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脱硫技术的进展及其产业化
- 格式:pdf
- 大小:25.65 KB
- 文档页数:5
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应用及其进展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干法脱除烟气中SO2的各种技术应用及其进展情况,对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即研究开发出优质高效、经济配套、性能可靠、不造成二次污染、适合国情的全新的烟气污染控制技术势在必行。
关键词烟气脱硫二氧化硫干法前言:我国的能源以燃煤为主,占煤炭产量75%的原煤用于直接燃烧,煤燃烧过程中产生严重污染,如烟气中CO2是温室气体,SOx可导致酸雨形成,NOX也是引起酸雨元凶之一,同时在一定条件下还可破坏臭氧层以及产生光化学烟雾等。
总之燃煤产生的烟气是造成中国生态环境破坏的最大污染源之一。
中国的能源消费占世界的8%~9%,SO2的排放量占到世界的15.1%,燃煤所排放的SO2又占全国总排放量的87%。
中国煤炭一年的产量和消费高达12亿吨,SO2的年排放量为2000多吨,预计到2010年中国煤炭量将达18亿吨,如果不采用控制措施,SO2的排放量将达到3300万吨。
据估算,每削减1万吨SO 2的费用大约在1亿元左右,到2010年,要保持中国目前的SO2排放量,投资接近1千亿元,如果想进一步降低排放量,投资将更大[1]。
为此1995年国家颁布了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并划定了SO2污染控制区及酸雨控制区。
各地对SO2的排放控制越来越严格,并且开始实行SO2排放收费制度。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减少污染源、净化大气、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问题正在被亿万人们所关心和重视,寻求解决这一污染措施,已成为当代科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因此控制SO2的排放量,既需要国家的合理规划,更需要适合中国国情的低费用、低耗本的脱硫技术。
烟气脱硫技术是控制SO2和酸雨危害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按工艺特点主要分为湿法烟气脱硫、干法烟气脱硫和半干法烟气脱硫。
湿法脱硫是采用液体吸收剂洗涤SO2烟气以脱除SO2。
常用方法为石灰/石灰石吸收法、钠碱法、铝法、催化氧化还原法等,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以其脱硫效率高、适应范围广、钙硫比低、技术成熟、副产物石膏可做商品出售等优点成为世界上占统治地位的烟气脱硫方法。
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于庆波 王新华 秦 勤 吴进怡(东北大学材料冶金学院) 邢海滨(大连钢铁集团公司)摘 要 扼要介绍了国内目前正在运行或研究的烟气脱硫技术,阐述了湿法、半干法、干法和生物脱硫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情况,并对各种技术加以分析比较,指出半干法烟气脱硫比较适合我国国情,值得加以深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 环保 烟气脱硫D EVELOP M ENT AND APPL I CAT I ON OF THE FL UE GASD ESUL FUR IZAT I ON TECHNOLOGIES IN CH INAYu Q ingbo W ang X inhua Q in Q in W u J inyi(N o rtheastern U n iversity)X ing H aib in(D alian Iron and Steel Company)Abstract Cu rren tly app lied o r researched F lue Gas D esu lfu rizati on(FGD)techno logies in Ch ina are b riefly in troduced in th is paper.P resen t statu s of developm en t and app licati on of w et,half dry, dry and b i o logical desu lfu rizati on techno logies in Ch ina are discu ssed,and after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of each techno logies,w e conclude that the half dry FGD techno logy is su ited to ou r Ch inese characteristic and is w o rth of fu rther research and popu larizati on.Keywords the p ro tecti on of environm en t F lue Gas D esu lfu rizati on1 前言燃烧矿物燃料排放的SO2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烟气脱硫工艺技术及发展阶段概述近年来火电厂的脱硫脱硝设备工作开始受到重视,电力行业SO2的排放控制试验也正式进入开发研究阶段,可是局限于小烟气量的试验或规模较小的工业锅炉上,在125MW以上的大型电站锅炉应用很少。
重庆某电厂采用石灰石-石膏法进行电厂脱硝,标志着我国开始引进国外烟气脱硫技术对火电厂SO2 进行控制。
直到目前我国40%以上的燃煤机组投运了脱硫设备,已超过发达国家(如美国)30%的脱硫比例。
纵观脱硫技术及脱硫脱硝设备产业在我国火电厂的发展,可概括为3个阶段:(1)1992-2002年为“冷态”阶段。
国家对火电厂烟气脱硫的政策并不明朗,火电厂加装烟气脱硫装置多为示范性质,技术全部国外引进,设备国产化程度低,国内专门从事脱硫的公司寥寥无几。
(2)2002-2007年为“热态”阶段。
是我国火电厂烟气脱硫产业发展的“爆炸式”阶段,首先国家对火电厂烟气脱硫的政策十分明朗,新的政策、法规及标准陆续出台和修订,包括一些强制性政策,如《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国内的脱硫公司也发展到 200多家,基本采用与国外合作的技术模式,国内脱硫公司总承包,国外提供技术支持,国产化设备占的比重越来越高;此阶段,适应我国火电机组不同情况的烟气脱硫技术得到全面发展,如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循环流化床、海水脱硫法、脱硫除尘一体化、半干法、旋转喷雾干燥法、炉内喷钙尾部烟气增湿活化法、活性焦吸附法、电子束法等烟气脱硫工艺;从投运的情况看,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技术是主流,占90%以上。
(3)2007年后为“温态”阶段。
经过“热态”阶段的“爆炸式”发展,脱硫公司经过优胜劣汰,很多脱硫公司离开了脱硫市场,而且国内许多省份(如广东)已经完成了在役机组加装烟气脱硫设备的任务,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新建机组烟气脱硫装置;由于本装置的国产化程度越来越高,部分脱硫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脱硫工程造价大幅度下降。
烟气脱硫技术现状及展烟气脱硫技术是指利用化学、物理或生物方法将燃煤、燃油等燃料中所含的二氧化硫等硫化物去除的过程。
由于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常含有硫化物,若大量排放到大气中会影响环境和人体的健康,因此烟气脱硫技术成为了环保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及展望。
1. 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干法烟气脱硫技术是利用化学方法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气态或颗粒物形式进行去除的方法。
在煤炭火电厂、钢铁厂等工业企业中,干法烟气脱硫技术是一种常用的脱硫方法。
其优点是设备简单、投资成本较低,易于操作和维护,但同时也存在着脱硫效率较低、副产品难处理等问题。
3. 生物脱硫技术生物脱硫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降解烟气中的硫化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实现脱硫的方法。
相比较于传统的化学方法,生物脱硫技术具有投资成本低、运行成本少、副产品易处理等优点。
但由于生物脱硫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目前在工业应用中还较少见。
除了以上几种主要的脱硫技术外,还有一些新型的脱硫方法正在不断发展。
比如高温烟气脱硫技术、超临界水氧化脱硫技术等,这些新型脱硫技术在脱硫效率、能源消耗、环境友好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二、烟气脱硫技术的展望1.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烟气脱硫技术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人们正在研究和开发更加高效、节能环保的脱硫技术,以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和大众对清洁空气的需求。
2. 多元化的脱硫技术应用未来,烟气脱硫技术将更加多元化。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排放情况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脱硫技术,如干法脱硫、湿法脱硫、生物脱硫等将共同应用,以达到更好的脱硫效果。
3. 脱硫技术与其他环保技术结合未来,烟气脱硫技术将与其他环保技术结合,形成更加综合的治理方案。
比如脱硫技术与脱硝技术、除尘技术等结合,共同治理大气污染物排放。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技术在烟气脱硫领域的应用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烟气脱硫技术现状及展目前,烟气脱硫技术主要采用湿法烟气脱硫和干法烟气脱硫两种方式。
湿法烟气脱硫常用的技术包括石灰-石膏法、海水法、铁盐法等。
其中,石灰-石膏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它通过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石灰反应生成石膏,从而实现对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吸收。
然而,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存在着大量产生废水和污泥,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干法烟气脱硫技术逐渐得到了发展。
其主要原理是将干燥的吸收剂喷入烟气中,通过化学反应吸收二氧化硫。
常用的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包括固定床吸附法、半干法吸收法、电子线束吸附法等。
其中,固定床吸附法采用活性炭等固态吸收剂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达到净化烟气的目的。
半干法吸收法是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和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结合,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将二氧化硫转化成稳定的化合物,再进行吸收。
而电子线束吸附法则是利用电子束在带电吸收剂表面形成电荷,吸附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在烟气脱硫技术的展望方面,一些新型烟气脱硫技术也在不断涌现。
例如,生物法、反应结晶法、分子筛吸附法等。
生物法是世界上新兴的烟气脱硫技术,利用微生物的酶解作用降解有害物质,操作简便、效果显著。
反应结晶法是利用化学结晶技术来净化烟气中的有害物质,不仅降低了排放浓度并减少了设备的占地面积。
而分子筛吸附法则是运用特殊的高分子吸附材料对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再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分离提取。
总之,烟气脱硫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已经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将有更多优良的环保技术运用在烟气脱硫技术中,为全球环保做出更大的贡献。
烟气脱硫技术现状及展烟气脱硫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工艺措施将燃煤、燃油、焚烧垃圾等工业产品所产生的烟尘中的二氧化硫(SO2)等硫化物去除,以达到净化大气、保护环境的目的。
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一直是环保领域的热点和重点。
本文将从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展望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烟气脱硫技术现状目前,国内烟气脱硫技术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多种成熟的烟气脱硫装备和工艺被广泛应用于电力、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
主要的烟气脱硫技术包括石灰石烟气脱硫技术、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和氨法烟气脱硫技术。
这些技术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工业界别和污染状况。
1. 石灰石烟气脱硫技术石灰石烟气脱硫技术是利用石灰石制备的吸收剂,通过干法或湿法进行烟气脱硫,形成硫酸钙或硫酸镁等产物,实现二氧化硫的去除。
这种技术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但存在着对设备耐腐蚀性和处理后废渣处理的问题。
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是在石灰石脱硫的基础上,再将形成的硫酸钙与二氧化硫混合反应生成石膏并进行分离回收利用。
这种技术能够减少废渣量,但同样需要对废渣进行处理,且对循环泵、过滤机等设备要求严格。
氨法烟气脱硫技术利用氨水或氨气与二氧化硫进行反应生成硫化氢,再与空气或氧气氧化生成硫酸,从而实现二氧化硫的脱除。
这种技术能够实现高效脱硫,但需要关注氨气外泄和废水处理等环保问题。
以上三种主要的烟气脱硫技术在中国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技术革新、设备更新等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还有部分新兴的脱硫技术,比如活性炭脱硫技术、氧化钙法等,也在逐步发展和应用之中。
尽管当前烟气脱硫技术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情况下,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节能减排、废渣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技术难题。
未来烟气脱硫技术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1. 高效节能技术目前烟气脱硫过程中能耗较高,需要大量的吸收剂和能源。
未来需要优化脱硫工艺,减少吸收剂消耗和能源消耗,实现绿色低碳的脱硫过程。
我国烟气脱硫工艺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一、前言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的燃煤发电、钢铁冶炼等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排放,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污染。
为了减少污染物排放,我国逐步推广了烟气脱硫技术,本文将对我国烟气脱硫工艺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
二、烟气脱硫工艺技术现状1.湿法脱硫技术湿法脱硫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烟气脱硫技术。
其原理是将含有二氧化硫的烟气通过喷淋喷嘴喷入吸收剂中,使二氧化硫与吸收剂中的碱性物质反应生成硫酸盐,并通过沉淀、过滤等步骤将固体废物处理掉。
这种方法能够达到较高的脱除效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吸收剂消耗量大、废水处理难度高等。
2.半干法脱硫技术半干法脱硫技术是湿法脱硫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法,其原理是在湿法脱硫的基础上加入干燥剂,将烟气中的水分减少,从而减少废水产生量。
这种方法对吸收剂的消耗量也有所降低。
3.干法脱硫技术干法脱硫技术是将含有二氧化硫的烟气通过干式吸附剂进行处理,其原理是利用吸附剂对二氧化硫进行吸附,再通过振动、筛分等步骤将固体废物处理掉。
这种方法能够达到较高的脱除效率,并且不产生废水,但吸附剂消耗量大、能耗高等问题也需要解决。
三、烟气脱硫工艺技术发展趋势1.多元化发展目前我国烟气脱硫工艺技术主要以湿法为主,但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新型材料、新型设备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烟气脱硫工艺技术将会逐步多元化发展,包括湿法、半干法、干法等多种形式。
2.低成本高效率目前烟气脱硫工艺技术中存在吸收剂消耗大、能耗高等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是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向。
例如,采用新型吸收剂、新型设备等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和能耗。
3.智能化发展未来烟气脱硫工艺技术还将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通过引入先进的控制系统和自动化设备,实现对整个脱硫过程的智能监测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结论总体来看,我国烟气脱硫工艺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逐步多元化、低成本高效率、智能化发展。
烟气脱硫技术现状及展烟气脱硫技术是指利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去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对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发展。
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主要可以从技术原理、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技术原理方面,烟气脱硫技术主要包括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两种方法。
干法脱硫是指将固体吸收剂喷入烟气中,通过干法吸收硫化物,再进行后续处理得到硫酸盐。
湿法脱硫是指将含有碱性溶液的吸收剂喷洒在烟气中,通过化学反应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干法脱硫适用于高温大气流量条件下,对吸收剂的选择要求高;湿法脱硫适用于低温小气流量条件下,处理效果稳定。
在应用领域方面,烟气脱硫技术主要应用于燃煤电厂、钢铁厂、石化厂等工业领域。
燃煤电厂是二氧化硫的主要排放源,因此烟气脱硫技术在燃煤电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钢铁厂和石化厂等工业领域也是二氧化硫排放的重要来源,因此烟气脱硫技术在这些领域也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在发展趋势方面,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烟气脱硫技术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政策支持将推动烟气脱硫技术的进一步应用。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和清洁能源的使用,燃煤电厂的数量和排放量将逐渐减少,这将对烟气脱硫技术的市场需求产生一定影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呈现出技术不断进步、应用领域逐渐扩大、发展趋势向着清洁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的特点。
在未来的发展中,烟气脱硫技术将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和机遇:随着国家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和严格执行,对排放标准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这将需要烟气脱硫技术不断创新和提升,以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清洁能源的推广,燃煤电厂等传统能源行业的发展将面临转型和调整,这将带动烟气脱硫技术在清洁能源行业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烟气脱硫技术的成本将逐渐降低,这将增加其在中小型企业和新兴产业中的应用。
理论功率为最大值时的压力比,即p kp0N0m ax=k k k-1(2)式中 k——制冷剂绝热指数 需特别指出,对于不同的制冷剂,p kp0N0m ax 的数值大致相等,其值近似等于3。
以上对理论循环分析时设输气系数K a=1,实际循环虽然与理论循环有所不同,但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当T k不变而T0降低时制冷机的制冷量总是减小的,而压缩机所消耗功率是增加还是减小则与变化前后的压力比有关。
同时可得出,当蒸发温度T0降低时,无论所消耗的功率是增加还是减小,循环的制冷系数总是降低的。
参 考 文 献 1 上海水产学院,厦门水产学院编.制冷技术问答.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2 杨磊主编.制冷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3 源生一太郎著.制冷机理论和性能.张瑞霜译.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收稿日期:2001212217)烟气脱硫技术的进展及其产业化庾 晋3 白 木 周 洁(中国人民解放军76140部队) 摘 要 回顾了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在烟气脱硫产业化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国际上烟气脱硫技术的基本情况。
关键词 烟气脱硫 锅炉 电厂 产业化0 前言 我国是以燃煤为主的国家,据统计,1995年煤炭消耗量为1218亿吨,且逐年递增,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达2370万吨,超过美国2100万吨的排放量,成为世界二氧化硫排放第一大国。
目前全国62%以上的城市空气中SO2浓度超过国家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我国酸雨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占全国面积40%左右的地区受到SO2大量排放引起的酸雨污染。
我国西南地区已成为世界第三大酸雨重灾区,全国每年因酸雨造成的损失在1100亿元以上。
我国近海水域连续发生赤潮、渔业减产等都与大气污染和酸雨有关。
酸雨的形成主要与二氧化硫的排放有关,燃煤电厂、燃煤锅炉和冶炼企业是工业企业中的主要二氧化硫污染源。
因此控制SO2的污染势在必行。
目前,国内外应用的控制SO2途径有三种:(1)燃烧前脱硫(如洗煤、微生物脱硫);(2)燃烧中脱硫(工业型煤固硫、炉内喷钙);(3)燃烧后脱硫,即烟气脱硫(F lue GasD esu lfu rizati on,简称FGD)。
其中,烟气脱硫是3庾 晋,男,1965年9月生,硕士,高级工程师。
桂林市,541001。
目前世界上唯一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脱硫方式,也是控制SO2污染和酸雨的主要技术手段。
烟气脱硫技术主要利用各种碱性的吸收剂或吸附剂捕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并将之转化为较为稳定且易于机械分离的硫化合物或单质硫,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FGD的方法按吸收剂和脱硫产物含水量的多少可分为两类:(1)湿法,即采用液体吸收剂洗涤以除去二氧化硫。
(2)干法,用粉状或粒状吸收剂、吸附剂或催化剂以除去二氧化硫。
按脱硫产物是否回用可分为回收法和抛弃法。
按照吸收二氧化硫后吸收剂的处理方式可分为再生法和非再生法(抛弃法)。
1 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 目前我国大型火电厂和冶炼企业烟气脱硫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正在运行或计划安装的脱硫装置基本采用国外的技术,其中火电厂行业引进的技术设备投资超过40亿元。
到2010年,我国约有415亿千瓦的火电装机容量需要安装烟气脱硫装置,估计投资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进口脱硫技术和设备不仅投资成本昂贵、运行费用高,而且后备技术支持不足,严重阻碍了脱硫技术的推广。
因此,发展国产化烟气脱硫技术及其设备,可有效降低工程造价,加快环保进程。
国家电力公司热工研究院工程中心从7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火电厂烟气脱硫(FGD)技术的试验室研究,并建成了1MW煤粉(锅炉)燃烧脱硫试验装置。
主要工作有:“七五”期间四川豆坝电厂磷铵复肥法烟气脱硫(PA FP)中试试验,烟气处理量5000m3h;“八五”期间炉内喷钙尾部增湿烟气脱硫试验研究,试验台热功率1MW,共进行三个电厂煤种、石灰石燃烧脱硫试验研究(北京第一热电厂、南京下关电厂、秦岭发电厂)。
1995年,在原国家科委、机械工业部和环保局支持下,经连续三个五年计划科技攻关,成功开发了炉内喷钙2炉后增湿水合固硫成套技术。
经过工业示范、验收鉴定证实,该项技术工艺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低,不仅适用于大型电站锅炉新建机组,而且特别适用于现有的中小型工业锅炉设备烟气脱硫技术改造。
合理进行炉内喷钙,可确保不影响炉内燃烧、结渣、沾污等炉内过程。
炉后增湿水合固硫不仅采用分级增湿、分体增湿,还开发了湿颗粒装置,其功能为可进行过饱和增湿、高效除尘、除湿,这样将增湿水合固硫和高效除尘结合为一体,简化了系统,保证了高性能、高技术经济指标。
喷钙脱硫成套技术由炉内喷钙和炉后增湿水合固硫两部分组成。
CaCO3在炉内热解为高活性CaO,并与SO2反应,脱除部分SO2。
炉后增湿CaO水合为Ca(O H)2,并再次与SO2反应脱硫。
该成套技术的特点为:工艺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少,与其它烟气脱硫技术相比,能以最低的费用得到较高的脱硫效果;在Ca S比值小于等于115~210时,脱硫率达70%~80%以上;对锅炉安全经济运行基本没有影响,因此没有二次污染;不仅适用于新建锅炉机组,而且特别适用于锅炉烟气脱硫技术改造。
2001年8月,由清华大学组织实施的14000吨南宁市冶炼厂烟气脱硫工程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这标志着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烟气脱硫技术的成熟,打破了我国大中型烟气脱硫只能依靠国外技术的窘迫局面。
这项国内首创且在南宁市成功应用的两极液柱喷射烟气脱硫技术,有效解决了冶炼厂烟气量变化范围大、二氧化硫浓度高的问题,脱硫效率在95%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实施后,每年减少南宁市二氧化硫排放量14000多吨,削减南宁市二氧化硫排放量三分之一,区域大气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同时通过对含硫烟气回收利用,每年可生产石膏4万多吨,经济效益明显。
国家“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火电厂烟气二氧化硫回收新技术”已通过技术鉴定。
鉴定专家委员会认为,该成果达到国际同类技术领先水平。
这项新技术利用化学工程方法回收火电厂烟气中二氧化硫,生产高质量化肥,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经过三年试验和研究,现已申请了三项国家发明专利,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烟气脱硫技术。
该技术与现有同类技术相比,可节省投资80%。
在经济效益方面,现有同类技术是将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吸收,变为石膏废渣抛弃,基本上是亏本运行,导致发电成本增加10%~20%;而采用该新技术,由于可回收二氧化硫,生产高价值、高质量的化肥,且不增加发电成本,具有明显的利润,为发电行业带来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即火电厂化肥产业。
我国是化肥工业生产大国,每年硫酸需求量已突破2000万吨,但由于硫酸资源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每年需进口硫磺生产硫酸600余万吨。
因此,该项新技术的开发成功,在我国具有极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并可带来明显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2001年12月,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能源环境公司编制的300MW火力发电机组烟气脱硫初步设计通过了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组织的专家评审。
这标志着我国环保产业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脱硫环保专利技术朝着大型化工程应用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清华大学和清华同方公司联合开发的液柱喷射烟气脱硫技术是我国自主产权技术,已在国内化工、冶金行业成功应用,投资仅为进口技术的13~12。
2 我国烟气脱硫的产业化问题 我国从60年代初开始研究火电烟气脱硫技术,但由于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国内大型机组烟气脱硫设计和设备成套能力一直不高。
加快实现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和设备的国产化,以适应二氧化硫处理的需要,迫在眉睫。
211 科研与产业化长期脱节 多年来,我国环保科学技术人员研制的技术成果达数万项,但真正能推动我国烟气脱硫除尘装备发展及广泛应用的技术却为数不多。
为了发展环保产业和科学研究,近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但在开发烟气脱硫除尘技术工程方面,其产品系统化及国产化的发展状况并不令人乐观。
原因归根到底还是由于我国的烟气脱硫除尘其技术含量较低,生产企业规模小,工艺成套设备不完善,系统化程度与管理比较薄弱及企业领导决策层的主观观念等所致。
80年代以来,我国大型的火电厂有关烟气脱硫除尘工程绝大多数是从国外进口的,国内负责土建和安装,这样不仅花费了大量的资金,而且也难以推动我国烟气脱硫除尘设备工艺技术的改进与国产化的发展。
212 取得的成绩也是明显的 然而,我国在烟气脱硫除尘方面也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和实际的生产能力。
例如,浙江省近年来环保产业发展迅速,生产规模及产业化程度都有所提高,其技术水平与系统工艺的发展日益完善。
又如,浙江华特环保设备实业公司自行研制生产的烟气脱硫除尘设备在系统工艺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
该产品采用湿式脱硫除尘,即分为二段,采用石灰石2石膏吸收法。
工艺上先除灰尘,然后吸收二氧化硫,以此提高硫酸钙的纯度,达到较好的吸附效果。
该设备独特的工艺,成功解决了我国20~30万k W 机组大容量的锅炉脱硫除尘,脱硫效率达96%以上,除尘效率亦达到9916%以上,净烟排放林格曼黑度<1级。
该设备阻力小、脱水效率高,能保证运行稳定及引风机不带水、不沾灰,设备维护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低。
该设备的脱硫除尘工艺在当今脱硫除尘的环保领域亦属先进技术之一,效果符合环保部门现行的排放标准。
目前,该产品已获得发明专利。
另外,浙江华特环保设备实业公司发明的旋流装置,安装在热电厂锅炉的水膜除尘器上可提高脱硫、除尘效率,改善林格曼黑度的治理,可合理解决引风机带水运转的问题。
目前,该设备已获发明专利,并已在某些企业投入运行,各项技术指标经测试均合格。
由此可见,我国生产的烟气脱硫除尘设备,其实用性并不比国外产品差,且完全能达到国内环保技术标准和生产要求。
浙江华特环保设备实业公司在烟气脱硫除尘设备的系统工程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中国环保界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环保之路。
该公司自从产品开发、现场试验获得成功之后,大胆地改进了传统除尘器的构造,现行设备对捕滴分离器、旋流装置、脱水箱及烟道全部采用优质花岗岩经机加工制造而成。
它不仅克服了金属、布袋除尘器易腐蚀,瓷砖衬里易脱落的缺点,而且设备运行稳定,维护简单,使用寿命长。
该产品性能经不断完善和提高,现已成为企业的更新换代产品。
213 一种有益的“联合体”发展模式 新组建的“四川省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目前国内同行业首家,也是实力最强的一家联合体。
该中心集中了四川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和四川金海企业有限公司等13家单位。
这些高校、研究院所及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均是四川省烟气脱硫行业的佼佼者。
目前,研究中心在烟气脱硫成套技术及设备开发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有7项国内领先的重大科技成果通过鉴定并成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