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MW汽轮发电机组热耗诊断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96.09 KB
- 文档页数:1
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能耗分析近年来,随着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气体发电机组能效的提高成为电力工程领域的热点问题。
其中,超临界汽轮机组技术的应用受到比较广泛的关注,超临界汽轮机组的应用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煤炭的消耗,从而节约能源。
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是指有功功率超过600mw的汽轮机组。
这种机组采用超临界循环工质,可以提高增压比,减少蒸汽损失,进而提高机组效率,节约能源。
要达到节能效果,必须对其能耗进行分析与优化。
一是对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的热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包括动力学传热性能分析、摩擦因子研究以及机组内部损失分析;二是分析超临界汽轮机组能级结构,进而研究其功率曲线特性;三是分析汽轮机机组的能效曲线,确定高效运行区域,以此确定机组的最优化运行条件;四是研究超临界汽轮机组的能耗影响因素,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而确定机组能耗的变化规律。
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能耗分析需要借助于计算机系统。
可以使用专业的计算机软件,对机组的热力学特性进行分析,绘制出汽轮机组的功率曲线和能效曲线。
从而优化仿真结果,达到最佳的运行性能,可以极大的提高机组的效率和节能效果。
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的能耗控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设计。
通过多种方法,如减少蒸汽密度和增强导叶等,可以进一步降低超临界汽轮机组能耗。
同时,可以通过必要的节能技术,比如采暖节能和节能减排技术,实现节能减排,提高汽轮机组能效。
总之,要提高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能效和节能效果,必须对其能耗进行有效的分析和优化,并采用有效的节能技术。
可以采用热力学特性分析、能级结构分析、功率曲线分析等方法,通过计算机系统仿真,绘制出机组的能效曲线,从而确定机组最佳的运行条件。
通过采用必要的节能技术,可以进一步降低汽轮机组的能耗,使其达到最优的节能效果。
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能耗分析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轮机组发电已经成为我国电力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超临界600 MW轮机组能源分析尤为重要。
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的服役期一般为20年,此期间的运行质量和能源利用率直接影响其投资回报率及设备寿命。
目前,汽轮机组的能源利用率居于低位,有待解决。
研究和分析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能源利用率,可以有效地提高运行技术水平,改善供电经济性,提高电力总体效率。
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能源利用率的优化应从汽轮机组结构设计、汽轮机组运行优化及各种节能技术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汽轮机组结构设计要求合理。
在结构设计中,汽轮机组的工作参数应该经过计算与分析,以确保实际的参数与设计参数的一致性,以免影响汽轮机组的运行及效率。
其次,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运行优化也是运行能耗降低的重要技术手段。
一般来说,在运行过程中要注意实时监控蒸汽质量,以便及时调整蒸汽压力、蒸汽流量及蒸汽温度等参数,使其保持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以保证汽轮机组的能效最大化。
此外,采用各种节能技术也能显著降低汽轮机组能耗,提高汽轮机组能源利用率。
例如,可以采用空气加热器组合式节能器,改进汽轮机组负载过程,减少负载过程中的能源损耗;也可采用汽蒸汽中间循环节能装置,减少大蒸汽罐内热量损失,有效提高蒸汽热力效率。
总之,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对提高发电效率、确保发电安全和降低发电成本都十分重要,其优化应从汽轮机组结构设计、汽轮机组运行优化及各种节能技术三个方面着手,以保证汽轮机组能源利用率最大化。
本文通过分析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能源利用率,提出了增加其能源利用率的多种方法,以保证汽轮机组能耗最小化,提高投资回报率及质量安全性。
此外,广大电力行业从业人员也应关注最新的技术信息,学习相关技术,以便能够提高汽轮机组的能效水平。
试论汽轮机运行热经济性诊断途径摘要:本文主要简单的介绍了汽轮机的概念和发展史,以国产600MW汽轮机组为例,探讨汽轮机运行热经济性的诊断途径,并通过研究出的诊断方法对600MW汽轮机组的热经济性进行诊断,从而提高我国汽轮机运行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带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汽轮机;运行;热经济性;诊断途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下,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升,社会对电能的需要也越来越大,为满足社会生产生活所需要的电量,必须推动我国电力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现阶段,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能源短缺问题,拒绝以环境为代价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为此,我国电力企业在进行革新的时候,必须重视能源问题,做好环境保护,要在保障电能质量的基础上降低生产成本,缓解电能生产和煤炭资源供不应求的状况。
提高电力企业的综合实力,使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鉴于这种情况,发电厂必须创新生产模式,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采用热耗率较低的汽轮机机组。
要对汽轮机运行热经济性进行有效的诊断,以发现电厂能量损耗的原因和其损耗成本,从而改善汽轮机的运行状况,促进电厂的稳定发展。
1 汽轮机的概念和发展史汽轮机所使用的能量是蒸汽,通过将蒸汽转换为机械功来产生动力,其作为原动机主要应用于发电过程中。
汽轮机的使用,是我国生产生活的必然要求,其能满足人们所需要的热能。
汽轮机的雏形最早出现于公元1世纪,于十八世纪九十年代初在瑞士产生了反动式汽轮机。
十九世纪末的时候,汽轮机的使用更为实用;而上个世纪初期,多级冲动式汽轮机产生,最为著名的是由帕森斯所制造的第一台10马力多级反动式汽轮机。
我国的汽轮机发展是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才有所成效,起步比较晚,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在上海逐步成立了第一家汽轮机厂,汽轮机的发展正处于高速发展状态,而现阶段我国运用最广的便是600MW机组汽轮机了。
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能耗分析汽轮机是目前发电厂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发电设备之一,它具有较高的热效率、经济性和安全性,是我国发电能力支柱之一。
600 MW汽轮机组是汽轮机型号中相对较大的装机容量,因其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较低的维护成本,已在我国发电厂中广泛应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600 MW汽轮机组的能耗情况,本文以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为研究对象,对其运行能耗情况做出详细分析。
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采用改进型燃烧室,改进了燃烧空气预混比,实现了频繁程序和可编程控制,提高了燃烧效率,降低了燃烧后排放污染物,从而降低了汽轮机组能耗。
首先,增大蒸发器的发热量,可以直接降低蒸汽锅炉机组的能耗,此外,调整汽蒸汽发生器的运行压力,使其能量损失最小,也能降低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的能耗。
此外,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还采用了低温间歇燃烧技术,其原理是在汽轮机组闲置期间,只保持低温燃烧,排出完全燃烧的废气,消耗少量的燃料,降低汽蒸汽发生器的能耗。
此外,还采用了多级涡轮发动机,可以调节汽蒸汽发生器的负荷,有效利用汽轮机发电的能量,降低了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的运行能耗。
同时,由于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的运行温度高,为了防止过热,必须采用冷却措施来保护机组,为此,可以采用冷水冷却或空气冷却系统来降低机组温度,同时也降低了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的运行能耗。
以上是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能耗的分析,除了以上提到的技术方法外,还可以采用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对系统能量的智能分配和管理,进一步降低汽轮机组的能耗,可以说汽轮机组能源利用率逐步提高是当前发电厂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结本文通过分析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的运行能耗情况,提出了多项技术方法以降低机组能耗,如改装燃烧室、低温间歇燃烧技术、调整汽蒸汽发生器的运行压力、采用多级涡轮发动机、冷水冷却或空气冷却系统等,从而提高汽轮机组的能源利用率,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600MW超临界汽轮机热力性能诊断及供热分析目前,我国火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在煤炭资源日益消耗、电煤供应日益紧张、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的严峻形势下,加强研究解决燃煤发电机组节能、减排问题已成为保障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汽轮机是热力发电厂的主要设备之一,对整个电厂的经济安全运行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以某电厂600MW超临界机组为研究对象,利用机组在典型工况下的热力性能试验数据,对汽轮机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对汽轮机系统进行了耗差计算,并对机组实施改造供热进行了方案分析和经济效益对比。
论文利用MATLAB编制了机组的热力性能计算程序,实现对汽轮机热耗率、汽轮机缸效率、机组煤耗率等主要性能指标的计算,并设计了MATLAB与EXCEL之间的接口程序,实现了原始数据读入和计算结果输出的灵活性,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根据性能指标计算结果,对机组的性能现状进行了合理的评价。
采用等效焓降分析方法,对机组回热系统参数及凝汽器参数进行了耗差分析。
计算表明,1号高加端差及凝汽器过冷度偏离设计值对煤耗升高影响较大,是影响汽轮机系统耗差的主要因素,是电厂节能整改的一个重要方面。
针对该凝汽式机组改供热的问题,利用变工况计算方法对机组供热改造进行了热经济性计算分析,分析了供热抽汽流量与电功率和煤耗率的关系。
结果显示,对于600MW机组,供热蒸汽量每增加20t/h,发电功率会降低约7MW,机组发电标准煤耗率下降约1-2g/(kWh)。
通过对热再热蒸汽供热和冷再热蒸汽供热两种不同供热方案的对比分析,明确了热再热蒸汽抽汽供热是该机组最佳供热改造方案。
并对机组的实际供热经济性进行了计算分析。
论文的工作对同型机组的性能分析诊断和供热改造分析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能耗分析汽轮机组是现代社会能源转换的重要设备,机组的能耗是该项技术发展的关键指标之一,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能耗分析正是由此而起。
本文旨在分析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的能耗情况,并提出具体节能建议。
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是一种具有较高效率的机组,其具有较高的涡轮机效率、较低的热耗散和较低的排放控制要求。
它的设计用于进行工业能源的调节,这一过程要求有效的能量利用,对能量消耗的分析就十分必要了。
就发电能耗而言,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的能耗比较复杂,它与机组内各种参数、各项系统及其配置有着较大的关系。
它的能量消耗取决于燃料用量、发电机效率、热效率、冷却水流量、空气温度等因素。
首先,应该尽可能降低燃料消耗。
建议改进汽轮机控制系统,增加抽油机和燃烧器设备,提高蒸汽压力,缩短转子启动时间,减少电动调节装置的能量损失。
此外,根据环境温度及气候变化情况,调整冷却系统流量及湿度等参数,可有效降低系统整体的能耗。
其次,应定期对发电机及其配套设备进行整体能耗检查,精确调整汽轮机各项参数,减少每次启动的能量损失和维护成本,从而提高整体的发电效率。
此外,可选择应用节能新技术,如新一代可变调速控制系统、可控硅调速电源等。
这些新技术可有效降低汽轮机组变频调速部分的能耗,提高整体的热效率,同时缩短调速过程的控制时间,降低系统的能量损耗。
最后,应注重汽轮机组的定期维护,包括汽轮机外壳、机舱、热交换器和气缸等部件,保证它们能够正常工作,从而减少系统内各部分能量损失,杜绝能量浪费。
总而言之,超临界600 mw汽轮机组能耗分析是复杂且棘手的问题,需要全面考虑汽轮机组系统内多种参数及条件。
只有全面、系统地考虑各种因素,才能真正分析汽轮机组的能耗情况,并找出相应的节能建议。
超临界600MW汽轮机组能耗分析某电厂超临界600MW机组汽轮机是国内某汽轮机制造公司与三菱公司联合设计并生产的一次中间再热、单轴、三缸、四排汽凝汽式汽轮机。
该机组于2008年8月投产发电,至2013年3月进行首次大修。
该机组首次大修的周期长,暴露的问题较多,其中包括汽轮机本体通流效率偏低、低压缸内部变形严重、低负荷凝汽器端差偏大等。
笔者以该汽轮机组为研究对象,利用机组大修前热力性能考核试验,分析汽轮机本体和辅机目前的状态、存在的问题,并利用能耗分析理论评估对机组能耗的影响,为电厂节能工作提供参考。
1 热耗和本体通流效率该机组在2013年2月进行了机组大修前试验,表1是此次大修前试验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THA工况下修正后热耗为7924kJ/kWh,热耗率明显偏高。
目前机组进行了首次大修,基本消除了基建中遗留的不良因素,并且在机组节能方面做了比较多的工作后,超临界汽轮机组热耗率水平大约在7650~7750kJ/kWh。
该机组高、中压缸通流效率都偏低,高压缸效率在450MW,负荷只有81.9%,比满负荷工况下降较多。
主要原因是该汽轮机600MW机型通流面积偏大,运行中为保证主汽压力,只能通过减小调节阀开度来实现,造成过多的调节阀节流损失;因此建议电厂在大修后进行调节阀配汽优化试验。
据目前该机组所在的安徽省内600MW超临界调节阀配汽优化试验结果的经验,配汽优化试验至少能降低机组煤耗2~3g/kWh。
根据安徽省内汽轮机同类型机组试验研究,7级抽汽温度约在低于75%负荷以后会显著升高,但是该电厂汽轮机7级抽汽温度在满负荷工况下就已经明显偏高,表明低压缸内部变形严重;因而从两个试验工况中5、6、7级抽汽温度的变化情况判断低压缸内部通流状态很差,漏汽严重;试验结果也同样表明低压缸效率偏低。
2 高压加热器高压加热器热力特性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2号高压加热器下端差偏大,建议电厂做专门的高压加热器水位调整试验,以降低高压加热器下端差,提高回热系统运行经济性和安全性。
600mW汽轮机热力性能试验及经济性分析摘要本文以600mW机组试验数据为依据,对汽轮机高、中压缸效率、热耗率、高加端差、热力系统泄露、驱动给水泵汽轮机用汽流量及运行参数等影响机组供电煤耗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了降低机组供电煤耗的具体措施,达到提高机组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热力试验;缸效率;热耗率;经济性;经济效益0引言该电厂#1汽轮机为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600mW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三缸四排汽凝汽式汽轮机。
高、中压缸采用合缸结构,两个低压缸为对称分流式,机组型号为N600-24.2/566/566。
机组热力系统采用单元制方式,共设有八段抽汽分别供给三台高压加热器、一台除氧器和四台低压加热器。
给水泵驱动方式:2×50%B-MCR汽动给水泵,小汽机用汽由四抽供给;其备用泵为1×30% B-MCR电动调速给水泵。
目前机组的供电煤耗与设计值存在差距,为查明机组能耗偏高的原因,以便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切实提高电厂的生产效益,该电厂进行了汽轮机热力性能试验,对影响机组供电煤耗的诸多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为电厂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1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600mW工况试验修正后热耗率为7 894.38kJ/kW·h,比设计热耗率7 512.00kJ/kW·h高382.38kJ/kW·h;600mW工况试验高压缸效率为81.21 %,比设计值86.20%低4.99%。
中压缸效率为89.30%,比设计值92.52%低3.22%;修正后供电煤耗率为312. 21g/kW·h。
与#2机供电煤耗305g/kW·h相比差距还不小,比设计值289. 95g/kW·h(按照THA工况下的设计汽轮机热耗、设计锅炉效率、设计厂用电率、管道效率取98%计算)也高了很多,还有比较大的节能潜力。
2节能降耗的措施2.1系统泄漏试验期间检查发现机侧汽水系统阀门存在泄漏现象,具体情况如下表1,热力系统泄露影响使机组热耗升高大概91kJ/kW·h,煤耗升高3.43g/k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