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理论(上)
- 格式:ppt
- 大小:219.50 KB
- 文档页数:26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填空题1.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是其特征。
2.货币的五种职能中,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是核心职能,而支付手段的职能是以存在为前提的。
3.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指以是指以不兑现黄金的和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4.中国人民银行为了保证___这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决定把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之一,并从1994年起正式确定其指标。
5.在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情况下,货币流通公式变为。
6.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在货币产生的过程中,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7.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执行着、、、、五种职能;其中在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货币执行职能;在退出流通时执行职能;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职能。
8.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
9.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表示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10.信用货币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作为的价值和它作为的价值是不同的。
的价值是不同的。
11.信用货币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
12.双本位制的主要特征是。
13.纸币本位制度是一种制度。
(二)判断题1.金本位制下,由于金币可以自由铸造,所以其价值与本身的金属价值是不一致的。
() 2.信用货币是银行对货币持有人的负债,是由政府投放到流通领域中去。
()3.信用货币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可以发挥世界货币功能。
()4.由于辅币的有限法偿性,用辅币向国家缴税也是受数量限制的。
()5.每个国家货币层次的划分是基本一致的。
()6.任何货币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本身具有价值。
()7.金融工具的流动性越强,其收益越高。
()8.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与自由熔化。
()9.金银复本位制是以金银为货币金属,只铸造和流通金银币的货币制度。
()10.金本位制崩溃的直接原因是经济危机。
()11.信用货币主要有银行支付委托书、纸币、发货票等。
()12.信用货币是在信用关系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代替金属铸币的货币符号。
1.简述货币主义学派理论与主张货币主义学派的显著特点是强调货币对需求的作用。
米尔顿· 弗里德曼是货币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
货币主义学派理论主要由现代货币数量论和自然率假说构成。
现代货币数量论——货币主义学派把货币作为影响经济的最重要因素,认为物价水平或名义收入水平是货币需求与货币供应均衡的结果。
但货币供应由法律和货币当局的政策决定,是外生的。
因此,货币数量论主要研究货币需求的决定。
弗里德曼说:“货币数量论首先是货币需求理论,而不是关于产量,货币收入或价格水平的理论。
”自然率假说——货币主义学派认为私人经济具有内在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国家干预会破坏其稳定性。
这种内在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被称作“自然率假说”。
它认为自由市场经济具有内在的动态平衡机制,外生力量只能产生短期影响,而不能影响其长期均衡。
其他主要论点:一是货币数量变动导致了货币收入的短期波动;二是货币数量在长期只影响价格和货币收入,不影响实际收入和就业量。
因此通货膨胀归根到底是一种货币现象;三是货币供给量在短期影响实际国民收入和就业量。
2.简略回答均衡分析方法的概念和内容经济学中均衡指经济运行中变动着的各种力量处于一种暂时稳定的状态。
均衡分析方法是基于一定的假定条件,来分析经济运行中各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在经济学中,均衡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有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静态均衡分析与动态均衡分析等。
局部均衡分析是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分析单个市场、单个商品、单个要素的供求均衡与价格决定关系的方法。
一般均衡分析认为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既受其本身供求关系的影响,又受到其他相关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不仅受该商品所在市场的供求关系影响,还受相关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影响。
均衡分析考察的是均衡形成与稳定的条件。
均衡能不能稳定,如果能稳定,稳定的条件是什么?均衡一旦打破,如何才能恢复?在分析这些问题时,不引入时间因素来考察均衡的形成和稳定的条件,称为静态均衡分析;如果引入时间因素来考察均衡状态的变动过程,也就是考察从一种均衡到另一种均衡的过程,称为动态均衡分析。
第七章货币理论(上)(一)选择题1.下列资产负债项目中,属于中央银行负债的有:()A.流通中的通货B.央行的外汇储备C.对专业银行的贷款D.财政借款答案与解析:选A。
BCD均属于中央银行的资产。
2.下列引起基础货币变化的原因中,属于技术和制度性因素的有:()A.中央银行收购黄金B.增发通货C.在途票据D.政府财政收支盈余答案与解析:选C。
3.下列银行中,对货币扩张影响最小的是:()A.中国工商银行B.投资银行C.花旗银行D.光大银行答案与解析:选B。
ACD均属于商业银行,具有货币创造的功能,而B 投资银行既不吸收存款也不发放贷款,不具有信用创造功能,因而对货币扩张的影响最小。
4.下列经济因素中,使商业银行持有较高超额准备金的是:()A.市场利率上升B.经济处于上升周期C.央行贷款条件苛刻D.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稳定答案与解析:选C。
央行贷款条件苛刻时,商业银行很难从央行及时获取资金来补足其准备金,因而迫使商业银行持有较高的超额准备金。
5.下列经济因素中,使公众偏好持有通货或活期存款的是:()A.定期存款利率上升B.国库券利率上升C.公众流动性偏好下降D.活期存款利率上升答案与解析:选D。
6.下列对货币乘数的分析中,深入地检验了各决定因素对货币存量变化率的作用的是:()A.弗里德曼一施瓦兹的分析B.卡甘的分析C.乔顿的分折D.詹姆斯•托宾的分析答案与解析:选B。
7.以下观点中,不属于货币供给新论的观点的是:()A.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负债不是普遍接受的支付工具,因而不是货币。
B.货币理论能以资产组合理论方法进行分析。
C.货币供应是一个受商业银行及其他经济单位行为影响的内生变量。
D.银行的存款扩张机制必须受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法则的制约。
答案与解析:选A。
货币供给新论的支持者认为部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负债具有很好的支付功能,并被公众接收,他们因而认为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可以创造货币。
8.托宾等货币供给新论的支持者认为货币供给不是一个只由央行决定的外生变量,他们的一个主要理由是:()A.银行体系创造货币的能力从对货币乘数的分析来看完全取决于基础货币和法定准备金这些变量。
第7章 货币理论(上)本章思考题1.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基础货币变化的根本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影响基础货币变化的根本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1)政府的财政收支。
为改变政府的收支状况,有一系列的方法,其中有一部分为直接影响到基础货币的发放量,接影响到基础货币的发放量,增发通货,增发通货,扩大基础货币构成中的通货总量;扩大基础货币构成中的通货总量;向中央银行透支向中央银行透支弥补财政赤字也同样增加了基础货币的总投放量。
弥补财政赤字也同样增加了基础货币的总投放量。
(2)黄金存量变化和国际收支状况。
黄金是中央银行的资产项目,当中央银行向财政部购买黄金时,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即放出了部分的本币通货,增加了基础货币量;同样,当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购入外汇时,也使中央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中央银行买进外币,放出本币,基础货币投放量增加。
外币,放出本币,基础货币投放量增加。
(3)技术和制度性因素。
典型的例子是在途票据,结算中的票据事实上是中央银行为结算而向存款机构提供的短期信贷。
若存款机构贷记该票据,而中央银行没有及时借记出票机构的准备金账户,总准备金则暂时增加。
机构的准备金账户,总准备金则暂时增加。
(4)中央银行的行为。
中央银行能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来达到影响基础货币投放量的目的。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放出本币,放出本币,中央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同时等量增加,基础货币量也由于中央银行放出本币而增加。
这种操作的前提是要存在一个活跃的政府债券二级市场。
政府债券二级市场。
2.下列因素如何影响银行准备金的变化?(1)公众持有现金增加;(2)财政部在中央银行存款增加;(3)财政部购买黄金;(4)财政部发行通货;(5)财政部持有现金增加;(6)外国政府在中央银行存款增加;(7)中央银行买入政府债券; (8)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9)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比率。
一、现代货币银行学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名词解释1.一般等价物2.货币3.货币流通规律4.纸币5.电子货币6.黄金的非货币化7.货币制度8.本位币和辅币9.货币的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10.金本位制11.货币供应量12.准货币13.金融资产的流动性14.Gresham’s law问答题1.什么是货币的本质特征?他在商品经济中发挥哪些主要功能?2.货币与普通商品有何异同?3.货币制度由哪些主要要素构成?4.为什么说纸币本位取代金本位是历史的进步?5.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对商品交换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何种影响?6.比较说明金银复本位制的三种形式。
7.什么是金本位制下的金平价?金本位制下,汇率是如何稳定的?8.信用货币的流通量是如何影响经济的?9.什么是货币流通规律?10.什么是信用货币?它产生的基础是什么?11.试从金本位制的特点,说明货币制度从金币本位制到金块本位制及金汇兑本位制的演变,以及金本位制为不兑换的信用货币制度所取代的原因。
12.货币供应量是根据什么来划分层次的?为什么说货币供应量层次的划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二章信用与利率名词解释1.基准利率2.利率市场市场化3.市场利率4.单利与复利5.信用工具6.承兑7.背书8.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9.流动性陷阱10.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11.租赁信用12.经营性租赁、融资性租赁、服务性租赁13.买方信贷与卖方信贷14.商业本票与商业汇票15.外国债券与欧洲债券16.利息与利率17.利率的期限结构与一般结构18.利率的风险结构19.费雪效应问答题1.中央银行向社会公众出售债券以减少货币供应,请运用可贷资金结构分析该行动对利率的影响。
2.为什么说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变动不一致?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3.请简述分期付款、信用卡和消费信贷的实用程序。
4.请说明偏好理论与预期理论和市场分割线理论的关系。
5.试述借贷资本的特点。
6.试分析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