动力学》(第三版)郭硕鸿高等教育出版社4、半导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刘恩克国防工业出版社002光电工程学院1、物理光学,《工程光学》郁道银等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光电检测《光电检测技术》雷玉堂中国计量出版社3、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费业泰机械工业出版社或《误差分析与不确定度评定》沙定国中国计量出版社003机电工程学院1、材料力学《材料力学》刘鸿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理论力学《理论力学》(第六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3、机械原理《机械原理》(第七版)孙桓高等教育出版社4、机械零件《机械设计》(第八版)濮良贵高等教育出版社5、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版卢玉明高等教育出版社004电子信息工程学院1、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路部分)康华光高教出版社2、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线性系统》第三版吴大正高等教育出版社3、微机原理及应用《微机原理及应用》潘名莲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005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1、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谭浩强等清华大学出版006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物理化学II 《物理化学》第五版(上下册)天津大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2、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张联盟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007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1、分析化学《分析化学》(第六版)华东理工大学分析化学教研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2、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第四版(上下册)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3、有机化学《有机化学》(第二版)徐寿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4、无机化学《无机化学》(第三版)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008生命科学技术学院1、微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接口原理与接口技术》周荷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52、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第三版)陈生潭、郭宝龙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3、生物化学《生物化学》(上、下册)沈同、王镜岩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4、微生物学《微生物学》(第2版) 沈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009经济管理学院1、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第五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微观经济学——原理、案例及应用》陈建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2、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第二版苏东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产业经济学教程》杨公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3、管理学《管理学》(第二版)周三多高等教育出版社《管理学》郑美群、康晶吉林人民出版社4、运营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张群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生产与运作管理》陈荣秋马士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5、会计学《初级会计实务》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即会计职称考试用书)2007年以后版本均可。
研招网专业目录一、理工类专业1. 工学• 1.1 机械工程• 1.2 材料科学与工程• 1.3 电气工程• 1.4 信息与通信工程• 1.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6 土木工程• 1.7 能源与动力工程• 1.8 化学工程与技术• 1.9 测控技术与仪器2. 理学• 2.1 数学与应用数学• 2.2 物理学• 2.3 化学• 2.4 生物学• 2.5 地理科学• 2.6 天文学二、文史类专业1. 文学• 1.1 中国语言文学• 1.2 外国语言文学• 1.3 口译• 1.4 翻译• 1.5 新闻传播学2. 历史学• 2.1 考古学• 2.2 民族学• 2.3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2.4 旅游学三、法学类专业1. 法学• 1.1 法学• 1.2 人权学• 1.3 社会法学• 1.4 经济法学2. 政治学• 2.1 政治学与行政学• 2.2 国际政治• 2.3 国际事务与国际组织四、经济管理类专业1. 经济学• 1.1 经济学• 1.2 财政学2. 管理学• 2.1 工商管理• 2.2 会计学• 2.3 人力资源管理• 2.4 旅游管理五、教育学类专业1. 教育学• 1.1 教育学• 1.2 心理学2. 体育学• 2.1 体育学• 2.2 运动训练六、医学类专业1. 基础医学• 1.1 基础医学2. 临床医学• 2.1 临床医学3. 中医学• 3.1 中医学4. 护理学• 4.1 护理学以上是研招网提供的专业目录,覆盖了理工类、文史类、法学类、经济管理类、教育学类以及医学类等多个专业领域。
每个专业下面均列出了相对应的分支专业。
这些专业的设置旨在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他们提供在研究生阶段深入学习和研究的机会。
希望通过这个专业目录能够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实现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
杭州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杭师大”)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知名高校,其在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均有着深厚的学术积淀和雄厚的学科实力。
本文将围绕杭师大2023年研究生(含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展开介绍,以帮助广大考生了解相关信息,顺利报考心仪的学位课程。
一、招生专业及研究方向1.1 教育学类教育学一级学科招生,研究方向包括教育史与教育思想史、比较教育、学校管理与教育行政、教育技术、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
1.2 文学类文学一级学科招生,研究方向包括古典文献、我国古代文学、我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
1.3 历史学类历史学一级学科招生,研究方向包括我国古代史、我国近现代史、世界史、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等。
1.4 心理学类心理学一级学科招生,研究方向包括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心理评估与干预、应用心理学、认知与神经科学等。
1.5 数学类数学一级学科招生,研究方向包括基础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与控制论、计算数学等。
二、招生计划2.1 招生名额按照学校招生计划,各专业拟招收硕士研究生XX人,博士研究生XX 人。
具体名额以学校最终公布的为准。
2.2 报名条件(1)报考硕士研究生者,须具有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及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2)报考博士研究生者,须具有全日制普通硕士研究生毕业及博士研究生入学资格。
2.3 录取规则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以及学校招生办法,对报考研究生者进行统一笔试和面试。
三、招生政策3.1 推免生对符合条件的推免生,学校将制定具体的招生政策。
在推免免试的情况下,学校将以学校招生政策规定的招生专业、学生来源评选推免生。
3.2 师范生对师范生招生计划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单独录取。
录取方式为接收国家监控录取线,合格报到即可录取。
3.3 留学生学校将根据国家及自身的有关政策,面向国际招生,并按照国家及学校规定的报名和录取方式进行。
四、招生政策4.1 奖学金政策学校将按照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办法的规定进行评选,对获得奖学金的研究生提供学费减免和生活补助。
研究生专业目录大全
1、农学:农业经济管理、植物保护、园艺、植物病理学、种子
科学与工程、蔬菜生产、果树学、茶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森林
保护学、植物遗传育种、园林规划设计、农艺学等。
2、动物科学:动物遗传育种、动物医学、生理学、动物繁殖与
育种学、动物生态学、动物育种、兽医竞赛学、动物化学、药物学、
免疫学、生物工程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等。
3、农林经济管理:农林经济学、农业经济管理、农村发展与管理、森林资源经济学、林业经济学、渔业经济学、农村社会学等。
4、药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临床药学、药物化学、微生物医学、植物化学、制药工程等。
5、兽医: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家畜疾病诊断学、兽医
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外科学、手术学、兽药学等。
6、园艺:景观园艺学、植物保护学、园艺物理学、观赏园艺学、设施园艺学、果树园艺学、瓜果园艺学、树木园艺学、蔬菜园艺学等。
7、食品科学:食品安全与卫生学、食品加工学、食品质量与检
验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饮料工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乳品工程等。
8、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经济、水资源与水利
工程、污染控制与修复、资源环境科学、自然地理学等。
2024研究生科目名录
以下是可能的2024研究生科目名录,具体科目名称可能因学校、专业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1. 全球经济与金融
2.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3.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分析
4. 网络安全与信息保护
5. 医学科学与生物技术
6. 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
7.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
8. 心理学与行为科学
9. 教育学与教育管理
10. 社会学与社会政策
11. 电子工程与通信技术
12. 电力与能源工程
13. 材料科学与工程
14.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技术
15. 航空航天工程与技术
1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7. 传媒与传播学
18.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19. 文化与艺术管理
20. 法学与国际关系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示例列表,实际的研究生科目名录可能会根据不同学校的设定有所变化。
建议您查阅目标学校的官方网站或相关的教育机构以获取确切的信息。
本科研究生专业对照目录
高等教育学(不可在本科招收)
本科:高等教育学
研究生:教育学、大学管理学、教育政策与领导、教育研究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
本科: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国共产党历史、政治学理论
心理学
本科:心理学
研究生:社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物理学
本科:物理学
研究生:凝聚态物理学、量子物理学、原子分子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数理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化学
本科:化学
研究生: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材料学、生物化学
生物学
本科:生物学
研究生:生物物理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微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
环境科学
本科:环境科学
研究生:环境工程、环境管理、环境科学、环境毒理学、环境设计、
资源环境科学
地理学
本科:地理学
研究生: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城市规划与地理信息系统、生态
学
大气科学
本科:大气科学
研究生:大气物理学、大气化学、大气环境科学、大气污染与控制、
气候变化与战略、大气系统科学
地球物理学
本科:地球物理学。
2024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参考一、前言随着国家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对研究生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硕士研究生招生也成为了高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帮助广大考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我们将对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进行详细介绍,并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二、工科类专业1.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类专业包括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等方向。
这些专业对电子信息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考生可以选择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进行选择。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等方向。
这些专业在当前社会信息化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是研究生考生比较热门的专业方向。
3.材料科学与工程类材料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等方向。
随着材料工程与新材料的不断发展,材料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对高端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三、理工类专业1.物理学类物理学类专业包括粒子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等方向。
这些专业对物理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是物理爱好者和科研工作者的首选专业之一。
2.数学类数学类专业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方向。
这些专业对数学理论和应用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是理工科领域的重要学科方向。
3.化学类化学类专业包括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方向。
这些专业对化学理论和实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是化学领域的重要学科方向。
四、医学类专业1.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学专业对医学影像设备及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医疗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专业对医学临床实践和疾病诊断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是医学领域的主要学科方向之一。
3.药学药学专业对药物研发和药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在医药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五、文史类专业1.国际关系国际关系专业对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和国际组织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在国际事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024年硕士研究生各专业招生计划
一、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 招生人数:XX人
2. 学制:3年
3. 研究方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计算机系统结构
4. 考试科目:英语、数学、计算机专业基础
5. 培养方式:全日制学习
6. 备注:本专业需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适合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报考。
二、专业名称:法学
1. 招生人数:XX人
2. 学制:3年
3. 研究方向: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
4. 考试科目:英语、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及法律实务
5. 培养方式:全日制学习
6. 备注:本专业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适合法学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报考。
三、专业名称:金融学
1. 招生人数:XX人
2. 学制:3年
3. 研究方向:货币政策、金融市场、风险管理
4. 考试科目:英语、数学、金融学基础及实务
5. 培养方式:全日制学习
6. 备注:本专业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和金融基础知识,适合经济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报考。
四、专业名称:教育学
1. 招生人数:XX人
2. 学制:3年
3. 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政策研究
4. 考试科目:英语、教育学基础理论及研究方法
5. 培养方式:全日制学习
6. 备注:本专业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教育基础知识,适合教育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报考。
研究生专业目录研究生专业目录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专业的设置直接关系到培养高水平的科研和专业人才,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研究生专业,主要分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和医药卫生四个领域。
自然科学专业:1. 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数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方法,培养数学研究和教学能力。
2. 物理学:研究物质的性质、运动和能量转换等,培养物理研究和应用能力。
3.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培养化学研究和实验技能。
4. 生物科学:研究生物基本单位、结构和功能,培养生物研究和实验技能。
工程技术专业: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计算机系统及其应用,培养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创新能力。
2. 电子信息工程:研究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培养电子信息技术研发和应用能力。
3. 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材料的性能、制备和应用,培养材料科学和工程的创新能力。
4. 机械工程:研究机械结构和运动原理,培养机械工程设计和制造能力。
社会科学专业:1. 经济学:研究经济运行规律和经济政策,培养经济理论和实践研究能力。
2. 心理学:研究心理过程和行为,培养心理学研究和咨询能力。
3. 社会学:研究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培养社会学研究和分析能力。
4. 政治学:研究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培养政治学研究和决策能力。
医药卫生专业:1. 临床医学:研究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培养医学研究和医疗技术应用能力。
2. 药学:研究药物的研发和药物治疗效果,培养药学研究和药物管理能力。
3. 公共卫生学:研究公共卫生问题和防病措施,培养公共卫生政策和健康管理能力。
4. 医学影像学:研究医学影像技术和诊断方法,培养医学影像学研究和临床应用能力。
以上只是部分研究生专业的介绍,每个专业都有其具体的研究方向和培养目标。
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术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各个领域推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