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概论(叶澜)考试重点汇编

  • 格式:doc
  • 大小:24.79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概论(叶澜)

一、名词解释(研究生补休课上只划了1、2、3;本科生划了1——7全部)

1、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个体发展:是指人的身心诸方面及其整体性结构与特征随着年龄的推移而发生不断变化的过程。它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从生命孕育的瞬间始至跨入死亡的门槛终。

个体发展是在发展主体与周围环境积极地相互作用中,通过主体的各种活动实现的,其实质是个体生命的多种潜在可能逐渐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3、年龄特征:指个体发展的每一阶段中都存在的,区别于其他阶段的,而又是同一年龄段个体普遍具有的一般的、富有典型性的特征。

4、学制(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它是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由各级各类学校组成。其中,级表示学校实施教育的程度高低的区别,类表示同一级学校中入学对象、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等方面的差别。

确定学校教育制度,包括确定整个学校系统的级与类,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与任务、主办单位与主管部门、入学条件与修业年限、学校间的连接关系及沟通方式等。

5、课程方案(教学计划):是根据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它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课程、各门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课时分配和学年的编制等,并对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方面作全面安排。

6、课程标准(学科教学大纲):是对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纲要形式作出具体规定的文件。

它的具体内容是规定学科知识的范围、深度及其结构,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技巧和需要培养的能力,教学的进度和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或建议。

7、人性: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类特征统称为人性。人性包括自然性与社会性两大方面,这两大方面在每人身上的表现则又体现出共同性与差异性的统一。

人的自然性:是由作为生命机体的人体之需要与构成机体的器官各自具有的以及整体协调的功能决定的,它也被称为本能,即本原之能。

人的社会性:是指人出生以后,在与社会交往过程中逐级形成的各种能力与特征。

二、简答题与分析题(第8小题本科生划了,研究生补休课上没划,其他题目都是共同的重点)

(注:简答题只要回答条目即可,分析或者简要分析的题目除了条目之外还要解释一两句话。因为老师划题时并没有具体区分简答与分析,所以大多数题目我都按照分析题的标准给出答案,大家在考试时根据题目要求酌情回答即可。)

1、学校教育内容与其他认识活动或实践活动中的客体比较起来,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1)学校教育内容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预定性。

(2)学校教育内容不仅具有一般的认识价值,而且具有形成人的价值。

(3)学校教育内容被两个处于不同地位而又密切联系的主体共同利用。

(4)学校教育内容在教与学的两种活动中,分别与学生、教师组成复合客体。

2、分析教育系统的功能。

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看,教育之所以成为人类社会所必须的活动,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两大基本功能。

(一)教育具有影响社会发展的功能。

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必须依靠两种最基本的生产:一是社会物质生产,二是人类自身再生产。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首先表现为它是人类社会延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工具,是架在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桥梁,教育起着整个社会的不断“扩大再生产”的作用。

其次,教育的社会功能还表现在沟通社会各方面、世界各国的横向联系上。它增强了社会的活力和应变能力,加速了先进科学、技术、文化的传播,当代教育作为一个开发的系统还带有国际性。

此外,教育的社会功能还突出表现为在阶级社会中教育有利于统治阶级地位的巩固与加强上。

(二)教育具有影响个体发展的功能。

首先,教育对人发展的诸方面都可能产生影响,从人类发展总体看,教育影响是正向的,具有促进作用,从人类发展的每一阶段或个体来看,教育的影响有正向的,也有负向的。

其次,教育对社会个体来说同样具有功利的价值。

总体来看,教育的两个功能具有内在联系,并在活动中同时发挥作用。教育的社会功能通过对人的培养实现,而对人的培养又必须考虑到社会的需要和可能。能使两种功能在正方向上达到协调的教育是最优的教育。能否做到这一点,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也有赖于教育系统整体结构的合理性。

3、分析学校出现的条件。

学校出现在奴隶社会并不是偶然的,因为该社会具备了产生学校的一系列条件。

首先,奴隶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已经达到了使一部分人能脱离直接的生产劳动,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的水平。

体脑分工的出现伴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奴隶主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需要有官员从事管理政权的活动,需要武士为保卫政权而战,还需要有一批掌握知识的人从事各种精神、文化的活动。这些人都要经过一定的训练才能培养出来。

其次,体脑的分工也使奴隶主阶级有时间从事专门的文化教育活动,这一方面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使学校教育有内容可教。

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提供了从事学习和教育的空闲时间。

最后,在奴隶社会出现了文字。文字的出现,使人要掌握文化就需要经过专门的学习。

由此可见,学校是奴隶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综合产物。其中经济提供了教育专门化的条件,政治成了设立学校的最主要的需要,文化,尤其是文字的出现,为文化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脱离经验主体机体的独立存在的媒体,也促进了教育专门化。

4、20世纪初,众多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实现了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

资本主义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原因是多样的。

首先,是因为机器大工业生产的普遍化要求工人具有初步的文化以便接受一定的技术教育。这无论对于生产率的提高还是管理的成效都有好处。

另外,工业社会消费需求的提高也与消费者的文化教养有关。因此,即使从扩大消费市场的角度也需要国民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其次,工人阶级的政治斗争也是迫使资产阶级实施义务教育的原因。

再次,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实力的增强,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条件。

最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也为普及义务教育作了准备。

总之,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因此世界各国到了一定阶段都先后提出义务教育的要求。

5、与古代学制比较起来,近代学制的变化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1)出现了幼儿园。

正式把学前教育机构称为幼儿园的是德国近代教育家福禄培尔。

(2)实科中学与工科大学的创建。

它们应时代的需要而诞生,加强了自然科学与工业技术的教学。

(3)职业、技术学校的开设。

它们标志着学校教育完全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局面开始转变。在职业教育中还要专门提出的是师范教育的发展,教师已成为一项专门化的职业,必须经过专门的职业训练。

(4)各种成人教育机构的出现。

成人教育机构当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工人阶级自己举办的,另一种是由资产阶级政府或企业、慈善团体或各种协会为教育职工开办的机构与学校。

6、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

(1)教育与社会联系的普遍化与直接化。

教育不仅成为学校等专职机构的事业,而且成为全社会的事业,教育的社会功能扩大,社会的教育功能增强。

(2)学校教育制度梯形化、弹性化和开放化。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总体性的、结构上的变化,都是现代社会要求教育培养更多数量和类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