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10
分析化学复习题总汇答案一、选择题1. 化学分析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哪些?A. 重量分析法B. 滴定分析法C. 光谱分析法D. 所有选项答案:D2. 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是什么?A. 颜色变化B. pH值的变化C. 电导率的变化D. 所有选项答案:D3. 以下哪种仪器不适用于紫外-可见光谱分析?A. 紫外分光光度计B. 原子吸收光谱仪C. 红外光谱仪D. 荧光光谱仪答案:B二、填空题1. 在酸碱滴定中,当溶液的pH值等于该酸的_________时,称为中性点。
答案:pKa2. 重量分析法中,通过测量沉淀的_________来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答案:质量三、简答题1. 简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答案: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是基于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能力来定量分析元素含量的方法。
当基态原子吸收了与该元素特征波长相对应的光时,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通过测量吸收光的强度,可以定量分析元素的含量。
2. 什么是标准溶液?为什么在化学分析中需要使用标准溶液?答案:标准溶液是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它在化学分析中用于校准仪器、制备工作曲线或直接用于滴定分析。
使用标准溶液可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四、计算题1. 某学生在进行酸碱滴定实验时,用0.0500 mol/L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了25.00 mL的HCl溶液。
计算HCl溶液的浓度。
答案:首先,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 + HCl → NaCl + H2O,可以知道NaOH和HCl的摩尔比为1:1。
设HCl溶液的浓度为C mol/L,则:0.0500 mol/L × 25.00 mL = C × 25.00 mLC = (0.0500 mol/L × 25.00 mL) / 25.00 mLC = 0.0500 mol/L五、实验题1. 描述如何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溶液的吸光度测定。
《分析化学》复习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根据标准化法,我国标准分为四级,下面不属于这四级的是(D)。
A、国家标准B、行业标准C、企业标准D、卫生标准2.下列标准代号属于国家商业部颁布的推荐性标准是( B )。
A、SH/TB、SB/TC、QB/TD、DB/T3.下列属于重量分析法的是( D )。
A、凯氏定氮法测食品中粗蛋白的含量B、密度瓶测酒精的比重C、斐林试剂法测食品中还原糖的含量D、索氏抽提法测食品中粗脂肪的含量重量分析法主要有沉淀法(被测组分形成难溶化合物沉淀)、气化法(通过加热或用其他方法使样品中某种挥发性组分逸出)、电解法(电解原理,使金属离子在电极上析出)4.一化学试剂瓶的标签为红色,其英文字母的缩写为( B )。
A、GRB、ARC、CPD、LR5.一化学试剂瓶的标签为绿色,其英文字母的缩写为( A )。
A、GRB、ARC、CPD、LR6.滴定管的最小刻度为( A )。
A、0.1mlB、0.01mlC、1mlD、0.02ml7.用于配制标准溶液的试剂的水最低要求为( C )。
A、一级水B、二级水C、三级水D、四级水8.下列溶液中需要避光保存的是( B )。
A、氢氧化钾B、碘化钾C、氯化钾D、硫酸钾9.贮存易燃易爆,强氧化性物质时,最高温度不能高于( C )。
A、20℃B、10℃C、30℃D、0℃10.配制0.2mol/L 的H2SO4溶液,应选用( A )量取浓酸。
A、量筒B、容量瓶C、酸式滴定管D、移液管11.由组批或货批中所抽取的样品称之( B )。
A、采样B、检样C、原始样品D、平均样品12.把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的样品称为( C )。
A、检验样品B、平均样品C、原始样品D、仲裁样品13.可用“四分法”制备平均样品的是( A )。
A、稻谷B、蜂蜜C、鲜乳D、苹果14.对样品进行理化检验时,采集样品必须有( B )。
A、随机性B、代表性C、典型性D、适时性15.湿法消化常用的消化剂是( C )。
第一章、绪论1.分析化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有何作用?2.从学习和生活实践中举出一列说明分析化学所起的作用?3.分析化学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如何分类?4.“分析化学”和“化学分析”在概念上有什么不同?5.进行分析化学有哪些步骤?6.分析工作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胜任好本职工作?7.要学好分析化学,你有什么打算?二、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结果处理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误差是医院真实值为标准的,偏差是以平均值为标准的。
实际工作获得的所谓“误差”,实质上仍是偏差B.对某项测定来说,它的系统误差大小是可以测量的C.对偶然误差来说,大小相近的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D.某测定的精密度愈好,则该测定的准确度愈好2.在滴定分析中,出现的下列情况,那种导致系统误差()A.试样未经充分混匀B.滴定管的读数读错C.滴定时有滴液溅出D.砝码未经校准3.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就统计规律来讲,其()A.数值固定不变B.正误差出现的概率大于负误差C.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小,小无误差出现的概率大D.数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均等4.分析测定中出现的下列情况,何种属于偶然误差()A.滴定时所加的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物质B.某分析人员几次读数读取同一滴定管的数值不一致C.某分析人员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总是偏高或偏低D.滴定时发现有少量的溶液溅出5.可用下列哪种方法减少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A.进行对照试验B.进行空白试验C.进行仪器校准D.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6.有计算器算的2.236×101124÷1.036×0.2000的结果为12.004471,按有效数值运算规则应将结果修约为()A.12 B.2.0 C.12.00 D.12.0047.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是四位的是()A.0.025B.0.0234C.10.030D.40.02﹪8.下列数据中包含两位有效位的是()A.PH=6.5B.-5.3C.10.0D.0.029.PH=10.20,有效数字的位数是()A.四位B.三位C.两位D.不确定10.在秤量样品时试样会吸收微量的水分,这属于()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过失误差D.没有误差11.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这是()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过失误差D.没有误差12.有四位同学测定同一试样,最后报告测定结果的平均偏差如下,其中正确的是()A.0.1285﹪B.0.1﹪C.0.128﹪D.0.12850﹪13.测得某水泥熟料中的SO的含量,秤取试样量为2.2g下列的那份报告是合理的3()A.2.085﹪B.2.08﹪C.2.09﹪D.2.1﹪的含量,称取样品的质量为2.4650g,下面的那份报告是合理14分析硅酸盐样品中的SiO2的()A.62.37%B.62.3﹪C.62.4﹪D.62﹪15.用25ml的移液管移取的溶液的体积应记录为()A.25mlB.25.0mlC.25.00mlD.25.000ml1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偏差是测定值与真实值之差B.平均偏差常用来表示一组测定数据的精密度C.平均偏差表示精密度的缺点是缩小了大误差的影响D.平均偏差表示精密度的优点是比较简单的17.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标准偏差能较好的反映测定数据的精密度B.标准偏差表示单次测定的结果的相对偏差C.变异系数即为相对平均偏差D.标准偏差又称变异系数18.某学生测定铜合金中铜含量,得到以下数据:62.54% ,62.46% ,62.50% ,62.48% ,62.52% 。
一、 选择题B1 按任务分类的分析方法为ABC9按待测组分含量分类的方法是A. 常量组分分析B. 微量组分分析C.ABC20仪器分析法的特点是A. 准确B. 灵敏C. 快速D. 价廉 二、是非题 x1、分析化学的任务是测定各组分的含量。
x 2 、定量分析就是重量分析。
V 3、“主/常量”是表示用常量样品分析主成分。
x 4 、测定常量组分,必须采用滴定分析。
x 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仪器分析将完全取代化学分析。
分析天平一、选择题A1、用半机械加码电光天平称得空称量瓶重为,指数盘外围的读数为 E2、用电光天平称得某样品重,光幕上的读数为、用万分之一天平称量一物品,下列数据记录正确的是A. 18.032gB.18.03235gC.18.03230gD.18.0324gE.18.03gC4用电光天平称量某样品时,用了 2g 和5g 的砝码各一个,指数盘上的读数是560mg,光幕标尺上的读数是,则此样品的质量为A.7.56004g B.7.0456gC.7.5604gD.7.5640gE.7.4560gA5、分析天平的灵敏度应为增加1mg 质量使光幕上微分标尺移动小格 小格 小格 小格 小格B6、用直接法称量某样品质量时,若称量前微分标尺的零点停在光幕标线左边,并相差 该样品的质量为,则该样品的真实质量为A. 15.2772gB.15.2770gC.15.2774gD.15.2752gE.15.2792gB7、定量分析中称取多份样品或基准物质时采用A.直接称量法B.递减称量法C.固定质量称量法 和B 均可和C 均可B2、C3、A4、E5、A.无机分析与有机分析 C.常量分析与微量分析 E 、重量分析与滴定分析在半微量分析中对固体物质称样量范围的要求是 A . -1g -0.1g -0.01g -0.0001g E.1g 酸碱滴定法是属于 A. 重量分析 B. 电化学分析 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是属于 A. 定性分析 B. 定量分析 在定性分析化学中一般采用 A. 仪器分析 B. 化学分析B.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D. 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C. 化学分析 C. 结构分析D. C. 常量分析D. 以上 D. 光学分析 化学分析 微量分析E. E. DE6、 BC7、 DE8、 列分析方法按对象分类的是A. 结构分析B. 化学分析 列分析方法为经典分析法的是A. 光学分析B. 重量分析 列属于光谱分析的是A. 色谱法B. 电位法C.C. C. 仪器分析滴定分析永停滴定法D. D. 无机分析色谱分析E. E. D. 红外分光光度法E. 色谱分析 仪器分析 半微量分析有机分析电化学分析E. 核磁共振波谱法痕量组分分析 D. 常量分析 E. 微量分析E. 适合于常量分析2 小格,在此状态下称得C8当天平开启时,不能触动天平,其原因是A. 避免震动天平B. 避免天平梁摆动C. 避免玛瑙刀口磨损D. 避免天平重心偏移E. 避免零点变动B9、下列部件中可用于调节天平零点的是A. 重心调节螺丝B. 平衡调节螺丝C. 升降枢纽D. 水平仪E. 指针E10、欲称取13gNa2$6 5H0试剂配制溶液,应选用A. 半机械电光天平B. 全机械电光天平C. 微量天平D. 电子天平E.托盘天平BD11、使用半机械加码电光天平时,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 天平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砝码B•固体样品可以直接放在称量盘上C. 取放称量物或加减砝码时,关闭升降枢纽D. 光幕标尺向右移动,加法吗E. 读数时,升降枢纽全部打开ABC12使用分析天平称量时,正确的操作是A. 加减法吗或称量物时,应将天平休止B. 称量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载荷C. 试加砝码的顺序是先大后小D. 称量前必须调零点E. 每次试加砝码后,都可以将升降枢纽全部打开ABCD13在称量过程中若吊耳脱落,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 启动或休止天平时动作太重或太快B. 取放称量物或加减砝码时未休止天平C. 天平位置不水平D. 盘托过高E. 天平梁摆动过快CDE14 下列称量中哪些不用调零点A. 空称量瓶的质量B. 装有样品的称量瓶的质量C. 从一装有样品的称量瓶中称出一份质量约为m的样品D. 从一装有样品的称量瓶中称出多份质量约为m的样品E. 称取一份指定质量为m的样品BDE15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为称量方便,打开天平的前门B. 用软毛刷轻轻清扫天平盘和天平箱C. 冷物品直接放进天平称量D. 热物品冷却至室温后再称量E. 称量完后切断电源二是非题x1 天平的灵敏度越高,则稳定性越好。
1238 分析化学复习题1、银量法中,以铁铵矾作指示剂,用NH4SCN为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Ag+,称为()法。
A、莫尔B、佛尔哈德C、碘D、法扬斯答案: B2、各次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称为()。
A、误差B、公差C、相对偏差D、偏差答案: D3、配制1mol ·L-1 NaOH溶液500ml,应称取()g固体NaOH。
A、 2B、 5C、10D、 20答案: D4、将2.4374修约为四位有效数字是()。
A、 2.437B、 2.438C、 2.43D、 2.436答案: A5、从1L1mol ·L-1的NaOH溶液中取出100mL,取出的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mol ·L-1? ()A、 0.5B、 1C、 1.5D、 2答案: BA、称量瓶B、容量瓶C、锥形瓶D、安瓿答案: A7、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应()。
A、穿戴工作服B、戴手套C、有第二者陪伴D、自己独立完成答案: C8、在进行容量仪器的矫正时所用的标准温度是()℃。
A、 15B、 20C、18D、 19答案: B9、滴定管在记录读数时,小数点后应保留()位。
A、 1B、 2C、 3D、 4答案: B10、下面不宜加热的仪器是()。
A、试管B、坩埚C、蒸发皿D、移液管答案: D11、现需要配制0.1000mol/L KCl溶液,下列仪器中最合适的量器是()。
A、容量瓶B、量筒C、刻度烧杯D、酸式滴定管答案: AA、眼睛看着滴定管中液面下降的位置B、眼睛注视滴定管流速C、眼睛注视滴定管是否漏液D、眼睛注视被滴定溶液颜色的变化答案: D13、放出移液管中的溶液时,当液面下降至管尖后,应等待()以上。
A、 5sB、10sC、15sD、 20s答案: C14、制作馒头时,需加入面碱(主要含碳酸钠),如果面碱放多了,蒸出的馒头会发黄,且口感不好。
为除去过多的面碱,做馒头时可加入适量的()。
A、食醋B、食盐C、料酒D、味精答案: A15、下列关于浓硫酸的描述错误的是()。
分析化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离子选择电极产生膜电位,是由于( C )。
A.Donan 电位的形成B.扩散电位的形成C.扩散电位和Donan 电位的形成D.氧化还原反应2、pH 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 ( C )。
A.内外溶液中 H + 浓度不同B.内外溶液的 H + 活度系数不同C.内外玻璃膜表面特性不同D.内外参比电极不一样3、pH 玻璃电极产生酸误差的原因是 ( B )。
A.玻璃电极在强酸溶液中被腐蚀B.H + 与H 2O 形成H 3O +,结果H +降低, pH 增高C.H + 浓度高,它占据了大量交换点位, pH 值偏低D.在强酸溶液中水分子活度减小,使H + 传递困难,pH 增高4、使pH 玻璃电极产生钠差现象是由于 ( B )。
A.玻璃膜在强碱性溶液中被腐蚀B.强碱溶液中 Na + 浓度太高C.强碱溶液中 OH -中和了玻璃膜上的 H +D.大量的 OH - 占据了膜上的交换点位5、电位法测定时,溶液搅拌的目的( C )。
A.加速离子的扩散,减小浓差极化B.让更多的离子到电极上进行氧化还原反应C.缩短电极建立电位平衡的时间D.破坏双电层结构的建立6、氟离子选择电极在使用前需用低浓度的氟溶液浸泡数小时,其目的( D )。
A.清洗电极B.检查电极的好坏C.检查离子计能否使用D.活化电极7、 可见区、紫外区、红外光区、无线电波四个电磁波区域中,能量最大和最小的区域分别为( A )。
A.紫外区和无线电波区B.可见光区和无线电波区C.紫外区和红外区D.波数越大8、下列不是吸收光谱特征参数的是( C )。
A.max λB.min λC.尖峰D.末端吸收9、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主要决定于 ( C )。
A.原子核外层电子能级间的跃迁B.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C.分子的电子结构D.原子的电子结构10、一有色溶液符合比尔定律,当浓度为c 时,透射比为T 0,若浓度增大一倍时,透光率的对数为 ( D ) 。
复习题第一套:一、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A型题(在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1. 电位法属于A. 沉淀滴定法B. 配位滴定法C. 电化学分析法D. 光谱分析法E. 色谱法2. 用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应选择的方法是A. 永停滴定法B. 电位滴定法C. 直接电位法D. 电导法E. 电解法3.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常选用的指示电极是A. 氢电极B. 锑电极C. 玻璃电极D. 银-氯化银电极E. 甘汞电极4. 永停滴定法是属于A. 电位滴定B. 电流滴定C. 电导滴定D. 氧化还原滴定E. 酸碱滴定5. 消除玻璃电极的不对称电位常采用的方法是A. 用水浸泡玻璃电极B. 用热水浸泡玻璃电极C. 用酸浸泡玻璃电极D. 用碱浸泡玻璃电极E. 用两次测定法6. pH计上的温度补偿器的作用是A. 是待测溶液的pH值与标准溶液的pH值爆出一致B.是待测溶液的温度与标准溶液的温度保持一致C. 调节适当的电位抵消因温度的改变对电位测定的影响D. 调节待测溶液的温度抵消因温度的改变对电位测定的影响E.使电位测定的重复性好7. 不同波段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能量,其能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A. 微波、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B. X射线、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无线电波C.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 D. 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E. 红色光、橙色光、黄色光、绿色光、青色光8. 测定Fe3+含量时,加入SCN显色剂,生成的配合物是红色的,则此配合物吸收了白光中的A. 红光B. 绿光C. 紫光D. 蓝光E. 青光9.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的波长范围是A. 200~1000nmB. 400~760nmC. 1000nm以上D. 200~400nmE. 200nm以下10.在分光光度分析中,透过光强度(It )与入射光强度(I)之比,即It/Io称为A. 吸光度B. 透光度C. 吸光系数D. 光密度E. 消光度11. 在测绘吸收光谱曲线时,如果其它条件都不变,只增加吸收池的厚度,则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和峰的高度将A. 峰位向长波方向移动,峰高增加B. 峰位向短波方向移动,峰高增加C. 峰位不移动,峰高降低D. 峰位不移动,峰高增加E. 峰位不移动,峰高不变12. 让一束白光通过棱镜,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A. 激发B. 色散C. 折射D. 衍射E. 散射13. 某有机化合物在波长为200~800nm光区,没有吸收,则该有机化合物可能是A. 苯甲醛B. 苯乙酮C. 苯乙烯D. 环己烷E. 1,3-丁二烯14.关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吸收光谱的形状与测定溶液的温度有关B. 吸收光谱的形状与配制溶液所选用的溶剂有关C. 吸收峰位取决于电子跃迁能级差D. 吸收强度取决于电子跃迁几率E.与pH有关15.红外光谱又称为A. 电子光谱B. 分子振动-转动光谱C. 核磁共振光谱D. 原子发射光谱E. 院子吸收光谱16. 红外光谱所吸收的电磁波是A. 微波B. 可见光C. 红外光D. 无线电波E. 紫外光17. 双原子分子的振动形式有A. 一种B. 二种C. 三种D. 四种E. 五种18. 红外光谱图中用作纵坐标的标度是A. 吸收度AB. 光强度IC. 百分透光率T%D. 波数E. 波长19. 红外光谱与紫外光谱比较A. 红外光谱的特征性强B. 紫外光谱的特征性强C. 红外光谱与紫外光谱特征性均不强D. 红外光谱与紫外光谱的特征性均强E.红外光谱与紫外光谱特征性的强弱视具体情况而定20.线性分子振动自由度有A. 2个B. 3个C. 3N个D.(3N-5)个E.(3N-6)个21. 在分配柱色谱中,分配系数K值小的组份A.被吸附的不牢固 B.在流动相中浓度低 C.移动速度慢 D.移动速度快 E.在柱内保留时间长22. 设某组份在薄层色谱中展开后,斑点中心到原点的距离为x,起始线到溶剂前沿的距离为y,则该斑点的Rf值为A.x/y B.y/x C.x/(x+y) D.y/(x+y) E. 前面四种计算方法都不对23. 色谱法按操作不同可分为A.气-液色谱气-固色谱液-液色谱液-固色谱 B.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色谱 C.柱色谱薄层色谱纸色谱 D.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毛细管电泳色谱 E.硅胶柱色谱氧化铝色谱大孔树脂柱色谱活性炭柱色谱24.分配系数K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某一组份在两相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浓度比值,色谱机制不同,K的含义不同,在吸附色谱中,K称为A.吸附平衡常数 B.交换系数 C.渗透系数 D.分配系数 E.溶解平衡常数25. 吸附色谱法是依据物质的哪种性质而进行的分离分析方法A. 极性 B.溶解性 C.离子交换能力 D. 分子大小 E.熔沸点26. 下列哪种活性级别的硅胶吸附性最强A. Ⅴ B.Ⅱ C.Ⅰ D.Ⅲ E.Ⅳ27. 下列各官能团极性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C=C<<R-O-R< -COO- < -C=O < -CHO B.-CHO< -NH2 <-OH <Ar-OH <-COOHC.-OH >-CHO>>C=O>-COO- >R-O-R D.-COOH>-NH2 >-OH >-CHO >-NO2E.-COOH >-OH >>C=>-CHO>-NH228. 下列操作步骤中,不属于纸色谱和薄层色谱共有的操作是:A.活化 B.点样 C.展开 D.斑点定位 E.定性与定量29.气相色谱图的横坐标是A. 时间B. 体积C. 质量D. 浓度E. 温度30. 分配柱与吸附柱的主要区别在于A.柱内径不同 B. 柱长不同 C. 柱的材料不同 D. 固定相不同 E. 柱温不同31. 在HPLC的液-固吸附色谱中,下列哪种固定相已淘汰A. 无定形全多孔硅胶B. 球形全多孔硅胶C. 堆积硅珠D. 表孔硅胶E. 高分子多孔微球32. 反相键合相色谱法适于分离A. 分子量小的脂溶性化合物 B.非极性至中等极性的化合物 C. 极性强的化合物 D. 糖类 E. C+D33. 高效液相色谱中梯度洗脱具有很多优点,不正确的说法是A.分析周期短 B. 分离效果好 C. 重现性好 D. 峰形好,且很少拖尾 E. 提高检测灵敏度34. 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含量测定时,对系统性能的要求A. 理论塔板数越高越好B. 柱长尽可能越长C. 理论塔板数、分离度符合系统适用性的各项要求,分离度一般须>1.5D. 依次测定相邻两峰分离度一般须>1E. 由于采用内标法,对照品法,系统的性能无需严格要求35.荧光光谱分析的主要优点是A.准确度高 B.灵敏度高 C.仪器简单 D.操作简便 E.精密度高36. 用荧光分析法定量测定时,采用低浓度样品,并需采用对照品法和作溶剂空白试验,是由于A.不易准确测定荧光的绝对强度。
分析化学复习题化学分析部分一、选择题1、实验室中常用于标定HCl溶液的基准物质是:A、NaOH;√B、硼砂;C、金属铜;D、邻苯二甲酸氢钾;E、NaCl2、铬黑T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它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显红色, 使用该指示剂的酸度范围是:p K a2=6.3 p K a3=11.6H2In-HIn2-In3-紫红色蓝色橙色pH < 6 pH = 8~11 pH > 12A、pH < 6;B、pH > 12;√C、pH = 8~11;D、pH = 11~ 123、当TE%≤0.1%、△PM=0.2时,用EDTA准确滴定金属离子,要求lgCKˊMY值A、≥106;B≥108; C ≥8; √D、≥64、KMnO4滴定C2O42-时,反应速度由慢到快,这种现象称作:A、催化反应;√B、自动催化反应;C、诱导反应;D、副反应.5、如果氧化还原滴定,其化学计量点位于滴定突跃中点,则两电对的所转移的电子数n1与n2之间的关系为:√A、n1= n2B、n1> n2 C、n1 < n2 D、n1= 2 n26、佛尔哈德法测定Ag+时,应在硝酸的酸性条件下进行,若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滴定,则:A、AgCl沉淀不完全;B、Ag2CrO4 沉淀不易生成;C、AgCl 无法吸附指示剂√D、Fe3+会形成Fe(OH)3↓7、莫尔法所使用的滴定剂为:A、NH4SCN;B、NaCl;√C、AgNO3;D、EDTA。
8、沉淀的类型与聚集速度有关,影响聚集速度大小的主要相关因素是:A、物质的性质B、溶液的浓度C、过饱和度√D、相对过饱和度9、有色配合物的吸光度与下述因素无关的是:A、入射光的波长B、比色皿的厚度C、有色配合物的浓度√D、配合物稳定常数的大小10、在分光光度分析中,选择参比溶液的原则是:A、一般选蒸馏水B、一般选试剂溶液√C、根据加入试剂和被测试液的颜色性质选择D、一般选择褪色溶液。
一、选择题B1按任务分类的分析方法为A.无机分析与有机分析 B.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C.常量分析与微量分析 D.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E、重量分析与滴定分析B2、在半微量分析中对固体物质称样量范围的要求是A.-1g -0.1g -0.01g -0.0001g E.1g以上C3、酸碱滴定法是属于A.重量分析B.电化学分析C.化学分析D.光学分析E.色谱分析A4、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是属于A.定性分析B.定量分析C.结构分析D.化学分析E.仪器分析E5、在定性分析化学中一般采用A.仪器分析B.化学分析C.常量分析D.微量分析E.半微量分析DE6、下列分析方法按对象分类的是A.结构分析B.化学分析C.仪器分析D.无机分析E.有机分析BC7、下列分析方法为经典分析法的是A.光学分析B.重量分析C.滴定分析D.色谱分析E.电化学分析DE8、下列属于光谱分析的是A.色谱法B.电位法C.永停滴定法D.红外分光光度法E.核磁共振波谱法ABC9、按待测组分含量分类的方法是A.常量组分分析B.微量组分分析C.痕量组分分析D.常量分析E.微量分析ABC20、仪器分析法的特点是A.准确B.灵敏C.快速D.价廉E.适合于常量分析二、是非题x1、分析化学的任务是测定各组分的含量。
x 2、定量分析就是重量分析。
√3、“主/常量”是表示用常量样品分析主成分。
x 4、测定常量组分,必须采用滴定分析。
x 5、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仪器分析将完全取代化学分析。
分析天平一、选择题A1、用半机械加码电光天平称得空称量瓶重为,指数盘外围的读数为E2、用电光天平称得某样品重,光幕上的读数为、用万分之一天平称量一物品,下列数据记录正确的是A.18.032gB.18.03235gC.18.03230gD.18.0324gE.18.03gC4、用电光天平称量某样品时,用了2g和5g的砝码各一个,指数盘上的读数是560mg,光幕标尺上的读数是,则此样品的质量为A.7.56004gB.7.0456gC.7.5604gD.7.5640gE.7.4560gA5、分析天平的灵敏度应为增加1mg质量使光幕上微分标尺移动小格小格小格小格小格B6、用直接法称量某样品质量时,若称量前微分标尺的零点停在光幕标线左边,并相差2小格,在此状态下称得该样品的质量为,则该样品的真实质量为A.15.2772gB.15.2770gC.15.2774gD.15.2752gE.15.2792gB7、定量分析中称取多份样品或基准物质时采用A.直接称量法B.递减称量法C.固定质量称量法和B均可和C均可C8、当天平开启时,不能触动天平,其原因是A.避免震动天平B.避免天平梁摆动C.避免玛瑙刀口磨损D.避免天平重心偏移E.避免零点变动B9、下列部件中可用于调节天平零点的是A.重心调节螺丝B.平衡调节螺丝C.升降枢纽D.水平仪E.指针E10、欲称取13gNa2S2O3·5H2O试剂配制溶液,应选用A.半机械电光天平B.全机械电光天平C.微量天平D.电子天平E.托盘天平BD11、使用半机械加码电光天平时,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天平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砝码B.固体样品可以直接放在称量盘上C.取放称量物或加减砝码时,关闭升降枢纽D.光幕标尺向右移动,加法吗E.读数时,升降枢纽全部打开ABC12、使用分析天平称量时,正确的操作是A.加减法吗或称量物时,应将天平休止B.称量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载荷C.试加砝码的顺序是先大后小D.称量前必须调零点E.每次试加砝码后,都可以将升降枢纽全部打开ABCD13、在称量过程中若吊耳脱落,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启动或休止天平时动作太重或太快B.取放称量物或加减砝码时未休止天平C.天平位置不水平D.盘托过高E.天平梁摆动过快CDE14、下列称量中哪些不用调零点A.空称量瓶的质量B.装有样品的称量瓶的质量C.从一装有样品的称量瓶中称出一份质量约为m的样品D. 从一装有样品的称量瓶中称出多份质量约为m的样品E.称取一份指定质量为m的样品BDE15、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为称量方便,打开天平的前门B.用软毛刷轻轻清扫天平盘和天平箱C.冷物品直接放进天平称量D.热物品冷却至室温后再称量E.称量完后切断电源二、是非题x1、天平的灵敏度越高,则稳定性越好。
绪论一、选择题B1按任务分类的分析方法为A.无机分析与有机分析 B.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C.常量分析与微量分析 D.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E、重量分析与滴定分析B2、在半微量分析中对固体物质称样量范围的要求是A.0.1-1g B.0.01-0.1g C.0.001-0.01g D.0.00001-0.0001g E.1g以上C3、酸碱滴定法是属于A.重量分析B.电化学分析C.化学分析D.光学分析E.色谱分析A4、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是属于A.定性分析B.定量分析C.结构分析D.化学分析E.仪器分析E5、在定性分析化学中一般采用A.仪器分析B.化学分析C.常量分析D.微量分析E.半微量分析DE6、下列分析方法按对象分类的是A.结构分析B.化学分析C.仪器分析D.无机分析E.有机分析BC7、下列分析方法为经典分析法的是A.光学分析B.重量分析C.滴定分析D.色谱分析E.电化学分析DE8、下列属于光谱分析的是A.色谱法B.电位法C.永停滴定法D.红外分光光度法E.核磁共振波谱法ABC9、按待测组分含量分类的方法是A.常量组分分析B.微量组分分析C.痕量组分分析D.常量分析E.微量分析ABC20、仪器分析法的特点是A.准确B.灵敏C.快速D.价廉E.适合于常量分析二、是非题x1、分析化学的任务是测定各组分的含量。
x 2、定量分析就是重量分析。
√3、“主/常量”是表示用常量样品分析主成分。
x 4、测定常量组分,必须采用滴定分析。
x 5、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仪器分析将完全取代化学分析。
分析天平一、选择题A1、用半机械加码电光天平称得空称量瓶重为12.0783g,指数盘外围的读数为A.0mgB.7mgC.8mgD.3mgE.2mgE2、用电光天平称得某样品重14.5827g,光幕上的读数为A.5mgB.5.8mgC.2mgD.27mgE.2.7mgD3、用万分之一天平称量一物品,下列数据记录正确的是A.18.032gB.18.03235gC.18.03230gD.18.0324gE.18.03gC4、用电光天平称量某样品时,用了2g和5g的砝码各一个,指数盘上的读数是560mg,光幕标尺上的读数是0.4mg,则此样品的质量为A.7.56004gB.7.0456gC.7.5604gD.7.5640gE.7.4560gA5、分析天平的灵敏度应为增加1mg质量使光幕上微分标尺移动A.10小格B.1小格C.100小格D.0.1小格E.2-4小格B6、用直接法称量某样品质量时,若称量前微分标尺的零点停在光幕标线左边,并相差2小格,在此状态下称得该样品的质量为15.2772g,则该样品的真实质量为A.15.2772gB.15.2770gC.15.2774gD.15.2752gE.15.2792gB7、定量分析中称取多份样品或基准物质时采用A.直接称量法B.递减称量法C.固定质量称量法D.A和B均可E.B和C均可C8、当天平开启时,不能触动天平,其原因是A.避免震动天平B.避免天平梁摆动C.避免玛瑙刀口磨损D.避免天平重心偏移E.避免零点变动B9、下列部件中可用于调节天平零点的是A.重心调节螺丝B.平衡调节螺丝C.升降枢纽D.水平仪E.指针E10、欲称取13gNa2S2O3·5H2O试剂配制溶液,应选用A.半机械电光天平B.全机械电光天平C.微量天平D.电子天平E.托盘天平BD11、使用半机械加码电光天平时,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天平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砝码B.固体样品可以直接放在称量盘上C.取放称量物或加减砝码时,关闭升降枢纽D.光幕标尺向右移动,加法吗E.读数时,升降枢纽全部打开ABC12、使用分析天平称量时,正确的操作是A.加减法吗或称量物时,应将天平休止B.称量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载荷C.试加砝码的顺序是先大后小D.称量前必须调零点E.每次试加砝码后,都可以将升降枢纽全部打开ABCD13、在称量过程中若吊耳脱落,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启动或休止天平时动作太重或太快B.取放称量物或加减砝码时未休止天平C.天平位置不水平D.盘托过高E.天平梁摆动过快CDE14、下列称量中哪些不用调零点A.空称量瓶的质量B.装有样品的称量瓶的质量C.从一装有样品的称量瓶中称出一份质量约为m的样品D. 从一装有样品的称量瓶中称出多份质量约为m的样品E.称取一份指定质量为m的样品BDE15、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为称量方便,打开天平的前门B.用软毛刷轻轻清扫天平盘和天平箱C.冷物品直接放进天平称量D.热物品冷却至室温后再称量E.称量完后切断电源二、是非题x1、天平的灵敏度越高,则稳定性越好。
分析化学考试复习题及答案第一部分:误差及分析数据处理一.填空:√1.用丁二酮肟总量法测定Ni的含量,得到下列结果:10.48%、10.37%、10.43%、10.40%10.47%已求得单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偏差为0.036%则相对平均偏差为();标准偏差为();相对标准偏差为()。
√2.滴定管的读数常有±0.01mL的误差,在完成一次测定时的绝对误差可能为()mL;常量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应≤0.1%,为此,滴定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必须控制在()mL以上。
√3.定量分析中,影响测定结果精密度的是()误差。
√5.0.908001有()位有效数字,0.024有()位有效数字二.选择:√1.下列有关偶然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A)偶然误差具有随机性(B)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C)偶然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D)偶然误差的数值大小、正负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4.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灵敏度为0.1mg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A)0.1g(B)0.2g(C)0.05g(D)0.5g三.判断:√1.下面有关有效数字的说法是否正确(A)有效数字中每一位数字都是准确的(B)有效数字中的末位数字是估计值,不是测定结果(C)有效数字的位数多少,反映了测量值相对误差的大小(D)有效数字的位数与采用的单位有关√2.下面有关误差的叙述是否正确(A)准确度高,一定要求精密度高(B)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C)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D)分析工作中,要求分析误差为零√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偏差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之差(B)随机误差影响测定结果的精密度(C)在分析数据中,所有的“0”均为有效数字(D)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四.回答问题:√1.指出在下列情况下,都会引起哪种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该采用什么方法避免?(1)读取滴定体积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2)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3)滴定时不慎从锥形瓶中溅出一滴溶液(4)重量分析中,沉淀溶解损失√3.指出下列操作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1)用台秤称出10.6g固体试样(2)用分析天平称得坩埚重为14.0857g第二部分滴定分析一.填空:√1.称取纯K2Cr2O75.8836g,配制成1000mL溶液,则此溶液的-1C(K2Cr2O7)为()molL,C(1/6K2Cr2O7)为(),T(Fe/K2Cr2O7)为()g/mL,T(Fe2O3/K2Cr2O7)为()g/mL,T(Fe3O4/K2Cr2O7)为()g/mL。
复习题一、选择题1.按被测组分含量来分,分析方法中常量组分分析指含量()A. <0.1%B. >0.1%C. <1%D. >1%2.下列物质可以做基准物质的是:()A. 高锰酸钾B. 重铬酸钾C. EDTAD. 氢氧化钠3.下列物质中,不可以作为基准物质的是()。
A. Na2B4O7•10H2OB. AgC. Na2CO3D. NaOH4.固体试样用量为10~100 mg的分析成为A. 常量分析B. 半微量分析C. 微量分析D. 超微量分析6.当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1时,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至少相差( )A. 0.09VB. 0.18VC. 0.27VD. 0.36V7.下列情况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 滴定管最后一位估计不准B. 砝码腐蚀C. 移液管转移溶液后残留量稍有不同D. 测量时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波动8.以下计算式答案x应为( )12.558+10.2035+1.285+8.23 = xA.32.2765 B.32.28 C.38.66 D.38.679.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A. [H+] = 0.0003 mol . L-1;B. pH =10.42C. w(MgO) =19.96%;D. 4 00010.下列表述中,最能说明随机(偶然)误差小的是( )。
A. 高精密度B. 与已知的质量分数的试样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一致C. 标准偏差大D.仔细校正所用砝码和容量仪器等11. 在水溶液中共轭酸碱对K a与K b的关系是()A. K a⋅K b = 1B. K a⋅K b = K wC. K a/K b = K wD. K b/K a = K w12.下列各组酸碱对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A. HAC—AC-B. H3PO4—HPO42-C. NH3—NH2-D. HCl—Cl-13.0.050 mol/L AlCl3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A. 0.60 mol/LB. 0.30 mol/LC. 0.15 mol/LD. 0.10 mol/L14.在酸碱滴定中被测物与滴定剂浓度各变化10倍,引起的突跃范围的变化是 ( )A. 增加1个pHB. 2个pHC. 增加2个pHD. 减少1个pH15.在含有0.10 mol/L AgNO3 和0.20 mol/L NH3的混合溶液中,下列关于NH3的物料平衡方程正确的是()。
分析化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方法适用于常见阳离子的检测?a) 吸收光谱分析b)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c) 微量元素分析d) 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法答案:b)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2. 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一种常见的分析方法,其特点是:a) 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b) 分析速度慢,灵敏度低c) 分析速度快,灵敏度低d) 分析速度慢,灵敏度高答案:a) 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3. 在酸性条件下,过量的氯离子与亚铁离子反应生成什么物质?a) 亚铁氯化物b) 氯气c) 二氯化亚铁d) 四氯化铁答案:d) 四氯化铁4. 下列哪个指标可用于评价一种溶液的酸碱性?a) pH值b) 含氧量c) 电导率d) 比旋光度答案:a) pH值二、填空题1. 需要在溶液中检测重金属离子时,常用的分析方法是______________。
答案:原子吸收光谱法2. 硫酸铝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答案:Al2(SO4)33. 氯仿的系统名称是______________。
答案:三氯甲烷4. 化学计量中指明反应物的质量比称为______________。
答案:化学计量比三、问答题1. 请简要说明红外光谱的原理及应用。
答:红外光谱是一种分析方法,通过测量物质在红外光波段吸收或散射的特性来分析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红外光谱原理基于物质分子的振动和转动,不同官能团和化学键具有不同的红外吸收峰位。
红外光谱广泛应用于有机物的鉴定、无机物的鉴定以及聚合物的结构分析等领域。
2. 请简要说明电化学分析中常用的电极及其作用。
答:常用的电极包括参比电极和工作电极。
参比电极用于提供一个已知电势的参考点,常用的参比电极有标准氢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
工作电极用于与被分析物相互作用,常用的工作电极有玻碳电极、金电极和银电极等。
电极的作用是通过电化学反应将被分析物的浓度与电信号相互转换,从而实现对被分析物的定量测定。
四、实验题1. 根据以下信息,计算硫酸氢钠溶液中硫酸氢钠的浓度:体积:50.0 mLNaOH的浓度:0.1 mol/L反应方程式: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答:根据反应方程式的配比可以得出,1 mol的H2SO4与2 mol的NaOH反应生成1 mol的Na2SO4。
分析化学复习题及答案1. 定量分析的任务是测定物质中有关组分的()A、元素B、原子团C、化合物D、相对含量(正确答案)E、离子2. 研究物质化学结构的是()A、定性分析B、定量分析C、结构分析(正确答案)D、重量分析E、仪器分析3. 滴定分析法属于()A、色谱法B、光谱法C、化学分析法(正确答案)D、定量分析法•E、仪器分析法4. 根据分析任务的不同将分析化学分为()A、无机化学、有机化学B、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结构分析(正确答案)C、常量分析、微量分析D、重量分析、滴定分析E、化学分析、仪器分析5. 微量分析取试样体积一般为()A、>10mLB、10-0.1mLC、1-0.01mL(正确答案)D、<0.01mLE、<10Ml6. 根据分析方法的原理不同将分析化学分为()A、常量分析、微量分析B、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C、重量分析、滴定分析D、光学分析、色谱分析E、化学分析、仪器分析(正确答案)7. 常量分析称量试样的质量一般在()A、>0.1g(正确答案)B、0.1-0.01gC、10-0.1mgD、<0.1mgE、<100mg8. 下列关于有效数字记录、修约、运算规则说法错误的是()A、四舍六入五留双B、记录测量数据时,只允许保留一位可疑数字C、数字修约应一次完成D、几个数据相加或相减时,应该以有效数字最少的数据为依据进行修约(正确答案)E、当修约精密度如标准偏差时,一般采用“只进不舍”的方法9. 分析化学可以应用于以下哪些方面()A、生命科学(正确答案)B、环境科学(正确答案)D、食品安全分析(正确答案)E、农业科学(正确答案)10. 下列属于分析化学的任务是()A、确定物质体系的化学组成(正确答案)B、测定物质组分的相对含量(正确答案)C、确定物质的化学结构(正确答案)D、确定药物的功效E、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11. 分析化学研究物质的()等化学信息有关的理论和技术A、组成(正确答案)B、气味C、结构(正确答案)D、颜色E、形态(正确答案)12. 定性分析的任务是鉴定物质的()A、元素(正确答案)B、离子(正确答案)C、原子团(正确答案)D、官能团(正确答案)E、化合物(正确答案)13. 根据分析任务不同将分析化学分为()A、定性分析(正确答案)B、化学分析C、仪器分析D、定量分析(正确答案)E、结构分析(正确答案)14. 按照分析方法分类,可以将分析化学分为()B、仪器分析(正确答案)C、定性分析D、定量分析E、结构分析15. 有效数字由()组成A、测量数字和非测量数字B、有效数字和无效数字C、整数和小数D、准确数字和可疑数字(正确答案)E、以上说法都不对16. 分析化学中,数字分为哪两类()A、准确值B、估计数字C、可疑数字D、测量所得数字(正确答案)E、非测量所得数字(正确答案)HYPERLINK "javascript:void(0)"17. 化学分析法是利用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对(正确答案)错18. 化学分析法一般适用于微量组分或痕量组分的分析对错(正确答案)19. 分析化学是研究获取物质化学组成、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有关理论和技术的一门科学对(正确答案)错20. 依据分析原理的不同,将分析化学分为重量分析和滴定分析对错(正确答案)21. 仪器分析法通常适用于常量组分或半微量组分分析对错(正确答案)22. 仪器分析法是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对(正确答案)错23. 滴定分析中,指示剂变色时,称为()A、终点(正确答案)B、化学计量点C、中和点D、计量点E、滴定度24. 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的关系是()A、两者越接近,误差越大B、两者越接近,误差越小(正确答案)C、两者必须吻合D、两者毫无关系E、以上都不对25. 滴定分析一般要求相对误差()A、大于0.2%B、小于0.2%(正确答案)C、大于0.1%D、小于0.1%E、大于1%26. 滴定分析法主要用于()A.仪器分析B、常量分析(正确答案)C、定性分析D、重量分析E、以上都可以27.测定样品中CaCO的含量时,常采用下列哪种方法()A、直接滴定法B、剩余滴定法(正确答案)C、置换滴定法D、间接滴定法E、以上都不对28. 沉淀滴定法的条件有()A、反应迅速、定量B、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C、有适当的指示终点的方法D、沉淀的吸附现象不影响滴定终点的确定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29. 铬酸钾指示剂法说法正确的是()A、指示剂的用量要适当B、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进行C、滴定时充分振摇,防止沉淀吸附而导致终点提前D、预先分离干扰离子E、以上都正确(正确答案)30. 铁铵矾指示法包括()A、直接滴定法和返滴定法(正确答案)B、沉淀滴定法和非沉淀滴定法C、氧化滴定和还原滴定D、变色滴定和不变色滴定E、称量法和容积法31. 铬酸钾指示剂法反应终点的颜色为()A、橘色B、橙色C、砖红色(正确答案)D、粉红色E、紫红色32.铁铵矾指示剂法反应到终点的颜色为()A、白色B、红色(正确答案)C、黄色D、蓝色E、紫色33. 银量法是以碘盐沉淀反应为基础的沉淀滴定方法对错(正确答案)34. 沉淀滴定法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对(正确答案)错35. 常用与标定盐酸的基准物质是()A、邻苯二甲酸氢钾B、氯化钠C、无水碳酸钠或硼砂(正确答案)D、氢氧化钠E、氢氧化钾36. 下列盐溶液的浓度均为0.1mol/L,其中能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是()A、NaClB、Na 2SO 4C、NaNO3D、NaCO3E、HCl(正确答案)37. 测定试样中CaCO3的含量时,常采用下列哪种方法()A、直接滴定法B、剩余滴定法(正确答案)C、置换滴定法D、间接滴定法E、配位滴定法38. 色谱法按色谱原理不同分为()A、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色谱(正确答案)B、柱色谱、薄层色谱、纸色谱C、气相色谱、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D、气-液色谱、气-固色谱、液-液色谱、液-固色谱E、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纸色谱39. 将“45.215”修约为4位有效数字,结果应为()A、45.2150B、45.21C、45.22(正确答案)D、45.2E、45.2040. 下列酸中,可以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的是()A、盐酸B、硫酸C、醋酸D、草酸(正确答案)E、碳酸41. 直接采用标准溶液对试样溶液进行滴定的方法是()A、直接滴定法(正确答案)B、间接滴定法C、配位滴定法D、氧化还原滴定法E、以上都不是42. 为了缩小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使变色更敏锐,常采用的措施是()A、多加一些指示剂B、加热C、将标准溶液稀释D、用混合指示剂(正确答案)E、以上方法都可行43. 碘量法是利用()来进滴定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一章()C。
1.用 25 mL 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A. 25 mLB. 25.0 mLC. 25.00 mLD. 25.000 mL2.滴定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为士0.1%,滴定时消耗用标准溶液的体积应控制在()C。
A. 10 mL 以下B. 15~20 mLC. 20~30 mLD. 40~50 mL3.滴定分析要求相对误差为士0.1%,若称取试样的绝对误差为土0.000 2 g,则一般至少称取试样()B。
A. 0.1 gB. 0.2 gc. 0.3 gD. 0.8 g4.以下情况产生的误差属于随机误差的是()C。
A.指示剂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B.称量时硅码数值记错c.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估计不准 D.称量完成后发现硅码破损5.对某试样进行三次平行测定,得CaO平均含量为 30.6%,而真实含量为30.3%,则 30. 6 % - 30. 3 % = 0.3%为( )A。
A.绝对误差B.绝对偏差 c.相对误差 D.相对偏差6.欲测某水泥熟料中的S03 含量,由五人分别进行测定。
试样称取量皆为 2.2 g,五人获得四份报告如下,其中合理的是 ( )D。
A. 2.085%B. 2.08% c. 2.09%D. 2.1%7.以下分析结果表达式中正确的是()B。
A.(25. 48± 0. 1) %B. (25.48 士 0.13) %C.(25.48 士 0.133)%D. (25.48 士 0.1332)%8.下列数据各包括两位有效数字的是(),包括四位有效数字的是 ( )BC。
A.pH=2. 0; 8.7X10-6B. 0.50%; pH=4. 74C.114.0; 40. 02 %D. 0.003 00:1. 0529.在定量分析中,对误差的要求是()D。
A.越小越好B.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C.等于零D.接近于零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精密度是指多次平行测定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B.准确度是指测定值和平均值接近的程度c.精密度高,准确度也一定高D.精密度高,系统误差一定小11.关于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以下描述正确的是()B。
一、选择题:1.测定0.8mL样品溶液的含量,则对其进行分析属:A.超微量分析 B.半微量分析 C.微量分析 D.常量分析2.按被测组分含量来分,分析方法中常量组分分析指含量:A.<0.1%B.>0.1%C.<1%D.>1%3.下列各项定义中不正确的是:A.绝对误差是测定值与真值之差 B.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的百分率C.偏差是指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 D.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4.定量分析结果的标准偏差代表的是:A.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B.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C.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D. 平均值的绝对误差5.在进行样品称量时,由于汽车经过天平室附近引起天平震动是属于: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过失误差D.操作误差6.下面数值中,有效数字为四位的是:A.ωcao=25.30%B.pH=11.50C.π=3.141D. 10007.滴定分析中需要润洗的仪器是A.锥形瓶B.滴定管C.烧杯D.容量瓶8.在锥形瓶中进行滴定时,错误的是:A.用右手前三指拿住瓶颈,以腕力摇动锥形瓶;B.摇瓶时,使溶液向同一方向作圆周运动,溶液不得溅出;C. 注意观察液滴落点周围溶液颜色的变化;D. 滴定时,左手可以离开旋塞任其自流。
9.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A.指示剂变色范围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符合B.指示剂应在pH 7.00时变色C.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分落入滴定pH突跃范围之内D.指示剂变色范围应全部落在滴定pH突跃范围之内10.共轭酸碱对的Ka与Kb的关系是:A.KaKb = 1B.KaKb =KwC.Ka/Kb =Kw D Kb /Ka =Kw11. 用0.1mol/L HCl滴定0.1mol/L NaOH时的pH突跃范围是9.7-4.3,用0.01mol/L HCl 滴定0.01mol/L NaOH的突跃范围是:A. 9.7~4.3B. 8.7~4.3C. 8.7~5.3D. 10.7~3.312. 一般情况下,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的络合比是:A.1:1B.2:1C. 1:3D.1:213.直接与金属离子配位的EDTA型体为:A. H6Y2+B.H4YC.H2Y2-D.Y4-14.某溶液主要含有Ca2+、Mg2+及少量Al3+、Fe3+,今在pH=10时加入三乙醇胺后,用EDTA 滴定,用铬黑T为指示剂,则测出的是:A.Mg2+的含量B.Ca2+、Mg2+的含量C.Al3+、Fe3+的含量D.Ca2+,Mg2+,Al3+,Fe3+的含量15.氧化还原滴定的主要依据是A.滴定过程中氢离子浓度发生变化B.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发生变化C.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发生变化D. 滴定过程中有络合物生成。
分析化学复习题化学分析部分一、选择题1、实验室中常用于标定HCl溶液的基准物质是:A、NaOH;√B、硼砂;C、金属铜;D、邻苯二甲酸氢钾;E、NaCl2、铬黑T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它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显红色, 使用该指示剂的酸度范围是:p K a2=6.3 p K a3=11.6H2In-HIn2-In3-紫红色蓝色橙色pH < 6 pH = 8~11 pH > 12A、pH < 6;B、pH > 12;√C、pH = 8~11;D、pH = 11~ 123、当TE%≤0.1%、△PM=0.2时,用EDTA准确滴定金属离子,要求lgCKˊMY值A、≥106;B≥108; C ≥8; √D、≥64、KMnO4滴定C2O42-时,反应速度由慢到快,这种现象称作:A、催化反应;√B、自动催化反应;C、诱导反应;D、副反应.5、如果氧化还原滴定,其化学计量点位于滴定突跃中点,则两电对的所转移的电子数n1与n2之间的关系为:√A、n1= n2B、n1> n2 C、n1 < n2 D、n1= 2 n26、佛尔哈德法测定Ag+时,应在硝酸的酸性条件下进行,若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滴定,则:A、AgCl沉淀不完全;B、Ag2CrO4 沉淀不易生成;C、AgCl 无法吸附指示剂√D、Fe3+会形成Fe(OH)3↓7、莫尔法所使用的滴定剂为:A、NH4SCN;B、NaCl;√C、AgNO3;D、EDTA。
8、沉淀的类型与聚集速度有关,影响聚集速度大小的主要相关因素是:A、物质的性质B、溶液的浓度C、过饱和度√D、相对过饱和度9、有色配合物的吸光度与下述因素无关的是:A、入射光的波长B、比色皿的厚度C、有色配合物的浓度√D、配合物稳定常数的大小10、在分光光度分析中,选择参比溶液的原则是:A、一般选蒸馏水B、一般选试剂溶液√C、根据加入试剂和被测试液的颜色性质选择D、一般选择褪色溶液。
⼤学⽣分析化学复习资料第⼀章绪论⼀.选择题1.试样⽤量为0.1 ~ 10 mg的分析称为--------- ( )(A) 常量分析 (B) 半微量分析 (C) 微量分析 (D) 痕量分析2.试液体积在1 ~ 10 mL的分析称为--------------( )(A) 常量分析 (B) 半微量分析 (C) 微量分析 (D) 痕量分析3.准确移取1.0 mg/mL铜的标准溶液2.50 mL,于容量瓶中稀释⾄500 mL, 则稀释后的溶液含铜(g/mL)为-----------------------------------------( )(A) 0.5 (B) 2.5 (C) 5.0 (D) 254.每100 mL⼈体⾎浆中,平均含K+18.0mg和Cl-365 mg。
已知M(K+)= 39.1 g/mol, M(Cl-) =35.5 g/mol。
⾎浆的密度为1.0 g/mL。
则⾎浆中K+和Cl-的浓度为----------( )(A) 1.80 ×10-1和3.65 mol/L (B) 7.04×10-3和1.30×10-1 mol/L(C) 4.60×10-3和1.03×10-1 mol/L (D) 4.60×10-6和1.03×10-4 mol/L5.海⽔平均含1.08×103 g/gNa+和270 g/gSO42-, 海⽔平均密度为1.02g/mL。
已知A r(Na)=23.0, M r(SO42-)=96.1,则海⽔中pNa和pSO4分别为-------( )(A) 1.32 和 2.54 (B) 2.96 和 3.56 (C) 1.34 和 2.56 (D) 4.32 和 5.546.以下试剂能作为基准物的是----------( )(A) 分析纯CaO (B) 分析纯SnCl2·2H2O (C) 光谱纯三氧化⼆铁 (D) 99.99%⾦属铜7.⽤邻苯⼆甲酸氢钾为基准物标定0.1 mol/L NaOH溶液,每份基准物的称取量宜为[M r(KHC8H8O4)=204.2] ---------------- ( )(A) 0.2 g左右 (B) 0.2 g ~ 0.4 g (C) 0.4 g ~ 0.8 g (D) 0.8 g ~ 1.6 g8.在滴定分析中所⽤标准溶液浓度不宜过⼤,其原因是-----------------( )(A) 过量半滴造成误差⼤ (B) 造成终点与化学计量点差值⼤,终点误差⼤(C)造成试样与标液的浪费 (D) (A)、(C)兼有之(A) 0.16 (B) 0.32 (C) 0.08 (D) 0.649.今欲测定某含Fe、Cr、Si、Ni、Mn、Al等的矿样中的Cr和Ni, ⽤Na2O2熔融, 应采⽤的坩埚是------------------------------( )(A) 铂坩埚 (B) 银坩埚 (C) 铁坩埚 (D) ⽯英坩埚10. ⽤HCl + HF分解试样宜选的坩埚是-----------------( )(A) 银坩埚 (B) 瓷坩埚 (C) 铂坩埚 (D) ⽯英坩埚11.⽤NaOH熔融分解试样宜选的坩埚是---------------------( )(A) 铂坩埚 (B) 瓷坩埚 (C) 银坩埚 (D) ⽯英坩埚12.今欲测定含Fe、Cr、Si、Ni、Mn、Al等的矿样中的Cr和Ni, ⽤Na2O2作熔剂, 熔融后以⽔提取熔块, 溶液的成分是---------------------( )(A) FeO33-、CrO42-、SiO32-、MnO4-和Ni2+ (B) CrO42-、SiO32-、Ni2+、MnO4-和AlO2-(C) Cr2O72-、SiO32-、MnO4-和AlO2- (D) CrO42-、SiO32-、MnO4-和AlO2-13.欲以K2Cr2O7法测定⾚铁矿中Fe2O3的含量,溶解试样⼀般宜⽤的溶剂 ( )(A) HCl (B) H2SO4 (C) HNO3 (D) HClO414.以下物质必须采⽤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A) K2Cr2O7 (B) Na2S2O3 (C) Zn (D) H2C2O4·2H2O15.以下标准溶液可以⽤直接法配制的是-------------( )(A) KMnO4 (B) NaOH (C) K2Cr2O7 (D) FeSO416.配制以下标准溶液必须⽤间接法配制的是-----------------( )(A) NaCl (B) Na2C2O4 (C) NaOH (D) Na2CO317.1:2 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6mol/L (B) 12mol/L (C) 24mol/L (D) 18mol/L⼆.填空题1.常量分析与半微量分析划分界限是:被测物质量分数⾼于________%为常量分析; 称取试样质量⾼于________g为常量分析。
系统误差的概念1下列关于系统误差的概念错误的是A 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B 操作误差属于系统误差C 仪器或试剂误差属于系统误差D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E 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2下列哪种情况可引起系统误差A天平的的砝码腐蚀B 实验室温度微小变化C 实验室湿度微小变化D 实验室气压微小变化E 天平零点突然变化3下列关于系统误差的论述正确的是A 是由某些难以控制的原因引起的误差B是由某些确定的原因引起的误差C可加以校正或消除D 在分析操作中难以避免E 具有随机性常见的系统误差1下列能产生系统误差的是A 环境温度发生变化B 环境湿度发生变化C读取滴定管的读数量偏高D 称量过程中天平零点稍有变动E 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估测不准2分析化学操作中会产生系统误差的是A 称样时天平平衡点有极微小的波动B 称量时,汽车经过天平室附近引起天平震动C 天平室温度微小变化D 天平室湿度微小变化E天平砝码未校准3下列属于系统误差的是A操作误差B 仪器或试剂误差C 偶然误差D 方法误差E 随机误差偶然误差的概念1可以减小分析测定中偶然误差的是A 对照试验B 空白试验C 校准仪器D增加平行测定次数E 回收试验2下列误差属于偶然误差的是A 试剂中含有少量被测离子B 砝码不够准确C 读取滴定管的读数量偏高D 天平零点突然变化E 测量仪器未校准3天平的零点稍有变动,所引起的误差属于A 系统误差B 偶然误差C 仪器误差D 方法误差E 操作误差准确度的概念1关于准确度的概念正确的是A 表示测量值与真值之间接近的程度B 多次测量结果之间互相接近的程度C 用绝对偏差表示D 反映偶然误差的大小E 用相对平均偏差表示2分析方法和分析测量系统的准确度取决于A 系统误差的大小B 随即误差的大小C系统误差和随即误差的大小D 过失误差的大小E 偶然误差的大小3准确度表示方法包括A绝对误差B 相对误差C 绝对偏差D 相对平均偏差E 标准偏差精密度的概念1精密度的概念正确的是A 表示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相接近的程度B 表示多次平行测量值之间接近的程度C 用误差表示D 用绝对误差表示E 用相对误差表示2对同一样品多次个平行样测定结果非常接近,说明A 准确度好B精密度好C 灵敏度高D 结果准确可靠E 不存在系统误差3下列哪些是精密度的表示方法A 绝对误差B 绝对偏差C 相对误差D 相对平均偏差E 标准偏差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1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A 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B 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C 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D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E 只要准确度高,不必考虑精密度2在标定NaOH溶液浓度时,某同学的四次测定结果分别为0.1013、0.1014、0.1012、0.1013mol/L,而实际结果为0.1049mol/L,该同学的测定结果A 准确度较好,但精密度较差B 准确度较好,精密度也好C准确度较差,但精密度较好D 准确度较差,精密度也较差E 精密度差,再衡量准确度没有意义3下列关于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论述正确的是A 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B 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C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D 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E准确度高,一定要求精密度高有效数字的概念1醋酸的pKa = 4.74,则其有效数字位数为A 一位B 二位C 三位D 四位E 五位2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A 25mlB 25.0mlC 25.00mlD 25.000mlE 2.5×10ml3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为四位的有A CaO%=25.30B pH=10.45C 2.130×10-3D 0.020gE 1.230g有效数字的保留规则1将1.50250修约为四位有效数字为A 1.502B 1.503C 1.5020D 1.5030E 1.50252下列有效数字修约正确的是A 2.8745-2.875B 2.87451-2.875C 0.50250-0.503D 0.5025-0.503E 0.5024-0.5033下列数据修约成四位有效数字,符合有效数字修约规则的是A 3.1456—3.146B 3.1454—3.145C 3.1455—3.146D 3.14651—3.146E 3.1465—3.146滴定分析法概念及特点1滴定分析法用于A 微量分析B 半微量分析C常量分析D 痕量分析E 定性分析2滴定分析法属于A化学分析法B 仪器分析法C 定性分析法D 重量分析法E 色谱分析法3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有A反应要迅速B 化学计量点与终点必须一致C 定量完成,无副反应D 所有化学反应都可以用于滴定分析E有合适的确定终点的方法基准物质的概念1标定NaOH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A 无水Na2CO3B氯化钠C 硼砂D邻苯二甲酸氢钾E 碳酸钙2标定HCl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有A 硼砂B 草酸C 邻苯二甲酸氢钾D 碳酸钙E 苯甲酸3能用于直接配制滴定液的物质称为A 标准溶液B 标定溶液C 基准物质D 化学纯物质E 分析纯物质基准物质应具备条件1基准物质应满足的条件不包括A 物质的组成要与化学式完全一致B 物质的纯度要高C 物质的性质要稳定D 物质的摩尔质量要大E物质的摩尔质量要小2下列基准物质应满足的条件中错误的是A 物质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相符B不应含有结晶水C 物质的纯度一般应达99.9%以上D 物质的性质稳定E 物质的摩尔质量要尽可能大3基准物质应满足的条件有A物质组成和化学式完全相符B物质的纯度要高C物质的性质要稳定D 物质的摩尔质量要尽可能小E物质的摩尔质量要尽可能大电化学分析法的概念1电位滴定法与滴定分析的主要区别是A 滴定的对象不同B 指示剂不同C 滴定液不同D 滴定方法不同E指示终点的方法不同2根据被测物质溶液的各种电化学性质及其变化来测定物质组分含量的方法称A 滴定分析法B 光谱分析法C电化学分析法D 气相色谱法E 液相色谱法3电化学分析法种类主要有A电位法B电导法C电解法D伏安法E 分光光度法电化学分析法的特点1关于电化学分析法,错误的是A 灵敏度高B 选择性好C 仪器设备简单D 易于自动化E准确度较差2关于电化学分析法,正确的是A 准确度高B 灵敏度低C 所需仪器复杂D 难以自动化E 选择性差3电化学分析法是分析化学中常用的方法,其特点有A 灵敏度高B选择性好C 准确度高D 仪器设备简单E 易于自动化参比电极与指示电极1可以作为基准参比电极的是A 标准氢电极B 饱和甘汞电极C 玻璃电极D 银-氯化银电极E 惰性电极2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常选用的指示电极是A 银-氯化银电极B 惰性电极C 甘汞电极D 氢电极E玻璃电极3可作为酸碱滴定法的参比电极是A 玻璃电极B 银-氯化银电极C 银电极D 汞电极E 饱和甘汞电极透光率与吸光度的关系1透光率与吸光度的关系是A 透光率是吸光度的负对数B 吸光度是透光率的负对数C 透光率是吸光度的对数D 吸光度是透光率的对数E 透光率是吸光度的平方2吸光度是透光率的A 平方B 对数C 负对数D 倒数E 负倒数3下列关于透光率(T)与吸光度(A)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 A=T2B T=lgAC A=lgTD T=-lgAE A=-lgT吸收曲线的概念1对某溶液分光光度分析中,在一定条件下以入射光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所描绘的曲线称为A 工作曲线B 标准曲线C吸收曲线D 滴定曲线E 中和曲线2分光光度分析中,吸收曲线的概念是B 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描绘的曲线C 以吸光度为横坐标,浓度为纵坐标描绘的曲线D 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描绘的曲线E 以浓度为横坐标,波长为纵坐标描绘的曲线3分光光度分析中,关于吸收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上凸起部分称为吸收峰B 曲线上凹下部分称为谷C 一条吸收曲线上只有一个吸收峰和一个谷D定量分析时,选择最大吸收波长作为最佳测定波长E物质的吸收曲线可作为定性依据分光光度法测定原理1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是A 普朗克公式B 能斯特方程C 吸收曲线D朗伯-比尔定律E 吸光系数2某种溶液的吸光度A与比色杯厚度成正比B 与比色杯厚度成反比C 与溶液浓度成正比D 与溶液浓度成反比E 与溶液体积成反比3朗伯-比尔定律通常适用于A 散射光B单色光C平行光D 折射光E稀溶液标准曲线(工作曲线)的概念1对某溶液分光光度分析中,在一定条件下以吸光度为横坐标,浓度为纵坐标所描绘的曲线称为A 吸收曲线B 滴定曲线C标准曲线D 中和曲线E A-λ曲线2分光光度分析中,标准曲线的概念是A 以波长为横坐标,浓度为纵坐标描绘的曲线B 以浓度为横坐标,波长为纵坐标描绘的曲线C 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描绘的曲线D 以吸光度为横坐标,波长为纵坐标描绘的曲线3在分光光度分析中,关于标准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又称工作曲线B 又称吸收曲线C 是以浓度为横坐标,以波长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D 是以波长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E是以浓度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标准曲线(工作曲线)制作规范1下列标准曲线制作规范中错误的是A 应有多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B 标样与试样溶液的组成应一致C 待测试溶液的浓度应在标准曲线线形范围内D 实验条件变动,标准曲线应重新绘制E实验条件变动,标准曲线不必重新绘制2下列关于标准曲线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 实验测出的标准溶液各点不一定在一条直线上B实验测出的标准溶液各点应在一条直线上C 实验条件变动应重新制作标准曲线D 标准曲线应定期校准E 标准溶液和待测溶液的测定条件应一致3标准曲线的制作应遵循的规范有A应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待测溶液和标准溶液B待测溶液的浓度应在标准曲线的线形范围内C实验条件变动,应重新绘制标准曲线D应有多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E 各标准溶液测出的点应在一条直线上参比溶液的选择1分光光度测定中,当溶液中只有待测物经显色后的化合物有颜色,样品溶液、试剂、显色剂均无色且对测定波长处的光波几乎无吸收时,可作为参比溶液的是A溶剂B 试样C 试剂D 试样+显色剂E 标准溶液2分光光度测定中,如果显色剂无色,而待测试样溶液中存在其他有色物质,可作为参比溶液的是A 溶剂B试样C 试剂D 显色剂E 试样+显色剂3用不含待测组分的试样,在完全相同条件下与待测试样同时进行处理,由此得到的参比溶液称A 溶剂参比溶液B 试样参比溶液C 试剂参比溶液D平行操作参比溶液E 标准参比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