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11题型技巧能力复习
- 格式:pdf
- 大小:12.04 MB
- 文档页数:50
生物高考常见题型及解题策略-2019年文档生物高考常见题型及解题策略一、概念原理分析题概念原理分析型试题,要求考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内涵和外延,同时要求考生能运用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解释实际问题。
在中学生物教材中,主要介绍了物质运输原理、渗透吸水和失水原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细胞分裂过染色体和DNA 数量的变化规律、DNA的复制与转录的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遗传的基本规律、生命活动的调节原理、生物变异的原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等,这些内容是历年来高考命题的主要考查点。
二、坐标曲线题生物坐标曲线分析题比较抽象,对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的考查力度较强,是高考中的必考题型之一。
生物坐标曲线题的类型很多,无论曲线怎么复杂,其关键是数和形。
解题方法:(1)识图:识图的关键是识标、明点、析线。
既要注意曲线的起点、趋势、顶点、转折点、交叉点、终点,又要注意曲线数据变化。
(2)析图: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通过联想与曲线有关的概念、规律、原理等,并寻求曲线中各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以此揭示何题的实质和规律。
(3)用图:识图是基础,析图是关键,用图是目的。
把生物学问题巧妙而合理地设置成图象题,学生通过剖析图象,从而运用图中曲线的特征、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并用规范的生物学语言表达。
三、图解图示题生物图解图示也是一种语言,它是用特殊的符号、色彩和图形来反映生命现象的发生、发展以及生物的结构、生理和相互联系,是生物知识的重要表达方式。
解答方法如下:(1)审题意:运用剖析的方法,从局部到整体,把大块分成小块,看清图解中的每一个过程,对于图像题要能识别各部分名称,抓住突破口。
(2)找答案:①理清知识点:该图解涉及哪几个知识点?是一个知识点,还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知识点?②当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知识点时要思考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相同与不同等。
(3)定答案:针对问题规范答题,要准确、严密、完整。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专题十一实验与探究明考点·析考情·谈趋势考点1.能独立完成“课程标准”中所列的生物学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考情1.考查题型:基础实验部分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实验技能方面常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
2.命题趋势:基础实验部分常考查实验中的实验步骤、原理和注意事项;实验技能方面常结合一些核心考点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包括实验设计、评价与分析。
1.(必修1 P5科学方法)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归纳法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由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________的,因此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不过,也需要注意存在例外的可能。
2.(必修1 P50探究·实践)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________的运动作为标志。
3.(必修1 P51科学方法)用物理性质特殊的同位素来标记化学反应中原子的去向,就是____________法。
同位素标记可用于示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
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同位素有的具有放射性,如14C、32P、3H、35S等;有的不具有放射性,是______________同位素,如15N、18O等。
4.(必修1 P91探究·实践)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____再变____。
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
5.(必修1 P92科学方法)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________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对实验对象的影响,这样的实验叫作________实验。
【聚集高考】2019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对点训练》:专题11 遗传的基本规律考点1基因分别定律及其应用1.(2019·广州调研)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C )A.兔的白毛与猪的黑毛B.眼大与眼角上翘C.鸡的光腿与毛腿D.果蝇的红眼与棒眼解析:兔的白毛与黑毛、猪的白毛与黑毛分别是一对相对性状;同种动物眼大和眼小、眼角上翘和眼角偏下分别是一对相对性状;果蝇的红眼是眼色性状,棒眼是眼形性状,不是一对相对性状。
2.(2019·泉州调研)孟德尔在豌豆的杂交试验中,发觉问题和验证假说所采纳的试验方法分别是( A )A.杂交和自交;测交B.自交;杂交和测交C.测交;自交和杂交D.杂交和测交;自交解析:孟德尔是通过杂交和自交发觉了问题,并提出了假说,通过测交验证了假说。
3.(2019·福州调研)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A.孟德尔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B.“测交试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C.孟德尔胜利的缘由之一是应用统计学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解析:孟德尔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在生物的体细胞中,限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别,分别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4.某种植物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的限制,纯合子和杂合子的表现型如下表,若W P W S与W S wA.3种,2∶1C.2种,1∶1 D.2种,3∶1解析:W P W S与W S w杂交,其子代有4种基因型:W P W S、W S W S、W P w和W S w,比例为1∶1∶1∶1。
依据题意,具有这4种基因型的植物的表现型依次为红花白花、红条白花、红花白花和红条白花,因此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分别是2种,1∶1。
5.(2019·安徽卷)假设某植物种群特别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
2019高考生物复习方法及技巧1.要掌握规律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合,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以及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
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使用,如学习线粒体就应该抓结构与功能相适合:①外有双层膜,将其与周围细胞分开,使有氧呼吸集中在一定区域内实行;②内膜向内折成嵴,扩大了面积,有利于酶在其上有规律地排布,使各步反应有条不紊地实行;③内膜围成的腔内有基质、酶;④基质、内膜上的酶为有氧呼吸绝大部分反应所需,因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这样较易理解并记住其结构与功能。
学习生物同其他学科一样,不能急于求成、一步到位。
如学习减数分裂过程,开始只要弄清两次分裂起止,染色体行为、数目的主要变化,而不能在上新课时对染色体行为、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与遗传三定律关系、与有丝分裂各期图像区别等一并弄清。
后者只能在练习与复习中慢慢掌握。
2.设法突破难点有些知识比较复杂,或是过于抽象,同学们学起来感到有困难,这时就应化难为易,设法突破难点。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复杂问题简单化。
生物知识中,有很多难点存有于生命运动的复杂过程中,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而抓主干知识,能一目了然。
例如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纺锤体、核仁、核膜的变化,我们若将其总结为“前期两现两消,末期两消两现”,则其他过程就容易记住了。
动物体内三大物质代谢过程复杂,可总结为“一分(分解)二合(合成)三转化”。
对一些复杂的问题,如遗传学解题,可将其化解为几个较简单的小题,依次解决。
(2)抽象问题形象化。
要尽量借助某种方式,使之与实际联系起来,以便于理解,如DNA的空间结构复杂,老师一旦出示DNA模型,几分钟即可解决问题。
所以,学习生物常常需借助图形、表格、模型、标本、录像等形象化的手段来协助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
3.经常归纳总结。
在生物新课学习过程中,一般都是将知识分块学习。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北京卷)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试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玉米根尖纵切片经碱性染料染色,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分生区图像如下。
对此图像的观察与分析,错误..的是A.先用低倍镜再换高倍镜观察符合操作规范B.可观察到箭头所指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壁C.在图像中可观察到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D.细胞不同结构成分与该染料结合能力不同2.为探究运动对海马脑区发育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研究者将实验动物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跑步/游泳)。
数周后,研究人员发现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比对照组提高了1.5倍,靠学习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缩短了约40%。
根据该研究结果可得出A.有氧运动不利于海马脑区的发育B.规律且适量的运动促进学习记忆C.有氧运动会减少神经元间的联系D.不运动利于海马脑区神经元兴奋3.筛选淀粉分解菌需使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
接种培养后,若细菌能分解淀粉,培养平板经稀碘液处理,会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如图),实验结果见下表。
透明圈直径:H(mm)H/C菌种菌落直径:C(mm)细菌Ⅰ 5.1 11.2 2.2细菌Ⅱ8.1 13.0 1.6有关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基除淀粉外还含有氮源等其他营养物质B.筛选分解淀粉的细菌时,菌液应稀释后涂布C.以上两种细菌均不能将淀粉酶分泌至细胞外D.H/C值反映了两种细菌分解淀粉能力的差异4.甲、乙是严重危害某二倍体观赏植物的病害。
研究者先分别获得抗甲、乙的转基因植株。
再将二者杂交后得到F1,结合单倍体育种技术,培育出同时抗甲、乙的植物新品种,以下对相关操作及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含有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的载体导入受体细胞B.通过接种病原体对转基因的植株进行抗病性鉴定C.调整培养基中植物激素比例获得F1花粉再生植株D.经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若干再生植株均为二倍体5.为减少某自然水体中N、P含量过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作者拟利用当地原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
专题十一基因的分离定律考点二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应用1.(2022浙江6月选考,9,2分)番茄的紫茎对绿茎为完全显性。
欲判断一株紫茎番茄是否为纯合子,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让该紫茎番茄自交 B.与绿茎番茄杂交C.与纯合紫茎番茄杂交D.与杂合紫茎番茄杂交答案C番茄的紫茎对绿茎为完全显性,让该紫茎番茄自交,若后代全为紫茎,则该紫茎番茄为纯合子,若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该紫茎番茄为杂合子,A法可行;让该紫茎番茄与绿茎番茄杂交,若后代全为紫茎,则该紫茎番茄为纯合子,若后代既有紫茎也有绿茎,则该紫茎番茄为杂合子,B法可行;让该紫茎番茄与纯合紫茎番茄杂交,不论该紫茎番茄是否为纯合子,后代均全为紫茎,C法不可行;让该紫茎番茄与杂合紫茎番茄杂交,若后代全为紫茎,则该紫茎番茄为纯合子,若后代既有紫茎也有绿茎,则该紫茎番茄为杂合子,D法可行。
2.(2022山东,6,2分)野生型拟南芥的叶片是光滑形边缘,研究影响其叶片形状的基因时,发现了6个不同的隐性突变,每个隐性突变只涉及1个基因。
这些突变都能使拟南芥的叶片表现为锯齿状边缘。
利用上述突变培育成6个不同纯合突变体①~⑥,每个突变体只有1种隐性突变。
不考虑其他突变,根据表中的杂交实验结果,下列推断错误的是()杂交组合子代叶片边缘①×②光滑形①×③锯齿状①×④锯齿状①×⑤光滑形②×⑥锯齿状A.②和③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B.③和④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锯齿状C.②和⑤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D.④和⑤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答案C两突变体杂交,若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野生型),说明这两种突变是由不同基因突变而来的,突变基因互为非等位基因;若子代叶片边缘为锯齿状(突变型),说明这两种突变是由同一基因突变而来的,突变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分析杂交实验结果,可得①③④是由同一基因突变而来的,B正确。
①与②是不同基因的突变,所以②和③是不同基因的突变,A正确。
高三备考:生物解题技巧汇总【】:高三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查字典生物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各类备考秘诀,希望对大家的考试有所帮助。
下面是高三备考:生物解题技巧汇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生物解题技巧汇总如下: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1. 提倡两遍读题第一遍,快速阅读,抓;第二遍,放慢速度,缩小范围。
限定(主语、条件、要求、特征等)。
例1、(2019天津卷理综卷第4题)下图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
据图分析正确的叙述是( )A. ①与③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不同B. ①结构由胚芽、胚轴、胚根和胚柄四部分构成C. ②结构会出现在所有被子植物的成熟种子中D. ④过程的初期需要添加必需矿质元素解析:读第一遍,明白①、②、③、④所表示的意思,①代表胚,②代表胚乳,③代表珠被,④代表种子的形成和萌发。
如果我们不读第二遍,在考场紧张的气氛中,一般不太明白题意。
读第二遍,明白答案的四个选项是对①、②、③、④所表示的意思的表述。
B选项,没有胚柄,而应该是子叶;C 选项,胚乳只出现单子叶植物成熟种子中;D选项,④过程的初期主要是种子的萌发,这个时候种子不能吸收利用矿质元素;A选项,①存在于受精作用中,基因型由精子和卵细胞组合而来,③的基因型直接来自于亲本,可能不同。
答案:A 技巧诠释:有些选择题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一点,读第一遍一般不太明白题意。
如果我们采取两遍读题,通过抓,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在结合答案选项,就能比较准确地明确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天星教育试题调研《考前抢分必备》2. 掌握错误原理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
排第四。
例2、(2019四川理综卷第3题)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
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