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菌病害的种类有哪些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植物病害类型
植物病害含义:植物在生物或非生物因子的影响下,发生一系列形态、生理和生化上的病理变化,阻碍了正常生长、发育的进程,从而影响人类经济效益的现象。
植物病害分类:植物病害分为侵染性和非侵染性两大类。
由病原物引起的病害叫侵染性病害。
侵染性病害具有传染性。
由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非生物环境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植物病害叫非侵染性病害,又称生理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不具有传染性。
侵染性病害可分为真菌性、细菌性、病毒性和线虫病害等。
(1)真菌性病害:由植物病原真菌引起的病害,称真菌性病害。
在植物传染病中,真菌性病害的种类最多,占全部植物病害的70-80%以上。
如:黄瓜霜霉病、番茄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辣椒疫病等。
(2)细菌性病害:由植物病原细菌原引起的病害,常称植物细菌性病害。
如: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白菜细菌性软腐病、西瓜细菌性果斑病、马铃薯青枯病、番茄青枯病等。
(3)病毒性病害:由植物病原病毒引起的病害叫病毒性病害。
如:玉米粗缩病、小麦黄矮病、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西瓜绿斑驳病毒病等。
(4)线虫性病害:由植物病原线虫引起的病害叫线虫性病害。
如:花生根结线虫、甘薯根结线虫、黄瓜根结线虫、番茄根结线虫等。
植物病害的类型
植物病害是指植物受到病菌、病毒、真菌、细菌、线虫等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侵害,导致植物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或是死亡。
根据病害的不同特点和症状,植物病害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细菌性病害:由细菌引起的病害,如黑腐病、炭疽病等。
2. 真菌性病害: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如霉菌病、锈菌病、腐霉病等。
3. 病毒性病害:由病毒引起的病害,如花叶病毒、马铃薯Y病毒等。
4. 线虫性病害:由线虫引起的病害,如根结线虫病、叶线虫病等。
5. 真菌病和细菌病复合病害:由真菌和细菌同时侵染引起的病害,如炭疽病和晚疫病、黑腐病和青枯病等。
6. 生物性病害:由昆虫、螨类、蜘蛛等动物或鸟类、啮齿类等哺乳动物引起的病害,如蚜虫、白粉虱、螨虫等。
以上是常见的植物病害分类,不同类型病害的防治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要根据病害类型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 1 -。
蔬菜细菌病害分类
蔬菜细菌病害可以根据发病部位和症状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蔬菜细菌病害及其分类:
1.叶部病害:
(1)细菌性斑点病:在叶片上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斑点,周围
有黄色晕圈。
(2)细菌性角斑病:在叶片上形成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边缘有
黄色晕圈,后期病斑上常有菌脓溢出。
2.茎部病害:
(1)细菌性软腐病:在茎部形成水渍状病斑,后期病斑软化、腐烂,
有臭味。
3.根部病害:
(1)细菌性溃疡病:在根部形成溃疡状病斑,表面有菌脓溢出。
(2)细菌性萎蔫病:在根部形成褐色或黑色病斑,导致植株萎蔫。
4.果实病害:
(1)细菌性果实腐烂病:在果实上形成水渍状病斑,后期病斑软化、
腐烂。
(2)细菌性疮痂病:在果实上形成木栓化疮痂状病斑。
以上分类仅包括一些常见的蔬菜细菌病害,实际上蔬菜细菌病害的种类繁多,具体症状和分类需要根据病原菌种类和发病部位来确定。
农作物细菌性病害大全细菌性病害名录大全粮食作物细菌病害:1、水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白叶枯病、水稻基腐病、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水稻细菌性褐斑病。
2、马铃薯:*马铃薯青枯病、马铃薯软腐病、马铃薯黑胫病、马铃薯环腐病。
3、*甘薯瘟病;4、玉米茎腐病;5、小麦黑颖病;6、木薯细菌性枯萎病;果树细菌病害:1、*柑桔溃疡病(包括脐橙、橙、柚、文旦、柠檬、巨桔、枳壳、枳橙等);2、*沙田柚溃疡病;3、梨根癌病、梨火疫病;4、桃细菌性穿孔病(包括李、杏、油桃、樱桃等);5、苹果根癌病;6、菠萝心腐病;7、枇杷芽枯病、枇杷癌肿病;8、核桃黑斑病;9、猕猴桃溃疡病;10、芒果细菌性黑斑病;11、果树细菌性根癌病(包括桃、梨、苹果、板栗、梅、李、杏、葡萄等);瓜菜类细菌病害:1、*西瓜细菌性青枯病、西瓜细菌性果腐病;2、茄科蔬菜青枯病(番茄、茄子、辣椒)软腐病、疮痂病;3、*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黄瓜、甜瓜、丝瓜)4、*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细菌性黑腐病、细菌性黑斑病(大白菜、甘蓝、萝卜、花椰菜等)5、*菜豆细菌性角斑病(菜豆、扁豆、豇豆、豌豆、绿豆等)*菜豆细菌性疫病(菜豆、扁豆、豇豆、、绿豆)6、*姜瘟病(姜腐败病、姜腐烂病)7、*瓜类青枯病8、*辣椒细菌性斑点病(辣椒疮痂病)、辣椒细菌性叶斑病;9、萝卜黑腐病;10、葱类细菌性软腐病;11、莴苣细菌性斑点病;12、芋艿细菌性斑点病,芋艿腐败病(即芋软腐病、芋艿腐烂病);13、芹菜软腐病;14、魔芋软腐病;15、葱类细菌性软腐病;经济作物类细菌病害:1、*棉角斑病,棉红叶根腐病;2、*花生青枯病;3、油菜黑腐病;、油菜软腐病、油菜细菌性黑斑病;4、*大豆细菌性叶烧病、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大豆细菌性斑疹病;5、甜菜软腐病、甜菜细菌性根癌病、甜菜细菌性尾腐病(根尾腐烂病)、甜菜细菌性斑枯病;6、芝麻细菌性角斑病、芝麻青枯病;7、*烟草青枯病、烟草角斑病、*烟草野火病、烟草软腐病(空茎病);8、向日葵细菌性茎腐病;9、甘蔗白条病;10、咖啡细菌性叶斑病;11、胡椒细菌性叶斑病;其它作物细菌性病害:1、桑青枯病、桑细菌性黑枯病、桑疫病;2、茶树细菌性根癌病;3、黄麻细菌性斑点病;4、萱麻青枯病;5、红麻青枯病;6、苜蓿细菌性叶斑病、苜蓿细菌性茎疫病、紫云英细菌性黑斑病;7、药材类细菌性病害;8、花卉类细菌性病害。
植物细菌性病害七大性状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DNA分散在细胞质中,无核膜,即无明显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
大多数细菌是腐生的,对自然界物质转化起着重要作用。
有部分细菌是寄生在动植物体内,引起动植物的一些病害。
1、细菌结构细菌的细胞: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核区、内含物等构成。
不含叶绿素,有细胞壁但无固定的细胞核。
有些细菌还有鞭毛或荚膜、芽孢等。
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芽孢则是对不良环境条件具有较强抗性。
2、细菌形态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的微生物,一般为球形、杆状和螺旋状,分别被称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大都是单生,也有少部分是双生、串生和聚生。
植物病原细菌大多是杆状菌,比真菌小,比病毒大,一般长约1~3μm,宽0.5~0.8μm,少数是球状菌。
3、细菌变异性细菌的变异主要有以下两种:(1)基因突变:细菌的DNA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个体的形状有所不同。
除诱发突变外,细菌的自然发生突变的概率事很低的。
细菌人工培养多代或储藏时间长后,致病力减弱甚至消失;(2)基因转移与重组:两个性状不同的细菌通过结合,一个细菌的遗传物质进入另一个细菌体内,使DNA发生改变,之后再分裂繁殖,就形成了性状不同的后代。
4、细菌繁殖细菌都是以横向二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即裂殖。
多数细菌生长到一定限度,菌体细胞加长,细胞内物质重新分配为两部分,细胞壁自菌体内中部向内凹陷,最后把母细胞分裂为两个大小相同的子细胞。
在适宜的环境下,繁殖速度很快,一般1h分裂一次。
也有时间短的,如大肠杆菌可以在20min内就进行分裂一次。
5、细菌特性一般植物病原细菌可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培养,生长的最佳温度为26~30℃,24~48h可在培养基上长出细菌菌落。
细菌能耐低温,但对高温较敏感,一般植物病原细菌的致死温度在48~53℃10min。
少数在高温或低温下生长较好,如马铃薯环腐病菌的生长适温在20~23℃。
大多数植物病原细菌都是好气性的,如桃细菌性穿孔病菌。
由于细菌的体积微小,且大多为无色透明的,所以必须将细菌细胞染色后才能比较容易观察到其形态和结构。
园艺植物常见的病害及治理措施园艺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害的侵扰,这些病害不仅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还会降低植物的观赏价值和产量。
为了保证园艺植物的健康生长,我们需要了解常见的病害及其治理措施。
一、常见病害1. 真菌性病害(1)叶斑病:叶斑病是园艺植物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之一,表现为叶片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颜色较深,中间颜色较浅,病斑表面有时会形成黑色霉层。
(2)白粉病:白粉病主要危害园艺植物的叶片和嫩茎,病斑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粉状物,严重时整个叶片呈白色。
(3)霜霉病:霜霉病主要危害植物的叶片,病斑呈黄色或绿色,边缘颜色较深,病斑表面形成一层霜霉状物。
2. 细菌性病害(1)软腐病:软腐病主要危害园艺植物的茎、叶和根,病斑呈软腐状,颜色变浅,有恶臭味。
(2)青枯病:青枯病主要危害植物的茎,病斑呈青枯状,叶片萎蔫,茎干内部变空。
3. 病毒性病害(1)花叶病:花叶病主要危害园艺植物的叶片,表现为叶片出现黄色或绿色斑点,叶片变形。
(2)条纹病:条纹病主要危害植物的茎和叶片,表现为茎和叶片上出现黄色或白色条纹。
4. 生理性病害(1)缺素症:园艺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土壤中某种元素缺乏,导致植物生长不良,出现叶片黄化、生长迟缓等症状。
(2)肥害:过量施肥或使用不当的肥料,会导致园艺植物生长受阻,出现烧根、黄叶等症状。
二、治理措施1. 真菌性病害治理(1)加强栽培管理,保持园艺植物生长环境的清洁和通风透光。
(2)合理施肥,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3)及时拔除病株,减少病源传播。
(4)喷洒杀菌剂,如苯醚甲环唑、多菌灵等。
2. 细菌性病害治理(1)加强栽培管理,提高园艺植物的抗病能力。
(2)及时拔除病株,减少病源传播。
(3)喷洒抗生素,如硫酸链霉素、中生霉素等。
3. 病毒性病害治理(1)选用抗病品种,提高园艺植物的抗病能力。
(2)加强栽培管理,保持园艺植物生长环境的清洁和通风透光。
(3)及时拔除病株,减少病源传播。
植物细菌病害与真菌病害的症状特点有何不同在侵染和传播途径上有什么区别
植物细菌病:1、症状:细菌病害症状主要有:①腐烂。
如白菜软腐病。
②坏死。
如青枯病。
④肿瘤。
如癌肿病。
⑤黄化矮缩。
甘蔗矮化病和桃幼果病
2、侵染和传播途径:病原细菌可在种子或其他繁殖材料、病残体、土壤、粪肥、杂草寄主或昆虫体内越冬或越夏,成为下一个生长季的初侵染源,多数细菌病害都能发生再侵染。
一般高温、多雨、潮湿天气有利于细菌病害的发生。
细菌通过寄主的伤口或气孔、水孔、皮孔等自然孔中侵入;田间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流水、介体昆虫或农事操作等传播。
台风、暴雨等不良条件不但易使植物表面产生伤口,而且利于细菌的传播及削弱寄主植物的抗病性,诱发细菌病害流行。
植物真菌病:
1、症状:常见有霜霉、白粉、白锈、黑粉、锈粉、烟霉、黑痣、霉状物、磨菇状物、棉絮状物、颗粒状物、绳索状物、粘质粒和小黑点等。
田间主要通过气流、水流传播;此外,风、雨、昆虫也可传播真菌病害。
园林植物病害的主要类别
1.真菌病害:这是园林植物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
真菌病害包括各种病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如霜霉病、锈病、腐烂病等。
这些病害可导致植物叶片变黄、萎缩、凋零、枯死等症状。
2. 细菌病害:与真菌病害相比,园林植物中细菌病害相对较少。
细菌病害主要包括炭疽病、疫病等。
这些病害通常会导致植物叶片出现黑点或圆形坏疽,或者干燥脱落。
3. 病毒病害:病毒病害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植物疾病,其传染性非常强,很容易在植物中传播。
病毒病害通常会导致植物叶片出现黄化、变形、病斑等症状。
病毒病害无法用化学方法治疗,只能通过移除受感染的植物来控制其传播。
4. 害虫:害虫是园林植物中的另一大问题。
蚜虫、白粉虱、螨虫等害虫会吸取植物汁液,导致植物叶片变黄、干萎、枯死等症状。
其他害虫如飞蛾、蛀虫等则会破坏植物的枝干和根部,导致植物死亡。
5. 环境压力:除了上述因素外,环境压力也可能导致园林植物病害的发生。
如过度浇水或缺水、高温低温、干旱等环境因素都可能导致植物生长不良或受感染。
因此,在园林植物的养护过程中,要注意环境的调节和保护。
- 1 -。
·27·在种植农作物时难免会遇到疾病的困扰,导致植物生病的原因主要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细菌性疾病,一种是真菌性疾病,还有一种是病毒性疾病,这三种类型的疾病表现方式不同,治疗的方法也不同,种植户必须学会辨识方法,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三者的特点及判断方法。
首先是看症状类型通常我们把生病植物变化分成5大类型,就是腐烂、坏死、变色、萎蔫、畸形。
真菌性病害:由于真菌的种类很多,不同真菌能够造以上5类病状,其中最常见的是坏死和腐烂,如玉米大小斑病、小麦叶枯病、大白菜黑斑病等各种形状的叶斑病,坏死发生在根部或茎杆上就形成枯萎病、根腐病;细菌性病害:细菌通常破坏细胞壁,让细胞内的物质外渗或阻塞水和营养物质在植物体内运输,所以主要造成腐烂、萎蔫症状;病毒性病害:病毒侵入植物一般不会立刻杀死植物,主要是改变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引起植株颜色或形状的改变,我们叫它变色和畸形。
真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是目前已知病害中种类最多的病害,约占病害种类的80%-90%,各类病害中以真菌性病害的症状类型最多,可以出现在植物的各个部位。
真菌性病害的症状特点是在受害部位出现真菌的繁殖器官,真菌在植物上形成的特征成为病症,说诊断病害是否属于真菌病害的主要依据。
常见症状如下:白粉类:在花、果、叶及嫩枝上覆盖白色粉状物,后期在白粉物上出现散生状针头大的颗粒,颗粒由白变黄,最后变黑。
这类病害通称白粉病,是子囊菌中白粉菌引起。
如油麦菜白粉病。
煤污:在叶、枝、果实表面覆盖一层煤烟状物,很易用手擦去。
常称煤污病。
这种病害发生通常与蚜虫、木虱、蚧虫密切相关,病菌大多属于子囊菌中的小煤菌目和煤菌目,半知菌中的多种病菌。
如大叶黄杨煤污病。
锈粉:叶、果、枝、干上出现疣状、条状、毛状或毡状突起,后期常破裂,散出淡黄色、枯黄色、锈褐色或黑色粉状物,是病菌不同阶段的孢子,常称为锈病。
病菌属于担子菌中的锈菌目。
如梨锈病。
霜霉:可为害叶、果、嫩枝,以叶片最为明显,在叶片背面形成灰白色霜状物吗,霜状或稀或密,叶片正面往往黄色,无明显边缘,常称为霜霉病,病菌属霜霉属。
农作物细菌性病害及防治技术方案农作物细菌性病害及防治技术方案细菌性病害是由细菌病菌侵染所致的病害,如软腐病、溃疡病、青桔病等。
细菌性病害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病害。
全世界细菌性作物病害约有500多种,我国主要的细菌性作物病害有60-70种。
细菌性病害常造成严重损失,据估计,全世界马铃薯每年因细菌性病害减产25%。
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植物病害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从总体角度对细菌病害作以概览必要的,本文将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一、重要细菌属及代表种介绍目前植物病原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界的厚壁菌门和薄壁菌门,共25个属,115个种,17个亚种,217个致病变种。
但其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细菌属有7个,包括黄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欧氏菌属、布克氏菌属棒形杆菌属、土壤杆菌属和Rostonia。
1、黄单胞菌属黄单胞菌属为薄壁菌门的成员。
菌体短杆状,多单生,少双生,单鞭毛,极生,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严格好气。
黄单胞菌属细菌都是植物病原菌。
其引起的植物病害遍布全世界、如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条斑病、禾谷黑径病、柑橘溃疡病、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和棉花角斑病等。
该属细菌目前包含6个种即野油菜黄单胞菌、水稻黄单胞菌、白纹黄单胞菌、土毯黄单胞菌、葡萄黄单胞菌和草莓黄单胞菌。
其中野油菜黄单胞菌包括140个致病变种。
2、假单胞杆菌属假单胞杆菌属是薄壁假单菌科的模式属:菌体短杆状,单生,鞭毛1-4根,极生;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严格好气,代谢为呼吸型。
一些种类产生水溶性荧光色素。
氧化酶反应一般为阴性,少数为阳性,过氧化氢酶反应阳性。
假单胞杆菌属的一些种是重要的植物病原菌,如丁香假单胞菌就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细菌。
它的寄主范围极广,可侵染为害多种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引起叶斑或坏死及茎秆溃疡等症状。
丁香假单胞菌包括41个致病变种。
3、欧文氏菌属欧文氏菌属是薄壁菌门肠杆菌科的一个成员。
菌体短杆状,多双生短链状、偶单生,周生鞭毛。
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兼性好气、代谢为呼吸型或发酵型。
农作物病虫害的分类和特征农作物病虫害是指影响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疾病和害虫。
针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分类和特征,本文将进行详细阐述,以便更好地了解和预防农作物病虫害。
一、农作物病害的分类及特征1.真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类型之一。
它主要通过孢子传播,感染作物叶片、茎和果实等部分。
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包括白粉病、黑穗病等。
这些病害的特征是在受感染部位出现明显的病斑、霉菌丝或孢子堆积,导致受感染部位变色、枯死或腐烂。
2.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农作物病害。
细菌性病害常见的症状包括梗腐病、叶斑病等。
这些病害的特征是在受感染部位出现溃疡、黏液或黏性物质,并伴随着叶片变形、萎蔫等症状。
3.病毒性病害病毒性病害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农作物病害。
病毒性病害的特点是通过媒介生物(如蚜虫)传播,感染后农作物叶片会出现黄化、畸形、嵌斑等症状。
不同的病毒感染会导致不同的病征,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4.真菌病虫害真菌病虫害是指由真菌和害虫共同引起的农作物病害。
真菌病虫害的特征是真菌和害虫在农作物上相互作用,互相协同发展。
例如,蚜虫在叶片上取食后,会导致叶片组织受损,为真菌提供侵染的机会,从而引发病害的发生。
5.害虫性病害害虫性病害是由害虫直接侵害作物引起的病害。
常见的害虫性病害包括蚜虫、飞虱、螟虫等。
害虫病害的特征是害虫取食作物叶片、茎或果实,导致病害的发生。
受害植株在叶片上出现咬痕、斑点、叶片变黄或干枯等现象。
二、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措施1.合理选用品种不同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有所不同,因此选择抗病虫品种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策略之一。
选择具备一定抗性的品种能够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概率,降低病虫害对作物的影响。
2.加强田间管理合理的田间管理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基础。
包括培土、除草、合理施肥、减少间作等措施都能提高作物的抗病虫能力。
此外,及时清除田间的病害病源和虫害源,并采取旋作等措施,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和扩散。
作物细菌性病害的辨别及常用药分析在植物病害中,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种类最多,其次就是由细菌病原引起的病害。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解一下细菌性病害的识别方法以及有哪些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值得一用:植物细菌侵染病状类型一、斑点型。
植物由假单孢杆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中,有相当数量呈斑点状。
如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棉花细菌性角斑病等。
二、叶枯型。
植物受侵染后,最终导致叶片枯萎。
如水稻白叶枯病、黄瓜细菌性叶枯病、魔芋细菌性叶枯病等。
三、青枯型。
使植物茎、叶枯萎。
如番茄青枯病、马铃薯青枯病、草莓青枯病等。
四、溃疡型。
后期病斑木栓化,边缘隆起,中心凹陷,呈溃疡状。
如柑橘溃疡病、菜用大豆细菌性斑疹病、番茄果实细菌性斑疹病等。
五、腐烂型。
如白菜细菌性软腐病、茄科和葫芦科作物的细菌性软腐病以及水稻基腐病等。
六、畸形。
植物的根、根颈、侧根以及枝杆上造成畸形,呈瘤肿状。
如菊花根癌病等。
推荐药剂1、噻菌铜在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时,按照500—600倍稀释喷雾或者灌根,是防治蔬菜(白菜、黄瓜)、果树(柑橘、桃树、猕猴桃)、果类(西瓜、甜瓜)和水稻等农作物细菌性病害的新型理想药剂。
2、噻枯唑对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白叶枯病有效。
由于在水稻上登记时间超过20多年,水稻已经产生了很大的抗药性,叶枯唑防治效果在不断地下降。
由于登记企业过多,市场竞争无序,价格非常混乱,其已处于没落状态。
3、氢氧化铜在水稻上未曾登记,在经济作物如蔬菜(黄瓜、辣椒和西瓜)、果树(柑橘、葡萄和荔枝)和烟草登记广泛,是常见的防治蔬菜细菌性病害的无机铜制剂。
(注意:在花期和幼果期比较敏感,不可与酸性农药混用,宜单独喷洒。
与春雷霉素的混剂对苹果、葡萄、大豆和藕等作物的嫩叶敏感,因此一定要注意浓度,宜在下午4点后喷药。
)4、乙蒜素登记作物广泛,对细菌和真菌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也是比较常见的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
5、春雷霉素登记作物广泛,在果树、蔬菜和水稻上均有应用,杀菌谱比较广泛,对细菌、真菌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植物病害分类一、致病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真菌是一种低等生物,个体大小差别很大,小的要用显微镜观察。
真菌是多细胞体,有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
真菌不能自已制造养分。
真菌的繁殖和高等植物近似,每种孢子折生成和形态均具特征,是分类鉴定的主要根据。
在条件适合时,产生的孢子,借风、雨、虫等扩大再传染,往往造成病害的流行。
鞭毛菌亚门卵菌纲水霉目绵霉属稻绵霉稻苗绵腐病水霉属腐生水霉、寄生水霉水稻烂秧丝囊霉属萝卜丝囊霉萝卜根腐霜霉目腐霉科腐霉属能引起各种针、阔叶树及花卉幼苗的猝倒、茎基腐、根腐和果腐等病害:猝倒病、根腐、瓜果腐、果蔬软腐、茄瓜绵腐等疫霉属为害植物的根、茎基部,少数为害地上部分,引起芽腐、叶枯等病害。
如山楂根腐病、牡丹疫病、烟草黑胫病、马铃薯晚疫病、菠萝心腐病、番茄晚疫病、柑桔褐腐疫病、辣椒疫病、草莓红心病、瓜类疫病等指疫霉属霜疫霉科霜疫霉属芽腐、叶枯、山楂根腐病、百合基腐病、荔枝霜疫(霉)病、马铃薯疫病等白锈科白锈属如:苋菜、白菜等的白锈病霜霉科霜霉属葡萄、菊花、月季霜霉病、十字花科植物、瓜类、烟草霜霉病、白菜霜霉病、大豆霜霉病假霜霉属瓜类霜霉病单轴霉属葡萄霜霉病盘梗霉属莴苣霜霉病、菊科霜霉病指梗霉属谷子白发病根肿菌纲根肿菌纲根肿菌属根肿菌属十字花科根肿病、白菜类根肿病 粉痂菌属粉痂菌属 马铃薯粉痂病、疮痂病 多粘霉属多粘霉属无明显症状,但传播病毒病 壶菌纲壶菌纲节壶属节壶属玉蜀黍节壶菌玉蜀黍节壶菌 玉米褐斑病 丝壶菌纲丝壶菌纲担子菌亚门锈菌目锈菌目柄锈菌属柄锈菌属 麦秆锈病、草坪草锈病等 胶锈菌属胶锈菌属 梨锈病 多孢锈菌属多孢锈菌属 玫瑰锈病 单孢锈菌属单孢锈菌属 菜豆锈病 层锈菌属层锈菌属 枣树锈病 栅锈菌属栅锈菌属亚麻锈病黑粉菌目黑粉菌目黑粉菌属黑粉菌属 小麦散黑粉病 条黑粉菌属条黑粉菌属 小麦秆黑粉病 叶黑粉菌属叶黑粉菌属水稻叶黑粉病 腥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小麦腥黑粉病 轴黑粉菌属轴黑粉菌属 高梁散黑粉穗病 尾孢黑粉菌属尾孢黑粉菌属 水稻粒黑粉病 实球黑粉菌属实球黑粉菌属慈菇黑粉病 隔断菌目隔断菌目隔断菌属(大多是介壳虫的共生物) 果树膏药病 银耳目银耳目 银耳属银耳属木耳属木耳属卷担子菌属卷担子菌属花生紫纹羽病外担子菌目外担子菌目 外担子菌属外担子菌属引起茶科、杜鹃科植物的叶果幼梢变形肿胀,如杜鹃和山茶的饼病子囊菌亚门半子囊菌纲半子囊菌纲畸形外囊菌畸形外囊菌 桃树缩叶病梅外囊菌梅外囊菌 梅、可缩叶病、膨叶病 李囊菌李囊菌 李囊果病(李袋果病) 樱桃外囊菌樱桃外囊菌 樱桃丛枝病 酵母属酵母属不整囊菌纲不整囊菌纲 曲霉属曲霉属青霉属青霉属 指状/意大利青霉:柑橘腐烂病 盘菌纲盘菌纲羊肚菌属羊肚菌属腔菌纲多腔菌目多腔菌目 囊腔菌属囊腔菌属葡萄黑痘病 座囊菌目座囊菌目球腔菌属球腔菌属引起山茶、月季等多种花木叶斑病多种花木叶斑病 伯克利球腔菌:花生黑斑病 落花生球腔菌:花生褐斑病 球座菌属球座菌属 浆果球座菌浆果球座菌 葡萄房枯病 葡萄球座菌葡萄球座菌 葡萄黑腐病格孢腔菌目梨黑星菌梨黑星菌 梨黑星病梨黑星病 果黑星菌果黑星菌 苹果黑星病苹果黑星病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目 白粉菌属白粉菌属 禾谷类白粉病,白菜类白粉病,大麦、苹果、葡萄白粉病单丝壳属单丝壳属 瓜类、豆类白粉病、凤仙花 布氏白粉菌属布氏白粉菌属禾本科植物白粉病 叉丝单囊壳属叉丝单囊壳属海棠、李、苹果白粉菌球针壳属球针壳属 木瓜、梧桐、梨、柿、核桃等白粉病 叉丝壳属叉丝壳属 板栗 钩丝壳属钩丝壳属桑白粉病 球壳目球壳目长喙壳属长喙壳属 甘薯长喙壳甘薯长喙壳甘薯黑斑病 奇异长喙壳奇异长喙壳 甘蔗凤梨病 榆长喙壳榆长喙壳 榆枯萎病(荷兰) 赤霉属赤霉属玉蜀黍赤霉菌玉蜀黍赤霉菌麦类赤霉病 藤仓赤霉藤仓赤霉水稻恶苗病黑腐皮壳属黑腐皮壳属 苹果黑腐皮壳菌 小虫壳属小虫壳属 果树炭疽病间座壳属间座壳属 柑桔枝杆流胶病、桃流胶病 痴囊腔菌属痴囊腔菌属 葡萄黑痘病球座菌属球座菌属 葡萄黑腐病 球腔菌属球腔菌属 禾本科的黑霉病 黑星菌属黑星菌属苹果梨黑星病核腔菌属核腔菌属 麦条纹病 旋孢腔菌属旋孢腔菌属 小麦根腐病核盘菌属核盘菌属植物菌核病,菜豆茎腐病、油菜菌核病、黄瓜菌核病束孢壳轮纹病(梨树、苹果、桃、李、杏多种果树) 小煤炱目小煤炱目 小煤炱属小煤炱属 山楂、柑橘等烟煤病 冠囊菌目冠囊菌目 虫囊菌纲虫囊菌纲昆虫体表寄生菌昆虫体表寄生菌半知菌亚门丝孢目丝孢目丛梗孢属丛梗孢属 苹果果实褐腐病葡萄孢属葡萄孢属 倒苗、落叶、花腐、烂果、烂窖灰霉病:番茄灰霉病、黄瓜灰霉病、辣椒灰霉病、葡萄灰霉病、苹果灰霉病 聚端孢属聚端孢属 果实红腐病 柱隔孢属柱隔孢属 棉花白斑病粉孢属粉孢属 如瓜叶菊白粉病、月季白粉病、橡胶树白粉病 梨孢属梨孢属稻瘟病青霉属青霉属 柑桔绿霉病轮枝孢属轮枝孢属 棉花黄萎病、茄子黄萎病尾孢属尾孢属如:樱花褐斑病、丁香褐斑病、桂花叶斑病、杜鹃叶斑病菌、花生褐斑病、花生叶斑病、甜菜褐斑病等链格孢属链格孢属如香石竹叶斑病、圆柏叶枯病菌等,棉花轮纹斑病、苹果树斑点落叶病(褐纹病)、苹果褐斑病、阿月浑子晚疫病、扁桃根腐烂病;番茄早疫病、烟草赤星病、萝卜黑斑、梨黑癍 枝孢属枝孢属 小麦水稻黑霉病 黑星孢属黑星孢属 梨黑星病、黄瓜黑星病 内脐蠕孢属内脐蠕孢属 大麦条斑病 平脐蠕孢属平脐蠕孢属 胡麻叶斑病 突脐蠕孢属突脐蠕孢属 玉米大斑病 弯孢属弯孢属水稻相关的病无孢目无孢目丝核菌属丝核菌属引起立枯、根腐、茎腐和果腐等症状,引起多种园林植物猝倒病、立枯病,甜菜根腐病、稻纹枯病、黄瓜立枯病小核菌属小核菌属 引起兰花等多种花木白绢病,白绢病瘤座孢目瘤座孢目镰孢属镰孢属根腐病、枯萎病;麦类赤霉病、柚子蒂腐病、芒果蒂腐病、柑橘(黑色、黄色)蒂腐病、黄瓜枯萎病 绿核菌属绿核菌属 稻曲病 黑盘孢目黑盘孢目炭疽病属炭疽病属炭疽病痂圆孢属痂圆孢属如:葡萄黑痘病、柑橘疮痂病、茄科蔬菜疮痂病、柚疮痂病、花生疮痂病、辣椒疮痂病等,但马铃薯疮痂病、番茄疮痂病不属于此类,它是由细菌引起的刺盘孢属刺盘孢属如兰花、梅花、茉莉花、米兰、山茶、樟树炭疽病菌等盘二孢属盘二孢属苹果褐斑病柱盘孢属柱盘孢属 桃樱桃叶斑穿孔病 射线孢属射线孢属 如月季黑斑病菌等盘圆孢属盘圆孢属 如橡皮树、仙人掌炭疽病菌等 盘多毛孢属盘多毛孢属 枇杷大斑病、如山楂灰斑病菌等 球壳孢目球壳孢目茎点霉属茎点霉属 蛇眼病、甘蓝类黑胫病 叶点霉属叶点霉属 棉花褐斑病、斑点病 大茎点菌属大茎点菌属苹果、梨等的轮纹病 拟茎点霉属拟茎点霉属 茄褐纹病、茎枯病 壳针孢属壳针孢属 小麦颖枯病、斑枯病 壳囊孢属壳囊孢属 梨树腐烂病 色二孢属色二孢属 棉铃黑果病壳二孢属壳二孢属高粱粗斑病、瓜类蔓枯病、黄瓜蔓枯病接合菌亚门接合菌纲接合菌纲根霉属根霉属 瓜果蔬菜等在运输和贮藏中的腐烂,甘薯和果蔬 软腐病 犁头霉属犁头霉属笄霉属笄霉属 瓜类花腐或幼果腐烂毛霉目毛霉目储藏期种实、球根器官腐烂;如花卉的肉质器官软腐(唐菖蒲球茎、紫金香根茎)花木种子霉烂、草莓软腐、甘薯软腐、瓜类软腐毛菌纲毛菌纲二、致病细菌引起的植物病害植物病原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界的厚壁菌门和薄壁菌门,共25个属,个属,115115个种,个种,1717个亚种,种,217217个致病变种。
常见植物病虫害及防治依据病虫害的性质和种类,将植物病害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线虫病害及生理性病害等。
植物虫害包含地下害虫、叶部害虫、枝干害虫和吸汁害虫。
一、真菌性病害此类病害的病原是真菌,在植物病害中发生较为普遍。
常见的种类有:〔一〕炭疽病类1.病症炭疽病是植物上最常见的一类病害。
主要为害寄主的叶片和新梢,可以在花、果、茎、叶柄上发生。
该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的典型病症是初期呈暗绿色,似水烫伤状,后期呈褐色至黑褪色,然后病部腐烂。
慢性型的典型病症是病斑呈灰白色,其上生有呈轮纹状排列的黑小颗粒。
2.发病规律病原在寄主病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
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
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病重。
通过透光性差、植株长势弱、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等条件有利其发生。
不同的品种,其抗〔耐〕病性有差异。
3.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的优良品种。
〔2〕强化培植治理,培养健壮的植株,提高抗病能力。
不偏施氮肥。
注意搞好排灌系统。
〔3〕结合修剪,及时剪除病叶和病枝,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性。
〔4〕发病初期施药防治。
常用药剂有: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炭疽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
〔二〕叶斑病类1.病症叶斑病是植物病害虫最庞杂的类群,但凡叶部产生斑点的病害均可称为叶斑病。
其主要病症是在植物的叶片上产生大小不等、形状多样、颜色多样的斑点或斑块。
有些在病斑上还会出现黑色小点。
如鱼尾葵叶斑病,杜鹃叶斑病、美人蕉叶斑病、君子兰叶斑病、苏铁白斑病、月季黑斑病等。
2.发病规律该病的病原在病残体或土中越冬。
随风雨传播。
多数在高温条件下发病重。
雨水多、雾多、露水重、连作、过度密植、通风透光不良、植株生长势弱均有利于发病。
3.防治措施〔1〕及时去除病叶、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病原。
〔2〕强化培植治理、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力,进行轮作〔温室内可换土〕,改良浇水方法,有条件者可采纳滴灌,尽量防止对植株直接喷灌。
植物疫病的种类及防治方法植物疫病,分细菌性和真菌性两大类,真菌性中又为分以早疫病为代表的高等真菌和以晚疫病为代表的低等真菌,有“早高晚低”的说法。
现就自己收集到的有限资料对其作简要概述,整理如下:一、细菌性疫病:细菌性疫病(有时候也简称疫病),是由黄单孢杆菌侵染所致。
病菌主要在种子内越冬,也可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可存活2-3年。
植株发病后产生菌脓,借风雨、昆虫传播,从植物叶的水孔、气孔及伤口侵入。
该病发病最适宜温度为30℃,高湿高温条件下,发病严重。
主要危害作物有:菜豆、扁豆等豆科作物,胡萝卜,丁香,桑,木薯等,以菜豆细菌性疫病为例,其主要侵染叶、茎蔓、豆荚和种子。
幼出土后,子叶呈红褐色溃疡状,叶片染病,初生暗绿色油浸状小斑点,后逐渐扩大成不规则形,病斑变褐色,干枯变薄,半透明状,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干燥时易破裂。
严重时病斑相连,全叶枯干,似火烧一样,病叶一般不脱落。
高湿高温时,病叶可凋萎变黑。
茎上染病,病斑红褐色,稍凹陷,长条形龟裂。
叶片上病斑不规则形,褐色,干枯后组织变薄,半透明,病斑周围有黄色晕环。
豆荚上初生油浸状斑马点,扩大后不规则形,红色,有的带紫色,最终变为褐色。
病斑中央凹陷,斑面常有淡黄色的菌脓。
二、真菌性疫病(一)高等真菌疫病:最主要最常见的一类为茄科植物,如番茄、辣椒、马铃薯、茄子的早疫病,属半知菌亚门真菌链格孢属。
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幼苗的茎基部生暗褐色病斑,稍陷,有轮纹。
成株期发病一般从下部叶片向上部发展。
初期叶片呈水渍状暗绿色病斑,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轮纹斑,边缘具有浅绿色或黄色晕环。
中部具同心轮纹,潮湿时病部长出黑色霉层·主要症状是病部有(同心)轮纹,在有些作物上又称轮纹病。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通过气流、灌溉水以及农事操作从气孔、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传播,病菌生长适温26~28℃,高温高湿发病重。
(二)低等真菌疫病:由鞭毛菌亚门,疫霉属真菌侵染所致。
最全植物细菌性病害知识(症状与鉴别,具体到作物)细菌病害主要特点症状是植物发病后外部显示的表现型。
每一种病害都有它特有的症状表现,是我们描述、命名、诊断和识别病害的主要依据。
(症状:植物发病后出现的反常现象,包括病症和病状。
病状:是指发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反常现象。
病症:是指病原物在植物体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结构。
)1.植物受细菌侵染后产生的病状有:斑点型:植物由假单孢杆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中,有相当数量呈斑点状。
通常发生在叶片和嫩枝上,叶片上的病斑常以叶脉为界线形成的角形病斑,细菌为害植物的薄壁细胞,引起局部急性坏死。
细菌病斑初为水溃状,在扩大到一定程度时,中部组织坏死呈褐色至黑色,周围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半透明的退色圈,称为晕环。
如水稻细菌性褐斑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棉花细菌性角斑病等。
叶枯型:多数由黄单孢杆菌侵染引起,植物受侵染后最终导致叶片枯萎。
如黄瓜细菌性叶枯病。
如水稻白叶枯病、黄瓜细菌性叶枯病、魔芋细菌性叶枯病等。
青枯型:一般由假单孢杆菌侵染植物维管束,阻塞输导通路,致使植物茎、叶枯萎。
如番茄青枯病、马铃薯青枯病、草莓青枯病等。
枯萎型:大多是由棒状杆菌属引起,在木本植物上则以青枯病假单胞杆菌为最常见,一般由假单孢杆菌侵染植物维管束,阻塞输导通路,引起植物茎、叶枯萎或整株枯萎,受害的维管束组织变褐色,在潮湿的条件下,受害茎的断面有细菌粘液溢出。
如番茄青枯病、马铃薯枯病、草莓青枯病等。
溃疡型:一般由黄单孢杆菌侵染植物所致,后期病斑木栓化,边缘隆起,中心凹陷呈溃疡状。
如柑桔溃疡病、菜用大豆细菌性斑疹病、番茄果实细菌性斑疹病等。
腐烂型:多数由欧文氏杆菌侵染植物后引起腐烂。
植物多汁的组织受细胞侵染后通常表现腐烂症状,细菌产生原粘胶酶,分解细胞的中胶层,使组织解体,流出汁液并有臭味。
如白菜细菌性软腐病、茄科及葫芦科作物的细菌性软腐病、以及水稻基腐病等。
畸型:由癌肿野单胞杆菌的细菌可以引起植物的根、根颈或侧根以及枝杆上的组织过度生长,形成畸形,呈瘤肿状或使须根丛生。
植物细菌病害的种类有哪些
一些常见病害可通过对宏观症状的快速诊断而得出结论。
但由于不同的病原物可导致相同的症状,而相同的病原物也可导致不同的症状,同时植物的种类和环境条件也会影响症状的表现,因此对有些病害需要进行实验室鉴定才能确诊,那植物病害的种类有哪些呢?植物病害的种类很多,根据病原的种类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非侵染性病害包括由非生物引起,例如营养元素的缺乏,水分的不足或过量,低温的冻害和高温的灼病,肥料、农药使用不合理,或废水、废气造成的药害、毒害等;另一类是侵染性病害,包括由生物引起,有传染性,病原体多种,如真菌、细菌、病毒、线虫或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2、马铃薯:马铃薯青枯病、马铃薯软腐病、马铃薯黑胫病、马铃薯环腐病。
3、甘薯瘟病;
4、玉米茎腐病;
5、小麦黑颖病;
6、木薯细菌性枯萎病;
二、果树细菌病害:
1、柑桔溃疡病(包括脐橙、橙、柚、文旦、柠檬、巨桔、枳壳、枳橙等);
2、沙田柚溃疡病;
3、梨根癌病、梨火疫病;
4、桃细菌性穿孔病(包括李、杏、油桃、樱桃等);
5、苹果根癌病;
6、菠萝心腐病;
7、枇杷芽枯病、枇杷癌肿病;
8、核桃黑斑病;
9、猕猴桃溃疡病;
10、芒果细菌性黑斑病;
11、果树细菌性根癌病(包括桃、梨、苹果、板栗、梅、李、杏、葡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