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实践
- 格式:pdf
- 大小:205.78 KB
- 文档页数:3
电子电工实训中心建设探究摘要:实训基地是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也是实现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通过对电工电子实训中心的建设意义与建设原则等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实训中心的建设思路和建设方案。
关键词:电子电工;实训中心;建设与管理一、建设意义电子电工实训中心主要承担和保障职业教育《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子线路与应用》三门电类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课程教学任务,除此之外,还保障各类学员电子基础技能培训以及校内外各类竞赛比武赛前培训,是高职电工电子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中起着基础性作用。
应具备以下特点:(一)满足多元化需求为满足学员电工电子技能养成的多元化需求,提高学员的电子综合设计和电子创新能力,为我校本科化学员毕业设计提供学习开发平台和技术支持,把电子实训中心功能完善,按基础性、综合性、高阶性进行功能区域划分,提高全校教员的电子技能综合应用水平,提升学术科研能力。
(二)提升教学保障能力满足高阶性技能培训和各类型培训任务承训教学任务的需要,更好的服务学校“升级、转型、新跨越”的建设发展目标,通过智慧实验室综合测试平台,开展各类规定的实验实训项目教学训练;开展“理-仿-实”一体化教学,提高学员实验实训项目的训练效果和效率;开展综合型、创新型、设计型等实验实践活动,为本科学员毕业设计、课程设计提供技术支撑;完善开放实验室教学流程,减少实验中复杂和繁琐的普通授课环节,提高教学效果。
(三)提高管理水平对接学校实验室智能化管理平台,将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手段应用到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各项管理工作中去,不仅实现实验课的教学计划与排课管理、学员考勤管理、实验过程与考核管理、远程督导查课管理等一系列的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还可以对实训中心的实验场所、仪器设备、耗材和元器件进行智能化管理和使用,提高实验室和物品的管理效率,提升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和实验室教学资源利用率。
(四)紧贴专业需要提供实训场所,教员联合教学,保障各专业维修基础课程电子技能;提供实训器材和场所,保障学校专业技能大比武;提供考核工具、器材和场所,提供技术支撑,保障全军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等考核工作。
电工电子实验室建设方案一、引言电工电子实验室是培养电工电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场所。
本文将提出一个电工电子实验室建设方案,旨在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验环境,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二、实验室设备与工具1. 基础设施为了建设一个符合电工电子实验要求的实验室,我们将提供以下基础设施:(1)宽敞明亮的实验室空间,以容纳学生和设备。
(2)稳定可靠的电源供应系统,确保实验设备正常运行。
(3)安全可靠的紧急应急措施,包括灭火设备和急救箱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2. 实验仪器设备为了满足电工电子实验的需求,我们将提供以下实验仪器设备:(1)数字示波器:用于测量和观察电子信号波形。
(2)函数发生器:用于产生各种波形信号,供实验使用。
(3)电源和电源分析仪:用于提供电力供应和监测电源参数。
(4)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各种标准信号,供实验和测试使用。
(5)数字万用表:用于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电工参数。
(6)工作站和计算机:用于进行仿真、数据分析和实验管理等工作。
三、实验项目1. 电路实验电路实验是电工电子学习中的基础,我们将提供以下电路实验项目:(1)基本电路实验:如串并联电路、二极管特性等。
(2)放大电路实验:如共射极放大电路、共基极放大电路等。
(3)滤波电路实验:如低通滤波电路、高通滤波电路等。
(4)三相电路实验:如三相平衡电路、三相不平衡电路等。
2. 控制实验控制实验是电工电子学习中的关键,我们将提供以下控制实验项目:(1)开关控制实验:如开关电路、整流电路等。
(2)数字控制实验:如逻辑门控制电路、计数器控制电路等。
(3)模拟控制实验:如比例控制器、PID控制器等。
3. 通信实验通信实验是电工电子学习中的重要内容,我们将提供以下通信实验项目:(1)调制解调实验:如调幅调制与解调、调频调制与解调等。
(2)数字通信实验:如二进制调制、解调与误码率测试等。
(3)无线通信实验:如无线信号传输、无线信号接收等。
四、实验室管理1. 实验室安全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我们将采取以下实验室管理措施:(1)制定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实验室规章制度。
电工实训室建设方案【篇一:电工电子实训室建设方案】一、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室主要使用的专业共计11个专业,每级涉及学生均在600人以上。
由于受原有实验条件的限制,该课程在近年屡减课时,没有很好的起到教学效果。
建设能满足48人同时进行实验实训教学的条件,对机械制造类学生能力的培养将更好的起到支撑作用。
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现状目前该课程主要的实验实训项目有4-5个,学时为8-10学时.学生对电工技术还不能完全掌握,能力训练更是不能满足。
现在做的实验实训项目为:叠加定理验证、戴维南定理、单管放大电路、电动机的点动与自锁控制、电机正反转控制等,虽然该课程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培养目标匹配,但是实际训练程度还不够。
因此建设能满足48人同时进行实验实训教学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室既从教学管理设计上弥补条件不足的问题,又能从教学运行设计上弥补培养方案调整的误区,引导新的教学改革方式。
三、主要设备情况??技术性能要求?基本配置及功能要求1.交流电源部分(1) 提供三相固定380v交流电源及单相0~250v连续可调交流电源,配备1台单相调压器0.5kva/0~250v。
配有一只指针式交流电压表(2) 设有一路ac380v和三路ac220v交流电源接口,可为外配仪器设备提供工作电源。
(3) 低压交流电源:分3v、6v、9v、12v、15v、20v、24v七档可调2.直流电源部分: 0~220v直流电源、提供两路直流稳压源/恒流源,输出电压0~30v/0~0.5a、(参考图片)6.无线遥控接收器(主要由天线和控制器两部分组成控制实训装置总电源) 7.实训套件:提供可编程定时器、光控音乐门铃、led数字钟、全硅六管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整机套件)、多功能防盗报警器(整机套件)等五种实训套件每实验台一套。
8.实训工具:数字万用表(vc890d)、示波器(jc2022m)、斜口钳、小十字螺丝刀各一套。
9.实训项目(实训项目所涉及的实训套件和器材均每台一套)基本电工仪表的使用与测量误差的计算减小仪表测量误差的方法电阻分压电路的应用电阻电路等效变换的研究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仪表(电压表、电流表)量程的扩展元件的识别与电路元件的伏安特性测绘直流电阻电路故障的检查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与应用电压源外特性的测定叠加原理的验证与应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测定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的研究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的验证与应用互易定理的研究二端口网络传输参数的测定受控源vcvs、vccs、ccvs、cccs的研究一阶电路过渡过程的研究二阶电路过渡过程的研究日光灯电路的研究电感元件在交直流电路中的特性研究电容元件在交直流电路中的特性研究 r、l、c串并联交流电路的测试正弦稳态下rl、rc串联电路的研究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交流电路参数的测定及相序的判断三相交流电路的研究互感电路的研究单相变压器的应用及特性研究自感系数的测定、电路断电时电感尖峰电压的测量及抑制的研究铁磁材料磁滞回线和基本磁化曲线研究铁芯饱和对电感量及变压器电流波形影响的研究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使用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自锁控制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接触器和按钮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y-△自动降压起动控制线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能耗制动控制线路具有过载保护的正转控制线路常用二极管的性能测试及应用双极晶体管及场效应管输出特性的测定单管放大电路的研究两级放大电路及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研究助听器电路的调试恒流充电器的调试三极管放大电路故障排除整流、滤波及稳压电路的研究直流稳压正、负电源电路的研究输出可调集成稳压电源电路的研究晶闸管电路的研究典型复合互补otl功率放大电路调试 otl功率放大电路的故障排除运算放大器基本运算电路运算放大器输入输出保护电路的研究 rc正弦波振荡器的制作与调试电容三点式lc正弦波发生器有源滤波电路的研究恒温控制电路的制作与调试lm386集成音响功率放大电路及其应用对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积分运算电路、微分运算电路的研究对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电压比较器传输特性的研究气敏传感器和电压比较器制作烟雾报警器方波、三角波和锯齿波发生器电路的研究与测试三角波、方波及锯齿波发生器的制作竞赛专用直流-直流集成电压变换电路的应用与调试基本逻辑门电路功能测试优先编码器功能测试二进制译码器和数据选择器功能测试【篇二:电工实训室设备购置方案】机电系“电工实训室”建设项目审批表电工技能实训室(新建160工位)建设方案一、项目方案概述机电系现有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水电站运行与设备管理、电气自动化、矿山机电、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七个专业,有学生1000余名,每年毕业生达300余名,《电工基础》是每个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干专业基础课,而电工基本技能实训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工电子基础实验中心教学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实践根据黑龙江大学电工电子基础实验中心的实际情况,对电工电子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
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改革实验课教学模式,完善学生创新创业体系、评价体系,实行有效激励机制,建立校内外创新实践基地,引导学生进入实验室参加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提高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标签:电工电子基础实验中心;创新体系;教学改革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对创新型、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提高。
作为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学校,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1]。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这也正是目前高等教育比较薄弱的一环。
黑龙江大学是一所地方性综合大学,担负着国家和地方人才培养的重任。
电子电气类学生是信息社会不可缺少的人才,电工电子基础实验中心肩负着培养德才兼备的电子电气类专业复合型人才的任务。
造就社会必需的创新人才,高等学校需要开展好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创造性人才,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任务,需要教学改革完成,让学生敢想,敢做,能做,做好。
一、电工电子基础实验中心教学创新体系的建立(一)电工电子基础实验中心教学创新体系建立的必要性电子电气类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较强,需要逐步引导创新思维、完善创新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形成创新人格。
但目前高等教育已经是大众教育,高校的扩招削弱了学生人均资源占有量,学生缺乏创新环境,创新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目标落后,培养模式教条陈旧,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法死板,满堂灌的注入式填鸭;考试方法单一,考试内容僵化,这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专业课程的设置束缚学生创新视野。
目前的电子电气类专业课程的设置,对培养专业人才曾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设置越来越束缚学生发展。
电子电气类专业课程普遍较难,理论深奥,数学物理基础要求较高,学生限制在本专业的狭窄空间内活动,忽略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学科学习,束缚了学生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